每年6月,注定是全球抗癌医疗领域一场顶尖的学术盛宴。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通常会在这个时段召开,它是目前全球最顶尖的肿瘤治疗学术会议之一,很多抗癌重磅药物都会在这个会议中亮相。
今年,ASCO年会照常在美国芝加哥启幕,其主题为「癌症治疗的艺术与科学:从舒适医疗到疾病治愈」。在会议首日,一款名为Amivantamab的双抗类药物就直接引燃了整个会场!从现场的与会人员,再到推特上关于ASCO的热搜话题,所有人都在热议这款药物。
就在ASCO年会的首日,我们迎来了2024年度第一款「核弹级」的重磅药物:双特异性抗体Amivantamab(下文简称Ami)。
它之所以取得如此多的关注,在于它正在向肺癌治疗「皇冠上的明珠」——EGFR突变发起冲刺。更重要的是,本次ASCO年会以及之前的欧洲肺癌大会(ELCC),Ami双抗公布的两个临床试验都非常令人震撼:
01
它们分别是MARIPOSA研究:Ami双抗+EGFR靶向药物拉泽替尼,直接在一线治疗中挑战肺癌EGFR靶向药物的「老大哥」——奥希替尼;
02
以及MARIPOSA-2研究:针对肺癌患者奥希替尼耐药的「世纪难题」,Ami双抗+EGFR靶向药物拉泽替尼发起了后线治疗的挑战。
Ami双抗的临床研究的方案设计,真的可以用信心满满,勇往直前来形容。而在ASCO年会与ELCC大会中公布的临床数据似乎也印证了他们的勇气:EGFR突变领域的「革命性药物」,真的来了!
要说明白Ami双抗、以及上文中提到的两个临床数据到底多重要,我们首先从EGFR突变对肺癌患者的重要性说起。

在本次ASCO年会中,Ami单抗有着足足9个相关研究入选,也足以见得其药物具备的潜力之大。

当然,其中最值得详解的,莫过于刚刚提到的MARIPOSA研究以及MARIPOSA-2研究。
首先是MARIPOSA研究,这项研究的临床设计是Ami双抗+拉泽替尼为一组,单药使用奥希替尼为另一组,开展的一次头对头临床研究。研究共纳入了858位患者,在分析了患者们的基线特征(包括TP53表达情况、ctDNA、脑转移、肝转移特征等)后,随机分配至Ami双抗+拉泽替尼或奥希替尼单药的组别。
存在ctDNA的患者,Ami双抗联合治疗组与奥希替尼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是20.3个月及14.8个月,Ami双抗联合治疗组同样大幅领先;同时在其他基线特征中,Ami双抗联合治疗组都以较大的优势取得了临床数据的领先。
种种数据都表明,Ami双抗+拉泽替尼的联合治疗,可能是优于奥希替尼单药治疗EGFR突变的治疗方案。当然,Ami双抗药物联合带来的「2打1」因素,也是它数据更优的原因之一。
不管怎样,Ami双抗带来的希望都让我们更加期待,对于EGFR突变的肺癌患者能创造一个疗效更优的治疗方案。
如果说头对头与奥希替尼PK,是证明谁在EGFR突变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中取得先机外,突破三代EGFR靶向药物耐药问题,才是Ami双抗取得如此关注的重要原因。

入组患者的情况实际上非常麻烦:
● 存在EGFR突变,免疫治疗可能不敏感;
● 第三代EGFR靶向药物耐药,继发突变可能五花八门;
● 标准治疗方案只有含铂化疗+血管抑制剂,但有效率可能并不高。
但随着Ami双抗介入后,我们迎来了完全不同的临床数据:

而在无进展生存期(PFS)方面,Ami+化疗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两组分别为13.9个月vs. 11.3个月,也有一定的优势。

总而言之,无论是在一线治疗方面与大哥「奥希替尼」直接Battle并取得优势,还是在三代EGFR靶向药物耐药后冲刺后线治疗,取得优异数据,Ami双抗作为一款全新的肺癌靶向药物,已经取得了非常重磅的治疗进展了。
本文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