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抗癌知识
抗癌知识

抗癌路上,我们都是努力奔跑的人与病友交流治疗经验,多学习抗癌知识。

实体瘤ADC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处理——恶心和呕吐

实体瘤ADC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处理——恶心和呕吐

  导语 ADC药物导致的恶心和呕吐,发生率、预防及治疗管理措施。 ADC药物由特异性识别肿瘤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和强效细胞毒药物通过连接子偶联而成,作为一种新型靶向治疗药物,已被证实针对多种血液和实体瘤有效。并且基于其高选择性的特点,ADC药物通常耐受性较好,不良反应可控。 目前已有多种ADC药物获批用于治疗实体瘤,恶心和呕吐是这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对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都有很明显的负面影响。因此,深入了解恶心和呕吐的潜在风险十分重要,由于应用ADC药物时通常需持续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发生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因此使用止吐治疗与辅助非药物方法相结合作为预防手段十分重要。 基于此,意大利肿瘤专家针对ADC药物的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管理进行专家组会议讨论,形成专家组管理推荐,近期以综述形式发表于Cancers杂志,为临床应用ADC药物时提供参考。 恶心和呕吐的分类 恶心和呕吐是抗肿瘤治疗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可因不同ADC药物用药,以及包括如性别、年龄、既往妊娠期间呕吐经历和晕动病史等患者特征而异。呕吐可分为三类,不同类型有不同的止吐方法: (Ⅰ) 急性呕吐,发生在给药后24 h内; (Ⅱ) 迟发性呕吐,被定义为给药后24 h以上出现的呕吐,可持续数天,甚至持续至后续治疗周期; (Ⅲ) 预期性呕吐,发生在正准备接受抗肿瘤治疗的时刻,患者通常既往发生过由治疗引起的急性或迟发性呕吐。通常由治疗室的视觉和/或气味触发。 本文中推荐的最佳止吐治疗方案基于国际指南的定义,为了确定最合适的止吐方案,根据其致吐风险可将抗癌药物分为四类:高风险(>90%)、中等风险(30%-90%)、低风险(10%-30%)和最低风险(<10%)。尽管这种分类未考虑呕吐的个体风险因素,但也有一定的临床参考意义。 ADC药物实体瘤治疗相关恶心呕吐 发生率和分级 评估现有研究报告中ADC药物治疗相关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可以看出不同ADC药物之间的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有很大差异(表1和表2),一些研究单独报告了≥3级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而将1级和2级不良事件进行汇总分析。恶心和呕吐不良反应的分级,参考表3第五版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CTCAE 5.0)。 表1. 不同研究中报告的ADC药物相关恶心、呕吐发生率 表2. 根据ASCO和NCCN指南,不同ADC药物的致吐风险 表3. CTCAE 5.0.定义的恶心和呕吐分级 需重视ADC药物相关的恶心呕吐管理 使患者从有效药物中最大获益 从定量和客观的角度来看,在大多数研究中,唯一可量化的参数是未出现呕吐的个体数量。事实上,不良反应通常由患者在任何时间记录的最严重等级报告,与症状持续时间无关。为了理解和量化恶心和呕吐的影响,不应仅考虑分级,还应考虑症状的持续时间。实际上,对于持续性恶心,即使是1级,也可能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   T-DM1作为早期上市的ADC药物,其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不高且严重程度多为低中度,一般不需要特别的止吐治疗,临床专家曾因此预期其他ADC药物可能与之相似。因此,恶心和呕吐预防相关指南的更新,并未特别关注到ADC药物,也未特别强调应用ADC药物时采取止吐策略的必要性。在一些ADC药物的早期临床试验中,也未强制要求止吐治疗,而是由研究者酌情决定。但需注意的是,这类不良反应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治疗依从性、导致提前停药以及对临床结局产生不利影响,由此针对ADC药物诱导的恶心和呕吐需要引起重视。此外,与具有较高致吐风险的常规化疗不同,如蒽环类药物,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有限,而ADC药物通常需要连续给药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由于ADC药物的突破性疗效,在某些情况下中位治疗持续时间可长达18个月。   因此,强烈建议从ADC药物首次给药时就开始止吐治疗,以维持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确保患者从治疗中获得最大化的疗效。 ADC药物治疗相关恶心和呕吐的管理 由于意识到恶心呕吐管理在ADC药物的重要性,2020年11月至12月,意大利肿瘤专家进行了3次专家组讨论,旨在基于专家组意见制定ADC药物诱导的恶心呕吐的管理建议。 由于上述提及的4种治疗实体瘤的ADC药物致吐风险差异很大,专家组一致认为指南推荐应该具有药物特异性,其中T-DM1的用药管理经验相对丰富,Enfortumab Vedotin或Sacituzumab Govitecan用药经验有限,需要更多临床证据加以说明。对于T-DXd,专家组一致推荐预防性止吐治疗。并且根据大多数专家T-DXd的直接用药经验以及ASCO(表4)和NCCN的推荐,专家组一致认为应深入讨论应用T-DXd时是否需要针对恶心和呕吐进行预防性治疗。 表4. ASCO指南、药品说明书和临床试验中推荐的不同ADC药物呕吐管理措施 T-DXd治疗相关恶心和呕吐的管理 1. 预防性止吐方案 专家组评估了关于T-DXd致吐风险的现有数据(表1),并赞成ASCO和NCCN指南(表2)的建议,将T-DXd归类为与中度呕吐风险相关的抗肿瘤药物,因此,有必要对接受T-DXd治疗的患者采用预防性止吐治疗。但需注意的是,这些相对近期的指南在制定时参考的数据是T-DXd早期的临床开发数据,彼时其致吐风险尚不明确,相关不良反应的管理也主要依靠临床研究者的判断。在临床应用中,主要的两大类止吐药物以5-羟色胺(5-HT3)受体拮抗剂和神经激肽-1(NK1)受体拮抗剂为代表。   San Raffaele医院(意大利米兰)的临床研究者发现,60%-65%的患者在第一个治疗周期出现恶心伴或不伴呕吐,并要求从第二个治疗周期开始接受止吐药物管理。此外,在初始周期内未发生胃肠道(GI)不良反应的患者也需要在某个时间点接受预防性止吐治疗。因此,预防性止吐方案需要针对所有患者。专家组强调,根据目前的经验,如果控制不佳,1-2级恶心可能长期和在后续治疗周期中持续存在。 意大利专家组介绍并讨论了San Raffaele医院的管理方案,该方案获得了所有专家的认同(表5)。对于绝大多数接受T-DXd单药治疗的患者,专家组认为双药方案(地塞米松和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DEX + 5-HT3)是最合适绝大多数情况的止吐方案。全面评估个体患者特征和临床病史对于制定方案、优化疗效和限制毒性至关重要。如果患者存在预示呕吐风险增加的风险因素(例如,肿瘤的特征和部位、患者年龄和性别、便秘、既往化疗诱发的恶心等),专家组一致认为,从第一个T-DXd治疗周期开始,使用三药方案(包括NK1受体拮抗剂)对这些患者开始预防性止吐治疗可能较为合适。在使用DEX + 5-HT3方案的第1个治疗周期期间呕吐控制不佳的情况下,专家组不推荐调整该预防方案,而是建议在第2个治疗周期前使用三药方案(DEX + 5-HT3+NK1)对选定患者立即进行强化治疗。专家组强调,预防性止吐治疗的目的不仅仅是控制呕吐,还应该考虑到T-DXd的预期持续治疗时间,避免患者因此而决定中止治疗,同时还应考虑到提高治疗期间患者的生活质量。 表5. San […]

半夏
一文读懂:肿瘤诊断的金标准---病理诊断

一文读懂:肿瘤诊断的金标准—病理诊断

肿瘤患者及家属对病理报告应该很是熟悉,但是病理报告是怎么出来的,具体有什么用,还不是很清楚。 今天,小编就跟大家深度讲一讲病理诊断。 病理诊断指通过手术切除、内镜活检、细针穿刺等方式获取人体组织或细胞,借助显微镜等工具对样本进行一系列处理和观察,研究疾病病因、发病机制、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等方面的改变,揭示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从而阐明疾病本质的医学科学,是绝大部分疾病,尤其是肿瘤疾病的诊断“金标准”。 病理诊断流程主要包含取样、制片、诊断、报告四个步骤。 根据样本类型可分为组织学检查、细胞学检查两类。 二者取样方式并不相同,组织学样本一般通过开放手术、内镜检查或经皮穿刺活检获取,而细胞学样本一般通过体液、拉网、细针穿刺、脱落细胞等途径获取。 组织学检查和细胞学检查是病理诊断的两类基本方式,通常称为组织病理和细胞病理,主要进行的是形态学观察。 通过分别与免疫诊断、分子诊断相结合,病理诊断形成了另外两个重要分支:免疫病理和分子病理,将病理诊断从组织、细胞水平的形态学观察深入到蛋白与分子水平。 一、组织病理 组织学检查一般可分为石蜡切片和术中冰冻切片两种制片方式,二者应用场景不同,各有优劣。 石蜡切片应用最为广泛,但制片过程较为繁琐,耗时较长,一般需要3-5天才能出具结果,但清晰度较高,并且可以长期保存使用; 冰冻切片一般用于手术中快速诊断,通过低温将组织快速冷却硬化,仅需半小时左右即可 出具诊断结果,但制片质量不如石蜡切片,存在一定误诊率,对病理医师要求较高。 根据2009年《病理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要求,出具一般病理诊断报告的医师需具备初级以上病理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且经过病理诊断专业知识培训或专科进修学习1-3 年,而快速病理诊断医师应当具有中级以上病理学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并有5年以上病理阅片诊断经历。 HE染色为最常见、最基本的切片染色方法,其中苏木精染液为碱性,主要使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与胞质内的核酸着紫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主要使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成分着红色 。 二、细胞病理 目前,细胞病理常用制片技术分为巴氏涂片及液基薄层细胞学制片技术。 巴氏涂片法利用刮板从宫颈处刮取脱落细胞,然后直接在玻片上涂抹,进而完成固定、染色。由于巴氏涂片存在细胞丢失、制片质量差等问题,其逐步被液基薄层细胞学制片方式替代;液基薄层细胞学制片主要可分为膜式制片( TCT )、沉降式制片( LCT/LBP)两类,一般习惯统称为TCT,不做具体区分。 TCT:利用将宫颈脱落细胞洗入细胞保存液瓶中,刮片毛刷在小瓶内搅拌,通过高精密度过滤膜过滤将标本中的杂质分离,取滤后的上皮细胞制成直径为20 mm薄层细胞于载玻片上,而后进行固定、染色、封片。 LCT/LBP:采用两次离心及独立染色,在自动化、标准化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可以实现对病理诊断质量的良好控制,目前已成为我国主流细胞学制片方式。除主要应用于宫颈细胞学检测以外,在痰、胸腹水、尿液、肺泡灌洗液等非妇科样本检测方面更具优势。 三、免疫组化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 IHC)指利用抗原与抗体间的特异性结合原理和标记于抗体上的显色剂(酶、荧光素、同位素、 金属离子等),对组织内特定抗原或抗体进行定位、定性或定量检测。IHC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定位准确、形态与功能相结合等特点,有利于病理学领域的深入研究,在现代病理诊断中起重要作用。 相关术语还包括免疫细胞化学(Immunocytochemistry, ICC)和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 IF),IHC、ICC指通过标记酶进行显色,临床上一般统称为IHC,不作严格区分; IF利用荧光素而非酶来进行显色,有时也称为荧光法IHC。 IF是最早建立的免疫组织学技术。将已知抗体标上荧光素,以此作为探针,检查细胞或组织内的相应抗原。当抗原抗体复合物中的荧光素受激发光的照射后会发出一定波长的荧光,从而对组织中的抗原进行定位或定量,需配合使用荧光显微镜进行观察。 IHC/ICC技术出现在IF之后,目前在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IHC/ICC先以酶标抗体作用于组织或细胞,然后加入底物,在酶的催化下 生成有色的不溶性物质,从而对细胞内抗原进行定位,只需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即可进行观察。 免疫组化在病理诊断工作中应用广泛,可提供蛋白表达层面的客观证据,在肿瘤良恶性判断、确定肿瘤细胞来源、鉴别诊断肿瘤类型或亚型、肿瘤分化方向、肿瘤分级、预后判断、靶向治疗、微小转移灶的发现和确定等方向有广泛应用。 对于感染性疾病,通过免疫组化技术识别特定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提高感染性疾病病理诊断的准确性。 此外,免疫组化还能用于靶向药物肿瘤靶标的测定、肿瘤化学性药物治疗反应的预测以及肿瘤预后判断的综合性评估,达到和实现伴随诊断意义。 免疫组化病理:染色制片过程 1. 烤片:将带有蜡的组织切片黏在载玻片上,以免染色过程中切片脱落 ; 2.  脱蜡和水化:通过二甲苯进行脱蜡,然后使用下行梯度乙醇将组织中二甲苯替代出来 ; 3. 抗原修复:部分抗原肽链经过此前步骤处理后发生扭曲,无法在免疫组化染色过程中显示,因而需利用化学试剂或热作用将被封闭抗原重 新暴露 ; 4. 细胞膜打孔:使用脂溶性试剂将细胞膜穿孔,增加细胞膜对抗体的渗 透性(检测细胞膜抗原时可免去此步骤) ; […]

半夏
神药DS8201正式来到中国!精准靶向肿瘤细胞,保底入脑多效合一

神药DS8201正式来到中国!精准靶向肿瘤细胞,保底入脑多效合一

3月28日,阿斯利康香港总经理和第一三共香港总经理联合向香港医疗机构和专科医生发出信函,告称ENHERTU®  (trastuzumab deruxtecan,简称T-DXd、又称DS8201)在我国香港获得正式批准,用于不可切除或转移性 HER2 阳性乳腺癌治疗。这意味着,香港市场已基本完成包装过渡和转换,也意味着适用的中国患者更加便利可及。 关于T-DXd(DS8201) T-DXd是由阿斯利康和日本第一三共联合开发的靶向HER2的抗体偶联药物 (ADC)。T-DXd由人源化抗HER2单克隆抗体通过稳定的可裂解四肽连接子与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喜树碱类衍生物Dxd)连接组成。 基于DESTINY-Breast01试验的结果,T-DXd(5.4mg/kg)在40多个国家被批准用于治疗接受过两种或两种以上抗HER2治疗方案的无法切除或转移性HER2阳性乳腺癌成年患者。 基于DESTINY-Gastric01试验的结果,T-DXd(6.4mg/kg)在多个国家被批准用于治疗接受过以曲妥珠单抗为基础治疗后进展的HER2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或胃食管交界处腺癌成人患者。 在该封信函中,两个厂家也对推荐剂量和调整方案给出了明确指引: 【推荐剂量】 5.4 mg/kg,每 3 周(21 天周期)静脉输注一次,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 【推荐剂量调整方案】 精准打击乳癌细胞,保底入脑多效合一 2019年12月21日,基于DESTINY-Breast01研究,FDA正式批准DS-8201用于HER2阳性乳腺癌的后线治疗。   DESTINY-Breast01是一项单臂、开放标签、全球多中心研究,评估了DS8201(5.4mg/kg)作为单药疗法治疗HER2阳性、不可切除性和/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安全性和有效性。纳入患者已接受过2种或多种HER2靶向方案,治疗转移性疾病的既往疗法中位数为6。   2020SABCS大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6月8日的数据,中位随访20.5个月,37名患者(20.1%)仍在接受治疗。中位DoR为20.8 个月;mPFS为19.4 个月(95%CI,14.1 mo-NE);确认的ORR为61.4%(12个CR),DCR为97.3%(95%CI,93.8-99.1); 12个月OS率为85%(95%CI,79%-90%),在18个月OS率为74%(95%CI,67%-80%)。初步的mOS为24.6 个月(估计为35%的成熟度)。  DS8201的安全性与先前报道的相似。经过9个月的随访,仅报告了3例新的DS8201相关性间质性肺病(ILD)。 2022年1月17日,FDA优先审查DS8201的补充生物制剂许可申请,用于治疗先前接受过抗HER2治疗方案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ER2阳性乳腺癌成年患者。 此次认定是基于 DESTINY-Breast03 的3期试验 (NCT03529110) 的结果。DESTINY-Breast03研究是首个头对头对比ADC药物(DS8201和T-DM1)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疗效与安全性的一项多中心、开放性、随机、Ⅲ期临床研究,纳入了先前在晚期或转移性环境中接受过曲妥珠单抗(赫赛汀)和紫杉类治疗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 HER2 阳性乳腺癌患者。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患者被允许具有临床稳定的、经治疗的脑转移。 共有 524 名参与者以 1:1 的比例随机接受每 3 周 5.4 mg/kg 的DS8201(n = 261)或每 3 周 3.6 mg/kg 的 […]

半夏
“饿死”癌细胞靠谱吗?这份提高5年生存率抗癌食谱请收好!

“饿死”癌细胞靠谱吗?这份提高5年生存率抗癌食谱请收好!

1个月前,身患癌症的苏大爷在儿女搀扶着他到科室,准备第4个周期的术后辅助化疗,他瘦骨嶙峋,形如枯槁。 苏大爷的老伴告诉医生,苏大爷从网上知道了“饥饿疗法”。于是在家不吃不喝,要“饿死肿瘤”。 图片来源于网络 江湖上,关于肿瘤的传言很多,有一种叫“饥饿疗法”的谣言在坊间广为流传。许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都纷纷加入“饥饿”队伍。“饥饿疗法”,乍一听,感觉有道理,不吃不喝,不给肿瘤细胞生长的机会。但细思极恐,肿瘤细胞是不正常的细胞,他们异常地快速分裂、生长,并可以利用机体的营养。不吃不喝,用不了多久,也把自己给搭进去了。 查房时,医生发现修练“饥饿”神功的不止苏大爷一个人,还有好多人。于是,医生站出来辟谣了…… 据统计,我国三分之一的肿瘤发生于营养不良有关;三分之一的肿瘤患者会发生营养不良;三分之一的肿瘤患者因营养不良疾病恶化。我国住院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更是高达67%。 对于肿瘤患者来说,提高生存率是治疗的重要目的。而我国肿瘤患者五年生存率低于欧美等国家,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忽视了一种“疗法”——营养治疗,美国住院肿瘤患者78%能受益于这种疗法,我国只有29%,在这29%的患者中,还有一半以上是不规范的。 1 肿瘤伴发营养不良远比你想象的多 据统计,约35%的结肠癌患者会出现营养不良;约40%的肺癌患者出现了营养不良;约45%的头颈部肿瘤患者出现了营养不良;约49%的上消化道肿瘤患者中出现了营养不良;约80%的胰腺癌患者出现营养不良;根据肿瘤生长的位置、分期及治疗方法有30%~ 80%的思者出现了体重下降及营养不良。 在化疗前每两个患者就有一个出现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和体重下降可能演变成恶病质。 2 营养不良对癌症患者的影响 营养不良会导致患者身体功能受损;术后并发症风险增加;生存时间缩短;延长住院时间;生活质量下降;对恶性肿瘤的耐受性差。 其中,营养不良也是上文提到的恶质病的诱因之一。 恶病质(cachexia)又叫恶液质,是以持续性骨骼肌丢失( 伴有或不伴有脂肪组织丢失)为特征,不能被常规营养支持完全缓解,逐步导致功能损伤的多因素综合征。 其中骨骼肌丢失是恶病质的核心表现,蛋白( 特别是肌肉蛋白)过度分解是其重要的病理生理改变。 临床表现主要有食欲减退、厌食、饱胀感、体重下降、肌肉萎缩、乏力、贫血、水肿、低蛋白血症等,多由癌症或其他严重慢性消耗性疾病引起 ,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心衰、慢性肾衰、肝功能不全、艾滋病、风湿性关节炎等。在癌症患者中,通常以胰腺癌、胃肠道癌、结肠癌和肺癌多见。 3 肿瘤患者做好8点,改善营养状况 做好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势在必行,改善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要做好以下八点。 1 维持健康体重 超重或肥胖肿瘤患者预后较体重正常患者差,原因是其肿瘤控制更困难、肿瘤风险升高,并存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增加。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体重渐进性下降或非主观努力(如节食,减肥,运动)的体重下降是肿瘤复发,转移,进展的重要提示,体重下降的肿瘤患者预后较差。 2 适度节制饮食 限制热量,可以减轻氧化损伤、增加细胞凋亡和影响代谢酶功能等多种机制影响机体,使血糖下降、胰岛素水平降低,同时增强自我吞噬能力和某些DNA修复过程。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限制热量可以延长肿瘤患者生存期。 3 辩证看待脂肪 研究显示,脂肪占饮食能量<20%时,可以将乳腺癌的复发风险降低24%,对HR-乳腺癌效果更加显著。大量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会缩短前列腺癌的无病生存期,单不饱和脂肪酸(n-9)可以延长生存时间。n-3脂肪酸可以改善恶液质,提高生活质量,增强放化疗疗效,从而有益于肿瘤患者。富含n-3脂肪酸的鱼,胡桃等食品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与发病率,从而整体上降低肿瘤患者的死亡风险。 目前推荐:脂肪应占饮食中能量的20%-35%,饱和脂肪酸<10%,反式脂肪酸0。 4 选择合适的蛋白质 研究发现,红肉可以增加多种肿瘤的发病率,而白肉没有。 因此,要少吃红肉及加工肉。动物肉类含优质蛋白质,优于植物蛋白质,我们不应该不吃肉。建议改吃白肉,每周推荐白肉2-4次,每次50-100g(1-2两)。肿瘤患者原则上应该增加蛋白质摄入量,每天推荐至少1-2个鸡蛋,胆固醇升高的患者第2个鸡蛋可以去掉蛋黄。 图片来源于网络 51 增加谷物摄入 全谷物包括(大,小,黑,燕)麦、(大,黄)米、玉米、高粱、黍等。它们含丰富纤维,微量营养素及植物化学物如多酚、萜烯(木素)、木质素等。植物化学物在实验室研究中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生成作用,它们或单独阻止肿瘤的发生,更可能是联合作用。 由于全谷物的微量营养素在加工过程中会遭到严重破坏,如粗粮中维生素E在精加工过程中会减少92%,所以谷物不宜精加工,提倡食不厌粗,粮不厌杂。纯素食不利于肿瘤患者,提倡荤素搭配;日常生活中,素食与荤食的比例建议维持在70%:30%~80%:20%。 6 增加果蔬摄入 水果,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抗氧化剂,对正常人群具有良好的肿瘤预防作用,对肿瘤患者则可减少并存病如心血管疾病,进而延长生存时间。 美国癌症学院推荐每日5份果蔬。(一份蔬菜相当于100g蔬菜、半杯100%的蔬菜汁;一份水果相当于一个自然计量单位水果如一只苹果,一根香蕉,一个橘子等或半杯100%果汁) 十字花科蔬菜、姜、绿茶、草莓等均具有良好的抗肿瘤生化特性。十字花科蔬菜包括白菜类:小白菜、菜心、大白菜、紫菜薹、红菜薹等;甘蓝类:椰菜、椰菜花、芥蓝、青花菜、球茎甘蓝等;芥菜类:叶芥菜、茎芥菜(头菜)、根芥菜(大头菜)、榨菜等;萝卜类;水生蔬菜类。深绿色及黄色果蔬植物化学物含量最为丰富。 图片来源于网络 7 注意食品安全 防止食品细菌污染是肿瘤患者的第一食品安全要求。在放疗、化疗引起的医源性免疫抑制期间尤为重要。患者本人及食品加工人员包括家庭成员均必须遵守食品安全准则,以降低食品源性疾病风险。 […]

半夏
当诊断为转移性恶性肿瘤(晚期肿瘤)后,患者和家属的十个常见问题及回答

当诊断为转移性恶性肿瘤(晚期肿瘤)后,患者和家属的十个常见问题及回答

转移性恶性肿瘤也就是晚期肿瘤,指的就是恶性肿瘤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肿瘤细胞通过血液转移、淋巴转移、种植转移等方式到达身体的其它器官组织,并逐渐增大增多,可以导致器官功能衰竭并引起一系列相关问题,最后导致患者死亡。例如,原发性肺癌可以出现肝脏、脑和骨转移,乳腺癌可以出现肺、肝、骨等转移,消化道肿瘤比如结肠癌容易出现肝转移、腹膜转移和肺转移。以上这些都是晚期恶性肿瘤的标志,肝、肺、骨、脑、远处淋巴结,是恶性肿瘤最易转移的部位。当诊断为晚期肿瘤后,绝大多数无法治愈,只能延长生存期。 所有的恶性肿瘤患者都期望能够在手术后顺利治愈,不要出现复发转移,但是很遗憾,有相当部分的恶性肿瘤术后患者会出现转移复发(比如III期胃癌术后60%以上会出现)。诊断为晚期肿瘤,或者是初诊时就发现是难以手术的晚期肿瘤患者,绝大部分会在5年内死亡。依据肿瘤类型的不同,生存期并不一致,比如晚期胰腺癌的中位生存期大多数只有不到1年的生存期,晚期肠癌可以达到2-3年,晚期乳腺癌和甲状腺癌可以更长,但仍难以治愈。虽然有治愈的晚期癌症患者,但比例非常低。所以,在确诊为晚期肿瘤后,我们的目标非常明确:小部分有治愈机会的晚期患者,要尽可能争取治愈的机会;大多数没有治愈机会的患者,争取使用标准、简洁和权威的治疗方案,让患者活的更长、活的更好;当患者处于接近死亡时,通常称为终末期肿瘤患者,会出现很多轻重不一的症状,比如疼痛、睡眠紊乱、恶心、呕吐、食欲差、疲乏、腹泻或便秘、消瘦、黄疸等种种情况,需要尽可能想办法减轻或消除。 在确诊晚期肿瘤后,患者和家属会碰见很多问题,本文选取了其中最常见的10个问题进行简要的问答。 01 晚期肿瘤是否能被治愈? 在诊断晚期恶性肿瘤后,也需要区分严重程度,而不是一概而论。除了肿瘤类型,我们还需要知道肿瘤转移的位置和数量、大小等来判断严重程度。一般来说,只有一处脏器转移,数量很少才有一定的治愈希望,通常是进行全身的有效药物治疗加局部治疗,例如手术、放疗或射频,清除所有可见的转移病灶后,有一定可能不再复发转移。 很多患者和家属想寻求一切办法来治愈肿瘤,经常告诉医生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但绝大部分情况做不到,是否能治愈实际主要和肿瘤的恶性程度以及转移的严重程度相关。比如晚期胰腺癌的肝转移,治愈率几乎为0,而晚期结肠癌肝转移就会有一部分治愈的患者;同样,晚期结肠癌肝转移,10个肝转移的治愈率显然明显低于5个肝转移,低于1个肝转移。 02 晚期肿瘤怎么得到最好、最合适的治疗?是越昂贵的治疗越好么? 大家要知道,并不是越昂贵的治疗效果越好,而是应该依据具体病情、在权威指南和文献的指导下,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才是最合适的治疗,生存的时间和机会越大。 晚期肿瘤患者的基本原则是以采用全身药物治疗为主,部分患者合并使用局部治疗进一步杀伤转移病灶。请注意一个简单原则,晚期肿瘤转移的部位和数量越多越广泛,局部治疗的意义就越小甚至反而过犹不及;晚期肿瘤转移的部位和数量越少,局部治疗的意义就越大。 通常来说建议选择指南推荐最好的方案,如果医生更改了,请与医生进行沟通,了解清楚医生更改的原因及依据。此外,由于国家已经在努力降低药价,大多数晚期肿瘤的标准治疗花费已经比以往低很多,这方面我已专门写了文章详细说明(《晚期肿瘤患者到底要花多少钱?》),不再赘述。 03 怎么避免被误导采用错误的治疗方案? 遗憾的是,部分临床医生会因为利益原因强烈建议患者使用花费更高、疗效更差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和局部治疗,使得很多人对肿瘤治疗存在错误的认识,认为晚期肿瘤的治疗就是花钱买命、极其昂贵,不仅治疗费用常常超出承受范围,而且结果往往是人财两空。 实际情况完全不是如此,很多肿瘤患者的昂贵花费就是由于滥用和错误治疗所致,真正标准和简洁的治疗花费要低很多,患者和家属需要明白这一点,并且要懂得,选择权在你们自己手里,且任何一位患者都有更换医生或就诊医院的权利。为了避免这种糟糕的情况出现,患者和家属要学会掌握具体病情,重要的治疗方案制定强烈咨询2个甚至以上的肿瘤内科医生,来寻求最好且花费更低的方案。  04 怎么让晚期肿瘤的治疗尽量轻松简单,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小? 事实上,晚期肿瘤的药物治疗的趋势就是要变得越来越简单方便,以往经常需要连续输液治疗数天的方案,现在都开始逐渐摈弃,比如改为口服治疗替代。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原有的静脉输液时间长的治疗方案也将逐渐改为短时间输液、口服甚至是由静脉改为了皮下注射。使得晚期肿瘤的药物治疗需要的时间越来越短,住院的比例和住院日也在下降,通常来说每3周重复一次的抗肿瘤药物治疗,1-3天即可完成。 要注意的主要有2点:(1)减少PICC、输液港等植入物,除非静脉血管条件很不好,大多数化疗药物直接静脉输液即可,相对更简单方便,整体生活质量更高。PICC和输液港都是有利有弊,建议在需要时再使用。(2)不要觉得化疗或其它治疗就必须持续进行,直到患者死亡或终末期状态。在整个过程,医生需要反复权衡和评估治疗的获益和风险,必要时可以停止。 05 晚期患者确诊后很害怕放化疗、靶向或免疫治疗带来的副反应,不敢去医院治疗怎么办? 这种时候需要克服心理障碍,要相信医生并和医生就治疗的副反应多沟通。经验丰富的医生会依据患者的具体体力状态和病情来判断用药的方案和剂量,合适的剂量非常关键,下调剂量经常可以使得副反应明显下降,但不能随意的大幅下调。医生会依据患者的治疗的副反应和体力状态进行监测和对症处理,调整剂量。通常来说较为安全,出现化疗相关死亡的风险低于1%。 06 有些情况,医生推荐了一种正确的标准治疗方案,但是太昂贵,经济上难以负担怎么办? 首先,大家要有一个概念,在很多时候,晚期肿瘤的标准治疗方案可以有好几种,选择哪一种其实都不算错。其中有的方案可以很昂贵,动辄数万每月,有的只需要数千每月,但两者的生存差别并不会太大,比如可能只有3月左右。这时候,患者和家属需要获知准确的信息,并依据自己的经济条件量力而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选择花费低的多,但效果略差的另一种标准方案,也完全可行。 07 治疗后出现严重副反应怎么办?最危险的是什么副反应? 这些具体情况以前都写过文章,如果需要可以查阅。如果治疗出现了严重副反应,通常由医生评估风险程度,有无致死可能,原则上先对症处理副反应,缓解后,后续有两种选择:(1)原方案治疗,但剂量需要明显下调;(2)换成风险更低的方案。 最危险的副反应有两种:(1)粒缺合并发热(也就是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最严重的下降,合并有发热)。(2)进食极差、体力状态的严重下降。出现上述情况需要尽快去医院就诊,以减少风险。  08 晚期肿瘤的化疗、靶向和免疫治疗,能够延长多少生存期? 这是很多患者和家属关心的问题,我们需要评估治疗方案的获益和损伤,来决定是否进行。要点如下:(1)所有的化疗、靶向或免疫治疗,没有一种是百分百有效。总是有一部人很有效,一部分人效果一般,一部分人完全无效,也就是边用药肿瘤边增长。(2)不同的肿瘤类型、不同转移情况的晚期患者,药物治疗后有效率通常在20-70%之间波动。如果采用了不准确或错误的治疗方案,有效率会明显下降,且毒副反应可能更大。(3)大多数药物治疗只是控制晚期肿瘤而非治愈,随着时间的延长,几乎都会进展。不同的肿瘤患者药物治疗控制的时间也不同,差别很大,一个治疗方案能控制肿瘤的时间通常都是数个月,一般在1年以内,少部分患者能达到2-3年,很罕见的情况能达到5年以上。(4)通常来说,第一次药物治疗的有效率最高,肿瘤的控制时间最长。换方案第二次治疗,有效率和控制时间都会明显下降,再更换方案会继续下降。也就是,随着时间延长,治疗的获益会进行性下降。(因此第一次药物治疗最重要,千万不要轻易放弃。) 09 晚期肿瘤患者最常见的死因是什么? 大多数晚期肿瘤患者的死亡都是由于原发灶或转移灶逐渐增大,出现的脏器功能衰竭。比如肺癌或者其它肿瘤肺转移,肿瘤增大后破坏肺组织,会出现呼吸衰竭致死。比如肝癌或其它肿瘤肝转移,肿瘤增大后破坏肝组织,会出现肝脏衰竭致死。比如小细胞肺癌脑转移,肿瘤增大后,可以导致脑疝致死。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不是因为脏器功能衰竭导致的死亡,比如晚期肿瘤容易合并出血、感染和血栓,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会因为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肺栓塞或脑梗,导致死亡。最后,常见的还有肿瘤消耗,导致患者极度消瘦,引起恶液质导致死亡。 10 能用道听途说的偏方或者网上说的“先进疗法”么? 有很多人说西医反正治不好,为什么不直接试试别的办法?但大家需要知道的是,西医已经是目前证实有效的最好治疗,西医可能还有5%的机会让晚期肿瘤患者活过5年,采用不靠谱的治疗只会活的更短。所以我不建议使用,即使一定要尝试,请首先选择权威标准的西医治疗,如果不行,其次选择设计良好的临床试验,当无计可施时,再考虑是否使用,但需要自己承担后果。   最后总结一下,晚期肿瘤患者和家属需要理解具体的病情,选择权威标准的、简洁的治疗,花费不高,别被误导去做昂贵和无效的各种不适合的治疗。如果患者的转移病灶很少,要争取治愈机会。如果确实无法治愈,要尽量保持好生活质量,患者和家属互相支撑和好好的陪伴,采用各种办法积极缓解痛苦,一起走过最后一程,争取把患者的心愿完成,不留遗憾。 END    

半夏
中国血液学界重大损失!同济医院周剑峰教授因病去世,年仅57岁

中国血液学界重大损失!同济医院周剑峰教授因病去世,年仅57岁

2022年3月27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周剑峰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 突如其来的噩耗震惊了整个血液学界。 “说好了上午的,结果等待成了永远的期待,愿钢铁侠安息” “我的好兄长,他帮助过太多太多的人,无论是业界同道还是疑难危重患者!他太累太累了!” “他的离开是整个中国血液学界的重大损失!” “太突然了,昨天上午还在苏州大会上一起讲课,前几天还在微信讨论天津美食,此时此刻我脑子一片空白,不敢相信武汉传来的噩耗!天妒英才!” “难过,与他交流的情景历历在目” “从昨天中午到现在一直恍恍惚惚,还是不敢相信这个消息,总以为是在做一个恶梦” 血液专家们不约而同地把头像换成了换成了灰色,朋友圈被满屏的蜡烛点亮…… 图源:锐景创意 叫他周教授,或者叫他“钢铁侠”吧 1997 年,周剑峰教授顺利攻读完博士,毕业后留在母校继续医学事业和科研工作。 2001年,周剑峰教授从美国进修归国,2年后被委以同济医院血液内科主任重任。自诩为“菜鸟主任”,他轮转了内科几乎所有科室:“学问都是从实践中来,作为医生必须在临床中历练。” 20年前,中国血液领域的发展相对落后,血液学对于大多数临床医生而言,既小众又难懂。尤其是淋巴瘤的诊疗,在中国有非常大的特殊性,国内既没有相关的诊断技术,国外治疗方法也无法用到。 周剑峰教授说起,“淋巴瘤专业它既介于血液科,又介于肿瘤科,不同的科室都会接触这样的患者,但那时国内缺乏非常好的诊断和治疗的规范,患者不仅常走冤枉路,且不少人花了钱也达不到他应达到的治疗效果。” 他希望,自己能带领团队对血液肿瘤领域有所作为。 十年磨一剑,周剑峰教授带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血液内科团队先后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总影响因子大于 400分,5年内论文的SCI总引用2000余次。 2015年,周剑峰教授团队成功实施了华中地区首例CAR-T疗法治疗复发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全球首创两种CAR-T细胞序贯回输疗法,并将CAR-T疗法应用到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多个领域。 在ASH2020大会上,周剑峰教授团队公布了一项自体移植后CD19/CD22CAR-T细胞鸡尾酒疗法治疗复发难治B细胞淋巴瘤总有效率高达90.5%的研究成果! 此后,周剑峰团队继续创新研发,将全人源BCMA(CT103A)的CAR-T疗法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治疗,取得了优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拥有长效持久的体内存续时间。2021年2月,该项技术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突破性治疗药物”认定。 与此同时,由于我国高发的EB病毒感染相关血液肿瘤的治疗一直没有成熟的解决方案,周剑峰教授率先带领团队在EB 病毒相关淋巴瘤展开研究探索。他称其为“蛟龙计划”,蛟龙号是中国人自主开发的潜水最深的深海探测器,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他希望借这个名字开展更多原创性、突破性的研究来造福患者。 周剑峰主持的项目《以EBV为靶治疗难治性EBV相关淋巴增殖性疾病的创新CAR-T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通过带领团队不懈努力,探讨出了疾病的发病规律,周剑峰教授也因此成为国内研究噬血细胞综合征和EB病毒感染引起的血液肿瘤领域的知名专家。 光,和追光的人 截至今天,CSCO、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等公众号相继发文悼念周剑峰教授。 图 周剑峰教授 周剑峰教授是中国CAR-T发展的领路人。 “对于复发难治、现有技术山穷水尽的血液肿瘤患者来说,CAR-T是他们救命草,相当一部分淋巴瘤患者可以达到治愈性效果,甚至在淋巴瘤领域,CAR-T治疗可以是终极治疗”,周剑峰教授曾在一次采访中强调。一直以来,周剑峰教授及其团队始终在进行艰苦的技术攻关,试图消除肿瘤的“最后一公里”。 源于这份学术自信以及对未来的笃定,周剑峰教授为游移在生死边缘的患者带去了勇气和希望。 2017年,美国一位身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胃肠道间质瘤两种肿瘤的患者在多次化疗和骨髓移植后复发。排不上队、等不来商用CAR-T,绝望中找到周剑峰教授团队。历经一年半的治疗,她曾感叹:“自己的第二次生命从同济开始。” 自2016年以来,周剑峰教授带领团队应用CAR-T治疗,相继为来自美国、澳洲、东南亚、迪拜、中国香港、北京、上海等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位患者带来获益。 图 香港首位进行CAR-T治疗的白血病患者疾病缓解后合影留念(来源:华中大同济研究生公众号) 图 迪拜白血病患者CAR-T治疗后疾病缓解合影留念(来源:华中大同济研究生公众号) “那个为我们带来光的人走了” 昨日,“淋巴瘤之家”创始人顾洪飞在平台发文悼念:“那个为我们带来光的人走了”。 图 源自淋巴瘤之家 一位患者在下方留言,回忆起他和教授的一面之缘:“我永远都记得他轻松地说霍奇金是个小毛病,治好了过几年就可以生孩子,过上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每每在论坛上看到他取得的新成绩和新突破,都使我对自己的未来多了份安心和信心。 他身体力行,在患者在绝望时一次次燃起希望和光。 周剑峰教授说,“再忙再累,当看到自己就诊的患者,一个曾经绝望的病人,经全力救治,重新回到生活中时,你会觉得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对一名医生来讲,我觉得这是最感人的时刻。” 悲痛惋惜之余,一位淋巴瘤患者的家属也愤然呼吁: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奋力朝着光的方向,向那个曾为大家带来光的医生投以最有力的注目礼。 图 来自微博 你相信光吗? 只要追光者还在! 前赴后继的光会在! 我们一直都在! 这个世界 钢铁侠来过了 钢铁侠离开了 […]

半夏
评估肿瘤免疫治疗疗效 | 肿瘤突变负荷(TMB)知多少?

评估肿瘤免疫治疗疗效 | 肿瘤突变负荷(TMB)知多少?

肿瘤突变负荷(tumormutationalburden,TMB)作为一个新兴的生物标志物,在预测肿瘤免疫治疗疗效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TMB值在不同癌种中存在显著差异。目前TMB检测方法主要是基于高通量测序平台的全外显子测序和靶向Panel测序。   为促进TMB检测和临床应用的统一认识及检测规范化,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分子病理协作组和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遗传性肿瘤标志物协作组组织相关专家,综合国内外TMB检测和临床应用共识推荐、重要文献及临床实践,编写专家共识,对TMB检测的临床意义、检测过程中样本类型、检测方法、包含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以及参考值设定等给出指导性建议。   TMB的定义   TMB一般是指特定区域内体细胞非同义突变的个数,通常用每兆碱基有多少个突变表示(XX个突变/Mb)。TMB评估受样本质量和数量、检测基因组大小、生信分析方法等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应用前应了解TMB的适用范围。不同检测方法获得的TMB应进行系统评估,判断是否具有可比性。TMB数值可反映肿瘤内产生肿瘤新抗原的潜力,与DNA修复缺陷密切相关,在多种肿瘤中dMMR和MSI-H患者具有较高的TMB。   TMB的临床意义   组织TMB( tTMB)是一个新兴的独立ICIs治疗疗效预测标志物,与多种肿瘤类型ICIs单药或两种ICIs联合治疗的疗效相关,已证实可作为泛癌种免疫治疗疗效的预测标志物。   推荐既往标准治疗后疾病进展且没有更好替代疗法的实体瘤患者,尤其是高TMB的患者进行TMB检测,有助于扩大免疫治疗获益人群。   中国人群TMB的独立预测价值仍需更多前瞻性研究验证。   以下这篇关于TMB的研究文献,通过大队列样本探讨了TMB与免疫治疗预后的关联。 期刊:Nature Genetics 影响因子:38.322   研究流程图   在多种癌症类型中,高肿瘤突变负荷(TMB)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后的更长生存期相关。TMB与免疫治疗环境之外的生存之间的关联知之甚少。   本研究分析了17种癌症类型的10,233名患者(80%未接受ICI治疗,20%接受ICI治疗),在ICI治疗之前/未进行,或在ICI治疗之后。在未接受ICI治疗的患者中,较高的TMB(癌症类型中较高的百分位数)与更好的预后无关;事实上在许多癌症类型中,较高的TMB患者的生存率更低,而ICI治疗的患者则相反,较高的TMB通常会有较长的生存期。   该研究是更大队列接受ICI治疗的患者得到的数据,验证并扩展了先前的泛癌MSK-IMPACT数据,该数据显示高TMB与ICI后多种癌症类型的高生存率之间存在关联。非ICI治疗患者的比较数据表明,TMB与ICI后改善结果之间的这种关联不能归因于高TMB的一般积极预后作用。   根据10,000多名患者在ICI治疗之前或之前分析的数据,高TMB似乎通常与许多癌症的生存率略低有关。 队列中肿瘤突变负荷(TMB)与总生存期(OS)之间的关联   附:肿瘤突变负荷检测及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0年版)   参考文献: ValeroC,LeeM,HoenD,etal.Theassociationbetweentumormutationalburdenandprognosisisdependentontreatmentcontext. NatGenet.2021;53(1):11-15. 肿瘤突变负荷检测及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0 年版)

半夏
晚期癌症到底能不能治愈?

晚期癌症到底能不能治愈?

近日来,一个热搜社会话题#山东老人癌症晚期就医被小区要待死证明#得到广泛关注。 图片来源于微博 这样的事情被曝出后,引起广大网友的愤怒和讨伐。但同时,这个话题也反映出“癌症不可治愈”的错误观念在多数人认知中已根深蒂固。 作为致力于肿瘤知识科普的一份子,有必要跟大家深入讨论这个问题——癌症,尤其是晚期癌症,能不能治愈? 为什么人们把癌症当绝症? “恶性肿瘤”和“糖尿病”的诊断给人们来带来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即使这两种诊断都需要经历长期治疗、均需改变生活方式,但前者带给患者和家属的心理压力或是后者的百倍十倍。这是为何? 1 因癌症死亡人数多 虽然癌症是我国死亡病例的第三大死因,但每年因癌症死亡人数仍占比很大。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癌症死亡病例约为241.4万人,居全球之首。 2 癌症的发展速度快 恶性肿瘤相较于良性肿瘤而言,一个最大的特点是生长迅速,尤其是肿瘤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会出现远处转移的现象,使得病情更加难以控制。另外,在肿瘤发生的初期往往没有显著症状,人们不容易察觉,发展到中晚期时更让人觉得这种疾病进展迅速。 3 癌症治疗费用较高 无论是检查还是治疗,恶性肿瘤的花费均不是小数目。据《柳叶刀》杂志2016年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国的肺癌、胃癌等6中常见的癌症人均年治疗费用约为6.8万元,而当年中国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仅为2.4万元。即便近几年有一些肿瘤药物被纳入医保,癌症治疗费用仍然是多数患者家庭的重大压力来源。 癌症并非绝症 实际上,癌症并非绝症。多数癌症死亡率保持下降趋势。 从2022年发布的美国癌症数据来看,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癌症死亡率已经连续下降近30年。 中国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16年,男性总体癌症死亡率年均下降1.2%,主要是食管癌(4.1%)、胃癌(3.4%)、肝癌(2.7%)和肺癌(0.6%)的下降;女性中,食道癌、胃癌、肝癌和肺癌的死亡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治疗方式进步 常规的癌症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化疗和放疗。目前它们仍然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更加精细化。 手术治疗 准确性更高。术前新辅助治疗和术后的辅助治疗的丰富,为提高手术成功提供了进一步保障。 放疗 设备不断更新,对癌细胞的打击越来越精准。质子重离子治疗在提高治疗有效率和减少副作用方面有了质的飞跃。 药物治疗 进展有目共睹。除了“以毒攻毒”的传统化疗,现在非常成熟的治疗手段包括精准打击的靶向治疗、利用自身免疫对抗肿瘤的免疫治疗以及改变肿瘤环境的内分泌治疗。 这些治疗手段的更新将难治的恶性肿瘤从“绝症”的深渊中一点一点拉回。 很多人的意识中,癌症治愈的都是早期患者。确实,早期癌症的治疗难度较低,患者的五年生存率远高于晚期患者。 但是,新药和新技术为晚期癌症治愈带来了曙光。例如伊匹木单抗让17~25%曾认为不可治愈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拥有长达10年的生存期;帕博丽珠单抗使晚期非小细胞肺鳞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从2%提高至8%。 某些恶性程度低的晚期肿瘤如前列腺癌和甲状腺癌患者也拥有较长的生存期。 在我们的患者交流群中,有很多晚期肿瘤患者经过积极努力治疗,正在慢慢摆脱癌症。如果您也是抗癌战士或家属,欢迎入群交流治疗相关知识、分享治疗经验。也欢迎您投稿说出您的抗癌故事,激励同行的伙伴!

半夏
「杀死」癌症患者的真正凶手:致命的癌症并发症,都有哪些靠谱的应对措施?

「杀死」癌症患者的真正凶手:致命的癌症并发症,都有哪些靠谱的应对措施?

你知道吗?癌症本身是并不致命的。 这个说法可能颠覆了绝大多数读者的认知。而关于癌症“致命”的真相是:癌细胞其实是人体内一群无序生长的“疯狂细胞”,而它本身并不会像细菌或病毒那样攻击人体。 但由于它不知疲倦的疯狂生长,会侵占人体各个器官正常工作的空间,甚至直接“侵蚀”各个器官正常组织,从而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导致癌症患者的虚弱、甚至是死亡。 因此,我们在面对癌症时,不仅要了解各类抗癌药物怎么样使用才是最佳,更是要清楚的了解每一项癌症可能引发的并发症,并且掌握靠谱的应对方法,才能将癌症治疗效果提升至最大,最大限度提升患者生存期。 1 “要了命”的癌痛 通过科学的镇痛方式均可大幅缓解 癌症疼痛可以说是患者们需要面临最常见的并发症了。 由于癌症对人体正常组织的侵犯或是对神经的压迫,无论是什么病情的癌症患者都可能出现疼痛的情况,严重者甚至会出现“痛不欲生”的癌痛症状。 长期存在的严重疼痛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免疫力,甚至会造成焦虑、抑郁、厌世的情绪等。对于急性或突发的疼痛,应该尽早就诊,而不是“忍”或“止”。慢性疼痛则应该“止”,而非“忍”。 癌痛是可以打分的   应用比较广泛也比较简单的是疼痛评分量表,也就是把疼痛按0-10评分,0代表无痛,10分代表最痛: ● 1-3分为轻度疼痛,就是患者感觉到有点疼,但是这种疼还可以忍受,并不影响患者吃饭、睡觉,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命质量; ● 4-6分是中度癌痛,如果患者的疼痛影响了睡眠,就属于中度癌痛。比如患者好不容易睡着了,过一会儿被疼醒了,或者反复地睡着、疼醒; ● 7-10分就是重度疼痛,患者会因为疼痛彻夜难眠。 根据各自癌痛的程度,依据“三阶梯用药”的原则来选择止痛药。 三阶梯止痛,不枉不纵   疼痛医生常说的“三阶梯用药”,简单地说就是针对轻中重度疼痛来选择不同的药,轻度疼痛选择非甾体类消炎药,中度疼痛选择弱阿片类药物,重度疼痛选用强阿片类药物;如果患者身体比较虚弱、受不了口服药的副反应,或者由于鼻咽部的肿瘤导致吞咽困难,可以选用皮肤贴剂;如果患者合并有其他症状,医生还会根据情况选用营养神经的药物、辅助镇痛的药物等。 第一阶梯 轻度疼痛给予非阿片类(非甾类抗炎药)加减辅助止痛药。注意:非甾类止痛药存在最大有效剂量(天花板效应)的问题,常用药物包括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双氯芬酸盐、加合百服宁、布洛芬、芬必得(布洛芬缓释胶囊)、吲哚美辛(消炎痛)、意施丁(吲哚美辛控释片)等。 所谓“天花板效应”,就是说,这类止痛药不管多少种合用,超过一定剂量时,即使再加量也不能增加止痛的效果,反而会明显增加毒副作用。一旦引起药物依赖,不但会越来越疼,而且治疗也会越来越困难。使用有天花板效应的止痛药时,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 阿司匹林:最常用的非阿片类药物,对轻,中度疼痛有效,但需足量,每次至少0.6g,4小时一次,可以连用几个月。副作用主要有:过敏反应,胃肠反应及影响凝血功能。 消炎痛栓:为非甾醇类抗炎解热镇痛药,具有解热,消炎及镇痛作用,由肛门置入,50mg/次,每日2-3次,这种药使用方便,能减少胃肠道刺激,对进食困难及剧烈恶心、呕吐的轻,中,重度癌痛病人均有较好疗效。 第二阶梯 中度疼痛给予弱阿片类加减非甾类抗炎药和辅助止痛药。弱阿片类药物也存在天花板效应。常用药物有可待因、布桂嗪、曲马多、奇曼丁(曲马多缓释片)、双克因(可待因控释片)等等。 布桂嗪:别名强痛定,精神性镇痛药,用于各种疼痛,如神经痛,手术后疼痛,腰痛,灼烧后疼痛,排尿痛及肿瘤痛。 双克因:用于中度疼痛,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镇痛作用,作用于延髓咳嗽中枢,产生镇咳作用。口服吸收良好,药效可维持12小时,在肝脏代谢,主要在肾脏排泄,副作用主要有:便秘,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尿潴留。 第三阶梯 重度疼痛给予阿片类加减非甾类抗炎药和辅助止痛药。强阿片类药物无天花板效应,但可产生耐受,需适当增加剂量以克服耐受现象。以往认为用吗啡止痛会成瘾,所以不愿给患者用吗啡,现在证明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使用吗啡的癌痛患者极少产生成瘾性。 此阶梯常用药物有吗啡片、美菲康(吗啡缓释片)、美施康定(吗啡控释片,可直肠给药)、奥斯康定等。但是,杜冷丁这一以往常用的止痛药,由于其代谢产物毒性大等因素,未被推荐用于控制慢性疼痛。 吗啡:强效中枢性镇痛药,具有镇痛,镇静,镇咳,抑制呼吸及肠蠕动作用,用于剧烈疼痛及麻醉前给药,作用时间可持续12小时。 芬太尼:属强效麻醉性镇痛药,镇痛作用产生快,但持续时间较短,用于麻醉前,中,后的镇静与镇痛,也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目前最常用是长效的经皮的芬太尼的贴剂,商品名为多瑞吉。 科学使用止痛药非常重要,对疼痛的处理应采取主动预防用药。止痛药应有规律按时给予,而不是必要时才给,下一次用药应在前一次药物药效消失之前给予,保持血药浓度的稳定,得以持续镇痛。通过正确治疗,除少数病例外都能得到良好的控制。 2 “磨人”的恶液质 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恶病质”一词源自希腊语“kakos”和“hexis”,简单的解释就是“身体状态很差”。患者的身体状态变化,会出现短时间内肉眼可见的消瘦与虚弱。 在癌症患者出现恶病质的过程中,癌细胞释放信号,诱导身体短时间内分解和消耗大量肌肉和脂肪,同时制造大量代谢废物。 由于肌肉和脂肪对整个机体的能量供应,内分泌调节至关重要,病人很快会出现各种器官衰竭。而且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病人吃多少东西都没用。在这样的状态下,患者的肿瘤治疗作用可能会大幅减弱,生活质量极大降低,生存期也显著降低。 更加可怕的是,恶病质在癌症患者中非常普遍。让人遗憾的是,目前,我们没有一项直接手段可以消灭恶病质这个恶魔。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它束手无策。消灭恶病质最佳的办法,就是提前干预,积极应对。 一旦我们及时预知到这个恶魔的踪迹,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依然有着很大的胜算。 目前,针对恶病质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辅以营养,运动和心理咨询的综合治疗等一系列方案。 2020年5月,美国推出了癌症晚期患者恶病质的临床管理指南。对于食欲和/或体重下降的患者,指南给出了孕酮类药物和皮质类固醇短期治疗的建议,醋酸孕甾酮(MA)是FDA唯一批准的恶病质治疗药物。代表药物醋酸甲羟孕酮(MPA)可以减少和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并刺激患者食欲。 事实上,针对癌症患者出现的恶液质症状而言,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控制病情。当我们发现患者出现了恶病质征兆的时候,应该立刻警觉起来,马上和患者的主治医生进行沟通,及时评估治疗效果以及变更方案,以最“强有力”的治疗方案把癌细胞的进展控制住。 此外,采取适当的辅助手段来预防恶液质也是非常必要的。通过适当运动,合理营养支持,我们能够一定程度上预防恶液质的出现。适当的运动能大幅提升患者的身体状态,让患者的体能、身体免疫状态、精神状态等一系列客观条件都做好充足的准备。 而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在2015年发布《肿瘤恶液质营养治疗指南》中,提到了尽早预防恶病质和肿瘤患者营养评估的重要性。例如针对恶液质患者来说,补充富含维生素D及亮氨酸的乳清蛋白,持续干预4~8周,可显著改善肌肉消耗的患者的步行速度、肌肉质量、认知功能及其它各项身体机能指标,帮助身体对抗癌症。 3 困扰我们的乏力值得重视 针对性应对大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事实上,除了癌痛以外,乏力也是困扰患者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事实上癌症的疲劳乏力不同于普通疲劳,恶性肿瘤相关性乏力发生率可达91.2%,其中中重度乏力发生率高达78%。癌症相关乏力的主要表现是不论怎么休息都很难改善,与癌症或癌症治疗相关,常伴有脏器功能障碍。 […]

小D
“泛癌种”适应证!又一国产抗PD-1单抗获批上市;针对NSCLC,新一代ALK抑制剂和双靶组合疗法双双获批 | 肿瘤情报

“泛癌种”适应证!又一国产抗PD-1单抗获批上市;针对NSCLC,新一代ALK抑制剂和双靶组合疗法双双获批 | 肿瘤情报

要点提示 1. JAMA Oncology:紫杉醇+顺铂+卡培他滨诱导化疗提高了IVA-IVB期鼻咽癌患者的无失败生存率 2. 新药:“泛癌种”适应证!又一国产抗PD-1单抗获批上市 3. 新药:针对NSCLC,新一代ALK抑制剂在中国获批上市 4. 新药:针对特定NSCLC,双靶向组合疗法新适应证在华获批 5. 新药:针对滤泡性淋巴瘤,国产CAR-T产品拟纳入优先审评、突破性治疗品种 6. 前沿:诺华核放射性配体疗法获FDA批准 01 JAMA Oncology:紫杉醇+顺铂+卡培他滨诱导化疗提高了IVA-IVB期鼻咽癌患者的无失败生存率 在同步放化疗的基础上加入诱导化疗可显著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但最佳诱导化疗方案目前尚不清楚。日前,JAMA Oncology在线发表了一项Ⅲ期随机临床研究结果,旨在评估IVA-IVB期鼻咽癌患者放化疗前采用紫杉醇、顺铂和卡培他滨(TPC)诱导化疗与顺铂和氟尿嘧啶(PF)相比是否能提高生存率。 研究发表截图 这项研究共招募了238名初治、非角化期IVA – IVB期鼻咽癌患者。患者中位年龄45岁(范围:18-65岁),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能状态评分为0-1分。主要研究终点是意向治疗人群的无失败生存期。次要研究终点包括无远处转移生存期、无局部复发生存期、总生存期(OS)、肿瘤反应和安全性。 患者被随机分配(1:1)接受2个周期TPC(n = 118)或PF(n = 120)作为诱导化疗,其中TPC组患者接受紫杉醇(150 mg/m2,第1天)+顺铂(60 mg/m2,第1天)+卡培他滨(1000 mg/m2,口服,每日两次,第1-14天);PF组患者接受顺铂(100 mg/m2,第1天)+氟尿嘧啶(每日800 mg/m2, 第1-5天)。然后再进行放化疗。 研究结果显示,中位随访时间为48.4个月[四分位范围(IQR):39.6-53.3个月],TPC组患者3年无失败生存率为83.5%(95%CI:77.0%-90.6%),PF组患者为68.9%(95%CI:61.1%-77.8%)(复发或死亡的分层HR=0.47;95%CI:0.28-0.79;P=0.004)。与PF方案相比,TPC方案可显著降低远处转移(分层HR=0.49;95%CI:0.24-0.98;P=0.04)和局部复发(分层HR=0.40;95%CI:0.18-0.93;P=0.03)的风险。然而,对早期OS没有影响(分层HR=0.45;95%CI:0.17-1.18;P=0.10)。TPC组患者的3-4级急性不良事件和迟发性毒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57.6%(n=68)和13.6%(16/118),PF组患者则分别为65.8%(n=79)和17.9%(21/117)。PF组患者发生1例治疗相关死亡。 该研究表明,与2周期的PF方案相比,IVA-IVB期鼻咽癌患者使用TPC诱导化疗提高了无失败生存率,且毒性并未增加。 02 新药:“泛癌种”适应证!又一国产抗PD-1单抗获批上市 3月24 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发布批件,复宏汉霖抗PD-1单抗斯鲁利单抗注射液的首个适应证上市申请已获得批准,用于经过标准治疗失败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高度微卫星不稳定型(MSI-H)实体瘤。 NMPA官网截图 斯鲁利单抗在国内的首项上市申请是基于一项单臂、开放、多中心Ⅱ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斯鲁利单抗在相应患者群体之中的疗效、安全性及耐受性。 截止到2021年1月9日,本研究共入组108名患者,其中68名确认MSI-H的患者被纳入主要疗效分析人群,42名被纳入特别关注疗效分析人群。主要疗效分析人群中,经独立影像评估委员会(IRRC)依据RECIST v1.1标准评估的客观缓解率(ORR)为38.2%(2例完全缓解,24例部分缓解);特别关注疗效分析人群中,经IRRC评估的ORR为31.0%(1例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 在次要疗效终点方面,主要疗效分析人群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OS及持续缓解时间(DoR)尚未达到,经IRRC评估的12个月PFS率为61.9%,12个月OS率为81.2%,经IRRC评估的12个月DoR率为95.7%。特别关注疗效分析人群中,经IRRC评估的中位PFS为4.2个月,中位DoR及OS尚未达到。 03 新药:针对NSCLC,新一代ALK抑制剂在中国获批上市 3月24日,NMPA 官网最新公示,武田(Takeda)递交ALK抑制剂布格替尼片(brigatinib)的新药上市申请已获得批准。这是一款新一代强效选择性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旨在靶向作用于ALK蛋白变异。 NMPA官网截图 此前,布格替尼曾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突破性疗法认定与孤儿药资格,并于2017年获得FDA加速批准,用于治疗在克唑替尼治疗后病情出现进展或不耐受的ALK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2020年5月获美国FDA批准一线治疗ALK阳性转移性NSCLC成人患者。据此推测,本次布格替尼在中国获批的适应证可能为:克唑替尼治疗后疾病进展的晚期ALK阳性NSCLC患者。 04 新药:针对特定NSCLC,双靶向组合疗法新适应证在华获批 3月24日,NMPA官网最新公示,诺华(Novartis)申报的达拉非尼+曲美替尼组合疗法的新适应证上市申请已经获得批准。根据优先审评公示信息,该联合疗法本次获批的适应证为:用于治疗BRAF V600突变阳性的晚期NSCLC患者。 […]

半夏
最新国家癌症数据发布!21种常见肿瘤如何防治?遗传性肿瘤又如何管理?

最新国家癌症数据发布!21种常见肿瘤如何防治?遗传性肿瘤又如何管理?

近日,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该统计数据基于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从全国682个癌症监测点中遴选487个高质量监测点,覆盖人口达3.8亿,详尽阐述了2016年中国癌症疾病负担情况。 其中,2016年我国癌症新发病例:406.4万。 世标发病率:186.46/10万 男性高于女性(207.03/10万 vs 168.14/10万)   2016年我国癌症死亡人数:241.4万。 总死亡人数:241.4万 世标死亡率:105.19/10万 其中,2000—2016年间,男性:前列腺癌、结直肠癌、白血病、脑瘤、胰腺癌和膀胱癌;女性:甲状腺癌、宫颈癌、子宫癌、乳腺癌、脑瘤、肺癌、结直肠癌等发病呈上升趋势; 同时,男性:前列腺癌、结直肠癌、胰腺癌、白血病;女性:宫颈癌、甲状腺癌、乳腺癌等死亡也成上升趋势;   我国恶性肿瘤发病、死亡数持续上升,每年恶性肿瘤所致的医疗花费超过2200亿。如何有效进行癌症防治成为重要问题。   上海市抗癌协会携手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每年会更新一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2021年版涉及到大肠癌、乳腺癌、宫颈癌、肺癌、肝癌、胃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淋巴癌、食管癌、皮肤癌、胰腺癌、胆囊癌、脑部肿瘤、恶性黑色素瘤、卵巢癌、骨肿瘤、膀胱癌、软组织肉瘤、白血病、遗传性肿瘤等21种肿瘤的防治科普知识,为我国居民防治恶性肿瘤提供了权威建议,我们来一起看看,值得收藏! 医世象 了解肿瘤,从医世象开始! 15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医世象 了解肿瘤,从医世象开始! 15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癌症报告显示:全球5-10%的癌症由遗传导致。这些癌症因特定致病基因突变所致,具有家庭聚集性,称为“遗传性肿瘤”。   遗传性肿瘤隐匿性大,发病年轻化,与家族基因有关,但能实现可防可治。随着基因检测手段不断突破,遗传基因指导下的精准筛查、早发现、早治疗,对这类肿瘤预防和控制起到关键作用。 癌症的防治在于每个人良好生活方式的养成,早筛早诊意识的提高,同时肿瘤临床诊治规范化和同质化推广应用,这样才能降低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  

半夏
辉瑞新冠口服药Paxlovid中国售价:2300元/盒

辉瑞新冠口服药Paxlovid中国售价:2300元/盒

据经视新闻最新报道,目前辉瑞新冠口服药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即Paxlovid)在浙江投入使用,价格为2300元/盒并纳入医保。 此前,2月12日,辉瑞口服小分子新冠病毒治疗药物Paxlovid中国紧急获批。 3月9日,辉瑞宣布与中国医药达成合作,中国医药将在协议期内(2022年度)负责辉瑞新冠病毒治疗药物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即Paxlovid)在中国大陆市场的商业运营。 3月21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切实做好当前疫情防控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到,及时调整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新冠治疗用药,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新增的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由医疗机构按照企业与有关部门沟通一致的价格采购,医保部门按规定做好支付。

半夏
“双毒合一”,肿瘤患者能否接种新冠疫苗以及“加强针”?

“双毒合一”,肿瘤患者能否接种新冠疫苗以及“加强针”?

一人确诊,殃及全城…… 短短一周的时间,全国各地新增确诊3.8万例。 我国新冠疫情在2019年底于武汉市爆发,之后不断地刷新了人类对病毒的认知,多种病毒变体先后问世……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分析,引起全球第四波疫情的病毒主要是奥密克戎毒株,其传播速度比德尔塔毒株快77%。 3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证实由德尔塔毒株和奥密克戎毒株亚种重组而成的“德尔塔克戎”毒株确实存在。疫情正在一次次“升级”…… 疫苗是否仍旧有效? 目前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毒株即使发生了重大突变,现有COVID-19疫苗的保护效力仍然具备,但因变异株而异,其保护效力可能会有不同程度减弱,而对预防变异株所致重症、住院和死亡的效力仍较高[1]。 疫情下的特殊群体——肿瘤患者该如何? 他们能接种新冠疫苗吗? 根据前期研究的结果显示,肿瘤患者如果感染了新冠,其患重症的比例、病死率与其他人群相比较高,所以应该接种疫苗[2]。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此次研究纳入151例癌症患者(95例实体瘤患者和56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以及54例完全健康对照者。在接种第2剂疫苗后2周采集以上对照者的血液样本,研究结果显示,95%的实体瘤患者和60%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呈血清阳性,表示有抗体;而健康对照组中此人群体内全部有抗体。 且癌症患者对疫苗的耐受性良好,没有新的非预期毒性征象,表示对癌症患者接种新冠疫苗是安全并且有效的。然而例外的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疫苗保护效力可能降低[3]。 “加强针”有必要吗? 截至目前,我国共有5款疫苗获准附条件上市,分别是3款灭活疫苗、1款腺病毒载体疫苗,以及1款重组蛋白疫苗。 以重组蛋白疫苗为例,它作为“加强针”在接种灭活疫苗后4到8个月时接种,其临床效果显著,可大幅提升抗体水平,而对于几种主要变异株,此重组蛋白疫苗亦可大幅提高抗体中和活性。其中,针对德尔塔毒株,接种第三针使得抗体活性提升至最初的88倍。 考虑到肿瘤发生机制和发展变化错综复杂,肿瘤患者能否接种新冠疫苗,应因”病种”、“治疗阶段”、“治疗方案”而定 小编根据相关政策文件做出了以下总结 因病种而异   肝癌、胃癌、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在内的实体瘤患者,建议接种。 因治疗阶段和治疗方案而异   建议接种 1. 通过根治性手术切除治疗、目前身体情况良好的早期肿瘤患者,或已经完成放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免疫治疗等至少1个月以上的康复期患者; 2. 正在接受内分泌治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的患者; 3. 恶性肿瘤术后超过三年,不再进行放化疗,建议接种灭活疫苗和重组亚单位疫苗。 暂缓接种 1. 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正在进行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患者; 2. 内分泌治疗出现明显不良反应,需病情稳定后暂缓接种; 3. 内分泌治疗联合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情况,需在联合治疗结束后且自身免疫细胞、免疫屏障恢复正常后接种; 4. 肿瘤患者病情稳定,但出现发热、痛风、重感冒、心梗、脑梗等疾病急性发作期,需暂缓接种。 不建议接种 1. 对前一剂疫苗或疫苗任何成分,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或全身性过敏反应是接种疫苗的禁忌证; 2. 正处于开始化疗的2周前、正在进行化疗、化疗结束3个月内的患者; 3. 正在接受免疫治疗的患者; 4. 晚期肿瘤患者因长期接受放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及免疫治疗等联合治疗,这些药物具有不同程度的血液毒性,会抑制机体对新冠疫苗的免疫应答,且晚期的肿瘤患者身体状态较差,免疫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削弱的,接种新冠疫苗易导致病毒感染。 视情况接种 1.腺病毒载体疫苗,虽然所用载体病毒为复制缺陷型,但既往无同类型疫苗使用的安全性数据,建议与医师讨论,权衡利弊、知情选择后接种[4]; 2.如有不明确情况,可以和主管医生沟通并确认,或者到当地三甲医院的预防接种评估门诊做评估。 写在最后 目前,全国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30亿剂次,疫情面前,科学应对,做好防护,增强免疫力,相信我们一定能早日战胜病毒! 参考文献 [1]Interim Estimates […]

半夏
到处“长癌”的“秘密基地”发生了什么?揭秘一段被隐瞒数十年的历史

到处“长癌”的“秘密基地”发生了什么?揭秘一段被隐瞒数十年的历史

切尔诺贝利,福岛,三里岛。 核反应堆熔毁,向空气、土壤和水中释放了大量致癌辐射,全世界对这些地方都不会陌生。1986年的一声巨响更使切尔诺贝利这座曾被认为是最安全、最可靠的核电站彻底跌下神坛,沦落为发生历史上最严重核电事故的地方。如今,镜头捕捉到的荒废的切尔诺贝利静谧如“鬼城”。 切尔诺贝利核电厂 图源:锐景创意 曾是NASA保密等级最高,建在荒山上的圣苏珊娜野外实验室(SSFL)知名度要低得多,但它“臭名昭著”的程度丝毫不亚于历史上任何一座引起严重核事故的核电站。 01 “秘密”实验室变 成了“毒气”排出所 故事得从1955年在SSFL建成的钠冷反应堆开始说起。 普通核电站多建在海边或水多的地方,以便于使用大量的水来冷却核反应堆。简言之,与普通核电站不同的是,钠冷反应堆用液态钠来冷却反应堆,这也是美国第一个为商业电网供电的核反应堆。 好景不长,这座核反应堆为电网短暂供电2年后,堆芯温度开始上升。一个多月时间,它至少经过8次关闭,检修,再重启。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温度再次升高,辐射量也在不断加大。 1959年,SSFL的核反应堆迎来了致命一击。该核电站其中一座实验性核反应堆部分熔毁,在周围地区释放有害辐射和有毒化学物质,这起事故导致放射性碘的释放,估计是20年后美国三里岛核电站部分熔毁的250倍。 那个时候,公众对核反应堆熔毁一无所知,这些性质恶劣的核事故就这样被掩盖了…… 彻底烧毁的SSFL部分场景 图源:纪录片In the Dark of the Valley 02 数十年之久的隐瞒酿下祸端 这次核事故发生的60年后,周遭残留了几百种可能致癌的化学物质。当地儿童接二连三被诊断出患有罕见癌症,而患癌的速度远远也超过专家的预测。 令所有人费解的是,儿童患有的罕见癌症究竟源头在哪里? 事实上,SSFL全面崩溃在过去2年里一直是保密的,鲜少有人知道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真正让这段被藏匿的真相浮出水面的是1979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书的Daniel Hirsch和他的学生,某一天,他们从相关机构和校图书馆发现了一些报告资料,并花了几天时间试图从中找到历史遗留的蛛丝马迹。 这段不为人知的历史远比想象中更残酷,获取的报告资料显示,SSFL还发生了其他事故,包括利用浸取钚的燃料制造系统,处理来自美国各地的辐照核燃料的“热”实验室火灾,以及非法烧毁放射性和有毒化学废物的露天焚烧坑。 燃烧化学废物冒出的黑烟 图源:锐景创意 03 一群孩子遭了殃 飞机制造商北美航空公司(后其航空航天和国防业务部门出售给波音公司)大兴开发场地,那时的SSFL占地2800英亩,相当于15个故宫的面积,住民却相当稀少。 如今,超过15万人居住在SSFL 5英里以内,10英里内的住民更是超过50万。Bumstead就是其中一位住民,2014年,她蹒跚学步的女儿Grace被诊断出患有一种罕见的白血病。然而,医生告诉她,Grace患的癌症与环境污染之间没有明确的联系。 Grace被送到洛杉矶儿童医院接受治疗。期间,她的母亲意外发现,住得离她们近的好些其他家的孩子也被查出这些罕见癌症。这其中就包括小女孩Hazel,她2岁时被诊断出患有神经母细胞瘤,Hazel一家住在离Bumstead和女儿约10英里的地方,距离SSFL仅4英里多。仅在自己住的街道上,Bumstead就发现了三例罕见儿童癌症病例。 患有罕见癌症的孩子 图源:锐景创意 肿瘤复发时,Hazel刚过完7岁生日,等待她的结局是无法规避的死亡。 这一切难道都只能用巧合来解释吗?不安与恐慌正悄无声息地蔓延…… 04 “父母联盟”,抽 丝剥茧,寻找真相 如果说世界上有一种感情能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那一定是父母之爱。为了弄清楚孩子们患癌为什么如此蹊跷,Bumstead和其他父母成立了一个小组,他们在地图上标出了各自的家,原来大家都住在距离彼此约10英里的范围内。 尽管不知道寻找真相的突破口在哪里,也不知道谁能还患癌的孩子们一个公道,这群本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父母们,此刻像“联盟”中的“正义使者”,仍在努力地一点点拼凑整个故事碎片。这次,他们终于站在了离真相最近的地方,孩子们不寻常的患癌事件似乎与实验室潜在的辐射或有毒化学物质暴露有关。 Hal Morgenstern教授的流行病学研究给了这种推断更深一层的佐证。研究中能看到一些触目惊心的数据,居住在SSFL 2英里范围内的住民的癌症发病率实际上比更远的住民要高出60%,在SSFL工作的1500多名工人被诊断出癌症。 Bumstead和组内其他父母不愿再面对“你们的孩子得了癌症”的噩耗,2015年他们向SSFL场地所有者波音公司讨要说法,要求波音公司对辐射和有毒污染负责,并做好场地和周围区域的清洁工作。 05 更多科研人员站了出来 这条攻坚克难的路上,科学的力量从不会缺席。 有一部分研究人员比较了文图拉县和洛杉矶县居住在距离SSFL 2英里和2-5英里以内的成年人与居住在5英里之外的成年人的癌症发病率,研究结论与过去Hal Morgenstern教授的流行病学研究得出的结论高度一致。甲状腺癌、口腔癌、鼻腔癌、咽癌、喉癌、食管癌和膀胱癌,以及白血病、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系统肿瘤便在高发癌症之列。 SSFL周围的癌症患者地图标记 […]

半夏
【新手必读】十大医学关键词,带你了解(二)

【新手必读】十大医学关键词,带你了解(二)

新人咚友问的最多的问题是: 肿标升高了不少,是不是耐药了呀?什么时候换药? PET那么贵,是不是比CT好,要不要每次复查都做一个PET? 基因检测,这么多公司,这么多套餐,选哪个好? 贝伐单抗(或者索拉非尼/安罗替尼等)也是靶向药,是不是也要先做一个基因检测呀,测哪个基因?   基因检测没有组织了,用血液代替靠谱么?   这种时候,还是推荐咚友从最基础的文章开始看起: 诊断癌症的第一天,就该知道的十件事   然后再扩展到基础但是更有针对性的文章:   破95%的抗癌骗局:就看这5句话 十大最常见肿瘤标志物:逐一解析 癌症基因检测,你最该了解的十大问题! 肺癌治疗手册:做了那么多检查,你知道它们的用途吗?   接下来的几天,针对咚友常问的问题,我们每日科普一个关键词。建议收藏,方便需要时快速查看。 二、PET: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要过度医疗 常规的影像学,比如B超、CT、MRI等,只能看到肿瘤的大小、形状、位置等静态参数,但是不知道肿瘤到底是死是活,以及肿瘤的生长繁殖能力如何。这就会给一部分患者造成困扰,比如做了介入栓塞、射频消融的病友,2个月后复查,肿瘤几乎还是那么大,之前的治疗有没有疗效呢?另一方面,对于一部分特别焦虑的患者,肺部发现了癌症,那么脑子里、肚子里、骨头上有没有病灶呢? 要想全身上下都查一查有没有肿瘤,同时还想知道肿瘤的战斗力、活性如何?光靠传统的影像学,是不够的。PET就是最近二三十年来发展的一种新手段,通过同位素标记葡萄糖。因为癌细胞要是活着,而且还在活蹦乱跳、生儿育女的话,它就一定需要消耗很多的能量,需要吃进去很多葡萄糖,从而会被标记上同位素。PET就是通过观察和计算,一定时间里身体某个部位摄取带有同位素标记的葡萄糖的多少,来反应这个部位是不是癌变了,如果是的话,肿瘤的活性如何。 这么好的东西,那是不是人人都应该做一个,是不是应该每个月都做一个? 且慢,PET的确是挺好,但有三个弊端: 1:贵。普通的CT/MRI,一般千把块钱就搞定了,PET动辄七八千,近万的人民币就花出去了。 2:有辐射。PET-CT的辐射,大约是CT的4-5倍;核辐射,是会致癌的。 3:有的肿瘤,PET看不见,也是会漏掉的。比如消化道的较小的肿瘤,PET有可能漏诊。 综上所述,建议结合病情需要,科学理性地选择影像学检查,必要的时候,再考虑PET:该出手时就出手,但不要过度医疗!     上一篇 【新手必读】十大医学关键词,带你了解(一)  

半夏
饼有多大?第2款国产二价HPV疫苗获批上市!千亿HPV疫苗市场被谁瓜分?

饼有多大?第2款国产二价HPV疫苗获批上市!千亿HPV疫苗市场被谁瓜分?

HPV疫苗之殇,正逐渐破冰。 今日(3月24日),国家药监局显示,沃森生物二价HPV疫苗正式获批,成为第二款获批上市的国产二价HPV疫苗。 此前,国内HPV疫苗市场主要被跨国药企默沙东和GSK垄断,国产药企难以从中分得一杯羹。 彼时,国产药企接连在该赛道布局,奋起直追。凭借低价优势,万泰生物研发的国产二价HPV疫苗于2019年年底获批上市,成为国内首个国产HPV产品,打破过往“两雄争霸”的局面。而此次,第2款国产二价HPV疫苗获批上市,国内HPV市场格局将再次生变。 截至目前,我国批准上市的HPV疫苗共5种,分别为万泰生物的二价疫苗、沃森生物二价疫苗、英国葛兰素史克(GSK)的二价疫苗,以及美国默沙东的四价疫苗和九价疫苗。 01 国内获批上市HPV疫苗5款 四价、九价仍依赖进口 一直以来,HPV疫苗称得上风光无两,一针难求。这与国内HPV疫苗普及时间相对较短不无关系。 直到2016年7月,葛兰素史克二价HPV疫苗在中国上市,才打破了此前国内HPV疫苗市场完全空白的僵局。 紧接着,跨国药企默沙东四价HPV疫苗和九价HPV疫苗也分别于2017年和2018年在国内上市。 随着国内HPV疫苗接种热潮的开启,多地出现供不应求的场面。本土药企也纷纷入局,在HPV疫苗赛道展开了一场竞跑,加快对HPV疫苗的研发步伐。 值得一提的是,智飞生物拿下了默沙东四价和九价HPV疫苗在内地的独家代理商,业绩也因此逃离不温不火的困境,一时赚得盆满钵满。 而国产HPV疫苗则走得慢了点,又隔了一年多才正式现世。2019年年底(2019年12月31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称,批准万泰生物二价疫苗上市注册申请,商品名为馨可宁(Cecolin)。这也成为首个获批上市的国产宫颈癌疫苗。 根据中检院批签发数据,2020年万泰生物二价HPV疫苗批签发量为246万支,2021年批签发量预计约为1000万支。数据显示,2021年万泰生物的二价HPV疫苗占我国国内四款获批HPV疫苗(不含沃森生物二价HPV疫苗)签发量的37%。 此前(2月14日),万泰生物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实现营业收入57.5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44.2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0.16亿元,同比增长197.8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19.4亿元,同比增长214.48%。 公告中提及,二价HPV疫苗对万泰生物业绩贡献较大,继续保持产销两旺,收入及利润高速增长。 目前,随着此番沃森生物子公司玉溪泽润生物的重组人乳头瘤病毒双价(16/18 型)疫苗正式获批上市,国内二价疫苗市场将被沃森生物、万泰生物、葛兰素史克三家药企占据,而四价和九价HPV疫苗仍为跨国药企默沙东所垄断。 换言之,HPV疫苗仍然较为依赖进口,尤其就四价和九价HPV疫苗,国内渗透率仍有很大市场提升空间。 02 饼有多大? HPV疫苗国内市场超千亿元缺口待填补   国内市场,HPV疫苗这块饼到底有多大?   公开资料显示,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宫颈癌的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大多数宫颈癌是由HPV感染所致。HPV病毒有超过300种亚型,可以感染人类的有200多种。   目前,HPV疫苗接种是预防宫颈癌的主要手段之一。全球范围内目前已经上市的HPV疫苗有三种:二价、四价和九价。不同之处在于,预防的病毒种类不同。价数越高,预防的病毒种类就越多,适用年龄也有不同。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我国HPV疫苗的市场规模在2020年增至135亿元,并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690亿元,2020年到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7.7%。   其中,HPV九价疫苗市场或将在2030年的HPV疫苗市场中拥有最大的市场份额;HPV二价疫苗市场预计将快速增长,鉴于HPV二价疫苗通常更加实惠,可供负担能力有限的更庞大人群接种。    截图来源:瑞科生物招股书   而根据德邦证券的测算,国内HPV疫苗存量市场空间或超2200亿元,4价、9价疫苗市场空间或超1800亿元,HPV疫苗至少能维持5-10年快速增长。   据悉,国内9-45岁女性人群数量约3.81亿人,目前HPV疫苗接种在适龄女性中的渗透率仅约7%。国内HPV疫苗市场规模远未到达峰值。   此外,随着未来国内HPV疫苗男性适应症获批,国内HPV疫苗销售量或将迎来又一轮爆发式增长。   近两年,全国多地免费接种HPV疫苗风潮兴起。与此同时,这也成为今年两会期间重点关注话题之一,今后或呈现加速推进之势,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有力推广。   面对如此广袤的市场空间,国内HPV疫苗相关企业也铆足了劲,摩拳擦掌时刻准备。尽管HPV疫苗研发屡次遇挫,但仍有诸多药企前赴后继,争分夺秒投入研发,同时在资本市场上亦是动作频频。 03 国内众药企纷纷布局 HPV疫苗市场会迅速“PD-1化”吗?   除了跨国药企GSK和默沙东外,国内HPV研发赛道上,已经聚集了包括万泰生物、康乐卫士、博唯生物、瑞科生物等在内的多个国产玩家。 注:不完全统计 如二价疫苗除了目前已上市的GSK、万泰生物、沃森生物产品外,瑞科生物也在此布局。 而九价的赛道则更为“拥挤”。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除了默沙东九价疫苗已获批上市,还有博唯生物、万泰生物、瑞科生物等九价疫苗均处于III期临床阶段,正紧锣密鼓的进行临床试验。 此外,在一大波HPV疫苗企业中,康乐卫士九价疫苗还扩展了男性相关适应症的临床研究。其针对女性适应症的研发已处于III期临床阶段,而针对男性相关适应症的进程虽稍晚,但也已处于I期临床阶段。 除二、四、九价疫苗吸引众多国产药企布局外,涵盖更多HPV病毒型的十一价、十四价也开始招揽更多选手。如国药中生十一价疫苗目前已处于Ⅱ期临床,神州细胞十四价疫苗也已进入临床阶段。 […]

半夏
「一天一滴大麻油,癌细胞全被杀死!」无良营销号们,你们能不能别这么无耻?!

「一天一滴大麻油,癌细胞全被杀死!」无良营销号们,你们能不能别这么无耻?!

它来了它来了,它带着谣言走来了! 寂寞了一段时间的某些无良营销号们,终于再次“炮制”出了一篇广为传播的抗癌谣言: “一天喝一滴油,癌细胞居然全被杀死了!刚刚,一名澳洲癌症病人曝光:大麻油救了我的命……”     这篇谣言真是太神奇了!   这样耸人听闻的标题,再加上诱人细读的文章开头,立刻就让这篇谣言火爆了患者朋友们的朋友圈。   短短几天时间,咚咚肿瘤科APP与公众号后台就迎来了大量咨询所谓“大麻油抗癌”的患友,不禁让我们想起了那些关于“澳洲神药”的谣言来: ● 伟大胜利!澳洲今日宣布战胜癌症!澳洲医学果然是人类救星!(鼓吹一种所谓的纳米细胞(Nanocell)疗法) ● 震惊世界!澳洲水果新药快速治愈癌症!医学持续逆天!(鼓吹一种所谓的神奇水果,阅读正文后发现全文只举例了一只狗的临床疗效) ……   再加上这次的所谓“大麻油”治癌,又把患者们狠狠耍了一通。对于这些可耻的营销号,我们只有一个表情包送给他们:   而且这则谣言不仅坑人不浅,一不留神甚至还可能导致患友们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严重后果。苏州警方公众号“苏州禁毒”曾在2020年4月进行过一篇报道:《“刻苦钻研”自制“大麻油”?有这劲头干点啥不好…》,曝光了一名男子因迷恋大麻油而非法种植大麻,遭到掌握线索的苏州警方迅速出警抓获,因其行为已经涉嫌触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回到所谓的“大麻油抗癌”的故事中来,在我们看来,整个故事充满了奇幻色彩: 这篇谣言文章像模像样的引用了某杂志的报道。 在这篇文章中,一位来自澳洲的Shona Leigh女士“确诊罹患了可怕的宫颈癌,癌细胞已经开始扩散到第二阶段(我们姑且理解为宫颈癌II期)”。 但这位女士害怕接受“可怕的化疗和辐射疗法”,放弃了“常规疗法”。通过在网上疯狂发帖求助,一位护工联系了她,并且卖给她一瓶大麻油,宣称大麻油可以治好它的癌症。 于是,这位女士在服用大麻油8个月后,“奇迹出现了,体内癌细胞完全消失了!” 这还不算神奇的,更奇幻的故事还在后面: 在“治愈”了宫颈癌之后,Shona Leigh女士停止了大麻油服用,结果几个月以后她就发现自己的左胸处出现了一个拳头大小的肿块。因为有了第一次的经历,Shona毫不犹豫地再次购买并服用了含有大麻油的椰子油,结果两个月后这个肿块果然也消失了! Shona Leigh女士喝的“大麻椰子油” 于是,Shona Leigh女士“百分百肯定,自己的病就是喝大麻油治好的。” 这段故事中的错误与槽点可太多了: Shona Leigh女士真的在医院确诊了II期宫颈癌吗?如果是真的话,那么医生一定会告诉她II期宫颈癌的标准治疗是进行根治性切除手术,是否需进行新辅助化疗都得另说。而她却因为害怕“可怕的化疗与辐射治疗”而放弃了?这说得通吗? 一位护工联系了她,并宣称大麻油可以治愈她的癌症?首先,一位护工,在正常情况下是不具有任何医学经验,更不用说行医资格了。其次,没有经过任何临床试验,甚至其来源是否正规的,号称可以“治愈”癌症的不明药物,我相信没有几个癌友敢贸然购买,甚至直接服用了。 服用大麻油8个月后,“奇迹出现了,体内癌细胞完全消失了!”这段话更是天方夜谭。在这个故事中,营销号们除了提到Shona Leigh女士在确诊时到访过医院,后续的治疗都是通过大麻油完成的。怎么评判她体内的癌细胞完全消失了?是靠自己的感觉吗?还是真的到医院做了影像学检查或是CTC检查呢? 最离谱的还是第二段经历。两个月后Shona Leigh女士又在胸部发现了肿块,仅靠服用大麻油,两个月肿块就消失了。就这,Shona Leigh女士就可以“百分百肯定,自己的病就是喝大麻油治好的。”   自己发现,自己治疗,自己肯定病情被“彻底治愈”了。全程的自助式医疗,就能实现这样的医学奇迹,让我们不得不感慨在这些无良营销号口中,澳洲可能真成了“世界医疗之都”。   除了这段故事以外,无良营销号们还像模像样的举了两个例子,都是类似Shona Leigh女士这样通过大麻油就完全“治愈”了癌症。     这样的文章,完全是拿广大癌症患者的生命开玩笑!   大麻到底能不能治疗癌症?作为一个靠谱的癌症医疗知识公众号,我们只能告诉大家:目前没有确切的临床证据能证明大麻油对癌症有治疗效果,这仍需要临床试验来验证。   但我们要说的是,到目前为止,试图证明大麻与癌症关系的报道与研究不少,但至今为止没有一个正规的临床试验结果能显示出大麻的癌症治疗效果!目前在论文与文献中,绝大多数关于大麻与癌症治疗的关系的研究最后的结论均是似是而非的。   不但没有大麻抗癌的支持性证据,在有的情况下,大麻还会干扰癌症治疗。以色列有一个研究发现,在癌症的免疫治疗中,给患者使用大麻,最后的治疗效果反而会更差。   […]

小D
EGFR靶向治疗耐药后,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方案带来20个月PFS!

EGFR靶向治疗耐药后,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方案带来20个月PFS!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约75%的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生存率低[1]。抗血管生成药物自诞生以来,已在多种实体瘤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于前列的肺癌领域,抗血管生成药物与化疗的联合应用,已经被证明能够改善患者预后,带来远期生存获益。  本期“例例声辉”带来了一例云南省肿瘤医院沈红梅教授、周映伽教授分享的EGFR 19外显子缺失突变的晚期肺腺癌患者,一线应用EGFR-TKI治疗4个月后疾病进展,二线治疗接受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化疗,随后接受培美曲塞+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维持治疗,无进展生存期(PFS)达到20个月。 患者基本情况 患者女,69岁,因“发现左肺肿物11月”入院就诊。2019年2月26日,患者因脑梗塞就诊于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行CT检查发现左肺肿物,建议3个月后复查。2019年6月出现咳嗽,咳白色泡沫样痰,未复诊。2019年8月出现咳血痰,至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复诊,行CT检查提示左肺肿物不除外肺癌可能。患者拒绝取材病检,至2020年1月患者咳嗽、咳痰加重,伴气促、声音嘶哑,发热,腰背部钝痛,遂入专家所在医院就诊。 既往史:患者有“高血压病”史2年,2006年、2019年2月患“脑梗死”2次,1986年因“胆囊炎”行手术治疗,1996年因“阑尾炎”行手术治疗,有“痔疮”病史40年。家族中无遗传病、肿瘤病史。 ▎入院检查 2020年1月4日螺旋CT扫描示:1.左肺上叶支气管壁欠均匀增厚,管腔稍狭窄并周围软组织肿块形成,范围约4.0cm×3.2cm。2.纵隔多组淋巴结肿大,转移可能。3.T3椎体内模糊高密度影,考虑转移。4.双侧锁骨上淋巴结显示。 2020年1月10日骨扫描:第4-6、8胸椎异常代谢活跃,转移可能。 2020年1月9日纤支镜检查, 痰涂片示:个别异型细胞,需考虑腺癌。病理学示:(左肺)腺癌。 临床诊断:1、左肺上叶腺癌并右肺、T3骨转移 cT2N1M1  IV期;2、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 基因检测:EGFR 19外显子缺失突变。 ▎埃克替尼一线治疗4月后病情进展 患者的基因检测结果提示存在EGFR 19外显子缺失突变,T790M检测为阴性。根据《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0)》推荐,为患者选择埃克替尼 125mg tid一线治疗,并且采用伊班膦酸钠抗骨转移治疗。2020年1月4日,患者CT示左肺上叶支气管壁欠均匀增厚,管腔稍狭窄并周围软组织肿块形成,范围约4.0cm×3.2cm。2020年3月20日,患者复查CT示左肺上叶支气管壁欠均匀增厚,管腔稍狭窄并周围软组织肿块形成,边界欠清,平扫呈不均匀等密度,增强不均匀强化,大小约2.2cm×4.0cm。 2020年1月4日患者胸部CT 2020年3月20日患者胸部CT 患者接受埃克替尼靶向治疗4个月后,于2020年5月复查CT示左肺上叶支气管壁增厚并周围软组织肿块(5.1cm×3.8cm),伴左肺上叶局限性肺不张,较2020年3月19日肿块较前增大,阻塞性肺不张及炎变较前稍增多,右肺散在点状粟粒及微小结节,较前新出现,考虑转移可能。 ▎AP+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二线治疗获益显著 患者一线治疗病情出现进展,且T790M检测为阴性,根据《Ⅳ期原发性肺癌中国治疗指南(2021年版)》推荐,二线治疗为患者选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培美曲塞+卡铂(AP方案)治疗。患者于2020年5月29日开始接受“培美曲塞0.8g+卡铂0.5g+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210mg(微量泵持续泵入72小时)”方案治疗,21天为1周期,共治疗6个周期。 患者接受二线治疗前,左肺病灶大小为5.1cm×3.8cm,2020年7月12日,患者此时已经接受2个周期治疗,复查左肺病灶大小1.0cm×0.7cm。2020年10月11日,患者在6个周期治疗后,左肺病灶大小为1.1cm×0.7cm。 2020年5月19日患者左肺病灶 2020年7月12 日左肺病灶 2020年10月11日左肺病灶 ▎足周期长疗程使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助力患者延长生存 二线治疗后,患者开始接受17周期的维持治疗,方案为培美曲塞单药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2020年10月11日,维持治疗开始前,患者螺旋CT扫描示:1.左肺上叶支气管壁增厚并周围软组织灶,大小约1.1cm×0.7cm, 左侧胸膜增厚,左肺上叶条索灶,上述较前片无明显变化,请结合临床复查。2.右肺散在点状粟粒及微小结节,大致同前,建议复查。3.纵隔多组淋巴结显示,较前变化不明显。扫描范围T3成骨性骨质破坏,请结合骨扫描检查。4.胆囊缺如,肝内外胆管代偿性稍扩张。 2022年1月9日,患者螺旋CT扫描示:1.左肺上叶支气管壁增厚并周围局限软组织灶,伴左肺上叶斜裂旁少许肺组织不张改变,上述表现较前无明显变化。2.右肺散在粟粒及微小结节,大致同前,建议复查。3.纵隔及双肺门多组淋巴结显示,较前变化不明显。4.T2及多个胸椎棘突高密度灶,考虑成骨转移可能,请结合骨扫描检查。 2020年10月11日左肺病灶螺旋CT扫描 2022年1月19日左肺病灶螺旋CT扫描 专家点评 本例患者确诊为IV期肺腺癌伴骨转移,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该患者存在EGFR 19外显子缺失突变、T790M阴性,因此为患者选择了一代EGFR-TKI治疗,但是疗效不尽如人意,一线治疗的PFS仅有4个月。EGFR靶向治疗失败后,由于患者为T790M阴性,此时后续缺乏有效的靶向治疗方案,根据《Ⅳ期原发性肺癌中国治疗指南(2021年版)》推荐,此时选择化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或可为患者带来获益。 二线治疗为患者选择了AP方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两个周期的治疗后患者的病灶就已经明显退缩,疗效评估为部分缓解(PR),此外,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静脉泵注的安全性可控,毒副作用可耐受。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是一类抗血管生成药物,从抗血管生成药物的作用机制上看,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以及改善肿瘤微环境,会为患者生存期的进一步延长带来好处。因此,足周期+长疗程的用药模式,成为了患者使用抗血管生成药物最大化获益的治疗模式。 在这种情况下,“维持治疗”是抗血管生成药物在临床实践中的探索方向之一,足周期联合给药,可以使肿瘤血管趋于正常化,长疗程持续维持治疗,可以抑制肿瘤血管新生,诱导不成熟血管的退化。且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安全性较高,不导致肿瘤耐药,适合足周期长疗程使用。理论上,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足周期持续应用联合化疗,能突破传统化疗药物的疗效局限,最大程度提高疗效,长期控制肿瘤延长患者生存。 本例患者从2020年5月29日开始接受二线治疗,两周期后达到PR,采用培美曲塞+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足周期持续给药,患者获益显著,截至最近一次疗效评估,PFS达到了20个月。这个结果显示,经过了抗血管生成药物足周期+长疗程的维持治疗,患者的疾病控制十分良好,这也体现了维持治疗的重要性。 在现在这个新药不断涌现的时代,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这类经典药物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在一些瘤种的后线治疗中采取足周期+长疗程的治疗模式也值得探索。我们也期待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能够和靶向、免疫治疗有机结合,为患者带来全新的治疗手段。  

半夏
【新手必读】十大医学关键词,带你了解(一)

【新手必读】十大医学关键词,带你了解(一)

新人咚友问的最多的问题是: 肿标升高了不少,是不是耐药了呀?什么时候换药? PET那么贵,是不是比CT好,要不要每次复查都做一个PET? 基因检测,这么多公司,这么多套餐,选哪个好? 贝伐单抗(或者索拉非尼/安罗替尼等)也是靶向药,是不是也要先做一个基因检测呀,测哪个基因?   基因检测没有组织了,用血液代替靠谱么?   这种时候,还是推荐咚友从最基础的文章开始看起: 诊断癌症的第一天,就该知道的十件事   然后再扩展到基础但是更有针对性的文章:   破95%的抗癌骗局:就看这5句话 十大最常见肿瘤标志物:逐一解析 癌症基因检测,你最该了解的十大问题! 肺癌治疗手册:做了那么多检查,你知道它们的用途吗?   接下来的几天,针对咚友常问的问题,我们每日科普一个关键词。建议收藏,方便需要时快速查看。   一、肿瘤标志物:数值仅供参考,动态变化更有意义 除了长在身体表面的肿瘤(如恶性黑色素瘤),大多数癌症都看不见、普通病友也摸不着,那么怎么知道疾病的发展情况呢?总不能天天跑医院去做CT吧,而且CT还有辐射。 因此,几十年来,医学家发现了许许多多的肿瘤标志物(顾名思义,就是用来代表肿瘤的东西),大多是血液里的蛋白质,比如CEA、CA125、CA199、AFP、CA153、SCC、NSE等。这些蛋白质,一般都是癌细胞分泌到血液里的,普通的细胞一般不分泌,因此可以通过血液中这些蛋白质的含量的高低,来判断肿瘤的大小和多少。 但是,这里面有三个问题: 1:并不是所有的肿瘤,都会分泌这些蛋白质。因此,存在一部分患者肿瘤已经很大,很晚期了,但是肿瘤标志物一直都是正常的。甚至,有的肿瘤,比如肉瘤等少见的软组织肿瘤,没有公认的合适的肿瘤标志物。   2:正常的细胞,并不是一定不分泌这些蛋白质。也就是说,正常人,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比如感染、炎症、剧烈运动等情形下,部分肿瘤标志物也会升高。这就造成了一大批健康人,体检的时候,发现一个肿瘤标志物,仅高出一点点(比如CEA正常值上限是5,某人是5.25之类),然后四处就医,反复检查的闹剧。 3:检测血液中蛋白质的含量,是一件不太容易的技术活。因此,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不同的医院、仪器、方法,正常值范围可能是不一样的;相同的地方,同一份标本,连续测两次,可能的误差也是很大的。言外之意,CEA正常值是5,你才5.25,很可能只是测量误差,紧张个锤子! 综上所述,对肿瘤标志物的建议是:数值仅供参考,动态变化更有意义,同时也要留意特殊情况。     健康人:体检发现单独一个肿瘤标志物升高,升高的幅度很小(比如在1-2倍以内),又没有什么症状——这种情况可以当做没看见,或者过一阵再复查。   举例说明:患者是多年的乙肝携带者,AFP升高了一点点(40多,正常值是25),查腹部B超没有发现问题;三个月后复查,AFP又升高了一点点(60多),B超、MRI没有问题;又过了三个月复查,AFP达到了90多,B超、MRI还是没有问题——最后,患者接受了一种有创的、略贵的检查:动脉造影!果然,在肝脏的一个角落,发现了一个5毫米左右的小结节,手术切除以后病理证实是非常早期的肝癌。   肺癌患者:其他癌症的指标升高,动态变化,有时候或许也有意义,要结合具体情况来看。    

半夏
这些因素影响免疫治疗疗效?我们用研究数据说话

这些因素影响免疫治疗疗效?我们用研究数据说话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在部分晚期或转移性癌症(例如黑色素瘤、霍奇金淋巴瘤、梅克尔细胞癌、肾细胞癌、膀胱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等)患者中展示出了显著的治疗效果。临床前研究以及部分临床研究显示,新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改善患者预后。 然而,目前有些临床前以及临床研究,发现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时,改变两者间的给药顺序、剂量以及药物组合后能够进一步提高新辅助治疗的疗效。 给药顺序或将影响免疫治疗疗效 此前的临床前肿瘤模型和患者中的研究表明,化疗和免疫治疗的顺序可能会影响临床结果[1][2][3]。目前开展的临床实验中,研究者们着眼于二者联合时不同的给药顺序,希望寻找到其更好的治疗方案。 01 免疫治疗与化疗同时进行 以铂类药物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是历史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标准方案。 IMpower130等[4]对于Ⅳ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方案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单纯化疗相比,同时将免疫抑制剂与化疗药物结合的治疗方案OS和PFS面都有显著改善且无新的安全问题发生。 在NADIM研究中[5],受试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术前完成3个周期的化疗(紫杉醇加卡铂)联合免疫治疗(纳武利尤单抗)的新辅助治疗方案,并在术后运用纳武利尤单抗进行辅助治疗。中位随访时间24个月时的数据显示:主要病理缓解(MPR)率高达83%, 且有63%患者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PFS率为77.1%,OS率为90%。 尽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但总体仍可耐受。NADIM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3%,3级或更严重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0%,没有与手术延迟或死亡相关的不良事件。最常见的3级或更差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是脂肪酶升高(7%)和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7%)。IMpower130中与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4%,并且有8例患者(2%)发生治疗相关(任何治疗)死亡。 这是否与免疫治疗和化疗之间的顺序有直接关系目前并不清楚,后续仍需试验探索不良事件发生率与给药顺序之间的关系。 02 免疫治疗序贯免疫联合化疗 KEYNOTE-407试验针对免疫抑制剂联合化疗药物对IV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线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研究,研究人员[6]设计了先行四个周期的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卡铂加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后续单用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的治疗方案。 最终数据显示,受试患者的中位OS和中位PFS有临床意义上的改善,分别为17.1月与8.0月。此种给药顺序对于患者预后的改善提醒我们,在选择新辅助治疗方案时,是否可以通过调整同周期治疗时的化疗与免疫治疗的顺序,以期提高新辅助治疗的疗效。 03 免疫治疗序贯化疗 SAKK 16/14试验[7]探究了先行化疗后序贯免疫治疗的临床效果, 68名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了3周期化疗(顺铂加多西他赛)加2周期免疫治疗(度伐利尤单抗)的新辅助治疗方案。研究结果显示在新辅助化疗后序贯免疫治疗的用药方案进一步提高了影像学缓解率。在55例接受手术切除的患者中,MPR率为60%,pCR率为18.2%。(在最终完成手术的55名患者中pCR率达 18.2%,MPR率为60.0%。3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1%,较高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是否与免疫抑制剂和化疗药物的给药顺序有关,由于该试验并未设计对照试验,后续仍需进一步探索。 04 免疫联合化疗序贯化疗 在TOP1201试验[8]中,受试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先接受1个周期单纯化疗(紫杉醇加顺铂/卡铂),在第2和第3周期在原化疗方案的基础上加入了伊匹木单抗。对于所有24名开始伊匹木单抗新辅助治疗的患者,中位OS为29.2个月,24个月OS率为73.0%。 在另一项2期研究[9]中,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组,接受同期伊匹单抗方案(伊匹单抗+紫杉醇+卡铂,序贯安慰剂+紫杉醇+卡铂)、阶段性伊匹单抗方案(安慰剂+紫杉醇+卡铂,序贯伊匹木单抗+紫杉醇+卡铂)或对照方案(安慰剂+紫杉醇+卡铂)。 三组的免疫相关无进展生存期(irPFS)中位数分别为为5.7个月、6.4个月、5.3个月。PFS分别为3.7个月、5.2个月、5.2个月。阶段性伊匹单抗组的中位OS为12.9个月,比对照组的中位OS为9.9个月增加了3.0个月,同期伊匹单抗组的中位OS为9.1个月。 伊匹单抗联合紫杉醇/卡铂在以前未经治疗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分阶段给药比同时给药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此项研究的NSCLC队列中也报告了分阶段给药方案的临床效果[10]。但在最近的一项3期临床实验[11]中,阶段性的伊匹单抗方案与对照方案相比,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13.4/12.4月)与无进展生存期(5.6/5.6月)并未出现明显改善。 不同药物组合疗效或许有差异 以铂类药物为主的联合化疗是历史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标准。在对非小细胞肺癌进行(新)辅助治疗时,化疗药物常常选紫杉醇/多西他赛、卡铂/顺铂以及培美曲塞等药物的不同组合。就目前临床研究而言,新辅助治疗时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的用药方案一般选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含铂双药化疗的组合,在此我们就着重探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不同含铂的联合化疗方案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临床收益。 国内的一项前瞻性研究[12]将PD-1抑制剂(纳武利尤单抗、帕博利珠单抗、卡瑞利珠单抗)与化疗药物(白蛋白紫杉醇、卡铂)联合用于IIIA 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最终结果显示术后病理标本病理完全缓解(CPR)率为29.1%,部分缓解(CR)率为65.2%。所有患者均完成了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的治疗周期,没有发生不可耐受的毒副作用。 KEYNOTE-189试验[13]与KEYNOTE-407 试验[9]分别将帕博利珠单抗与顺铂/卡铂联合培美曲塞或卡铂联合紫杉醇/纳布-紫杉醇这两种双联化疗方案结合,各自探究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药物的治疗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前者随访到12个月时的OS率为69.2%,中位PFS为8.8个月,相较于单纯化疗组有明显改善,在KEYNOTE-407试验的最终数据显示,受试患者的中位OS和中位PFS有临床意义上的改善,分别为17.1月与8.0月。 189与407两项试验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近,分别为99.8%和98.6%,其中189出现治疗相关的3级以上不良事件率为67.2% ,而407的则为56.5%,且两组均有患者(6.7%/4.3%)因出现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导致死亡,但与单纯化疗相比未有明显升高。 同样,IMpower130试验[8]和IMpower132试验[14]将阿替利珠单抗分别与上述两种双联化疗方案结合,意以探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对NSNCL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IMpower130的最终结果获得了不错的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而IMpower132试验在中位随访14.8个月时,数据显示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与单纯化疗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7.6个月/5.2个月),但是患者的总生存期并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改善,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方面,IMpower130中与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4%,并且有8例患者(2%)发生治疗相关(任何治疗)死亡,而IMpower132中3/4级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4.6%,5级不良相关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8%。 在新辅助以及一线治疗方案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紫杉醇、多西他赛以及培美曲塞等化疗药物的组合大多数获得了比单独免疫治疗或化疗更加明显的临床获益。但是哪种组合的临床效果更佳,仍需后续临床试验进行验证。 改变给药剂量,疗效或许更好 在一些临床前和临床研究中发现[15][16][17],低剂量环磷酰胺(CTX)与单次大剂量相比能够稳定诱导肿瘤特异性T细胞反应,这提示我们能否通过调整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方案里化疗药物的剂量来达到更好的临床效果。 01 低剂量化疗联合免疫治疗 在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的新辅助方案中,KEYNOTE-173的研究者通过改变卡铂的给药剂量(连续低剂量或单次大剂量)来探究不同剂量的化疗药物与免疫治疗联合对三阴乳腺癌(TNBC)患者的安全性与2期推荐剂量(RP2D),最终结果显示连续低剂量组达到了RP2D[18]。国内的一项临床前研究把不同剂量的紫杉醇与肿瘤细胞疫苗进行组合,最终结果显示与20mg/kg、40mg/kg剂量的紫杉醇相比,4mg/kg紫杉醇方案对小鼠的肿瘤消退效果最好[19]。另一项小鼠模型研究结果同样提示小剂量紫杉醇加瘤内树突状细胞疫苗治疗的小鼠肿瘤生长受到显著抑制[20]。 02 高剂量化疗联合免疫治疗 一项高剂量化疗联合免疫治疗与标准剂量化疗的对比试验中,标准剂量化疗(SDC)组里紫杉醇剂量为75mg/m2,大剂量化疗联合DC/CIK(HDC+DC/CIK)组的紫杉醇剂量为120 mg/m2。最终结果显示HDC+DC/CIK组与SDC组相比,PFS和OS均有改善(中位PFS 10.2个月比3.7月;中位OS 33.1个月比15.2个月)。但是由于缺乏与标准剂量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对照,患者中位PFS和OS的改善是否与化疗剂量有关仍不能确定。 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前景 当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部分晚期或转移性癌症(例如黑色素瘤、霍奇金淋巴瘤、梅克尔细胞癌、肾细胞癌、膀胱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等)患者中显示出了显著的治疗效果。一项2018年的Meta分析[21]数据显示,接受(新)辅助化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里有大概25%会发生5年远处转移复发。为明确在新辅助化疗方案中加入帕博利珠单抗是否对此有所改善,I-SPY2试验[[22]]将帕布利珠单抗与标准的新辅助化疗方案(紫杉醇/阿霉素/环磷酰胺)结合,最终的结果评估显示,帕博利珠单抗与对照组的PCR率相比分别为44%/17%、30%/13%和60%/22%。 此结果在Ⅲ期队列KEYNOTE-522试验[23]中得到了证实。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的给药方案展示出了令人鼓舞的MPR率、PCR率以及提高了患者的中位OS与PFS,通过调整二者之间的组合方式,能够获得更好的临床获益,这也进一步展示了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治疗方案的显著潜力。尽管现在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的治疗方案现在已广泛运用到临床中,但是在二者联合时,它们之间的给药顺序是否需要调整、二者结合后剂量是维持单药治疗时的标准剂量,还是减量联合、以及免疫抑制剂与化疗药物进行不同的组合是否可以达到最佳的临床效果以及最小的毒副作用发生率。这些问题由于缺乏对照试验的数据支持,后续仍需更多的临床试验来探索。  

半夏
X光、CT、核磁,如何选择?

X光、CT、核磁,如何选择?

很多病友在遇到突发状况时不知道选择何种检查方式,我搜集了一下不同检查方式针对观察身体不同部位的优劣,供大家参考:   外伤骨头:粗看X光片,细看CT,核磁看不清   颈椎、腰椎:最佳核磁,次选CT   脑、脊髓:脑梗看核磁,出血看CT,其余包括脑肿瘤大多核磁最佳   胸部:大致了解X光片,细致分析选CT,看肺不选核磁   腹部、盆腔:除肠道,脏器一般超声即可,CT、核磁均有各自优势   心脏:高危胸痛患者为排除冠心病可选用CT,看心脏本身用超声即可,核磁更佳。 这些检查怎么选?   1:外伤骨头   各种外伤,怀疑伤到了骨头,X光片快速易得,应为最先选择;而进一步更细的观察,可选择CT。超声、MRI对于骨皮髓质等看不大清,效果远远不及X射线为基础的X光片与CT。   2:颈椎、腰椎、肌肉   椎间盘疾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需观察椎间盘与相应的神经根,而想要最好地观察这些软组织,最优选择自然是MRI。同理,对于关节、肌肉、脂肪组织的检查,MRI亦为首选。   3:脑、脊髓疾病   对于脑、脊髓疾病,MRI拥有最强的软组织分辨率,可以直接获得清晰的三维图像,利用不同序列得到较全面的诊断信息。   但对于出血性脑卒中(如“脑溢血”),急诊的条件下行CT检查可以最早发现异常,早期得到诊断。而对于缺血性脑卒中(脑梗),MRI却能够早于CT发现异常,所以早期仅仅行CT而未发现异常往往无法排除脑梗。   4:胸部疾病 X光胸片可以粗略检查心脏、主动脉、肺、胸膜、肋骨等,可以见到如,心影增大、肺纹理增多、肺部钙化点、主动脉结钙化等。   相比X线,胸部CT检查显示出的结构更加清晰,对胸部病变的检出敏感性和显示病变的准确性均优于常规X光胸片,特别是对于早期肺癌的确诊胸部CT有决定性意义。   高分辨CT又进一步地增加了对肺部观察的分辨率,对于某些疾病(如肺间质疾病)意义重大。然而,CT检查的辐射剂量显著高于X线。   MRI对于肺部疾病的诊断,应用非常有限。   5:腹部、盆腔疾病 胆囊疾病的诊断非常依赖超声,优于CT、MRI。这主要是因为,腹腔器官受呼吸影响,运动较大,影响了CT、MRI成像,而超声却不会因此受影响。   同时,超声对于肝脏、脾脏、胰腺、肾脏、盆腔脏器等的诊断准确率均较高,在有经验的超声医生检查下,准确率不亚于CT、MRI。但超声受气体干扰很大,故对于肠道等含气较多区域,超声诊断准确率大大降低。   切记:不同部位,不同观察侧重,所选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是不同的。并不是越贵的检查,越适合你。    

半夏
滴血验癌——骗局还是肿瘤早筛新机遇?

滴血验癌——骗局还是肿瘤早筛新机遇?

肿瘤作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首要敌人,其早期筛查及诊断与患者的治疗预后息息相关。肿瘤确诊时的分期显著影响着患者的生存预后。 以肺癌为例,作为全球发病率第二、死亡率第一的常见恶性肿瘤,对于早期(I期)的肺癌患者,其五年生存率可达77%-92%;而对于晚期(IV期)的患者而言,五年生存率仅有1%-10%。但是约40%的肺癌患者确诊时就已经属于晚期[1]。因此,肿瘤的早期筛查及早期诊断非常重要。 然而,肿瘤的早诊早筛往往面临很多问题,多年以来,我们一直追求一种更加简单、准确的方法,希望能够在一次检测对多种肿瘤进行早期筛查及明确诊断。 滴血验癌  希望与质疑? 2014年左右,一名硅谷女精英号称其研发的检测设备仅需指尖的几滴血液,就能够在4小时内对多种肿瘤的200多项指标进行筛查,快速检测一个人是否患有癌症。 然而,很快一连串的调查报告却揭开了“滴血验癌”神话下的真实面目:所谓特殊定制的检测仪器和大部分检测项目都是在传统设备上完成,更重要的是,其对肿瘤的诊断能力根本无法保证。而“肿瘤血检”貌似也跟骗子二字无形中挂上了钩。  肿瘤血检,是否能够实现? “滴血验癌”无疑是一种理想的恶性肿瘤早筛方法,仅需采集受试者血液,就能够去了解人体内影像学无法判断的肿瘤癌灶的存在。虽然所谓“滴血验癌”的仪器被揭露是个谎言,但是随着科研人员和临床医生的努力,目前使用血液来进行恶性肿瘤早期筛查及诊断并非不可实现。其中,研究最为充分的当属游离肿瘤DNA甲基化检测。 什么是游离DNA甲基化检测? 早在上世纪末,研究者们就发现在恶性肿瘤患者的体液(包括血液、唾液、尿液等)中,存在来自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标记物,能够有效反应肿瘤细胞基因层面的分子变异状态,并且提示患者预后。 肿瘤的血液检测主要包括循环肿瘤DNA(ctDNA)、循环肿瘤细胞、外泌体。其中在肿瘤早期筛查方面应用最为广泛的是ctDNA。 正常人的体液内亦存在来自于机体正常细胞的游离DNA,简称循环游离DNA;在肿瘤患者体内,循环游离DNA不仅仅来自于正常细胞,还有一部分来自于肿瘤细胞,即ctDNA是循环游离DNA的一部分。对于早期筛查而言,由于一般癌灶较小,肿瘤负荷低,所以ctDNA浓度很低,对其检测的技术要求很高。 DNA的甲基化修饰是最常见的表观遗传修饰,指的是在DNA甲基化转移酶的作用下,基因组特定位置的胞嘧啶5号碳位与一个甲基基团共价结合,导致染色体结构、DNA稳定性、RNA转录水平等改变。 研究中发现,细胞从癌前状态向癌症发展过程中,DNA甲基化改变是贯穿整个恶性转化的表观遗传学改变。即使在肿瘤发展的最早起阶段,DNA甲基化模式也已经与正常细胞存在显著差异;其次,甲基化水平的改变是具有组织特异性的,即对甲基化进行检测及比对,能够进行器官溯源(找到原发病灶),发现哪里可能会发生或已经发生了肿瘤。因此,对ctDNA的甲基化水平进行检测,是一种有效的肿瘤早期筛查辅助手段。 ctDNA甲基化检测有哪些特点? 01 对ctDNA的甲基化检测需要基于一定量的血液,仅依靠几滴指尖血是难以完成的。一般而言,临床对ctDNA的检测需要8-10毫升血液。 02 目前,已经有多种基于ctDNA甲基化检测的试剂盒上市或者应用于临床,其中针对结直肠癌诊断的基因甲基化检测试剂盒有明显的优势,也比结直肠镜检查更容易被患者接受。 03 单个基因的甲基化检测由于其敏感度、特异性及适用癌肿有限,因此应用较为受限,目前更多的临床研究证实多基因甲基化panel检测是恶性肿瘤早期筛查及溯源的有效方法。   患者在寻求甲基化检测作为早筛方法时,应注意该检测是针对多少基因的甲基化水平、是否有相关的前期研究结果支持、对不同肿瘤的敏感度及特异性报道等。 04 人们可以根据家族史、个人身体状况、生活习惯等,在临床医生的协助及其他辅助检测结果提示下,制定其肿瘤早筛方案。但是无论何种早筛方案,最终确诊都需要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 写在最后 借助ctDNA甲基化检测,“滴血验癌”不再只是一个神话。相信随着更多研究的开展,更多大型临床试验的进行,在不久的将来,借助ctDNA甲基化,我们真的能够从一管血液中“管中窥豹”,建立完善的检测工具来助力肿瘤早期筛查及诊断。 参考文献 1.Lung cancer screening: the cost of inaction [https://www.lungambitionalliance.com/content/dam/open-digital/lungambitionalliance/en/pdf/Lung-cancer-screening-cost-of-inaction_Report.pdf] 2.Jin P, Kang Q, Wang X, Yang L, Yu Y, Li N, He YQ, Han X, Hang J, […]

半夏
什么药肺、乳、胃、肠四大癌种均能有效呢?

什么药肺、乳、胃、肠四大癌种均能有效呢?

2022年3月21日,第一三共和阿斯利康共同递交Trastuzumab Deruxtecan(Enhertu,DS8201)的临床上市申请。 DS8201是一款靶向HER2的抗体偶联药物(ADC),采用第一三共专有的DXd ADC技术设计。由HER2单抗通过稳定的四肽可裂解连接子连接于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有效载荷(依沙替康衍生物)。兼顾靶向治疗的精准与化疗的高效,在各大癌种中均取得很好的疗效,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DS8201如何横扫各大癌种的。 乳癌篇 DESTINY-Breast01:保底及入脑能力强悍 乳癌新晋神药 2019年12月21日,基于DESTINY-Breast01研究,FDA正式批准DS-8201用于HER2阳性乳腺癌的后线治疗。 DESTINY-Breast01是一项单臂、开放标签、全球多中心研究,评估了DS8201(5.4mg/kg)作为单药疗法治疗HER2阳性、不可切除性和/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安全性和有效性。纳入患者已接受过2种或多种HER2靶向方案,治疗转移性疾病的既往疗法中位数为6。 2020SABCS大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6月8日的数据,中位随访20.5个月,37名患者(20.1%)仍在接受治疗。中位DoR为20.8 个月;mPFS为19.4 个月(95%CI,14.1 mo-NE);确认的ORR为61.4%(12个CR),DCR为97.3%(95%CI,93.8-99.1); 12个月OS率为85%(95%CI,79%-90%),在18个月OS率为74%(95%CI,67%-80%)。初步的mOS为24.6 个月(估计为35%的成熟度)。 DS8201的安全性与先前报道的相似。经过9个月的随访,仅报告了3例新的DS8201相关性间质性肺病(ILD)。 DESTINY-Breast03 :DS8201正面BATTLE TDM1,降低复发风险72%! 2022年1月17日,FDA优先审查DS8201的补充生物制剂许可申请,用于治疗先前接受过抗HER2治疗方案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ER2阳性乳腺癌成年患者。 此次认定是基于 DESTINY-Breast03 的3期试验 (NCT03529110) 的结果。DESTINY-Breast03研究是首个头对头对比ADC药物(DS8201和T-DM1)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疗效与安全性的一项多中心、开放性、随机、Ⅲ期临床研究,纳入了先前在晚期或转移性环境中接受过曲妥珠单抗(赫赛汀)和紫杉类治疗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 HER2 阳性乳腺癌患者。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患者被允许具有临床稳定的、经治疗的脑转移。 共有 524 名参与者以 1:1 的比例随机接受每 3 周 5.4 mg/kg 的DS8201(n = 261)或每 3 周 3.6 mg/kg 的 T-DM1(n = 263)。他们根据激素受体状态、既往用帕妥珠单抗 (Perjeta) 治疗和内脏疾病史进行分层。该试验的主要终点是每个 BICR 的 PFS,一个关键的次要终点是总生存期 (OS)。其他次要终点包括每个 BICR 和研究者的客观缓解率 […]

半夏
最新!国家癌症中心:2022年全国癌症报告

最新!国家癌症中心:2022年全国癌症报告

2022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负责全国肿瘤登记数据收集、质量控制、汇总、分析及发布工作。(由于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一般滞后,本次报告发布数据为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收集汇总全国肿瘤登记处2016年登记资料。)   基于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从全国682个癌症监测点中遴选487个高质量监测点,覆盖人口达3.8亿,详尽阐述了2016年中国癌症疾病负担情况。与2015年相比,上报统计数据的监测点数量增加181个,高质量监测点增加119个,表明我国的肿瘤登记工作覆盖面逐步推进,数据质量和规范程度进一步提高,为国家卫生政策制定提供更有力的科学依据。 –01– 2016年我国癌症发病情况      基本情况 新发病例:406.4万 世标发病率:186.46/10万 男性高于女性(207.03/10万 vs 168.14/10万)         年龄差异 男性高于女性:0~19岁、60岁以上 女性高于男性:15~59岁 峰值:男女癌症新发病例峰值均在60~79岁       地域差异  总体城市高于农村(189.7/10万 vs 176.2/10万) 城市高于农村: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 农村高于城市:胃癌、肝癌、宫颈癌、食管癌 –02– 2016年我国癌症死亡情况      基本情况  总死亡人数:241.4万 世标死亡率:105.19/10万 男性高于女性(138.14/10万 vs 73.95/10万)       性别差异  所有年龄段:男性死亡人数均高于女性 死亡率女性高于男性:胆囊癌、甲状腺癌 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其他所有癌种       年龄差异  男性高于女性:0~14岁、60岁以上 女性高于男性:15~59岁 死亡率最高:60~79岁       地域差异  总体农村高于城市(106.1/10万 vs 102.8/10万) 城市高于农村: 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 农村高于城市:肝癌、胃癌、食管癌、宫颈癌  –03– 2000—2016年中国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趋势     […]

半夏
哪家药企研发投入最多?来看看

哪家药企研发投入最多?来看看

近两年,受COVID-19刺激,整个制药行业表现强劲,并取得迅猛发展。近日,FierceBiotech发布了2021年研发投入最多的十大制药企业名单。 从榜单来看,罗氏依然是研发投入最大的药企,其研发投入达161亿美元。这个数据有多恐怖,我们可以拉出恒瑞医药的研发投入与之做个简单的对比,2018年到2020年恒瑞医药的研发投入分别是26.70亿元、38.96亿元、49.89亿元,2021年恒瑞医药前三季度累计投入研发资金41.4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20.5%。虽然研发占收入比重已与罗氏相当,但是从研发金额的绝对值来看恒瑞医药仍难望其项背。我们也应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的创新药与国外相比仅仅是刚刚起步,未来还有很大成长空间。 位居榜单前三的另外两家企业分别是强生和辉瑞,他们在新冠肺炎病毒疫苗、治疗药物上投入巨大,且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辉瑞在2021年研发投入增长 47%,达138 亿美元,而且今年很可能会有同样的增长幅度。相应地,辉瑞在2021 年的销售额达到813 亿美元,其中 370 亿美元来自 COVID-19 疫苗 Comirnaty。 表1 2021年全球研发投入TOP10制药企业 (数据来源:FierceBiotech) TOP 01罗氏 2021年研发投入161亿美元 罗氏已多次位列研发投入TOP榜榜首。 2021年,罗氏增加了对晚期肿瘤领域和神经科学项目的研发投入。根据罗氏最近公布的年报,有11个处于3期临床的项目,其中6款为潜在的癌症疗法,4款为神经科学领域的创新疗法。在这些疗法里,抗TIGIT抗体tiragolumab,选择性雌激素受体降解剂giredestrant、抗淀粉样蛋白β抗体 gantenerumab 和 BTK 抑制剂 fenebrutinib备受关注。 当然,罗氏在研发方面的投资也迎来了不错的回报。2021 年,罗氏在中国、欧洲和日本获得了六项 FDA 批准(其中一半是在肿瘤学领域)以及 27 项重要授权。2022年罗氏的Vabysmo又被FDA批准用于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另外,罗氏还在诊断、数字项目、COVID-19、血液筛查及阿尔茨海默病方面也增加了部分投入。 TOP 02强生 2021年研发投入147亿美元 强生今年的排名上升了一位。尽管与2020年相比,强生的研发支出增加了21%,但是由于COVID-19 疫苗和公司的其他产品销售收入增加,强生的研发投入占收入的比例仅增加了一个百分点。 强生有望推出另一款疫苗,其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2期临床试验显示,在预防 65 岁及以上成年人与 RSV 相关的下呼吸道疾病方面有效性达到80%。 除疫苗之外,强生也布局了肿瘤相关的治疗项目。2021 年 12 月,杨森向 FDA 提交了一份针对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现成 T 细胞疗法的申请。今年3月,杨森与传奇生物联合开发的BCMA CAR-T疗法Carvykti(cilta-cel)已获得FDA的批准。 但也并非一帆风顺,强生在bermekimab 的研发的过程中就经历了不小的坎坷。2019年强生从XBiotech收购了该药物,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和化脓性汗腺炎,但是针对前一个适应症的研究已停止,使公司损失超过6亿美元。 TOP 03辉瑞 […]

半夏
幽门螺旋杆菌致癌吗?2分钟看懂!

幽门螺旋杆菌致癌吗?2分钟看懂!

听到“阳性”这个词,许多人闻之色变,阳性可指新冠阳性,还可能是指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说明体内已经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目前,我国有一半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可说是“一人感染,殃及全家”,更吓人的是美国将幽门螺旋杆菌列为明确致癌物。 我国有7亿人患了幽门螺旋杆菌。话说这幽门螺旋杆菌咋就这么厉害呢? 幽门螺旋杆菌致癌,真假? 幽门螺旋杆菌,简称H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该细菌生存能力极强,能够在强酸性环境中生存,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够在胃里面生存的细菌。由于我国的共餐习惯,碰到过年过节可能七大姑八大姨共吃一桌菜,很少使用公筷,所以感染率极高。 近年一些研究表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会显著增加胃癌风险,同时人们找到了幽门螺旋杆菌诱发胃癌的多种机制。2017 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也被列入一类致癌物。 2021 年 12 月,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下属美国毒理研究所将幽门螺旋杆菌慢性感染被列为明确人类致癌物。 幽门螺旋杆菌会传染吗? 答案是肯定的。幽门螺旋杆菌会传染,这一点已是各国学者的共识。它的传染途径大致分为以下几种:口口传播、粪口传播、母婴传播、医源性传播。 口口传播:共餐是重要传染途径之一,接吻也是,研究发现在唾液中会存有幽门螺旋杆菌的残留物,而接吻则是交换唾液最直接的方式。 粪口传播:在粪便中存活的幽门螺旋杆菌污染了水和食物,饮用者和食用者易感染。 母婴传播:不清洁的母乳,特别是口对口喂食,婴儿食用大人咀嚼后的食物等。 医源性感染:胃镜、喉部、牙齿口腔检查容易造成侵入式感染,因此检查一定要到正规医院。 哪些“信号”,表示胃里可能藏了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很常见的,且大多数并不会表现出特别明显症状,那么到底应该如何觉察到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蛛丝马迹”,不妨结合下面这几个表现进行对照自查。 01 口臭:口臭是很多人都存在的,但是部分人口臭是因为吃了不好消化的食物后所导致的,而大部分人是胃病所引起的。由于幽门螺旋杆菌菌值过高会导致胃里尿素酶活性较高,从而引起口臭出现,所以如果出现口臭这种症状的话我们应该提防幽门螺旋杆菌“造访”。 02 频繁胃疼:一般我们吃太饱,或者暴饮暴食后。胃部会产生不适症状。但这种症状不会持续很久。如果胃痛经常无缘无故发作,那就要注意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它会破坏我们的胃黏膜,导致产生胃痛、胃胀、胃溃疡。 03 食欲不振:一些人食欲不振时间久了慢慢的瘦了下来,本以为是好事,但不曾想,这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后胃病的表现之一,幽门螺旋杆菌时间长了会出现胃部胀气,粘膜损伤等等类似的症状,所以就很影响我们的食欲,容易出现厌食,少食等症状。 如何精准揪出“致癌凶手”幽门螺旋杆菌? 如何揪出幽门螺旋杆菌啊?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方法包括抽血、胃镜、呼气试验和唾液检查等,因为碳13呼吸试验吹一口气就能测出,简单、无创,更易让患者接受。 血中幽门螺旋杆菌抗体阳性就一定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吗?不是的,因为抽血化验查的是抗体,如果曾经感染过,即使已经治愈,抗体还是阳性的,所以是否现在感染,还需要其他检查来佐证,例如:碳13呼气试验。但是,如果抽血是阴性,那就说明没有感染。

半夏
家族性遗传肿瘤---肾癌篇

家族性遗传肿瘤—肾癌篇

肾癌发病率居中国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第3位,仅次于膀胱癌和前列腺癌,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4%的肾癌患者由易感基因胚系突变导致,表现为发病年龄早、双侧、多灶性肾癌比例高、肾癌家族史阳性,被称为家族遗传性肾癌综合征。   目前发现的家族遗传性肾癌综合征及相应的易感基因包括:VHL综合征(VHL基因)、结节性硬化综合征(TSC1/TSC2基因)、遗传性乳头状肾癌(MET基因)、遗传性平滑肌瘤和肾细胞癌综合征(FH基因)、Birt-Hogg-Dubé综合征(FLCN基因)、染色体3易位所致的家族透明细胞癌、BAP1癌症综合征(BAP1基因)、Cowden综合征(PTEN基因)、琥珀酸脱氢酶缺乏型肾癌(SDH基因)等。 1. VHL综合征 VHL综合征发病率约为1/36000,主要临床表现有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血管母细胞瘤、视网膜血管母细胞瘤、肾癌或肾囊肿、胰腺肿瘤或囊肿、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内淋巴囊肿瘤和生殖系统囊肿等,其中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是VHL综合征患者重要的临床表现之一,也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国内外报道,VHL综合征患者RCC发生率为25%~60%,平均发病年龄为40~45岁,比散发性肾癌平均发病年龄约早20年,且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患者双侧肾脏会不断有新的RCC发生,呈双肾多发。VHL综合征患者RCC的病理类型几乎全部为透明细胞癌,组织学分级大多为Ⅰ级。与散发性肾癌相似,VHL综合征相关RCC早期通常不引起特殊症状,患者肾功能和尿常规检查多为正常,多数通过影像学检查被发现。晚期患者可出现血尿、疼痛、腹部肿块等症状体征。VHL综合征相关肾囊肿多为双肾多发,病理学上分为单纯性肾囊肿、不典型增生性肾囊肿以及囊性肾透明细胞癌。有研究认为,在VHL综合征中肾囊肿为肾细胞癌的癌前病变。附睾囊肿及囊腺瘤是男性VHL综合征患者的常见表现,可累及单侧或双侧,双侧受累是其与散发性附睾肿瘤鉴别的重要依据;国外文献报道的发生率为25%~60%,平均发病年龄约24岁,尚无国内患者数据报道,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的生育功能。 2. 遗传性乳头状肾细胞癌 与其他遗传性肾癌综合征不同,遗传性乳头状肾细胞癌(HPRC)不会出现肾以外的器官受累,肾脏是该疾病唯一的受累器官。同其他遗传性肾癌一样,HPRC通常表现为双侧、多发病灶,甚至有上百个微小病灶的报道。晚期患者常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从而可出现尿毒症相关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此类患者由于缺乏肾外表现,因此临床表现与一般肾癌相似。早发与迟发的HPRC均有报道,然而对于不足30岁出现HPRC Ⅰ型伴家族史的患者,需要考虑到遗传性肾癌的可能性。   3. 遗传性平滑肌瘤病及肾细胞癌综合征 遗传性平滑肌瘤病和肾细胞癌(HLRCC)多发于年轻女性,肾肿瘤多为早发、单侧、单发病灶。临床上这类肿瘤具有早期广泛转移倾向,即使小的肿瘤也可发生转移,预后较差。同时此类患者易发生皮肤平滑肌瘤、多发性和早发性的子宫肌瘤。皮肤平滑肌瘤常表现为躯干和四肢上多个坚硬的肉色结节(一般为10个以上,甚至100个以上,大小0.4~2.5 mm),有时呈节段状,通常出现症状,表现出疼痛和感觉异常。皮肤病变的平均发病年龄约为25(10~47)岁。皮肤平滑肌瘤患者中有较大比例出现子宫平滑肌瘤(子宫肌瘤)。患者可出现多个子宫肌瘤(甚至多达20个),大小1.5~10 cm。症状包括月经不调、月经过多和疼痛,并且发病较早(中位年龄28~32岁)。   4. 风险评估及基因检测 家族遗传性肾癌综合征由于涉及易感基因较多,且其易感基因突变率相对其他遗传性肿瘤较小,目前尚未有较为系统、规范的风险评估及基因检测体系可供参考。但是,对于普通人群中具有遗传性肾癌风险的患者进行确切的胚系遗传风险评估,有助于识别特定患者,制定相应的随访及基因检测方案。 对于肾透明细胞癌患者,若VHL综合征家族史或其他相关器官临床表型,可进行VHL基因突变检测。然而,对于无VHL综合征临床表型的遗传性肾透明细胞患者,可进行胚系核型分析以评估是否存在3号染色体易位,或进行SDHC基因胚系突变检测。对于有HPRC风险的患者,由于其具有发病较晚的特点,因此可从21岁起开始进行MET基因胚系突变检测。   BHD综合征(Birt-Hogg-Dube syndrome)是一种罕见的家族遗传性显性疾病。此类患者的初诊通常是因其典型的临床表现而诊断。在BHD综合征患者中,90%有皮肤纤维滤泡瘤,而84%的患者被发现有肺囊肿,近30%的患者有气胸史。虽然BHD综合征相关肾癌的病理表型可以是多变的(多为嫌色细胞型、嗜酸细胞型和透明细胞型单独或混合),但近60%的肿瘤为混合嗜酸细胞型肾细胞癌。因此,对于有皮肤纤维滤泡瘤、家族性肺囊肿、气胸和(或)有嗜酸细胞型肾细胞癌的患者,建议从21岁开始进行FLCN基因胚系突变检测。   HLRCC的临床表现更为多变,患者有罹患皮肤和子宫肌瘤以及侵袭性的Ⅱ型乳头状肾癌的风险,其病因学特征是三羧酸循环中富马酸水合酶(fumarate hydratase,FH)的基因发生胚系突变。对于患有皮肤、子宫肌瘤和(或)Ⅱ型乳头状肾癌患者,可从8岁开始进行FH基因胚系突变检测。HLRCC患者一旦出现肾癌,侵袭性往往较高,早期即可能出现转移,因此FH基因胚系突变检测对有HLRCC风险的患者十分重要。   专家组意见: 对于发病较早(46岁以下)、双侧、多发肾癌的患者,以及具有肾癌家族史的患者,推荐进行易感基因胚系突变检测。同时以临床表现、年龄和病理类型为指导,选择检测何种基因。 对于遗传性肾透明细胞癌患者,推荐检测VHL、SDHC、BAP1、TCS1和TSC2基因。 对于Ⅰ型HPRC患者,推荐检测MET基因。 对于Ⅱ型HPRC患者,推荐检测FH基因。 对于遗传性嗜铬细胞瘤和肾癌,推荐检测FLCN、TSC1、TSC2基因。 对于早发的疑似遗传性肾癌患者,可考虑SDH和FH基因突变检测。 5. 治疗策略 不同于其他遗传性肿瘤疾病,遗传性肾癌综合征的临床生物学特征多样,涉及多个器官病变,决定了其诊疗过程中不仅需要临床学科,还需要其他基础学科包括分子诊断、遗传学、生物信息学等的参与,才能制定出综合的诊断、监测和治疗方案。因此对于遗传性肾癌,在多学科模式下开展诊治是其首选策略,根据患者病情,充分发挥各学科优势,才能使得患者的临床治疗利益最大化。本共识主要阐述遗传性肾癌综合征关于肾脏病变的相关治疗策略。   VHL综合征相关肾癌 1) 主动监测 由于VHL综合征相关肾癌具有双侧多发且不断新生的特点,患者一生可能经历多次肾脏手术,对其生存质量、心理健康、肾功能保护均带来不利影响,同时也不断增加手术难度、医疗风险和花费。临床中应在保证肿瘤可控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患者的手术次数。目前对于肿瘤最大直径<3 cm的患者,推荐主动监测。 专家组意见:推荐肿瘤最大直径<3 cm的患者行主动监测,推荐患者每年进行1次腹部增强CT或MRI检查,对于肿瘤最大直径接近3 cm、既往肿瘤每年平均线性生长率>5 mm或肿瘤进展风险较高的患者应缩短复查间隔。   2) 手术治疗 对于VHL综合征肾癌患者,手术目标是在控制肿瘤进展的前提下尽可能保存正常肾组织。干预过早将增加治疗次数、手术风险和花费,同时会损失更多的肾功能;干预过晚将增加保留肾单位的难度、增加肾切除的风险,同时可能会出现肾癌转移、危及患者生命。VHL综合征相关肾癌3 […]

半夏
里程碑!首款LAG-3疗法获FDA批准上市;DS-8201中国申报上市! | 肿瘤情报

里程碑!首款LAG-3疗法获FDA批准上市;DS-8201中国申报上市! | 肿瘤情报

要点提示 1. Blood:Zanubrutinib长期治疗复发/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安全且有效 2. ANN ONCOL:口服塞利尼索维持治疗使一线化疗后晚期或复发子宫内膜癌PFS延长 3. 新药:里程碑!首款LAG-3疗法获FDA批准上市 4. 新药:RET抑制剂用于治疗RET融合NSCLC新药上市申请在中国香港地区获受理 5.新药:DS8201中国申报上市 01 Blood:Zanubrutinib长期治疗复发/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安全且有效 Bruton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是复发/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R/R MCL)的一种成熟治疗方法。Zanubrutinib是一种高选择性BTK抑制剂,已被批准用于至少接受过一次治疗的MCL患者。近日,Blood发表了Zanubrutinib治疗R/R MCL的多中心、开放标签、Ⅱ期注册试验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研究发表截图 入组该研究的患者(n=86)口服Zanubrutinib 160mg,每日两次。主要终点是根据Lugano 2014评估的客观缓解率(ORR)。 研究结果显示,中位随访35.3个月后,ORR为83.7%,其中77.9%达到完全缓解(CR);未达到中位反应持续时间。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33.0个月(95% CI:19.4-NE)。36个月的PFS率和总生存(OS)率分别为47.6%(95%CI:36.2%-58.1%)和74.8%(95%CI:63.7%-83.0%)。 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安全性基本保持不变。最常见的(≥20%)全等级不良事件(AE)是中性粒细胞计数下降(46.5%)、上呼吸道感染(38.4%)、皮疹(36.0%)、白细胞计数降低(33.7%)和血小板计数降低(32.6%);大多数是1/2级AE。最常见的(≥10%)3级及以上AE是中性粒细胞计数下降(18.6%)和肺炎(12.8%)。感染、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出血的发生率在治疗的前6个月最高,随后下降。无心房颤动/扑动、3级及以上心脏AE、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或肿瘤溶解综合征病例报告。 该研究表明,Zanubrutinib在R/R MCL中表现出持久的反应和良好的安全性。 02 ANN ONCOL:口服塞利尼索维持治疗使一线化疗后晚期或复发子宫内膜癌PFS延长 对转移性或复发性子宫内膜癌(EC)患者通常采用一线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但大多数患者病情控制较短且预后较差。塞利尼索(SEL)抑制XPO1导致细胞核内的p53积累,且已在接受过治疗的晚期EC患者中显示出临床活性。 近日,一项前瞻性、多中心、双盲、安慰剂(PLB)对照的 III 期研究ENGOT-EN5/GOG-3055/ SIENDO的结果发表于Annals of Oncology,该研究旨在评估塞利尼索(80mg,每周一次)与PLB治疗接受紫杉醇-铂类联合治疗后部分(PR)或CR的晚期或复发性EC患者中的效果比较。 研究发表截图 共纳入263例患者,以2:1比例被随机分至塞利尼索组(n=174)或PLB组(n=89)。基线特征平衡良好。主要终点为使用双侧分层秩检验比较的两组的PFS。 研究结果显示,中位随访时间10.2个月,分层校正分析的PFS的HR为0.705(95%CI:0.499-0.996),p = 0.048(中位PFS:塞利尼索组5.7个月vs PLB组3.8个月),未分层校正的HR为0.76(95%CI:0.543-1.076;单侧p= 0.063)。 EC患者亚组分析显示TP53wt患者表现出更优的中位PFS:塞利尼索组13.7个月vs PLB组3.7个月(HR:0.375,95% CI:0.210-0.670,p = 0.0006)。微卫星稳定/错配修复功能正常(MSS/pMMR)患者的PFS也相对更优:塞利尼索组6.9个月vs PLB组5.4个月(HR= 0.593,95% CI:0.388-0.905,p=0.014)。最常见的AE(塞利尼索组/PLB组)是恶心(83.6%/ 34.1%)、呕吐(51.5%/ 17.0%)和便秘(37.4%/ 37.5%)。大多数AE是低级别和可逆的。塞利尼索组和PLB组由于AE导致的中断治疗率分别为10.5%和1.1%。 研究表明,与PLB相比,每周口服一次塞利尼索具有可管理和可耐受的安全性,并且使晚期或复发性EC患者的PFS延长。预设的亚组分析确定TP53wt和pMMR是塞利尼索疗效的重要预测因子。 03 […]

半夏
“土坑酸菜”余威仍在——那些潜伏在你身边的诱癌因素,你了解多少?

“土坑酸菜”余威仍在——那些潜伏在你身边的诱癌因素,你了解多少?

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2018年全球癌症负担状况显示:全球癌症负担持续增长,2018年预计将有1810万例新发病例和960万人死亡。全球1/5的男性和1/6的女性将在其一生中患上癌症,更有1/8的男性和1/10的女性将死于癌症。同时,世卫组织提出:至少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得到预防。一些致癌因素和我们生活紧密联系,与平时生活习惯息息相关,癌症预防控制更是最具成本效益的长期战略! 相信大家都对于前几天被曝光的“老坛酸菜”事件有所耳闻!3月15日,央视“3·15”晚会上曝光了湖南插旗菜业的“土坑酸菜” 食品安全问题。在其中曝光画面中,可以看到,制作酸菜的工人竟然毫无防护措施的赤脚站在土坑酸菜中! 酸菜是中国东北地区特有美食,酸爽口感搭配热腾泡面——老坛酸菜牛肉面,曾畅销全国!然而,你知道嘛?在一些腌制、加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亚硝胺,亚硝酸胺可能会增加患癌几,是包括胃癌、肠癌在内的多种癌症的罪魁祸首!据研究显示,亚硝酸盐的摄入量与胃癌的死亡率有显著的相关性。 除此之外,由于腌渍食品经过长时间的腌制保存,其中的营养物质大部分被破坏,造成营养成分流失。其中的大量盐分会造成血压升高,进而导致心血管疾病和加重肾脏负担! 致癌物的分类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按对人的致癌危险性将致癌因子分成1、2A、2B、3、4共5类。 致癌物分类标准为: 1类致癌物:明确可以致癌; 2类致癌物:动物致癌,对人体是否致癌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3类致癌物:不能确定能不能致癌,但有致癌的可能性; 4类致癌物:没有明确证据显示不致癌。 常见的一级致癌物都藏在哪里? 1.黄曲霉素 1毫克黄曲霉素,就是致癌剂量!它是我们所知的最强的生物致癌剂。久泡的木耳、发霉的花生、变质的坚果、变质的米饭、长时间使用的筷子等都是黄曲霉的主要来源。 2.苯并芘 动物实验证明,长期吸入或食用含苯并芘较高的食物易诱发肺癌、肝癌、肠胃道癌症等。高温油炸食品、油烟、烤肉、油墨、汽车尾气都含有不同剂量的苯并芘。 3.马兜铃酸 马兜铃酸天然存在于诸如马兜铃属及细辛属等马兜铃科植物中,而这些植物曾广泛地被中医经经炮制解毒作为原生药材入药。包含马兜铃酸的药品有很多,喘息灵胶囊,肺安片,复方蛇胆川贝散,儿童清肺丸,九味羌活丸,川节茶调丸,小儿咳喘颗粒等。 预防癌症,从生活入手! 1.烟草 吸烟是全世界的单一最大可避免的癌症死亡风险因素。吸烟可导致多种癌症,包括肺癌、食道癌、喉癌、口腔癌、咽喉癌、肾癌、膀胱癌、胰腺癌、胃癌和宫颈癌等。约70%的肺癌仅由吸烟引起。二手烟已被证明能够使不吸烟者罹患肺癌。无烟烟草(也被称为口用烟草、嚼烟或鼻烟)可导致口腔癌、食道癌和胰腺癌。 2.运动饮食和健康体重 调整饮食是控制癌症的另外一项重要方法。超重和肥胖与多种类型的癌症相关,如食道癌、结肠直肠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肾癌。定期锻炼身体、保持健康体重和健康饮食可大幅降低罹患癌症的风险。 3.酒精 酒精使用是导致多种癌症的一项风险因素,包括口腔癌、咽癌、喉癌、食道癌、肝癌、结肠直肠癌和乳腺癌。罹患癌症的风险随着酒精摄入量的增加而增加。 4.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与癌症发生存在关联关系,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引起肝癌;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导致宫颈癌;幽门螺旋菌会增加患胃癌的风险。 此外,传染性病原体导致的癌症死亡约占22%,而在工业化国家则占6%。 5.环境污染 饮用水或室内和周围空气污染可能会带来环境致癌化学物质暴露。致癌物暴露还可因化学物质造成的食品污染而发生,如黄曲霉毒素。家庭用煤情况在亚洲尤为普遍,全世界由于家用燃煤导致室内空气污染而造成的肺癌死亡约占肺癌死亡总数的1.5%。 6.职业致癌物 职业致癌物与肺癌、膀胱癌、喉癌和皮肤癌、白血病及鼻咽癌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胸膜间皮瘤在很大程度上与工作相关的石棉暴露有关。 7.辐射 电离辐射对人具有致癌性,可能诱发白血病和多种实体肿瘤,年轻时遭受暴露带来的风险更高。 紫外线辐射,特别是太阳辐射,对人体也具有致癌性,可导致主要类型的皮肤癌 当然,并不是说你吃一点点或者接触一点点就会得癌,没有必要过于恐慌。小编整理文章的初衷,是希望大家了解这些致癌的高危因素,尽可能避免。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才是最好的防癌方法~  

半夏
最新医生问答
最新抗癌笔记
top3

新年打卡

2024年02月17日
top4

好久没来

2024年02月17日
top5

CR

2024年02月01日
top6

七周年纪念!

2024年01月25日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 666 获取解锁验证码
步骤:[ 打开微信]->[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三阴姐妹互助圈"公众号输入 666 获取验证码],即可永久解锁本站全部文章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