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抗癌知识
抗癌知识

抗癌路上,我们都是努力奔跑的人与病友交流治疗经验,多学习抗癌知识。

还不知道免疫性肺炎怎么办?知识点都在这里啦!

还不知道免疫性肺炎怎么办?知识点都在这里啦!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促生了肿瘤的免疫治疗时代。而肿瘤免疫治疗,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解除T细胞免疫抑制状态,恢复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这一过程其实是非常复杂的。在免疫治疗过程中,不乏“矫枉过正”的情况,这时过强的免疫激活开始杀伤我们正常的组织细胞,这就产生了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 免疫相关性肺炎虽然不常见,却有致命威胁。由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常接受免疫治疗,真实世界中发现许多免疫性肺炎的证据。近期发表在《Chest》杂志的一篇报道能让我们有所启发。 这项研究对2004年~2017年7月期间,美国北卡罗纳州6个医学中心接受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伊匹木单抗(ipilimumab)联合纳武利尤单抗的肺癌病例(NSCLC占93.7%,其中腺癌61.7%,鳞癌28.5%)进行分析,以评估真实世界中免疫性肺炎的发生和相关特征。 这篇文章的结果可以总结成我们关注的几个问题。 免疫治疗中因为irAE停药的多吗?  多数患者因疾病进展停用ICI,但值得注意的是,有17.5%的病例因irAE停用免疫治疗药物(表1)。 表1  免疫治疗药物停用原因 免疫性肺炎在多少人中出现?何时发生? 大约10%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免疫性肺炎,中位发生时间是诊断后52天。 免疫性肺炎一般会有哪些症状? 气促(96.7%),低氧血症(73.3%)和咳嗽(63.3%)是免疫性肺炎队列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其他常见症状还有呼吸困难、胸痛、发热、咳痰增多(图1)。 图1  免疫性肺炎的临床表现 免疫性肺炎在影像学上有何特征? 免疫性肺炎在胸部CT上可表现为多种形态,包括磨玻璃样阴影(33.3%)、非特定类型炎症影(33.3%)、间质改变(16.7%)、机化性肺炎(12.5%)、超敏(4.2%)等(图2)。 图2  免疫性肺炎的胸部CT表现 免疫性肺炎的严重程度及临床处理? 根据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标准对该队列进行ICI-P严重程度评估,半数以上出现严重免疫性肺炎(3级及以上),其中6成(60%)接受住院治疗(图3)。 9成以上(93.3%)病例接受了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7成治疗后在症状和(或)影像学上有改善。 图3  免疫性肺炎的严重程度分级 免疫性肺炎是否影响生存? 治疗过程中,与未发生免疫性肺炎者(277天)相比,发生免疫性肺炎的生存明显缩短(160天),死亡风险增加2.6倍(图4)。 图4  发生免疫性肺炎(蓝)与未发生免疫性肺炎(红)的总生存期曲线 哪些人群更易发生免疫性肺炎? 对发生免疫性肺炎的常见临床特征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肺部疾病史(间质性肺病、COPD、复合性阻塞性肺病),基线胸部CT存在肺纤维化,采用帕博利珠单抗治疗与发生免疫性肺炎呈独立相关(表2)。 表2  免疫性肺炎发生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这项研究的报道数据,似乎要比临床试验中严重的多,这可能与真实世界中纳入的病例更加宽泛等因素有关。当然,回顾性研究存在缺陷,希望通过这样一篇报道,引起我们对免疫性肺炎更多关注。 如何及时发现免疫性肺炎? 在肿瘤常规随访过程中,评估免疫治疗疗效均会进行胸部CT检查,这一随访一般在每2个治疗周期进行一次,免疫性肺炎早期无症状时,一般在随访时发现。 但多数免疫相关性肺炎会出现症状,一般表现为新出现咳嗽或原有咳嗽症状加重,也可常见的呼吸系统和全身症状,如胸痛、气促、发热等。这时进行胸部CT检查,可及时发现。 怎样合理应对免疫性肺炎? 目前,CSCO、NCCN、ESMO指南等,推荐根据症状和胸部CT上肺组织累及范围,对免疫性肺炎进行严重程度分级,然后根据分级情况进行治疗: 1级:延迟免疫治疗,每2~3天监测症状; 2级:暂停免疫治疗,进行糖皮质激素治疗,必要时可加用抗生素; 3~4级:永久停用免疫治疗,住院后采用糖皮质激素抑制免疫反应。 指南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需要高度重视免疫性肺炎的防治,结合病友们的实践经验分享如下: 1、用药前的准备: 在接受免疫治疗前,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选择合适的免疫方案。对免疫治疗前已经存在肺间质性改变的病人,应谨慎选用双免疫、 CTLA4抑制剂、PD1 抑制剂,PD-L1 抑制剂相对安全些。 在治疗开始前,对患者的基线情况进行记录,主要包括 CT 影像、血常规、C 反应蛋白、D2 聚体以及降钙素原。 2、用药后的检查: 检查方式一:对于使用双免疫以及在免疫治疗前半年内进行过肺部放疗的患者,应在输注后 36 小时左右进行一次血液检查,检查项目为血常规、C 反应蛋白以及降钙素原。 检查方式二:对于使用单免疫的病人,出现以下体感改变时进行CT检查:胸闷、憋气、呼吸困难、干咳。 3、副作用处理: (1)无体感改变下的策略:  出现 C […]

半夏
科学家又创造全新免疫疗法:“免疫+靶向”, 开启癌症治疗双特异性抗体时代!

科学家又创造全新免疫疗法:“免疫+靶向”, 开启癌症治疗双特异性抗体时代!

最近有消息传出,CAR-T疗法可能即将在中国获批上市,价格可能或达百万人民币。 CAR-T的价格这么贵,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它无法大规模制造。为了避免排异反应,目前主流的CAR-T疗法都需要使用患者自己的T细胞,将其分离改造,加上用于识别肿瘤细胞的嵌合抗原受体(CAR)后,再输回体内用于治疗。 近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Zhou Shibin团队创造了一种新的免疫治疗方法,不需要从体内分离T细胞,而是使用一种双特异性抗体,一头识别肿瘤细胞,另一头识别并激活T细胞,直接带着人体内的T细胞追杀癌细胞。 根据不同肿瘤的特点,研究人员一共设计制造了3种不同的双特异性抗体,分别用于治疗T细胞肿瘤[1]、TP53突变的肿瘤[2]和RAS突变的肿瘤[3]。 双特异性抗体(红色箭头)引导T细胞攻击肿瘤细胞 1 攻克CAR-T治不了的T细胞肿瘤 说起淋巴系统肿瘤,这是CAR-T的绝对主场。通过靶向CD19、CD20等B细胞谱系特有的标志物,CAR-T对占大多数的B细胞肿瘤都有很好的疗效。不过,还有大约15%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和20%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T细胞引起的[4-5],对这些占少数的T细胞肿瘤,CAR-T就有点无可奈何了。 CAR-T在治疗B细胞肿瘤时,除了恶性的B细胞,正常的B细胞也会一并清除,造成患者的B细胞缺陷。但好在,成熟的浆细胞不表达CD19和CD20分子,患者在CAR-T治疗后依然能保有一定的体液免疫,不会造成严重的免疫缺陷。而类似的方法要是用于T细胞肿瘤,就会导致不可接受的免疫抑制。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治疗T细胞肿瘤必须要靶向T细胞肿瘤所特有,而正常T细胞没有的标志物,比如说特定的T细胞受体(TCR)。 在T细胞发育过程中,TCR的基因会发生随机的重排,以应对可能遇到的各种抗原,一个人的体内大约存在一亿种不同的TCR。而T细胞的恶性肿瘤,最初都来自同一个癌变的T细胞,具有相同的TCR。靶向这一种TCR就能清楚患者体内所有的肿瘤细胞,而不对免疫力产生过多影响。 但用CAR-T来靶向特定TCR的话,T细胞这部分要从患者身体上分离扩增,CAR这部分也要根据患者体内的肿瘤来设计,成本可就太高了。而使用双特异性抗体,只需要制备针对特定TCR的抗体,再将其和具有激活作用的CD3抗体融合在一起,就能带着患者体内的T细胞去猎捕肿瘤细胞了。 为了检验双特异性抗体的治疗效果,研究人给小鼠移植了带有应该标记的恶性T细胞。在小鼠体内,两种靶向特定TCR的双特异性抗体都迅速清除恶性T细胞,显著延长了小鼠的生存期。 靶向特定TCR的双特异性抗体迅速清除小鼠体内肿瘤(中),而无关抗体(左)和敲除肿瘤TCR(右)都使肿瘤未被清除 2 靶向肿瘤中最多的TP53突变 近些年来,靶向治疗彻底改变了癌症患者的治疗,HER2抑制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靶向药大大改变了相应患者的预后。不过目前的靶向药都是靶向被异常激活的癌基因,通过抗体或小分子抑制剂去抑制相应致癌蛋白的功能。而对于发生失活突变的抑癌基因,很难通过靶向药恢复它的功能。 不巧的是,肿瘤中最常见的基因突变——TP53突变,就是一种抑癌基因的失活突变。在各种癌症中,TP53突变的发生率在38%~50%不等[6]。TP53突变虽然很难用传统方法去靶向,但却可以把突变的TP53作为一个标志物,用来引导免疫系统的攻击。 TP53突变中,最常见的是R175H突变[7],也就是175位的精氨酸突变成了组氨酸。在一些人中,这一突变正好会被HLA分子呈递到细胞表面。 研究人员就针对这一突变肽-HLA复合物制造了双特异性抗体,抗体的另一端同样是靶向T细胞上的CD3分子。在小鼠体内,这一双特异性抗体有效地让TP53突变的肿瘤消退了。 双特异性抗体使携带TP53突变的肿瘤消退 3 “不可成药”的RAS也能靶向 RAS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癌基因,分布也十分广泛,大约25%的肿瘤中存在RAS基因家族(KRAS、HRAS和NRAS)的突变[8]。虽然RAS突变发现早分布广,但长期以来一直没有针对RAS的靶向药。直到最近,第一种KRASG12C靶向药sotorasib才诞生出来。 RAS中,G12V和Q61L是两种常见突变[9]。研究发现,这两个突变肽段可以被加工呈递到细胞表面,但抗原密度极低。这就对抗体的亲和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此,研究人员使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出了对这些抗原肽亲和力很高的双特异性抗体。 在体外试验中,这些高亲和力的双特异性抗体缺失可以识别具有相应RAS突变的癌细胞,并引导T细胞将其杀死。在小鼠试验中,这一双特异性抗体也显著延缓了一种白血病细胞的生长。 双特异性抗体延缓了白血病细胞HL-60的生长 参考文献: [1]. Paul S, PearlmanA H, Douglass J, et al. TCR beta chain-directed bispecific antibodies for thetreatment of T-cell cancers[J].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21. [2]. Hsiue E […]

小D
身体给了你40年的时间发现癌症,你却迟迟没有重视

身体给了你40年的时间发现癌症,你却迟迟没有重视

癌症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老年疾病,年轻的时候潇洒挥霍一下没什么关系,等年龄大的时候把烟酒戒掉,开始爱惜身体。 这样是不是就没有致癌风险了?可能还会远离癌症? 这可能只是“一厢情愿”。 吸烟的人戒掉烟很久,罹患肺癌的风险才会与正常非吸烟者一样。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研究证实,癌症的发生,要追溯到44年前的一个致癌基因突变。 科学家绘制的癌症进化谱系 我们都知道癌症是一个老年病,癌症患者的中位年龄是66岁。但被确诊的癌症是一个癌细胞生长很多年的终点。可能我们所看到的肿瘤病灶是生长了很多年的结果。 那么问题是:什么时候第一个癌细胞开始出现的? 一篇发布在国际顶级杂志《Cell Stem Cell》的报道给出了一定的答案,研究者来自哈佛医学院和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这些科学家研究的疾病是骨髓增生性肿瘤(MPN),这是一种很罕见的血液肿瘤,表现为血细胞的异常增生,多数骨髓增生性肿瘤会涉及到JAK2基因的特定变异。 为了确定癌症的起源问题,研究者从两名JAK2基因驱动突变的骨髓增生性肿瘤(MPN)患者中收集骨髓肝细胞。并将癌症细胞和正常细胞分开,对单个细胞进行测序和分析。来绘制癌症进化谱系。 如果一个体细胞分裂的时候,可能会偶然地出现一些变异,这些变异往往是无害的。多数情况下两个分裂开的子细胞基因组信息相同的地方多。如果两个细胞分开的太久了。就像是间隔了多少辈分的亲戚,他们之间共同的地方就少。分析癌细胞也是这样。 图 肿瘤细胞的进化树 总之,研究者分析了很多癌细胞的基因组信息,绘制了癌症的系统发育树,找到了患者体内这些癌细胞之间的关系,比如谁是谁分裂出来的子代这些信息。这个过程就像是研究人类和黑猩猩的关系那样做的发育树。   第一个致癌突变可能发生在44年前 通过一系列的研究,科学家发现了第一个致癌性的JAK2基因突变什么时候出现的。  一个63岁首次诊断出骨髓增殖性肿瘤(MPN)的患者,第一个JAK2基因突变发生在44年前,也就是他19岁的时候。  第二个34岁被确诊为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第一个致癌基因突变发生在他9岁的时候,也就是25年前。 这非常让人惊奇,看起来就像是他们患了儿童病,只是花了几十年才表现出症状。 而且科学家通过研究这些癌细胞的关系,还推算出随着时间,这些携带致癌性基因突变的癌细胞数量。也就是将癌症发生的历史重建了。 Credit:CC0 Public Domain 在最初,只有一个细胞具有这种致癌性的JAK2基因突变,在接下来的10年中,只有大约100个这样的癌细胞。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数字会呈现指数增长。越往后越快。也就是为何我们会认为,一个看起来那么小的肿瘤病灶,怎么呼啦啦这么快就长起来了,那是因为你没看到它们长的慢的时候,现在看到的是这些小混蛋的“冲刺速度”。 也就是这些研究说明,癌症是一个没明确界限的连续体,你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因为最早可以追溯到几十年,也就是儿童时期,那么也就不知道什么时候癌症就占据上风,而健康就离你远去了。 启示 研究者表明,最让人振奋的是考虑可以再什么时候检测到癌症。如果在首个致癌基因突变发生的40年后才出现疾病,那么我们可以早点发现癌症吗? 此外有一点需要说明,骨髓增生性肿瘤(MPN)是一个很特别的肿瘤,这种肿瘤是单个基因驱动的,而且发生在非常缓慢生长的干细胞里。但是其他癌症可能要复杂很多,往往可能是由多种突变引起的,也可能细胞增殖速度较快。 目前科学家正在开发癌症的早期诊断技术,以重建癌细胞的历史。并研究为何有患者携带基因突变但不会导致癌症,而其他人会很快发展成癌症。 当然我们未来还可以有办法通过癌细胞的进化树,以及准备使用的药物来预测癌细胞在药物压力下的进化方向,并进行针对性的预防,或者组合用药。 治疗癌症,可能最为重要的是知识,庆幸我们会逐渐获得更多的知识,来完成对恶性肿瘤的“实际绝杀”! 最后,提醒大家,转发分享这一研究,提醒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健康的生活从现在开始,因为那个致癌的基因突变可能在几十年前就会出现。   参考文献 Debra Van Egeren,et al., Reconstructing the Lineage Histories and Differentiation Trajectories of Individual Cancer Cells in 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 […]

半夏
“饿死癌细胞”又有新理论:癌细胞抢糖吃,导致免疫疗效减弱

“饿死癌细胞”又有新理论:癌细胞抢糖吃,导致免疫疗效减弱

不知道大家见没见过这种人,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哪怕自己吃不下,也要把菜都夹到自己碗里,不让别人吃。 癌细胞也是这样,葡萄糖摄取得很多,却不好好利用,大多都拿去进行供能效率很低的糖酵解去了。按产生ATP的量来算,利用率不到1/10。癌细胞这么贪,其实是有它的目的的。 不久前,研究发现,癌细胞的大肆抢糖会让肿瘤中的免疫细胞没糖吃,其中起调节作用的Treg细胞会转向利用乳酸,导致Treg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增强[1]。肿瘤中的免疫细胞缺糖还会影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疗效[2]。 人体细胞的呼吸方式有两种——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也称糖酵解)。 有氧呼吸是一种高效的呼吸方式,葡萄糖被完全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1分子葡萄糖大约能产生30余个ATP。而糖酵解的效率就低多了,葡萄糖只能部分分解成乳酸,一分子葡萄糖只能产生2个ATP。 正常情况下,大多数组织细胞中进行的都是高效的有氧呼吸,糖酵解只在氧供应跟不上时起到应急的作用。比如剧烈运动时,肌肉组织的能量需求激增,氧供应跟不上,只能通过糖酵解来供应能量,而糖酵解产生的乳酸也是我们剧烈运动后肌肉酸痛的罪魁祸首。 不过,癌细胞是个例外。1924年,德国生理学家Otto Warburg发现,即使在有充足氧气的条件下,癌细胞也偏好使用低效的糖酵解产生能量[3],这一现象也被后人称为Warburg效应。 Otto Warburg 癌细胞代谢旺盛,能量需求很高,为何要放着高效的有氧呼吸不用,偏偏选择了效率很低的糖酵解? 其实Warburg效应对癌细胞的好处不少,研究已经证实,糖酵解产生的乳酸可以让巨噬细胞向促进癌症的M2表型转变[4],还对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有好处[5]。 对于抗肿瘤免疫中最重要的T细胞,Warburg效应又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Treg细胞是一种抑制作用的T细胞,在肿瘤中常被癌细胞利用来抑制抗癌免疫。UPMC希尔曼癌症中心的Greg Delgoffe团队发现,肿瘤中的Treg细胞与正常组织里的Treg细胞不大一样,葡萄糖的摄取量显著低于正常组织里的Treg细胞。 Treg细胞摄取葡萄糖的多少,会不会对它的功能产生影响?果然,研究人员发现,摄取葡萄糖较多的Treg细胞,免疫抑制作用较弱,而摄取葡萄球较少的Treg细胞有很强的免疫抑制作用。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摄取葡萄糖较少的Treg细胞,主要利用乳酸产生能量,而乳酸正是癌细胞糖酵解的产物。此外,乳酸也是肿瘤相关Treg细胞维持免疫抑制状态所必需的,如果把抑制肿瘤相关Treg细胞摄取乳酸的能力,免疫抑制作用就大幅下降了。 缺乏乳酸摄取能力的Treg(红色),肿瘤中的免疫抑制能力显著低于正常的Treg(黑色) Warburg效应对肿瘤免疫有这么多影响,对免疫治疗会不会也有影响? 纪念斯隆凯瑟琳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在分析接受CTLA-4抗体ipilimumab治疗的黑色素瘤患者的肿瘤RNA测序数据时发现,CTLA-4抗体的治疗,部分缓解了肿瘤中免疫细胞缺糖的状况。 接下来,研究人员通过基因敲出降低了一种乳腺癌细胞的糖酵解能力,将其植入小鼠,再用CTLA-4抗体治疗。结果显示,CTLA-4抗体对低糖酵解肿瘤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高糖酵解肿瘤。而且治疗后,低糖酵解肿瘤可以形成长期的免疫记忆,高糖酵解肿瘤则不行。 抑制肿瘤糖酵解与CTLA-4抗体可产生协同作用 进一步研究显示,低糖酵解肿瘤在CTLA-4抗体治疗后,Treg细胞出现了很大的变化,IFN-γ和TNF-α的表达水平大幅增加,免疫抑制作用大幅降低。 抑制癌细胞的糖酵解大大增强了CTLA-4抗体的治疗效果。 抑制肿瘤的糖酵解,帮肿瘤里的免疫细胞抢糖吃,或许能成为一种新的免疫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Watson M L J,Vignali P D A, Mullett S J, et al. Metabolic support of tumour-infiltratingregulatory T cells by lactic acid[J]. Nature, 2021: 1-7. [2]. Zappasodi R,Serganova I, Cohen […]

小D
Nature揭示T细胞狩猎癌细胞,个体化治疗距离我们还有多远?

Nature揭示T细胞狩猎癌细胞,个体化治疗距离我们还有多远?

文章来源:与癌共舞论坛   本文作者:Vv + 癌症与免疫系统的关系 20世纪初,Paul Ehrlish即提出”异常胚系”的概念,认为异常胚系即肿瘤细胞,在机体内是经常产生、存在的——简单的说,我们每个人体内都有可能存在肿瘤细胞,由于免疫系统的不断检查和清理,机体才幸免于难。因此,人体的免疫系统是可以识别肿瘤,并对其产生应答的,这个观点引发了人们尝试通过激活免疫系统而达到抗癌的作用。 延伸阅读 肿瘤免疫编辑(cancer immunoediting)理论认为肿瘤免疫编辑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消除、平衡和逃逸。 第一阶段,消除阶段(以前称为癌症免疫监视),由先天免疫系统和适应性免疫系统识别变异细胞,从而杀死这些变异细胞。最近发现的一种先天免疫系统区分自身细胞和变异的自身细胞的机制涉及自然杀伤(NK)细胞,激活受体NKG2D与特定肿瘤细胞表达配体的相互作用,这些配体是由基因毒性应激诱导的,病毒感染或化学介导的转化。此外,CD4+和CD8+αβT细胞分别识别MHC II类和I类分子中的肿瘤特异性或肿瘤相关抗原,B细胞产生识别肿瘤细胞表面抗原的抗体。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机制的识别导致直接杀死肿瘤细胞,产生趋化因子和其他促进杀死肿瘤细胞的因子。如果一些肿瘤细胞在消除阶段没有被杀死,那么这个过程可以进展到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平衡阶段,在这个阶段,肿瘤细胞可以通过不断地变异逃避免疫系统的杀伤,持续存在,在这一阶段,免疫系统因为肿瘤细胞的变异无法完全清除肿瘤细胞,而肿瘤细胞因为免疫系统的杀伤无法显著增殖,免疫压力阻止肿瘤细胞扩张,两者形成了一个动态的平衡。 第三阶段,逃逸阶段(escape),当免疫反应和肿瘤之间的平衡由于免疫衰竭、抑制或肿瘤细胞变异的出现而向肿瘤生长倾斜时开始,肿瘤细胞通过变异成功发展成能够逃逸免疫压力的细胞,该肿瘤细胞在免疫选择下不断地克隆增殖,非免疫原性转化细胞直接进入逃逸期,从而形成临床上可检测到的、逐渐生长的肿瘤。 + 免疫疗法的现状 细胞在癌变过程中,会产生新抗原或过度表达的抗原物质统称肿瘤抗原,并引发一连串的复杂反应。由于肿瘤细胞表达抗原,有别于其他正常细胞,它不仅能引起免疫系统的警觉,诱导免疫应答,也可以应用于诊断和靶向肿瘤的免疫治疗。 基于免疫学的基本原理,近些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L1/PD1单抗、CTLA-4)已经在泛癌种的临床试验和应用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他检查点(TIM3、LAG3、TIGIT、VISTA、BTLA)也在积极的研究中。随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迅速发展,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新型肿瘤疫苗,细胞因子治疗和细胞治疗等新型免疫疗法越来越被大家关注。以上这些免疫疗法,获益人群仍然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只有少部分从中取得了长期的生存改善。 如今,先进的测序技术使科学家们能够对癌细胞进行精确的分析,筛选出具有免疫反应的独特突变,这意味着T细胞精准狩猎癌细胞将成为可能。 首先,癌细胞的突变会让他们无休止的分裂,但这些突变在不同的癌症患者,甚至是相邻的癌细胞之间会有不同,而且不是所有突变都是一回事。同时,癌细胞之间存在着免疫原性的差异,免疫原性强的癌细胞可以诱导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应答,而那些免疫原性相对较弱的癌细胞则能够逃脱免疫系统选择性的监视。这些差异现象同样可以体现在临床当中,例如不同肿瘤患者对同一方案应答效果的差异;同一个肿瘤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不同器官、组织对抗肿瘤药物的反应展现出很强的异质性。因此, 为了找到精准的治疗方案,研究人员首先要了解,哪些突变会拉起免疫系统的警报。 癌细胞突变会产生异常蛋白,细胞内蛋白质会不断分解成多肽(peptides),外源多肽只有展示在细胞表面时才会被发现,免疫系统利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分子与多肽结合,并把他们带到细胞表面,不同患者的MHC差异很大,有时候MHC无法与突变的多肽结合,能诱导免疫应答并具有肿瘤特异性的突变多肽被称为新抗原。 这个过程是非常复杂的,涉及到多个环节。   其次,为了找出哪些突变会产生新生抗原,研究人员可以利用测序技术,比较癌细胞和健康细胞的DNA揭示这种癌症有哪些突变,RNA测序则会揭示可能产生哪些异常蛋白,测序还能揭示MHC分子长什么样。此外,结合突变蛋白序列,研究人员能预测细胞会展示哪些新抗原,但这只是故事的一半,因为即使产生了新抗原-MHC复合体,免疫系统还是可能会漏掉他们,无法对威胁作出反应。 最后,是肿瘤免疫效应机制中,免疫应答最关键的T细胞,它是机体发现外源分子的工具,参与抗肿瘤免疫的T细胞亚群主要以CD8+T和CD4+T为主,其中CD8+CTL负责杀伤肿瘤,是肿瘤免疫应答最主要的效应细胞;CD4+Th 细胞发挥抗肿瘤免疫的重要辅助作用。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T细胞都可以有效的识别癌细胞,只有携带正确受体的T细胞才能发现癌症的新抗原,而不同的抗体有成千上万,理解这种差异对开发疗法也很重要,研究人员能对浸润某个肿瘤的T细胞进行测序,由于T细胞非常多样,每个都要用前沿的技术单独测序,这能揭示是否有T细胞携带了正确的受体,发现哪些基因有活性,可知哪些细胞适合攻击。 T细胞、新抗原、MHC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生物学最复杂的问题之一,更快更便宜的测序技术正在帮助研究人员理解这种相互作用,拼凑起这个复杂拼图。这些信息已经被利用来根据患者自己的免疫系统定制治疗方法。 + T细胞精准狩猎癌细胞,未来可期 根据肿瘤免疫效应和逃逸机制,个性化疗法,目前国外临床试验已经有了一些经典的研究综述。在众多免疫疗法中,Vv比较青睐TILs和肿瘤疫苗,TILs个性化免疫治疗,通过先进的测序技术分析特定的突变信息,可以在具有特异性肿瘤抗原的肿瘤组织中分离出更具有识别和杀伤能力的免疫细胞,相比CAR-T、TCR-T等由血液获得免疫细胞的方法,TILs针对实体瘤具有本质上的优势。同时,疫苗会让机体处于高度戒备状态,所以癌症疫苗能让这种肿瘤的新抗原高度集中,激活免疫系统,让正确的T细胞充满肿瘤环境,激发或增强肿瘤患者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从而阻止肿瘤生长、扩散和复发。如果两者可以完美的联合,通过先进的测序技术,精准链接T细胞、新抗原、MHC三者间复杂的关系,或许会带给我们新的惊喜,未来可期! 参考文献 《医学免疫学》 【NATURE自然科研】  

半夏
新医保执行,“骨保护神药”降幅达80%,惠及更多患者

新医保执行,“骨保护神药”降幅达80%,惠及更多患者

3月1日,2020年医保目录正式落地,安加维®(地舒单抗注射液)这款“骨保护神药”,执行医保新价格。 年前根据国家公布的2020年医保目录,地舒单抗成功入选,用于不可手术切除或者手术切除可能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骨巨细胞瘤适应症进入医保目录,进一步减轻骨巨细胞瘤患者的经济负担,在降价后的基础上还能便宜几百块。用于实体瘤骨转移患者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骨相关事件的预防这个适应症虽然未纳入医保报销,但也可以获益于这次降价。 骨骼是除肺和肝脏外,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转移部位,约70%-80%的恶性肿瘤患者最终会发生骨转移, 特别是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和肾癌特别容易发生,占所有骨转移瘤中的80%[1]。 一旦发生骨转移,坚持常规的抗肿瘤治疗固然重要,患者还必须及时启动骨保护治疗,以延缓骨转移引发的首次和随后的骨相关事件(SREs)。关键研究表明,骨转移确诊后3个月以内启动预防治疗的患者SRE发生率仅4%,3个月以后启动治疗的发生率是42.3%,两者相差10倍[2]。 长久以来,以唑来膦酸为代表的双膦酸盐都是治疗骨转移骨损害的标准治疗。自从地舒单抗去年上市后,为骨相关事件预防领域又添一利器,这一格局也被打破。为何称地舒单抗为骨保护神药?它与唑来膦酸有何区别,足以能撼动前辈的位置? 疗效突出   地舒单抗是国内首个且唯一骨靶向药,能更好地预防骨相关事件的发生。在既往的关键临床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地舒单抗表现优异,对比唑来膦酸优势多多。 ○ 在乳腺癌中,对比唑来膦酸,地舒单抗组首次发生SRE的时间延长了18%,多次SRE的风险降低了23%[3]。 ○ 在前列腺癌中,对比唑来膦酸,地舒单抗组首次发生SRE的时间延长了18%;首次和多次出现SRE的风险降低了18%[4]。 ○ 在肺癌亚组中,对比唑来膦酸,地舒单抗组显著延迟骨并发症时间达6个月,减少首次及随后骨相关事件15%,将所有肺癌患者中位OS显著延长了1.2个月,非小细胞肺癌中位OS延长1.5个月[5]。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对比唑来膦酸组,地舒单抗组的骨转换指标降低得更明显,有显著临床改善意义的患者比例更高。在乳腺癌、前列腺癌和其他骨转移的实体肿瘤中,骨转化指标-uNTX的升高与疾病进展和不良预后有关,一般骨转移越严重,uNTX水平越高;有临床研究表明,双膦酸盐治疗后仍有部分患者骨转换指标长期中重度以上[6]。 地舒单抗能改善骨转移后的疼痛。恶性肿瘤的疼痛症状可能会随时间增加而加重。多项研究表明,地舒单抗较唑来膦酸显著延缓中重度疼痛加重时间,并减少阿片类强效止痛药的需求。 安全性良好,不经肾脏代谢   唑来膦酸和地舒单抗属于不同类型的药物,双膦酸盐类是化学合成药,地舒单抗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单克隆抗体类RANKL抑制剂(生物制剂), 二者在药物代谢途径方面也有所不同。 唑来膦酸是小分子药物,其在体内的清除,主要以原型经肾脏排泄。长期使用对肾脏负担较大,会损害肾功能,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等,因而局限了唑来膦酸的使用范围和长期应用。 地舒单抗通过是单克隆抗体类,由网状内皮系统清除,不经过肾脏清除,不会对肾脏造成额外的负担,在安全性上表现良好。有临床试验数据表明,肾功能不同程度受损的患者,(包括接受透析的患者)对地舒单抗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无影响。 用药便捷   唑来膦酸和地舒单抗的注射方式也有所不同。 唑来膦酸是静脉滴注,患者滴注时间一般不能低于15分钟。 地舒单抗使用比较方便,只需要皮下注射就可以,28天注射一次。在目前的疫情常态下,地舒单抗安全便捷的治疗方式不需要患者住院治疗,为患者更好的进行全身治疗保驾护航。 独特的作用机制   发生骨转移后,骨质的持续性破坏是导致SREs的主要原因,因此,阻断骨吸收是骨保护药的主要作用机制。 唑来膦酸是化学制药,仅作用于破骨细胞,能使破骨细胞的功能受损,并可能进一步导致破骨细胞的凋亡,阻止了骨质的进一步破坏。但不作用于前体,不能阻止前体细胞向破骨细胞进一步分化。 地舒单抗是一种全人源的单克隆抗体,通过高特异性和高亲和力结合RANKL的作用,阻断了RANKL信号通路。地舒单抗既作用于破骨细胞也作用于破骨细胞的前体。也就是说,地舒单抗在阻止破骨细胞的溶骨作用(影响其功能)的同时,还能影响破骨细胞的前体(影响其形成),并影响了破骨细胞的存活。 从机制上不难看出,地舒单抗可以阻断骨吸收,增加骨密度外,从机制上更能达到减少骨质破坏,预防SRE的作用。这点从之前提到多项临床研究数据中也得到了证明,对比唑来膦酸地舒单抗更能延迟首次及多次SRE发生的时间,突出的疗效也得益于它特殊的作用机制。   去年自地舒单抗上市后,作为国内首个且唯一的骨靶向药,后台很多患者留言想用但被它的价格劝退。感谢国家医保政策,此次医保降价幅度达到80%,惠及了更多骨转移患者,让更多患者有机会用上好药,改善生活质量。 然而小编还是想老话重提,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一旦发现骨转移,要及时用上骨保护药,而且坚持有规律地使用,贯穿疾病始末。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肿瘤学组.中国医学前沿杂志。2010;2(2):65-73. [2]. Yunpeng Yang, YuxiangMa, et al. Chin J Cancer.2016; 35: 40 [3]. Stopeck AT, Lipton A, Body JJ, […]

小D
这些人见人爱的食物如何悄悄影响癌症发生?

这些人见人爱的食物如何悄悄影响癌症发生?

文章来源:与爱共舞订阅号   文. 徐小倩 焙烤食品、油炸食品、煎烤食品、膨化食品……有些食物香气扑鼻、脆酥爽口、诱人馋涎,却频繁被曝含有致癌物质,或促进癌症转移。面对这些“美食”,肿瘤患者不得不“退避三舍”,普通人也只敢“浅尝辄止”。 有研究显示,35%的癌症发生与饮食因素相关,“病从口入”并不总是危言耸听。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些食物和癌症有了“瓜葛”呢? 1 “罪魁祸首”之天冬酰胺 一篇发表在权威期刊《自然(Nature)》上的研究指出,食物中的天冬酰胺会促进癌细胞的扩散。 该文章在深层次的生物化学水平探讨了饮食结构是如何影响癌症进展的,也是为数不多的通过改变饮食结构来改善癌症患者生存状况的研究之一,对肿瘤膳食营养的管理研究具有深远意义。 那么,什么食物中含有天冬酰胺,它又是如何影响癌症进程的呢? 天冬酰胺是一种在人体内自然形成的氨基酸,是构成体内蛋白质的基石。它在芦笋(Asparagus)中其含量较高,实际上,天冬酰胺(Asparagine)的英文单词正是得名于此。由于天冬酰胺影响癌症扩散,芦笋也因而成为“嫌凶”。不过除芦笋外,平时吃的很多食物中都含有天冬酰胺,例如肉类中 的牛肉和家禽;乳制品中的乳清、奶酪;豆中的大豆、绿豆等。 看到此处,不免心生疑问,这些常吃的食物难道都不能吃? 天冬酰胺如何影响癌症进程 剑桥大学癌症研究所的团队以三阴性乳腺癌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天冬酰胺摄入量与癌症进程的关系。 结果表明,原发肿瘤中一种与生成天冬酰胺有关的酶,和侵袭性乳腺癌的扩散有密切关系。通过减少天冬酰胺合成酶、限制化疗药物L-天冬酰胺酶的应用或者饮食限制,便可有效地控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转移(酶是一种分解特定物质的蛋白质,“天冬酰胺酶”说明这种酶是可以分解天冬酰胺的)。 但若给实验小鼠投喂富含天冬酰胺的食物,其身上的癌细胞会很快发生远端转移,扩散至肺、脑和肝等部位。 且研究者表示,天冬酰胺不止对乳腺癌的转移有重要影响,也可改变其他癌种的疾病进展。 饮食建议 上述研究是不是意味着肿瘤患者不能吃含有天冬酰胺的食物呢? 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还无法明确天冬酰胺的限制摄入量范围。因此,研究者不建议患者在不与医生交流的情况下,就完全排除摄入含有天冬酰胺的食物,并仍鼓励所有患者遵循健康多样的饮食习惯。遵循之前与癌共舞“营养课堂”介绍过的“彩虹食谱”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02 “罪魁祸首”之丙烯酰胺 2020年底,多家知名品牌薯片被检出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再一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其实,早在几年前,就有过高温油炸类食品中检出丙烯酰胺的报道,而对于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危险性研究就更早了。 1994年,国际癌症研究署 (IARC)对丙烯酰胺进行安全性评价,发现其具有神经毒性和生殖毒性,可引起实验动物致癌致畸,因此将其列为人类准致癌物(ⅡA)。 丙烯酰胺存在于多种高温加工的食品中, 包括油炸和焙烤马铃薯制品 (薯条和薯片) 、烤咖啡、面包和饼干等, 其中油炸马铃薯制品被证实为丙烯酰胺含量最高的食品之一。 看到这里,手中的薯片瞬间就不香了…… 丙烯酰胺致癌真相 其实,马铃薯等一些食品本身并不含有丙烯酰胺,但是其在温度高于120℃和低水分的环境中便易产生。 丙烯酰胺是“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等)和某些氨基酸(主要是天冬氨酸)在油炸、烘培和烤制过程中,通过“美拉德反应”产生的。 美拉德反应,是指食物颜色逐步变深并散发诱人香味的过程。我们在面包店门口闻到的烤面包诱人的香甜,以及烘焙过的咖啡豆的芳醇气息,都是美拉德反应的产物。 丙烯酰胺进入人体后,会在体内与DNA上的鸟嘌呤结合形成加合物,导致基因突变等遗传物质损伤,可能增加罹患肾上腺癌、甲状肾癌、肺癌与睪丸癌的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不同食物中丙烯酰胺含量 饮食建议 上表所列的这些食物,相信大家都吃过不少。那通过这些食物摄入的丙烯酰胺会不会对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又该将丙烯酰胺的摄入量控制在什么范围呢? 与天冬酰胺的情形类似,世界卫生组织表示,目前由于难以统计丙烯酰胺要到哪一个浓度才会致癌,所以难以订立安全标准。 不过,减少食物中的丙烯酰胺含量已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欧盟为确保食品安全,率先于2017年11月,发布了(EU) 2017/2158号文件,旨在减少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的缓解措施和基准水平的规范。 这一规范已于2018年4月正式生效。其中列出的需要实施控制措施的食品类别有,炸薯条(500 μg/kg)、面包(50-100 μg/kg)、谷物早餐(150-300 μg/kg)、饼干(350 μg/kg)等。 欧盟发布丙烯酰胺限制量 仔细想想,我们平时吃的千层饼、油条、糖炒栗子、烤红薯中都含有不同含量的丙烯酰胺,而且越是炒得焦黄、香气浓郁的食物中丙烯酰胺含量越高。完全不摄入丙烯酰胺也并不现实,因此,还是要从总体上把握膳食结构,调整烹调方式,控制膳食中丙烯酰胺的整体含量。 在饮食上,尽量少吃爆炒、烧烤、熏制、油炸食物;在烹饪上,提倡多采用蒸、煮、煨、炖的烹饪方法;在选择食品上,提倡食品多元化,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 03 健康来自“花样吃” 所有的癌症都不是单一因素所致,而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造成的,但其中致癌食品也是难辞其咎。并且除了食材本身因素外,还不乏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 “哪些食物对抗癌有益处?”、”哪些食物致癌不能吃?”,这两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患者与家属们。 这让人不禁想起最近热播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里面的台词:“西蓝花、胡萝卜、虾……今年的抗癌食物排行榜可是又变了啊!”。(这个行业的竞争已经这么激烈了吗?) 电影的主角是位脑瘤少年,“抗癌”便成了这个家庭的主旋律,“抗癌食物”也成了餐桌上的绝对主角。然而现实中,人们不仅很难完全排除饮食中的特定食物,试图光靠吃某一种或几种食物达到防癌、治癌的目的,也是不现实的。不同食物可能含有不同的降低癌症风险的营养素,执着于单一的有益食物不免会弄巧成拙,导致某些必须营养素的缺乏。 […]

半夏
演员吴孟达罹患肝癌,为什么肝癌发现大多都是晚期?

演员吴孟达罹患肝癌,为什么肝癌发现大多都是晚期?

吴孟达,达叔,从被公众认知时起就已经是叔了,但实际上吴孟达只比周星驰大9岁。 1990年和周星驰搭档拍《赌圣》时,吴孟达37岁,剧中扮演周星驰(时29岁)的三叔毫无违和感,电影以小成本大获全胜,开启了香港乃至亚洲电影的周星驰时代,也开拉开了吴孟达黄金配角的序幕。 《赌圣》剧照 01 一生大起大落,也曾几度病危 在非常长的一段时间里,吴孟达的名字是与周星驰捆绑出现的。 他的脸是喜剧和叔的代名词前,20岁的他考取无线第三期培训班,是周润发的同学,在周润发因身高戏路受困时,吴孟达的成绩始终保持班里前五,出道后虽不是大红大紫,也算少年成名。 但是吴孟达在名利中很快迷失了自我。 27岁,因为烂赌,一夜破产,随后遭到无线雪藏。吴孟达接受采访时说过自己曾想过自杀,到处借钱却无人支持,30岁之前就经历了盛极而衰大起大落的人生。 几年后,再次出现在公众面前的吴孟达仿若浴火重生,谦卑、靠谱且演技出色,很快就片约不断。 香港有句话叫“揾食”,形容赚钱,营生,吴孟达30岁之后如大彻大悟一般,开始了自己的揾食生涯,踏实肯干,挨得辛苦。 吴孟达是被低估的演员,1990年他凭《赌圣》提名香港金像奖最佳男配,1991年因在《天若有情》中的出色表演获得香港金像奖最佳男配,要知道那时候香港影坛称霸亚洲,是各路演艺明星“神仙打架”的时代。 吴孟达的厉害在于从来没被定型,他是市井小民,猥琐大叔,是警察卧底,是在《流浪地球》中甘愿牺牲的地球保卫者,正剧演得,搞笑演得。 周星驰在电影里的大开大合,好像只有配上达叔的表演才“接的住”。吴孟达缺席周星驰的电影《功夫》,使电影仿佛缺少了临门一脚。而两人最初的合作,也是因为导演看中了他们之间奇怪的气场和天衣无缝的合作。 据传,周星驰的思路和电影一样天马行空,很多人想找周星驰,只能通过吴孟达传话。 因为没有参演《功夫》,很多人传出吴孟达和周星驰不合,但两人都在各种场合澄清了这个传闻,因为档期不合,吴孟达身体不好等原因才没有合作。《功夫》之后的周星驰彻底走上了导演之路,开启了另一段人生。 离开周星驰的吴孟达近些年将工作重心转到了内地,参演了偶像剧和综艺节目。 七年前吴孟达出现一次严重的心脏疾病,经过抢救心脏功能只剩下30%。 而他再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是因为罹患肝癌入院治疗。据其好友田启文对媒体透露,吴孟达在农历新年得知患肝癌并已转移,目前手术结束,还不能说话,只能比手势。 02 肝癌为何一发现就是晚期? 演艺明星中赵英俊前不久因肝癌离世,吴孟达罹患肝癌,演员傅彪经过两次肝脏移植手术依然没有抢救过来。 根据文献记载,肝癌发现时80%是晚期,肝脏好像是一个“钝性器官”,代偿能力非常强,无论受到多大伤害,都沉默着承受。 我国是肝病大国,是目前世界上罹患癌症人数最多的国家,50%新发肝癌和死亡患者在中国。 我国是乙肝大国,文献数据显示,100名慢性肝炎患者中有20名会在20年内发展成肝硬化;100名肝硬化患者有25名会在2年内发展成肝癌。患肝癌的其他原因还包括酗酒,劳累,脂肪肝以及吃发霉食物(含一级致癌物)。 像所有癌症一样,预防胜于治疗,其次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如果患有慢性肝炎,四十岁之后要定期检查甲胎蛋白,进行肝部B超检查等,总之要格外注意,相信现代医学的力量,早发现一步,就离战胜肝癌更近一步。 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合理的体重,吃新鲜的食物,这些不仅对肝癌,也是对预防其他疾病的“法宝”。 肝癌不同于其他疾病,胃肠道像一个大喇叭,有一点点问题,就吵得你彻夜无法入眠,需要立刻诊治。 但肝脏默默无闻的承受了所有的痛苦,几乎没有什么好办法从症状上去判断是否生病,只有遵从现代医学,从B超,核磁,血液检测中才能发现是否患病。这也是肝癌发现大多是晚期的主要原因。 03 如何预防肝癌? 现代肝癌治疗方法已经很多,但以手术为例,手术是治疗肝癌最主要的方法,但复发率极高,其他还包括介入,放化疗等治疗方式。 无论是哪种方法,都无法彻底治愈晚期转移癌症,预防依然是面对“癌王”最主要的方法,而早期肝癌也出现了大量可以完全治愈的病例。 早预防,早发现,这是不需要消耗多大成本就可以自己完成的自救。 美国肝病协会将以下人群定义为肝癌奉献增高人群: 男性40岁以上; 女性50岁以上; 有肝癌家族史; 乙肝肝硬化。 建议每半年进行肝癌筛查。 最后,再普及一个最新消息,世界卫生组织宣布酒精是一级致癌物,与众多癌症都有直接关系。 饮酒需谨慎,加班需有度。爱护身体,定期检查。 图片源于网络  

半夏
中药抗癌有讲究,搞清原理是关键:这两类中药为啥能抗癌,终于清楚了!

中药抗癌有讲究,搞清原理是关键:这两类中药为啥能抗癌,终于清楚了!

中药能不能抗癌这事,在网上吵的是十分的凶。有认为中医多年传承一定有用的,有认为中医都是智商税的,有现身说法说自己被西医判了死刑后找中医治好的,也有说家人不信西医找中医被治死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中药中确实存在对癌症有效的成分。   不久前,中科院大连物化所和威克森林浸信会医学中心的科学家,又分别在雷公藤和红景天这两种中药里发现了对癌症有效的成分[1-2]。   雷公藤(左)和红景天(右)   1 雷公藤中的癌症靶向药   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是三羧酸循环中的一个关键酶,在胶质瘤[3]、急性髓系白血病[4]等很多种恶性肿瘤中都存在它的突变体。   正常情况下,IDH1催化异柠檬酸的脱氢反应,而突变的IDH1则会让异柠檬酸脱羧[5],完全改变了代谢通路的走向,在细胞中引起氧化应激水平升高、能量代谢改变等一系列变化,最终造成细胞癌变。   氧化应激对细胞可不是一件好事。大连物化所的科学家发现,IDH1突变的癌细胞中,随着氧化应激水平的上升,核因子Nrf2的表达也增加了。这促进了抗氧化物质谷胱甘肽的合成,保护细胞不会因为过强的氧化应激而死亡。   而雷公藤中的主要活性物质——雷公藤甲素,正好可以抑制Nrf2诱导的谷胱甘肽合成,让IDH1突变的癌细胞失去谷胱甘肽的保护,DNA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被氧化损伤,最终让癌细胞死于IDH突变引起的氧化应激。   雷公藤甲素显著抑制了小鼠体内肿瘤的生长   2 红景天苷可以减少吸烟引发的肺转移   吸烟我们都知道是很多癌症的一个危险因素,尤其是肺癌。其实除了直接引发癌症外,吸烟造成的肺部炎症,还可以促进其它癌症向肺转移。   威克森林浸信会医学中心的科学家们,在分析了1077名癌症患者的随访记录后发现,其中吸烟或者曾经吸烟的患者,发生肺转移的几率明显高于不吸烟的患者。小鼠试验中,研究人员也发现,尼古丁暴露让小鼠肺部的肿瘤转移负担增加了超过100倍。   (曾)吸烟者发生肿瘤肺转移的比例显著高于不吸烟者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尼古丁增加肿瘤肺转移,跟中性粒细胞有密切的关系。用特异性抗体耗尽小鼠体内的中性粒细胞后,尼古丁就不能促进肿瘤肺转移了。   原来,尼古丁促进了中性粒细胞中ARG2的表达,让中性粒细胞向N2型分化,分泌LCN-2蛋白。而LCN-2蛋白可以增加癌细胞的可塑性,让癌细胞更容易在肺中定植。   尼古丁通过促进中性粒细胞分泌LCN2,促进肿瘤肺转移   为了阻止这一过程,研究人员在一个天然化合物文库中筛选了可以抑制ARG2表达的化合物,发现红景天苷的效果最好。在小鼠中,红景天苷也显著抑制了尼古丁引起的肺转移增加,延长了无肺转移生存期。   红景天苷显著减少了尼古丁引起的肿瘤肺转移   在最后,咚咚也要提醒一下各位癌友,千万不要看了这篇文章擅自服用雷公藤或者红景天,这两种药物都还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去检验。特别是雷公藤,本身就有比较大的毒性,擅自服用容易给心肝肾等脏器造成严重损害。     参考文献: [1]. Yu D, Liu Y,Zhou Y, et al. Triptolide suppresses IDH1-mutated […]

小D
没有组织也能预测免疫疗效?——能!NLR+TMB

没有组织也能预测免疫疗效?——能!NLR+TMB

文章来源:与爱共舞订阅号   本文作者:Vv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癌症的临床治疗,并且观察到了明显的益处,但仍然只是一小部分人在生存质量、生存期上得到明显的改善,大部分患者并没有免疫应答。因此,“量体裁衣”——寻找一种经济有效且可以广泛获得的生物标记物,帮助医生识别哪些患者通过免疫治疗,更可能延长生存期,对于免疫治疗的精准化、经济高效非常必要。近几年,NLR(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是由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绝对值相除得出)在免疫治疗疗效的研究中被广泛关注,其价值也被逐渐肯定,最近一篇《Nature》关于NLR+TMB联合预测ICI疗效的研究综述,石锤了NLR作为生物标记物在免疫治疗疗效中的重要预测价值。 NLR与肿瘤之间的关系 大家都知道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及由此引起的全身炎性反应与肿瘤病情的进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我们通常通过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等观察机体炎症相关反应,其中NLR可以通过简单的血常规化验获得,能反应机体的免疫情况,对肿瘤患者的疾病进展和预后的判断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以往与ICI预测价值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如PDL1表达、MSI、CD8+T浸润、髓细胞渗透程度等等需要取足够组织作为样本操作,肿瘤细胞的数量要求高,常常因为各种原因受到限制,不能广泛的临床应用。”NLR+TMB“的组合则避免了这些限制,仅仅通过外周血取样便可以完成。 该项研究纳入了2000多名接受ICI治疗的患者,其中的NLR以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绝对计数比值定义。中性粒细胞可以通过抑制T细胞活化、促进遗传不稳定性、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血管生成和转移、成为肿瘤促炎的一部分;淋巴细胞是机体免疫应答的重要细胞成分,是淋巴系统抗肿瘤过程中免疫功能的主要执行者。NLR可能反应肿瘤炎症状态和抗肿瘤免疫反应之间的一种平衡关系。 这项回顾性研究,较以往更侧重于分析预处理外周血NLR与ICI治疗患者生存率和反应率的关联,研究NLR在不同癌种中的分布情况,预测价值的一致性。将NLR作为独立队列预测因子,观察到高NLR与明显较差的OS(HR=1.83;95%CI1.22-2.81;P=0.001)以及较低的缓解率(17%vs.28%)和临床获益(26%vs.41%)相关   其次,该研究通过整合肿瘤预测数据,将宿主免疫-NLR和肿瘤抗原性标记-TMB相结合,根据NLR-高/低,TMB高/低两个变量的中位数为分界,将患者分为四组。结果最差的一组是NLR-高/TMB低,相反,在NLR低/TMB高的一组观察到了最好的结果,OS和临床获益率相差高达五倍,联合分类不仅保持了独立的预测能力,同时改善了患者分层。 在癌症类型的四分位数分类中,基于16项的总生存期(a)和无进展生存期(b)的风险比(HR)热图和基于反应(c)和临床获益(d)的优势比(OR)热图。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法计算HR,通过logistic回归计算OR值 总结 慢性炎症和逃逸免疫监视是癌症发生发展的主要特征,NLR恰恰可以作为炎症状态和适应性免疫监视的标志物,提供两者之间的平衡量关系,无论治疗方案如何,在多种癌症中,NLR可作为一个预后因素,反应肿瘤患者的生存结果。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可以观察到,高NLR与生存率和ICI治疗反应率有关,NLR联合TMB在ICI治疗方面有重要预测价值。 在以往的回顾性研究中,NLR与免疫治疗的关联也得到过证实(黑色素瘤回顾性研究),在多变量分析中,基线NLR>5与较差的临床结果相关,经过多项回顾性临床分析,研究者发现NLR为5是最佳临界值,当大于5时,与较差的OS和PFS显著相关,其也是独立的预后风险指标。 最后,Vv还是按惯例提醒大家,NLR+TMB作为全新免疫治疗预测生物标志物组合,普及性更强,更简单易行,但仍然不能排除免疫治疗其他相关风险,也不能作为癌症一线治疗的参考条件,在使用免疫治疗前,基因检测、敏感基因突变仍然是选择最优方案的重要依据。 Vv在文末送上彩蛋一枚——针对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中性粒细胞计数(AN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对不同的癌肿疗效、OS、PFS有不同的预测价值表,敬请收藏。 参考文献 Pretreatment 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and mutational burden as biomarkers of tumor response to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Cristina Valero, Mark Lee, Luc G. T. Morris Nature Communications Communicationsvolume 12, Article number: 729 (2021) Cite this article  

半夏
最新研究丨癌症患者食谱需动态调整,冬天多吃点肉

最新研究丨癌症患者食谱需动态调整,冬天多吃点肉

随着2021年鞭炮声越来越远,天气逐渐转暖。但是冰箱里还有那么多美味的食物,怎么吃,吃多少?这是有讲究的。 很多患者和家属在饮食上非常关注,希望能尽量多增加患者的营养。有的病人一顿饭一根海参,补得稍微有点过了。也有的患者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一点荤腥的肉都不碰,每天都是蔬菜和水果。营养跟不上,所以导致后面的治疗也很被动。 其实红肉是可以吃一点的,而且一年四季之中,红肉的比例需要做一些调整,今天癌度给大家分享一篇文章,相信对于大家饮食的调理有一些启示。 一年四季,人体吸收和代谢食物能力不同 一年有365天,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里的气温和昼夜长短不同。这四个季节也影响了我们人体的吸收和代谢食物的方式。 研究表明,夏季的人体新陈代谢偏低,而在冬季则具有更高的新陈代谢率,这主要是寒冷逼迫身体进行更加高效的新陈代谢以产生热量。但是我们人体以食物足够用为宜,如果在夏天食用太多的红肉,就可能引起相应的炎症。但是如果在冬季,食用红肉就能很好地被吸收。 当然这也不是说,可以在冬天随便吃,还是有一定的数量要求的。 夏天多吃水果和蔬菜,冬天要有肉 红肉被划分为高酸性食物,具有较高的热量,人体食用红肉会产生较多的热量,有助于血液循环和能量消耗。这样避免人体为寻找能量而不得不去消耗肌肉,让患者体重快速下降。 但红肉本身受到的非议也很多,有研究认为高酸性饮食会损害癌症患者的健康,影响他们的生存率。很多时候大家都能看到说法是拒绝红肉。要想身体好,不要去吃这种高酸性的红肉。 最近一项涵盖近3000名乳腺癌患者的研究表明,在春天和夏天多食用蔬菜和水果是具有最大益处的。但是在冬天如果少量食用红肉,则比没有食用红肉要好。这表现在血液里炎症生物标志物C-反应蛋白的变化(C-反应蛋白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炎症标志物)。 图 食物分数值与血液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 因此研究者建议,癌症患者在冬季每周食用100克新鲜、未加工的牛肉、羊肉或猪肉。尽管研究发现每周吃的红肉超过100克也有受益,但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红肉食用上限。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吃的红肉越多越好,因为这可能会加重身体的消化负担。 吸烟与不吸烟在食用红肉获益上有差别 这个涉及到3000个乳腺癌患者的研究里,其中有40%的患者有吸烟史。比较深入的分析表明,如果这个患者是长期不吸烟或从不吸烟,那么根据一年四季调节饮食,则有助于改善对炎症发生的影响。但如果是长期吸烟者,则即便是随着季节调整饮食,可能对炎症的发生影响也没有不吸烟患者大。 因此如果癌症患者之前是吸烟者,或者曾经是重度吸烟者。那么不管是否在冬季,还是管住口。专注低酸性饮食,不要吃一些酸性比较强的红肉。以更多的水果和蔬菜为宜。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这一涵盖3000人的研究是针对的乳腺癌患者。其他肿瘤患者可以做一定的参考。其次是饮食方面,一切以适度为宜。即便是从未吸烟的乳腺癌患者在冬天也最好以适量方式食用红肉。 参考文献     Tianying Wu et al. Interrelationship of Seasons with Inflammation, Red Meat, Fruit, and Vegetable Intakes, Cardio-Metabolic Health, and Smoking Status among Breast Cancer Survivors,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2021).  

半夏
癌症耐药进化的机制找到了!狡诈的癌细胞学会了“融合术”,耐药性也能代代相传!

癌症耐药进化的机制找到了!狡诈的癌细胞学会了“融合术”,耐药性也能代代相传!

俗话说流氓会武术,谁也挡不住。 癌细胞这个流氓,利用克隆繁殖速度快的特点,在我们身体里抢占地盘,争夺营养。但幸好,克隆繁殖虽然速度快,却缺乏多样性,这使得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药物杀死大部分癌细胞。 如果基因重组这样能大大增加多样性的一招被癌细胞学去了会怎样呢? 最近,莫菲特癌症中心的Andriy Marusyk团队就发现,癌细胞除了自己复制,还会跟周围的癌细胞或基质细胞“杂交”,产生同时携带两者基因,具有杂种优势的后代,侵袭性更强,也更容易对治疗产生耐药性[1]。 细胞融合 癌症是体细胞克隆进化的产物。人体中的某一个细胞基因发生突变,导致它的分裂失控,就成了癌症。理论上讲,一个癌症患者身上的肿瘤,不管是原发瘤还是转移瘤,亦或治疗后又复发的肿瘤,都是最初发生突变的那一个细胞的后代。 不过现实和理论总是有一定差距的。癌细胞除了不管在体内还是体外,都会跟其他细胞自发的发生融合。在1962年,就有人利用癌细胞的这一特性生产杂交瘤细胞[2]。 癌细胞的融合对癌症治疗可不是件好事,因为这个过程会大大增加癌细胞的多样性,或者叫做异质性。肿瘤的异质性高了,面对化疗或者靶向治疗时就更容易出现对治疗有抗性的漏网之鱼。这些没被治疗杀死的癌细胞,在药物的选择压力下耐药性不断增强,最终造成肿瘤的耐药和复发。 为了研究癌细胞的融合现象,研究人员给一些乳腺癌细胞转入了绿色的荧光标记和杀稻瘟菌素的抗性基因,同时给另一些乳腺癌细胞转入了红色的荧光标记和嘌呤霉素的抗性基因,然后将这两种不同处理的乳腺癌细胞混合在一起共同培养。 3天后,培养物中果然出现了同时具有绿色荧光和红色荧光的双阳性细胞。其中有一些可能是细胞吞噬产生的,但有20%左右可以确定是细胞融合产生的。使用乳腺癌细胞和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进行试验,以及在小鼠体内进行试验,也都得到了类似结果。 癌细胞融合 之后,研究人员又向培养基中加入了杀稻瘟菌素和嘌呤霉素,这两种药物都具有杀死或抑制癌细胞的能力。2周后,培养基中所有还在增殖的癌细胞都是双阳性的细胞了。 融合细胞从它的两个亲本分别继承了对两种药物的抗性,并将其遗传了下去! 在使用生长速率不同或者侵袭性不同的癌细胞进行试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融合癌细胞的生长速率和侵袭性,至少与两个亲本间生长速率较快或侵袭性较强的一方相当,甚至可以比两个亲本都强。小鼠试验也发现,融合肿瘤细胞的肺定植能力高于两个亲本癌细胞。 融合细胞的侵袭能力不弱于两个亲本 此外,融合癌细胞最初的基因组相当于两个亲本之和,但在培养过程中染色体倍数显著降低,并会发生基因重组,产生很多基因型不同的子代细胞,大大增加了肿瘤的异质性。计算机模拟也显示,在突变和细胞融合的共同作用下,癌细胞的多样性是仅有突变时的数倍。 而且,研究人员表示,相比于培养皿中2维生长的癌细胞,人体肿瘤里的癌细胞处于3维的环境之中,接触到的其它细胞更多,更容易发生融合。未来,他们也将对癌症治疗里癌细胞融合带来的影响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1 Miroshnychenko D, Baratchart E, Ferrall-Fairbanks M C, etal. Spontaneous cell fusions as a mechanism of parasexual recombination intumour cell populations[J]. 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2021: 1-13. [2]. Barski G,Cornefert F R. Characteristics of “hybrid”-type […]

小D
还说喝酒脸红“酒量好”?大错特错,喝酒脸红者罹患癌症风险更高!

还说喝酒脸红“酒量好”?大错特错,喝酒脸红者罹患癌症风险更高!

临近年末,无论是职场上的“打工人”,还是江湖里的哥们兄弟,都开始忙碌在各类应酬饭局,各个酒场之上。 所谓江湖,就是要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江湖情谊全在酒里!非要一醉方休才有些英雄间惺惺相惜的味道。于是,在种种席间,总少不了这样的对白: “老张!你看你喝酒脸那么红,一看就是酒量好!来来来,再喝三杯!” “老李,你脸都这么红了,你这个人善良啊,来!干了这一杯!” 这样的剧情总在发生,于是乎,三五年之后,无数个老张、老李都会因为肝癌、胃癌等一系列癌症的发病而悔恨不已。 根据世卫组织2020年发布的全球癌症统计报告(Globocan2020),中国每年新发的肝癌达到41万例,死亡病例则有39万例,这两个数字不仅让肝癌在中国位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五、死亡数第二,更是占到了全球肝癌人数的45%(2020年,全球肝癌发病人数为91万人)。无数个老张和老李,正是这些人群的缩影。 1 你摄入的每一滴酒精 都在增加你的患癌风险! 关于各类“饮酒有益健康”的坊间传言,向来是酒桌上的热门话题。 曾有一篇貌似严谨的文章刷爆了酒友们的朋友圈:《茅台酒可降低二乙基亚硝胺诱导的小鼠肝癌发生率》(二乙基亚硝胺是临床试验中诱发肝癌的致癌物),文章脑洞大开的通过设置不同的小鼠饮酒模型,最终得出结论:喝茅台酒可以预防肝癌!而关于红酒可以软化血管、增加血液循环这类传言,也一直是酒友之间热度高居不下的劝酒辞。 不管这些不严谨的说法多不靠谱,对于喝酒这件事,各位读者们只需谨记一句话:你摄入的每一滴酒精,都在增加你的患癌风险! 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致癌物清单中,酒精被列为“一级致癌物”。它的致癌作用证据确凿(同为一级致癌物的,大家熟知的还有烟草、甲醛等)。而在欧洲抗癌指南关于酒精的相关内容里,开篇第一句话是:如果你有饮酒习惯的话,请注意适量。不喝酒对癌症预防更有帮助。 在全球范围内,约12%的癌症病例与喝酒相关。换句话说,每8个肿瘤患者中就有一个是因为喝酒而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约5.9%的癌症死亡是由酒精引起的。也就是说超过40万人因酒精罹患肿瘤,并因此死亡。 酒精并不只与肝癌相关,事实上,与酒精发生接触的整个消化道,以及其他一些没有发生直接接触的部位都会受到影响:口腔癌、喉癌、肝癌、食管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胃癌、胰腺癌…… 2 喝酒脸红不是善良!不是酒量好! 而是你更容易因酒精罹患癌症 为什么酒精对人体有如此之大的杀伤力?这跟我们亚洲人种的基因密切相关。在我们目前已知的人体两万多条基因中,有一条与饮酒密切相关的基因:乙醛脱氢酶(ALDH2)。 ALDH2是人体酒精代谢中最重要的酶之一。酒精(乙醇)进入人体后,先由乙醇脱氢酶代谢成乙醛,再由ALDH2代谢为乙酸,最后排除体外。 有研究显示,携带ALDH2基因的人群分解乙醛的速度是其他人群的13倍左右。若ALDH2基因突变或缺失,则会导致相应的蛋白酶活性大大降低,使得乙醛在体内长期积累无法代谢,进而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引起皮肤潮红和发炎,也就是我们最常说的“喝酒上脸”。 相信各位一看名字就知道真正的致癌物到底是什么了。酒精代谢过程中,乙醇与乙酸都对人体相对无害,但中间的代谢产物乙醛具有强烈的致癌性(想想它的兄弟甲醛)。 大家都知道癌症是基因突变的产物,乙醛在体内会通过结合DNA的方式诱发基因突变,从而导致癌症发生。 ALDH2基因决定了人体能否快速代谢乙醛,从而尽可能降低患癌风险。 不幸的是,ALDH2基因存在明显的人种差异。大约50%左右的亚洲人都存在酒精代谢基因缺陷,在中国,有近40%的人群存在ALDH2基因突变,缺乏分解乙醛的能力。 这种基因缺陷在欧美人群中很少见。因此,“喝酒上脸”有一个专业名词叫做“亚洲红脸症(Asian Flush)”。 在中国,这40%的人群都是酒桌上的“弱势群体”。一是喝酒更容易醉(乙醛是醉酒的元凶之一),二是喝酒更容易罹患癌症。 近日,发表在著名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 )的一项研究显示,饮酒后,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突变与面部发红有关,而且喝酒脸红的人,患胃癌的风险更大。 在这项跨种族研究中,研究人员对531名胃癌患者(319名亚裔和212名非亚裔)进行了基因组测序,并根据组织样本的突变特征划分为6组。 研究人员发现,在某一个特定实验组中,70%的患者携带ALDH2基因突变,其中90%以上的患者为亚洲人,而且该组患者平均酒量并不高。这也就意味着,ALDH2基因突变的患者,即使只是少量饮酒,罹患胃癌的风险也会显著增加。 因此,容易喝酒脸红的你,现在已经掌握了关于喝酒脸红的终极秘密,在出门应酬时,能少喝就尽量少喝吧! 3 饮酒更容易诱发癌症 这些知识点你需要知道 (1)饮酒越多,罹患乳腺癌的风险就越大。据统计,每天多摄入10g酒精,罹患乳腺癌的风险就增长7.1%。 (2)对于有饮酒习惯的人群而言,罹患肠癌的风险将增大23%。 (3)平均每天摄入36g酒精的人群,罹患肝癌的风险增加16%。目前,全球约三分之一的肝癌患者的患癌原因都与过度饮酒有关,酒精是肝癌的第二大诱因。 (4)每天饮酒超过50g,罹患头颈部肿瘤的风险增大2-3倍。 (5)每天饮酒超过48g,罹患口腔和咽部肿瘤的概率会因此增加5%。 过度饮酒不仅会诱发多种癌症,对癌症患者而言也存在明确的危害:过度饮酒的癌症患者在治疗中恢复时间更长,死亡率更高;在治疗过程中酒精也可能降低癌症治疗药物的效果,增加癌症治疗副作用。 封面图来源:摄图网

小D
癌症也是“地域黑”

癌症也是“地域黑”

文章来源:与爱共舞论坛   文. 许柯 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在这广袤的土地之上也必然会产生出不同的文化与习俗。然而正是这种文化与习俗的不同就可能导致人们对于个别地区的偏见,而这种偏见往往会锐化成语言的攻击,这也就成了人们口中的“地域黑”。 可是大家殊不知癌症竟也会有地域歧视行为,而造成的结果就是某种癌症在特定的地区发病率远高于其他地区。 中国癌症地图 癌症多发省区及多发癌种 图片来源:生命时报 如果说上面这张图只能让我们看出癌症确实具有地域性,那么下面这张图就看一可以让我们清晰地看出不同癌症在哪些地域多发。 中国各类癌症的高发区 图片来源:美中嘉和 由图可知,肺癌多发于黑龙江、吉林、辽宁东北三省和云南省;胃癌在我国西北及沿海各省市高发;肝癌高发区集中在东南沿海及东北吉林地区;食管癌高发区主要是河北、河南等中原地区…… 不同癌种或以省市聚集,或因江河流域而汇聚。那么为什么癌症会表现出这种地域性呢? 癌症为何成为“地域黑”? 1. 气候 疆域辽阔、地型多样就注定了我国会有多种气候类型,这也就导致有的地方干旱少雨有的地方潮湿多雨,有的地方早晚温差极大而有的地方四季温度都鲜有变化。 相对于干旱的内陆和西北地区,降雨量更大的南方地区癌症的发病率要更高一些。 一项发表在《环境工程科学》的研究调查了降雨量等气候因素对于癌症发病风险影响的研究。试验控制了研究人员的年龄,性别,种族,收入水平,人口年龄和多样性,结果得出降水增加会导致所有癌症(该研究只对乳腺癌,卵巢癌,肺癌,结肠直肠癌和前列腺癌进行了研究)发病率的增加。 研究发现降水可能导致患癌的原因是阴雨天气导致缺乏太阳照射,从而使皮肤接受自太阳的紫外线辐射产生维生素D减少,而维生素D的缺乏可能会导致患癌。 2. 习惯 这里的习惯既包括生活习惯也包括了饮食习惯。相同地区的人们有着近似的生活和饮食习惯,这也导致了他们患上某种癌症的风险增加。 口腔癌多发于我国湖南和四川地区,为什么这两地口腔癌的发病率特别高呢?答案就是“祸从口入”。在湖南地区,人们特别喜欢嚼槟榔,无论男女老少都是槟榔的忠实拥趸。而槟榔早在2003年就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列为一级致癌物质;在四川地区,人们最热爱的食物无疑就是那热辣滚烫的火锅了。然而长期食用过烫的食物无疑会增加患癌风险。 沿海地区癌症高发的一项原因可能是因为沿海地区经济较为发达,人们夜生活比较丰富,长期熬夜饮酒的人数多于内陆地区,因此癌症发病率较高。 3. 环境 相同地区的人所处的自然环境必然相同,如果环境遭受污染,那生活在这样环境下的人们也必然都会受到影响。2013年,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指出,室外空气污染可导致癌症,空气污染中的微粒物质与癌症、特别是肺癌发病率升高有关。 有一些大型工厂为了节约成本,随意排放废水、废气,对当地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而这些工厂多数又建在偏远地区,当地医疗水平的落后加之人们对于癌症认知的落后导致这些地区的人们出现群体性患癌,也就形成了所谓的“癌症村”。 据报道,在2009年我国有这样的“癌症村”多达186个。到了2014年,仍有152个“癌症村”分布于全国,遍布了全国除青海、西藏、新疆、 甘肃、宁夏以及港澳台地区以外的 26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以河北、江苏分布最为密集。 中国癌症村数量分级图 图片来源:《中国“癌症村”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 4. 工作 由于当地自然资源的充沛,会吸引很多企业在此建厂制造,而工人也以当地人员为主,这也就形成了某地区人员所处在相同的工作环境中。诸如煤炭企业、橡胶企业等其他化工类企业。员工长期与这些致癌物质接触,患癌风险急剧增加。 有多篇文献跟踪跟追了煤矿厂员工患癌的情况,研究发现矿场在十几年间会有二百至上千人不等患上癌症,尤以肺癌和肝癌为主。因厂区聚集而产生的职业性癌症就会形成当地癌症的多发。 高薪但压力繁重的岗位主要集中于我国经济发达的一线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繁重的工作负担可能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增加癌症的发生率。 5.医疗水平 由于教育水平和经济水平的不均衡,我国各省市的医疗水平也不尽相同,西北地区的医疗条件远落后于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这就导致在沿海城市癌症的发现率和检出率更高,从而癌症患者要更多。而在医疗水平落后的很多人不回去检测或无法检测出患癌,从而在数据表现上癌症的患病人数要更低。 总结 癌症的发生确实存在地域性的差异,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癌症的发生率明显较内陆地区更高。主要原因是当地人员所处的自然环境以及工作环境,加之当地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使得癌症发生的可能性相比其他地区更高。 想要改善这种情况需要当地人民和政府及企业共同努力。首先,先要改变当地居民落后的癌症预防与治疗知识,尽量避免易患癌的习惯,如嚼槟榔、熬夜等;当地政府和企业联动大力开展环境治理工作,避免“癌症村”的形成。对于癌症高危职业,企业需给到员工更多的防护措施与安全教育。 身处癌症高发地带也不用担心,增强癌症的预防意识,做到多预防,多留心,勤体检,勤健身,争取从源头上遏制癌症的发生。 希望随着大众对于癌症预防的重视,癌症的发生率可以越来越低,这种癌症的地域落差可以尽快消除。  

半夏
一位“潇洒过头”的音乐人走了, 中国年轻人正在面临更多的癌症威胁

一位“潇洒过头”的音乐人走了, 中国年轻人正在面临更多的癌症威胁

一位叫做赵英俊的音乐人和电影人走了。 2021年2月3日,立春的日子,赵英俊的微博上发布了他最后的一段小作文。和所有的告别都不同,这位潇洒过头的音乐人,给他钟爱的世界留下了一个潇洒的转身。 或许你没有听过赵英俊这个名字,但你一定记得他标志性的爆炸头,听过他写的歌,看过他参演的电影。《缝纫机乐队》、《唐人街探案》、《港囧》、《万万没想到》等等一大票爆红的电影幕后都有他的身影。 据传,带走这位“音乐鬼才”的,是他罹患了两年多,也与之斗争了两年多的肝癌。而他的最后一次创作,正好也是他为韩延导演执导的抗癌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献唱的同名主题曲。 这是赵英俊为自己留下的最后一首歌。歌手张靓颖在他的微博中悼念到:朋友说,你是吃止疼药在家录的《送你一朵小红花》,那之后每一次跟你聊天的结尾我都发你小红花的表情。 纵然告别的潇洒,留下了《送你一朵小红花》这样抗癌明志的歌曲,但这位“音乐鬼才”43岁的人生就这样戛然而止,实属遗憾。 赵英俊的离世,背后折射出的中国癌症现状,是癌症正在向更多中国年轻人伸出毒手;同时,肝癌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发癌症,我们正面临着越发严峻的防控形势。 1 癌症的“魔爪” 正在伸向更多年轻人 傅彪,肝癌,42岁;梅艳芳,宫颈癌,40岁;姚贝娜,乳腺癌,33岁。这一次,这个长长的名单又要加上音乐人赵英俊。年轻人患癌,似乎成为了我们身边越来越常见的事件。 中国的癌症真的正在年轻化。 “周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患癌”这样感性的认识或许不足以成为一个可信的证据,但中国年轻人患癌的数据,则实实在在的向我们说明了这个事实: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显示,2000年,20岁到39岁的年轻人每10万人有大约40个肿瘤发病,2013年变成了70个。13年间,涨了近80%。按照 2013年的人口统计数据进行计算,中国一年新增30万名年轻的癌症患者,平均不到两分钟就有一位。 当然,这个数据与我们不断加强的癌症筛查水平也有一定相关,但中国年轻癌症患者正在逐年增加,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 权威杂志《柳叶刀·肿瘤》中曾有文章统计了全世界20-39岁年轻人的癌症图谱,并且按照国家,地区,经济情况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根据文章分析,中国是目前全球患癌年轻人最多的国家。 从数据分析上来看,中国年轻癌症患者除了数量最多以外,还有这个特点:年轻人患癌,女多男少! 根据数据统计,在所有年轻的癌症患者中,女性几乎是男性的两倍!数量分别是63万和34万。 为什么年轻的女性会成为癌症偏爱的对象?这和癌症的类型有着密切的关系。 统计中我们可以发现,年轻人发病率最高的三种癌症分别是:乳腺癌,宫颈癌,甲状腺癌,这三种癌症的共同特点就是女性高发。 前两者就不用说了,基本是女性专属的癌症(极少数男性也会发生乳腺癌),而在年轻人中高发的甲状腺癌,男女患病比例大概为1:4,女性也大大高于男性。 尤其是乳腺癌。乳腺癌约占所有年轻人癌症的20%,每年全世界有近200,000年轻女性被诊断出乳腺癌,其高发年龄远远低于其他癌症。这是所有年轻女性都需要加强警惕的,一般来说,从三十岁以后就要开始注重乳腺癌的筛查。 值得强调的是,虽然女性癌症数量大,但是乳腺癌,宫颈癌,甲状腺癌整体死亡率都不高。 在癌症早筛、医疗水平更高的国家,乳腺癌存活率是91%,子宫癌88%,甲状腺癌更是高达99.7%!因此,只要遵循正规治疗,多数患者都不会被癌症击垮。 2 “中国特色”的癌症杀手 肝癌带来的威胁可以预防! 赵英俊的离世,源于恶性程度强,难治程度高,同时也是具备“中国特色”的癌症——肝癌。 根据世卫组织2020年发布的全球癌症统计报告(Globocan2020),中国每年新发的肝癌达到41万例,死亡病例则有39万例,这两个数字不仅让肝癌在中国位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五、死亡数第二,更是占到了全球肝癌人数的45%(2020年,全球肝癌发病人数为91万人)。 在中国,年轻人发病率最高的是乳腺癌,但死亡率最高的是肝癌。 从全球癌症数据来看,中国也是极少数肝癌最致命的国家之一。为啥中国这么多肝癌呢? 原因很简单,就是肝炎病毒。所有肝癌发病率高的国家,都是肝炎病毒感染率很高的国家。 感染是癌症发病最主要的因素之一,这一点在肝癌患者身上尤为明显。乙肝病毒(HBV)和丙肝病毒(HCV)是导致肝癌的元凶之一,肝炎-肝硬化-肝癌这样的“癌症三部曲”,在中国尤为明显。 很多时候,肝癌,胃癌等癌症的发生会呈现家族性,一家同时几个人患病。最主要原因,就是大家都被同样的细菌或病毒感染,成为高危人群。 因此,做好肝炎病毒、幽门螺旋杆菌等致癌感染的筛查,做好相关疫苗的接种(肝炎疫苗、HPV疫苗等),能大大降低年轻人患癌的概率。 随着生活方式和时代的进步,对于乳腺癌,结直肠癌这类和现代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癌症,不仅数量在增加,发病年龄也越来越早,需要密切监控,并制定出符合中国特色的筛查指南。 面对癌症,预防是上策,筛查是中策,治疗是下策。 年轻人要避免癌症,首先坚持健康生活方式:戒烟,少酒,坚持运动,避免超重。 在这个基础上,还需要了解针对不同癌症类型有效的预防或筛查方式: 肝癌——乙肝病毒疫苗,丙肝病毒药物; 胃癌——幽门螺旋杆菌治疗; 白血病——避免电离辐射; 皮肤癌——避免紫外线; 乳腺癌——避免饮酒,乳腺x线筛查; 宫颈癌——HPV疫苗,宫颈涂片筛查; 结直肠癌——吃纤维丰富的蔬菜水果。 希望2021年,癌症不会再带走我们的亲爱之人。

小D
WCLC2020丨基因检测报告中的化疗药建议真的有用吗?

WCLC2020丨基因检测报告中的化疗药建议真的有用吗?

文章来源:与爱共舞订阅号 作者:许柯 随着个体化治疗理念的推广以及基因检测费用的下降,基因检测几乎成了每个肿瘤患者都需要完成的检测项目。基因检测的结果也往往会对我们的治疗选择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基因检测结果的准确与否至关重要! 一份标准的肿瘤NGS基因检测报告分为四个部分,包括受检人的基本信息、检测结果、报告正文以及附录和参考文献。 NGS基因检测报告包含内容 从基因检测的结果中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靶向药物、免疫药物以及化疗药物的可使用情况。这就相当于给要“考试”的我们划好了范围,对各位患者的治疗有着非凡的意义。 然而长期以来对于基因检测给出的化疗药物限定都存在争议,作为广谱类抗癌药的化疗药物,通过基因检测给出的指导用药方式是否真的更加有效呢?真的能满足个性化、精准化的治疗需求吗? 基因检测报告中的化疗药物推荐 在近期举办的世界肺癌大会上一项来自意大利的研究给出了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 生物标志物定制辅助化疗无显著生存获益 本次世界肺癌大会上一项关于辅助化疗的研究非常特别,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瞩目,它就是ITACA研究。在大会上来自意大利的科学家团队公布了实验最新的III期临床结果。 试验设计: ITACA的研究人员研究在17个意大利中心和13个德国中心共招募了773例完全切除II~ III期NSCLC患者,患者术后都进行了基因检测,并在接受完手术后的6-12周入组。研究人员随机将他们分为了定制组(T组,n=384)与对照组(C组,n=389),再依据患者的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和胸苷酸合酶(TS)mRNA表达水平将定制组的患者又分为四个亚组。 ERCC1与TS都比较高的患者(T1,n=148)接受单药多西他赛的治疗; ERCC1高,TS低的患者(T2,n=43)接受单药培美曲塞的治疗; ERCC1低而TS高患者的患者(T3,n=101)接受顺铂+吉西他滨治疗; ERCC1与TS都低的患者(T4, n= 92)接受顺铂+培美曲塞的治疗 对照组患者接受的治疗则为: 顺铂+吉西他滨(C1,n=159); 顺铂+长春瑞滨(C2,n=123); 顺铂+多西他赛(C3,n=23): 铂+培美曲塞(C4,n=5); 其他(C5,n= 8) 该实验的研究重点为总生存期(OS)。 试验结果: 共有690名患者愿意接受治疗意向的分析,在对他们进行了长达55.8个月的随访后,对照组和定制组分别有86例(24.9%)和68例(19.8%)患者死亡。 在中位OS的对比上,对照组与定制组并没有变现出很大的区别。对照组:83.5个月(95%CI: 60.1-NR),定制组:96.4个月(95%CI: 81.8-NR);风险比(定制组vs. 对照组)为0.76 (95%CI: 0.55~1.04; p=0.091); ITACA研究的OS情况 除了在OS上没有表现出明显差距外,两组在无复发生存期(RFS)上的表现也非常接近,对照组为41.5个月(29.2-58.1),定制组为64.4个月(34.7-96.4);风险比(定制组vs. 对照组)为0.94 (95%CI: 0.74~1.20; p=0.615); ITACA研究的RFS情况 但在副作用的发生情况上定制组还是占据了一定的优势。对于3-5级毒性反应发生率,对照组出现更多,中性粒细胞减少(18.9% vs 13.4%)、白细胞减少(13.3% vs 3.9%)、血小板减少(7.7% vs 3.3%)和贫血(2.7% vs 0.9%)。 试验分析: 从试验结果来看,依据基因检测检出的生物标志物来制定的化疗方案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无论是OS还是RFS两组都没有明显的差异,仅在副作用的发生率上定制组要稍占优势,然而这并不能成为精准治疗的体现。 总结 ITACA研究共招募了773例受试患者,属于大型的III期临床试验,并且该试验从08年开始招募到14年启动再到如今III期临床结果的公布,经历了较为漫长的随访与研究时间,其研究结果还是相当具有说服力的。 […]

半夏
科学抗癌第二步,Vv带你Get““史上最全”肿瘤标志物参照表”

科学抗癌第二步,Vv带你Get““史上最全”肿瘤标志物参照表”

文章来源:与爱共舞订阅号   本文作者:Vv 肿瘤标志物作为癌症患者治疗、复查过程中重要的血检项目,起起落落可谓是牵动着每个患友们的心,它的临床参考价值到底如何?怎样正确看待肿标的升降?如何通过动态监测肿瘤标志物,更早的预知患者的疗效和肿瘤发展趋势?今天小编与Vv为大家分享几年来关于肺癌肿标的学习心得,借你一双慧眼,将肿标的花花世界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首先,我们来说说什么是肿瘤标记物? 简单来讲,肿瘤标志物就是在肿瘤发生和繁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本身或宿主对肿瘤的刺激反应而产生和分泌到血液或组织中的物质,其浓度可反映肿瘤的代谢或凋亡。 影响肿瘤标志物的因素: 1. 肿瘤的大小和肿瘤细胞数目 2. 肿瘤细胞合成和分泌肿瘤标志物的速度 3. 肿瘤组织血液供应好坏 4. 肿瘤细胞坏死和程度 5. 肿瘤细胞分化和分期 6. 肿瘤细胞是否表达和合成肿瘤标志物 7. 肿瘤标志物在体内的降解和排泄速度   临床中合理应用肿瘤标志物,不仅可以提示肿瘤的性质,有助于了解肿瘤的组织起源和细胞分化,还可以辅助肿瘤的病理诊断、组织学分类、判断预后,甚至协助指导临床治疗。 理想的血清肿瘤标志物需要同时具备以下特征: 1. 高灵敏度:易于检测,能及早发现肿瘤,假阴性低不漏诊。 2. 特异性强:正常组织中不分泌,不同肿瘤应拥有相对应的肿瘤标志物,假阳性率低,不误诊。 3. 可定位:可判断肿瘤来源的器官,位置。 4. 可测量:能够反映肿瘤的大小,与分期密切相关。 5. 病理相关:可判断肿瘤的进展、疗效、预后和复发。 6. 半衰期短;可反映肿瘤动态变化,便于监测疗效,监视预后、复发。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目前已知的任何一种肿瘤标志物,都不能完全满足理想条件,有些肿标还会受到良性肿瘤、炎症、基础病、生理周期、患者生活习惯、检测质控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出现“假阳性”、“假阴性”,或是一过性的升高和降低。甚至在有效的抗肿瘤治疗过程中,我们有时也会观察到肿瘤影像缩小,肿瘤标志物升高的反向变化,有效的抗肿瘤治疗会杀死癌细胞,肿瘤细胞坏死后会释放出大量的肿瘤标志物,这时血液中的浓度出现短暂的一过性升高。 接下来,我们结合超级版主鹰家的经典病例(原文链接《跨越七年——keenman版主兼论长期抗癌经验》)来看看肿标与影像反向上升的特殊情况。在鹰版陪伴母亲抗癌的10年间,通过细心观察和总结,发现了患者的敏感肿瘤标志物,CEA的变动趋势与肿瘤的进展和消退明显相关。然而在观察过程中,却出现了两次奇怪的现象“CEA持续快速上升,影像提示靶病灶持续缩小“。 科学的解释这种敏感肿标与影像背离的因素大致有三个:1、抗肿瘤治疗有效的情况下,癌细胞凋亡产生的组织和血液中肿瘤标志物浓度上升; 2、长期抗肿瘤治疗引起患者肝肾功能障碍,使肿瘤标志物的降解和排泄速度降低,滞留高于肿瘤生长本身的分泌。3、不同肿瘤标志物有不同的半衰期,依照半衰期,选择合理的采集周期可以大大提高肿瘤标志物参考准确性。 不仅如此,Vv在长期的抗肿瘤临床观察中,发现很多免疫治疗的患者在用药初期会出现敏感肿瘤标志物CEA明显下降,CYFRA21-1短期内快速、甚至翻倍上升的反向走势,然而这些患者在后面的影像复查中,肿瘤却出现了明显的缩小。 还有一些术后短期内的肿瘤标志物(例如CA125)缓慢升高,一般会随着术后慢慢恢复至正常值。 所以,在肿瘤标志物的应用中, Vv特意强调了“辅助”二字,即使肿瘤标志物有诸多的临床参考价值,我们仍然不能完全用来确诊疾病的性质和发展。 以往的介绍肿瘤标记物的文章大多以临床应用为主,今天Vv为大家科普经典肿标辅助诊断的同时,顺便找找茬、打打假,主要聊聊这些肿标的局限性和假阳性,除了恶性肿瘤进展外,还有哪些情况会引起它们异常升高,做到心中有数,遇事不慌。 为了通俗易懂, Vv精心整理了经典肿瘤标记物对照表,快来点击收藏吧。 (点击查看大图) 半衰期的应用 很多患友经常问,多久抽一次肿瘤标志物合适呢?一般认为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需要经过5~6个半衰期以上才可以基本清除,所以最好在一个疗程结束后的5个半衰期(参考肿标表内“半衰期”部分)后复查,有助于辅助判断疗效和预后。 总结 影响血清肿瘤标志物假阴性、假阳性、升高降低的因素很多,与肿瘤本身组织、采集方式都存在一定关系。迄今,也没有一种肿瘤标志物可以达到100%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因此,肿瘤标志物仅作为临床的辅助诊断,对抗肿瘤治疗效果的评估还需要结合影像和其他临床检查综合分析。   鹰版妈妈近10年CEA观测曲线图 患者生存期、预后与细心观察、科学抗癌是分不开的 我们可以通过建立肿瘤标志物监测日程表,来观察两种或多种肿瘤标志物的动态变化,通过联合应用提高临床敏感度,从而为抗肿瘤的疗效评估、肿瘤复发、转移提供预测依据。在病程观察中,连续、成倍的肿标增长更有临床参考价值,监视肿标不仅有利于治疗,也很大程度上改善了预后。 参考文献 [1]肿瘤标志物,TM. 宋锐 [2]血清肿瘤标志物NSE、CEA、SCC、ProGRP及CYFRA21-1对肺癌病例类型的鉴别诊断价值.  高翔 陈艳炯 […]

半夏
带你活学活用血液化验单(一)

带你活学活用血液化验单(一)

文章来源:与爱共舞订阅号   本文作者:Vv 关键词: 血常规、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肿瘤相关性贫血、药物引起白细胞变化、骨髓抑制、放化疗、血小板减少症、恶性肿瘤、免疫治疗贫血 “血液化验”在肿瘤患者的诊断、治疗中尤为重要,血液在循环系统中不断的流动,与全身各个系统的组织器官均有密切的联系,不断的与各种组织进行着物质交换,肿瘤可以侵犯各个组织和血液系统,引起血项变化,所以血液指标是患者组织器官及造血系统的“晴雨表”,血液化验伴随着患者的整个病程。 关于血项相关科普,Vv除了与大家“活学”——如何看懂血项化验单,重点是要带大家“活用”——如何巧妙的应用一些特定的血清标记物了解患者病情,提前协助预测抗肿瘤疗效,及时发现抗肿瘤药物毒副反应,所以此次科普主要分两部分: (一) 认识血液——血细胞的基本组成、影响血细胞变化的相关因素 (二) 应用血液化验——针对肿瘤患者,哪些血清标记物可以提前预测预后、抗肿瘤疗效、副作用反映。 今天先为大家讲解第一部分——认识血液。 在以往的学习中,估计患友们对“血常规”并不陌生了,血常规检测的是血液的细胞部分,它能发现细胞数量和形态的变化,其结果有利于发现全身性疾病和药物毒性的早期迹象,有助于病情的诊疗判断。 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血细胞的组成 血细胞又称“血球”是存在于血液中的细胞,能随着血液流动遍布全身,主要包含: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三个部分。 红细胞——主要功能是运送氧和二氧化碳,调节酸碱平衡 相关延伸: 肿瘤相关性贫血(CRA) 贫血是部分肿瘤患者的早期表现,呈轻度或中度贫血,主要症状是慢性持续的疲乏感,与活动量无关,很难在静息状态后缓解,肿瘤相关贫血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会加剧肿瘤细胞乏氧,诱导蛋白质组织学和基因组改变,从而可能对放射抗拒有明显影响,乏氧还会导致肿瘤细胞对化疗等药物耐药,促进肿瘤恶性进展。 治疗策略: 目前认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输血均为治疗肿瘤患者的主要手段,EPO治疗化疗相关性贫血的血红蛋白含量(Hb)初始值为小于等于100g/L;治疗主要目标是减少输血,当Hb低于80g/L时,不建议肿瘤患者进行化疗,在肿瘤相关贫血的Hb水平下降至70g/L之前,原则上不应考虑数学治疗,不主张输血作为肿瘤患者纠正贫血的主要治疗手段。当Hb小于60g/L之、临床需急需纠正缺氧状态、或发生大出血时需考虑输血; 对于明确有缺铁者,给予补充铁剂,但由于恶性肿瘤贫血中有相当部分是铁利用障碍所致,此类贫血不能以输血或补铁方式治疗,可以注射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纠正贫血。 免疫治疗引起的贫血建议完善检查以排除其他因素引起的贫血,确定为免疫性贫血,建议永久停用ICIs,并给予泼尼松1mg/kg/d-2mg/kg/d治疗,如无效或者恶化给予免疫抑制剂如CD20单抗、利妥昔单抗、免疫球蛋白、麦考酚酯等,也可根据指南输红细胞纠正贫血补充叶酸。 白细胞——主要是人体与疾病斗争的“卫士”,具有吞噬和免疫作用 当病菌侵入人体体内时,白细胞能通过变形而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如果体内的白细胞的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 白细胞也可随人体正常生理变化,在静息状态下,白细胞数值较低,活动和进食饮酒后较高,尤其是在剧烈活动后,可于短时间内使白细胞高达35*10^9/L。所以我们在平时检测中,医生叮嘱空腹晨血。同时,白细胞也会受到长期吸烟影响,吸烟者的白细胞计数可高于非吸烟者30%。 相关延伸: 化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 血液复查时间节点很重要:化疗结束后第5~6天白细胞开始下降,如果此时白细胞在2.0*109/L左右,则需要立即处理,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下降至三度或者四度骨髓毒性。化疗后17~18天,白细胞高于2.0*109/L,无发烧症状暂不需要处理,此时白细胞处于上升阶段,可以自行恢复。 哪些药物可能引起白细胞减少? 血小板——在止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的主要功能是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防止过度失血 血小板可以形成血栓堵在伤口上并释放促凝因子,促进血液凝固。同时还能够维护毛细血管壁,营养和支持毛细血管。 相关延伸: 肿瘤相关血小板减少症 肿瘤患者在接受抗肿瘤治疗后复查血项非常重要,医生通常会推荐放化疗的患者3天复查一次血常规,有些患者因为忽视这个忠告,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大多数抗肿瘤治疗通过药物、放射线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杀死部分正常细胞如:骨髓造血细胞、胃肠道细胞等,引起骨髓抑制、此时会引起感染、出血、疲乏、头昏等等一系列副反应;同时,肿瘤患者的基础疾病在治疗过程中也往往会被忽视,肿瘤进展引起的基础疾病恶化和新发病变,都是抗癌过程引发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及时复查血项对癌症患者的全程管理极为重要。下一期Vv将带大家一起巧妙应用癌症患者血检中重要的血液标志物,预测癌症患者预后及抗肿瘤疗效。  

半夏
癌症出现罕见母婴传染!自然界中,还有这两类危险肿瘤具有传染性

癌症出现罕见母婴传染!自然界中,还有这两类危险肿瘤具有传染性

上个月,一则肿瘤母婴传播的新闻刷爆了网络。在日本的两个小男孩肺中,发现了与他们的母亲身上宫颈癌基因相匹配的肿瘤[1]。这很可能是在分娩过程中,婴儿吸入了含有癌细胞的产道分泌物,被来自母亲的肿瘤感染了。 此前,也发生过一些母亲的血液肿瘤[2]或黑色素瘤[3]通过胎盘传给胎儿的案例,还出现过器官移植导致的癌症传染。但总体而言,肿瘤在人之间传染是十分罕见的,但在其他一些动物之间,有几种肿瘤已经广泛的传播开了。 人类认识到的第一种传染性肿瘤长在我们最好的朋友——狗身上,叫做犬传染性性病肿瘤(TVT)。顾名思义它是狗身上一种通过性接触传播的肿瘤。 1876年,俄国科学家M. A. Novinski首次描述了TVT,并证明它可以通过活的肿瘤细胞在免疫正常的狗之间传播[4]。 TVT也是狗最常见的肿瘤疾病,尤其是一些流浪狗较多的地方,比如印度,TVT可以占到全部犬类肿瘤的23%~43%[5]。除了在狗之间传播以外,TVT偶尔也会传给狐狸、郊狼、豺等其它犬科动物[6]。 犬传染性性病肿瘤 不过,狗中TVT的患病率虽然高,但大多并不致命,只是持续缓慢生长,造成泌尿生殖系统的炎症和出血,影响交配,持续数年,有时可以自发消退[5]。 对肿瘤来说,跟宿主的长期共存也有利于自身的广泛传播。少数情况下,因为免疫力较差等原因,也会有大约5%~17%的TVT会发展成恶性侵袭性的疾病。 分子生物学分析表明,TVT大约有250~2500年的历史[7]。它能和狗长期和平相处,可能正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而另外一种新近出现的传染性肿瘤,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几乎灭绝了一个物种。 袋獾 袋獾是一种生活在澳大利亚南部的塔斯马尼亚岛的有袋类食肉动物,性格十分暴躁凶残,从出生起就开始不停的打斗,就连谈恋爱都是靠撕咬打斗完成的。 欧洲人初次登上塔斯马尼亚岛时,听到夜间丛林里袋獾进食时互相撕咬吼叫的声音,甚至以为这座岛被恶魔占据,袋獾也因此被称为塔斯马尼亚恶魔。 1996年,一位业余野生动物摄影家ChristoBaars前往塔斯马尼亚拍摄袋獾时发现,一些袋獾的面部都因肿块而严重畸形,甚至会影响进食。这一疾病被命名为袋獾面部肿瘤(DFT) 人们起初认为DFT是一种寄生虫或病毒引起的疾病,但在2006年研究人员最终确认,这些肿块是一种施万细胞瘤,而且基因分析显示不同个体身上的肿瘤都是同源的[8],最初都来自一只雌性袋獾[9],通过袋獾间永不停息的撕咬打斗,在整个岛上传播开来。 2014年的时候,科学家又在塔斯马尼亚东南部发现了第二种传染性的袋獾面部肿瘤(DFT2),同样是施万细胞瘤,不同的是它最初来自一只雄性袋獾[10]。 袋獾面部肿瘤(左为1996年发现的DFT1,右为2014年发现的DFT2) 就在确认DFT是一种传染性肿瘤的2006年,这一疾病已经传遍了半个塔斯马尼亚[11]。大多数袋獾都会在患病6个月之内因无法进食死亡[12],这也使得袋獾的种群数量快速下降。 到2016年,袋獾面部肿瘤首次发现后的20年时,袋獾的种群数量已经下降了80%[13],人们一度认为它们会在几十年内灭绝。 不过袋獾也没那么容易屈服。肿瘤的压力下,一些雌性袋獾性成熟提前了,可以在感染肿瘤死去之前完成繁殖。另外,经过20年左右的进化,一些袋獾对肿瘤的抗性大幅增加,能在感染后存活两年以上,还有23只袋獾在感染后自愈[14]。 目前,袋獾的种群数量已经停止了减少,应该不会因为面部肿瘤灭绝了。用现在的流行词说,就是袋獾完成了对面部肿瘤的群体免疫。 面部肿瘤能在袋獾间如此迅猛的传播,除了自身的一些免疫逃避策略外,很重要一点在于袋獾是个岛屿物种,缺乏基因多样性。换句话说,所有的袋獾都是亲戚,互相之间遗传差异不大,免疫排斥较小[15]。 科学狂人ChesterSoutham,他的试验也推动了医学伦理的发展 不过对于人类,一般情况下大可不必担心被别人的肿瘤传染。 1956,美国科学家Chester Southam曾经给150名健康的囚犯注射了海拉细胞,无一人因此患上癌症[16]。现有的几例人类肿瘤传播案例,也都是发生在母婴这样的特殊关系下,或器官移植患者和HIV患者这样的免疫抑制人群中。 不过,一些致癌的微生物还是很容易在人群中传播的。像幽门螺杆菌、HPV、EBV,还有乙肝和丙肝病毒等等,很容易通过共同进食、性行为等途径传播。据统计,全世界大约13%的癌症来自这些传染性疾病[16],值得每个人注意。 参考文献: [1]. Arakawa A, Ichikawa H, Kubo T, et al. Vaginal Transmission ofCancer from Mothers with Cervical Cancer to Infants[J]. New England Journal ofMedicine, 2021, 384(1): 42-50. [2]. […]

小D
来自中国人群临床数据发现,肺癌风险竟也藏在口腔中毫不起眼的微生物里

来自中国人群临床数据发现,肺癌风险竟也藏在口腔中毫不起眼的微生物里

你的口腔微生物,不再只是跟龋齿,牙周病,口臭等问题有关。 从此,它还跟你患肺癌有关。 前不久,刊登在《英国医学杂志》BMJ子刊Thorax上的一篇文章,延展了我们对患肺癌原因的理解空间。 抽烟是影响肺癌非常重要的因素,肺癌人群里,绝大部分的患者都有吸烟史。因而,一直以来,我们都不留余力的大力推广戒烟行动。 不过,仍然有不少的非吸烟人群,他们的肺癌成因各不相同,有的甚至可能是个谜。在科学家一路不断地探索下,我们找到了基因影响因素,生活环境影响因素(汽车尾气,雾霾,炒菜的油烟),还找到了化学物质接触影响因素(石棉,二氧化硅,氡)。 而这次,科学家们找到的是生物影响因素:口腔微生物。 据悉,这一临床大发现,是目前第一个关于非吸烟人群的口腔微生物与肺癌风险的研究成果。而且还是中国人群的数据哦。   该研究由来自美国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范德堡大学和国家癌症研究所,以及来自中国的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科学家们,一起共同完成研究。共计研究了超过13万的上海人健康数据,包括上海女性74941名和上海男性61480名,研究采用嵌套病例对照研究。通过对比不吸烟人群的病例组和对照组情况发现: ○ 口腔菌群多样性越低,肺癌风险越高; ○ 口腔中乳杆菌目和芽孢杆菌纲细菌的丰度高,肺癌发生风险升高; ○ 拟杆菌门和螺旋体纲细菌的丰度高,肺癌发生风险降低。 从结果来看,我们口中的微生物的确与肺癌的发生息息相关。那么,这一大发现,对于患者或者是健康人而言,有什么指导意义呢? 1 口腔健康 是一件需要被足够关注的事 现今人美已知的口腔微生物可能超过700多种,而这个庞大的微生物群体,有着自己的生态平衡,与宿主的健康状况有着切不断的联系。 我们虽然不需要直接去监测自己的口腔微生物变化,但从过往的经验来看,保持良好的,平衡的口腔菌群多样性对宿主维持健康非常重要。同样的,对于降低患肺癌风险也非常重要。 因此,在每次用餐后,都应该尽量的做好口腔清洁,避免在有食物残渣残留的情况下,滋生其他微生物。如果你有口腔健康问题,比如龋齿,牙周病等,要尽快就医,尽早医治,切记不要因为暂时没有大碍而选择放任,这时候你的口腔菌群很可能早已失去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当出现口腔问题时,即使你足够幸运逃过肺癌,在口腔问题的长期恶化下,也可能引发不可逆转的其他大灾难,比如反复疼痛,长期口腔溃疡,失去牙齿…… 所以,总的来说就是,你的口腔卫生,你的口腔健康问题,应该是件需要你足够关注的事情。 2 调节口腔菌群 为源头上扼杀患肺癌提供全新思路 过去我们预防肺癌,讲戒烟,讲远离致癌物。往后,我们做预防,我们应该还要讲调节口腔微生物的生态平衡。 尽管,目前我们对口腔微生物和宿主之间健康关系的研究成果并不多,但从现有的成果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口腔微生物对预防肺癌的潜力。至少对于非吸烟人群而言,调节口腔微生物生态失衡问题,可能是非常好的预防,甚至是治疗作用。不过,最终的结果,还需要静待其他的临床结果来证实。 另外,如果吸烟人群的口腔微生物也与肺癌的发病有高度相关性,那么,肺癌发生,就需要综合考虑口腔微生物的问题。在肺癌的疾病预测中,亦或是在探索新的治疗策略中,也都应该要考虑到口腔微生物的问题。 也许,日后,在我们对口腔微生物有更多了解后,直接调节口腔微生物,是我们扼杀肺癌的重要手段也说不定,未来可期。   参考文献: [1]. Hosgood H D, Cai Q, Hua X, et al. Variation in oral microbiome is associated with future risk of lung cancer […]

小D
唱首歌吧!听一听你的甲状腺怎么样

唱首歌吧!听一听你的甲状腺怎么样

将来你去体检,如果医生让你一展歌喉,不要感到诧异,医生并非要欣赏你美妙的歌声,而是要听一听你的甲状腺有没有问题。 甲状腺是重要的内分泌腺体,位于颈部甲状软骨下方,气管两旁,形似蝴蝶。 图片来源:NIH   甲状腺疾病是困扰年轻人特别是女性的常见内分泌疾病之一,特别是甲状腺癌,因为常发甚至被冠以“癌王”之称。但这个“癌王”被评上拼的只是患者数量,论凶险和隐匿,还是远远比不上真正的“癌王”胰腺癌的。甲状腺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都相当不错。这不,研究者们又发明了新技术:通过歌声来诊断甲状腺癌[1]。 通常甲状腺癌是采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来诊断的,这种方法是侵入性的,并且并非完全准确,有的癌变不一定能检出,而另一些时候其实不用做检测遭罪。所以如果能有非侵入性的更加方便的检测方法就好了。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检测甲状腺癌。 图片来源:medicinenet.com 当我们唱歌时,声音的振动会在声带附近的组织中产生一种波,称为剪切波。如果甲状腺中存在肿瘤,僵硬度会增加,会加速剪切波的传播。利用超声成像测量这些波的速度就可以确定甲状腺组织的僵硬度,进而评估病变程度。 医学成像里常用的超声波是一种纵波,传播方向与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平行;而剪切波是一种横波,传播方向与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垂直。常用的纵波超声成像只能显示器官的位置、大小和形态,对于更细微的细节,例如组织的病变程度,就无可奈何了。而剪切波的传播速度和介质的硬度或者弹性有关系,如果器官因为病变而变得纤维化或者变硬,剪切波的传播速度会增加,从而定量显示器官的僵硬度。这种技术被称为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 横波和纵波的区别 图片来源网络   这种剪切波测量技术最开始是在工程学里用来评价土层性质的,不过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近些年剪切波在医学影像领域开始大展身手,可以用来定量显示人体软组织的僵硬度进而评估是否有病变,在肝脏疾病和乳腺癌中都有相关的研究应用[2]。 不过大多数人体器官附近没有声源,因此需要施加外力让器官受压应变或者使用脉冲在体内产生剪切波,再去测量剪切波的传播速度,这也限制了它的应用。不过,甲状腺有着先天优势——它靠近我们的发声器官,因此可以不借助外力,直接靠我们的声带发声,产生剪切波方便测量。 测量过程也很简单:将一个探测器放在甲状腺处,然后让被试跟着扬声器发出频率约150赫兹的声音,就像练习吊嗓子一样。为什么是150赫兹呢?因为这一频段下甲状腺在剪切波下的成像还不错。  剪切波测量过程[1] 这种剪切波测量方式的最大好处就是简单快捷。它不需要在超声扫描仪上添加专门或复杂的设备,只需要大约一秒钟的数据采集就可以完成。分析数据是最长的一步,但只要开发设置好了计算程序,就能自动完成。 虽然目前用于甲状腺的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测用的是单一频率的声音,研究者们下一步打算加入更多其他的频率,获得更丰富的剪切波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这样,做甲状腺检测就不用只是单调地吊嗓子了,而是真的唱着歌就把检测给做完了。 剪切波弹性成像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同常规超声成像是很好的互补。让我们期待这一技术在疾病诊断里的更多应用。 Reference 1. Beuve, S., Callé, S., Khoury, E., Simon, E. G. & Remenieras, J.-P. Natural shear wave imaging using vocal tract vibrations: Introducing vocal passive elastography (V-PE) to thyroid elasticity mapping. Appl. Phys. […]

半夏
全球首次确认:癌细胞会通过生产传递给婴儿

全球首次确认:癌细胞会通过生产传递给婴儿

文章来源:与癌共舞订阅号   文. 许柯 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1月7日宣布:两名患宫颈癌的产妇在生产时,将癌细胞转移给了腹内婴儿,婴儿被诊断为肺癌。该发现是癌细胞在生产过程中进行转移的首次确认。该研究已登载在美国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癌细胞在母婴间传播 之前我们写过一篇文章《一人患癌全家预防,这可不是玩笑!》专门讲解了癌细胞的遗传性与家族聚集性。文章中谈到,父母会将体内的致癌基因遗传给子女,而致癌基因会导致患癌几率急剧增加,这也是癌症遗传的主要方式。而癌细胞直接传递给子女的这种情况其实并不多见。 2007 年,一位28岁的日本母亲怀孕期间身患癌症,在生下一名女婴后,这位母亲因为阴道大出血而去世,最终确诊其为白血病晚期。而在11个月后,女儿也被发现下颚与脸颊的交界处长出了一个奇怪的肿块,同时还有胸腔积液的症状。经过活检确认,最后确诊为白血病。在基因测序后发现女儿的白血病细胞与母亲的核型相同,融合基因的易位点序列也一致,说明女儿体内的白血病细胞正是来自于母亲体内。那癌细胞是怎么来的呢?经过一系列研究发现,“胎盘”竟是罪魁祸首,由于胎盘屏障与胎儿免疫反应同时失效,使得母亲体内的癌细胞经由胎盘传递给了孩子。 那么除了在孕期,在分娩的过程中癌细胞也可能会进行传播。此次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的这项研究通过2个实例,首次证实了母亲在分娩过程中也会将癌细胞传递给孩子。这无疑让我们对癌症的遗传有了重新的认识与思考。 从宫颈癌到肺癌 根据发表在《新英格兰杂志》上的论文,我们可以看到文中记叙了一个23个月大的男孩与一个6岁男孩的病例。他们因为咳嗽、胸痛等症状去医院检查,被查出患有肺癌,对于这么小的孩子而言,为什么会患上肺癌就成了值得去深究的事情。在一番探查后发现,他们除了都是肺癌患者,他们的母亲也都在生产前或生产后被查出患上宫颈癌。可这和他们患上癌症有什么关系呢? 两例归因于母婴传播的肺癌病例 按照之前的看法,如果母亲将癌细胞传递给了孩子,孩子应该会患上与母亲相同的癌症,就如同前面的白血病。并且由于胎盘的血源性扩散,后代在脑,骨骼,肝,肺和软组织中存在多个弥漫性转移灶。而这两个病例都只在肺部观察到肿瘤,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研究人员推断,如果母亲患有宫颈癌,在分娩过程中产道的液体内可能会含有癌细胞,而婴儿暴露在这些含有癌细胞的产道液中可能会将癌细胞吸入肺部。 研究人员对儿童的肺癌肿瘤与母亲的宫颈癌肿瘤进行了单独的DNA分析,对肿瘤和正常组织的配对样品进行了下一代测序测试。最后得到的基因图谱证实了儿童的肺癌肿瘤是来自母体。两种肿瘤有着相同的基因突变,并且儿童肿瘤中的基因包含不在儿童种系基因组中的基因。两个孩子的支气管周围肿瘤生长模式也都表明,肿瘤是由于出生时吸入受肿瘤污染的阴道分泌物而从母婴传播。 母亲和儿童肿瘤的基因谱 后续治疗 幸运的是这两位孩子都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并在之后的随访中没有复发的迹象。对23个月的男孩,医生对其使用了14周的O药治疗,并进行了肺叶切除手术以切除剩余结节。 而6岁男孩的治疗过程相对曲折,他先接受了5个周期的紫杉醇+顺铂的化疗,后改为3个周期的紫杉醇+卡铂,2个周期的紫杉醇+伊立替康,最后CEA降至正常。但3个月后左肺出现了复发,在进行了5个周期的化疗(吉西他滨+多西他赛)后又进行了1个周期的紫杉醇+卡铂化疗,最终医生还是选择将其左肺进行切除。切除后再无复发迹象。 总结 日本的此次研究论证了:患有宫颈癌的母亲在其生产过程中,其羊水、阴道分泌物或血液中都可能含有癌细胞,在分娩时可能会被婴儿吸入。 但通过孕检或注射HPV疫苗可以防止此类情况的发生。 此外,横浜市立大学妇产科教授宫城悦子说,“母亲的癌症转移至孩子身上,这太令人震惊。生产时某种程度来讲,宫颈癌也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因此,对于已经怀孕并患有宫颈癌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剖宫产的方式进行生产,从而避免孩子患上癌症的可能。 总之,此次的发现对于我们是一种警醒,告诫我们需要注重癌症的预防与治疗,对于癌症遗传研究可能会有更加深远的影响。 参考资料: [1] Arakawa A, Ichikawa H, Ogawa C, et al. Vaginal Transmission of Cancer from Mothers with Cervical Cancer to Infants. N Engl J Med. 2021 Jan 7;384(1):42-50.   

半夏
癌细胞像“熊”一样冬眠,躲避化疗和靶向治疗,但科学家找到了办法

癌细胞像“熊”一样冬眠,躲避化疗和靶向治疗,但科学家找到了办法

“医生,请用最好的药,难受一点我也不怕。”患者很多时候很勇敢,但在很多药物用上之后,很快身体就跨了,有时候肿瘤病灶幸运的缩小了,大家都很有自信,但为何过了一段时间肿瘤又再次复发?肿瘤为何会那么聪明?刚刚发布在顶级学术期刊《Cell》的一篇报道揭示了其中的秘密。 像“狗熊”一样冬眠的癌细胞 我们都知道狗熊会在冬天冬眠,以躲避严寒的冬季。冬眠的狗熊身体代谢下降,能量消耗少。至于为何狗熊找到了“冬眠”这个办法,进化是重要的推动因素。 很多研究表明,肿瘤细胞也会这样。这些癌细胞通过特定的基因表达,进入一种缓慢生长和分裂的状态,以度过由化疗药物、靶向药物所造成的恶劣环境。 尤其是化疗的时候,由于化疗药物不能区别正常细胞和癌细胞,只对增殖活跃的细胞进行击杀,癌细胞通过进入“冬眠”这种状态而躲避起来,而正常的细胞get不到“冬眠”这个技能包,还再不断分裂、增殖、被化疗药物杀死的更多的是正常细胞。患者受罪很大,但癌细胞杀死的比较少。 最后不能耐受化疗了,停止治疗后癌细胞就卷土重来了,这种情况非常常见,也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是,治疗时究竟只有部分癌细胞进入了“冬眠”,还是大多数癌细胞都进入了“冬眠”呢?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因为如果只是部分癌细胞进入冬眠,那么肿瘤细胞的多样性降低,这会让后续的治疗省心很多,部分科学家的研究结论是只有部分癌细胞能进入“冬眠”,且这部分癌细胞后续会再次生长,填充肿瘤病灶。 但最近发布的一项研究结论与之相反,认为大多数的癌细胞都具有“冬眠”的能力。 癌细胞的可逆药物耐受性持久性(DTP) 是怎么回事?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篇研究,引入了一个概念。如癌细胞通过“冬眠”躲避化疗或靶向药物的治疗,那就称之为可逆药物耐受性持久性(DTP)。为什么癌细胞会这么聪明地进入这个状态,究竟是那些基因起作用呢? 图1 找出影响癌细胞对化疗及靶向耐受性的基因 与之前使用商业化癌细胞的研究不同,研究者使用源自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细胞,在体外进行标记,形成癌细胞的条码库,然后将这些癌细胞抑制到模式生物老鼠身上,然后使用化疗药物来处理老鼠,同时使用空白对照做参比。过一段时间之后,提取相应的样本进行相应的检测和分析。 结果表明,很多癌细胞都具有进入“DTP”的能力,大白话就是进入“冬眠”躲避化疗和靶向治疗的能力。肿瘤病灶复发的时候并不是仅仅剩下小部分亚群,是几乎所有的癌细胞都具有“冬眠”的能力。 而且相应的基因分析表明,癌细胞劫持了一种生物学进化保守的“滞育”的能力。滞育是动物受环境条件所诱导的所产生的静止状态,通常发生于一定的发育阶段,比较稳定,这使得有机体在不利环境和时期更容易生存。 人体细胞有这些基因,癌细胞则劫持了这些基因来度过药物形成的选择压力。 图2 癌细胞进入“滞育”来躲避化疗 如上图所示,快速增值的癌细胞在感受到环境恶劣时,就通过下调mTOR信号通路,上调自噬信号通路来进入“滞育”。进入滞育的不仅是一种癌细胞,很多种癌细胞都可以进入“滞育”,等到治疗停止之后,这些癌细胞就都跑出来继续作恶。 治愈癌症,先解决癌细胞的“滞育” 从这一重磅学术期刊的研究来看,要想治愈癌症,或者达到长期生存的目的,我们有更好的药,更便宜的药这些都是基础。患者勇敢、乐观和坚强都是必要的。但我们必须认可和理解癌细胞的“滞育”能力。它们就是那么聪明里利用了古老的进化机制躲避了治疗。如果我们按住一个药一直吃,一直打,这终究不是治疗癌症的终极办法。 图3 科学家使用抗自噬药物阻止癌细胞进入冬眠状态 研究者使用了一种巧妙的办法。也就是进入“滞育”状态的癌细胞启动了自噬信号通路,那么就添加一种小分子药物来阻止自噬,结果表明癌细胞不能正常进入“滞育”状态。而更容易被化疗药物杀死。 这给了我们下面两点启示: 1、 未来可能很多临床试验会涉及到组合用药,可能会将看起来八竿子打不着的药物组合来用,比如化疗或靶向药物和抗细胞自噬药物组合。这往往可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很可能远远不是“1+1>2”,而是大很多倍。 2、 第二点,我们看到这个报道了。但现在用不到啊,那里找抗自噬的药物呢?如暂时没有,那么我们就学习着,先缓和现在正在犯的错误。比如一个化疗药物方案打个没头没尾。一个靶向药物吃的耐药后加量吃。如果癌细胞进入“冬眠”了,我们能不能骗一下这些“小混蛋”。暂停一下治疗,或者换一个其他机制的治疗药物。过一段时间再猛地杀一个回马枪。 希望本篇研究可以给到大家治疗上一些启示,提醒大家,防癌抗癌知识和信息是无比重要的。   参考文献: 1.Rehman et al.,Colorectal Cancer Cells Enter a Diapause-like DTP State to Survive Chemotherapy,2021, Cell 184, 226–242 2.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1-01-cancer-cells-hibernate-evade-harsh.html  

半夏
美国2021年癌症年度报告出炉,癌症死亡率再创单年最大降幅,肺癌治疗进步显著,非吸烟相关肺癌值得关注

美国2021年癌症年度报告出炉,癌症死亡率再创单年最大降幅,肺癌治疗进步显著,非吸烟相关肺癌值得关注

太长不看版: 美国癌症死亡人数下降2.4%,再次打破单年最大降幅记录; 2014~2018年间,肺癌死亡率年均下降5%,成癌症死亡减少最大功臣。 近日,美国癌症协会发布了最新一期的2021年美国癌症年度报告[1]: 继2016~2017年度癌症死亡率下降2.2%,创历史最高单年降幅后,2017~2018年度的癌症死亡率再次以2.4%的单年降幅刷新了这一纪录,其中约有一半是肺癌死亡下降贡献的。(由于统计数据有一定延迟,本次发布的数据截止2018年,未受到新冠疫情影响) 相比于癌症死亡率达到高峰的1991年,27年间癌症死亡率累计降低了31%,相当于减少了30余万例癌症死亡。   而对于刚刚开始的2021年,研究人员预计美国将确诊1898160例癌症,608570人因癌症死亡。其中肺癌仍是是男女两性的首要癌症死亡原因,预计2021年有107870人死于吸烟引发的肺癌,另有3590人死于二手烟。控烟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值得注意的是,非吸烟引发的肺癌也不容小觑,预计将造成20420人死亡,单拿出来也能在所有癌症中排进前10。近期有研究显示,非吸烟相关肺癌与口腔微生物有很大关系,我们也将在近期解读这一研究。   预计2021年癌症发病人数(上)和癌症死亡人数(下) 01 癌症发病趋势:禁烟效果显著,丙肝成为大问题   癌症发病率总体上来说,在1990年前后达到高峰,这主要是因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筛查的普及,之后开始逐步下降。不过女性的癌症发病率近年来有所上升,这主要是乳腺癌和子宫癌的增加,部分要归因于肥胖和女性生育率降低。   1975年来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化趋势 肺癌在男性中的下降速度是女性的2倍,这主要与男性吸烟较多,控烟效果较明显有关。不过在1960年后出生的人群中,女性肺癌的发生率超过了男性,目前还无法解释。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2000年前后因筛查的普及快速下降,近年来下降趋势逐渐放缓。不过,65岁以下的人群中,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却在升高。 1975年来不同癌症发病率变化趋势 相比于肺癌和结直肠癌,肝癌的发病情况就没那么乐观了。 男性肝癌发病率在几十年的快速增长后逐渐稳定下来,女性肝癌依然在以每年2%的速度增加。研究人员估计,通过减肥、戒烟戒酒、治疗乙型和丙型肝炎,大约可以减少71%的肝癌发病。 尤其是慢性丙肝,大约造成了25%的肝癌。尽管现有药物可以治愈90%的丙肝患者,但大多数感染者没有得到诊断和治疗。而且在2010~2017年间,由于阿片类药物的流行,急性丙肝感染激增3倍以上,其中75%~85%将慢性化,这将进一步增加肝癌的发生。 02 癌症死亡和存活率趋势:肺癌治疗进步明显,但筛查或需进一步普及   2018年,美国共死亡2813503人,其中21%死于癌症,是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死亡原因。相比2017年,美国的癌症死亡率下降了2.4%,连续第二年打破最大单年降幅纪录。   2010~2016年间诊断的癌症,总体5年生存率为67%。其中前列腺癌(98%)、皮肤黑色素瘤(93%)和女性乳腺癌(90%)的5年生存率最高,胰腺癌(10%)、肝癌(20%)、食道癌(20%)和肺癌(21%)的5年生存率最低。   癌症死亡率变化趋势 自1970年以来,除宫颈癌和子宫癌外,所有癌症的生存率都有所提高,特别是治疗方案的改进和靶向治疗的发展,使造血系统肿瘤的生存率提升尤为明显。比如慢性髓系白血病,1975年前后的5年生存率只有22%,2010~2016年间达到了72%,其中使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比如格列卫)的患者,预期寿命更是近乎常人。 而肺癌的低生存率,主要是因为大部分患者(57%)诊断时,肿瘤已经开始转移了。转移后的肺癌,5年生存率只有6%,作为对比,未转移的肺癌5年生存率能达到59%。或许低剂量螺旋CT肺癌筛查应当进一步普及。 目前,肺癌筛查主要推荐吸烟或曾吸烟30包年(每天1包抽30年,或每天2包抽15年,以此类推)以上的人去做。有研究建议这一标准可以降低到20包年,但能否将肺癌筛查推广到一般人群,依然颇受争议。   肺癌2年生存率变化 不过肺癌治疗上的进步还是挺大的。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新药和胸腔镜手术的帮助下,2年生存率从2009~2010年间的30%提高到了2015~2016年间的36%。在2014~2018年间,肺癌死亡率年均下降5%,几乎一半的癌症死亡率下降是肺癌死亡率下降产生的。 此外,2014年开始实施的《患者保护与平价医疗法案》(即奥巴马医改),让更多人获得医疗服务,也被认为对肺癌死亡率降低有贡献。毕竟,效果再好的新药,用不起也是白搭。不得不说这一点上,我国的带量采购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参考文献: [1]. Siegel, R. L., et al. (2021).”Cancer Statistics, 2021.”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

小D
癌症死亡率下降31%,癌症真的可防可控

癌症死亡率下降31%,癌症真的可防可控

文章来源: 与癌共舞论坛   文. 许柯 从1970年起,美国癌症学会(ACS)每年都会对美国当年癌症的发病率与死亡率进行数据统计,并预测出当年的癌症新发病例与死亡人数。最新的《2021年度癌症统计报告》发表在了顶级刊物《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上。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值得我们关注的信息吧! 总死亡率下降31% 报告一上来就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癌症死亡率从1991年开始持续下降至2018年,总死亡率下降31%。2016-2018年连续两年实现突破记录的大幅下降(2016–2017年降幅为2.2%,2017-2018年降幅为2.4%)。这意味着癌症死亡人数将比死亡率保持峰值的情况下减少320万。 美国1991-2017年男性癌症避免死亡人数和1992年-2017年女性癌症避免死亡人数 发病率与死亡率急转直下 从1975年-1991年美国癌症的发生率与死亡率逐年增加,尤其是男性癌症发病率从1987年到1991年间飞速增长,主要是由于当时美国烟草横行,吸烟人数众多,甚至连专业的医生都有大部分人在抽烟,这就导致患癌人数飞速增加。而吸烟人数较少的女性的癌症发病率就相对增长缓慢。 但从1991年开始,美国的癌症发病率就开始逐年下降,直至近年来接连打破记录创造新低。那么这期间都发生了什么呢?是什么让美国的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不断下降的呢? 美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趋势 死亡率降低的背后 美国癌症死亡率之所以能不断降低,主要归功于这四大癌症的死亡人数减少,它们分别是: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和前列腺癌。 1930–2018年美国按性别的癌症死亡率总体趋势和部分癌症死亡率趋势 无论是发病人数还是死亡人数从1991年起就不断走低,这主要归功于美国政府的禁烟行动。先是规定未成年人禁用烟草,然后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再通过“吸烟有害健康”的标识与广告宣传,最后再到禁止在公共场合吸烟,违规者将受到巨额的罚款。经过不断地努力美国的烟民人数比例从1960年代的大约45%下降到今日的20%上下。这也导致截至2017年,肺癌的男性死亡率自1990年的峰值水平下降了51%,女性自2002年以来下降了26%。 虽然在我国也在推行着一系列的禁烟措施,但大多没有严格的监管及惩罚措施,这就导致禁烟力度较低。希望除了国家可以进一步加强公共场合吸烟的惩处力度,同时我们也能意识到吸烟的危害,自行戒烟。 除了不良行为的限制,医学水平的提高与人们防范意识的提高也是导致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乳腺癌是年龄20~59岁女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自1989年来女性乳腺癌患者减少了52%。这主要是由于乳腺癌高风险人群的筛查和防治造成的。此外,从2010年到2016年,女性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90%,这得益于不断发展的乳腺癌治疗手段。除了手术水平的飞速提升,还有多种靶向药的助力。 前列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约为99%,甚至高于我们一般不视为癌症的甲状腺癌(5年生存率约为98%)。 黑色素瘤的死亡率也下降很快,主要得益于双靶治疗方案的推行以及免疫疗法的普及,这极大的改善了患者的生存率,20-64岁黑色素瘤患者的整体死亡率每年下降了7%。 癌症预防我们可以做什么? 当然,使用再好的治疗手段进行治疗也比不过不患癌。要记住:防永远大于治! 例如,通过筛查和近年来的HPV疫苗接种,宫颈癌几乎是100%可以预防的。 早期的乳腺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与睾丸癌5年生存率都高于95%,也就是说通过早期的筛查和及时的干预治疗,这些癌症对我们完全够不成威胁。 除了定期的体检、筛查,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非常应该做到的,比如前面提到的戒烟,当然还有控制体重、增加运动、合理饮食等等。 总之,提高防范意识,加强自身管理,加之不断发展的癌症治疗技术,癌症真的已经变得可防可控。相信随着我们的共同努力,癌症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定能不断刷新甚至降至与普通疾病无异。 参考资料: [1] Rebecca L. Siegel, et 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 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2020, doi: 10.3322/caac.21590.  

半夏
抗癌“好辅助”益生菌:决定人体免疫力的关键,选购需要参照这3个秘诀

抗癌“好辅助”益生菌:决定人体免疫力的关键,选购需要参照这3个秘诀

近年来,微生物(尤其是肠道微生物)在健康界带起了一个狂热的风潮,霎时间,各类益生菌,益生元产品在微商圈里,在媒体直播间里,在电商平台里……卖得火热。肠道微生物领域变得热火朝天,如火如荼。   说实话,看着这样的局面,小编的内心是有些激动的。因为,在几年前,小编刚接触到肠道微生物时,关注的人并不多。放眼全国,关注肠道微生物的人只有寥寥的几个地区(广东,北京,山东,江西等),各自分散。 而如今,在业内人士的努力下,很多企业开始在肠道微生物相关的健康医疗领域做投资布局或产业布局。不得不说,这给肠道微生物领域的发展带来了非常大的帮助。 随着肠道微生物在人们心中认知度越来越高。科学界和普通老百姓也纷纷开始主动了解它,接受它,使用它: 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微生物对机体的益处和害处;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益生菌产品; 我们开始尝试用菌群来治疗顽疾(UC,IBD等); 我们开始尝试用菌群增强癌症治疗效果; 我们开始尝试用菌群攻克癌症…… 但与此同时,过度的产品推广和一些误导性的营销也从而滋生。不少益生菌产品打着抗癌和包治百病的功效活跃在癌友圈。使得不少消费者在选择益生菌产品时,眼花缭乱,无从下手,甚至是上当受骗。 所以,今天要教大家选购益生菌产品的三个小秘诀:活,量,作用。大家搬好小板凳了吗?   01 消费者选购益生菌产品秘诀一:活   在告诉大家如何做个心明眼亮的消费者之前,还是想啰嗦几句:有条件通过膳食和健康生活方式来改善健康问题的人群,还是要优选膳食和健康生活方式。   如果非要选择益生菌产品辅助的话。那么,首先教大家的第一点就是:活。   其实,“活”是世界卫生组织对益生菌明确定义的条件之一。也就是说,首先你的益生菌必须是“活”着的。这意味着,你的益生菌产品刚生产时是活的,在货架上售卖时它也要是活的,被消费者购买食用后,在肠道内定殖还是活的。   而要保证这三个活,离不开生产厂家的努力,和消费者本人的努力。   首先,高活菌的益生菌产品生产,考验的是厂家的生产工艺技术。我们都知道,已知的益生菌大多是厌氧型的细菌,因此,对于生产工艺的要求会特别严格。无论是益生菌的培养,分离,浓缩,到冷冻干燥等各项工艺,都要有极其严苛的条件。而不同的益生菌剂型产品还需要不同产线,如,冻干益生菌粉,益生菌片剂,益生菌胶囊等。这些问题都决定了一个厂家生产出来的益生菌产品有多少活菌。   而产品生产出来,就要面临着运输和贮存条件。通常情况下,益生菌类产品的运输和贮藏要求是低温冷链,避光,密封。除非是特殊工艺的益生菌产品才有可能在常温下保存。   综上,我们选购益生菌产品时:不明厂家和不明生产工艺的产品不选,不按照说明要求贮藏的产品不选。   那么,作为消费者,能为获得活菌做出哪些努力呢?   同样的,购买的益生菌产品要按照要求保存在合适的温度下。因大多数益生菌都是厌氧型细菌,因此,拆包装后,都应该尽快食用。另外,绝对大数益生菌都不耐酸,因此,选择餐后服用益生菌效果会更好,因为餐后胃酸的PH值会有所升高。 02 消费者选购益生菌产品秘诀二:量   在保证了服用的益生菌是活的情况下,要发挥益生菌的作用是离不开“量”的。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对益生菌明确定义的条件之二,强调了要达到充足的数量。   尽管,目前,国内并没有对于益生菌类产品的益生菌量做出明确的规定,但在其他条件一样的情况下,目前公认的是产品的活菌数量越多越好,这样更有利于活下来的益生菌在肠道内发挥群体优势。   肠道菌群是一个生态和多样性都非常复杂的群体,某种益生菌的数量太少是不利于定殖和长期生理作用的,久而久之,在不同的细菌群体的竞争中,甚至会被淘汰。因此,选购产品时,看产品标注的活菌数量也是需要考量的标注之一。   03 消费者选购益生菌产品秘诀三:作用   要讲的第三个点,就是益生菌的作用。世界卫生组织对益生菌明确定义强调的第三个点就是:要对健康有益。   目前认为,益生菌在肠道内与致病菌相互作用,帮助机体抵御致病菌,增强肠道屏障功能。同时,益生菌的自身代谢产物也对机体有影响,比如乙酸,丁酸等短链脂肪酸对于抑制炎症反应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都有作用。   因此,益生菌必须满足对健康有益的作用,才能有机会被称为益生菌。国际益生菌和益生元科学协会(ISAPP)的共识中强调过一点,不是所有发酵食品中的微生物都能直接称为益生菌,那些对机体健康益处还没有明确功能的微生物并不是益生菌。   所以,那些标榜着益生菌有治疗癌症抗癌功能的产品,我们就要多留个心眼了。先问问它,有获批的适应症吗?做了临床试验了吗?临床结果是怎样的,如果只是告诉你一两个案例,就标榜自己有抗癌的功效,那么,不好意思,这是一款百分之两百的虚假产品!   而我们之前在Science上看到的有关于菌群有助于PD-1抑制剂抗癌效果的研究,的确是一项研究突破,但还没有完成产品上市前一系列严格的临床试验,有效性和安全性都没有得到具体的验证,是不能直接就断定吃了某些益生菌产品就真的能辅助抗癌的。所以科学抗癌,需要正视研究结果。   […]

小D
3种疫苗齐头并进:肿瘤5年不复发、逆转PD-1耐药

3种疫苗齐头并进:肿瘤5年不复发、逆转PD-1耐药

最近一段时间,整个生物医药圈,最火的词,就是:疫苗。 美国、英国、中国等几大世界强国的新冠疫苗,陆续公布3期临床试验数据,并且在世界各国先后上市:困扰地球人整整1年、严重扰乱正常社会生活的新冠疫情,有望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逐步迎来转机。 与此同时,肿瘤圈也不断传来抗癌疫苗的好消息。 01   首先,是一家名叫Greenwich Lifesciences的小公司,因为公布了一款用于乳腺癌患者抗癌疫苗的2期临床试验数据,公司股票一夜之间暴涨了230%。这家公司生产的疫苗,是一种经典的肽段疫苗,也就是把精挑细选的能激活免疫反应的、来源于致癌蛋白中的关键片段,直接生产出来,打给肿瘤病友。这是疫苗研发工艺里最古老、最传统的思路。 这家公司选择的靶点,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HER2。目前针对这个靶点,已经上市了众多的靶向药,比如:赫赛汀、帕妥珠单抗、拉帕提尼、吡咯替尼、来那替尼、阿法替尼等,在HER2扩增阳性的乳腺癌、胃癌以及一部分肠癌患者中使用,疗效不错。 因此,一开始听到某个小公司又研发了一款针对HER2靶点的疫苗,用于乳腺癌,多数专家都是持观望态度的:这么老的靶点,而且已经有这么多成功的靶向药了,你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研发一个疫苗,还能脱颖而出? 这也部分解释了公司一开始的估值是不高的。让其一鸣惊人的转折点,就是下面这样一张生存曲线: 96名HER2扩增阳性(免疫组化染色3个加号)的早中期乳腺癌患者,在接受了常规的手术和术后靶向治疗、化疗、放疗等标准的巩固治疗后,随机分组: ○ 46名患者接受了HER2疫苗的再一轮巩固; ○ 另外50名患者接受安慰剂对照。 随访满5年,接受了HER2疫苗巩固治疗的病人,无1例出现肿瘤复发,5年无疾病进展生存率为100%!相反地,对照组出现了5名患者肿瘤复发,5年无疾病复发率只有89.4%,两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目前,该疫苗已经正式进入3期临床试验,让我们静候佳音。 02   除了肽段疫苗以外,近年来各种核酸疫苗开始出现(英美两国研发的新冠疫苗,主流的品种就是基于mRNA的核酸疫苗),包括mRNA疫苗和DNA疫苗——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直接讲来源于病原体或癌细胞特有的核酸,打入人体,然后利用人体正常细胞的生理功能,自动合成能刺激免疫反应的蛋白质和抗原肽。近期,mRNA抗癌疫苗和DNA抗癌疫苗,也有不小的突破。 2020年9月,《Nature》杂志报道了一款针对恶性黑色素瘤的RNA疫苗,该疫苗将几个最主要的恶性黑色素瘤相关的致癌蛋白的核酸序列整合在一起,然后用纳米脂质体包裹起来,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 该临床试验入组了89名PD-1抗体、CTLA-4抗体治疗失败的难治性晚期恶性黑色瘤患者,接受RNA疫苗单药或者联合PD-1抗体治疗。 疗效如何呢? 25名PD-1抗体、CTLA-4抗体治疗已经失败的难治性晚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接受单独的疫苗治疗:3名疾病明显缓解、7名患者肿瘤保持稳定、1名患者肿瘤完全消失。 17名接受疫苗联合PD-1抗体治疗的患者(这些患者也是PD-1抗体单药治疗失败的患者):6名患者肿瘤明显缓解——总体而言,这款RNA疫苗,不管是单独使用还是联合PD-1抗体,可以让1/3左右的患者逆转PD-1耐药,再次获得临床治愈的潜能。 03   除了肽段疫苗、RNA疫苗,最后来谈一谈DNA疫苗。 2020年11月,《临床肿瘤学杂志》(CCR)正式公布了一款靶向雄激素受体配体的DNA疫苗,用于治疗转移性前列腺癌的I期临床试验数据。 40名患者入组,27名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接受了这款DNA疫苗的注射,同时随访时间超过了18个月。 结果显示:14名患者体内可以检测到特异性的抗癌免疫反应,这些患者相比于那些未能激活抗癌免疫反应的患者,生存期明显更长——我们可以间接地发现,大约50%的患者接受疫苗接种后,能激活特异性的抗癌反应,从而获得生存期的延长。 参考文献: [1]. MulticenterPhase I Trial of a DNA Vaccine Encoding the Androgen Receptor Ligand-bindingDomain (pTVG-AR, MVI-118)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Prostate Cancer. [2]. AnRNA […]

小D
2020美国癌症数据:死亡率下降29%,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2020美国癌症数据:死亡率下降29%,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们也不再“谈癌色变”。在这个大数据时代,恶性肿瘤的统计分析数据不仅有助于推进诊疗水平的提升,同时也将改变人们对于癌症的认知,提高预防意识,争取更大的治疗获益。 每年,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ACS)会通过对既往数据的分析,预测美国将要出现的癌症的新发人数和死亡人数。虽然中美人种上存在有差异,但这些数据仍极具参考价值。今天为大家解读ACS公布的Cancer statistics, 2020,即2020版癌症统计数据。 新发180万例,死亡60万例 文中的发病率数据统计到2016年,死亡率数据统计到2017年。根据结果预测,美国2020年将出现1,806,590例新发癌症病例及606,520例癌症死亡病例(其中乳腺癌新发病例27.9万,死亡4.2万)。 总体死亡率不断下降 据统计,在1991年之前,随着癌症早期检测和诊断技术的提高,男性和女性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现一定的上升趋势。其后,随着肿瘤预防与治疗方面的进展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又都呈现下降趋势。截止到2017年,总体癌症死亡率下降了29%。 死亡率的显著降低主要归功于肺癌,结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这四个主要癌种治疗的巨大进展。29%,意味着死亡人数减少了290万。图中我们还能观察到:相比而言,男性避免死亡的人数比女性多。这是因为男性的死亡率峰值较高,且下降较快。 (图1) 图1 美国男性(1991-2017)和女性(1992-2017)免于癌症死亡的总人数。(蓝线代表每年记录的实际癌症死亡人数,红线代表如果癌症死亡率保持在最高水平,预期可能的癌症死亡人数。)   发病率之最:男性前列腺癌、女性乳腺癌 根据既往数据预测,新发癌症中男性前三位分别是前列腺癌、肺和支气管癌以及结直肠癌;女性分别是乳腺癌、肺和支气管癌以及结直肠癌。预计癌症死亡人数中男性前三位分别是肺和支气管癌、前列腺癌以及结直肠癌,女性分别是肺和支气管癌、乳腺癌以及结直肠癌。 (图2) 图2 2020年美国按性别预计的癌症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十大主要类型   同既往结果不同,前列腺癌取代了肺癌,成为男性发病率最高的肿瘤,约占新发病例中21%。对于女性而言,乳腺恶性肿瘤仍是威胁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约占新发病例的30%。   发病率变化趋势 在1975年-2015年,男性前列腺癌发病率呈现先上升再下降趋势,肺支气管癌和结直肠癌呈现下降趋势,膀胱癌趋势较稳定。而肝癌,甲状腺癌和皮肤黑色素瘤发病率都呈现上升趋势。(图3)   女性所有癌症发病率总体上保持稳定,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呈现先上升再下降并逐渐稳定的趋势。自2004年以来,乳腺癌的发病率略有上升(每年约0.3%),部分归因于生育率的持续下降以及肥胖症的增加。 肺及支气管癌的发病率从1975到2005年逐渐上升之后逐渐呈现缓慢下降趋势,结直肠癌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子宫癌发病率基本稳定,而肝癌、甲状腺癌和皮肤黑色素瘤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图3 按性别分列的部分癌症的发病率变化趋势 死亡率变化趋势 肺和支气管癌的死亡率在男性和女性中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值得注意的是,2008-2013年间男性肺癌每年下降率为3%,在2013-2017年间每年下降率为5%。截至2017年,男性肺癌死亡率较高峰时下降了51%,女性肺癌死亡率下降了26%。这归功于吸烟人数的减少和治疗的迅速发展。(图4)   另一个保持明显下降趋势的是胃癌,其死亡率在男女两性都呈逐渐下降趋势。近十年来,男性前列腺癌死亡率趋于稳定,女性乳腺癌和大肠癌的死亡率下降速度逐渐变缓。   由于对转移性疾病治疗的方法不断改进,黑色素瘤近些年的死亡下降趋势很快,死亡率降幅从2006年到2010年的50-64岁年龄组男性和女性人群的每年1%和20-49岁年龄组的每年2%-3%增加到了2013年到2017年男性和女性20-64岁年龄组人群的每年7%。   图4 1930年到2017年,美国按性别分列的癌症死亡率变化趋势   此外,统计数据指出,不同的年龄、性别、种族、地域和个人经济程度的人群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存在显著差异。儿童青少年与成人好发的癌症种类不同,财富的不平等导致不同族群癌症危险因素暴露的不同以及其预防、早期发现和治疗存在显著差异。   统计数据带来的启示 2020美国癌症统计报告通过数据说明了癌症死亡率的不断下降。这一改变不仅得益于疾病治疗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归功于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预防、筛查、消除致病危险因素,将恶性肿瘤扼杀在“摇篮”之中。   怎样有效地预防癌症呢?   首先,病从口入,注意饮食是个人健康的重中之重。约20%的癌症发病与肥胖、不良饮食有关。   因此,在日常饮食中,多吃各种蔬菜、水果(每天至少吃400克)、全谷和豆类食品,限制食用加工肉(熏肉、腌肉等),少喝含糖饮料,少吃能量密集型食物(纤维素量低、脂肪含量高的加工食品),每天酒精摄入量应当<20~30克;每天吃盐总量<6克。每天至少运动30分钟,尽可能减轻体重。   其次,注意疾病早期筛查,倾听身体的“声音”。生活中,我们要密切关注身体的变化,出现持续性进行性加重头痛、身体任何部位出现肿块、出现疣或色素痣、乳房变化、不明原因的发热消瘦等,当这些信号出现之后要及时就医。每隔1-2年定期去医院做癌症筛查。有肿瘤家族史的人群,更应重视查体,查体年龄要适当提前。   做好预防、早发现、早诊治,相信医疗的发展将为更多恶性肿瘤患者带来生存的希望。   […]

半夏
癌症肝转移治疗攻略:提前介入治疗,转移风险大大降低,生存率暴涨!

癌症肝转移治疗攻略:提前介入治疗,转移风险大大降低,生存率暴涨!

肝脏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负责诸多蛋白质的合成、负责分泌胆汁、负责将糖转变成糖原储存起来、负责将代谢产物转化为尿素排除体外……总而言之,肝脏是人体不可或缺的核心器官,功能复杂、任务繁重。 因此,肝脏有丰富而特殊的双套血液供应:肝动脉和门静脉。这本身是为了保证肝脏正常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干的活这么多,需要的营养供应也多一些,情有可原、合乎逻辑。 不过,也正因为肝脏血液供应丰富、物质储备充足,癌细胞也非常喜欢在这里“安营扎寨”、“茁壮成长”。 结直肠癌、肺癌、乳腺癌、头颈部鳞癌、食管癌、胃癌等绝大多数实体瘤,都很容易发生肝转移,尤其是结直肠癌。国内外的结直肠癌患者,在确诊的时候就有相当高比例的患者已经合并有肝转移,即使是一开始没有肝转移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随访观察,也会出现肝转移。 一旦发生肝转移,患者的生存期明显缩短,治疗难度大。因此,一直以来医学家都在寻找靠谱的方式降低肝转移、延长患者生存期。 近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剑民教授领衔的一项国内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显示:中期结直肠癌,在手术开始前,先接受一段时间的经肝动脉介入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肝转移发生率,同时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这项3期临床试验,从5家三甲医院一共入组了688名II-III期的结直肠癌的患者,1:1分组: ○ 实验组在正式手术前7天,先安排做一下经肝动脉的介入化疗,把潜在的肉眼不可见的微小转移灶都先消灭,然后再安排手术,术后根据病理结果安排辅助化疗; ○ 对照组按照传统方式治疗,直接手术,术后安排辅助化疗。 中位随访67个月,结果揭晓: 术前介入治疗,明显降低了肝转移发生率:3年肝转移率从15%降低到了6%;5年肝转移率从16%转移到了7%。同时,疾病复发率也明显下降了,3年疾病复发率从30%下降到了20%,5年疾病复发率从35%下降了23%。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术前介入化疗,明显降低了肝转移发生率和整体的疾病复发率,从而让患者的总生存期也得到了明显的延长:5年总生存率从76%提高到了84%,提高了8个百分点,死亡风险下降了39%。 两条生存曲线,明显分开且有明显的平台期,意味着患者治愈率明显提高: 这不是第一次美国顶尖外科学杂志为经肝动脉的化疗打call,事实上,两个多月前,另外一项利用经肝动脉介入化疗用于已经发生肝转移的患者的回顾性研究,同样得出了不俗的结果。 674名肠癌肝转移的患者,其中418例KRAS基因野生型,256例KRAS突变,均接受了根治性的手术,其中部分患者术后还接受了经肝动脉介入化疗。 ○ KRAS基因野生的病人中,接受了经肝动脉介入化疗的病人,5年生存率相比于没有接受经肝动脉介入化疗明显提高,从57%提高到了78%,提高了21个百分点。 ○ KRAS突变的病人中,接受了经肝动脉介入化疗的病人,5年生存率相比于没有接受经肝动脉介入化疗也有所提高,从40%提高到了59%,提高了19个百分点。 综上所述,在结直肠癌病人中,经肝动脉介入化疗,具有重大临床意义:科学预防、肝转移不再害怕。 参考文献: [1]. PreoperativeHepatic and Regional Arterial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ho Underwent CurativeColorectal Cancer Resection: A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Trial.AnnSurg2020 Nov 17.  doi:10.1097/SLA.0000000000004558 [2].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 of Intraportal Chemotherapy Combined With AdjuvantChemotherapy (mFOLFOX6) […]

小D
医患一体:肺癌患者如何跟医生科学沟通

医患一体:肺癌患者如何跟医生科学沟通

癌症患者去医院看病,都有这种体会“排队俩小时,看病三分钟”。在目前医疗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如何让医生“快速+准确”的了解患者的病情,对医生和患者都是巨大的挑战。 也就是说,如何充分利用这三分钟时间,对很多肿瘤患者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需要患者及家属跟医生有良好的沟通。在现代医疗中,医患沟通是跟治疗同样重要的一个方面,忽视医患沟通将给临床医疗带来负面影响,也常常会引发医患纠纷。 所以,在目前无法改变医疗大环境的情况下,肿瘤患者或家属更应该“多快好省”的跟医生积极沟通,准确传递信息,提高医患沟通效率。在医患沟通过程中,医生和患者是一架天平的两端,要想保持平衡,需要两方共同的努力。 那么肺癌患者应该如何跟医生科学沟通?今天,小编来总结一些技巧,希望能够给一些迷茫的肺癌患者带来一些帮助。 1 重视医患之间的沟通 我们常常会发现由于临床医师往往忙于医疗工作,常常会忽视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感情需求,不能耐心地接待患者和家属,不和患者协商检查治疗方案,并告之治疗的目的、意义和可能的医疗风险等。而患者也是被动接受治疗,一旦发生风险、并发症,即使是目前医学所不可避免的合理并发症,患方也常常不能理解而与院方无休止地争论,甚至拒付医药费。 这类问题的出现就在于双方忽视了沟通的重要性,恰当的沟通,对患者有正面效应,而不适当的沟通或不沟通,常会导致医疗纠纷。肺癌患者常常因为自己所患疾病比较严重,会对医院恐惧,而害怕听到相关的医疗信息,或者病人本人不知情,而只能通过家属与医生进行沟通,这常常会带来一些信息差,患者或者家属可能对于自身的治疗方案一脸茫然,或医生则是因为再沟通方面不够全面导致患者及其家属没有掌握很好的治疗信息,这些种种都会引发一系列的医患沟通问题,因为对于肺癌患者应该重视与医生的每一次沟通。 2 如何与医生沟通 在于医生进行沟通时,一定要抓住要点进行询问。临床上,肺癌患者常常问的问题就是“病人还可以活多久”,虽然患者及家属都很重视和关注这个问题,但其实这个问题是最不值得问的,由于肿瘤的异质性以及其他原因,导致每个肿瘤病人即使得了同一病理类型的癌症都会有不同的预后,另外治疗的对象是不同的个体,同样的治疗、同样的药物,反应不同,效果不同,并发症、过敏反应、医疗意外是随时可能发生的,有些是当前医学无能为力的。因为医生也无法给出准确的评估,所以与医生沟通时,我们需要了解的是“病人当下的治疗方案是什么?”,“治疗期间有无需要注意的事项”“整个治疗的时间和流程”。这些问题远远比能够活多久更加实际一些。说的难听一点,排了两小时的队,问了一个无用的问题,也是对医疗资源巨大的浪费。 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我亲人不抽烟不喝酒,也没有不良习惯,为什么就得了癌症了”。这本身就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学术界研究了这么多年也无法准确预测一个人为什么得癌症。其实,很多时候,一个人得癌症可能是先天的,也可能是后天的,也有可能就是运气不好,这种无解的答案千万不要用在这“宝贵的三分钟”里。 3 恰当的语言艺术 在就医过程中,患者和医务人员生活在一个共同的社会空间中,双方的人际互动频次高,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正常的人际交往。患者正当有益的交际语言,会对医务人员的服务情绪产生良性影响融治医患关系。 当然,我们在充分认识患者语言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应看到,患者语言也象其他事物一样具有两重性,如果处置不当,也会产生不利于疾病治疗、不利于融洽医患关系的消极作用。患者的不真实的答询语言,无疑会给医务人员正确诊断疾病带来困难;不恰当的交际语言可能会使医患关系紧张,这些无疑是值得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加以注意的。医务人员应努力不受患者语言中消极成分的影响,正确对待少数患者的不文明、不道德的语言,始终怀着治病救人的初衷,尽心尽职地为患者服务。 在医学发展的今天,仍然有很多疾病是医学界无法预测和治愈的,这也是今天医学技术仍然面临的无奈。但是有时候病人不明白,他们会经常对医生说:“疾病总能被治疗的啊。”医生应该向病人解释,即使医学进步了,仍然有一些疾病我们不知道,无法克服。这是否意味着医生对他们无能为力?不,医生至少可以从所有的坏答案中找到一个相对好的答案。也有病人指责医生说:“你们不是白衣天使吗?你怎么能照顾病人的生命呢?”我们应该让病人放心:“医生和病人是平等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共同努力,找到度过难关的办法。” 4 重视病例资料整理 如果是一个新患者,第一次跟医生见面,直接摔给医生一大叠检测结果,各种血液检查+影像资料+用药单据+出住院小结,都堆在一起,这个医生大概率没有太多耐心看完的,这需要太大的经历了。所以,建议患者在看诊新医生的时候,最后按照治疗时间顺序,将资料分开整理好,让医生以最快的速度了解患者的治疗历史和当前情况,有助于医生快速精准的进行诊断,提高沟通效率。 以上是一些医患沟通的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让更多肺癌患者少走弯路。 “以上信息仅供您参考。如有任何问题,请咨询医疗卫生专业人士” CN-70824

小D
最新医生问答
最新抗癌笔记
top3

新年打卡

2024年02月17日
top4

好久没来

2024年02月17日
top5

CR

2024年02月01日
top6

七周年纪念!

2024年01月25日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 666 获取解锁验证码
步骤:[ 打开微信]->[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三阴姐妹互助圈"公众号输入 666 获取验证码],即可永久解锁本站全部文章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