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癌症

癌症

警惕这22种癌症的典型表现!20个防癌细节不容小觑

警惕这22种癌症的典型表现!20个防癌细节不容小觑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929万人,其中我国新发癌症457万人,占全球23.7%,高居全球第一!我们身边有越来越多的人罹患癌症! 1 警惕这22种癌症的典型表现 1.脑瘤: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是脑瘤颅内压增高“三联症”。2.鼻咽癌:鼻涕带血、鼻塞、回吸性涕血。 3.口腔癌:久治不愈的口腔溃疡。 4.肺癌:阵发性刺激性干咳、血痰。 5.胸腺瘤:重症肌无力。 6.食管癌:进行性吞咽困难。 7.胃癌:进行性加重的上腹部疼痛、呕吐、呕血或黑便。 8.胰腺癌:腰背酸痛、腹痛、黄疸、消瘦。 9.肝癌:食欲减退、肝区疼痛、腹胀、乏力、消瘦、发热、黄疸。 10.胆管癌:右上腹疼痛、黄疸、皮肤瘙痒。 11.乳腺癌:无痛性并进行性生长的乳腺肿块、乳头乳晕改变、腋窝肿大淋巴结。 12.结直肠癌:肠刺激症状和排便习惯改变(便频、腹泻或便秘、有时便秘与腹泻交替、里急后重、常有便意、肛门坠胀感)、便血。 13-14.宫颈癌、子宫癌:接触性阴道出血或不规则阴道出血,尤其是绝经后。 15.卵巢癌:腹胀、下腹部肿块、腹水。 16.肾癌:血尿、腰痛、腹部肿块,是肾癌“三联征”。 17.膀胱癌:无痛性肉眼血尿。 18.前列腺癌:尿频、尿急、尿不尽、尿流中断、排尿费力等。 19.睾丸癌:睾丸逐渐增大的无痛性肿块。 20.淋巴瘤:无痛性淋巴结增大、酒精性疼痛、盗汗、发热、体重下降、皮肤瘙痒。 21.骨肿瘤:不明原因骨痛、无外伤病理性骨折。 22.黑色素瘤:色素痣发生异常变化。 以上症状一旦出现,需高度重视,不错失诊治时机。 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3个“1/3”的观念,即1/3的癌症可以预防,1/3的癌症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治愈,1/3的癌症通过适当治疗可以减轻痛苦、延长寿命。 因此对恶性肿瘤进行有效预防和筛查,对减少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并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 2 肿瘤早筛,正确选择 1. 体格检查(视、触、扣、听)是乳腺癌、淋巴瘤、口腔癌、肝癌等恶性肿瘤便于查体的早筛手段。2. 胃肠镜可筛查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三种癌症。特别是40岁以上人群,最好进行胃肠镜筛查。 3. 采血查甲胎蛋白以及超声检查是肝癌早筛手段。 4. 钼靶和超声是乳腺癌早筛手段,且发病率随年龄增加,应尽早做筛查。 5. CT检查是针对肺癌最简便可行的筛查方法,45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筛查一次,长期吸烟者等高危人群建议每半年筛查一次。 6. 子宫癌、宫颈癌可通过细胞学检查、高危型HPV的DNA检测筛查。 7. 鼻咽癌可通过血清EB病毒相关抗体检测、鼻咽纤维镜等手段筛查。 8. 甲状腺癌可通过超声检查、甲状腺功能筛查。 9. 白血病可通过血常规、血生化、骨髓穿刺等手段筛查。 10. 肿瘤标志物是肝癌、 肺癌、胰腺癌、胃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等恶性肿瘤的灵敏度高及特异性好的检出方法,例如甲胎蛋白(AFP)用于肝癌筛查,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PSA)用于前列腺癌筛查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20个生活小细节必不可少,可有效降低癌症的发病风险和死亡风险。 3 20个防癌细节,不容小觑 1. 必须彻底戒烟,远离二手烟。2. 戒酒或尽量不喝。 3. 身材管理,避免超重和肥胖。 4. 坚持运动,避免久坐。 5. 不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 6. 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 7. 营养均衡,不偏食。 8. […]

玉米
国庆8天假,上千人意外离世:面对癌症,只有思考过死亡,才能更好地活着

国庆8天假,上千人意外离世:面对癌症,只有思考过死亡,才能更好地活着

这个「史上最长」的中秋国庆假,你是如何度过的?   有的小伙伴选择加入旅游大军,在全国各大旅游景点中“痛并快乐着”。也有小伙伴选择在家美美的享受了8天的休闲时光。 对于癌症患者们来说,或许这个假期又会有些特殊。如果处在病情进展期,或许8天的假期没有太多意义,他们依然在抗癌的治疗阶段,在医院或是家中继续与病情抗争;而若是病情处在稳定期,相信患友们也会珍惜这段难得的时光,与家人一起安逸度过。 但同样是这个假期,却也有着不同的意外在发生: 10月3日,山西省忻州市兴坪村停产的一家庭玉米加工作坊发生一起有害气体中毒事件,造成7人遇难; 10月3日,泰国曼谷市中心著名的暹罗百丽宫购物中心发生枪击事件,造成2人死亡、5人受伤,其中包含一名中国的年轻妈妈; 10月4日,湖南省一婚车与环卫车相撞,造成婚车上包括新郎新娘在内的6人死亡; 10月4日,一位4岁的女童在上海浦东海边走失,根据监控视频显示女童可能被卷入海浪中,至今仍下落不明;   而在国外,则有更多的意外事件在发生: 10月7日,发生在阿富汗西北部的地震造成超过2000人死亡,另有近万人受伤,逾千所房屋被毁。 10月8日,巴以突发新一轮武装冲突,造成了双方近三千人死伤;   看到这些不断发生的新闻,不禁让我们感慨:明天和意外,到底哪个会先来? 这是个永远无解的答案。但意外也分长短,在美国医生葛文德的《最好的告别》一书中,他将罹患癌症,称为一次「最长的告别」。这场告别可能是一年,可能是两年,对于那些治愈的幸运儿来说,也可能是剩下的余生。 2015年,中国人口预期癌症新发病例总数为429.2万人,预期癌症死亡总数为281.4万人,平均每分钟就有8个人被确诊为癌症,5个人因癌症而离世。 患癌的意外总在最不经意间发生,对于这400余万陷入癌症泥潭的旅人们来说,想必没有人是做好准备的。一张薄薄的诊断书,就能顷刻间把他们从原有生活的美好轨迹中,打入绝望的黑暗世界里。 从脑子一片空白,到不可置信,到歇斯底里,再到悲哀绝望……这是癌症患者确诊后心理状态四部曲,而茫然则是大多数人的常态:确诊癌症,我到底应该怎么办? 这是一个所有患者都必须面对的问题。癌症第一课:学会直面死亡,才能真正和疾病达成和解。   真幸运,还好只是癌症而已   当癌症患者张锋复盘自己整个抗癌经历时,最庆幸的就是自己的“粗神经”带来了足够的勇气。 “心态是我战胜癌症最大的武器。”2016年,33岁的张锋在一次单位体检中被查出罹患肺腺癌,Ⅳ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癌症晚期。 “我记得特别清楚,当时医生一看片子脸色就变了,让我叫家属来见他。”对于初次确诊时的情景,张锋描述的眉飞色舞。“我一看就知道坏了,但真没想到能有这么糟糕。我告诉医生:没有关系,家里都是我做主,你把实际病情告诉我,我可以做决定的。” 于是,张锋就这样在他生日一周后,听到了这个他人生最糟糕的坏消息。 “最开始还是心怀侥幸的,我一直安慰自己可以做手术,彻底治愈癌症。但几番问诊下来才知道我失去手术机会了,说实话有那么一段时间是崩溃的,但我很快调整过来了。” 确诊晚期肺癌的张锋,开始了漫长的求医之路。全基因检测没有找到恰当的靶向药,张锋靠化疗就撑了两年。2018年6月,他开始了免疫治疗的方案,PD-1抑制剂迅速控制住了他快速进展的肿瘤病情。 如今,张锋已经带瘤生存6年多了。“你越不把它当回事,它就越不是个事。病了这么些年,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这一点。”现在的张锋是“与癌共舞”最坚定的簇拥者。 “病了这么些年,什么样的患者我没见过?最可怕的不是肿瘤本身,而是病人自己的心病。从确诊到人没了,时间短的基本全是被自己给吓的。癌症,不过就是个凶一点的慢性病嘛。” 和张锋聊到最后,张锋找了一篇新闻报道展示给我们:“吴一龙你知道吧?最牛的肺癌医生(之一),他说2022年有一半的癌症人群可以临床治愈。现在我已经超过这个数了,吴教授说的一半人里,就有我的一个。”(详情参考:肺癌大咖·吴一龙: 中国癌症治疗进入“快车道”, 2022年近半癌症人群将可临床治愈) 告别张锋,我想他的故事就是我们的抗癌第一课:真庆幸,还好只是癌症而已。 癌症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它只不过是一场看似凶猛的慢性病罢了。学会正视癌症,学会面对死亡,就是你走向治愈的第一步。   坦然面对,向死而生别被“江湖骗术”蒙蔽双眼   生死面前无小事,当被一张诊断书猝不及防打倒时,死亡这个终极哲学问题就这样摆到了你眼前。 越是如此,越要保持冷静,你必须选择科学客观的治疗方法。   因为,难治的疾病,往往成为伪科学的盛宴。而这一点,在中国特色的“偏方江湖”中尤为明显。 对于横行在“江湖”上的骗子我们向来深恶痛绝,也曾报道过数起典型的癌症治疗骗局: 2015年,一位在珠海大肆“行医”的江湖骗子在社交媒体上大放厥词后受到了卫健委的打击。(详情参考:警惕抗癌”神医”,揭秘医疗陷阱) 2016年,一位叫做徐婷的青年演员离世,让我们唏嘘不已。(详情参考:徐婷之死:一场伪科学的谋杀案)   当我们的现代医学无法做到完美治愈某种疾病时,总会有一些骗子们打着五花八门的旗号变着法的给你推销各类秘方,统统号称可以百分之百治愈,完美替代你的治疗方案。 这些骗子们可能打着高科技的旗号,例如欺骗魏则西“保你20年”的DC-CIK细胞疗法;可能打着中药“秘方”的旗号,例如我们刚刚提到的女演员徐婷,还有的可能从你的吃穿住行下手,例如坑害了无数群众的“百亿帝国”QJ和各类传销组织…… 看似十分拙劣的谎言,为什么可以成功欺骗到那么多患者呢? 因为死亡是你无法面对,心中最大的阴影。因为你的畏惧,你自然愿意选择听上去有效率更高,可以完全清除体内癌细胞的各类荒诞治疗,而忽略了真正有效、科学、规范的现代医药体系。 对死亡的恐惧,往往会淹没了你的理智。向死而生,当我们真正能面对死亡的时候,自然可以分辨出这些拙劣的谎言。 向死而生,就是我们可以保持最良好的心态,选择最科学的治疗方法来与病魔进行这场战役。心态平和,冷静对敌,这一战哪里有不胜之理? 当然了,如何抵御这些无孔不入的骗局,我们有一个锦囊妙计送给你:破除一切癌症谣言: 牢记这五点防骗指南, […]

小D
癌症治疗为何会出现人财两空?第二条避免措施很重要

癌症治疗为何会出现人财两空?第二条避免措施很重要

癌症是一种可怕的疾病,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造成巨大的伤害,还可能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许多人为了治疗癌症,不惜花费巨额的医疗费用,甚至倾家荡产,最终却无法挽回生命。   这种悲剧的发生,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建议。   癌症治疗的经济压力   李先生是一位40岁的中年男士,平时工作努力,生活幸福。去年,他突然感觉胃部不适,经检查发现患有胃癌晚期。医生告诉他,目前的治疗方法只能延缓病情的恶化,不能根治癌症。李先生不甘心放弃,决定尝试各种治疗方案,包括化疗、放疗、靶向药物、免疫治疗等。他还在网上搜索了一些所谓的“神奇疗法”,如食疗、保健品等,寄希望于奇迹的出现。   李先生的治疗过程非常艰难,不仅要忍受身体上的折磨,还要面对经济上的压力。他的医保只能报销部分费用,大部分费用都要自己承担。他先后卖掉了房子、车子、存款和股票,还向亲友借了不少钱。他的妻子也辞去了工作,全心全意地陪伴他。他们的孩子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学习成绩下降,心理压力增加。   然而,李先生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癌细胞依然在扩散和侵袭他的身体。他渐渐失去了信心和希望,感觉自己活着没有意义。他开始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觉得自己浪费了时间和金钱,还给家人带来了无尽的苦难。他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但又不忍心伤害家人。他陷入了深深的绝望和自责中。   李先生的遭遇并不是个例。许多癌症患者都有类似的经历。根据统计 ,癌症是全球第二大死因 ,每年有约1800万人被诊断出患有癌症,其中约950万人死于癌症。癌症不仅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还给社会经济带来沉重负担。据估计,全球每年因癌症而损失的经济价值达到了1.16万亿美元 ,其中医疗费用占了约1850亿美元,生产力损失占了约9700亿美元。   癌症的治疗费用非常高昂,而且随着疾病的进展和治疗的复杂性而增加。一般来说,癌症的治疗费用包括 以下几个方面:       诊断费用:包括各种检查、化验、影像等。   治疗费用: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药物、免疫治疗等。   支持性治疗费用:包括止痛药、抗生素、营养剂、输血等。   康复费用:包括物理治疗、心理咨询、康复训练等。   隐性费用:包括交通费、异地住宿费、饮食费、保健品等。      不同类型和阶段的癌症治疗费用差异很大。例如,中国肺癌患者的平均医疗费用为6.8万元,大多数晚期肺癌患者会在1-2年内花费几十万治疗费用后离世;而早期患者,术后10 年预期生存率达 92%,费用大约3-5万元。   癌症治疗费用对患者和家庭的经济影响巨大。许多人无法承担如此高的费用,只能选择放弃治疗或负债累累。大多数癌症患者会因为癌症陷入经济困境,甚至因癌症倾家荡产。   为何癌症治疗会导致人财两空?   导致癌症治疗经济负担过重的原因多方面,主要包括:       癌症发现时已属晚期:因为忽视健康检查、缺乏健康知识、害怕就医等原因,很多人在癌症晚期才发现,这降低了治愈和生存的机会,也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和费用。         不合理的治疗选择:一些人由于缺乏科学治疗指导,盲目相信网络或广告的宣传,追求昂贵或新颖的治疗方式,可能浪费时间和金钱,甚至加重病情。         […]

玉米
研究人员发现 50 岁以下被诊断患有癌症的人数激增

研究人员发现 50 岁以下被诊断患有癌症的人数激增

根据最近的一项研究,研究人员发现 50 岁以下被诊断患有癌症的人数激增。  根据《BMJ Oncology》发表的一项新研究,从 1990 年到 2019 年,全球 50 岁以下人群的新癌症病例增加了 79.1%   。从 1990 年到 2019 年,早发癌症死亡人数也增加了 27.7%。  利用2019 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数据,研究人员发现,早发性乳腺癌、气管癌、支气管癌、肺癌、胃癌和结直肠癌在 2019 年的死亡率和伤残调整生命年最高。早发性鼻咽癌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癌症的增长趋势最快,而早发性肝癌的下降幅度最大。  分析这项调查的研究人员表示,这些数据可以“预测”2020年至2030年50岁以下人群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研究人员在分析中写道:“这对医疗系统未来的负担构成了警告,医疗系统仍在从 COVID-19 大流行的影响中恢复 。  ” 研究人员指出,数据显示 40 至 49 岁的人群特别容易受到早发癌症的影响,研究人员呼吁针对该年龄组采取“有针对性的早期检测措施”,包括可能扩大筛查范围。  在对早发癌症的危险因素进行检查时,研究发现饮食习惯、饮酒和吸烟对此类病例的影响最大。  研究人员在指出了解这些因素的重要性的同时,表示对早发癌症背后原因的全面了解“仍然难以捉摸”。  研究人员写道:“生活方式因素可能有所贡献,并且正在探索抗生素使用、肠道微生物组、室外空气污染和早期生活暴露等新的研究领域。”  虽然癌症通常在晚年才被诊断出来, 近 60% 的美国患者 确诊时已年满 65 岁,但最近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早发性癌症有所增加的研究结果。 在上个月 发表在 JAMA Network Open 上的一项研究中 ,研究人员发现 2010 年至 2019 年间,早发癌症的发病率 “大幅增加”。  专家们仍然不确定 为什么早发率正在上升,尽管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增加了对某些癌症类型的筛查和早期发现。

玉米
在中国,治疗癌症到底要花多少钱?

在中国,治疗癌症到底要花多少钱?

在社交媒体知乎中,有这样一个热门问题,让人感慨颇多:   「哪句话会在不经意间暴露你的贫穷?」   这个问题下的高赞回答让人无比心酸,它是这样回复的: 「医生,这病如果不治会怎么样?」 仅仅是看到这句话,就仿佛可以看到一位窘迫的患者,站在医生办公室里小心翼翼发问的样子。尽管我国的医保制度正在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药物已经纳入医保统筹支付的范围,但在中国,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例子依然不在少数。 癌症,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一纸癌症诊断书,就能将一个正常的家庭打入深渊。治疗周期长、检查频率高、药物种类多、药物(治疗)单价高……癌症治疗对不少家庭来说就是一个无底洞。 在临床上,有医生将癌症患者需要承担的治疗花费称为「经济毒性」,并指出:癌症患者面临的「经济毒性」有时比药物毒性更具危害性,对患者的生存期影响程度更大。 关于癌症治疗的「经济毒性」,一个终极问题是:在中国,治疗癌症到底要花多少钱?咚咚肿瘤科通过3186份问卷,试图对这个问题做出解答。 2022年12月,咚咚肿瘤科通过在线问卷调研的方式,通过咚咚肿瘤科媒体矩阵频道,共收集了3186份关于癌症治疗的有效调查问卷。 首先分析患者参与调研的情况:来自全国29个省、市、直辖市与自治区的患癌家庭,共计3186人参与了本次关于癌症治疗的调研。其中,参与调研的女性显著高于男性。 年龄方面,26-50岁的青年人为调研主力军,其次为51-69岁的中年人。 地域分布方面,以华中、华东地区的受调研者占比明显偏多,西南、西北、东北片区的受调研者数量大致均等。 癌症种类分布方面,肺癌以绝对优势占据第一,其次为肝癌及乳腺癌患者。 为了确保问卷数据的准确,我们还统计了患者现阶段所处的治疗状态,近九成患者处在治疗时期,包含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 说清楚我们的调研背景后,关键的调研结论来了:截止目前,你(或你的家属)在治疗过程中花费了多少治疗相关的支出: 从调查结果来看,超过四分之三的患者在癌症治疗过程中的花费不超过30万元,而其中超过一半患者的抗癌支出均在10万-30万之间。82.6%的调研者表示抗癌药物支出是治疗花费的大头,8.5%的调研者表示手术支出是治疗花费的大头,仅有5.1%的患者和3.8%认为是放疗和其他治疗。   而在所有病种类型中,肝癌、肺癌是治疗花费最高的癌症种类,结直肠癌、乳腺癌是治疗费用相对较低的癌症。 而处在手术治疗阶段的患者,治疗花费要显著低于处在放化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的患者。具备手术条件的癌症患者治疗负担要远低于不具备手术条件的患者。早发现、早治疗不仅可以让癌症患者的生存期更长,治疗负担也将显著降低。 针对不同类型的癌症患者,我们做了三个针对性的采访:   01 【肺癌患者李先生,抗癌3年,总花费70余万元】 现年56岁,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李先生,坦言在癌症治疗方面自己从未考虑过预算的问题。 李先生说:“说实话,我从未考虑过治疗预算的问题,毕竟钱没有了可以再赚,命没了就一切都没有了。” 抱着这个心态,李先生自嘲:这些年其实花了不少冤枉钱。 除了正常的放化疗、免疫治疗等(李先生于2020年初确诊晚期肺鳞癌,不具备手术条件),李先生确实花了不少冤枉钱: 没有明确临床获益的DC-CIK细胞治疗,李先生做了6个疗程,花费十余万元;各类所谓的“营养补品”,也杂七杂八买了不少,甚至还高价买过一些所谓的“神奇中药”……李先生简单算了笔帐,这些冤枉钱近些年来花了有小20万左右。 “奸商们就是抓住了癌症患者需要‘救命稻草’的心理,有时候我明知这些东西没有效果,但是又会劝说自己:万一有效呢?”李先生对我们总结道。 不仅是花了冤枉钱,其他治疗药物也有不少高额花费。例如化疗,李先生一共进行了6个疗程的化疗,他果断选择了昂贵的进口药物,总的花费近十万元;而免疫治疗的选择上,李先生也选择了没有纳入医保的进口PD-1抑制剂,相对而言价格也较高。   访谈的最后,李先生对自己还是充满信心的:虽然花了这么多冤枉钱,但是目前我的身体状态还不错,只能安慰自己花的这些钱都值了。现在药物研发的速度很快,相信我可以撑到下一个重磅药物的面世,继续控制好作乱的癌细胞。   相比之下,患者黄女士就显得更加精打细算一些。   02 【乳腺癌患者黄女士,抗癌2年,总花费17万左右】 47岁的黄女士是标准“工薪阶层”,夫妻双方都是国企员工。在2021年初确诊为三阴性乳腺癌,截止到目前累计花费约17万元。 面对我们的采访,黄女士一度哽咽。乳腺癌的造访打破了这个小家庭的宁静,如今黄女士为了抗癌已经辞职,家庭的收入重担压在了丈夫一人的身上。 2021年年中,黄女士在跑遍了当地医院后,最终选择远赴上海进行手术治疗。黄女士说:“家里非常支持我的抗癌,也为我自己提供了很多信心!”因为不放心当地的手术水平,黄女士最终在丈夫的陪伴下,来到上海进行治疗。 最后,黄女士进行的是新辅助治疗+根除性手术,夫妻两前前后后在上海待了近半年。扣除了异地医保报销的部分,黄女士最终的花费约在12万元左右。 不幸的是,今年年初黄女士的病情复发了。这一次她选择了就在贵州当地进行治疗,选用的方案是化疗+免疫治疗联合。所幸治疗效果不错,目前黄女士依然在单药PD-1抑制剂维持治疗中。这一次治疗累计花费5万余元。   对于治疗,黄女士颇为矛盾:如今家中的经济情况越发紧张,积蓄也因为治疗的缘故所剩不多,但药物的治疗效果是非常明显的。黄女士最后说,虽然这些年国家的医保已经给力了不少,治疗费用中报销的部分占比超过了50%,但还是希望能照顾一下经济条件有限的患者,帮助他们更好的解决经济压力。   03 【肝癌患者方先生,抗癌1年,总花费9万元左右】 今年51岁,来自河南的方先生在2022年被确诊肝癌,不同的是,接受采访的是他的女儿方小姐。 由于病灶太大且位置不佳,方先生无法进行根治性手术,最终采取的方案是接受了TACE+靶向药物的联合治疗。 谈到治疗花费时,方小姐有些无奈。方先生的家庭主要经济来源是务农,而在郑州刚刚落稳脚跟的方小姐并没有太多积蓄。方小姐将方先生接到了郑州治疗,就居住在自己的出租屋中。 治疗费用中,事实上近一半费用都花在了之前的检查和确诊中。影像检查(含PET-CT)、穿刺活检等等,加起来就花了4万多,不少检查项都是报不了的。   好在新农合比较给力,在后续的TACE治疗和靶向治疗中,报销比例达到了60%-70%,目前,方先生已经吃了近一年的靶向药物了,报销后总的治疗花费大概在9万元左右。 […]

小D
这个60岁的男人孤独地走了,癌症患者的终极问题“为什么是我?”,医生的回答出人意料

这个60岁的男人孤独地走了,癌症患者的终极问题“为什么是我?”,医生的回答出人意料

我国每年有400多万人新确诊为肿瘤,这背后也意味着400多万个家庭。在面对癌症的时候患者经常会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是我患这个疾病?”,有一些癌症病人比较年轻,他们的生活才刚刚开始,面对这个疾病的时候心理压力也会更大。“生活才刚刚开始,怎么就开始要逐渐谢幕呢?” 图片来源:Pexels 得益于医学技术的进步,很多癌症的治疗方式越来越多,甚至有一些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期能达到10年。但是我们也不得不去面对一个现实,那就是大部分癌症患者可能生存期只有几年。今天的问题我们不探讨癌症治疗的技术,我们为大家分享一篇刊登在《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的小短文,这个小短文的题目就是:“为什么是我?” 一、这个60岁的男人孤独地走了 这篇文章的作者概述了一个肿瘤科医生害怕的问题,那就是医生不知道如何回答患者问到:“为什么是我?”。如果回答说只是运气不好,这可能并不能给病人一些鼓励,而且显得没有同情心。他讲述了自己照顾的一个病人。 这是一个肥胖的60多岁的男人,他走进医生办公室的时候痛苦不堪,在肺癌彻底手术和放疗的10个月后,癌症复发了,而且伴随有右胸壁疼痛,在等待完整的活检结果的同时,医生对病变部位进行了检查。并开始给患者使用非类固醇镇痛药度洛西汀来治疗神经性疼痛。 三周内,这个病人的疼痛明显减轻,但是他的痛苦没有改变。他离婚多年独自生活,在高科技行业工作,与两个成年子女失去了联系。他的父母中年移居国外,他是家里的独子,可能是因为他的病父母也陷入困境,家庭气氛可以用闷闷不乐来形容。一家人很少在一起做事,很多时候都很沉默。 图片来源:Pexels 他回忆起他的父母,尤其是他的父亲。他们在情感上很疏远,只参与自己的生活。在成长过程中,他很长时间都是独自一个人。大学的时候他学习了工程学并与他的第一个女友结婚。然而婚姻破裂了,用他的话说:“我不知道如何与别人生活在一起。”在闷闷不乐的家庭生活中,他没有获得建立家庭的技能,也没有形成连贯的世界观。所以尽管药物让身体的疼痛得到了很好的缓解,但是他的抑郁感和士气低落的孤独感仍然存在。他的内心是一股又一股沸腾的愤怒,他不断地问:“为什么是我?” 这个临床医生一开始以为他指的是癌症,但是他的意思似乎不只是如此。这个医生咨询了他的导师,这个导师告诉医生他也经常回答这个问题,他的回答是:“为什么不是你呢?”哦,是的,你没看错。医生的导师是这么回答病人的。所以这个医生也这么回答了上面的那个60多岁的癌症病人。这个病人在接受到这个医生回答的时候很困惑,但这促使他反思。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思维从“为什么是我”的闭环转变为“生活对我有什么要求?”在更远的地方,他反思了自己的童年、失败的婚姻以及与孩子们的疏远,为什么这些事情发生在我身上?他摆脱了一些郁闷的心情,开始拼凑自己的人生轨迹,在一个他似乎想通的时刻,他说出来:“确实,为什么不是我……,是什么让我如此特别,以至于我不应该患有这种疾病?” 遗憾的是这个60岁的老人没有童话般的结局,他孤独地死去。以至于我现在敲打键盘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还能感受到那个时候他的无奈、孤独。 二、为什么是我? 当癌症病人提出“为什么是我?”这类难题的时候,不管是医生、家属和朋友都是很难回答的。心理学敏锐的分析是病人此刻想知道什么? 回答“为什么不是你?”听起来会非常刺耳,甚至可以说是对抗性的回答。但是“为什么不是你?”是将患者的思维轨迹和焦点,从被动而且常常无效的呼喊“为什么是我?”转变为具有挑战性的反思。但是这样在咱们国家的文化里看会显得麻木不仁、缺乏同理心。 心理学大师理查德·怀特曼认为共情反应有四个特征:以他人的视角看待世界、不带批判性、理解他人感受、表达你对那个人感受的理解。 避免困难和尴尬的问题可能会带来短期的缓解,但可能为以后无法解决的焦虑埋下种子。“为什么是我?”既是一个深刻的哲学问题,又是一个天真的问题,从病人的视角来看“为什么是我?”带有对世界讨个说法的正义性,这里是假设世界的一切都是随机的,为什么偏偏我赶上这个疾病。但世界不是那么均衡和公平,财富和名誉的分配是这样,赶上疾病的运气也是这样。 一位医生兼诗人在总结时表示:“在内心寻找更好的答案”,“内心的答案”将我们的责任定位在我们自己身上,视图理解我们的生活中正在发生的事情,内心的答案暗示了一种哲学,尽管世界明显粗心、或将好运气和坏运气分配的不随机和不公平,但我们仍能理解自己的生活并赋予其意义。 图片来源:Pexels 这篇文章的很多内容,由于只有患者自己能沉下心仔细读、并理解作者的意思。也希望本文能帮助到大家。这里再次提醒大家,如果面对肿瘤患者提问:“为什么是我?”您可不要学习文章里医生的回答:“为什么不是你?”这可能会闹出事情来。您可以将这篇文章转发给他们。 我们选题这篇文章,希望能给到患者和家属一些启发,能帮大家走出心理上的那种困扰。疾病已经发生了,一直陷入“为什么是我?”这个问题,可能并不能解决问题,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去积极地治疗。而过度的心理压力、抑郁等会干扰治疗的效果。 参考文献: Simon Wein, et al., “Why Me?”, a Question of Opportunity,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23).

玉米
断舍离太难?百害而无一利!华西医院团队:吃糖对人体至少有45种害处!

断舍离太难?百害而无一利!华西医院团队:吃糖对人体至少有45种害处!

吃了甜食,心情大好! 但是,甜食吃多了 心情好了,健康还好吗? 如今市面上各种各样的含糖饮料、香甜诱人的糕点不断刺激我们的味蕾和神经,用甜蜜的诱惑让我们放弃抵抗。 但在放纵自己享受的同时,我们的身体在悄然地变化。 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魏强教授/曹德宏副教授/柳良仁副教授团队在四大医学期刊之一The BMJ(IF:93.333)发表文章“Dietary sugar consumption and health: umbrella review”。 该研究利用伞形评价的循证医学方法对现有证据进行了全面的质量评估,从而发现,膳食糖摄入与18种内分泌、代谢结局、10种心血管结局、7种癌症和10种其他结局(神经精神、牙科、肝脏、骨科和过敏性疾病等)之间存在明显的有害关联。 近几十年来,糖作为人类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证明会增加多种疾病的发病风险,主要包括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尿酸血症、痛风、异位脂肪堆积、龋齿和某些癌症。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其他卫生健康组织建议将游离糖或添加糖的摄入量控制在每日总能量摄入量的10%以内。 尽管近几十年来在膳食糖摄入领域已有大量的观察性研究和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但由于研究设计的缺陷、膳食糖摄入定义和测量方法的差异以及结果的不一致性,很难得出明确的结论。 该研究旨在通过伞形评价(umbrella review)的方法,全面评估膳食糖摄入与各类疾病风险的证据质量,为制定准确、全面的限糖政策提供最新、最高等级的循证医学证据。研究人员共纳入了73项荟萃分析(包括67项观察性研究的荟萃分析和6项随机对照试验的荟萃分析),共涵盖了83项健康相关结局。 证据分类标准(class I-IV) 研究发现,膳食糖摄入与糖尿病、痛风、肥胖等18种内分泌代谢疾病风险显著相关,与高血压、卒中等10种心血管疾病风险显著相关,与肝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胰腺癌等7种癌症风险显著相关。 总的来说,没有可靠的证据表明膳食糖的摄入与任何健康结果之间存在有益的联系,真正的百害而无一利! 研究数据显示 与不吃糖相比,任何糖摄入量与肝脏脂肪沉积及肌肉脂肪堆积有关;高糖饮料消费与儿童肥胖风险增加55%相关。 此外,与糖消费最低组相比,糖消费最高组与痛风风险增加35%、高尿酸血症风险增加35%显著相关。 每天增加355ml含糖饮料,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增加14%,每天增加250ml含糖饮料,肥胖风险增加12%,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27%。 每天多摄入250 ml含糖饮料与冠心病风险增加17%相关,与中风风险增加7%相关,还与心肌梗死风险增加相关。   含糖饮料摄入与高血压发病率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联。每天多摄入355 ml含糖饮料与高血压的风险增加11%相关。   含糖饮料摄入与包括肝癌、胰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在内的多种癌症风险增加有关;   含糖饮料消费与总体癌症风险之间存在正线性剂量反应关系。每天多摄入一份含糖饮料和总体癌症风险增加4%相关。   每天多摄入250ml含糖饮料与全因死亡风险增加4%相关;   含糖饮料的摄入量增加与抑郁症风险增高相关;   高糖摄入与儿童哮喘风险增加26%相关;   含糖饮料和总糖消费量都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风险增加有关;   成人含糖饮料摄入量与骨密度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含糖饮料消费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风险呈正相关。   根据研究的结论和WHO、WCRF以及AICR等卫生健康组织的数据,研究人员建议将游离糖或添加糖的摄入量控制到每天25克以下(大约每天6茶匙),并将含糖饮料的摄入量控制在每周1份以内(大约200-355毫升/周以内)。 由于各类糖的甜味不同,糖的摄入也有一定的讲究,可以选择性地多吃一些水果但又不会让果糖摄入量超标。水果中的糖分主要有三类:果糖、蔗糖、葡萄糖,其化学结构有差异,甜度也各不相同。甜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果糖(1.7倍蔗糖甜度)>蔗糖>葡萄糖(0.7倍蔗糖甜度)。因此,水果中果糖含量的占比越高,则味道越甜。 如果喜欢吃甜,又担心糖分高,可以选择草莓、甜瓜、杏、西瓜、木瓜等,它们的含糖都不到10%。而且,选择少糖还有一种方式,即食用糖少还有点酸的水果,如白柚、红柚、杨桃、杨梅等。而不甜还含糖多的水果有人参果(含糖高达18%)、山楂(含糖量22%),以及既甜又糖多的水果,如鲜枣、柿子、无花果、荔枝、香蕉、榴莲、菠萝蜜等,就需要考虑这些水果的摄入量了。 不过,控制游离糖的摄入主要还是控制甜食、奶茶和各种甜饮料,如可口可乐,少吃少喝这类饮食饮料,才有可能控制糖的摄入量。 这项研究的发现为全世界范围内的卫生健康组织制定更准确、更全面的控糖政策提供了最新、最高等级的循证医学证据。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黄引博士、陈泽昱主治医师、陈波博士和李金泽博士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魏强教授、曹德宏副教授和柳良仁副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该项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四川省科学技术厅的经费支持。 论文链接: https://www.bmj.com/content/381/bmj-2022-071609 参考文献: […]

玉米
著名音乐家坂本龙一去世,结束长达9年的抗癌之路

著名音乐家坂本龙一去世,结束长达9年的抗癌之路

4月2日晚,坂本龙一事务所发布声明,证实日本著名音乐家坂本龙一已于3月28日在日本东京都内的医院离世,结束了他长达9年的抗癌之路,享年71岁。 青年时代的坂本龙一凭借《末代皇帝》电影配乐拿下了奥斯卡金像奖,成为世界级音乐大师。同时,他也因为在这部中国历史题材电影中出演角色,而走进国民大众视野。 人到暮年,坂本龙一不幸罹患癌症,但仍旧将心血投入音乐,带着孩童般的纯真,发誓要做出“100年后,人们还会听的音乐”。 2014年7月,坂本龙一患上咽喉癌,在此后的六年里病情有所缓解,并逐步回归正常生活。 2021年1月,又被确诊为直肠癌,顺利完成手术,接受治疗,并在微博发文:“我将与癌共生”。 2022年6月,坂本龙一在《新潮》杂志发表连载文章《我还能看到多少次满月》,讲诉自己“与癌共生”的经历,以及自己对生命和死亡不断变化的态度与看法。同时提到,他的癌症已经发展到晚期,转移到肺部,并于去年10月、12月接受切除手术。 2023年3月28日在日本东京都内的医院离世,结束了他长达9年的抗癌之路,享年71岁。 如果我们活的足够久 最终都将患上癌症 国际知名记者、科普作家乔治·约翰逊 在他的著作《细胞叛变记》说 “人类平均寿命的提高和老龄化 使癌症正逐渐追上我们” 为什么? 科学家认为:癌症的发生机制一是基因突变,二是免疫逃逸,但两者的实现需要漫长的时间。也就是说,一个健康细胞变成真正的癌细胞,平均为20年以上。正因为此,人活得时间越长,整体患癌的风险越大。 当前全世界1/6的死亡是癌症造成的。根据WHO发布的《2020年世界癌症报告》显示,在未来的20年中,全世界的癌症病例数可能会增加60%。癌症的发现时期,决定着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及后续的金钱投入。如果幸运的在早期发现,通过及时、合理的治疗,部分患者可以达到治愈,此时往往金钱投入也最小,患者的生活质量最高。 但癌症发展隐匿,有多少幸运儿可以在早期发现呢? 我国主要的五大癌症(肺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及乳腺癌)52.8%的患者首次确诊已处于晚期阶段(III-IV期),早期(I期)比例平均只有不到20%。 五种癌症男女性别首诊分期情况 (2016-2017) 图: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pub/article/PIIS2468-2667(21)00157-2/fulltext 不同期别的肿瘤,预后差异巨大。以美国2009-2015年不同肿瘤分期的5年生存率数据来看(下图), 大部分癌症在Distant(即出现远处转移,以III-IV期为主)时期的5年生存率在40%以下。像肺癌、肝癌、胃癌、胰腺癌这几种难治的肿瘤,晚期的5年生存率甚至不足10%。 美国不同癌症分期五年生存率情况 (2009-2015) 图源:美国癌症协会(ACS), 国元证券研究所 注:根据癌症扩散位置可以分为Local (局部),Regional (区域) 和Distant (远发) 因此,在早期发现,通过及时、合理的治疗,肿瘤可以达到临床治愈,患者的生活质量最高。 占中国癌症新发病例数80%的 10大癌症筛查 图源:cellplus 对抗癌症 早期的筛查和监测十分重要 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早期发现癌症 同时也可以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 作者:医世象 夏雨

玉米
长期不发烧的人,更容易得癌症,这是真的吗?

长期不发烧的人,更容易得癌症,这是真的吗?

–01– 癌症和免疫力有什么关系? 之前在网上看到过一个言论,只要人活得足够久,那人一定会得癌症。仔细想一想,这个言论其实是有一些道理的。我们都知道,只要人活着,那就会进行新陈代谢,自然人体内的细胞就会分裂凋亡。细胞到了一定的时间就会衰老,为了能有新的细胞取代衰老的细胞,人体就需要进行分裂产生新的细胞。细胞在分裂的时候,就容易产生有问题的细胞,这些细胞不少是发生了基因突变的,发生突变了的细胞癌变的风险显著高于正常的细胞。这样说来,癌症的发病率应该很高才对,事实上并非如此。我们人类拥有比较强大的免疫系统,它不仅仅具有抵御外来微生物入侵的能力,还具有监视作用。当人体的细胞发生了癌变的时候,免疫系统能迅速识别,并且及时杀死它们,所以在免疫力正常的情况下,人体是不容易得癌症的。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发生了癌变的细胞就如同犯罪分子,而免疫系统就如同警察。免疫力强大的时候,免疫系统就能及时杀灭癌细胞。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免疫力是下降的,这样的话免疫系统的监视作用就会下降,免疫系统就不能有效杀死发生癌变的细胞。根据史料的记载,古代的皇帝很少有得癌症的,这个其实和皇帝的寿命低有关。皇帝本身就是一个高危职业,随时都有被取代的可能,而且压力比较大,所以寿命普遍偏短。很多皇帝还没有来得及得癌症的时候,他们可能已经离开了人世!综合以上,癌症和免疫力的强弱成反比的关系,免疫力强大的时候,人得癌症的风险就会降低,免疫力低下的时候,人得免疫力的风险就会增加。 –02– 很少发热的人更容易患癌,这是否有科学依据? 很少发热的人更容易得癌症,其实这个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上面已经介绍了,免疫力强大的人不容易得癌症,而免疫力弱的人相对来说确实容易得癌症。对于那些长期不发热的人来说,他们的免疫力并不差,不然肯定就会被病毒、细菌等致病微生物感染了,进而也会出现发热的症状。不过有一些研究发现,发热可能对于人体抗癌有一定的帮助。在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相关的研究人员从胸腺中发现一种免疫细胞,命名为T细胞,后来发现T细胞对于杀灭癌细胞具有重要的作用。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人体体温的升高对于提升T细胞的功能和活性有一定的作用,自然而然,发热就可能帮助人体“抗癌”。另外,科学家还发现,癌细胞是怕热的。正常情况下,人体正常的细胞可以在47℃的温度下存活1个小时,而细胞在43℃的环境下就会出现不可逆的损伤。 可能会有朋友心存疑问,既然发热能帮助人体抗癌,那能否利用发热治疗癌症呢? 看上去好像可以,但是需要注意,要想起到杀灭癌细胞的作用,那温度最起码就需要达到43℃,这个温度除了能损伤癌细胞,还会给人体带来不适,比如抽搐、心率增快等,甚至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等。 –03– 预防癌症,提升自身免疫力是关键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要提升免疫力,就需要吃一些保健品,其实我个人觉得完全没有必要。要提升免疫力,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尽量改掉影响免疫力的不良习惯,比如熬夜、喝酒、吸烟、吃垃圾食品、过度劳累等。都说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的确很对,适当运动不仅仅能增强体质,还可以提升人体的免疫力、减轻压力。运动需要长期坚持才可以,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效果肯定是不好的。每天的运动时间应该控制在30分钟左右,每周至少运动5次,活动量以第二天不感觉到劳累为宜。运动并不是说越剧烈越好,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散步是一种比较安全而且合适的运动,当然了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这里需要注意,不要在天气恶劣的时候外出运动,可以选择在室内活动。除了适当地运动之外,均衡饮食也很重要。可以适当增加蔬菜、水果以及优质蛋白的的摄入,蔬菜和水果中含有的维生素以及优质蛋白中含有的蛋白质都有助于提升免疫力。每天应该尽量做到清淡饮食,尽量采取比较健康的烹饪方式,比如蒸、煮等,尽量避免油炸、油煎、烟熏等烹饪方式。另外,要想提升免疫力,还需要积极控制好慢性病。现在很多中老年人都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这些疾病目前无法治愈,只能依靠长期口服药物控制。人体是一个整体,如果慢性病引起了某个脏器的功能下降,那肯定会引起免疫力的下降。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他们普遍存在失眠的问题,而且他们多数不会去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睡眠不足的话,也会降低免疫力,所以中老年人出现睡眠障碍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调整睡眠。除此之外,还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当地饮水等。

玉米
快讯!美研究人员发现新冠病毒能杀灭肺癌细胞,或成新的肺癌特效药!

快讯!美研究人员发现新冠病毒能杀灭肺癌细胞,或成新的肺癌特效药!

新冠肺炎流行以来,全球各地出现过不少癌症患者感染新冠后肿瘤消失的病例。很多人都认为这是新冠病毒感染刺激了免疫系统,促进了免疫治疗。   不久前,山西白求恩医学院等机构就研究发现,接种新冠疫苗跟鼻咽癌免疫治疗效果相关[1]。 不过,新冠助力肿瘤抗癌的机制并非就这一种。近日,芝加哥拉什大学的Kalipada Pahan等人又发现,新冠病毒的S1蛋白可以诱导肺癌细胞死亡[2]。在小鼠中,重组S1蛋白可以让小鼠的肺部肿瘤消退。 或许,新冠病毒的S1蛋白能成为一个新的肺癌特效药。 新冠病毒的S1蛋白   新冠病毒的S1蛋白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它是新冠病毒最重要的一个蛋白,充当了感染人体敲门砖的作用。在新冠病毒进入人体呼吸道后,S1蛋白和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ACE2受相结合,从而进入细胞,造成感染。 而在肺癌中,ACE2相关的信号通路对肿瘤的进展和转移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显示,非小细胞肺癌中,ACE2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分级相关,上调ACE2可以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的进展,在肿瘤中过表达ACE2还能预防肺癌对铂类耐药和肿瘤血管生成。 既然新冠病毒的S1蛋白能和ACE2结合,那S1蛋白能否通过ACE2相关的信号通路对肺癌的生长、转移、耐药产生影响呢?   研究人员首先测试了重组S1蛋白对体外培养的人类肺癌细胞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几种人类肺癌细胞中,S1蛋白的加入都显著抑制了癌细胞的活性,促进了细胞凋亡。而S1蛋白的中和性抗体则能抑制S1蛋白诱导的癌细胞凋亡。 接下来,研究人员又在小鼠中进行了试验。他们使用一种强致癌物(NNK)诱导了小鼠的肺部癌症,之后再使用S1蛋白治疗小鼠。同样,鼻内的S1蛋白治疗让小鼠的肺部肿瘤显著消退,残余肿瘤面积不足对照组的1/4。 S1蛋白缩小了肿瘤 进一步研究还发现,S1蛋白可以激活肺癌细胞中NF-κB信号通路,增加TNFα等促炎因子的表达,这些都可以诱导癌细胞凋亡。 论文作者Pahan博士表示:“如果这些结果能在肺癌患者身上复制,它将揭示治疗这一毁灭性疾病的新方法。当没有其它方法可以阻止肿瘤进展时,S1蛋白或许能大显身手。” 参考文献: [1]. Hua Y J, Liu Y L, Wen K, et al. Potentially improved response of COVID-19 vaccinated nasopharyngeal cancer patients to combination therapy with anti-PD-1 blockade and chemotherapy[J]. Annals of Oncology, 2022. [2]. Sheinin M, Jeong B, […]

小D
哪些国家癌症最少?多数人都猜错了!

哪些国家癌症最少?多数人都猜错了!

  癌症最少的国家 大家猜猜,癌症发病率最低的是哪个国家呢?   我现场讲座的时候做过调研,大家的答案千奇百怪。有些人会选择新西兰、瑞士、丹麦这些环境好、福利好的国家,也有些人会选择我们的邻国日本,认为他们饮食健康,日本人也以长寿著称。   那真正的答案是什么呢?   其实癌症发病率低的国家,基本都是比较贫穷的国家,主要都在非洲。而反过来,癌症发病率最高的两个国家正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其他排在前列的也几乎全是发达国家,包括北美,西欧,澳洲,还有亚洲的日本和韩国。   数据来源:http://gco.iarc.fr/today/home 大家都觉得中国癌症发病率高,其实我们还排在50名开外。排在前面的国家或许的确是自然环境好,食品安全,生活压力小,但并不代表去了就能摆脱癌症。 最大的风险   我们每个人都感觉到身边的癌症患者越来越多。   这不是幻觉。中国的癌症发病率一直在持续增加,现在每年有400多万人被诊断出癌症,相当于每分钟就有8位新的癌症患者出现。   为什么会这样?有人归结于环境污染,有人归结于不健康饮食,有人归结于生活压力大……这些和癌症都有一些关系,但是新西兰和丹麦的故事告诉我们,还有更重要的致癌因素。   这个因素是什么呢?   是活得太久!   癌症最大的一个风险因素,不是别的,而是年龄。 科普圈有一句名言:人只要活得足够久,早晚会得癌症。   从下面这个癌症发病率的图就可以看出,无论男女,从45岁左右开始,患癌概率就逐步提高,到了60以后,更是直线上升。     发达国家医疗条件好,平均寿命长,因此癌症多,一点都不奇怪。说白了,当其它疾病都杀不死我们的时候,癌症就跑出来了。   古代的皇帝从来没听说得癌症的,为什么?   不是御医好,全靠死得早!   从秦始皇到光绪皇帝,中国古代皇帝的平均寿命只有可怜的39.8岁。在没有疫苗和抗生素的年代,一个简单的伤口,简单的感染,就能要了人的命。很多人根本没有机会活到得癌症的年纪。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迷信什么古代秘方,古代神医,很多都不过是坊间传说罢了。   如果真的这么厉害,有御医保护的皇帝至于这么惨么?   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从出生开始,就享受着比古代皇帝好得多的医疗。 大家应该都知道唐代杜甫的一句名诗:“人生七十古来稀”。字面上的意思就是说,在当时,70岁高龄的人,从古以来就很少见。但在2020年的中国,70岁以上老人已经快一个亿了!一点也不稀少。杜甫活到现在的话,只能说“人生一百古来稀”。 统计显示,无论世界上哪个国家,人均寿命达到40岁以上都是现代医学发展以后才实现的,是最近100来年的事情。   数据来源:https://ourworldindata.org/life-expectancy   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现代医学和科学在中国的迅速发展,老百姓才普遍享受到了清洁饮用水,疫苗,抗生素等资源,人均寿命才随之大幅增加。   短短几十年,中国人的寿命从40多岁一下子提高到了76岁,很多大城市更是突破了80岁,上海居民已经超过了83岁!   而伴随着中国寿命爆发型增长,癌症发病率也就开始迅速提高。北京和上海,既是人均寿命最高的城市之二,也是癌症最高发的城市之二,这绝不是偶然。如果未来大家真能活到120岁,甚至150岁,得癌症都基本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请注意:这不等于会死于癌症)。   不仅是人,很多动物老了以后也容易得癌症。猫狗这类宠物,如果照顾得好,是可以很长寿的。我刚去美国的时候,遇到过一只23岁的老猫,比我年龄还大,结果它24岁的时候也被查出恶性肿瘤。 […]

玉米
睡眠长短与多种疾病风险有关!睡多睡少都有危害!

睡眠长短与多种疾病风险有关!睡多睡少都有危害!

都知道睡眠不足、熬夜危害大,那多睡会儿是不是对身体好呢? 真相是,并非如此!睡多、睡少都不好! 研究发现:睡眠长短与多种疾病风险有关 10月18日,发表在权威期刊《科学公共图书馆·医学》(PLOS 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表明,睡眠时间短或过长,都与更高的慢性病和共患病风险有关。① 本研究用睡眠时间和长达25年的慢性病持续状态评估来观察50、60和70岁人群的睡眠时间与多发病之间的关联。在此研究中,研究人员考虑的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癌症、冠心病、中风、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肾病、肝病、抑郁症、痴呆症、关节炎等。 研究结果发现:睡眠长短与多种疾病风险有关! 睡眠时间≤5小时的人,首次患慢性病的风险升高了20%,死亡风险升高了25%; 睡眠时间为6小时的人,死亡风险升高了17%; 睡眠时间≥9小时的人,首次患慢性病的风险升高了10%。 在患有1种慢性病的参与者中,与每天睡眠时间为7小时的参与者相比: 睡眠时间≤5小时的人,共患病的风险升高了20%; 睡眠时间≥9小时的人,共患病的风险升高了36%。 在50岁时,和睡眠时间为7小时的参与者相比: 睡眠时间≤5小时、6小时和≥9小时的人,共患病的风险分别升高了30%、8%和39%; 在60岁时,共患病的风险分别升高了32%、14%和54%; 在70岁时,共患病的风险分别升高了40%、12%和51%。 总之,当睡眠时间过短或者过长时,都会增加各种基础性疾病的风险。 健康时报资料图片。毛圆圆 摄 我们每晚到底该睡多久? 我们究竟每晚“应该”睡多久?2020年,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给出不同建议。② 想要睡好,做好这几点! 前英国睡眠协会会长尼克·利特尔黑尔斯,曾经在他写的书籍《睡眠革命》中建议: 1. 遵循昼夜节律 所谓昼夜节律就是到了某个特定时间段我们会自然而然想做什么东西。身体在晚上9点开始分泌褪黑素让我们产生睡眠冲动,凌晨1-2点的时候我们睡的最深。我们就会有三个睡眠需求高峰:下午1-3点,傍晚5-7点,以及晚上11点以后。 2. 睡前洗澡或调暗灯光 睡觉时可以模拟自然环境。睡前洗个温水澡,让身体提高一两度再睡,模拟从温暖到凉爽过程。或者让卧室的灯比客厅暗一些,模拟从光亮到昏暗过程,同时关掉大部分有干扰的蓝光电子设备。 3. 采用婴儿睡姿 身体侧卧,躺向自己非惯用手一侧(惯用右手,躺左边,惯用左手躺右边),双膝微微弯曲,手臂置于胸前,轻轻交叠一起,颈部、头部和臀部形成一条平滑的直线。这种睡姿会让你更有安全感,同时也能够改善打鼾的情况。 4. 周末也不要睡太久 很多人平时工作忙碌,会用周末的时间来补觉。但其实周末睡太久来补觉可能即无法让身体得到充足的休息,还会更加的疲乏。不如按照正常的作息,按照固定时间起床,吃早餐,如果觉得困倦,可以用打盹来补充睡眠。③ 本文综合自: ①Association of sleep duration at age 50, 60, and 70 years with risk of multimorbidity in the UK: […]

玉米
可有效预测患者预后,炎症负荷是癌症的重要标志物

可有效预测患者预后,炎症负荷是癌症的重要标志物

“研究发现,炎症负荷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可以让我们有效预测肿瘤患者生存预后和生活质量,高炎症负荷的患者的存活率明显低于低炎症负荷的患者。”北京世纪坛医院石汉平教授建议,对于具有高炎症负担的癌症,如胰腺癌和肺癌,持续监测炎症负担尤为重要。 石汉平教授团队的最新成果发表在10月份的临床营养领域国际权威期刊《Clinical Nutrition》上,研究还首次建立了一种新的炎症负荷指数(Inflammatory burden index,IBI),据此将恶性肿瘤分为高、中、低炎症负荷三种类型,为创新肿瘤治疗提供了重要思路。这项研究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资助。 全身系统性炎症是肿瘤患者中最具代表性的宿主肿瘤相互作用,已被证明在癌症的发生、发展、转移和治疗耐药性中发挥重要作用。 石汉平教授对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表示,数据分析发现,炎症负荷与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同时炎症负荷还是影响肿瘤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炎症负荷每增加一个标准差,癌症患者预后不良的风险就增加10.3%。在本研究当中,低炎症负荷的患者存活率为69.1%,而高炎症负荷患者的存活率仅为45.7% 。 研究首次阐明,不同恶性肿瘤具有的炎症负荷水平也不同,并对传统恶性肿瘤进行了炎症分级。“我们发现,具有较高炎症负荷的癌种有胰腺癌、肺癌和卵巢癌等;具有中等炎症负荷的癌种有食管癌、胃癌、肝胆肿瘤、结直肠癌;此外,乳腺癌、鼻咽癌、泌尿系肿瘤等癌种的炎症负荷较轻。” 石汉平教授特别提出,对于这些具有高炎症负担的癌症应持续监测炎症负担。 北京世纪坛医院石汉平教授 石汉平教授和团队还开发了一种评估肿瘤患者炎症负荷的工具IBI。与目前现有的系统性炎症生物标志物相比,IBI是预测肿瘤预后最佳的生物标志物。根据IBI可以对不同恶性肿瘤进行炎症负荷分级,并实现了良好的预后分层。 研究者评估了IBI评分与生活功能、营养状况、短期结果、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的关系,为综合评估IBI在恶性肿瘤中的预后价值和临床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在精准医学时代,这些分析对于肿瘤患者的疗效监测、预后指导和治疗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石汉平教授表示,“在临床上,我们可以用IBI来监测患者接受手术、化疗或放疗等抗癌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对于那些治疗后持续IBI升高的患者,可能需要考虑更强的治疗方案。另外在患者入院时,IBI还可以作为评估患者炎症负荷水平的工具,对于那些IBI高的患者,可以考虑降炎治疗。”

玉米
国内八位院士呼吁:将早期防癌筛查列入国策!

国内八位院士呼吁:将早期防癌筛查列入国策!

早期癌症治愈率可达90%以上,早诊早治是国际公认对抗癌症的最有效手段,很多发达国家已经从中受益。 国际权威医学期刊CA发布2021版美国癌症年度报告显示,过去20年美国癌症死亡率已经下降33%,即已有超过320万人免于死于癌症,且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已达67%。 美国癌症中心(ASC)发布了未来10年肿瘤一级抗击计划,称为“2030癌症预防和死亡率下降蓝图”,详细分析了1930-2010年80年间美国癌症死亡率先升后降的变化,癌症筛查被再次强调。 “相比之下,我国癌症检出率比发达国家低3-4倍,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31%,不到美国的一半。” 2022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 该研究基于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从全国682个癌症监测点中遴选487个高质量监测点,覆盖人口达3.8亿,详尽阐述了2016年中国癌症疾病负担情况。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研究员程书钧: 肿瘤防治应战略前移 肿瘤是什么?它可能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一种生命现象,是人衰老过程中一种环境压力自然选择的结果,也是人生命过程中以免疫为主导的宿主因素从盛到衰的结果。 其实,自肿瘤进入人们视野的那一刻起,人类对肿瘤研究就从来没有停止过。目前,国内外诸多研究已表明,肿瘤的发生发展与基因突变存在密切联系,正是在基因突变学说的启发下,肿瘤的靶向药物治疗获得了重大进展。 不过,目前,靶向药物的耐药性已成为其治疗肿瘤的“软肋”。究其原因,这除了与肿瘤细胞分子网络异常复杂、高度异质性有关外,与宿主因素异常也有密切关系。由此看来,用基因突变学说并不能完全回答肿瘤发生的全部问题。 其实,从正常细胞发展到危及生命的恶性肿瘤,大多都会经历“癌前病变”阶段,而从“癌前病变”发展成为侵袭性癌一般需要1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癌前病变”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有可逆性。也就是说,我们如果能够在“癌前病变”阶段做文章,就可能有效地阻止侵袭性癌症的发生。应将防治消化道恶性肿瘤癌前病变——早期癌为核心的战略,列为我国恶性肿瘤防治近期及中期(5~15年)规划的重心,因为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防治技术已被科学证明行之有效,并可以在我国逐步推广实施,将有效降低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死亡率和发病率,这也是逆转我国恶性肿瘤高发病率、高死亡率趋势极为有效的战略措施。 肿瘤是全身性疾病,不能只看成是孤立、局部的肿瘤问题。未来肿瘤研究要高度重视肿瘤的宿主因素,诊疗思路要从单纯治疗病人的肿瘤,逐渐过渡到治疗带肿瘤的病人,加强宿主抑制肿瘤的能力,而不是仅仅只考虑直接杀灭肿瘤的方法。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国家疾病防治策略的调整,许多肿瘤患者将与现在的“三高”患者一样,可以带病生存很长时间。彼时,我国的肿瘤防治也会迈上新的台阶。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 癌症早期诊治得益于筛查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和疾病谱的变化,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疾病成为了中国城乡居民主要疾病死因,其中癌症已成为我国居民死因之首。 在过去的20年,美国患癌人群总死亡率已经下降25%,而中国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处于上升态势,未见拐点。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我国对肿瘤的早诊早治认知不足,缺乏有效的筛查手段,患者就诊时大多数为中晚期,导致我国肿瘤治疗效果远不如西方国家。 对此,我有以下的倡议:首先,加强肿瘤的立体防控。世界卫生组织(WHO)表明90%的癌症与环境有关,且有研究证明,PM2.5已经成为全球第五大致死风险因素,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肿瘤防控离不开环境提升与改善。 其次,重心前移、精准筛查。提高癌症治疗疗效的关键是重心前移、早诊早治。早诊早治的优点一是疗效好,例如胃癌、宫颈癌、肺癌、乳腺癌的早期治愈率在90%以上,甚至达到100%;二是费用低,由于免除了后期放疗、化疗、靶向、免疫等综合治疗,可以大大减少经济负担;三是损伤小,后期治疗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对人体损害也较大。 早期诊治得益于筛查,在美国和我们的邻国日本胃和肠镜筛查已经非常普及,这也使他们的胃肠肿瘤五年生存率远远高于我国。我国已经认识到了早诊早治的重要性,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山东省是最早加入国家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的省份之一,先后承担了农村、淮河流域和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已完成免费癌症临床筛查50万人次,检出阳性病例及癌症患者10000余例,其中早期患者5000余例。但从全国范围来看,力度还远远不够,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肿瘤筛查和早诊早治的投入和关注力度。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兆申: 用好消化道癌症筛查的“金刚钻” 回首改革开放40年,中国消化疾病领域在诊断、治疗、学术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然而胃癌发病率与死亡率依旧处于全球前列。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等消化道癌症仍严重威胁着百姓健康。我国每年消耗治疗费用近千亿元,众多家庭“因癌致贫”甚至倾家荡产。 治疗癌症尚无特效药和医疗技术,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早期筛查和早诊早治。内镜是消化道癌症最得力的“神捕手”,为何我国迟迟未能全面开展?追根溯源,一是传统“插管”胃镜舒适度较差,大众对内镜的恐惧心态成为“拦路虎”;二是检查不方便,传统内镜只能在设有内镜科的医院进行;三是开展难度大,内镜操作复杂,必须由专业内镜技师完成,基层医疗机构受限较多;四是老百姓缺乏早筛意识,很多患者发现时已是中晚期癌症,错过了最佳治疗期。 解决消化道癌症“早筛难”的问题,舒适化筛查势在必行。由我们团队自主研发的磁控胶囊胃镜不用插管,没有创痛也无需麻醉,15分钟左右就能完成胃部精准全面的检查。该项检查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易于普及,解决了以往胃镜检查接受度差、检查区域受限、操作不便、内镜医师紧缺等弊端,已在全国30个省市投入临床应用,让更多的老百姓能够舒适、方便地做筛查。如果此项舒适化筛查全面纳入医保,将有助于其广泛推广与落地见效,为中国胃癌早筛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有了这样的“金刚钻”,要物尽其用。在进一步深化科普、推进百姓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国家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由国家卫健委牵头,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有科学模式的、有适宜技术支持的消化道疾病及健康管理工程;制定专门政策,完善筛查体系,从医院对百姓的定期提醒和健康管理工作做起,以点带面、逐渐铺开,敦促全民主动参与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各级医院要合力打造紧密型医联体,为基层医疗机构配置优质医疗资源,提升诊疗能力,拓展筛查范围与深度,惠及更多基层百姓。建议各级地方政府积极支持互联网医院工作的开展,以专项资金帮助基层医疗机构购置设备,为实现基层消化道肿瘤筛查落地见效提供有力保障。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研究员孙燕: 癌症预防胜于治疗 癌症是一类多病因、多阶段形成的慢性病。病因包括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等外因,也包括遗传、免疫缺损和神经内分泌失调等内因。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癌症定位为可控慢性疾病。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在高发区的研究表明预防和筛查,早诊早治是关键,例如河南林州市、云南个旧市最常见的食管癌、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已下降。林州市并被WHO誉为“在基层开展癌症防治的典范”。 我们提倡的防癌四条:(1)远离可能的病因,例如治理环境污染、严格控烟和酗酒、避免肥胖、不吃发霉和含有亚硝胺的食物、洁身自爱避免不正当性行为等;(2)每年定期有效筛查,例如适龄人群每年进行血癌指标检查、低剂量胸部CT、乳腺、甲状腺、腹部超声及必要的胃肠镜检查等。对于有家族史的人尤其不可忽视;(3)积极治疗癌前病变,特别是重度慢性食管上皮增生、胃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部息肉、慢性肝炎、结肠多发性息肉、HPV和HIV感染等;(4)身心健康,生活规律,适当锻炼,积极提高免疫功能等,已经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为了让癌症发病率早日下降,希望党和政府高度关注,大家行动起来,为实现健康中国而不懈努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研究员林东昕: 肿瘤防治还需找准关键点 癌症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加强肿瘤的预防和早诊早治迫在眉睫。 我们常说,控制恶性肿瘤、降低发病率的关键在于有效预防,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在于早诊早治和个体化治疗,需要在宣传教育上深入人心。 医学界普遍认为,恶性肿瘤是个体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经过多阶段进程最终形成的一类极其复杂的疾病。环境因素只是肿瘤发生的诱因,个体的遗传因素在肿瘤发病中起了重要作用。我们的研究成果以及其他研究者的工作都表明,个体之间遗传背景的差异是造成恶性肿瘤个体易患性不同的重要原因。 我们在研究中还发现,一些罕见的家族性发生的肿瘤有特定基因的先天性突变,正是携带这种突变基因,最终导致一些人发生肿瘤,这种突变基因叫作肿瘤“易感基因”。然而,绝大多数常见肿瘤,如肺癌、食管癌、肝癌、胃癌等并不存在这种先天性突变基因。 随着生物医学的发展,尤其是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我们发现,决定细胞生命活动的基因存在遗传变异,这些遗传变异是许多常见的慢性病,包括恶性肿瘤的易患因素。携带某些遗传变异的个体,可能会对环境中的致癌因素格外敏感,在漫长的人生中经过环境与基因的相互作用而易患肿瘤。 因此,探索肿瘤遗传易患因素,有助于鉴别高危险人群和个体,这对有效预防、控制恶性肿瘤具有战略性意义。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肝癌科学中心主任王红阳: 癌症早筛须全社会参与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疾病,全球每年约有22%的新增癌症病例和27%的癌症死亡发生在中国。虽然我国的癌症发病率位居世界中位,但其癌症致死率却高居世界前列。以肝癌为例,全球每年约70万人死于原发性肝癌,其中超过一半来自我国。尽管近年来我国在癌症研究和防控上增加了投入,但距离应对我国癌症严峻挑战的需求还相差甚远。 癌症的早期预防控制、早期筛查诊断和早期精准治疗是降低癌症发病和死亡的重要手段。肝癌的早期筛查和早期诊断仍是世界性难题,我国的肝癌绝大多数与慢性病毒性肝炎有关。目前,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9000万人,其中近3000万人为慢性乙肝患者,这些患者都是肝癌的高危人群。加强对人群,尤其是高危人群的早期预警和筛查,对于我国的肝癌防控至关重要。 在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资助下,我们成功筛选和自主研发了新型肝癌诊断试剂,现已获国家药监局认证并在临床推广应用。但肝癌是种异质性极高的恶性肿瘤,单个分子标志物无法解决肝癌早诊难题。因此,我们在前期工作基础和企业支持下,在全国13个省份展开了“全国多中心前瞻性肝癌极早期预警筛查”项目。该项目将全面筛查肝癌早期预警和诊断标志物,推动研究成果的产业转化,研制试剂盒并在临床应用,以提升我国肝癌早期诊断水平,改善肝癌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 实现肿瘤精准诊疗的最后一公里在医院,但肿瘤预防和早筛却需要全社会的参与。而新的诊断技术和抗癌新药的研发却需要产学研用完整链接,医工结合共同努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 算一笔恶性肿瘤防治的“经济账” 调查显示,我国全社会发生的恶性肿瘤防治费用,男性占比58%,高于女性。从年龄分布看,恶性肿瘤防治费用主要花在35岁以上人群,尤其是50岁以上迅速增长,在51~55岁组达到峰值。年龄在45~59岁的中年人占总人口不到20%,却消耗恶性肿瘤防治费用的47%,说明恶性肿瘤已对劳动力人群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从肿瘤防治费用的功能分布来看,96%用于治疗性服务,其中40%用于门诊治疗服务,56%用于住院治疗服务,预防费用的构成极低。 恶性肿瘤诊疗方面的主要问题是,基层医院因缺乏技术和合格的专业人员,很难及时诊断和发现早期患者;在医疗资源丰富的大医院,治疗的患者多数处于中晚期;用于发现和治疗早期病人的资源很有限。 国内外医学发展的历史和现实都表明,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控制、预防是最根本的对策,是最需要优先考虑的工作重点和效益最高的措施。如果不深入研究和解决好肿瘤防控的资源分配问题,恶性肿瘤对我国居民的危害将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有效控制。 世界卫生组织(WHO)总结科学研究结果认为,全球40%的肿瘤是可以预防的。而中国医学科学院的研究表明,中国的肿瘤60%是可以预防的。所以,我国恶性肿瘤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增加防控投入,并提高投入产出效益,为减轻恶性肿瘤对国民健康与生命的影响作出努力。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 消化道肿瘤早筛势在必行 […]

玉米
3个抗癌明星的故事,他们为什么能带癌生存很多年

3个抗癌明星的故事,他们为什么能带癌生存很多年

患了癌症,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幸的。 癌症让患者发现自己距离死亡是如此之近,这种感觉对大多数癌症患者来说,是一道坎。是乐观面对,还是整天忧心忡忡,屈服于病魔? 今天将为大家分享3位抗癌明星的故事。 她舞动生命,在舞蹈中找到了自己 人物:廖阿姨 年龄:68岁 患病史:肺癌12年 励志语:我不能让疾病占据我的人生! 12年前,廖阿姨退休后的第二年检查出患肺癌,“当时这个消息对我来说就是一个晴天霹雳!”体检前两个月,廖阿姨刚从西藏回来,同去的几个朋友中只有她一个人走在最前边,“医生告诉我体检结果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弄错了,我连咳嗽都没有,怎么就得了肺癌”。 于是,她换了家医院复查,结果还是一样。即便在两张相同的CT结果面前,她还是认为哪里搞错了。“就连我在做术前准备时,医生拿着我的肺活量报告说,我的肺活量不亚于一个男性,”廖阿姨说。 直到拿到病理报告,证实确实为肺癌,Ⅱ期。她才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我整整3天没有说一句话,”在家人和医生的劝说下,她慢慢想通了,生病了就接受治疗。在之后的半年里,她接受了化疗。当她的一头长发大把大把脱落时,她崩溃了。“嚎声大哭,砸东西,连后事都想好了,”廖阿姨说,但又能怎样,依然要面对现实。 一次偶然的机会,朋友约她到排练现场见面,看到翩翩起舞的朋友,她想起高中时自己在校宣传队的日子。她的朋友邀请她参加,但她拒绝了,“我是一名癌症病人我怎么能上台表演”。朋友并没有放弃,一直有意无意的邀请她参加艺术团的活动。 3个月后,廖阿姨终于鼓起勇气,站在舞蹈教练面前摆了几个舞蹈动作。 “当我在人前展示自己的瞬间,我忘记了疾病,忘记了病痛。”廖阿姨说,为了能赶上艺术团里的进度,她开始自己请舞蹈教练,天天压腿练功、练形体。 7年来,廖阿姨和伙伴们参加了无数次国内老年人舞蹈团体的比赛,甚至被韩国的文化交流团体邀请到韩国演出。 正是因为自己的亲身经历,廖阿姨还将10多名病友组织在一起,教她们跳舞,“我告诉她们,音乐一响起,你就不再是病人,你只是名舞者,你需要展示的只有自己的美!” 就这样,廖阿姨用自己的方式抗击癌症12年,用她的话来说,“我不能让疾病占据我的人生!” 她抗癌32年,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人物:郭女士 年龄:64岁 患病史:甲状腺癌35年 励志语:好好活着,珍惜生命,相信医学,相信自己。 1982年,命运跟29岁的郭慧莹开了一个玩笑,她不幸患上了甲状腺恶性肿瘤。 接下来的多次手术、放疗化疗、癌细胞转移等经历,在最痛苦的时刻,她也一度想要放弃,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丈夫发现了她厌世的苗头后,特意买来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希望她能像文中的老人一样顽强拼博。 就这样,郭慧莹慢慢地也从那段绝望而痛苦的日子中走了出来,调整心态,继续踏上了漫长的抗癌之路。 郭慧莹从小就在邕江边长大,小时候就非常喜欢游泳。“冬泳最能锻炼身体,为什么不试试坚持看?”身体逐渐恢复后,郭慧莹开始经常到邕江游泳。夏天游、冬天也游,还曾经“游”到了台湾的日月潭。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长期在邕江游泳,她还意外成了救人“明星”。因屡屡成功救起溺水者,她干脆去考了个国家的救生员资格证,成了邕江水上安全救护队的一员。 癌症患者一般都很忌讳谈自己患病,但郭慧莹说,愿意向他人讲述自己的经历,希望给更多和她有着同样经历的人以希望。 而她的手机甚至成了全国许多癌症患者的“热线”。“心态真的非常重要!”每当有患者打电话给她,郭慧莹都尽自己所能地这样开导对方。 “我觉得我活得很有价值,”郭慧莹想和病友们分享的是:“好好活着,珍惜生命,相信医学,相信自己。” 他面对亲情,重新振作击退癌症 人物:周先生 年龄:66岁 患病史:结肠癌9年 励志语:不要远离自己的家人,这样你就有力量重新站起来。 9年前,周女士刚刚生下女儿两个月后,57岁的父亲被诊断出患了结肠癌。 回忆起当时的情况,周女士的父亲周先生有些自责:“那时家里处在悲喜交加的情绪当中,那会儿外孙女刚出生,而我却病倒了。为了我,女儿天天往医院跑,看病、检查都陪在我身边,刚出生的孙女常常因为没有奶吃而哭个不停,女儿因为涨奶疼得都站不起来了。” 看着为他忙碌的一家人,周先生说,当时他怨恨自己成了家人的负担。 “父亲好几次把我从医院骂走,甚至不允许我到医院看他。”周女士称,在将近1年的时间里,父亲接受了放疗、手术等治疗。“在那一年中,父亲变得异常的安静,很少与家人沟通,总是一个人默默地望着窗外,”周女士和家人都认为,只有让父亲振作起来,才是战胜病魔的希望。 有一次,周女士将女儿交给父亲帮看几分钟,再回到房间时,周女士看到不满周岁的女儿正笑着摸着父亲的脸,而父亲已经哭得不行了。 “那是我生病后第一次有想好好活下去的想法,如果我能听孙女叫我一声外公该多好!”从那时起,周先生不再被动的接受治疗,而是积极的面对,“心态变了,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不一样了。”周先生笑着说。 家人也发现了外孙女给周先生带来了战胜病魔的力量,为此周女士和丈夫商量后,一起搬回了父亲家,让女儿陪在父亲身边。“外孙女1岁半大的时候,突然对着我喊了一句‘公’,我顿时觉得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所有的病痛也不再会压垮我。”就这样,周先生重新振作了起来,天天锻炼身体,配合医生的治疗。 6年前,周先生的外孙女上幼儿园,他主动承担起接送的任务。 如今,外孙女已经上小学了,他依旧在校门外等待外孙女放学。“我身体好了,不仅不会拖累大家,甚至还能帮帮她们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更重要的是,我能天天看到外孙女的笑脸!” 周先生想对病友们说,不管你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不要远离自己的家人,这样你就有力量重新站起来。 从他们的抗癌经历中,不管是健康人,还是癌症患者,都能找到一种力量,从而乐观生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加油!

半夏
1.5万字深度长文!人类癌症与免疫治疗发展史(上)

1.5万字深度长文!人类癌症与免疫治疗发展史(上)

癌症是典型的多细胞增殖失控性疾病。一般认为,地球生命在6亿年前出现多细胞生命,现存的海绵类多孔动物门是最早出现的多细胞动物。人类的疾病多少与先天发育不足有关,另外一些与后天的损伤有关。 人体内的主要系统只有2种:代谢和免疫,所有的疾病不外此2种。 1亿年前,鼠与人类的共同祖先出现。 人与人之间的基因组相似度在99.99%。我们血缘关系最近的亲属——黑猩猩,在基因上与我们人类的相似度达到了96%。人类和猕猴共有93%的DNA。猫的基因与我们人类有着90%的相似性。 当涉及到蛋白编码基因时,老鼠与我们有着85%的相似度,但是在非编码基因上,只有大约50%的相似度。国家人类基因研究所把这种相似性归咎于大约8千万年前的共同祖先。 几乎所有的人类基因在老鼠身上都有个明确的对应基因,但是蛋白质编码基因只占据了各自基因组的1.5%,基于此,能治愈老鼠的化合药物通常对人类无效。 2009年《科学》杂志上的一篇报道,家牛与我们人类共享大约80%的基因。鸡与人类共享了大约60%的基因。果蝇与人类共享了61%的致病基因,这对于美国宇航局探索太空旅行可能对人类基因产生的影响非常重要。香蕉也与人类共享了大约60%的基因。 目录 一、免疫发展史 二、免疫学原理 三、主要抗癌免疫疗法 四、免疫状态评估 五、免疫治疗毒性和疗效评估 六、ICIs耐药现象的解释 七、临床应用 一、免疫治疗简史 免疫系统是多细胞动物特化的一个系统,用以维持多细胞动物在细胞层面和分子层面的稳定性。 在单细胞动物中存在的原始基本机制是多细胞化后复杂机制的基础,类如在单细胞动物中的分子系统CRISPR-cas系统就是一个维护单细胞稳定性的免疫机制。 1909年Paul Ehrlich提出免疫监视学说,认为免疫系统可以遏制肿瘤的发生,免疫功能异常是肿瘤发生的基本原因之一。 1959年Frank Macfarlane Burnet和Lewis Thomas(曾任MSK院长)提出了“免疫监视(tumor immune surveillance)”的假说,该假说认为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并清除恶性肿瘤,从而抑制了肿瘤的发生发展。 2002年Gavin P Dunn和RobertD Schreiber等首次提出了肿瘤免疫编辑(Tumor Immunoediting)学说,系统阐述了癌症和免疫系统之间的三阶段关系。 二、抗癌免疫学的基本原理 100余年人类对免疫系统的不懈研究,目前已经对该领域的主要问题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陈列平教授将人类对抗癌免疫的认识过程总结为三大基本问题: 有没有?免疫原性的状态如何?启动抗癌免疫的相关因素。 (一)人类机体内是否存在清除癌细胞的免疫反应? 答案是肯定的! 1868年一位叫威廉.布什(WilhelmBusch)的医生第一次报道,有意使用丹毒感染癌症病人后肿瘤显著缩小。1891年,美国纽约纪念医院骨科医师威廉.科利(WilliamB.Coley,1862~1936)开始以注射细菌进入肿瘤的方法治疗癌症,创立“科利毒素”疗法。这种方法疗效并不稳定,而且可能死于感染;改进后混合加热过的细菌液变得安全,经这种方法确实有不少人恶性肿瘤在无药可医的情况下得到了缓解,甚至是长期缓解。曾经一睹被打压的早期免疫治疗探索今天已经得到世人的认可,并以其名字命名了免疫界最高奖项为威廉.科利奖。 如细胞因子疗法、过继免疫细胞疗法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法的效果已经被证实,其中有广泛意义的是ICIs,在多数癌种均有一定比例的患者获得疗效,和既往的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的机理完全不同。 (二)是否存在特异性的抗原以引发清除癌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癌细胞来源与人体自身细胞,存在抗原,但是经历了免疫编辑后的癌细胞抗原性较弱,难以有效激发免疫反应。而且在肿瘤微环境局部存在复杂的免疫抑制或免疫逃逸,导致免疫反应不能有效完成。 抗原是激发免疫反应的起点,未来这个问题尚需要继续充分研究。比利时的Thierry Boon教授长期研究癌细胞抗原问题。对于一个已经进入临床阶段并进展的癌症病灶(原位持续增殖或者可转移的),有没有癌细胞独有的抗原?进展状态的病灶存不存在人体细胞在任何时期都没有表达过的抗原性质(免疫原性)的物质? 目前看癌症抗原领域有如下观点:癌细胞存在独有的抗原吗?还是共享的?例如有些CEA/AFP是人类胎儿时期的蛋白质,且功能现在也不清楚。癌变后,这些本来应该沉没的基因重新激活并大量表达。不知道癌细胞是紊乱表达还是功能性表达。存在癌细胞专有表达的基因吗?目前看是有的,很少,要么表达少,要么已经被免疫掉,要么免疫原性不足。 比利时学者Thierry Boon长期研究抗癌免疫反应的核心问题癌症抗原,他说癌细胞的抗原性才是主要问题。 抗原性不足是当前TME免疫抑制/逃逸的解除只能解决部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BOX:癌症抗原问题:没有抗原性就没有免疫反应 抗原本身的因素  异物性 抗原与机体的种系关系越远,其差异越大,免疫原性也就越强。 1)异种间的物质:病原微生物、动物免疫血清对人是良好抗原。 2)同种异体间的物质:人红细胞表面ABO血型抗原系统及同种异体皮肤和器官上的组织相容性抗原。 3)自身抗原:自身物质一般无抗原性。 a:与淋巴细胞从未接触过的自身物质(如晶状体蛋白) […]

半夏
历 史 上 的 抗 癌 奇 葩 疗 法

历 史 上 的 抗 癌 奇 葩 疗 法

西方1600年前就有关于癌症的记载,我国早期《黄帝内经》中也有关于癌症的记载。纵观癌症治疗史,人类始终在与全民公敌——癌症不懈奋战。 涂抹螃蟹灰抗癌?乔布斯信奉“葛森疗法”抗癌?鲨鱼不会得癌症?光束射线仪能杀死癌症?氰化物治疗癌症?今天“考古”的几种奇奇怪怪的癌症疗法或许会让人匪夷所思,都不是什么“正经”疗法,但每一种误入歧途的治疗方式,都源于人类希望活下去的欲望,而这种欲望蕴含着不可思议的力量。 螃蟹灰能治肿瘤? 公元2世纪时盖伦认为将螃蟹烧成灰涂抹于身上,可以治疗癌症,这也是那时盛行的“以形补形”疗法。 为什么说是“以形补形”?这就要说到癌症与螃蟹的渊源。 “癌症”一词cancer的起源大约要追溯到约公元前400年。西医之父希波克拉底用carcinos或carcinoma两个专有名词来表示癌症,而在希腊语中,这两个词都有“螃蟹”的意思。 据相关文献记载,肿瘤在向周围扩散时,突起不断增长,伸出像手指一样的触角,形如螃蟹。因此,希波克拉底用“螃蟹”来命名癌症。 到了公元前1实际,塞尔苏斯的时代,这个词已经被正式翻译成现在的写法cancer。 乔布斯都在用的抗癌疗法,竟然是伪科学? 说起“葛森疗法”可能觉得很陌生,这一疗法由美国医生葛森(1881-1959)发明,最初用来治疗偏头疼,而且发明者本人和追捧者一再吹嘘该疗法治疗癌症有奇效。 “葛森疗法”认为可以通过有机食品和营养补充剂帮助身体排毒,同时还能增强免疫力,从而实现治愈癌症的目的。 这种疗法对治疗方案的严格程度和细节把控也令人瞠目,概括起来即为: 1)每天需喝13杯果汁,且必须是新鲜的有机水果和蔬菜,每小时喝一次。 2)只吃水果,蔬菜和全麦食物组成的素食。 3)每天补充多种营养补充剂。 4)定期用咖啡或者甘菊提取物灌肠排毒。 5)准备食物的时候必须无盐,无辣,无油,也不可以用铝制的餐具。 更令人惊讶的是,甚至连苹果公司前CEO乔布斯都曾将“葛森疗法”奉为圭臬,官方传记《史蒂夫乔布斯传》中透露,乔布斯在与胰岛细胞瘤斗争早期拒绝手术,试图通过含大量新鲜胡萝卜与果汁的严格素食、针灸、草药方剂、水疗、净肠甚至精神疗法等来消灭肿瘤。 乔布斯本以为找到了抗癌良方,没想到竟是伪科学。这种疗法看似言之凿凿,实则是“替代医学”的一种形式,目前为止,没有一项用该疗法的细胞或者动物实验得以在学术期刊发表来证明其科学性。“葛森疗法”虽能让患者免受药物、手术和其他治疗之苦,但却可能延误肿瘤最佳治疗时机,美国于1980年前后也报道了多起因咖啡灌肠导致患者死亡的事件。 鲨鱼也会得癌症 从古至今,人类对于鲨鱼这种生猛海洋生物的研究从没有停止过。经过长达25年的探索与研究,海洋生物学家得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喂养并观察的5000条鲨鱼通过病理解剖发现,有且仅有1条鲨鱼患了肿瘤,且是良性的。这似乎佐证了鲨鱼不会得癌症的观点。 这一惊人的发现也成了鲨鱼软骨药用的推力。随后,众多专家学者研究发现,组成鲨鱼软骨的骨骼组织中有一种能阻断癌肿周围血管网络的化合物,能通过隔断绝癌细胞的供养使肿瘤萎缩,还能杀死癌细胞。 鲨鱼软骨药用的动物实验取得成功后,人体研究却以失败而告终。注射了鲨鱼软骨提取物的癌症患者很快就出现了全身红肿、发痒、厌食等不适感,肿瘤也一天天变大。 事实上,目前为止,科学家已经在至少23种鲨鱼身上发现了肿瘤,这与既往鲨鱼不会患癌的观点相悖。2004年发表在Cancer Research上的一篇综述则这么写道,对鲨鱼软骨能治疗癌症的迷信已经使一些患者放弃了其他有效的治疗方法。 神奇的“大黑盒”治疗癌症,原是高额智商税 罗伊尔.雷蒙德.雷夫自称个人发明的雷夫射频仪(一种光束射线仪器)能够杀死癌症和其他引发人类疾病的微生物。 据雷夫所言,微生物并非无处可寻,而是在积极振动,散发出像彩虹一般多彩而又真实的光晕。这台雷夫射频仪是带有刻度盘的大黑盒,侧面探出一个形如灯管的“射线管”,可以牢牢锁定微生物等。 如今,仍然有售价高达数千美元的现代版雷夫射频仪在售。不幸的是,不少售卖者因严重卫生欺诈而被定罪。 氰化物抗癌招来中毒之祸 20世纪70年代,一种叫做“苦杏仁苷制剂”的药物一度成为热门畅销药品。这款药物的支持者称它能直接锁定并杀死癌细胞,最后留下的都是健康细胞。 这种药有时候也被称作维生素B17,不过它并不是维生素,而是苦杏仁苷的提纯半合成形式,是在杏仁和其他种子中发现的一种含氰化合物。 显然,氰化物能治疗癌症的说法也是假的。在一次正规的临床研究中,服用者最终出现了氰化物中毒的症状。 这些“脑洞大开”的抗癌疗法,恰也能反应出医学发展的前进轨迹。概括下来无外乎三大必要条件:源源不断的好奇心、花样百出的想象力和大胆执着的医生。 参考文献: [1] 莉迪亚·康 《荒诞医学史》    

半夏
中国最新癌症报告重磅发布:乳腺癌稳坐女性癌症第一交椅!

中国最新癌症报告重磅发布:乳腺癌稳坐女性癌症第一交椅!

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赫捷院士团队在《国家癌症中心杂志》(JNCC)发布了最新癌症报告——2016年中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2016)。 该研究基于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从全国682个癌症监测点中遴选487个高质量监测点,覆盖约3.8亿人口,占到中国总人口的27.6%,详尽阐述了2016年中国癌症疾病负担情况。 报告对2016年中国不同地区、年龄和性别的人群中,不同类型癌症的发病和死亡人数进行了分析;同时还与2000年癌症的发病和死亡人数进行了对比,以评估不同类型癌症的发病和死亡趋势。 由于全国数据收集、整理和核查等需要时间,癌症报告通常会延迟2~5年。 与2015年相比,上报统计数据的监测点数量增加181个,高质量监测点增加119个,表明我国的肿瘤登记工作覆盖面逐步推进,数据质量和规范程度进一步提高,为国家卫生政策制定提供更有力的科学依据。 2016年我国癌症发病和死亡的基本情况 基本情况 2016年,中国新发癌症约406.4万例(表1),世标发病率为186.46/10万,男性高于女性(207.03/10万对168.14/10万); 癌症死亡约241.35万例(表2),世标死亡率为105.19/10万,男性高于女性(138.14/10万对73.95/10万)。 相当于我国平均每天有1万多人会被诊断为新发癌症,每小时有464人新患癌症,平均每分钟有7人确诊,而每小时有276人因癌症而死亡。 表1 按性别和癌症类型估算的中国2016年新发癌症病例数和整体发病率 表2 按性别和癌症类型估算的中国2016年癌症死亡例数和整体死亡率 新发癌症中,最常见的是肺癌(82.81万),占到了新发癌症总人数的20%以上;其次是结直肠癌、胃癌、肝癌和乳腺癌。这5大高发癌症的患者,占到了新发癌症总人数的57.4%。 肺癌仍是导致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约占癌症总死亡人数的27%;其次是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这5种癌症导致的死亡,占到了癌症总死亡人数的69.3%。 2016年我国癌症发病和死亡情况的性别差异 发病情况 2016年,男性新发癌症223.43万例,最常见的是肺癌(54.98万),约占男性新发癌症数的24.6%;其次分别是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这5种癌症占到了男性新发癌症数的68.83%。 在女性中,新发癌症182.96万例,最常见的是乳腺癌(30.6万),占女性新发癌症数的16.72%;其次分别是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和胃癌。这5种癌症占到了女性新发癌症数的56.11%。 死亡情况 所有年龄段中,男性死亡人数均高于女性;肺癌是导致男性和女性死亡的最常见癌症。死亡率女性高于男性的肿瘤类型是胆囊癌和甲状腺癌,而其他所有瘤种的死亡率男性均高于女性。 在男性中,约有153.07万人因癌症死亡,其中45.47万人(29.71%)因肺癌死亡;其次分别是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这5种癌症导致的死亡,占到了男性癌症死亡总数的75.87%。 在女性中,共有88.28万人因癌症死亡,其中20.23万人(22.92%)因肺癌死亡;其次分别为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这5种癌症导致的死亡,占到了女性癌症死亡总数的60.06%。 2016年我国癌症发病和死亡情况的年龄差异 整体上看,癌症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并分别在80-84岁和85岁以上的年龄人群中达到峰值。 发病情况 从新发癌症人数看,60~79岁年龄人群中的新发癌症数最多,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22万和76.3万。白血病、脑瘤和淋巴瘤被列为男女发病率最高的三种癌症类型。肺癌是45岁及以上人群中男性最常见的癌症。乳腺癌和肺癌则分别是15~59岁和60岁以上年龄段女性最常见的癌症。 死亡情况 从癌症死亡人数看,男性和女性在60~79岁年龄人群中死亡人数最多,分别为85.75万和44.03万。 肝癌是15~59岁男性的第一大致死癌症;而肺癌是60岁及以上男性人群最常见的致死癌症。15~44岁女性人群中,乳腺癌导致的癌症死亡人数最多;而45岁及以上女性年龄人群中,肺癌导致的死亡人数最多。 2016年我国癌症发病和死亡情况的地域差异 发病情况 从发病率看,2016年城市地区总体癌症年龄标准化发病率(ASIR)高于农村地区(189.7/10万 对176.2/10万)。华南地区(204.3/10万)的ASIR最高,其次是东北地区和华东地区。而西南地区(167.5/10万)的ASIR则最低。 城市地区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和前列腺癌的ASIR高于农村地区。但城市地区胃癌、肝癌、宫颈癌、食管癌的ASIR则低于农村地区。 死亡情况 从死亡率看,2016年农村地区总体癌症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ASMR)高于城市地区(106.1/10万对102.8/10万)。华中地区(112.0/10万)的ASMR最高,其次是东北地区和华南地区。华北地区(94.5/10万)的ASMR最低。 城市地区的结直肠癌、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肾癌、膀胱癌、淋巴瘤和白血病的ASMR高于农村地区;而农村地区的食管癌、胃癌、肝癌等消化系统癌症的ASMR高于城市地区。 2000~2016年中国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趋势 发病趋势 在2000~2016年间,男性整体癌症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保持稳定,但女性每年显著增加2.3%。 上升 男性:前列腺癌、结直肠癌、白血病、脑瘤、胰腺癌和膀胱癌 女性:甲状腺癌、宫颈癌、子宫癌、乳腺癌、脑瘤、肺癌、结直肠癌 下降 男性和女性:食管癌、胃癌、肝癌 死亡趋势 上升 男性:前列腺癌、结直肠癌、胰腺癌、白血病 […]

半夏
你知道抗癌史有哪三次革命吗?一文告诉你。

你知道抗癌史有哪三次革命吗?一文告诉你。

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一个人从40岁开始,患癌概率显著上升,活到74岁,累积患癌率21%,活到85岁,累积患癌率36%。 可以说,如果一个人没有因其他原因死亡,那么到头来有三分之一的可能就是:癌症。 人只要一直活着,就一定会得癌 这有多可怕?一家三口加双方父母共7口人,终其一生,7人全都不患癌症的概率是4.4%,双方父母四人,活到74岁全都不患癌症的概率是39%。如果再把亲戚朋友算上,几乎没有多少家庭能躲开癌症。 我们与癌症近在咫尺!所以, 了解癌症很有必要 最大的致癌因素是什么? ——估计你八成会猜错 了解癌症有哪些渠道? ——肯定不是商家医院的广告 治疗癌症有哪些方法? ——大多数人的认知停留在二十年前 大多数人对癌症治疗的印象就是:切除+放疗/化疗。是的,癌症的常规治疗包括三大金刚:外科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药物治疗。而这三大金刚“组合”治疗成为对抗癌症的主要方法,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值得一提的是,药物治疗也经历了三次革命,肿瘤患者的生存状况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回顾历史,我们才能展望未来。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回顾下这三次革命! –01– 第一次革命:化学治疗 1940年,开始出现的细胞毒性化疗药物。 1943年,耶鲁大学的Gilman 将氮芥用于治疗淋巴瘤取得了短暂的疗效。 1948年,Farber 用抗叶酸剂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揭开了现代癌症化疗的序幕。 20世纪50年代发现的药物有:氟尿嘧啶(5-Fu)、6羟基嘌呤(6MP)、甲氨蝶呤(MTX)、环磷酰胺(CTX)、放线菌素D(Act D) 等。MTX治疗绒毛膜上皮细胞癌取得成功。 20世纪60年代发现目前常用的化疗药物,如长春花碱(VLB)、阿霉素(ADM)、阿糖胞苷(Ara-C)、博莱霉素(BLM)、顺铂(DDP)等都已被发现;细胞动力学和抗癌药代动力学研究取得了成绩;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霍奇金病通过联合化疗已能治愈,并开始了其他实体瘤的化疗。 20世纪70年代:一些肿瘤的联合化疗方案更趋于成熟,顺铂和阿霉素应用于临床,使化疗姑息性向根治性目标迈进。 20世纪80年代:从植物中提取的抗癌物质——紫杉类和喜树碱类应用于临床。 常用的化疗药物有几十种,机制各有不同。但是无论机制如何,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干扰DNA的完整性,干扰DNA的复制,作用于有丝分裂纺锤体中的微管,抑制有丝分裂,阻止癌细胞的增殖、浸润、转移直到最后杀灭癌症组织。 化学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正日益提高,已能治愈一部分化疗敏感肿瘤(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绒毛膜上皮细胞癌、睾丸癌等),并延长晚期乳腺癌等对化疗比较敏感肿瘤的生存期。但仍有一些肿瘤对现有的化疗药物不敏感,化疗还不能延长这部分患者的生命。 另外一方面,化疗药物的弱点是不能区分恶性细胞还是正常细胞。因此,化疗药物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杀死大量人体正常的需要分裂的干细胞。这就是,为什么化疗对细胞生长比较旺盛的骨髓细胞、肝细胞、肠胃表皮细胞等都有非常严重的副作用。临床上,化疗药物的使用剂量必须受到严格控制:药物太少不能起到杀死癌细胞的作用,药物太多会产生过于严重的副作用,对患者造成“不可逆伤害”,甚至死亡。 –02– 第二次革命:靶向治疗 到了21世纪,癌症治疗开始不再是简单粗暴的无差别攻击,而是寻找癌细胞和正常细胞之间更多的不同点,这就是“靶向药”的概念。 科学家开始猜测,既然癌细胞是因为基因突变而产生的,那么是否可以针对突变位点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在此之前,无论是手术还是放疗、化疗,都无法做到精准地杀死癌细胞,大量的正常细胞也在治疗的过程中被杀死。 靶向药物(又被称作生物导弹)应运而生,进入体内会特意地选择致癌位点相结合发生作用,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会波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 1987年,科学家首次确定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生长和扩散的重要作用。 1997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首个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利妥昔单抗,用于对其他治疗无效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适应症,此后靶向药物就成了癌症治疗药物研究的热点,不断有新的靶向药物诞生并应用于临床。 2013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发布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癌症相关基因变异数据库,为研究者研究靶向药物提供了最全面的数据库。 靶向药物一般是小分子药物,需要足够小,可以轻松进入细胞,因此它们常作用于细胞内部的靶标。 大多数患有某些癌症类型的患者,体内有某一特定药物作用的靶点,因此可以用该靶向药物治疗。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对肿瘤进行基因检测,以确定是否有药物靶点,患者是否对药物敏感。要对肿瘤进行基因检测,可能需要做活检。活检是医生将肿瘤切除以进行检测的过程。进行活检有一些风险,这些风险取决于肿瘤的大小和位置。 但是,伴随着分子靶向药的诞生,靶向药物的弊端也逐步凸显。靶向药物由于过于精准地瞄准靶点基因,一旦靶点基因发生突变,靶向药物就会失去作用。 很多癌症患者在经过分子靶向治疗之后几年内,都会出现耐药情况,这将使患者的癌症进一步恶化。 此外,靶向药物的研发时间长、成本高、价格昂贵,并非所有癌症患者都能承受。当科学家发现靶向药物的弊端,而且暂时无法战胜所有的癌症时,人体内的天然抗癌战士——免疫系统引起了他们的关注,并逐步成为研究的焦点。 –03– 第三次革命:免疫治疗 肿瘤免疫治疗起源于19世纪末期,但在近30年才得以快速发展: (一)科利毒素 1893年,美国纽约外科医生威廉 · 科利(William Coley)意外发现有一个患者左面颊部长了一个鸡蛋大小的肉瘤,虽然手术切除了两次,但仍然在左耳后出现约11厘米像葡萄串的复发肿瘤,并且术后的伤口迟迟不能愈合。更糟糕的是,患者伤口出现化脓性链球菌感染,反复伴随高热。就在医生束手无策、患者绝望之时,肉瘤竟然奇迹般缩小直至消退。 这一特殊的病例引起了科利的兴趣,他意识到也许这个感染能够通过唤醒免疫防御治疗肿瘤。于是,他提取患者链球菌脓肿进行培养,再把培养好的活细菌注射给肿瘤患者。 接受这种方法治疗的患者中,两名好转,两名死于感染。 随后,科利开始利用灭活细菌进行试验,最终他确定了最佳的方案:使用灭活的酿脓链球菌和黏质沙雷菌混合物,这就是著名的科利毒素。虽然科利毒素因受制于不良反应、疗效等原因没能发展到今天,但不可否认,科利的研究打开了肿瘤免疫治疗的新篇章。 (二)免疫监视理论 […]

半夏
大规模数据显示:个子高的人,患癌风险更大

大规模数据显示:个子高的人,患癌风险更大

癌症是全球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癌症的发生与发展与饮食、环境、人口的老龄化等密切相关,全球癌症发病率不断增长,癌症作为主要死因的情况日益突出。 身高,是很多“小个子”的人心中一生的痛,很多人用了各种方式都希望自己再长高几厘米。但是,身高真的是越高越好吗? 2022年3月1日,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美国癌症研究协会旗下期刊Cancer Epidemiology,Biomarkers & Prevention上发表了一篇题为:Adult-Attained Height and Colorectal Cancer Risk:A Cohort Study,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表明,高个子的人可能比矮个子的人更容易患上结直肠癌或结肠息肉,而这些息肉后来可能会变成恶性肿瘤。身高每增加10cm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增加14%,患腺瘤的风险增加6%。 研究人员表示,这是迄今为止同类研究中规模最大的,在体检或筛查过程中,更高的身高很可能是一个被忽视的风险因素,身高应被视为结直肠癌筛查的风险因素。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47项观察性研究的数据,涉及280,660例结直肠癌和14,139例结直肠腺瘤病例,其中33项研究报告了身高每增加10cm结直肠癌发病率的数据,26项研究比较了最高和最低身高个体之间的结直肠癌发病率,4项研究报告了评估身高每增加10cm大肠腺瘤发病率的数据。 除此之外,还包括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结肠生物膜研究的原始数据,该研究招募了1459名接受门诊结肠镜检查的成年患者,以探索癌症与粘附在结肠壁上的细菌之间的关系。 数据分析发现,身高最高的人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比最低的人高24%,身高每增加10cm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增加14%,患腺瘤的风险增加6%。 身高增加10cm,结直肠癌风险增加14%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的数据,中国男性平均身高169.7cm,中国女性平均身高158cm,这意味着179.7cm的男性和168cm的女性或更高身高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增加14%,患腺瘤的风险增加6%。 根据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数据,中国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癌症大国。作为世界上的人口大国,中国的癌症数据不容乐观,不论是新发人数还是死亡人数,中国都位居全球第一。 在2020年新发癌症中,新增结直肠癌56万人,仅次于肺癌,不容小觑。 对于结直肠癌,有一些众所周知的可改变的饮食因素,如加工过的红肉和吸烟,而在筛查时,身高往往在临床上被忽略了。 研究人员表示,身高应被视为结直肠癌筛查的风险因素。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陆续有文献报道身高和患癌风险的关系。几乎所有研究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身高越高,风险越大。无论国家,无论人种,无论男女,都是如此。 早在2011年,《柳叶刀·肿瘤学》上发表了英国著名“百万女性研究项目”的结果。通过对英国100多万女性平均10年的跟踪研究,科学家发现身高和患癌风险简直是直线关系,平均而言,英国女性身高每增加10cm,患癌症的概率增加16%。 而且研究结果并不是某一种癌症风险增高,而是几乎所有癌症类型的风险,都随着身高增加而增高。这次研究一共比较了17种女性常见的癌症类型,其中有15种常见癌症发病率都增高了,其中风险增高最多的包括乳腺癌(增加17%)、结直肠癌(增加25%)、白血病(增加26%)、肾癌(增加29%)等。 从目前研究数据来看,个子高的人患癌风险可能更高,最主流“生长激素”理论认为,长得高的人,很多是因为体内生长激素分泌更旺盛,刺激细胞分裂和生长,带来了更大的患癌风险。 论文链接: [1]https://doi.org/10.1158/1055-9965.EPI-21-0398

半夏
在未来,人类有可能彻底战胜癌症吗?

在未来,人类有可能彻底战胜癌症吗?

只要活着,癌症就一定会找上你。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1929万例,其中我国新发癌症457万例,占全球23.7%,也就是说每分钟有8人被确诊癌症。  虽然就全球来看,中国的癌症发病率排在50名开外,远低于美、日、澳等发达国家。但我们的癌症死亡率却特别高,占到了全球癌症死亡人数的30%。 不夸张地说:有一天,我们很难见到一个没有癌症患者的家庭。 01 癌症是什么? 癌症,而是许多疾病的统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基本特征——细胞的异常增长。   科学家曾经在一块一亿五千万年前的恐龙化石上发现了肿瘤,也就是说,在人类诞生前很久,就已经存在了。癌症第一次出现在有记载的文献当中,是在公元前2500年,一位古埃及医生的手稿里。   这篇手稿中记载了一个胸部有肿块的病例,其实就是我们今天说的乳腺癌,所以乳腺癌也因此成为了第一种有记载的癌症。在说到这个肿块的治疗方法的时候,莎草纸上只写了短短一句话:无法治疗。 对于癌症最早的医学描述见于公元前 2500 年撰写的一卷埃及纸莎草纸:“胸部隆起性肿物……仿佛摸到了一团亚麻布料……”谈及治疗,这位古代书记员写道:“无可救药。” 人类第一次在癌症治疗上有突破,是在2000多年后的,公元前440年了。据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记载,古代波斯王后阿托莎很可能就是一位Ⅲ期乳腺癌患者,当时36岁的她正深陷于孤独与愤怒的漩涡中。这位波斯王后起初为了隐瞒病情用衣物将胸部束紧,在经历了一场理智与情感的激烈冲突后,她痛下决心命令奴隶用刀将自己的患侧乳房切除。 但几乎在此之后,“癌症”一词就几乎在各种医学文献中绝迹。 直到1858年,德国病理学家鲁道夫·菲尔绍的《细胞病理学》出版,强调“细胞皆源于细胞”,所有的疾病都是细胞的疾病,意识到癌症就是病理性增生导致的典型疾病。   “病理学之父”鲁道夫·菲尔绍 当菲尔绍于1902年去世时,人们根据研究结果才渐渐勾勒出全新的癌症理论。癌症是一种病理性增生疾病,癌细胞具有自主分裂能力。这种异常增生将导致细胞分裂失控,形成的肿块还会侵犯机体器官并且破坏正常组织。癌症可以表现为不同的类型,例如乳腺癌、胃癌、皮肤癌、宫颈癌、白血病以及淋巴瘤等。但是就细胞水平来说,所有这些肿瘤的发病机制大同小异,就是细胞分裂病理性失控。   目前我们已经发现,虽然癌症有着各种各样的诱因,但癌症本质上是一种基因性的疾病,致癌基因来自一些负责调节细胞生长的基础基因的突变:DNA复制时的偶然差错和外界致癌因素的干扰都会让致癌基因在我们的基因组中不断积累。 02  人类与癌症一直在作斗争 最早在发现肿瘤是一堆异常的细胞之后,人们就想到了可行的治疗办法——外科手术。   如果发现肿瘤,就直接切除。这听上去很靠谱,但实际上所有医生面临着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即复发率极高。而且还会出现在体内其他的部位。   「根治术」在20世纪上半叶成为治疗癌症的主流,并从乳腺癌推广到其他癌症的治疗中。而且手术变得更加极端,切除的范围越来越大。但是,它并没有带来很显著的治疗效果。 19 世纪 90年代,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威廉·斯图尔特·霍尔斯特德发明了根治性乳房切除术,切除范围包括乳房、乳房下方的肌肉以及相关的淋巴结。 1960年代,一位名叫伯纳德·费舍尔的医学家公开表示质疑。他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肿瘤细胞很早就能通过血液循环扩散到全身各处。同时,他发明了一种名为肿块切除术的手术。直到1985年,费舍尔拿出了一份长达10年的临床试验数据。这10年里,他将大量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进行根治术和肿块切除术。结果表明:两种治疗手段的结果没有任何区别。 至此,医学界终于被普遍说服,而根治术则彻底成为过去。 1896年,一位21岁的医学生埃米尔·格拉布发开始使用放射性治疗法。他用X射线集中扫描乳腺癌患者的胸部,经过18天后,奇迹般地发现肿瘤会逐渐萎缩。但相应的,他也意识到射线带来的放射性危害。而且与外科手术一样,放疗也只能对局部有效,一旦癌细胞扩散则无能为力。   这时,专注攻克儿童白血病的西德尼·法伯吸引了大家的注意。他第一个尝试用氨基蝶呤,阻止白细胞的增长。如果治疗白血病有效,那便能为治疗全部癌症指明方向。在法伯第一次化疗试验后的半个世纪,儿童白血病的治愈率从0%提高到了近90%。儿童白血病,再也不是一种不治之症。而法伯也被人们称为现代化疗之父。 而在癌基因发现之后,医学家们又发现了攻克疾病的新方法——靶向治疗。它可以只针对特定的癌细胞,而不伤及健康细胞。在1970年,成功研制出了第一种靶向治疗药物,莫昔芬。并通过药物成功治疗了一位癌症患者。    但是很快,靶向治疗就遭到了严重阻碍。癌症的耐药性,使得这种方式逐渐失效。 2003年,诺华制药对罕见的致癌基因ALK(某种肺癌),研制出了一种新型药物。参与试验的病人起初有所好转。但在仅6个半月后,就产生耐药性。 据统计,该药对160个参加测试病人的寿命延长平均为7个月。靶向治疗起初带来了巨大成就,但在之后却开始逐渐失效。在过去的10年里,每年平均只有4个靶向治疗药物批准对患者使用。 大部分只能延长患者几个月的生命。化疗,仍是目前对付癌症的主要治疗手段。   至此,人类认识癌症和癌症斗争已有上千年历史;直到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依旧还没有能战胜癌症这种让人闻之色变的疾病。 03 我们能做的只是更好地了解癌症,提前做好预防 一位印度裔美国医生悉达多·穆克吉早在当年结束他专科培训之后,就迫切地想去了解更多关于癌症的历史:癌症发生源于何时?抗癌战争从何而来?就像患者经常问他的那样:我们在抗癌战争中身处何处?我们怎样一路走来?是否可以预见到终点?最终能否赢得这场战争?   于是,他带着这些问题开始探究癌症的前世今生。 悉达多·穆克吉 他在探究癌症历史的过程中梳理了各类形态多变的疾病的来龙去脉,也了解到许多医学先驱的历史故事,从而了解到癌症在现代社会中的变迁。   于是他以细胞生物学家的精准、历史学家的视角和传记作家的热情,来审视癌症,记录了几千年来人类的抗癌战争,最终为读者带来这部内容震撼的《癌症传:众病之王》。 《癌症传:众病之王》10周年纪念版 作者:[美] […]

半夏
同样是癌症,为什么有人能获得长生存?原来她们都做到了这3件事!

同样是癌症,为什么有人能获得长生存?原来她们都做到了这3件事!

患癌之后很多人都害怕自己活不了多久了,今天就生存期而言,我们来说说癌症患者如何带癌延年几十年?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什么是肿瘤康复期。肿瘤康复期是指经过手术、化疗、放疗等手段治疗后,肿瘤被临床治愈了,患者不再治疗,而是在调养身体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我们不仅要做到身体的康复,还做到心理的康复。 身体的康复是指生物学意义上的康复,也就是传统认识上的癌症“治愈”了,或者十分稳定,而且这种治愈或稳定已持续了多年,通常至少是5年以上。 所以今天大家要明确的第一个概念就是:康复期是治疗结束后的五年,而不是一两年后自己觉得没事了就不再需要注意了。 而心理上的康复是指:我们走出了癌症的心理阴影,对癌症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不再担惊受怕,可以坦然的面对疾病。我们愿意站出来分享我们的抗癌经验,帮助那些还没有结束治疗,或者还没有走出心理阴影的病友。 身 体 ● 康 复 该如何评定? 我们可以通过4项指标可以判断出肿瘤康复期的身体体质恢复的好不好。判断患者身体是否已经康复,主要是看我们的体检指标,它包括:血象稳定;负氮平衡转换成正氮平衡;肿瘤标志物稳定;能参加一般的体育锻炼。 1 血象稳定 是指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都在健康范围以内。具体的对肿瘤患者来说就是: ● 白细胞在6~6.5以上是健康数值; ● 中性粒细胞在4.0以上; ● 血小板在200–230左右, ● 红细胞在4.2以上; ● 血红蛋白,女性在135以上,男性则需要到140以上。 那么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医院的化验单规定要比这个值低,这是为什么呢? 在我们的人群中,除了正常人和病人外,还存在第三种状态,就是亚健康状态,化验单上的数值,是疾病值,我们以血红蛋白为例,化验单上的正常值是110~150,这是给医生看的,医生以此为根据判断有没有贫血这个疾病。如果低于110,他就个贫血的病人。 但是111就不贫血吗?我们大家都能想到,他虽然不是贫血病人,但是他也不是个健康的人,那他是个什么人呢?他是一个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 对于正常人来说,处在亚健康状态并不十分危险,因为正常人的体质很好,免疫力也很强,就算有个小病小灾也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对肿瘤患者来说,病情复杂,而且身体里有大量逃逸的肿瘤细胞,处于亚健康值是很危险的。 处在亚健康状态的肿瘤患者免疫力很低,无法压制住散在的肿瘤细胞,那就增大了复发和转移的风险,所以,对肿瘤患者来说,重要的检查指标必须得是健康值。 很多肿瘤患者在术后康复期的血象总是不达标,究其原因还是饮食和营养补充出了问题。 如果术后营养补充不全面或者压根就没有补上,那么必然会出现免疫力低下、肌肉松垮、没走几步路就喘等营养不良的现象。要想快速增强体质,让我们的身体好起来,必须调整饮食,给身体提供全面、足量的营养。 2 纠正负氮平衡 通过饮食的调理、专用营养的补充,将身体的负氮平衡转换成正氮平衡状态,是肿瘤康复期躯体“治愈”的标志之一。 由于癌症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肿瘤细胞疯狂的掠夺营养,所以在治疗期内,患者体内蛋白质的合成量小于分解量,也就是说由食物摄入的氮量少于排泄物中的氮量。 此时,患者的身体处于负氮平衡状态。在这个时期,我们会发现我们的肌肉在减少,我们的胳膊和大腿不在坚实,变得松松垮垮,就是我们的骨骼肌分解的结果。 在治疗结束后的1-3年是最危险的时间,绝大多数的复发和转移都是发生在这个时间段,这也是在肿瘤患者的整个康复期内,最应该加强营养,增强体质的时间。 这个时间段内一定要多吃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让体内蛋白质的合成量大于分解量,让摄入体内的氮量大于排出氮的量,达到正氮平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身体有足够的蛋白供应,才能让我们的肌肉恢复正常(含量和比例)。 那么有很多的朋友会说,我吃的不错为什么肌肉长不上来,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这是因为放化疗后胃肠功能受影响,消化吸收能力太差,营养物质虽然吃进去了,但是没有吸收到血液中,当然就不能增长肌肉了。 那么怎么办呢,遇到这种情况可以使用消化酶和益生菌,在改善自己的消化能力,或者直接食用肿瘤患者专用营养品,肿瘤患者专用营养品是专门针对肿瘤病人身体特点和疾病特点研究配制的营养补充剂,是肿瘤病人手术放疗化疗后最好的营养补充。 在可以全面且有效地补充肿瘤患者身体的营养需求的同时,因为肿瘤患者消化吸收能力差的特点,添加消化酶和益生菌,可以有效的解决肿瘤患者的消化吸收能力,增强食欲。 当我们的消化吸收能力改善之后,开始逐渐进入多肉、多菜、少主食的日常饮食,这样就能更好的增强患者身体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能从负氮平衡转换到正氮平衡的状态,就说明肿瘤康复期内患者身体体质恢复的非常好。 3 肿瘤标志物的检测 数值高低,可以判断出患者康复期内机体免疫力是否有提高,进而判断出患者体内癌细胞是否有复发或转移的迹象。 肿瘤标志物是指:由肿瘤细胞合成、释放或者是肌体受肿瘤刺激之后而产生的物质。 如果血液中肿瘤标志物的含量比较高,那就要查验一下原发性肿瘤病灶是否复发,如果原发性肿瘤病灶没有复发迹象,那就要查验下是否存在继发性肿瘤病灶,也就是说是否有转移的迹象。 如果肿瘤标志物的含量在健康数值内,说明康复期内,肿瘤细胞不活跃,术后的营养康复治疗很成功。 4 适量的有氧体育锻炼 在肿瘤康复期内进行适量的有氧体育锻炼,对肿瘤患者的身体体质的恢复和术后心理的康复都有积极的作用。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锻炼肌肉。 我们说过,癌细胞会严重侵蚀患者体内的肌肉和脂肪,所以我们看到很多肿瘤患者,身上的肉都是软软的,走一会儿路就喘的不行。16年世界游泳锦标赛冠军宁泽涛里约奥运会之所以没有得冠,就是因为他赛前掉了8斤肌肉,没劲儿。 肌肉是由蛋白质组成的,及时的补充蛋白质,再进行适量的有氧体育锻炼,肌肉的恢复就会非常快。如果康复期内能把肌肉恢复到正常水平,那就证明患者的体质状况在朝一个比较好的方向发展了。 心 理 ● 调 整 […]

半夏
家人得了癌症,家属怎么面对:治疗篇

家人得了癌症,家属怎么面对:治疗篇

2019年6月12日,浙江省人民医院天台分院,住院部胃肠外科医生办公室,我们进行术前谈话。 我忐忑地问:“周主任,我听陆医生说,胃癌手术后活过5年的概率不到20%。” 周主任平静地说:“这是大数据,每个人情况都不一样的,身体不一样,癌症几乎都会复发,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一般化疗效果敏感的,复发的可能会比较晚。” 我苦笑。假设我爸可以顺利活过五年,五年后,我也不过才30。而我妹,就跟我现在一样大。生活真的是太残忍了。 才二十多岁,我就要开始思考怎么送自己的至亲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而未来的几年我将一直活在这种提心吊胆中。 回想起术前谈话的情景,好像还是昨天的事。陪父抗癌这一年里,我常常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更好面对癌症治疗,并完成医生定下来的方案?” 自从我的『陪父抗癌手记』发表之后,很多家属希望我能给一些建议。 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下『家人得了癌症怎么办:治疗篇』。 01 治疗方案如何选择  求医路上,你会发现癌症的治疗方案太多了。怎么选择才能疗效好、副作用小、花费少呢? 所谓的选择,其实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妥协。如何抉择是好?我相信,绝大部分的家属和患者都感受过我经历过的无助、矛盾和慌张。 治疗癌症必须以科学为基础。常规治疗(手术、化疗和放疗)都是有数据基础的,有成千上万病人治疗后的平均数据作为参考,忽视常规治疗显然是不太可能的。自然疗法可能也有成功的,但是这个概率谁敢赌? (1)手术:要看一个手术是否值得做。早期癌症首选手术,讳疾忌医会耽误最佳治疗时间。如果肿块压迫了胆管,人会出现黄疸。如果肿块压迫肠道,就会出现肠梗阻。如果肿块挤压其他脏器或神经,就会疼痛或者导致其他脏器衰竭。 黄疸、肠梗阻和器官衰竭都是致命的。如果手术后这些情况得以消失,那就是值得的。至于手术后的转移,这是一个很复杂的东西,谁能说得清? 并不是听说谁不手术非常好,也不是听说谁手术了非常不好,这是错误的。手术前,应该交给医生全面评估,最好还能安排一个多学科会诊。 (2)化疗:包括术前化疗和术后化疗。术前化疗是为了将肿瘤缩小,减少转移的地方,为“根治”争取可能性。术后化疗,要考虑的因素可能会更多一点,如果病人术后身体很虚,无法耐受治疗,却勉强接受治疗是得不偿失的。 (3)放疗:通过高剂量的辐射来杀死癌细胞,或者减缓其生长。放射疗法往往不会立即将癌细胞杀死,而是需要数天或数周的治疗,最后才能将癌细胞杀死。病人造血系统会受影响,导致全血细胞下降,如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下降。 除了癌症治疗三驾马车(手术、化疗和放疗),大家还得面临中医疗法、靶向疗法和免疫疗法等。具体哪种疗法好,需要根据病情和专业医生的建议来做选择。 作为家属,我们时常陷入心疼又自责的无助情绪中。为了亲人的生命甘愿付出,可找不到方向,明知化疗不好,却寻不到更好的选择。不能手术的时候想手术,能手术的时候又害怕危险。焦急、煎熬、麻木、接受…… 经历了很多,我才明白:很多纠结都没有意义,太纠结反而影响治疗。 所有这些都是无解的或者不确定的,所以尽可能地不要用这些问题去浪费医生的时间,也不要百度去寻求答案。 02 加强与医护人员的沟通 如果不幸遇上不负责任的医生,那不如趁早换掉。但在漫长的抗癌路上,我遇到了很多好医生。我一直相信:最希望病人康复的除了家属就是医生了。 我曾以为,医生一周两次门诊,一周就上两个班真舒服。进进出出医院后,我才发现,住院部才是主战场。 老爹手术的头一天,主治医生上班,术前谈话、术前准备,当天晚上又值班。我在走廊上“解压”,他经过时还和我聊天。 第二天他依旧上手术台,4小时的手术后,他匆匆睡了一会,然后等我们回到病房。我去办公室找他,发现他在写手术进程,写完让我签字。连轴转真的很辛苦,医生都是铁人吗?心疼三分钟。 家属应与主治医师和护理人员,进行必要的交流和沟通,了解医师的治疗计划和安排,协助医护人员做好有关诊疗的准备和善后工作。 对治疗后可能发生的情况和不良反应,及时了解,并对病人进行恰当的解释,鼓励病人接受治疗,仔细观察病人病情,及时准确地向医师反馈治疗后的情况。做好医患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才能高效治疗。 异地就诊的,尤其记得加强和当地医生的联系。一般手术可能会选择比较大的专科医院,但放化疗基本都还是建议就近治疗的。一定要跟当地医院保持好联系,方便后续治疗和处理突发情况。 我很不能理解“伤医杀医”的行为,很多极端的人正一次次把“医患关系”推向高潮。我一直都坚信,一个成熟的人,应该用一种合理合法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诉求,哪怕是不满的情绪。 作为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家属,我们应该对我们的医生多一分理解和支持,最重要的是信任。 作为患者和家属,你会体会到医生话语的那份重量。也许一个字,也许一个语气,在病患心里都是如山一般的重要。我记得三次化疗后复查的时候,在医生办公室,王医生惊呼: “你老爸化疗这么敏感的啊”。这句话让我感觉到了奇迹在向我们招手。 还有手术后,周主任跟我说“手术很成功”这几个字的时候,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下了。这也让我在当晚睡了,确诊以来唯一的安稳觉。 对我爸来说,仅仅是医生对他说:“你福气很好啊,这两个女儿陪着”。这句话都可以让他高兴很久很久。 03 你的水平决定医生和你谈话的质量 在医院里,我经常听到某些家属在抱怨:“这个医生怎么什么都不说的,作为家属都有知情权的啊!” 知情权是有,问题你确定你听得懂?不要怪医生没有耐心,是你的水平还不配跟医生交流。用网红医生张文宏的话来说:“你看的书和我看的书不一样!” 我接触的很多家属,都是“一问三不知”的状态。比如胃癌,我问你是胃的哪个位置,你不清楚;我问你,是近端还是远端,你不清楚。你说有转移,我问你转移到哪里,你还是不清楚。甚至于问你化疗用的什么药,你也不清楚。 你什么都不知道,医生怎么和你沟通?另外,医生对你越冷淡说明情况越好,医生每天面对那么多的患者,没有时间每个都要耐心交流解释。要是一个医生突然对你很耐心,那你可能摊上大事了! 我还记得我爸的主治医生第一次来病房查房时,就找我:“待会我好好跟你谈一下”。结果,胃癌,你们都知道了。 要去学习,表面上的询问和焦急万分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先做些功课,对一些不理解的专业术语提前扫盲,医生解释病情与治疗计划时你才不会一头雾水,提高跟医生的沟通效率。 不懂就问,医生不找你,就想办法追着医生跑。但是前提是有准备地问,基本知识该懂一点,个人的成长不可忽视。最好问之前列个大纲,不仅问医生,问别人也是如此,请珍惜回答你问题的那个人的时间。 医生说的话能够接受和消化多少,如何交叉求证,如何贯彻执行,都要依靠患者和家属自己的认知和执行能力。 不要百度求医!不要百度求医!不要百度求医!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网络讯息汗牛充栋,建议找医学中心、癌症基金会网站提供的资料。但是我们也别对自己太有信心,也千万别急着照资料要求做检查、开处方,先听听医生说些什么,「毕竟医师有多年临床经验」。 而我们所学的东西不过都是零碎的片段,不专业,也不科学。切不可拿着这些找医生“杠”,不然不仅帮不到病人,还可能带来不好的后果。 04 盯紧治疗,提升患者依从性 其实对于任何疾病的治疗,严格遵照医嘱都是保证治疗效果、防止复发、控制病情进展的前提。 对于需要患者长期服药才能控制的慢性疾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药物的治疗效果和预后,马虎不得。 依从性:指病人按医生规定进行治疗、与医嘱一致的行为,习惯称病人“合作”;反之则称为非依从性。 依从性可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超过或不足剂量用药、增加或减少用药次数等)和完全不依从3类。在实际治疗中这三类依从性各占1/3。病人对于具体用药的依从性,即为该具体药物的依从性。 好好吃药是一个持久战。在和疾病斗争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警惕,但不用过度紧张。努力提高患者依从性,争取治疗上不打折扣,这是作为我们家属需要不断去做的工作。 疫情之下,很多患者的治疗都被耽误了,这属于不可抗力因素,是没有办法的。很多家属都很糟心,我去看了微博话题#非肺炎患者求助#,看到很多癌症家属在下面求助。 […]

半夏
年轻时放纵喝的奶茶和果汁,竟然会影响中老年时的幸福生活

年轻时放纵喝的奶茶和果汁,竟然会影响中老年时的幸福生活

你身边有没有每天都要喝奶茶的姑娘? 你身边有没有认为果汁营养价值高、经常给孩子喝果汁的妈妈? 你身边有没有经常在外面吃饭,每餐一瓶饮料的人? 如果有,请及时制止你的朋友/亲人,或者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他们。 因为这些果汁和饮料喝多了,不仅容易得2型糖尿病,还会增加多年后患癌症的风险。 来自哈佛大学、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在顶级医学杂志《Gut》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含糖饮料与结直肠癌风险的文章,提醒广大年轻朋友不要贪嘴甜食,因为后果恐影响下半生幸福。 女性年轻时饮用大量含糖饮料,会增加50岁前结直肠癌风险,尤其是青春期! 这项研究纳入近10万名女性,随访时间长达24年,记录了109例早期结直肠癌病例,排除了酒精、药物、红肉等因素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 与每周少于一杯含糖饮料相比,每天摄入2杯及以上的女性50岁前患结直肠风险增加1.2倍;每天喝一杯则增加16%; 在13-18岁之间这一身体发育和成长的关键阶段,每天喝1杯含糖饮料,50岁前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增加32%。 用牛奶和咖啡等饮品代替含糖饮料,则与结直肠癌风险降低有关。 潜在的原因 那么,为何含糖饮料会增加早发性结直肠癌风险?另一项研究似乎揭示了背后的原因[2]。 这项研究的关注点是青少年单糖(包含果糖)和含糖饮料与结直肠癌前兆风险的关系。结果如下: 青春期高糖和含糖饮料的摄入与肠内腺瘤风险具有密切相关性,总果糖摄入越多,腺瘤风险越高; 这些腺瘤中有部分为结直肠癌的高危腺瘤,因此增加了结直肠癌风险。 另外,糖分的过量摄入很容易引起肥胖(13种癌症的高危因素),进而增加患病风险。 腺瘤与肠癌的关系 研究显示,超过95%的结直肠癌来源于腺瘤性息肉,直径超过2cm的腺瘤近半数会恶变成癌。对于家族性肠息肉患者来说,如果放任不管,70岁以后腺瘤性息肉几乎100%会癌变! 结直肠癌本是较常见的癌症类型,多发于中老年人。但在过去的20年中,结直肠癌出现了年轻化趋势,且早发性结直肠癌(50岁以下时确诊)的发病率一直在上升。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同时,也值得我们反思饮食方式的变化对健康的影响。 在物质条件非常丰富的今天,我们在饮食的选择上除了口味和喜好,也会注重更加健康。然而在大众眼中,含糖的甜味食品似乎并不会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其实不然。甚至一些人还会掉进“甜蜜的陷阱”。 不倡导戒糖,但必须有节制 吃糖会让人感觉幸福,这是因为吃糖后大脑瞬间分泌大量的多巴胺,也会影响体内荷尔蒙的分泌。同时,大脑饱腹信号会增加对糖类摄入的信号,出现吃糖上瘾的感觉。 我们经常在新闻中看到“女孩每天喝6斤奶茶”、“以饮料代替水”等类似的事件,需要引起重视。尤其是青少年的自制力较差,更需要家长们帮助他们远离含糖饮料的诱惑! 那么,哪些含糖饮料需要注意呢? 除了奶茶,以下饮品也需警惕 果汁及果汁饮料 碳酸类饮料 功能饮料 红茶、绿茶、凉茶等含糖的茶饮料 风味酸奶、风味牛奶等含糖的乳饮料   参考文献 [1]Hur J, et al. Sugar-sweetened beverage intake in adulthood and adolescence and risk of early-onset colorectal cancer among women. Gut. 2021 Dec;70(12):2330-2336. […]

半夏
长期喝咖啡的人,可能“脑力”更好!

长期喝咖啡的人,可能“脑力”更好!

咖啡,这种全球范围内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含有多种生物活性化合物,比如咖啡因、绿原酸、多酚和黄酮类化合物等。   多项研究发现,喝咖啡对健康有益,与中风、心力衰竭、癌症、糖尿病和帕金森病等多种疾病风险降低有关。   此外,喝咖啡还对大脑健康有益。一项发表在《老化神经科学前沿》(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的研究发现,喝咖啡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几个标志物之间存在关联,可能有助于降低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看到这篇研究,忍不住想说一句,怪不得《都挺好》中,后来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苏大强,当时想喝手磨咖啡呢。   图片来源:123RF   来自澳大利亚伊迪斯科文大学的研究人员,对227名认知功能正常的参与者进行了随访研究,他们的平均年龄为70岁,其中40.5%是男性,26.9%携带了载脂蛋白E4(APOE4)等位基因突变。APOE是第一个已知的、会增加一个人患阿尔茨海默病风险的基因。   研究开始时,收集了所有参与者的饮食信息和咖啡饮用量;测评了所有参与者的6项认知功能——情景记忆、识别记忆、执行功能、语言功能、注意力和处理速度。   此外,他们对60名参与者进行了PE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脑部扫描,评估β-淀粉样蛋白(阿尔茨海默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大脑中的沉积情况;对51名参与者进行磁共振成像(MRI)脑部扫描,测量大脑的灰质、白质和海马体体积,以评估脑容量萎缩情况。   在平均长达12年的随访期间,研究人员每18个月对参与者进行一次随访,再对上面的信息进行更新。   图片来源:123RF   除去年龄、性别、APOE基因等因素影响后,研究人员发现,经常喝咖啡与认知能力下降速度减缓有关。具体来看:   刚开始没有记忆障碍、而且经常喝咖啡的参与者,在随访期间出现轻度认知障碍(这往往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前兆)或患上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较低。 经常喝咖啡在认知功能方面会产生积极影响,特别是执行功能,包括计划、自我控制和集中注意力。 经常喝咖啡还与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减慢有关。 每天喝1杯(240ml)咖啡的人,改为每天喝2杯咖啡,18个月后,可能与认知功能下降风险降低8%、β-淀粉样蛋白沉积减少5%有关。 而喝咖啡与脑容量萎缩之间,并没有明显关联。 图片来源:123RF   研究人员分析,咖啡对大脑健康的影响,可能与咖啡中含有的多种成分有关,如咖啡因、咖啡醇、多酚和黄酮类化合物等。不过,具体是哪种成分,还是说多种成分的共同作用,目前仍不能明确,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探索。   由于这个研究是观察性研究,只是展现了常喝咖啡与大脑认知功能之间的关联,并没有表明因果关系。而且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每天喝多少咖啡依赖于回忆,未区分咖啡加工方式,以及未明确最佳的咖啡饮用量等,可能也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   研究第一作者、伊迪斯科文大学Samantha Gardener博士表示:“虽然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但这个结果还是让人欣慰的,因为它告诉我们,喝咖啡可能是帮助延缓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一种简单的方法。喝咖啡这件小事很简单,大家都可以在习惯上做出改变。对于有认知功能下降的风险、但还没有出现症状的人来说,喝咖啡可能对他们有好处。”   参考资料 [1] Samantha L. Gardener, et al.,(2021). Higher Coffee Consumption Is Associated With Slower Cognitive Decline and […]

半夏
癌症中的细胞信号传导与交流最新进展

癌症中的细胞信号传导与交流最新进展

在健康细胞中,无数细胞的动态过程维持着良好的调节活性,包括基因表达、能量和代谢稳态、细胞分裂等。这些过程通过细胞信号进行协调,并通过细胞的通信通道,在细胞内和细胞间发出信号。 这些机制精密的细胞信号通路一旦发生中断,将会导致病理状态。在癌症中,调节信号通路的基因发生突变或表观遗传改变,可以促进肿瘤向恶性转化。肿瘤细胞可通过触发各种病理反应机制,绕过细胞的正常制衡,导致肿瘤细胞不受控制地增殖、避免细胞凋亡、异常分化、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诱导血管生成和炎症状态以及发生肿瘤转移。 因此,肿瘤会受到参与细胞信号通信的基因或表观遗传元件的损伤的影响,具体表观为遗传元件调节增殖(如生长因子、代谢)、凋亡(如细胞周期检查点、DNA修复检查点)、分化、细胞极性和细胞外基质(ECM)建模、血管生成、炎症和细胞间通信等等。这也导致了研发人员开始关注在这些生物过程信号通路中相关的癌症基因;然而,新的候选基因或机制仍在继续不断被发现和确定。 本文将简要回顾癌症中一些比较成熟的细胞信号通路的改变,以及重点关注可供探索的新方向。 1 增殖/代谢 在稳态条件下,增殖受到营养利用率和生长因子的调节;然而,癌细胞能够劫持这些信号通路来维持其不受控制地持续增殖,不断增大患者体内肿瘤的大小。调节癌症的致癌突变代谢包括磷酸肌醇3-激酶(PI3K/AKT/mTOR)、MYC、RAS、HIF-1和Hippo通路,这些突变增强了参与葡萄糖、谷氨酰胺和脂肪的底物转运体和代谢酶的基因表达,加强了酸代谢,增加能量和构建阻断癌细胞的供应以及增殖能力。 代谢的另一个方面是指癌症中的信号传导通过肿瘤代谢物起作用,如2-羟基戊二酸(2-HG)。异柠檬酸脱氢酶是一种三羧酸循环的酶,这种酶能够赋予新形态的酶活性,改变底物从天然阿尔法-氯戊二酸酯变为2-HG。随后,2-HG改变了表观遗传学的活性酶,重塑表观基因组并导致肿瘤细胞朝向恶性转化。   最近,研究人员又发现了影响其他信号通路的代谢中间体,如富马酸对EMT的作用,以及羟基丁酸对Wnt信号通路的作用,后者能够调节细胞分化、增殖和迁移。这些例子都说明癌症信号通路中的连通性,包括学界通常代谢途径在支持增殖的同时,也可以影响EMT和肿瘤转移。 2 细胞周期/DNA修复/凋亡 此外,癌细胞也能够逃避细胞凋亡,保持继续增殖,通常是通过突变或表观遗传改变,来调节细胞周期阻滞和DNA的信号通路实现的。比如,癌细胞不会对来自细胞应激的信号做出反应,举例来说如果癌细胞不执行DNA损伤的信号表达,也就不会执行该信号所传递的细胞凋亡的任务。长期以来,大量已被试验验证的癌症信号靶点包括肿瘤抑制因子p53、BRCA1/2和TGF-beta,最近新研发的候选基因还包括DNA修饰蛋白ATRX、ATM、RAD5,以及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s),它可以控制细胞周期的过渡。 3 分化/肿瘤胞外基质重塑/转移 癌症细胞通常潜藏着扩散到远离原发肿瘤部位的能力,这一过程也被称为肿瘤转移,肿瘤转移通常在临床上与较差的患者预后直接相关。调节细胞信号通路的突变或表观遗传变化极性(即不对称形状细胞的方向性)和细胞间发生粘附,都会促进肿瘤细胞发生肿瘤胞外基质(ECM)重塑和转移。因此,人体内参与发育和分化的基因损伤(如 Hedgehog、Notch and Wnt)就有可能导致各种癌症。研究人员也新发现了其他的相关基因,尤其是与ECM重塑相关的基因,包括整合素信号,YAP/TAZ 信号传导和II型跨膜丝氨酸蛋白酶。 4 血管生成 异常的血管生成也是肿瘤的一种标志体现,它可以利用肿瘤来支持生长和转移。一些信号通路参与刺激新血管的生长,其中许多属于受体酪氨酸激酶(RTKs),它们在细胞增殖和分化中发挥作用。某些受体酪氨酸激酶会较大程度地影响血管生成信号通路,并与癌症高度相关,最显著的是VEGFR、FGF2、DGFR和一些趋化因子。趋化因子可与受体结合后,通过炎性细胞趋化和免疫激活在炎症反应中发挥作用。 5 炎症 炎症和肿瘤浸润性免疫细胞的改变是癌症的典型特征之一。免疫细胞通过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发出信号。在癌症患者中,免疫信号的改变会导致慢性炎症、肿瘤生长和新生血管。近年来,新的炎症信号通路被认为与癌症发生有关,其中包括先天免疫通路环GMP-AMP合成酶(cGAS)干扰素基因的刺激因子。 cGAS可感知来自病毒感染或衰老/凋亡细胞的双链DNA,启动IFN-gamma反应。cGAS-STING信号具有抗肿瘤和致瘤特性;在早期阶段,肿瘤DNA可以激活抗原提呈细胞,如树突状细胞,刺激 cGAS-STING信号和免疫细胞介导的癌症清除。然而,在后期,慢性cGAS刺激活抑制IFN-gamma的产生并诱导一种有免疫抑制作用的环境。 癌症信号转导的另一个新兴方向是焦亡,这是一种由炎症小体激活诱导的炎症细胞死亡,导致肿瘤增殖、侵袭和转移。同样,这些炎症信号通路与其他细胞过程的相互作用(如增殖),更加突出了癌症中细胞信号通路的整体连通性。 6 细胞间的通信方式 肿瘤细胞与它们转移到的靶器官进行细胞间的长距离通信。外泌体和细胞外囊泡(ev)做为最近热点关注的媒介,可以导致细胞发生增殖、转移和EMT。外泌体和细胞外囊泡可通过从细胞内体出芽并在细胞外释放,并携带如RNA、蛋白质和代谢物。在癌症中,由于它们会对肿瘤特征产生影响,外泌体和细胞外囊泡可以做为诊断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7 细胞信号网络 如前所述,由于多个基因及其下游靶点对肿瘤特征存在多种效应,因此突变或表观基因组的改变可以破坏多个通道的细胞信号传导,包括代谢中细胞信号的交叉和表观遗传学或炎症发生。随着肿瘤转移的出现,大规模、大数据方法有望来解决这个问题,包括转录组学、表观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与癌症中的信号传导关联性较高的是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它可以表征活性激酶组,即系统中存在的信号激酶的累积。   动力学组分析揭示了许多尚未确定分子特征的候选基因,它们也可能与癌症有关(如假激酶)。动力学组的研究还可能被用于开发癌症治疗,并扩展到个人。个性化医学细胞信号网络的另一个关键方面是构建一个框架来理解药物的开发抵抗肿瘤的机制。这种方法不是关注特定的信号传感器,而是试图揭示所有参与耐药性进展的潜在候选药物,有望研发克服这一问题的方法。 除了信号激学组本身,还有非编码RNA(ncRNA)转录组网络,它在其他生物过程中调节信号癌症的转导。ncRNA连接到已知的蛋白质信号分子和通路,如肿瘤抑制因子p53和Hippo,以及谷氨酰胺分解和癌症代谢等,同时ncRNA也可能参与肿瘤耐药性的进化。   参考文章: TN_Listicle_Cancer Cell Signaling_2021_1_3_translate  

半夏
患癌后,要不要告诉TA?临床试验证实:患者了解病情后,生存期大幅提升一年!

患癌后,要不要告诉TA?临床试验证实:患者了解病情后,生存期大幅提升一年!

据统计,中国人口预期癌症新发病例总数为429.2万人,预期癌症死亡总数为281.4万人,平均每分钟就有8个人被确诊为癌症,5个人因癌症而离世。 听闻身边人患病的消息时常有,而在中国家庭中,向不幸患病的家人隐瞒患病结果和病情也时常发生。   无论是实际中或是许多电视作品中都有这样的场景:患者确诊癌症后,医生常常会问“你有家属陪同吗”、“你的家属来了吗”,常常会首先告知患者家属病人的诊断结果,而患者总是待在门外“心惊胆战”揣测。   家属在经历了从难以接受、慌张崩溃到情绪平复之后,走出医生诊室,会面临一个更难的问题:要不要告诉患者真实的患病情况呢?   有的家属认为不应该告诉患者实情,担心患者是否会因为患病、可能面对难以对抗的“病魔”甚至死亡而带来的焦虑、惊慌、恐惧,因心理变化出现过激行为等而进一步影响治疗效果,不利于病情的控制。   有的家属认为应该告诉患者实情,毕竟患者自己的病情感知、身体变化是自己最能真切感受的,并且现在网络信息的便捷,患者想要查询求证自己的病情是很容易的事,既然病情是隐瞒不住的,让患者知道诊断结果,可以更好的配合治疗,更重要的是患者可以去完成想做的事情,不留遗憾。 1 告诉患者实情有益治疗吗?   来自上海第二军医大学的一项研究,为应该告诉患者实情提供了新的数据。   在2002年10月至2016年12月之间,上海第二军医大学研究人员招募了29825名肺癌患者,每半年进行一次随访,对患者癌症诊断情况、类型、分期、性别、年龄、是否知晓病情诊断结果等因素进行登记追踪。   截至随访结束,有23.1%的癌症患者生存。同时,根据研究随访的数据结果看,知晓病情诊断结果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8.33个月,而不知晓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8.77个月,知晓自己病情诊断结果的患者,比不知道的患者生存时间更长。   研究人员认为,知道自己患有癌症的人,可能会积极改变生活方式,接受治疗,与疾病作斗争以延长生命。 该研究的作者、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心理与精神卫生学系唐云翔博士表示,“在完全告知肺癌患者诊断结果后,患者虽然有可能会感到焦虑和痛苦,但从长远来看,这对他们有益。”   2 隐瞒病情的家属有后悔过吗?   这是一则来自病友小Z的故事:   2018年,小Z的父亲被确诊罹患肝癌。担心父亲承受不住心理打击,小Z一家决定对父亲隐瞒这个消息。 从2018年9月确诊,到2020年2月父亲离去那天,父子俩自始至终都默契的生活在这个谎言中:每次CT报告中的“肝癌”字眼一定要换成肝炎;从来都要刻意规避“肿瘤”两个字的出现,以免让父亲生出疑心;就连每次找医生问诊,都是小Z带上父亲的所有资料,不让父亲见到肿瘤科医生。   然而,当小Z再回忆父亲时才明悟,也许聪明的父亲早就知道自己的病情了,毕竟手机一搜,就能清晰的了解自己到底在用什么药。 “最后的那段时间,我想父亲一定是孤独的,面对病魔的孤独,还有面对死亡的恐惧,都没有一个人和他分担。”小Z最遗憾的事情莫过于此。 “到最后,我都没有问过爸爸到底还有什么想和我说的,还有什么想做的,我和爸爸就这样分别了,他没说出口的心愿,我永远也无法听到了。” 这个遗憾,永远刻在了小Z的人生中。   3 我们愿意如实告诉家人吗? 患者本人愿意被如实告知吗?   面对癌症的知情问题,我们做过在线的小调查: ● 如果得了癌症,你是否会隐瞒患者? ● 如果得了癌症,你是否希望家人告诉自己?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74%的受访人群都选择向癌症患者隐瞒病情;但如果自己作为癌症患者,却有85%的人都想知道自己的真实情况。 大部分人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但是对亲人却毫无信心。 癌症真的会吓垮一个人吗?毫无疑问,是可能的。就像我们上文中说的那样,如果患者没有学会直面死亡的威胁,焦躁的心态和对“偏方”的追求可能会大大缩短他的生存期。 但如果因为这样,就完全否决了患者对于病情的知情权,这是对患者的一种心理酷刑和生命价值的剥夺。对隐瞒病情的家属而言,也是自己的一份煎熬。 癌症治疗往往意味着周期性治疗,同时伴随着一定副作用。对被隐瞒真相的患者而言,隐瞒意味着无止尽、不明真相的治疗与痛苦,同样带来了心中巨大的恐慌感;而家属也将在患者承受痛苦而不断编造谎言的负罪感中不断产生负面情绪。 这样的恶性循环,带来的是患者的更早崩溃与家属的身心疲惫。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隐瞒患者的做法就已经被美国、日本等发达医疗国家摈弃了。 4 如何更好的向患者“坦白”病情? 如果我们已经决定告知患者实情、一起并肩作战了,那如何告知会更好的减少患者的听到病情的“副作用”呢? 原则一: 知道自己患癌后,部分患者易出现情绪低落、恐惧、排斥、抑郁、暴躁等症状是正常的,也可能导致短期或长期的心理状态不佳、生活质量下降等情况。因此,对于此类患者,家属和医务人员或可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告诉他们诊断结果,以减轻心理负担。 […]

小D
​16.9%的胃癌、11.0%的肾癌……都和这一行为有关

​16.9%的胃癌、11.0%的肾癌……都和这一行为有关

近日,来自美国癌症协会(ACS)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对2013-2016年美国因缺乏身体活动导致的癌症患者比例进行了分析,并在《运动医学与科学》(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杂志发表了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身体活动不足是癌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如果每周进行5小时的中等强度身体活动,每年将可预防46000多例癌症的发生。   图片来源:123RF   具体来看,2013-2016 年,美国30岁及以上人群中,每年有3%的新发癌症病例可归因于缺乏身体活动;而且缺乏身体活动对女性影响更大,在每年可预防的46000多例新发癌症中,14000多例为男性;32000多例为女性。   从具体癌症类型来看,大约16.9%的胃癌、11.9%的子宫内膜癌、11.0%的肾癌、9.3%的结直肠癌、8.1%的食管癌、6.5%的女性乳腺癌和3.9%的膀胱癌,均与缺乏身体活动有关。   此外,研究还发现,工作时间长而缺乏时间、缺少安全的活动环境等,是导致身体活动不足的主要障碍。   研究通讯作者、美国癌症协会公共卫生硕士Adair Minihan指出:“这些发现强调,需要鼓励人们进行身体活动,以作为预防癌症的一种手段,并实施个人和社区层面的干预措施,解决进行身体活动的各种行为和社会障碍。”    图片来源:123RF 增加身体活动为何有助于预防癌症? 多项研究发现,增加身体活动有助于保持健康体重(18.5≤体重指数[BMI] ≤24.9)、影响某些激素水平、改善免疫系统功能、减少身体炎症等,从而有助于预防癌症的发生。   超重或肥胖与十多种癌症风险升高有关,包括乳腺癌、结直肠癌、胰腺癌、食管癌和胆囊癌等。增加身体活动有助于保持健康体重,从而降低多种不同类型癌症风险。   增加身体活动有助于影响某些激素水平,如雌激素,这是一种可以促进乳腺细胞分裂更频繁的激素,如果雌激素水平过高,细胞分裂过多并失去控制,可能会导致一些与雌激素相关癌症的发生,包括乳腺癌、卵巢癌等。当增加身体活动时,有助于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从而有助于预防癌症的发生。   增加身体活动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功能,使其更有效地““工作”,识别体内有可能出现癌变的细胞,并及时将它们清除。同时,免疫系统功能的增加,还有助于减少体内的炎症,而慢性炎症会增加多种类型癌症风险。   增加身体活动还会影响调节细胞生长的因子,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很多癌细胞表面都有胰岛素受体,如果结合胰岛素或促生长因子,可能刺激癌细胞生长。   增加身体活动还有助于食物更快地通过我们的身体。这意味着食物中有害的东西在肠道中停留的时间更少,这可能有助于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   不过,身体活动与癌症风险之间相互关联的生物学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也可能通过其它机制降低患癌风险,仍需更多研究进行探索。   图片来源:123RF 身体活动该如何进行?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建议,健康成年人每周至少进行150-300分钟的中等强度身体活动,或75-150分钟的高强度身体活动;达到或超过300分钟中等强度或150分钟高强度身体活动,最为理想。   身体活动形式可采取有氧、阻抗和伸展等。以有氧运动为主,无氧运动作为补充。身体活动强度须因人而异,中等强度身体活动为能达到最大心率(最大心率[次/分钟]=220-年龄)的60%-70%的身体活动。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少坐多动,达到每天6000~10000步的身体活动量。吃动平衡,让摄入的多余能量通过运动的方式消耗,达到身体各机能的平衡。   图片来源:123RF 不同人群进行身体活动时应注意什么? 老年人在进行身体活动时要量力而行,选择与自身体质和健康相适应的方式,在重视有氧运动的同时,重视肌肉力量练习和柔韧性锻炼,适当进行平衡能力锻炼,强健骨骼肌肉系统,预防跌倒。   特殊人群,如孕妇、慢性病患者、残疾人等,应在医生和运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身体活动。   单纯性肥胖患者在减低体重过程中,应增强肌肉力量锻炼,以避免肌肉和骨骼重量的下降。   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人群,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劳”,通过身体活动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可在工作一段时间后换一种放松的身体活动方式,减轻肌肉的酸痛和僵硬,消除局部的疲劳。 […]

半夏
一旦确诊为癌症,下一步该怎么做?

一旦确诊为癌症,下一步该怎么做?

癌症可以改变一个人、一个家庭,并可能导致焦虑和抑郁,同时也会影响个人的工作和生活。 幸运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有很多方法可以早期发现癌症,比如胃/肠镜,液体活检等,从而增加生存的机会。癌症是一种可怕的疾病,但有些早筛或早诊产品可以帮助早期检测和溯源癌症,从而使癌症治疗更有效、更简单、更便宜。 一旦确诊为癌症,下一步该怎么做?   最好采取以下做法,这样就可以“轻松”的控制症状并对抗癌症: 1. 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有条件的话首选专病专科 患者确诊为癌症后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诊治,有条件的患者尽量选择规范的肿瘤医院或综合医院肿瘤科进行诊治。实际生活中,部分家属为了向患者隐瞒病情,拖熟人朋友,选择不规范的机构,病人未得到规范治疗,最后到医生这里,医生只能叹气,爱莫能助。 2. 正确选择就诊科室 肿瘤专科医院的专业划分很细,患者可首先根据原发肿瘤部位选择相应的专业医生看病,门诊医生会根据肿瘤类型,分期及患者一般情况,转入到相应科室如内科、外科、放疗科等治疗。对于发生远处转移的晚期肿瘤患者,应根据原发部位而不是转移部位来选择相应科室。 3. 咨询医生 如上所述,癌症是一种可怕的疾病,需要专业的医生来解释患癌后身体可能会发生的情况及可能会遇到的症状。 向医生咨询是必不可少的,因为TA可以让患者从更广阔的角度来看待癌症,并为接下来的事情做好准备。患者对自己的病情了解的越多,就越有可能得到合适的治疗方案。 此外,医生还可以针对患者所患有的癌症提供可能的治疗方案。早期确诊为癌症时,通常会有更多的治疗方案可供选择,但是,在选择癌症治疗方案时,请务必向医生咨询每种治疗方案的风险和益处,以及每种治疗方案的康复机会。同时,不同的治疗方案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副作用,了解这些信息将使患者更容易选择适合自己需求和预算的治疗方案。 最后,患者需要对自己的医生抱有现实的期望。许多患者往往咨询了很多医生,得到很多不同的意见。究竟怎样是合适的?正确的做法是,问清楚,跟一个。 肿瘤属于复杂的慢性病,治疗和随访都是长期行为,打一枪换一地,最后只能“谁都管不了也不想管”。可能不同的医生给出的建议不太一样,患者可以咨询经验丰富治疗规范的医院和医生,合理听取第二诊疗意见,然后选择一名信任的医生,尽量“从一而终”,也利于医生更好地掌握患者病情及治疗过程。   4. 探索治疗方案,勿听偏方 千万别被一些花哨的治疗手段欺骗,延误治疗时机。除手术、化疗、放疗这三大治疗手段外,其他治疗都有严格的适应症,要咨询专业医生,不要盲目跟从。 还有很多患者会问到中医治疗,要知道中药并非无毒无害,应在有资质的正规中医院和中医科接受治疗,不能相信小广告和偏方,不恰当的中医和西医疗法均可能造成严重伤害。 确诊为癌症后,患者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治疗方案: 1. 放疗:很多人会选择化疗结合放疗,这样他们可以加快恢复时间。放疗一般需要持续几个月,因为癌细胞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对这种治疗产生反应; 2. 化疗:这是医生用来治疗癌症的主要疗法,但是要注意它的毒副反应,因为化疗药物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杀死了部分正常细胞,导致很多患者化疗后会出现不良反应; 3. 手术:如果医生建议,这是另一种选择。有些手术通常与其他治疗方法相结合,如化疗和放疗。患者接受的手术类型取决于患者所患的是哪种癌症,以及癌症的进展程度; 4. 靶向治疗:抗肿瘤药物靶向性地与肿瘤的不同特异性位点(靶标)发生作用从而杀死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组织影响较小,是目前最理想的治疗模式。但是,对于有明确基因靶点的药物,必须遵循靶点基因检测后方可使用的原则。特别是拥有伴随诊断产品的药物,建议采用NMPA批准的伴随诊断产品进行检测,不得在未做相关检查的情况下盲目用药; 5. 免疫治疗:是一种针对人体免疫系统而非直接针对肿瘤的疗法,通过激发或调动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肿瘤微环境的抗肿瘤免疫力,从而控制和杀伤肿瘤细胞。最近几年新兴的免疫药物包括PD-1抗体,PD-L1抗体,CTLA-4抗体等。 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可以通过识别可能对具体免疫疗法有应答的患者,帮助患者制定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法。现在临床常用的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有PD-L1,MSI-H/dMMR,TMB等(一些免疫治疗耐药和超进展的基因也常推荐检测)。免疫治疗的起效也不是很快,一般1~2个月才能看到效果。 6. 参加临床试验:参加新药临床试验不是小白鼠,人体试验和动物实验差别很大。临床试验有着非常严格审查、准入以及权力保障制度,必须确定条件符合才能进入试验。开展临床试验的医院或组织,都要有国家认可的资质;临床试验中的治疗方法,也都是由各个层面相关管理部门审批的。   7. 强强联合,MDT或MTB 如果癌症患者的病情比较复杂,可能需要考虑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MDT),多个学科的医生共同探讨,针对患者制定出最优化的治疗方案。 如果癌症患者做了NGS基因检测,传统的MDT可能无法满足需求,这时候可能需要借助分子肿瘤专家委员会(MTB),多个学科的医生联合分子生物学专家、生物信息学专家共同讨论分子生物学相关证据,优化患者的个体化诊疗方案,并建立基于分子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治疗路径或许是更优的解决方案。 如果条件允许,海外就医也是一种选择。 8. 定期复查 定期随访的患者很少会出现癌症治疗的并发症。他们还有更多的机会避免并发症,因为他们能够监测自己的健康状况。因此,在癌症治疗后,重要的是要定期随访几个月,以确保治疗有效,并且癌症没有增长或变得过于猖獗。 此外,患者也可以咨询医生是否需要做全身影像学检查或其他类型的检查,比如液体活检(CTC或ctDNA检测)等,以便他们可以尽早了解更多关于自己的癌症信息。   癌症确诊后,照顾好自己是最重要的任务,这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事情。确诊癌症后,患者将成为了自己的第一照顾者,他们应该给自己制定护理计划,比如尽可能多的运动,短途散步,甚至简单的伸展运动都可以;其次,保持积极的心态很重要,要会表达出自己的情绪,甚至是负面的情绪更为重要;再次,需要学会依靠别人,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可以挽救生命;最后,如果在沮丧或者焦虑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与心理健康专家交谈,心理治疗也可以帮助减轻癌症诊断及治疗的压力。 癌症可以影响任何人的生命。在选择最适合患者特定状况的治疗方法之前,请尽可能获取更多的信息。与自己的医生交谈并获得正确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这将有助于延长自己的生命并正确治疗癌症。 此外,癌症越早诊断,就越有可能治愈(阻止癌症恶化的机会就越大)。   参考资料: 1.https://www.hhmglobal.com/knowledge-bank/news/what-to-do-next-once-youve-been-diagnosed-with-cancer 2.https://www.webmd.com/cancer/features/cancer-diagnosis-what-to-do-next  […]

半夏
哈佛大学终于公布咖啡与癌症的关系,后悔没早点知道!

哈佛大学终于公布咖啡与癌症的关系,后悔没早点知道!

1. 哈佛大学科学家公布,喝咖啡又一神奇功效! 哈佛大学近日公布了咖啡对健康的功效——喝咖啡或能降低15%大肠癌的风险如果每天喝两杯咖啡能降低43%患肝癌的概率! 与此同时,世界上另一所知名大学——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也表示, 胰岛素的功效在未来可能被咖啡所替代! 糖尿病目前是全世界最流行的疾病之一,全球约有超过3.8亿的糖尿病患者。 每年,因糖尿病引起的心脏等疾病会杀死近8万人。 对于患有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患者,注射胰岛素是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虽说注射胰岛素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并不完美。 因为需要每天注射胰岛素保持血糖水平,不但麻烦,还很容易忘记。 研究小组发现,有一种肾细胞如果在血流中检测到咖啡因成分,它就会相应地产生胰岛素, 随后,他们在10只患有糖尿病的小白鼠中进行了试验,当小白鼠饮入咖啡的时候,它们体内对于血糖浓度的控制能力比一般的老鼠都要好! 研究小组表示,人类体内也有类似的肾细胞,具体生产胰岛素的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确定。 其实这项实验结果绝不是空穴来风。美国哈佛大学一项针对12.6万人进行的研究显示,常喝咖啡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较低。 这项研究给许多糖尿病患者带来了曙光,也许未来的糖尿病患者,只要简单地享受一杯咖啡,就能促使胰岛素生产并彻底不需要再额外注射了! 除此之外,咖啡的好处,从医学界的视角来讲有很多。 其实,从降低死亡风险,到降低某些癌症和糖尿病的风险,再到降低抑郁和帕金森病风险,咖啡一直就是医学的“宠儿”,只是你不知道。 2. 咖啡可降低结直肠癌患病风险! 最近的一项美国南加州大学诺里斯综合癌症中心的Stephanie L. Schmit等在(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上报告的一项研究,让大家对咖啡的爱又深了一层——咖啡可降低26%的结直肠癌患病风险。 这是一项以色列北部以人口为基础的结直肠癌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研究者为5145例结直肠癌患者和4097例无结直肠癌病史的健康人制订了一份经验证的、半定量的咖啡摄入频率问卷调查。 研究数据显示,在矫正了已知的危险因素后,中等(一天1到2份)咖啡消耗量能降低26%的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且随着咖啡消耗量的增加,结直肠癌罹患风险逐步降低,这一趋势在结肠癌和直肠癌均很明显。 很惊讶吧!咖啡因竟然没有单独发挥作用。研究者说,“咖啡内含有多种促进结直肠健康的成分,咖啡因和多酚有抗氧化作用,类黑精能够促进结肠蠕动,二萜类物质可以抵抗氧化应激损伤。” 3. 咖啡降低结肠癌患者的癌症复发率! 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曾在临床肿瘤学杂志上发表研究称,经常喝咖啡可显著降低肿瘤复发和提高结肠癌3期患者的存活率。 这项研究随访了953名接受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6个月内的膳食模式,他们发现,每天喝四杯或更多咖啡的患者(咖啡因含量约460毫克),比不喝咖啡的患者癌症复发的几率要低42%。在随访期间,那些定期喝四杯或更多咖啡的患者比不喝咖啡的患者低33%的几率死于癌症或其他任何原因的死亡。 且进一步分析表明,较低的癌症风险是由于患者所吸收的咖啡因造成的,而不是咖啡的其他成分的量。 4. 咖啡降低肝癌发病风险! 意大利米兰大学临床科学与公共卫生部、米兰 Mario Negri 药理研究所的研究学者曾在《临床胃肠病学与肝病学》杂志上发表报告称,摄入任何种类的咖啡可能使肝细胞癌(HCC)风险降低达50%(降低幅度取决于摄入量)。 这项报告检查了1996年-2012年间进行的16项研究,总计3153个案例。研究者表示,咖啡预防肝癌的积极作用可能要归功于咖啡被人熟知的预防糖尿病的功效,而糖尿病则是导致肝癌的因素之一;还有另一种可能是咖啡能预防肝硬化,对肝脏中的酶起到有益效果。 5. 咖啡降低黑色素瘤发病风险! 2015年1月20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上的研究表明,每天喝超过四杯咖啡,可以在十年里降低20%的皮肤癌风险。 这项研究全面观察了44.7万名受试者,涉及124项食品问卷调查,受试者的年龄在50至71岁,在研究开始的时候均未患有癌症。在长达十多年的研究过程中,有2900多名受试者患上了恶性黑色素瘤,1900多名受试者患上了另一种皮肤癌:原位黑色素瘤。 排除年龄、饮食、家族史等因素,只考虑含咖啡因的咖啡与黑色素瘤之间的关系,每天超过四杯咖啡,可以在十年里降低20%的皮肤癌风险。 从理论上来说,咖啡中的各种成分被证实能影响相当数量的分子路径,而这些路径能够降低与紫外线相关的皮肤癌的风险。但如此以人类为试验对象进行的大样本研究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6. 咖啡能抑制乳腺癌生长! 英国Lund大学的Skane大学医院的研究人员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杂志上发表研究结果称,对于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并且应用他莫昔芬进行治疗的女性,喝咖啡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减少复发风险。 这项研究针对瑞典1090名诊断为原发侵袭性乳腺癌的患者,主要评估两种通常产生在瑞典咖啡中的物质:咖啡因和咖啡酸与肿瘤特征和无病生存期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接受他莫昔芬治疗的至少500名妇女中,每天至少喝两杯咖啡的妇女乳腺癌复发风险,是喝两杯以下或不喝咖啡的妇女的一半,且肿瘤体积较小、发生激素依赖性肿瘤的比例较低。 研究者认为,咖啡因和咖啡酸能导致细胞周期进展受阻和增强细胞死亡,加强他莫昔芬治疗的效果。 7. 咖啡降低头颈癌发病风险! 日本爱知县癌症中心针对头颈癌的调查发现,每天喝3杯以上咖啡的人,头颈癌发病风险比喝不到一杯的人低了约40%。 8. 每天该喝多少咖啡? […]

半夏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 666 获取解锁验证码
步骤:[ 打开微信]->[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三阴姐妹互助圈"公众号输入 666 获取验证码],即可永久解锁本站全部文章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