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是人体血液中的一种细胞,由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细胞分化增殖过程中需要蛋白质、磷脂、胆固醇、维生素B12等重要的结构性营养素。
血红蛋白,顾名思义是一种蛋白质,是存在于红细胞内的色素蛋白。红细胞的主要生理功能就是通过 血红蛋白来 参与机体的氧气运输。它的合成首先需要蛋白质,其次需要铁,人体内2/3的铁都在血红蛋白中。
红细胞数量下降,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导致贫血。
肿瘤患者常见的贫血类型:
1、放化疗后的贫血:首先是放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然后是进食减少,或者进食结构不合理,导致原材料供应不上,出现红细胞数量减少、血红蛋白下降。通常表现为正细胞性的贫血,也称为营养不良性的贫血。
2、慢性腹泻和胃酸缺乏时影响铁的吸收,血清转铁蛋白转运到骨髓的铁减少,血红蛋白合成下降。还有消化道出血、肿瘤侵犯血管或器官引起的失血,造成铁的丢失,常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的贫血,也称为缺铁性贫血。
3、萎缩性胃炎、胃切除手术后胃壁分泌内因子减少或缺乏,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导致叶酸吸收利用减弱,红细胞发育迟缓,数量减少,出现红细胞体积增大、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等升高为特征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由于肿瘤本身及治疗过程均可导致贫血,肿瘤患者贫血的发生率高达50%。在晚期和接受化疗或放疗的患者中贫血发生率可超过90%。
贫血对于肿瘤患者有哪些危害?
1、贫血影响全身正常组织的氧气供应,患者常有头晕、乏力、食欲下降、面色苍白、头痛和活动后气不够用的表现。严重贫血会出现心、肺、肾、大脑功能下降,主要表现为嗜睡、抑郁、心动过速、呼吸困难等症状,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2、因贫血造成的肿瘤组织缺氧,易发生新的基因突变,可促进新生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细胞倍速生长,并抑制肿瘤细胞凋亡,使肿瘤细胞产生耐药性。
一项国内研究回顾了 741 例 Ⅲ~Ⅳ 期肺癌患者自然病程中贫血的发生率和贫血类型,分析贫血与性别、年龄、病程时间、临床分期和预后营养指数 (PNI) 的关系。结果表明:贫血显著影响患者生存期,且贫血越重预后越差。
3、贫血还会导致化疗或者放疗延迟。血红蛋白低于80g/L时,临床通常需要暂停化疗。长期贫血引起的缺氧还会降低放化疗的耐受性,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那么指南要求 化疗前血常规检测,血红蛋白多少可以更好的耐受化疗呢?答案是至少 ≥100g/L。
1.轻度贫血:血红蛋白水平在90g/L以上、正常值以下,这时候要积极进行饮食结构的调整,并加上营养补充剂补充营养。
2.中度贫血:60-90g/L,血红蛋白恢复比较慢,这时候可以考虑促红细胞生成素来治疗,或根据贫血类型进行针对性的补充,如缺铁性贫血在营养补充剂基础上加用铁剂和VC,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需加用维生素B12和/或叶酸。
3.重度贫血:低于60g/L,此时需要紧急输血,来防止休克和大脑不可逆的损伤。
4.饮食如何调整呢? 这是大家最关心的。
①红肉、动物肝脏、鸭血等动物性食物含铁丰富,并且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应多补充。同时增加大枣、核桃、枸杞、黑芝麻、花生、小米、豆类、蛋奶、各种蔬菜的摄入,以保证铁、维生素B12、叶酸、蛋白质等的来源。
②多食用新鲜的深绿色蔬菜和水果,比如西蓝花、彩椒、苹果、橙子、猕猴桃、鲜枣,提供充足的Vc,促进铁的吸收。
③忌用或少用抑制铁吸收的浓茶、咖啡、钙制剂、锌制剂。
④如果日常进食不足,加用口服营养补充剂是非常方便有效的方法。如群里大家在用的倍瑞搏、倍瑞苹等,改善贫血的效果都不错~
⑤如果医生开了铁剂(琥铂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等),服用注意事项如下:
a.一般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并在餐中或餐后服用,以减轻胃肠道的刺激症状。
b.与维生素C同服,可以促进铁的吸收;避免与抑酸药、抗酸药同服,以免因胃酸减少,影响铁吸收。
c.口服液体铁时,可以用吸管,以免损伤牙釉质。
d.铁剂要吃多久,一般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 再吃3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