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

“入伏”啦!癌友们平稳度夏一定要知的4个问题+4个建议都在这!

“入伏”啦!癌友们平稳度夏一定要知的4个问题+4个建议都在这!

一年中气温最高,又潮湿闷热的“三伏天”来了,2022年三伏的具体时间如下: 初伏10天:7月16日-7月25日 中伏20天:7月26日-8月14日 末伏10天:8月15日-8月24日 最近,全国都开启了“高烧”模式,重庆、杭州等好几个城市气温已经超过40摄氏度,持续不降。而且今年的高温天气似乎来得更早更猛烈,让我们提前感受到三伏天的威力。 来源:中央气象台 三伏天注意这几种常见病,尤其老年人 三伏天最显著的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在这种持续闷热的天气下,人体各个器官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需防范一些常见的疾病。 1. 中暑/热射病 最近,“浙江一车间工人因热射病多脏器衰竭死亡”、“华西医院一天收治3例热射病,1人死亡”等新闻将“热射病”推向社会热搜话题。 来源:微博 热射病可理解为中暑的一种严重状态,表现为体温持续升高,出现头晕、昏迷,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救治,病死率可达50%以上。今年的夏天似乎更加“火热”,热射病的病例较往年更多,肿瘤患者需格外注意。 2. “空调病” 三伏天的高温压迫下,人们似乎都不离不开空调了,甚至24小时不间断地开着,睡觉也不关。其实这种做法很危险,因为长期置于空调房会引起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空调没有及时清理的话,滋生的细菌更容易导致呼吸道和肺部感染;另外,人在空调房与室外频繁交替时,需注意“热伤风”感冒。 3. 胃肠道疾病 气温太高会影响食欲,人们总是喜欢在这个时候吃点凉的东西来刺激食欲,还会多吃些西瓜等水果来降暑,但是吃饭冷热交替,容易引起胃肠消化不良,严重时还会导致肠胃炎。此外,这个高温季节下,食物腐烂速度也加快了,剩饭剩菜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引起肠胃问题。 4. 心血管疾病 都说冬天是心血管疾病高发时期,为何夏天也会容易发病?其实并不是温度原因,而是夏天闷热环境下,非常容易口渴,一次性喝太多水会加重心脏负担。“年轻小伙猛喝冰水后因心梗死亡”的新闻就是一个沉重的教训,心脏过重的负担下加上低温刺激,连年轻人的心脏都难以承受。 肿瘤患者这样度过三伏天 我国传统医学认知中,三伏天时天地之间“阳”气最盛,也是人体养“阳”的最佳时机,因此,很多人在这个时期使用中药贴剂提高身体免疫力,以对抗一些慢性疾病。 处于治疗期和康复期的肿瘤患者,在这个时期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三伏天有没有忌口? 治疗期的患者一般会食欲不佳,加之天气炎热可能表现更加明显。小编建议清淡饮食,注意卫生,可以多吃苦瓜、苦菜等时令蔬菜,清热解暑,还能增进食欲,缓解不适感;保障每日蛋白质的补充,以平衡高温下的人体能量高代谢。 少吃油腻、辛辣、生冷食物 水果选择常温的,不可贪凉多吃 格外注重补水,但不可大口猛喝 无严格忌口,依然提倡饮食多样化 三伏天能不能运动? “三伏天,宜伏不宜动” “夏连三伏,冬练三九” 这两个观点,哪个对呢? 其实三伏天是需要运动的,只是运动形式和运动时间需要改变,本来是为了健康,最终中暑就不好了。而且,各项研究均表明,运动对每个时期都有积极作用,可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预后。三伏天的运动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运动切忌过量,尽量选择体能消耗低的运动 运动后出汗较多,注意补充水分和维生素 出很多汗时不要立马进入空调房,可用扇子降温 运动前中后补水应少量多次 三伏天如何保障睡眠? 经常听说三伏天容易失眠,这是因为这个时间段昼长夜短,生物钟随时节变化调整了,另外高温湿润的环境也容易导致入眠困难。可是每天睡不饱确实会无精打采,影响心情,严重时还会影响治疗效果。那该怎么办? 用午休来保障每日睡眠时长,午休时间不可太长 睡觉时可开空调,但温度不要设置太低 每次睡醒都要补充水分,并开窗通风(太热时可轮换房间依次通风) 夏日外出需注意什么? 天气虽炎热,但买菜、做治疗、运动、遛宠物等等日常和治疗需求还得满足。外出时必需做好三种准备: 防晒 尽量选择清晨和傍晚运动,但有些活动不得不在太阳直晒时出门,这时需要做好防晒工作,尤其是放疗、靶向治疗等有皮肤副作用的患者,最好使用太阳伞、防晒衣等物理防晒。 防蚊 盘式蚊香主要成分是除虫菊酯、拟除虫菊酯类化学品,虽符合国家安全标准,但长期使用其燃烧产生的微粒有致癌风险,肿瘤患者尽量选择电热液体蚊香和蚊帐,止痒推荐使用便宜又安全的风油精。 补水 夏天无论是白天出门还是晚上出门,肿瘤患者一定要带一杯水,不要等得到口渴了才去找水喝。 肿瘤患者能用“三伏贴”或“三伏灸”吗? 因人而异。利用“三伏贴”和“三伏灸”来达到“冬病夏治”是一种中医借助时令的治疗方式,但也与每个人的体质有关,肿瘤患者和康复期的朋友们如果想尝试这种疗法一定要到正规中医院咨询和操作。

半夏
J Clin Oncol:接受抗癌治疗的乳腺癌女性与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风险增加相关

J Clin Oncol:接受抗癌治疗的乳腺癌女性与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风险增加相关

▎临床问题: 与未接受乳腺癌治疗的女性相比,接受抗癌治疗的乳腺癌(BC)女性的心血管疾病(CVD)和死亡率风险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来自J Clin Oncol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探究了与未接受乳腺癌治疗的女性相比,接受抗癌治疗的BC女性的CVD和死亡率风险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研究发表截图 ▎研究方案: 该研究将2005年至2013年诊断为侵袭性BC的病例(n=13642)与出生年份和人种/种族无BC的对照组(n=68202)按1:5匹配,平均随访7年(范围<1-14年)。癌症治疗、CVD转归和协变量数据来自电子健康记录。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了接受联合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后CVD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风险比(HRs)和95%CI。 ▎主要发现: (1)与对照组相比,接受蒽环类药物和/或曲妥珠单抗的女性患心力衰竭/心肌病的风险较高,同时接受蒽环类药物和曲妥珠单抗的女性患心力衰竭/心肌病的风险最高(HR,3.68;95%CI,1.79-7.59)。 (2)与对照组相比,有放疗史(HR,1.38;95%CI,1.13-1.69)和芳香化酶抑制剂使用史(HR,1.31;95%CI,1.07-1.60)的BC患者也存在高心力衰竭和/或心肌病风险。 (3)在接受癌症治疗的BC患者中,中风、心律失常、心脏骤停、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CVD相关死亡和任何原因引起的死亡风险也有所增加。 ▎不足与展望: 综上所述,与未患BC的女性相比,患BC的女性CVD事件发生率、CVD相关死亡率和全因死亡率增加,且风险因癌症治疗史而异。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定接受BC治疗的女性应如何护理以改善心血管疾病的预后。 参考资料: [1].https://ascopubs.org/doi/full/10.1200/JCO.21.01736

半夏
长期吸烟的人,大多是得什么病过世的?居然不是肺癌…

长期吸烟的人,大多是得什么病过世的?居然不是肺癌…

吸烟,是很多人日常生活中的坏习惯,随处可见,随时可见!   吸烟不仅可增加多种疾病风险,包括癌症、心血管疾病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等,还会增加死亡风险,导致寿命缩短。   长期吸烟的后果,就是“多病缠身”。那么,其中对生命威胁的最大“杀手”到底是谁呢?   今天这篇研究,或许能告诉你答案。   图片来源:123RF   这篇研究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JAHA)上,他们发现吸烟的人最有可能的死因是致死性心梗、中风或心力衰竭等致死性心血管疾病。   吸烟的人第一次发生心血管疾病时,就可能导致猝死;而且在死去之前,可能还没意识到自己已经得了病。   “大多数烟民都知道自己肺癌风险会升高。但很多烟民并不知道,自己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死于肺癌的风险更高。”研究第一作者、西北大学范伯格医学院(Northwestern University Feinberg School of Medicine)心脏病学家Sadiya S.Khan博士说。   这项研究是把美国9项队列研究的数据综合起来分析的,一共有10.6万人。   他们的年龄在20-79岁之间,其中50.4%是女性,50.1%有吸烟的习惯,在参加研究前都没得过心血管疾病。   根据年龄分为3组:年轻组(20-39岁)、中年组(40-59岁)和老年组(60-79岁)。 图片来源:123RF   在调整肺癌导致的死亡等因素影响后,研究人员发现,吸烟的人不仅更容易得心血管疾病,也更容易因心血管疾病发生猝死。   在男性中,和年轻组、中年组和老年组不吸烟的人相比,同组吸烟的人,患非致死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分别升高了64%、29%和17%;患致死性心血管疾病风险分别升高了138%、79%、和38%。   在女性中,和年轻组、中年组和老年组不吸烟的人相比,同组吸烟的人,患非致死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分别升高了58%、46%和35%;患致死性心血管疾病风险分别升高了101%、82%和30%。   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在中年组中:   吸烟会让男性和女性长期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均升高10%左右。 吸烟还会让第一次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时间提前(男性提前5.1年,女性提前3.8年)。 不吸烟的人整体寿命更长,吸烟会折寿。和不吸烟的人相比,吸烟的男性和女性,寿命分别缩短了5.5年和4.0年。 在年轻组和老年组中,也有类似的规律。而且吸烟带来的心血管疾病风险会持续到80多岁。   此外,研究结果还显示,年轻男性在吸烟大约10年时、年轻女性在吸烟大约20年时,心血管疾病风险开始显著升高。   而且,性别不同,更容易得的心血管疾病类型也不一样。年轻男烟民的心梗长期风险最高,而年轻女烟民患中风、心力衰竭的长期风险最高。   图片来源:123RF 总结来讲,和不吸烟的人相比,吸烟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血管疾病都有),寿命也更短。   “我们的研究认为,预防心梗、中风或心力衰竭非常重要。有的人第一次发病就是致死性心血管疾病,这种情况很危急,尤其要注意预防。吸烟的人可能直到致死性心血管疾病发生时,才意识到烟草对身体的伤害。”Khan博士说道。    “研究结果给大家敲响了警钟,也希望吸烟的人都看看——当你被烟草夺去生命时,你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得了心血管疾病。烟草确实是个无声的杀手。”   美国心脏协会生活方式和心脏代谢健康委员会成员Esa M. […]

半夏
常吃坚果再添健康益处!可改善心血管疾病高风险人群血脂

常吃坚果再添健康益处!可改善心血管疾病高风险人群血脂

坚果,包括树坚果(如核桃、杏仁、榛子、松子)和种子(如花生、葵花子、南瓜子)等,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经常食用对健康有益。   之前已有研究发现,适量吃核桃等坚果,与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降低,以及全因死亡风险降低、预期寿命延长有关。对于乳腺癌患者而言,食用坚果还与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延长相关。   近日,一项发表于美国营养学会旗下《营养学杂志》(The Journal of Nutrition)的研究为常吃坚果有益健康添加了新证据。研究结果显示,食用美洲山核桃(碧根果)8周,与心血管疾病(CVD)高风险人群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降低相关。   图片来源: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制作   在这项为期8周的随机对照试验中,研究人员共纳入了52名年龄在30-75岁之间的参与者。所有参与者均为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有着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体重指数(BMI)≥28 kg/m2或患有高胆固醇血症。   研究开始后,参与者被随机分为3组: 山核桃添加组,在日常饮食中每天添加68 g山核桃; 山核桃替换组,每天食用68 g山核桃替换饮食中等热量的食物; 对照组,日常饮食则不包含山核桃。 在研究开始和结束时(8周后),研究人员分别测量了参与者空腹和餐后血脂相关指标的水平,包括总空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和游离脂肪酸等。 调整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吸烟状态、体力活动、糖尿病、高血压、他汀类药物治疗等因素影响后,研究人员发现,相较于研究开始时,8周后山核桃添加组和山核桃替换组参与者,空腹和餐后血脂相关指标均有所改善。   ▲不同参与者空腹和餐后血脂相关指标变化;“-”表示降低,“+”表示升高(数据来源:参考资料[1];制图:药明康德内容团队)   研究人员分析,食用山核桃与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空腹和餐后血脂改善之间的关联,可能与多种机制有关。如山核桃等坚果中含有多种有益健康的营养素,包括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纤膳食维和其他生物活性成分(如植物甾醇和酚类化合物等),其中有一些成分可能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不过相关生物学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仍需进一步的研究探索。   研究第一作者、乔治亚大学(University of Georgia)营养科学系Liana L Guarneiri博士表示:“每天食用山核桃,可以改善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成年人的空腹和餐后血脂。之前有研究显示,吃山核桃对健康人的血脂有积极影响;我们的研究则进一步显示,食用山核桃是也能通过降低血脂水平来帮助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人。”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推荐适量食用核桃等坚果,以作为日常饮食的有益补充,并建议每周最好食用50 g-70 g。   参考资料 [1] Liana L Guarneiri, et al.,(2021). Pecan-Enriched Diets Alter Cholesterol Profiles and Triglycerides in Adults at Risk for […]

半夏
猪油渣到底能不能吃?医生道出了实情!

猪油渣到底能不能吃?医生道出了实情!

“猪油渣”是很多人儿时记忆,尤其在过去食物匮乏的年代,不少家庭都会选择自己炼猪油吃,而炼剩下的猪油渣可以说是极致的美味。如果能吃上一口,那心情跟过年一样高兴。 但现在越来越多人说,“吃猪油渣会导致高血脂、堵塞血管”“吃猪油渣会导致癌症”,那到底猪油渣能不能吃? 为什么猪油渣那吃起来那么香? 通常熬猪油时为了获得更多的出油量,会选择用猪板油作为原料,因为猪板油的脂肪组织是由少量蛋白质和水的组织基质所构成。 但是,现在已经很少会有家庭去专门熬制猪油了,偶尔烹饪猪油渣时也往往采用脂肪质量比相对不太高的肥肉为原料。这些肥肉在加热的作用下,油脂会不断从脂肪组织细胞中释放出来,大部分水分去除,剩下的含蛋白质的脂肪残留物就成了猪油渣。 由于猪油渣含水量一般比较低,质地也疏松,口感上就会比较酥脆。同时,在烹饪过程中猪油渣也会发生一些非酶褐变,比如羰氨反应(俗称麦拉德反应),会产生一些深棕色的物质和焦香的风味成分。 正是这种特殊的色泽、风味和口感,让它受到了大多数人的喜爱。 猪油渣里有什么?有营养吗?   猪油渣看起来很油腻,真的是一团脂肪吗? 其实在制作猪油渣的过程中会把油脂加热,在这种状态下脂肪就会从猪油中跑出去。那剩下的猪油渣里是什么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医师姜波2021年9月在人民日报健康号介绍,猪油渣里剩下的有部分蛋白质、残存的少量不饱和脂肪。所以吃起来特别香,特别是闻上去,香喷喷的。① 我们所吃的食用油一般都是豆油或者橄榄油,这些都是植物油,而猪油就不一样了,这是动物身体中体现出来的油。和植物油相比,猪油中有很多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都不少,这就是猪油渣最大的特点。 不但可以提供很多能量,同时也可以作为营养成分。看似很有营养的物质,为什么最后还会被我们所淘汰呢?很显然他对我们身体的伤害会更大一些。① 吃猪油渣会堵塞血管? 猪油渣这么油腻,吃多了会不会堵塞血管?甚至在网上有很多文章说“猪油渣是血管杀手”,真的是这样吗? 食品科学硕士、高级工程师章肇敏2021年8月在科普中国微信公号刊文介绍,我们吃的任何食物,基本上是由蛋白质、脂肪、糖类(碳水化合物)、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组成。 其中,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属于大分子的营养成分,无法被人体直接吸收,它们首先会经过消化道,在多种消化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如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而这些经过消化的小分子再透过消化道黏膜(如小肠粘膜)进入到血液、淋巴。 所以,吃猪油渣是不会堵塞血管的。② 不过虽然不会直接堵塞血管,但过量摄入猪油渣里的饱和脂肪并不利于身体健康,反而容易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经常吃猪油渣能防癌?   除了好吃,网上还经常有人说“常吃猪油渣能防癌”,这是真的吗? 食品科学硕士、高级工程师章肇敏2021年8月在科普中国微信公号刊文介绍,猪油渣是一种普通的食物,对人体的健康没有积极的生物学作用,它的成分主要是脂肪,而且还是以饱和脂肪为主。 一般来说,经常吃饱和脂肪并不利于身体健康,反而容易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所以,经常吃猪油渣既不可能治病,也无法预防癌症。② 那猪油渣到底能不能吃?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医师姜波2021年9月在人民日报健康号介绍,作为动物油其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很多这种脂肪酸其实对身体是有害的,因为它可以更快地使人变胖起来。 不但身体中的脂肪变多,而且血脂也会增高,最终都会导致心血管疾病。所以如果真的关心心血管健康问题,一定不要把猪油渣当成自己的常备食物。 而且在加热的过程中,猪油渣可能因为温度控制不好变成致癌物质。如果吃得过多会增加身体中苯并芘的摄入,我们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比如食管癌和胃癌都跟这种物质有关,吃得越多致癌性越大。① 总之,不吃猪油渣的原因也很简单: 1.提供能量过多会让人变胖;2.导致血脂升高,出现心血管问题;3.制作过程中有可能产生致癌物质。 总之,如果你真的想吃少吃一些解馋用,并没什么大问题。但是千万别吃得太多,如果吃得过多,真的有可能对健康造成影响。适可而止,量力而行。 本文综合自健康时报: ①2021-09-25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百家号《过去是补品,现在却有害?猪油渣到底能吃不?医生帮你分析》 ②2021-08-27科普中国《防癌食物or血管“杀手”?猪油渣到底健不健康?终于有靠谱的答案了》  

半夏
别再只盯着“坏胆固醇”啦!最新研究揭示,这个指标也和心梗、中风有关

别再只盯着“坏胆固醇”啦!最新研究揭示,这个指标也和心梗、中风有关

临床上通常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也就是“坏胆固醇”作为降低胆固醇治疗的主要靶标来制定相应的方案。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常规的血脂指标并不能完全反映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发病风险。血清残余胆固醇(RC)指的是血清中残余脂蛋白中的胆固醇,可通过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减去LDL-C水平计算得到。   目前除了临床上常规的血脂检查指标以外,将残余胆固醇作为另外一种手段用于评估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疾病发生风险也已经成为了当前研究热点。近日,一项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发表的研究更近一步揭示了残余胆固醇对心血管疾病的预测价值。结果提示,残余胆固醇或可作为冠状动脉阻塞、心脏病或中风发生风险的独立预测因子。此外,残余胆固醇检测结果或将有助于判断LDL水平无法反映的潜在心血管疾病。   截图来源:European Heart Journal 为了深入地评估残余胆固醇与相关疾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汇集了来自美国三个研究数据库中17532例成人的信息,并对这些受试者胆固醇水平、其他重要心血管危险因素以及心血管疾病事件进行系统分析。这项分析中纳入的受试者年龄为30至68岁,且在研究基线时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史。   在考虑了非胆固醇相关的心脏病风险因素(如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年龄较大以及种族因素)后,研究人员发现,残余胆固醇水平高于正常值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如冠状动脉阻塞、心脏病或中风等)之间存在稳定联系。   中位随访18.7年的结果显示: 三个研究数据库中残余胆固醇水平≥24 mg/dL的受试者,近1/5在基线时间点后续18年的随访中出现了主要心脏疾病或中风,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比例与LDL-C水平较低的人群比例相似。 对于LDL-C水平相对较低的受试者而言,血液中残余胆固醇水平若高于24 mg/dL,则其主要心脏疾病或中风的发生风险将升高40%至50%。残余胆固醇或可作为独立于载脂蛋白B(apoB)外的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疾病预测因子。 残余胆固醇水平较高的人群,肥胖和糖尿病的比例更高,且几乎每个人的甘油三酯水平都很高。   ▲无论LDL-C水平如何,残余胆固醇(RC)水平≥24 mg/dL,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升高(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当前这项研究并不能否认LDL水平在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中的重要价值。但是,临床医生与科研人员有必要更多关注患者的残余胆固醇水平,因为其本身就可独立预测心血管疾病风险。   研究人员强调,残余胆固醇结果的获得并不难,基于标准血脂检测方法得到的数据,临床医生可以很容易计算得到患者的残余胆固醇。未来,我们仍需开展更多研究提高对残余胆固醇的认识,基于残余胆固醇相关治疗药物的临床试验或生活方式的改变,有望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半夏
​欧洲心脏病学会重磅发布:预防心血管疾病,生活中要做好这几方面

​欧洲心脏病学会重磅发布:预防心血管疾病,生活中要做好这几方面

近日欧洲心脏病学会(ESC)联合其他12个医学学会,在《欧洲心脏杂志》(European Heart Journal)重磅发布了《2021 ESC心血管疾病临床预防指南》(2021 ESC Guidelines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even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下文简称指南)。距离ESC上次发布相关指南,已有5年的时间。   指南对健康人群心血管疾病预防;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老年人和已确诊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肾病、下肢动脉疾病的患者,如何定制个性化的干预措施;合并其它慢性疾病的患者,日常如何做好管理;以及治疗方案的确定、需要考虑的因素等,进行了详细介绍。   在今天这篇内容中,我们将与读者分享指南中关于心血管疾病预防的部分重点内容,希望可以帮大家更好地预防该疾病的发生、发展。   图片来源:123RF 指南指出,高达90%的心梗、中风或外周动脉疾病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可归因于吸烟、不良饮食、缺乏身体活动、腹部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理因素和饮酒等。   想要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需要综合的、跨学科的方法,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围绕危险因素管理和生活方式干预等,进行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康复。 危险因素管理 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不可改变的因素和可改变的因素,前者如家族史、性别、年龄和种族等,后者包括胆固醇升高、血压升高、吸烟、糖尿病、肥胖和心理因素等。 胆固醇升高 多项研究均已证明,包括遗传、观察性和干预性研究,高水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其它含载脂蛋白-B(apo-B)的脂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发生中起到了因果作用。有研究发现,LDL-C长期降低与ASCVD风险降低相关;即使在低LDL-C水平(如LDL-C<1.4 mmol/L[55 mg/dL] )下,降低LDL-C也可安全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指南建议,对于胆固醇升高的人群,应在医务人员指导下,通过他汀类药物,或联用其它药物,结合生活方式干预,控制胆固醇水平。   血压升高 多项研究表明,血压升高是ASCVD和非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疾病、脑血管疾病、下肢动脉疾病、慢性肾病和房颤,尤其是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在全球,每年因血压升高而导致的死亡人数约940万人。指南建议,应通过健康生活方式,以及在医务人员指导下,通过单药或多药联合的方式,降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吸烟 在吸烟导致的死亡中,约有50%可归因于ASCVD,终生吸烟者平均将减寿10年。50岁以下的吸烟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不吸烟者高5倍。长期吸烟对女性的危害大于男性。此外,二手烟也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相关。指南建议,吸烟者应尽早戒烟,必要时可采取药物方式帮助戒烟;不吸烟者也要避免养成吸烟的习惯,并减少接触二手烟。   图片来源:123RF 糖尿病 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都是ASCVD的危险因素,这些人患ASCVD的风险增加约2倍。2型糖尿病患者还可能存在多种ASCVD风险因素,包括血脂异常和高血压,每种因素都会导致ASCVD和非ASCVD风险增加。此外,患有2型糖尿病的女性,似乎有特别高的中风风险。指南建议,应通过生活方式,并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药物控糖,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在<7%水平。 肥胖 近几十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的体重指数(BMI)大幅增加,血压、血糖升高,导致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指南建议,超重和肥胖人群应减轻个人体重,以降低血压、血脂异常和2型糖尿病风险,从而改善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 心理因素 心理问题,包括精神障碍,以及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等,不仅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也与患者预后状况不佳相关。相反,心理健康,如乐观和强烈的目标感,则与较低的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指南建议,应对心理、精神障碍的患者进行支持,提高其对生活方式改善与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必要时应进行心理治疗、压力管理。    图片来源:123RF   生活方式干预 指南强调,不论是健康人群还是心血管疾病患者,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延缓疾病进展,降低相关死亡风险,最重要的方法是终生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尤其是不吸烟。指南首次明确指出,无论体重增加如何,都应戒烟,以促进心血管健康。同时,还应“管住嘴”、“迈开腿”,注意饮食的均衡、营养的全面,以及增加运动时间、减少久坐行为。 饮食均衡,营养全面 指南建议,每个人应将健康饮食作为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基石。日常饮食应采取植物性食物为主的饮食模式,减少动物性食物的食用;饱和脂肪酸应占总能量摄入的10%以下,用来自全谷物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碳水化合物替代饱和脂肪,尽量减少反式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每天的盐摄入量应不超过5g,注意隐性盐的摄入;每天30g-45g膳食纤维,最好来自全谷物;每天水果不少于200g;每天蔬菜不少于200g;红肉应减少到每周最多350g-500g,特别是加工肉类应尽量减少;每周吃1-2次鱼,最好是脂肪含量高的鱼;每天30g无盐坚果;限制酒精摄入,最好是不饮酒;限制游离糖的摄入量,特别是含糖饮料,占能不超过总能量的摄入的10%。 增加运动,减少久坐 指南建议,所有年龄段的成年人都应该争取每周至少150-30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或每周75-150分钟的高强度运动,或两者的等效组合;每周应有2天进行抗阻力运动。进行更多的运动可能还有额外的健康益处;对于无法达到上述运动量的人,仍应在能力范围内进行运动。   同时指南首次建议,应减少久坐时间,至少应进行轻微的活动。 […]

半夏
这类大人和孩子都爱吃的食物,每周多吃1份,心血管疾病风险可能升高10%!

这类大人和孩子都爱吃的食物,每周多吃1份,心血管疾病风险可能升高10%!

饮食,是多种慢性疾病的影响因素之一。我们吃进肚子里的食物,有的会促进健康;而有的则会增加慢性疾病风险,比如超加工食品。   香肠、肉丸、糖果、甜点、饼干、方便面、炸鸡块、速食汤、薯条,以及碳酸饮料等超加工食品,由于方便、美味或长期保存等特点,成为很多人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钟爱的食物。   已有多项研究发现,超加工食品有害健康,应当远离。近日,一项在2021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上发表的研究,给远离超加工食品添加了理由:每周多吃1份(约65g)超加工食品,就与10年内心血管疾病分风险上升10%有关。   图片来源:123RF   研究人员对希腊ATTICA研究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共纳入了2020名成年受试者,他们的平均年龄为45岁,50.2%为女性。   研究开始时,收集了受试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身体活动、饮酒量、吸烟状况以及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等信息;测量了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并统计了过去1周内,不同食物的食用量,包括蔬菜、水果、大豆及豆制品和超加工食品等,以评估超加工食品的食用量,并对受试者对地中海饮食的遵循程度进行了评分。   超加工食品主要是指没有或只有很少的完整食物,并且使用调味剂或防腐剂等添加剂的、工业配方生产的食品,如糖果、甜点、碳酸饮料、咸味饼干和快餐等。   地中海饮食强调,蔬菜、水果、豆类、坚果、全谷物、橄榄油和香料要顿顿有;鱼类和海鲜每周至少吃2次;适量食用家禽、鸡蛋、奶酪和酸奶;远离肉类和糖类。受试者对地中海饮食遵循程度评分范围为1-55分,评分越高,表明对地中海饮食遵循程度越高。   图片来源:123RF   统计发现,受试者平均每周食用大约15份超加工食品;在平均长达10年的随访期间,共发生317起心血管疾病事件,包括心梗、不稳定型心绞痛、中风、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   调整其它因素影响后,研究人员发现,食用超加工食品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高相关;而遵循地中海饮食有助于将升高的风险降低。   随着超加工食品食用量的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渐升高。超加工食品平均每周食用量最低的1/3受试者(7.5份/周),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为8.1%;中等食用量的1/3受试者(13份/周),发病率为12.2%;食用量最高的1/3受试者(15份/周),发病率则高达16.6%。   超加工食品食用量每增加1份/周,与10年内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高10%相关。   对地中海饮食遵循程度较低的(得分<27分,总分为55分)的受试者,超加工食品食用量每增加1份/周,与10年内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高19%相关;而对地中海饮食中度或高度遵循(评分≥27分)的受试者,超加工食品食用量每增加1份/周,与10年内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高8%相关。   图片来源:123RF   由于该研究是观察性研究,只是显示了超加工食品与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的关联,并未表明因果关系,而且研究也存在局限性,如饮食依赖于受试者回忆,可能也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   研究作者之一、希腊哈洛克皮奥大学(Harokopio University)Matina Kouvari博士指出:“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超加工食品与多种慢性病风险增加之间存在关联。我们的研究显示,饮食不健康的人,经常食用超加工食品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高的不利关联甚至更强。对个人而言,限制超加工食品的食用,是明智的、促建健康的选择。”   超加工食品可通过多种机制对健康产生危害。如对肠道微生物组产生影响,进而导致或加重炎症;在超加工过程中,会对食物的结构和营养产生破坏,导致非结构化、分馏和重组,使其成为高热量和营养素缺乏的食物;含有较高水平的钠、热量、脂肪和糖,并且纤维含量较低,通常具有较高的升糖指数,增加血糖反应;超加工食品在加热或加工过程中,可能还会形成一些新的有害化合物;以及塑料包装中的工业化学物质,可能会渗入到食品中等,都可能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图片来源:123RF   总而言之,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食用超加工食品与多种健康风险升高相关,除心血管疾病外,还与超重或肥胖、高血压、代谢综合征、癌症和2型糖尿病等发病风险升高有关。   为了身体健康,我们应减少超加工食品的食用,尝试遵循健康的整体饮食模式,均衡膳食,增加全谷物、蔬菜、水果、大豆及其制品、奶类及其制品、鱼肉,以及坚果食用量,适量饮水(饮茶),让新鲜或加工程度最低的食物,组成一日三餐。  

半夏
吃什么对心脏好?《美国心脏协会杂志》两项研究发现,这类食物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吃什么对心脏好?《美国心脏协会杂志》两项研究发现,这类食物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心脏是人体重要器官之一。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将心脏称为人体的“发动机”,这是因为身体各个组织的功能都需要心脏泵血来维持。   心脏通过不断的收缩、舒张,将血液射入主动脉,并推动血液循环,为大脑以及身体其他组织提供营养物质和氧气,从而完成身体代谢的需求;同时,血液在各组织完成代谢、并通过血管回流进入心脏时,也会带走人体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弃物,输送到肺部和肾脏,排出体外。在此循环系统中,心脏就像“发动机”一样提供动力,维持人体各组织的正常运转。   当心脏出现问题时,就会对全身的各个组织产生影响,危害健康和生命。既然心脏对人体如此重要,又该如何促进心脏健康呢?   近日,两项发表于《美国心脏协会杂志》(JAHA)的研究为我们带来了参考。这两项研究都发现,饮食中富含植物性食物对心脏健康有益。   图片来源:123RF 年轻时吃植物性食物对中年时心脏健康有益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CARDIA(年轻人冠状动脉风险发展)研究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共纳入了4946名年龄在18-30岁的受试者, 54.9%为女性。   研究人员统计了受试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吸烟状态、饮酒量、运动量、血压,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家族史等信息,并统计了受试者日常饮食中46类食物的食用量。   根据已知的食物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关联,研究人员将46类食物分为3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有益组,无益组,以及中性组。   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有益组食物包括水果、鳄梨、豆类、绿色蔬菜、黄色蔬菜、西红柿、其他蔬菜、坚果和种子、豆制品、全谷物、植物油、肥鱼、瘦鱼、家禽、咖啡、茶和低脂牛奶等。   无益组食物包括炸土豆、谷物甜点、咸味小吃、糕点、糖果、高脂肪红肉、加工肉类、内脏、炸鱼或家禽、酱汁、软饮料、全脂牛奶和黄油。   中性组食物包括土豆、精制谷物、人造黄油、巧克力、代餐、腌制食品、糖替代品、瘦肉、贝类、鸡蛋、汤、减肥饮料和果汁。 图片来源:123RF   在平均长达32年的随访期间,研究人员对受试者进行了8次随访,以更新相关信息。在此期间,共新发心血管疾病289例,包括心梗、中风、心力衰竭、与心脏相关的胸痛或身体任何部位的动脉阻塞等。   调整其它因素影响后,研究人员发现,饮食中长期富含植物性食物;或改变原有饮食方式,采用富含植物性食物的饮食,均与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相关。   相比于有益组食物食用最低的1/5人群,食用最高的1/5人群,与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52%相关。此外,从第7-20年开始,转变为饮食中有益组食物食用达到最高1/5的人群,与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61%相关。   图片来源:123RF 促进绝经后女性心血管健康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美国妇女健康倡议(WHI)中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共涉及123330名年龄为50-79岁(平均年龄为62岁)的绝经后女性。   通过调查问卷,研究人员统计了受试者的基本健康信息、生活方式以及多种慢性疾病家族史和患病史等信息。此外,研究人员还统计了受试者对“组合饮食”(Dietary Portfolio)的遵守程度。   “组合饮食”是一种以植物性食物为基础的饮食模式,用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主要食物包括坚果;富含植物蛋白的大豆、豆类或豆腐;富含粘性可溶性纤维的燕麦、大麦、秋葵、茄子、橙子、苹果和浆果;富含单不饱和脂肪的橄榄、菜籽油和鳄梨;以及限制含有饱和脂肪和膳食胆固醇食物。   在平均长达15.3年的随访期间,研究人员每6-12个月对受试者进行一次随访,以更新相关信息,并统计受试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情况。   图片来源:123RF   在随访期间,共发生13365例心血管疾病,包括5640例冠心病和1907例心力衰竭等。   调整其它因素影响后,研究人员发现遵循以植物性食物为基础的“组合饮食”,与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相关。   相比于对“组合饮食”遵守程度最低的1/4受试者,遵守程度最高的1/4受试者,与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11%、冠心病风险降低14%,以及心力衰竭风险降低17%相关。而对于中风和房颤,则并未发现这种关联。   图片来源:123RF   由于这两项研究均是观察性研究,只是显示了植物性食物对心血管健康的有益影响,并未表明因果关系。而且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饮食依赖于受试者回忆等,可能也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   而对于植物性食物促进心血管健康的相关生物学机制,目前仍在探索中。之前有研究发现,植物性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素和生物活性化合物,可能会产生协同作用,促进心脏健康。   […]

半夏
北大近50万中国人研究:这些行为每增加1种,中风、糖尿病、心脏病风险可升高40%

北大近50万中国人研究:这些行为每增加1种,中风、糖尿病、心脏病风险可升高40%

心脏代谢疾病,主要包括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是导致全球人类患病和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相关数据显示,全球大约有25%的成年人患有心脏代谢疾病;31%的死亡病例与心脏代谢疾病相关。 与此同时,寿命的提高也增加了一个人患两种或两种以上心脏代谢疾病的可能性,这种现象常被称为心脏代谢多发病,进一步增加了死亡风险。   心脏代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生活方式起着重要作用。据一项由北京大学和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等机构研究人员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European Heart Journal)上的研究显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吸烟、饮酒、饮食不合理、运动不足等,与从健康到首次发生心脏代谢疾病,再到出现心脏代谢多发病,以及进一步的死亡风险升高相关。   图片来源:123RF   研究人员对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共纳入了461047名年龄在30-79岁的健康受试者,他们的平均年龄为51.2岁,41.0%为男性,42.3%居住在城市。   CKB项目由中国医学科学院与牛津大学联合在中国10个省(区)开展,共涉及51万余人,旨在从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多个环节深入研究危害中国人群健康的各类重大慢性病的致病因素、发病机理及流行规律和趋势。   通过调查问卷,研究人员统计了受试者的基本健康信息(如年龄、身高、体重),教育水平,婚姻状况,绝经状态(仅女性),生活方式,以及心脏代谢疾病家族史和血压等信息。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将以下5种生活方式定义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1)当前吸烟,或因患病而戒烟;2)过量饮酒(酒精摄入量≥30g/天)或正在戒酒;3)饮食不合理,每天不吃蔬菜、水果和鸡蛋,但每天吃红肉或不到一周吃一次红肉;4)运动不足,未达到相关指南推荐标准;5)体重不健康(体重过轻、超重或肥胖),包括体重指数(BMI)不在18.5kg/m2≤BMI≤28.0kg/m2范围内,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此外,研究人员还统计了随访期间,受试者发生2型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中风(包括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等心脏代谢疾病和死亡信息。   图片来源:123RF   在平均长达11.2年的随访期间,共有87687名受试者至少患一种心脏代谢疾病;14164 名受试者发生心脏代谢多发疾病;37393名受试者发生死亡,包括14357名患有一种心脏代谢疾病的受试者和3184名心脏代谢多发疾病受试者。   男性比女性更可能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55.4%的男性和17.1%的女性至少有3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调整其它因素影响后,研究人员发现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与首次发生心脏代谢疾病、心脏代谢多发疾病和死亡风险升高相关,而且不健康生活方式越多,相关风险升高的也就越多。   在加入研究时,有0-1种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受试者中,估计有16.2%会患一种心脏代谢疾病、1.8%患心脏代谢多发疾病,以及1.7%因一种心脏代谢疾病或心脏代谢多发疾病而死亡。而在有5种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受试者中,估计有31.9%会患一种心脏代谢疾病,5.8%患心脏代谢多发疾病,以及5.0%因一种心脏代谢疾病或心脏代谢多发疾病而死亡。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每增加1种,与首次发生心脏代谢疾病风险升高20%相关,与心脏代谢多发疾病风险升高14%相关,全因死亡风险升高21%相关,首次发生心脏代谢疾病后死亡风险升高12%相关,以及心脏代谢多发疾病死亡风险升高10%相关。   而在不同类型心脏代谢疾病方面,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每增加1种,与首次发生缺血性心脏病风险升高18%、中风风险升高15%,以及2型糖尿病风险升高40%相关。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不健康生活方式不同,对从健康到首次发生心脏代谢疾病,再到出现心脏代谢多发病,以及进一步的死亡风险升高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如体重不健康对首次发生心脏代谢疾病风险升高影响最大,为40%;吸烟对全因死亡风险升高影响最大,为40%;运动不足对首次发生心脏代谢疾病后死亡风险升高影响最大,为22%。   ▲不同生活方式对心脏代谢疾病的发生和死亡风险升高的影响(数据来源:参考资料[1];制图:药明康德内容团队) 由于该研究是观察性研究,只是显示了不健康生活方式对心脏代谢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的影响,并未表明因果关系。而且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受试者的生活方式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等,可能也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研究人员认为,需要进一步研究遗传易感性是否会改变生活方式对心脏代谢疾病发展和预后的影响,以及生活方式会对哪些心脏代谢生物标志物产生影响,进而增加心脏代谢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   研究最后强调,这项对近50万中国人的前瞻性研究发现,5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在从健康到首次发生心脏代谢疾病,再到出现心脏代谢多发病,以及进一步的死亡等过渡阶段,发挥着不同程度的、重要的作用。研究结果也进一步提供了证据,生活方式干预可能有助于心脏代谢疾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研究人员表示,之前有研究发现,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将有助于预防43.2%的缺血性心脏病、39.1%的缺血性中风和78.8%的2型糖尿病。生活方式干预在心脏代谢疾病进展中具有巨大的预防潜力,将综合生活方式纳入健康管理和心脏代谢疾病管理计划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老龄化和多病时代,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将有助于减少疾病负担,降低死亡风险。

半夏
家人的饮食生活习惯,对你的心血管影响有多大?

家人的饮食生活习惯,对你的心血管影响有多大?

文章来源:e药环球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天中的幸福时刻莫过于疲惫的回到家后,和家人围坐在餐桌前一起享受美食。 和口味相同的人一起吃饭,的确能为生活增添不少幸福感;但你可曾想过,即便没有血缘关系,经常和患有肥胖/超重或心血管疾病的人吃饭,自己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会增加? 图片来源:123RF 一人患病,全家“遭殃”? 近期,来自日本的研究团队纳入了6万多位已婚夫妇,对其平均随访了95个月后发现:配偶有心血管疾病,是自己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配偶患病,自己发生严重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48%。其中,女性和男性患严重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分别增加22%和68%。 尤其是肥胖或超重的女性对男性的潜在影响更大。另一项中位随访了16.1年的研究发现:在男性中,与配偶体重正常的人相比,那些妻子超重和肥胖的人其老公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更多。具体来说,配偶超重,其老公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41%;配偶肥胖,其老公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高38%。但是在女性中,未观察到其配偶的代谢风险因素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之间存在显著关联。 图片来源:123RF 为什么配偶患病,自己的风险也会增加? 我们知道,家族遗传史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那为什么没有血缘关系也可能增加夫妻另一方的患病风险呢? 其可能的主要原因是共同的生活方式或/和心理状态。比如夫妻间有相同的周围环境、相近的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等,当其中一方戒烟、减肥、增加体力活动或改善饮食习惯时,另一方更有可能改变饮食及生活习惯,反之亦然。 图片来源:123RF 什么样的饮食模式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饮食危险因素有很多,这里强调几个重点内容。简单来说:重油重盐,爱红肉;精米白面,爱喝酒。 有研究发现,每日食用50g加工肉类,与冠心病风险升高27%-44%相关;每日食用100g红肉,与冠心病风险升高27%相关。而食用白肉与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并未发现显著关联。 多项研究发现,与低盐(钠)饮食相比,高盐(钠)饮食与较高的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相关。饮食中钠摄入量每增加1g,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增加6%相关。高盐(钠)摄入,除了会对血压产生不良影响外,还会对左心室质量、动脉硬化、肾功能和交感神经流出的改变等,产生不利影响。 经常食用精制谷物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高相关;而全谷物则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食用量每增加30g/天,与冠心病死亡风险降低8%相关。 数据显示,血压和中风风险是随着酒精摄入量的增加而稳步增加的,并不存在保护效应。一项在欧洲和国际肥胖大会(ECOICO)上发表的研究显示,无论喝多喝少,饮酒都与肥胖症和代谢综合征风险升高有关,而且饮酒量越高,风险升高的越多。 代谢综合征是由于代谢紊乱,而出现的一系列病理状态,主要特点是具有心血管代谢疾病相关的风险因素,包括血压升高、高血糖、腰部脂肪过多、胆固醇或甘油三酯水平异常。如果不加控制,会增加人们患心脏病、2型糖尿病、中风和心梗风险。 图片来源:123RF 预防心血管疾病该怎么吃? 通常,遵循更多健康生活方式的人,心血管健康状况越好。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积极运动,不吸烟不喝酒,保持健康的体重等。根据发表于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旗下期刊《心血管研究》(Cardiovascular Research)的综述,对健康的成年人来讲有以下重点建议: 少油:少吃肥肉和油炸食品,健康油脂(橄榄、大豆、葵花籽和玉米油等)应控制在25g-40g内(一勺油大概10g~15g)。 少盐:每天摄入5g以下的盐,相当于2.3g的钠,同时减少隐性盐的摄入(一啤酒瓶盖约6g盐)。 限红肉:白肉(鸡鸭鹅肉)可适量食用,每周不超过300g;限制红肉(牛羊猪肉)的量为不超过200g/周,偶尔食用加工肉类(最好少吃)。 多鱼肉:每周食用鱼肉300g-600g,尤其是深海鱼类(大马哈鱼、金枪鱼、多宝鱼等)。 多蔬果:每天至少食用蔬菜和水果各400g,建议深色蔬菜应占1/2,果汁不能代替水果。 吃粗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g~400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g-150g,如小麦、燕麦、大麦等;薯类50g~100g,如红薯、玉米、芋头、土豆等。 意大利那不勒斯费德里克二世大学(University of Naples Federico II)Gabriele Riccardi教授表示,“要预防心血管疾病,我们还应注重整体饮食结构,如果减少了某种食物的食用量和频率,要选择一个健康的替代品。” 有家族史的人可能会更担心自己的身体,因为遗传因素是患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之一。但是没有遗传因素的人同样需要当心,尤其是如果共同生活的亲朋好友患心血管疾病。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延缓疾病的发展/减轻病情,甚至可能逆转亚临床疾病状态;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在不经意间影响了健康状态,无论是否有血缘关系。       参考资料 [1] Ohbe, H., & Yasunaga, H. (2020). Spouse’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s a Risk Factor […]

半夏
意外!糖尿病患者常骑自行车,死亡风险可降低近1/3

意外!糖尿病患者常骑自行车,死亡风险可降低近1/3

  糖尿病不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影响了全球4亿多人;而且还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9年全球10大死亡原因中,糖尿病位列第9位,导致近200万人死亡。 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显示,糖尿病与预期寿命缩短有关,尤其是在50岁之前患糖尿病,平均寿命估计缩短9年。而中国目前约有1.3亿糖尿病患者,又该如何降低过早死亡风险呢?   近日,一项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JAMA Internal Medicine的研究,为我们降低糖尿病死亡风险提供了参考。该研究发现,骑自行车可能有助于降低糖尿病患者死亡风险,延长寿命。   图片来源:123RF 研究人员对欧洲癌症和营养前瞻性调查(EPIC)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共涉及7459名糖尿病受试者,他们的糖尿病病程平均为7.7年,平均年龄为 55.9岁,52.6%为女性。   研究开始时,通过调查问卷统计了受试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腰围、种族等情况;过去7-14天内的饮食,以及糖尿病合并症、治疗史等信息。此外,还统计了受试者的身体活动信息,包括做家务、爬楼梯、园艺、步行和骑自行车等。   研究开始5年后,研究人员对受试者进行了第二次信息统计。共有5423 名受试者完成了两次调查问卷。   图片来源:123RF   在平均长达15年的随访期间,7459名受试者中,共发生1673例死亡,包括811例心血管疾病死亡。   在调整其它身体活动等因素影响后,研究人员发现,骑自行车与受试者死亡风险降低相关,包括全因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尤其是每周骑自行车150-299分钟,风险降低的幅度最大。   相比于加入研究时没有骑自行车的受试者,每周骑自行车1-59分钟、60-149分钟、150-299分钟和至少300分钟,与全因死亡风险分别降低22%、24%、32%和24%相关;与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分别降低21%、25%、43%和20%相关。   此外,在完成了两次调查问卷的5423名受试者中,共发生975例死亡,包括429例心血管疾病死亡。研究人员发现,在完成两次调查问卷的5年间隔期间,开始骑自行车和继续骑自行车,均与全因和死亡风险降低相关。   相比于两次调查问卷统计时均不骑自行的受试者,开始骑自行车,与全因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分别降低35%和47%相关;继续骑自行车,则分别与全因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分别降低35%和44%相关。   图片来源:123RF   研究人员分析,在糖尿病患者中,增加身体活动的总量,与较低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相关。而骑自行车作为身体活动的一种方式,可能通过增加身体活动总量,进而降低死亡风险。   由于该研究是观察性研究,只是显示了骑自行车与死亡风险降低的关联,并未表明因果关系,而且研究也有一些局限性,如未统计骑自行车的速度等,可能也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还应开展更多研究,以探索骑自行车与死亡率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找出每周骑自行车多长时间,才能更好地降低糖尿病患者死亡风险。 研究最后强调,很多糖尿病患者以缺乏时间进行身体活动为借口,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成年人来说,骑自行车与全因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降低有关,骑自行车上下班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骑自行车时,应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保障自己和他人生命安全。   研究人员表示,骑自行车可以作为糖尿病患者运动治疗的补充,以降低死亡风险。   图片来源:123RF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在进行运动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要进行必要的评估,特别是心肺功能和运动功能的医学评估。   2.每周至少150分钟(如每周运动5天,每次30分钟)中等强度(50%-70%最大心率,运动时有点用力,心跳和呼吸加快但不急促)的有氧运动。   3.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包括:快走、打太极拳、骑车、乒乓球、羽毛球和高尔夫球。较大强度运动包括快节奏舞蹈、有氧健身操、慢跑、游泳、骑车上坡、足球、篮球等。   4.如无禁忌证,每周最好进行2-3次抗阻运动(两次锻炼间隔≥48小时),锻炼肌肉力量和耐力。锻练部位应包括上肢、下肢、躯干等主要肌肉群,训练强度为中等。   5.运动项目要与自身的年龄、病情及身体承受能力相适应,并定期评估,适时调整运动计划。记录运动日记,有助于提升运动依从性。运动前后要加强血糖监测,运动量大或激烈运动时应临时调整饮食及药物治疗方案,以免发生低血糖。   6.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培养活跃的生活方式,如增加日常身体活动,减少静坐时间,将有益的体育运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7.空腹血糖>16.7 […]

半夏
乳腺癌治疗后,到底该怎么复查?还有哪些事要做?一文为您讲清

乳腺癌治疗后,到底该怎么复查?还有哪些事要做?一文为您讲清

  虽然2020年乳腺癌的发病人数(226万)高居恶性肿瘤人数榜首,但其导致的死亡人数(68万)相对较少。这也就意味着很多乳腺癌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生存下来。 与此同时,乳腺癌生存者不仅有着较高的复发风险,而且患第二原发癌的风险也会升高,尤其是在治疗后的5年内。此外,一些晚期乳腺癌患者,即使经过治疗,乳腺癌也并未完全清除,需要继续接受治疗,如化疗、激素治疗或其它治疗等,以控制乳腺癌的发展,缓解相关症状。   因此,乳腺癌患者在治疗后,做好复查、管理等,对于降低复发和死亡风险起着积极作用。那乳腺癌患者在治疗后,需要做好哪些检查,注意哪些事情呢?我们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乳腺癌患者在治疗后,更好地对抗癌症。   图片来源:123RF 随访和复查 定期复查可以更早发现乳腺癌复发、第二原发癌以及术后并发症,并及时干预处理,从而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乳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建议,乳腺癌患者在治疗后的随访内容和频率如下:   1.临床体检。最初2年每4-6个月1次,其后3年每6个月1次,5年后每年1次。   2.乳腺超声。每6个月1次。   3.乳腺X线检查。每年1次。   4.胸片或胸部CT。每年1次。   5.腹部超声。每6个月1次,3年后改为每年1次。   6.存在腋窝淋巴结转移4个以上等高危因素的患者,可进行骨显像检查,全身骨显像每年1次,5年后可改为每2年1次。   7.血常规、血液生化、乳腺癌标志物的检测,每6个月1次,3年后每年1次。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筛查频率和方式,可以听从医务人员安排接受过单侧乳房切除术(切除整个乳房)的患者,仍需要进行乳腺X线检查。   如果患者正在服用激素类药物,如他莫昔芬或托瑞米芬中等,且未切除子宫,更应进行盆腔检查,因为这些药物可能会增加子宫内膜癌风险,而且这种风险在绝经后的女性中最高。   图片来源:123RF 防范心血管疾病 多项研究发现,乳腺癌和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着潜在联系。相比于一般人群,乳腺癌生存者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更高。心血管疾病可能是导致乳腺癌生存者死亡的“第二大杀手”!   知名医学期刊《柳叶刀》曾发表重要报告,对一般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了总结,包括7项已明确的风险因素,如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不健康饮食、久坐不动、烟草制品使用;6项性别特异性风险因素,如绝经、更年期激素替代疗法、妊娠相关疾病、激素避孕药、多囊卵巢综合征、全身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5项认识不足的风险因素,如心理社会因素(抑郁和焦虑)虐待和暴力、健康素养、环境风险因素、社会经济文化因素。   而对于乳腺癌生存者来讲,在治疗过程中,某些药物或治疗方法很可能会对心脏产生毒性,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乳腺癌生存者更应针对上述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风险,延长生存期。   图片来源:123RF 遵循健康生活方式 多项研究发现,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助于预防癌症,也有助于预防癌症的复发和第二原发癌。   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规律运动,并将其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要多走路,减少坐着的时间;饮食富含全谷物、蔬菜、水果和豆类的饮食;限制食用红肉和加工肉类;限制含糖饮料的饮用,日常应饮用水和不加糖的饮料;限制“快餐”和其他脂肪、淀粉或糖含量高的加工食品;限制饮酒量,最好是戒酒以及戒烟等,将有助于防止再次患癌。   总而言之,与乳腺癌抗争,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期的坚持。正确认识乳腺癌,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做好定期复查,将有助于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半夏
​睡不够、睡不好,可能增加死亡风险!但做好这件事,有助于抵消风险

​睡不够、睡不好,可能增加死亡风险!但做好这件事,有助于抵消风险

  睡觉,是人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大多数人一生中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睡觉,以使大脑和身体得以休息,维持健康状态。如果睡不够、睡眠质量差,就有可能增加多种疾病的发病和死亡风险,如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 而运动,是促进健康的有效方式之一。多项研究发现,运动与癌症、心血管疾病的发病以及死亡风险降低相关。那运动是否可以抵消睡眠不足、睡眠质量差引起的健康风险呢?   近日,一项发表于《英国运动医学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的研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发现,如果每周运动量达到或超过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量,则可能抵消睡眠问题对健康造成的危害。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周应进行150-30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或75-150分钟的高强度运动,或者是等量的运动组合。   图片来源:123RF 研究人员对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中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共纳入了380055名平均年龄为56岁的受试者,其中55%为女性。   通过调查问卷,研究人员收集了受试者的身高、体重等基本健康信息;运动和睡眠等生活方式信息;以及随访期间的死亡信息,包括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中风等)和癌症(如肺癌等)。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运动指南,研究人员将受试者的运动量分为4个水平:高水平(每周至少300分钟中等强度或150分钟高强度运动)、中等水平(每周150-300分钟中等强度或75-150分钟高强度运动)、低水平(每周1-150分钟中等强度或1-75分钟高强度运动),以及没有进行中等强度或高强度运动。   此外,研究人员根据睡眠类型(晚睡型或早起型)、充足的睡眠时间(7-8小时/天)、通常不失眠、不打鼾和白天不频繁嗜睡,对受试者的睡眠质量进行了评分,每项为1分,总分为4-5分为健康睡眠,2-3分为中等健康睡眠,0-1分为睡眠不佳。   图片来源:123RF   研究人员统计发现,超过一半(56%)的受试者拥有健康睡眠;42%被归类为中等健康睡眠;3%为睡眠不佳。那些年轻、女性、体型更瘦、吃更多水果和蔬菜、每天坐的时间更少、没有心理健康问题、从不吸烟、没有轮班工作、饮酒更少和体力活动更多的人,往往睡眠评分更健康。   在平均长达11年多的随访期间,共发生15503例死亡,包括4095例心血管疾病和9064例癌症。   调整其它因素影响后,研究人员发现睡眠不佳和运动少的受试者,死亡风险会升高。   睡眠评分越低,全因和特定疾病死亡风险就越高。相比于拥有健康睡眠(4-5分)的受试者,中等健康睡眠(2-3分)分别与全因、心血管疾病、癌症、缺血性中风、冠心病和肺癌死亡风险升高5%、9%、3%、6%、16%和5%相关;睡眠不佳(0-1)分别与全因、心血管疾病、癌症、缺血性中风、冠心病和肺癌死亡风险升高23%、39%、13%、94%、26%和25%相关。   运动未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水平的受试者,死亡风险也会升高。相比于高水平运动的受试者,低水平运动受试者分别与全因、心血管疾病、癌症、缺血性中风、冠心病和肺癌死亡风险升高8%、9%、3%、16%、8%和9%相关;没有进行中等强度或高强度运动的受试者,分别与全因、心血管疾病、癌症、缺血性中风、冠心病和肺癌死亡风险升高25%、31%、16%、38%、35%和35%相关。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睡眠不佳且没有进行运动的受试者,死亡风险更高;而睡眠不佳,但运动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量,可能与死亡风险降低相关。相比于高水平运动且拥有健康睡眠的受试者,睡眠不佳,且没有进行中等强度或高强度运动的受试者,分别与全因、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死亡风险升高57%、67%和45%相关;睡眠不佳,且中等水平运动的受试者,分别与全因、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死亡风险升高15%、33%和1%相关。   图片来源:123RF 由于该研究是观察性研究,只是显示了睡眠和运动与死亡风险之间的关联,并未表明因果关系。而且,对于运动如何降低睡眠不佳导致的健康风险的机制,目前仍未明确。研究人员认为,未来应开展更多研究,以探索睡眠和运动对健康的协同效应,明确相关机制,指导人们更好地睡眠和运动,促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升。   研究最后指出,运动水平达到或高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量,可能会消除睡眠不佳对死亡风险的影响。因此,每周应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或75分钟高强度运动,以降低死亡风险,减少睡眠不佳对健康带来的风险。     “本文转载自e药环球 (ID: ey_global),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   版权说明:本文经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微信公众号e药环球授权转载,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  

半夏
全球超一半心血管疾病死亡在亚洲!这些危险因素要警惕

全球超一半心血管疾病死亡在亚洲!这些危险因素要警惕

文章来源:e药环球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尽管在全球范围内,实施了多项有效和安全的预防策略,但心血管疾病仍然是导致全球死亡和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 近日,一项发表于《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子刊JACC: Asia的研究,对1990年到2019年亚洲心血管疾病的死亡趋势,以及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作者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赵冬教授。   赵冬教授指出,了解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才能更好地制定策略和行动,对抗心血管疾病的流行,降低发病和死亡风险。在今天这篇内容中,我们将与读者分享研究的部分重点内容。   图片来源:123RF 全球58%心血管疾病死亡在亚洲 研究指出,亚洲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正在迅速增加。从1990年至2019年,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从560万增加至1080万,占总死亡的比例从23%增加至35%,男性和女性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均持续增加。在这些心血管疾病死亡中,近39%为过早死亡,即70岁以下死亡,明显高于欧洲(22%)、美国(23%)和全球(34%)。   2019年,心血管疾病在全球共导致1860万死亡。也就是说,亚洲心血管导致的死亡,占到了全球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一半以上(58%)。   在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中,47%是由缺血性心脏病引起;40%由中风引起。这两类疾病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中国,由出血性中风导致的死亡人数大幅下降,但缺血性心脏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亚型已从中风转变为缺血性心脏病。   亚洲大多数国家处于心血管疾病快速增加的阶段。像中国等国家,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相对较高,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比例普遍高于40%,中国为43%。而韩国和日本,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的比例则处于下降阶段,分别从1990年的34.9%和36.2%,下降到2019年的26.6%和24.3%。   图片来源:123RF 可改变因素是“重要推手” 研究人员分析,不健康饮食、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等可改变因素,以及人口老龄化等,是亚洲地区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人数增加的“重要推手”。   饮食因素 不健康饮食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在一些亚洲国家,饮食从传统亚洲饮食向西方化饮食的转变,增加了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   有研究发现中国和其他国家的饮食转变特征,包括动物性食物、零食、糖和含糖饮料的食用量增加,粗粮和豆类食用量下降。   此外,亚洲地区10种健康和5种不健康食物或营养素的当前摄入水平,与最佳摄入水平之间存在较大差距。10种健康食物或营养素包括水果、蔬菜、豆类、全谷物、坚果和种子、牛奶、钙、纤维、ω-3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酸;5种不健康食物或营养素包括红肉、加工肉类、含糖饮料、反式脂肪酸和钠。   图片来源:123RF   吸烟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吸烟已被公认为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在亚洲,绝大多数国家的年龄标准化吸烟率在20%以上,其中中国为24.4%。   一项关于亚洲人群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的荟萃分析显示,吸烟者发生致死性心血管疾病事件的风险,是非吸烟者的1.68倍。   肥胖   肥胖主要是不健康生活方式的结果,也是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因素。2014年,中国成为男性(4320万)和女性(4640万)肥胖人数最多的国家。   一项对亚洲人群的汇总分析发现,体重指数(BMI)与亚洲人群心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和中风死亡风险呈U形相关,即体重较低和肥胖,均会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   图片来源:123RF   高血压   在亚洲许多国家,高血压的患病率较高,是心血管疾病,尤其是中风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在中国,成人高血压年龄标准化患病率为19.2%。   尽管血压测量和抗高血压药物的可用性和可及性正在改善,但在大多数亚洲国家,高血压管理的主要挑战仍然是高血压的知晓率低、治疗率低,以及控制率低。   血脂异常   有研究发现,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有着明确的因果关系。2017年全球因缺血性心脏病和缺血性中风死亡的患者中,有390万与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升高有关。   […]

半夏
每顿饭该吃什么?白天吃水果,晚餐吃蔬菜,可能吃有助于降低死亡风险饮食模式 水果 蔬菜 心血管疾病 血脂水平

每顿饭该吃什么?白天吃水果,晚餐吃蔬菜,可能吃有助于降低死亡风险饮食模式 水果 蔬菜 心血管疾病 血脂水平

文章来源:e药环球   吃饭,是我们每天必不可少的一件事。一日三餐,再吃点零食,不仅有助于补充营养,为身体各器官正常运转提供能量,还会对健康产生影响。 不同饮食模式,会对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死亡风险产生不同影响。如增加蔬菜和水果食用量,与两类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降低相关。   此外,在不同进餐时间,吃不同的食物,也会对健康产生影响。据一项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JACC)的研究发现,早餐后吃水果零食,晚餐后吃乳制品零食,选择水果类午餐和蔬菜类晚餐,与心血管疾病、癌症或全因死亡风险降低相关;而淀粉类零食,则与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风险升高相关。研究通讯作者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颖教授和韩天澍博士。   图片来源:123RF   研究人员对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NHANES)中2003-2014年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共涉及21503名平均年龄为54.6岁的受试者,其中49%为男性。   通过调查问卷,研究人员统计了受试者的基本健康信息,生活方式,以及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病史等信息;并收集了受试者饮食中26类主要食物的摄入情况。   依据饮食中食物种类及占比,研究人员对受试者的膳食模式(一日三餐和零食)进行了分类。   早餐:西式类早餐、淀粉类早餐和水果类早餐。   午餐:西式类午餐、蔬菜类午餐和水果类午餐。   晚餐:西式类晚餐、蔬菜类晚餐和水果类晚餐。   零食:谷物类零食、淀粉类零食、水果类零食和乳制品类零食。   西式类膳食模式的特点是脂肪和蛋白质占比较高,如西式类午餐的常见食物为精制谷物、固体脂肪、奶酪、添加糖、腌制肉类和红肉。而水果类膳食模式以各类水果、奶酪、全谷物、坚果类食物为主,蔬菜类膳食模式以各类蔬菜、豆类为主。   此外,淀粉类膳食模式则是以土豆为代表的高淀粉类蔬菜和精制谷物为主,包括淀粉类早餐和淀粉零食。   图片来源:123RF   截止2015年,共新发死亡2192例,包括676例心血管疾病死亡和476例癌症死亡。   调整其它因素影响后,研究人员发现,在不同进餐时间,吃不同的食物,会对心血管疾病、癌症和全因死亡风险产生不同影响。   水果类午餐与全因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分别降低18%和34%相关;蔬菜类晚餐与全因、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死亡风险分别降低31%、23%和37%相关。而西式类午餐,则与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升高44%相关。   早餐后吃水果类零食,与全因和癌症死亡风险分别降低22%和45%相关;晚餐后吃乳制品类零食,与全因、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死亡风险分别降低18%、33%和26%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三餐后吃淀粉类零食,均与全因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升高相关。   早餐、午餐和晚餐后吃淀粉类零食,分别与全因死亡风险升高50%、52%和50%相关;分别与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升高55%、44%和57%相关。   而其它膳食模式,并未发现与全因、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死亡风险之间,存在显著关联。   图片来源:123RF   研究人员分析,不同膳食模式对全因、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死亡风险的影响,可能与人体代谢和肠道菌群的昼夜节律模式有关。   蔬菜晚餐通常与晚上较低的能量摄入相关,而晚餐时低能量摄入,可以恢复生物钟基因表达,促进葡萄糖、血脂水平和体重下降;利用蔬菜中膳食纤维生成短链脂肪酸的肠道菌群,在夜间丰度更高,白天逐渐降低,而短链脂肪酸会对心脏代谢和癌症预防产生益处;西式膳食中,通常含有高能量、总脂肪和低质量碳水化合物,与慢性、低度炎症发生、发展相关。此外,晚餐后吃乳制品零食,可能有助于改善睡眠,促进健康。   由于该研究是观察性研究,只是显示了不同膳食模式与全因、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死亡风险之间的关联,并未表明因果关系,而且研究也有局限性,如食物摄入依赖于受试者回忆,可能也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   图片来源:123RF   李颖教授指出:“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类型食物的摄入量和摄入时间,对于保持最佳健康状态同样重要,未来的营养指南和干预策略,可以整合全天食物的最佳食用时间。”   […]

半夏
​还在犹豫每天吃几个鸡蛋?多项研究发现,这个数量可能更合适

​还在犹豫每天吃几个鸡蛋?多项研究发现,这个数量可能更合适

文章来源:e药环球   鸡蛋是一种富含营养的常见食物,受到多个饮食指南的推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指出,蛋类各种营养成分比较齐全,营养价值高,不仅是优质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也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包括维生素、矿物质和多种生物活性成分。 不过,鸡蛋还是膳食胆固醇的主要来源之一。这也引起了人们的担忧,因为胆固醇摄入过多,会影响血脂水平,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进而导致死亡风险升高。   那对于鸡蛋,该如何吃呢?多项研究和指南发现,每周食用3-6个鸡蛋,可能是更合适的。   图片来源:123RF 中国人群研究发现,显著改善血脂代谢   一项发表于《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Chinese Medical Journal)的研究发现,每周食用3-6个鸡蛋,可明显改善血脂代谢。研究通讯作者为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顾东风院士。 研究人员对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China-PAR)研究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共纳入了60952名平均年龄为52岁的受试者,其中38.09%为男性。   通过调查问卷,研究人员收集了受试者的健康信息、生活方式和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史信息;以及过去1年中,每周鸡蛋的食用量,并根据鸡蛋食用量将受试者分为3组:<3个/周、3~<6个/周和≥6个/周。   此外,还收集了受试者禁食至少10小时后的血液样本,以测定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所谓的“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所谓的“坏”胆固醇)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   统计发现,受试者平均鸡蛋食用量为6.58个/周;30.79%的受试者每周食用鸡蛋<3个;24.46%的受试者每周食用鸡蛋3~<6个;44.75%的受试者每周食用鸡蛋≥6个。   图片来源:123RF 调整其它因素影响后,研究人员发现,每周食用3~<6个鸡蛋,会对血脂指标产生有利影响。   与每周食用鸡蛋<3个的受试者相比,每周食用3~<6个鸡蛋,与更好的血脂指标相关,多个血脂指标平均水平有所下降。具体包括总胆固醇水平降低0.606mg/dL;甘油三酯水平降低1.465 mg/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0.848 mg/dL;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1.071mg/dL,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0.461mg/dL。   而每周食用≥6个鸡蛋时,则会对大多数血脂指标产生不良影响,多个血脂指标平均水平升高。   与每周食用鸡蛋<3个的受试者相比,每周食用≥6个鸡蛋,总胆固醇水平升高1.795mg/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1.763 mg/dL;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0.917mg/dL。不过甘油三酯水平降低4.208mg/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0.815mg/dL。   图片来源:123RF   由于该研究是观察性研究,只是显示了不同鸡蛋食用量,对血脂指标的影响,并未表明因果关系。而且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只统计了鸡蛋食用量,未统计其它蛋类,以及未统计鸡蛋的烹饪方式等,可能也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   不过,研究人员指出,该研究以中国人群膳食背景为基础,探索了蛋类最佳食用范围。研究结果显示,适度食用鸡蛋,每周3~<6个,会对血脂指标产生有益影响,与中国成年人脂质代谢改善显著相关。 与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风险降低相关 2020年,一项发表在《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英文版)》(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的研究发现,鸡蛋食用量过少和过多,都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和全因死亡风险升高相关。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顾东风院士和鲁向锋教授是这项研究的通讯作者。   该研究纳入了102136名受试者,其中40.8%是男性。研究人员发现,相比于每周食用3-6个鸡蛋,每周食用鸡蛋的数量<1个,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高22%、全因死亡风险升高29%相关;每周食用鸡蛋数量≥10个,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高39%、全因死亡风险升高13%相关。   该研究建议,在中国为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死亡,应适度食用鸡蛋,每周3-6个。   图片来源:123RF 多吃与死亡风险升高相关 2021年,一项发表在《欧洲公共卫生杂志》(Europe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的研究发现,鸡蛋食用量与死亡风险之间,有着显著关联,每周食用鸡蛋的数量不超过6个,可能是合适的。 […]

半夏
万人随访10年后发现:超加工食品不仅危害孩子的现在,更会影响他们的未来!

万人随访10年后发现:超加工食品不仅危害孩子的现在,更会影响他们的未来!

日常生活中,大人可能会给孩子买各种ta们爱吃的零食,如香肠、薯条、方便面、炸鸡块、饼干、冰淇淋等等。但你是否想过,孩子对健康饮食可能没有多少概念,而这样的饮食习惯如果不及时纠正,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吃过多这种“垃圾食品”不仅会影响成长过程中骨骼的发育,还早早就种下了超重/肥胖、高血压、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疾病的祸根。 近期,一项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JAMA Pediatrics)的研究发现,儿童时期经常食用超加工食品与青春期和成年早期的身体质量指数(BMI)、体脂含量(FMI)、体重和腰围增加过快有关。 图片来源:123RF 该研究中,研究者在1998年9月1日至2017年10月31日期间,一共随访了9025名7岁至24岁的受试者,在随访期间,研究者几乎每年都会邀请受试者去门诊参加评估并记录结果。最后分析2020年3月1日至2021年1月31日期间的数据。 研究者根据工业食品的加工程度和目的,将食品和饮料分为4个组: 未加工/最少程度加工的食品:如新鲜、冷冻、研磨、巴氏杀菌或与空气隔离后发酵的非酒精类食品,如水果、蔬菜、牛奶、肉类、豆类等; 从食物中提取的烹饪调味料:用于第1组食品的常见烹饪和调味,如食盐、糖、植物油、酱油、醋和黄油等; 加工食品:新鲜食物经过盐、糖或第2组中的其他烹饪成分制成的,如罐装蔬菜、鱼罐头、新鲜面包和奶酪。 超加工食品:配方中有多种物质的食品和饮料,大部分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工业过程(如氢化)生产,通常含有食品添加剂(如着色剂、香精、乳化剂、甜味剂、防腐剂、稳定剂、增稠剂等)为了增加口感、看起来更诱人、闻起来更美味、便于存储等,包括预制冷冻或预加工食品。也就是说,超加工食品是经过多道加工工序处理的食物,如碳酸饮料、甜饮料、巧克力、糖果、冰淇淋、速食汤、面包蛋糕、薯片、风味酸奶、汉堡、方便面等。 中位随访10.2年后发现,总的来说,超加工食品吃太多的儿童在进入青春期和成年早期时,其身体质量指数、体重、腰围和体脂的增长速度更快。到24岁时,超加工食品摄入最高的组和最少的组相比,人平均身体质量指数水平增加了1.2kg/m²,体脂增加了1.5%,体重增加了3.7kg,腰围增加了3.1cm。 ▲ 平均超加工食品摄入量占每日总食物摄入量的百分比,共分为五组。第1组占23.2%,第2组占34.7%,第3组占43.4%,第4组占52.7%,第5组占67.8%。与摄入最少的组相比,超加工食品摄入最多的组BMI轨迹每年额外增加0.06;FMI指数每年额外增加0.03;体重每年额外增加0.20kg;腰围每年额外增加0.17cm。(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该论文的第一作者Kiara Chang博士说:“在17年的随访期间,我们看到,与少吃超加工食品的儿童相比,食用大量超加工食品的儿童其所有和体重相关的不健康指标都非常一致地增加更快。迫切需要采取有效的公共卫生措施,减少儿童接触和食用超加工食品,以解决儿童肥胖的问题。”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数据显示:中国成人的超重肥胖率已接近50%,其中6-17岁儿童青少年中,超重比例为11.1%,肥胖比例为7.9%;6岁以下儿童超重率为6.8%,肥胖率为3.6%。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中国的超重或肥胖人数都在持续增加。 “童年是形成食物偏好和饮食习惯的关键时期,对健康产生长期影响。如果儿童在生命早期体重不健康,这往往会影响到青春期及成年期。而食用过多超加工食品与许多健康问题都有关,包括超重或肥胖、高血压、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和癌症等。” 帝国理工学院公共卫生医学(Senior Clinical Lecturer in Public Health Medicine at Imperial)高级临床讲师Eszter Vamos博士说。 图片来源:123RF 另一项发表在Pediatric Obesity的研究发现,孩子3岁时的饮食习惯会影响7岁时的健康状况。如果在3岁时就坚持健康的饮食生活方式,那么这个孩子在7岁时发生超重、肥胖和腹部肥胖的风险就会降低。 还有的研究发现,“出生后的第一年是养成习惯的关键时期,这些习惯将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健康模式。”该研究的第一作者、巴西阿雷格里港联邦大学(Universidade Federal de Ciências da Saúde de Porto Alegre, Brazil)的 Caroline N. Sangalli博士说。 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越早越好!       “本文转载自e药环球 (ID: ey_global),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   版权说明:本文经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微信公众号e药环球授权转载,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  

半夏
意想不到!原来,好好刷牙也能抗癌!

意想不到!原来,好好刷牙也能抗癌!

文章来源:美中嘉和肿瘤防治   什么时候,抗癌还跟牙口扯上关系了?   俗话说,“病从口入”。如果口腔这道防线被攻陷,全身都将受影响。   科研实锤来了,再不好好刷牙,口腔细菌或能激活致癌基因! 实锤!口腔细菌竟能激活致癌基因! 人体作为一座生理之岛,寄存着数以万亿计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其中口腔作为数百万细菌的温床,就有大约700多种常驻菌种。这些口腔细菌常与癌症“狼狈为奸”,是妥妥的“帮凶”。   近日,一篇关于口腔细菌的研究登上了《Frontiers in Cellular and Infection Microbiology》杂志,圣保罗大学(USP)的科研人员发现:口腔中的真菌和细菌不仅会导致牙周炎、龋齿等疾病,还会激活头颈癌相关基因的表达。 此前,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研究也发现,牙周病会让食管癌风险增加228%,胆囊癌风险增加73%,并与乳腺癌、肺癌等关系密切。   一项研究更显示,严重的牙菌斑、口腔细菌问题会将患癌死亡的风险增加80%,可能减少13年寿命。 口腔细菌,还能诱发以下疾病! 心血管疾病   口腔是一个细菌储存库。若口腔细菌随着血液进入心脏,就可能形成心内膜炎;若进入冠状动脉,就可能引起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胃炎等消化道疾病   上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内科专家首先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它是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的罪魁祸首。后来医学专家在唾液、牙菌斑中也检测到了这种病菌。一旦患了牙周病,幽门螺杆菌浓度就会大增,随着吞咽进入胃部,繁殖壮大,引发慢性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 肺炎   牙周炎越严重,患者的肺功能就越差。慢阻肺急性发作的频率与口腔内剩余牙数量、牙菌斑数量以及是否定期清洁、治疗等都有关系。 糖尿病   牙周病和糖尿病互相影响。糖尿病患者更易患牙周病,并且病变损害严重、进展迅速,经常伴发牙龈脓肿等。   反过来,牙周炎会使胰岛素受体迟钝,胰岛功能下降,增加糖尿病患病几率。因此,控制糖尿病必须控制牙周感染。 护牙=抗癌,这些口腔冷知识你要懂! 化疗后,口腔如何护理? 化疗后要避免龋齿及伤口的感染,促进溃疡的愈合,加强口腔清洁的护理; 增加营养,多饮水,减少甜食及糖果汁等饮料; 改吃少渣饮食(有渣的食物建议捣成泥),忌用刺激性调味品和过冷过热食物; 口干可吃少量酸性食物,以刺激唾液分泌,生活需有规律, 并适当加强锻炼身体,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药物牙膏,能治牙周病吗? 不能。某些中草药牙膏能减轻牙龈出血症状,但有些慢性牙周炎患者可能没有局部出血症状,如果仅靠牙膏的功能和是否出血来自行判断牙病,可能延误病情,导致牙周疾病加重。 每天刷牙几次最健康? 韩国梨花女子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每天刷牙3次或以上的人患房颤的风险降低10%,患心力衰竭的风险降低12%。这一概率不受年龄、性别、社会经济状况、锻炼、饮酒、体重指数和高血压等共病因素的影响。研究结论发表在《欧洲预防心脏病杂志》上。 护牙需要远离哪些常见物? 糖、烟、酒是导致口腔疾病的原因。糖是龋齿罪魁祸首;吸烟是牙周炎的主因;酒精破坏口腔菌群平衡。 槟榔可以嚼吗? 槟榔是国际公认的口腔致癌物,嚼槟榔不仅磨损牙齿,还容易导致口腔粘膜下纤维化等黏膜病变,进而发生癌变。 早起,先刷牙还是先吃饭? 一项英国的研究报告指出:其实饭前刷牙比饭后刷牙对保护牙齿更有利。龋齿形成的主要因素是牙垢与食物中的糖分发生化学反应,短短数分钟唾液就能在牙齿上形成薄膜,而存在于口腔内各器官的细菌,就可以在薄膜上生成,聚集形成牙菌斑腐蚀牙齿。因此,只有在饭前将牙垢去除才能大大减少酸性物质的形成,并且饭后最好仔细漱口。另外,早晨起床后更要在饭前刷牙,可以消灭一整夜口腔内滋生的细菌,去除口腔异味。 如果刷牙时流血,还要继续刷吗? 牙龈出现主要是表现为牙龈发炎、毛细血管壁变脆后,牙龈不能抵抗正常的刺激,进而导致容易出血,这一般都是牙周病的前兆。此时要继续坚持刷牙,并且要保持正确的刷牙方法,才有可能改善牙龈现状,经过一段时间,炎症消退就不会流血了。 买牙膏时,要避开哪些坏成分? 牙科专家建议应当避免七类牙膏成分:月桂基硫酸钠(SLS)、三氯生、染料剂、调味剂、水合氧化硅、酒精、过氧化氢。 […]

半夏
警惕!这类疾病可能是乳腺癌生存者的“第二大杀手”,要做好防范

警惕!这类疾病可能是乳腺癌生存者的“第二大杀手”,要做好防范

心血管疾病和乳腺癌,是导致女性死亡的两种主要原因。以2019年数据为例,全球大约有2.752亿女性患有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占女性年度总死亡人数的35%。而女性乳腺癌,则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2020年新发乳腺癌226万,导致近70万女性死亡。 此外,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乳腺癌和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着潜在联系。据一项发表于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杂志》(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的研究发现,乳腺癌生存者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更高;是导致乳腺癌生存者死亡的“第二大杀手”!   图片来源:123RF   研究人员对3768名平均年龄为64岁的女性受试者进行了随访研究。其中628名患有1-3期乳腺癌;3140名为年龄、地区等相似的、未患有乳腺癌的对照人群。   通过调查问卷,研究人员统计了所有受试者的年龄、身高、体重、种族、生活方式、生育和激素治疗史、绝经状态、慢性疾病史等信息,以及乳腺癌生存者确诊乳腺癌时的年龄、类型以及分期等信息。此外,还统计了随访期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死亡等信息。   在长达25年的随访中,共发生916例(无癌女性 699例,乳腺癌生存者 217例)死亡,其中249例与心血管疾病相关。   图片来源:123RF   调整其它因素影响后,研究人员发现,乳腺癌生存者的全因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均高于非癌人群。   相比于非癌人群,乳腺癌生存者全因死亡风险升高79%。而且在老年(≥70)乳腺癌生存者中,随着生存时间的增加,全因死亡风险也在升高。相比于非癌人群,老年乳腺癌生存者在确诊0-5年、5-15年内,以及超过15年,全因死亡风险分别升高44%、76%和169%。   心血管疾病是导致乳腺癌生存者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乳腺癌生存者29%的死亡可归因与乳腺癌;20%的死亡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最常见的导致死亡的心血管疾病是缺血性心脏病。   乳腺癌生存者在确诊后的8年内,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与非癌人群相似,但确诊超过8年,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要比非癌人群高65%。   而且这种风险在ER(雌激素受体)阳性和老年女性中更为显著。相比于非癌人群,ER阳性乳腺癌生存者确诊8年后,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升高85%;老年乳腺癌生存者确诊8年后,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升高124%。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相比于非癌人群,乳腺癌生存者、ER阳性乳腺癌生存者和老年乳腺癌生存者,缺血性心脏病死亡风险分别升高22%、51%和55%。   图片来源:123RF   研究人员分析,乳腺癌生存者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升高,可能与多种机制有关。如乳腺癌生存者有更多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较大、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缺乏运动等;乳腺癌治疗,包括化疗、激素治疗等,可能会对心血管产生毒性作用,进而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   由于该研究是观察性研究,只是显示了乳腺癌生存者有较高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并未表明因果关系。而且研究也有局限性,如受试者人数较少等,可能也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   不过,研究最后强调,该研究为乳腺癌生存者全因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升高增加了证据,需要采取措施,以降低乳腺癌生存者的死亡风险,尤其是确诊乳腺癌时年龄较大、ER阳性的患者。   图片来源:123RF   在近期,知名医学期刊《柳叶刀》也发表了重要报告,对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了总结,包括7项已明确的风险因素,如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不健康饮食、久坐不动、烟草制品使用;6项性别特异性风险因素,如绝经、更年期激素替代疗法、妊娠相关疾病、激素避孕药、多囊卵巢综合征、全身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5项认识不足的风险因素,如心理社会因素(抑郁和焦虑)虐待和暴力、健康素养、环境风险因素、社会经济文化因素。   对于女性来讲,针对上述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不仅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风险,在患乳腺癌后,还有助于延长生存期。     “本文转载自e药环球 (ID: ey_global),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   版权说明:本文经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微信公众号e药环球授权转载,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  

半夏
红肉到底致不致癌?科学家吵翻了!

红肉到底致不致癌?科学家吵翻了!

加拿大研究称吃红肉并不会增加癌症和心血管风险,但背后真相很复杂

小D
哈佛科学家发现,坚持这5点能大幅延长预期寿命

哈佛科学家发现,坚持这5点能大幅延长预期寿命

5种低风险的健康生活方式,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风险

小D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 666 获取解锁验证码
步骤:[ 打开微信]->[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三阴姐妹互助圈"公众号输入 666 获取验证码],即可永久解锁本站全部文章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