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肿瘤资讯
查出得了癌症怎么办?别慌!肿瘤医生教你如何能活得更久

查出得了癌症怎么办?别慌!肿瘤医生教你如何能活得更久

刚查出肿瘤时,几乎所有人都难以接受,对听到的消息既怀疑又恐惧。这些情绪的产生都是正常现象,但除了害怕和担心,在这个阶段更应该弄清楚以下这些问题,才能让自己活得更长、活得更有质量。 1、确诊了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后续一切治疗有没有必要的源头,至关重要。 是增生还是癌症? 是结节还是肿瘤? 是良性还是恶性? 恶性肿瘤确诊的金标准是组织病理检查,最为准确可靠。但是,现实情况并不是所有组织都能够成功取到,而需要结合病史、化验结果、影像检查(CT、B超、核磁共振等)综合分析。因此,经常会听到“高度怀疑恶性肿瘤”的结论。 那么,到底怎样才能较为准确地判断 是不是恶性肿瘤? 01 症状:怀疑肿瘤前提下,合并有对应部位肿瘤的相关症状者(如肺癌-咳嗽咯血),基本上可以确诊肿瘤,且有可能进入晚期。 02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往往需要根据肿块的大小、形态、性质以及多次检查结果显示的生长速度来判断,特别是某些疾病在特定影像学检查的特异性非常高,如90%的乳腺癌可通过钼靶检查确诊。 03 实验室检查:尤其是肿瘤标志物检查,虽然特异性和准确性并不是很高,但是可作为诊断时的参考。 04 内镜检查:对于食管、胃、肠等消化系统的肿瘤,通过相应的内镜检查可以得到非常高的诊断准确性。并且,内镜检查通常可以取到病变组织,进而通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2、什么是肿瘤分期与分型? 确定肿瘤分期与分型是后续制定具体治疗方案的前提,不可或缺。 肿瘤分期 分期一般是描述恶性肿瘤的严重程度和范围,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肿瘤早期、中期和晚期。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是TNM分期系统。 T分期:原发肿瘤大小和范围 1. TX表示原发肿瘤情况无法评估 2. T0表示没有证据说明存在原发肿瘤 3. Tis表示一般指粘膜上皮层内或皮肤表皮内的非典型增生(重度)累及上皮,但尚未侵破基底膜而向下浸润生长者 4. T1-4表示肿瘤大小及对周围组织的影响,T1期肿瘤最小,T4期肿瘤最大;T1和T2后面有时还有小写字母abc,也表示肿瘤大小,a最小,c最大 N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 1. NX表示区域淋巴结情况无法评估 2. N0表示没有区域淋巴结受累(淋巴结未发现肿瘤细胞) 3. N1-3表示淋巴结受影响的程度及范围;数值越大,局部淋巴结转移越严重 M分期:有无远处转移 1. MX表示转移情况无法评估 2. M0表示没有远处转移 3. M1表示有远处转移 另外,临床分期常用I-IV期来表示,通常I期为早期,II、III期为中期,IV期为晚期。 临床分期与TNM分期的关系如下: 肿瘤分型 同样的癌症和分期,有的人可能只能活1年,有的人却可以活10年或更长。这与肿瘤分型密切相关。 肿瘤的分型是反应肿瘤的组织来源和形态学特征,不同分型的肿瘤具有不同的生物学行为和侵袭转移能力,例如,小细胞肺癌比非小细胞肺癌更容易淋巴转移,治疗难度更大。 而从肿瘤细胞分化角度看,低分化的肿瘤比高分化的肿瘤更容易转移、恶性程度更高。 3、选择治愈率高的医院和医生,积极治疗 明确了肿瘤的分型、分期后,就进入治疗阶段。针对同一病人的情况,不同的医疗团队给出的治疗方案可能有差别,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患者能够取得何种治疗效果。因此,医院和医生的选择就非常关键。 医生 与大众想法相同,经验丰富的医生团队是首选。因为临床经验的累积让医生在选择治疗方案时更全面的考虑患者的基础情况,从而制定出最适合患者的方案。 另外,能够经常接收到国内外最新治疗理念、治疗方案的医生可能做到有更好的病情的评估,制定更优的治疗方案。 […]

玉米
肿瘤治愈,为何5年是个坎儿?

肿瘤治愈,为何5年是个坎儿?

你知道肿瘤治疗为什么有“5年”这个概念吗? 5年,对于肿瘤患者来讲是一道坎,如果能跨过5年就被称为“临床治愈”。 提起“五年生存率”,不少患者并不了解,还有人问“难道得了病,只能活5年?”。   其实,五年生存率是临床上用来反映某种癌症严重程度、进展快慢或凶险程度的一个指标。在医学上,也用这个指标来评价癌症治疗效果。   五年生存率是个统计学概念,通俗地来说,癌症五年生存率可以理解为:某种癌症经过治疗后,生存五年以上的患者所占的比例。实际上,确诊癌症后,活到五年以上的人随处可见,早期乳腺癌的五年生存率甚至超过95%,五年生存率已不再是一个令人惊恐的指标。     一、为什么选择5年作为标准,而不是1年或3年?   癌症之所以难以治愈,是在于它存在复发和转移的风险。据五年生存率统计,晚期癌症患者五年生存率较低的原因,大多并非手术或治疗不成功,而是在治疗前已经转移或残留在体内的癌细胞经过一段潜伏时间,又重新增殖,或通过淋巴、血管在别处形成新病灶。   临床上通常用“五年生存率”来评估肿瘤治疗的长期疗效有其一定的科学性,主要是由于大多数肿瘤经过综合治疗后,部分患者会出现复发转移或者耐药进展甚至死亡。对于可通过根治性手术切除的肿瘤,约80%的复发或转移事件发生在根治性手术后3年内,另有约10%左右发生在根治术后5年内,如果根治术后5年都没有出现复发转移,再次复发的风险和几率就很低了,可以认为是临床治愈(但不代表完全没有复发风险)。   因此,常用五年生存率来评估肿瘤治疗的疗效,也便于比较不同国家地区之间治疗疗效差异。实际上,这里的5年生存率包括了5年内不管是否复发转移但生存期均超过5年的患者人群(无瘤生存或带瘤生存)。此外,临床上也常用3年无病生存率来评估治疗疗效,是指术后3年内没有出现复发转移且仍生存的患者比例,因为大多数的复发转移是在3年内发生。   越早期发现的肿瘤,根治性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越高。例如结直肠癌,I期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是90%左右,II期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约70%,III期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约50%。而对于晚期肿瘤,部分恶性程度高、治疗效果差的肿瘤,可能5年生存率为0,对于这部分患者的疗效评估,经常采用的指标是中位生存期,是指累积生存率为50%时所对应的生存时间,表示有且只有50%的患者可以存活过这个时间。例如晚期肺癌在单纯化疗年代的中位生存期仅1年左右,意思是只有50%的患者能活过1年时间,5年生存率也不到5%。但随着治疗手段的进步,晚期肺癌的治疗水平大大提高,在免疫治疗时代,晚期现癌的5年生存率也提高了3-4倍,达到20%左右。5年生存率越高,意味着治疗水平越高,治疗效果越好。   二、别拿概率的事往自己头上套   “哎呀,我只有30%的5年生存率,完了……”,这种是不对的想。   五年生存率只是一个统计概念,并不指某个患者的生死结局。五年生存率是一个对总体人群的预估、预期,对于个体而言,不必将总体的预估概率往自己头上套。   虽然是同一种肿瘤,但每个人还是有个体差异,即使五年生存率仅有5%的胰腺癌,也有可能术后生存五年以上(临床治愈),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那5%。   因此,面对肿瘤,不要盲目恐慌或者轻易放弃治疗。 三、确诊后的5年内,疾病是如何发展的?   确诊肿瘤后,不同的分期,治疗手段和后续疾病的发展不同。   对于最早期(I期)的肿瘤,例如肺癌或肠癌,大多是无明显症状,而且往往是体检发现的,这种情况下手术是首先治疗手段,I期的肺癌和胃肠道肿瘤,均不需要后续化疗,术后定期复查。对于II-III期的肿瘤 ,在确诊后,有些可以直接手术,术后行药物辅助治疗,有些遇需要先进行手术前的药物治疗或者放疗,待肿瘤缩小后再行手术,术后再行巩固治疗。   不论是哪种情况,同样需要在5年之内,定期复查,防止复发,即使出现复发转移也能早发现早治疗。而对于初诊即为晚期不可手术的肿瘤,有部分患者是可以通过药物转化治疗,达到可手术的标准,同样有机会达到根治,例如肠癌肝转移,目前5年生存率达到30%-40%。另有一些患者则进入到药物长期的维持控制中,在兼顾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控制肿瘤的发展,延长生存时间。     四、“5年生存率”或“5年内不复发”有怎样的临床意义?患者应该如何看待?   “5年生存率”包括了确诊肿瘤后存活时间超过5年的无瘤生存患者和带瘤生存患者;   “5年内不复发”或者叫5年无病生存率是指术后5年内没有出现复发且仍存活患者的比例,这部分患者很大程度上是达到了临床治愈。 在临床中,医生提到5年生存率,并不是指得了这个病只能活5年,而是生存时间能超过5年的概率,5年生存率越高,说明该疾病治疗效果越好;而5年内不复发既体现了治疗的效果,也反映了肿瘤本身的生物学行为恶性度并不是那么高,治愈率较高。 五、活过5年就高枕无忧了吗?   癌症的五年生存率只是一个统计指标,并不代表每个癌症患者的预后,而且,并不是5年之后,百分百保证不会复发或者转移。   因此,五年之后依然不能放纵自己,需根据医生要求注意健康生活方式,定期复查。这样即使发现复发转移,也可以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与控制,从而延长生存以及提高生活质量。   文章整理自:医世象、生命时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玉米
肝细胞一线免疫治疗进展后,可以考虑二线仑伐替尼治疗

肝细胞一线免疫治疗进展后,可以考虑二线仑伐替尼治疗

  根据2023年胃肠道癌症研讨会上发表的回顾性分析结果,二线仑伐替尼(Lenvima)可能对免疫治疗进展的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产生生存获益。  仑伐替尼 是一种多激酶抑制剂,已获得FDA批准用于晚期HCC患者的一线治疗。然而,根据IMBrave150试验(NCT03434379)的结果,阿替利珠单抗(Tecentriq)和贝伐珠单抗(Avastin)的免疫联合治疗被认为是新的一线治疗标准。另一方面,虽然患者在初次治疗中可能受益于仑伐替尼治疗,但这些接受新标准治疗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发生进展后是否能受益于仑伐替尼的二线治疗尚不明确。  为此,包括梅奥诊所血液学、肿瘤学研究员Jennifer Gile在内的研究人员希望确定免疫治疗进展后患者的最佳疗法。对2010年至2021年间在明尼苏达州、亚利桑那州和佛罗里达州的妙佑医疗国际诊断的晚期肝癌患者进行了多中心回顾性分析。该研究由直觉审查委员会审查和批准。主要结局是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 大多数患者(83%)为男性。仑伐替尼开始使用时的中位年龄为67岁。42例(79%)患者在诊断时Child-Pugh评分为A,而30例(58%)患者在仑伐替尼开始使用时仍为Child-Pugh a。HCC的危险因素包括丙型肝炎(43%)、饮酒(34%)、NASH(15%)和乙型肝炎(7%)。45例(85%)患者在二线接受仑伐替尼治疗,8例(15%)患者在三线或以上接受仑伐替尼治疗。在数据提取时,38例(72%)患者死亡。 中位PFS为4个月(95%CI:3-6),仑伐替尼开始时的中位OS为13个月(95%CI:6-24)。任何级别最常见的不良事件包括疲劳(53%)、高血压(37%)、AST升高(30%)、厌食(28%)、胆红素升高(25%)和腹泻(25%)。21例(40%)患者经历了3级或更高级别的不良事件,包括高血压(25%)、意识模糊(6%)、急性肾损伤(2%)、高钾血症(2%)、ALT升高(2%)、蛋白尿(2%)、关节痛(2%)、心衰(2%)、AST升高(2%)、胆红素升高(2%)、掌跖红肿感觉异常(2%)、口腔粘膜炎(2%)、体重减轻(2%)、甲状腺功能减退(2%)、厌食(2%)、疲劳(2%)和腹泻(2%)。7例患者因不良事件停止治疗:1例高血压,2例精神错乱,1例心力衰竭,2例疲劳,1例胆红素升高。 研究者称,当前免疫治疗进展后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最佳治疗顺序仍然未知。但他们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在免疫治疗后接受仑伐替尼治疗的患者的中位OS为13个月,与其他研究中用作一线治疗时的生存率相当。因此结合过往经验,在一线免疫治疗进展后,患者可能会从仑伐替尼治疗中受益。

玉米
OS超五年不是梦!免疫治疗成为早期NSCLC治疗新标准

OS超五年不是梦!免疫治疗成为早期NSCLC治疗新标准

相比于晚期肺癌的内科姑息治疗,可手术的早期肺癌患者是目前肺癌中最有希望长期治愈的人群,因此提高这部分人群的无病生存时间,是非常重要的临床方向。而免疫治疗,在拿下晚期肺癌后,已经不断向早期布局。随着人们对免疫治疗不断的探索,免疫治疗在早期肿瘤中也展现出很好的应用前景。今年一月上半月,纳武利尤单抗(欧狄沃,O药)刚刚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新增适应症,联合含铂双药化疗(每三周一个疗程,持续三个疗程),用于可切除的(肿瘤≥4 cm或淋巴结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的新辅助治疗,近日FDA又批准帕博利珠单抗(K药)新适应症,用于手术切除及铂类化疗后的Ⅰb、Ⅱ或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辅助治疗。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早期NSCLC的免疫治疗。 1. 阿替利珠单抗 2021 年 10 月 16 日,FDA 批准了 atezolizumab (阿替利珠单抗,T药) 用作切除术和铂类化疗后的辅助治疗以及由 Ventana Medical Systems, Inc. 开发的 VENTANA PD-L1 (SP263) 检测设备,用作辅助诊断设备用作切除术和铂类化疗后的辅助治疗,用于 II 至 IIIA 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这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可用于 NSCLC 辅助治疗的癌症免疫疗药物,是肿瘤药物发展史的重要里程碑! 该申请批准是根据IMpower010(NCT02486718) Ⅲ 期试验数据,共有 1280 名患者纳入了该实验并接受了顺铂+培美曲塞/吉西他滨/多西他赛/长春瑞滨治疗1至4个周期,然后其中1005名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接受每21天1200mg的T药或BSC。 该试验的主要终点是研究者评估的 DFS,该 DFS 进行了分层测试: (1)II 至 IIIA 期疾病且 PD-L1 表达为 1% 或更高的患者; (2)II 至 IIIA 期疾病的所有随机患者; (3)意图IB 至 IIIA 期疾病的治疗 (ITT) 人群。 次要终点包括:ITT […]

玉米
研究癌症40多年,樊代明院士总结:人体至少有7种自然力!

研究癌症40多年,樊代明院士总结:人体至少有7种自然力!

研究癌症40余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是我国著名的消化系统疾病专家,擅长消化内科疾病诊断与治疗、消化系统肿瘤诊断与治疗。 樊代明院士表示,“自然力”是人体保证生命健康的、相互联系依存的所有力量和因素的总和,是人与生俱来的,随着人生命的消长而消长。人离开这个世界,意味着“自然力”全部消失了,反之亦然。①②③ 七种“自然力”包括:   自主生成力 自相耦合力 自有代谢力 自发修复力 自控平衡力 自我保护力 精神统控力   第一种:自主生成力 每个人最初的生命都是爸爸妈妈孕育出一个受精卵细胞,这个细胞不断分裂,一分二、二分四,经过约41代分裂形成了50万亿左右的细胞,由这些细胞最后长成了一个人体,无数个体再经过若干年形成了人类族群。动物也是一样。每一棵大树最初都是一粒小小的种子,种子发芽不断向上生长,甚至能顶开压在上面的大石头,最后长成参天大树,一棵棵参天大树形成了森林。 自主生成力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有自组织的功能,能把不同的细胞组织成不同的器官、系统等,最后形成具有各种功能的完整人体,而不是简单地把细胞堆积在一起。 因此,自主生成力值得我们在治疗疾病和养生保健中好好利用。 第二种:自相耦合力 人的身体,细胞与细胞之间、器官与器官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等等是相互协调的、相互耦合的。 比如说马拉松运动员比赛时,要想拿冠军,就要跑得很快,心跳、呼吸等都得同步加快、自相耦合。如果心脏还是保持平时的跳动节奏与力量,甚至不跳了,就是马拉松的猝死。 第三种:自有代谢力 人活着,就会不断新陈代谢。比如,水喝多了,可通过汗液、尿液排出来,不然人就成了“水人”。还有,你去年见到的我,和今年见到的我,其实不是同一个人。 为什么?我每天都在吃饭吸收能量,每时每刻都在呼吸交换氧气,身上的细胞在不断死去,也在不断新生。严格来讲,过了一段时间,我就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新人。包括骨头、骨细胞,都和原来的完全不一样。骨头的存在是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两种细胞平衡的结果。 所以,“一把老骨头”这句话是不完全对的。我们天天都在“翻新”,总是以一个全新身体或状态应对自然环境的挑战,并满足机体的需要。 第四种:自发修复力 人体和其他生命体不一样,哪个部位、器官坏了,在一定限度内,能自发生长修复起来,功能也会有所恢复。比如皮肤表面有伤口,伤口长到原正常皮肤的程度后不长了;如果继续长就是增生,形成疤痕;再过度增生就长成肿瘤。肿瘤是人体自发修复功能不能适度遏制的结果,这在身体表面、身体内部,道理都是一样的。研究表明,百岁男性老人基本上每人都有前列腺癌。 如果人身上长了肿瘤,不要害怕,某种程度上说明人体“需要”这个东西。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肿瘤患者做了切除手术后,生存时间反而不长,而有的病人不做手术反而生存期较长。现代医学也越来越强调带瘤生存,不轻易手术、放化疗。 这里我说的不是不手术、不治疗,该治疗的,比如早期在“敌弱我强”时那就要做,但到了晚期在“敌强我弱”时硬做手术,硬做化疗或放疗,可能会得不偿失,因为会损伤病人的自然力。   第五种:自控平衡力 生命的存在,人的健康,是以总体、大致的平衡为必要前提的。这种平衡,既包括物质的平衡、结构的平衡,也包括功能的平衡等。 一方面,失衡就容易生病,失衡越多、程度越高病情越重,失衡超过一定限度可能致命;另一方面,健康是高水平的平衡状态,但人生病了,人体会从失衡状态又慢慢走向低水平的平衡态。 因此,真正的健康,是保持高水平的平衡态。治疗,就是尽可能恢复人体的平衡态,最好是恢复到高水平的平衡态。 什么是高水平的平衡态?什么是低水平的平衡态?举个例子,高血压、高血糖的治疗。人体内部有升血压、血糖的物质,也有降血压、血糖的物质。人在健康状态下,如果由于一定原因血压、血糖暂时升高,人体会自动分泌降压、降糖的物质,最后血压、血糖自动恢复正常,反之亦然。高血压、高血糖病人,就是难以自动分泌相关物质,自我平衡调节的功能减弱甚至缺乏。 治疗有两种思路,一是通过相关方法手段,恢复人体自我分泌相关物质、自动平衡的功能,这种恢复的状态就是高水平的平衡态;二是人为服用各种药物,人为降压降糖。后一种方法,属于外部介入干预,并未有效恢复人“自控平衡力”,长此以往人体会最终丧失这种“自然力”,造成终身服药。这只是人为恢复了血压血糖指标的“平衡”,长期看会对身体造成其他方面更大的伤害,这种平衡态就是低水平的平衡态。 第六种:自我保护力 有一种观念认为,人生病,是因为细菌病毒等这些人体外部不好的东西,进入了人体,所以,“保护”意味着“消灭”。 其实,人生病时表现出的症状,都是在保护自己。比如咳嗽、呕吐、腹泻等,都是人体自我保护的反应。医生应该在此基础上帮助你把不好的东西排出体外,让身体更好、更快恢复健康。 科学研究表明,每个人身上的细菌病毒,加起来都有2~3斤重。肠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有“道”就有细菌;口腔、鼻腔,有“腔”就有细菌。我们要学会与生物共生,与微生物共生共赢。所以,自我保护力,不是人类消灭细菌病毒,而是一种平衡状态下的共生能力。 对于肿瘤的治疗,也是如此。对肿瘤的手术放化疗等,都是以杀死癌细胞、消灭肿瘤为目的,但通常都会影响病人的自然力,所以医生施行治疗时,一定要权衡利弊。 第七种:精神统控力 为什么人人身上都有癌细胞,但有人长成癌,有的不长成癌?为什么癌症病人有人活得长有人活得短?有的病人感染了用抗生素效果不佳,而有的不用抗生素都可以康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病人的精神统控力较为强大,能有效增强“自然力”。当然,这个力量受到损害,就可能得抑郁症,甚至精神病。 本文综合自: ①2021-02-24经济参考报《樊代明院士:聚焦人体“自然力” 回归医学本源》(记者 王小波 邓婕) ②2020-11-22,第十一届长城国际健康论坛,《后疫情时代的医学发展之路》 ③2021-04-152021,中国肿瘤学大会新闻发布会暨“百年百县”科普火炬传递活动仪式,《整合肿瘤学》 编辑:王楠 审稿:杨小明

玉米
全球首款口服SERD获批,晚期乳腺癌大杀器再添一员!| FDA速递

全球首款口服SERD获批,晚期乳腺癌大杀器再添一员!| FDA速递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是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HR+患者接受一线治疗(他莫昔芬TAM或者芳香化酶抑制剂AI)后出现耐药的原因主要是雌激素受体基因α(ESR1)突变。而无论ESR1突变状态如何,接受选择性雌激素受体降解剂(SERD)的患者都能获益。 2023年1月27日,FDA批准elacestrant(艾拉司群,Orserdu)用于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线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的ER+、HER2-、ESR1突变的绝经后女性或成年男性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FDA还批准了Guardant360 CDx检测作为辅助诊断设备,用于筛选接受艾拉司群治疗的乳腺癌患者。   这项批准是基于EMERALD (NCT03778931)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发表于JCO。 无惧突变与耐药, PFS显著延长! 01 EMERALD 研究(NCT03778931)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阳性对照III期临床试验,共纳入了478例ER+、HER2-晚期或转移性绝经后女性和男性患者,其中228例患者有ESR1突变。试验要求患者在既往接受过一线或二线内分泌治疗(包含CDK4/6抑制剂)后出现疾病进展。符合条件的患者最多接受过一线化疗。患者被随机分组(1∶1),分别接受艾拉司群 345 mg口服,每日1次(n=239)或研究者选择的内分泌治疗(n=239),包括氟维司群(n=166)或芳香化酶抑制剂(n=73)。试验根据ESR1突变状态(检出vs.未检出)、既往接受氟维司群治疗(是vs.否)和内脏转移(是vs.否)对进行分层。ESR1突变状态通过使用Guardant360 CDx检测法的ctDNA确定,并且仅限于配体结合域的ESR1错义突变。 主要疗效终点是无进展生存期(PFS)。在意向性治疗(ITT)人群和ESR1突变患者亚组中观察到PFS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在228例(48%)有ESR1突变的患者中,elacestrant组和氟维司群或芳香化酶抑制剂组的中位PFS分别为3.8个月和1.9个月(HR=0.55 ,95% CI: 0.39-0.77,双侧p值=0.0005)。 对250例(52%)无ESR1突变患者的PFS进行的探索性分析显示,HR为0.86 (95% CI: 0.63-1.19),表明ITT人群的改善主要归因于ESR1突变人群的结果。 最常见的不良事件(≥10%)包括实验室指标异常,包括肌肉骨骼疼痛、恶心、胆固醇升高、AST升高、甘油三酯升高、疲劳、血红蛋白降低、呕吐、ALT升高、钠降低、肌酐升高、食欲下降、腹泻、头痛、便秘、腹痛、潮热和消化不良。 推荐的艾拉司群剂量为每日1次,随食物口服345 mg,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 这是目前在治疗ER+/HER2-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病患的关键临床试验中,首个获得积极顶线结果的口服SERD类药物。 且无论是总人群还是ESR1突变人群,艾拉司群均带来了统计学差异的PFS和死亡风险的下降,并表现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小爱解读 ER+/HER2-乳腺癌约占70%左右的总乳腺癌病患。这类乳腺癌病患在初期可以通过内分泌阻断疗法治疗,但随着疾病进展,肿瘤会对此疗法产生抗性,同时也会累积许多突变,造成治疗上的困难。ESR1突变是在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治疗后期所产生,最难以治疗的获得耐药性机制之一。 与现有标准治疗相比,艾拉司群对总体病患或肿瘤带有ESR1突变的病患而言,都显示了具统计意义上显著的疗效。艾拉司群将成为二线和三线治疗中重要的口服内分泌单药治疗药物。 且相较于注射剂型的SERD氟维司群,首个口服SERD艾拉司群的成功上市,带来的便捷性大大提升无疑使患者能更好地坚持治疗,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 + + +  关于艾拉司群 02   艾拉司群是首个可以口服的SERD药物,这种小分子通过与癌细胞表面的雌激素受体相结合,降低雌激素受体的稳定性,诱导它们被细胞正常的蛋白降解机制降解,从而降低雌激素受体水平,抑制癌细胞的生长。与抑制雌激素活性的调节剂不同,SERD理论上通过介导雌激素受体的降解,能够更为全面地抑制雌激素受体的功能,并且可能解决雌激素受体突变产生的耐药性。 早在2018 年,艾拉司群就获得了FDA的快速通道指定。2021年10月20日,艾拉司群针对ER+/HER2-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乳腺患者的的III期EMERALD研究获得了积极阳性结果。2022年8月12日,生物制药公司Menarini Group宣布FDA已接受其药物艾拉司群的新药申请,并获得优先审评资格。 尽管在2022年,许多制药公司在口服SERD靶向药研究上遇到了阻碍,但艾拉司群的成功获批给了大家一针强心剂,表明在ER+乳腺癌治疗领域,仍有新的有效靶向疗法的可能性。 期待有更多更具效果的口服SERD靶向药延续艾拉司群的“开门红”,造福乳腺癌患者~

玉米
2023胆道癌治疗风起云涌:开年数项研究结果出炉,喜忧参半

2023胆道癌治疗风起云涌:开年数项研究结果出炉,喜忧参半

胆道癌通常在晚期被诊断出来,患者预后堪忧,5年生存率估计约为5%至15%。对于胆道癌患者除了化疗之外对迫切需要新治疗方案。随着3期TOPAZ-1试验的成功吉西他滨,顺铂,度伐利尤单抗(Imfinzi)已然是该患者群体的标准一线治疗。在此之后,基于ICI的组合的免疫治疗策略以及一些其它治疗方法的探索陆续推进。近期,数项胆道癌临床试验成果出炉并公布在ASCO GI 2023会议上,并且默沙东在新闻网站上表示在一项临床试验分析中取得了积极的结果。 帕博利珠单抗加标准化疗改善胆道癌的OS治疗 默沙东于1月25日宣布3期KEYNOTE-966试验取得了积极结果。在本次试验的最终分析中,抗PD-1治疗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标准化疗(吉西他滨和顺铂)在晚期或不可切除胆道癌(BTC)患者的一线治疗中,与单独化疗相比,总生存期(OS)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改善。帕博利珠单抗在该试验中的安全性与先前报道的研究中观察到的安全性一致。结果将在即将举行的医学会议上公布,并将提交给监管机构。 此前的一项3期TOPAZ-1试验(NCT03875235)显示,在胆道癌标准一线化疗中增加免疫疗法可提高生存率。与单用吉西他滨和顺铂相比,度伐利尤单抗、吉西他滨和顺铂一线联合用药可改善中位OS(分别为12.8个月vs 11.5个月;HR,0.80;95% CI,0.66-0.97;P=0.021)。基于这项研究结果,2022年9月2日,FDA批准PD-L1抑制剂度伐利尤单抗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治疗晚期或转移性胆道癌。 KEYNOTE-966是一项随机、双盲3期试验,评估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与安慰剂加吉西他滨和顺铂在晚期和/或不可切除胆道癌一线治疗中的比较。为了符合入组资格,成年患者必须有组织学证实的转移性或不可切除的胆道癌,根据RECIST v1.1标准的可测量疾病,ECOG表现状态为0或1,并且既往没有晚期疾病的全身治疗。既往或持续患有丙型肝炎或受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符合协议定义的标准。 该试验招募了1069名患者,他们被随机分配到每3周一次的200毫克静脉注射(IV)帕博利珠单抗,持续约2年,加1000mg/m2静脉注射吉西他滨和25mg/m2每3周周期的第1天和第8天服用顺铂。对照组患者按相同的时间表被分配到安慰剂加吉西他滨和顺铂组。帕博利珠单抗将持续最多35个周期或直到进展、不可接受的毒性或停药。吉西他滨将持续使用,直到进展、不可接受的毒性或停药。顺铂最多给予8个周期。主要终点是OS,次要终点包括无进展生存期、客观缓解率、缓解持续时间和安全性。 在阿替利珠单抗和化疗的基础上加或不加贝伐珠单抗的治疗显示BTC有益 根据2023年胃肠道癌症研讨会期间提供的数据显示,2期IMbrave 151试验(NCT04677504)的发现,在晚期胆道癌(BTC)患者中,在阿替利珠单抗(Tecentriq)和顺铂/吉西他滨的基础上加用或不联合贝伐珠单抗(Avastin)治疗具有适度的临床获益。 IMbrave 151评估了PD-L1抑制剂阿替利珠单抗加阻断顺铂/吉西他滨化疗骨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联合或不联合抗VEGF单克隆抗体贝伐珠单抗。研究人员假设,在化疗中加入抗PD-L1的抗VEGF药物的抑制作用可能导致BTC患者产生免疫允许的肿瘤微环境。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静脉注射(IV)阿替利珠单抗1200mg静脉注射,每3周一次,联合吉西他滨(第1天和第8天1000mg/m2)和顺铂(第1天和第8天25mg/m2静脉注射),每个21天周期,有或没有贝伐珠单抗15mg/kg静脉注射,每3周一次。化疗方案给药8个周期,患者继续贝伐珠单抗或安慰剂,阿替利珠单抗维持第9个周期及以后,直到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 主要终点是符合RECIST 1.1标准的PFS。关键的次要终点包括ORR、DOR、OS、安全性和患者报告的生活质量结局。该研究的探索性终点包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PFS和OS分析。 接受贝伐珠单抗、阿替利珠单抗和顺铂/吉西他滨(n=79)治疗的初治患者的中位PFS为8.3个月(95% CI,6.8-10.0),而接受安慰剂加阿替利珠单抗和顺铂/吉西他滨的患者的中位PFS为7.9个月(95%CI,6.2-8.4)(n=83;HR,0.76;95% CI,0.51-1.14)。6个月PFS率分别为78.2%(95% CI,68.8%-87.7%)和63.1%(95% CI,52.6%-73.6%)。 Nab-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顺铂未能延长晚期胆道癌的OS 根据2023年胃肠道癌症研讨会上发表的研究结果显示,3期 SWOG 1815试验(NCT03768414) 中,在新诊断的晚期胆道癌患者中,在吉西他滨/顺铂中加入nab-紫杉醇(Abraxane)并没有在OS方面取得统计学上的显着改善,无法达到研究的主要终点。 SWOG 1815是第一个由美国联邦政府资助的胆道癌3期试验。参与者以2:1的方式随机分配。实验组组的患者接受了800mg/m2的吉西他滨加用顺铂25mg/m2和Nab-紫杉醇100mg/m2在每个21天周期的第1天和第8天静脉注射。除了OS作为主要终点外,关键的次要终点还包括研究者评估的PFS,总体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安全性和CA19-9变化。 结果显示三联方案(n=294)的中位OS为14.0个月(90% CI,12.6-16.3),而双联方案的中位OS为12.7个月(90% CI,9.5-16.6)(n=147;P=0.65)。此外,nab-紫杉醇加吉西他滨/顺铂的无进展生存期(PFS)为8.2个月(90% CI,6.7-9.2),而单独使用吉西他滨/顺铂组为6.4个月(90% CI,5.5-8.5)(P=0.43)。 “尽管试验错过了其主要终点,但它仍然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这是这种疾病的第一项随机3期试验,它证明我们可以在胆道癌等罕见肿瘤中进行随机3期试验。“主要研究作者Rachna T. Shroff博士说道。

玉米
权威大咖解读:10大癌种的2022年度进展!

权威大咖解读:10大癌种的2022年度进展!

菠萝说 新年快乐!在过去的一年,抗癌领域有哪些让人欣喜的好消息?我邀请了10位好朋友,也是国内各癌种领域顶尖的临床专家来分享他们眼中最值得患者关注的抗癌进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2023,一起加油! 专家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序) 儿童肿瘤NTRK靶向药和GD2免疫药 王焕民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肿瘤外科主任医师,科主任;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主委   儿童肿瘤与成人上皮性癌症不同,多是胚胎性肿瘤和间叶来源肉瘤,基因突变的负荷较低,染色体结构异常如扩增、融合或缺失等较多。因此,在成人癌症领域应用广泛的基因药物、靶向药物等很少在儿童肿瘤中显示良好效果。然而,针对NTRK基因融合的靶向药物在儿童肿瘤也显示了良好效果,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中拉罗替尼在儿童实体瘤如婴儿型纤维肉瘤等肿瘤的客观缓解率达84%,CR率达25%。拉罗替尼2022年在国内获批上市,给具有NTRK融合的各种儿童肿瘤患儿带来希望。靶向药物的这种突出表现,极大地促进了儿童肿瘤精准医学的发展。   神经母细胞瘤号称“儿童癌王”,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颅外实体肿瘤,其最主要的免疫学特征是肿瘤细胞表面具有特征性的抗原-神经节苷脂GD2。因此,近几十年来GD2抗体的研究开发一直是神经母细胞瘤研究的热点。作为第一款引入国内的GD2抗体,凯泽百在2021年底获批上市,2022年在全国推广应用,给神经母细胞瘤患儿提供了免疫治疗的机会,也进一步推动了儿科领域肿瘤免疫治疗的发展。 胰腺癌辅助/新辅助治疗和放疗免疫组合 田艳涛 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主任医师;中国抗癌协会科普专委会主任委员   2022年多项在胰腺癌综合治疗方面的最终结果公布,为改善胰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做出了巨大贡献。   PRODIGE24研究的5年随访结果在JAMA Oncology期刊正式发表,该研究将符合条件的胰腺导管癌患者随机分组,术后分别接受mFOLFIRINOX辅助治疗或传统标准的吉西他滨辅助治疗,发现mFOLFIRINOX与吉西他滨治疗相比显著延长了总生存,对胰腺癌术后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有力证据。   一项来自荷兰的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PREOPANC试验,评价了新辅助治疗与直接手术对可切除和交界可切除胰腺癌患者治疗效果,发现新辅助放化疗组5年总生存率为20.5%,直接手术组5年总生存率为6.5%,明确了新辅助治疗在胰腺癌中的价值。   一项随机对照、Ⅱ期临床试验比较了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纳武利尤单抗和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两种疗法对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的疗效,发现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显示出更好的抗肿瘤活性,为这类患者的治疗提出了新的治疗思路和治疗选择。 食管癌更好的新辅助治疗 李勇 教授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2022年是食管癌新辅助治疗取得进一步的发展的一年,在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方面ASCO-GI公布JCOG1109研究结果,对比新辅助化疗CF组,新辅助化疗DCF组中位总生存期(mOS;未达到 vs.4.6年)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未达到 vs.2.7年)均显著延长,而新辅助化疗CF组和新辅助化疗CF联合放疗组在OS和PFS方面均无明显差别,这对目前食管癌的新辅助治疗模式如何选择又给出了新的方案。 Ib期SCALE-1研究,采用PD-1单抗联合短周期新辅助放化疗(紫杉醇+卡铂)在局部晚期可切除食管鳞癌患者中主要病理缓解(MPR)率可达80%,完全病理缓解(pCR)率达55%;2022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报道了新药sotigalimab(CD40激动剂)联合放化疗(紫杉醇+卡铂)新辅助治疗食管癌的II期临床试验,pCR率为36%,其中腺癌pCR率30%,鳞癌pCR率60%,总MPR率64%,数据上不劣于或甚至高于联合PD-1单抗的pCR率。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新辅助免疫联合研究都为小样本,最佳的联合治疗方案还期待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的证实。 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新靶向疗法 朱丽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甲乳外科主任医师,科主任 甲状腺癌乳腺癌COC主任 王敏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甲乳外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我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2022年最新数据显示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已上升至所有女性肿瘤第三位。传统观念认为,甲状腺癌治疗疗效好,死亡率低,然而事实并非完全如此。2022年的研究显示了随着甲状腺癌的发病率直线上升,甲状腺癌死亡的患者数量也逐渐升高,并且,中国甲状腺癌的5年生存率(84.3%)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98%)。   分化型甲状腺癌 (DTC)占据了甲状腺癌的绝大多数(93%)。目前,碘难治性DTC仍然是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的难点。2022年甲状腺癌领域的重大进展莫过于COSMIC-311研究结果的公布。该研究纳入了二线及以上使用过包括仑伐替尼或索拉非尼的碘难治性DTC患者,结果显示卡博替尼对于二线及以上患者仍然具有显著疗效。卡博替尼成为首个碘难治性DTC的二线治疗药物,对于改善DTC患者的生存将起到重要作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乳甲外科一直致力于提高甲状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目前已建立甲状腺癌肿瘤综合诊治中心,依托多学科平台,为甲状腺癌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前列腺癌筛查的未来发展方向 朱耀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2022年前列腺癌领域有许多重磅的研究,其中对我来说最具有临床价值的就是在NEJM杂志12月发表的GÖTEBORG-2临床试验。这项研究针对的是前列腺癌的筛查困境:筛查能够通过检出早期前列腺癌而显著降低前列腺癌的死亡率,但是筛查同时发现许多惰性前列腺癌带来了不必要的过度诊断和治疗。如何把前列腺癌筛查这把“双刃剑”变为“利远远大于弊”的治疗利器是困扰前列腺癌邻域的难点问题。   GÖTEBORG-2研究将PSA筛查和前列腺多参数磁共振序贯联合应用,证实基于血液检查和精准影像的组合能够显著降低惰性前列腺癌的检出率,与此同时遗漏侵袭性前列腺癌的概率也比较低。在筛查检出前列腺癌后,研究团队又进一步根据穿刺病理将治疗细分为严密随访监测和积极局部治疗两组,进一步降低过度治疗。这项研究是设计严谨的三期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纳入男性受试者多达37887人,得出的结论可信。   这项研究结果指明了前列腺癌筛查的未来发展方向:以PSA为代表的血液诊断标志物是初步的筛选标准,随后需要通过精准的影像学手段以最小的代价确诊侵袭性前列腺癌,并根据穿刺结果做梯度化的治疗方案。这样的诊治方案能够提供匹配前列腺癌生物学行为的最优治疗手段,并且未来的诊断标志物有必要再提升诊断特异性方面进一步优化,比如PSMA影像和磁共振的进一步整合。 卵巢癌的分子检测和靶向药物 […]

玉米
化疗全系骨髓保护创新药曲拉西利全国首方落地

化疗全系骨髓保护创新药曲拉西利全国首方落地

由程颖教授牵头的TRACES研究的数据,让全系骨髓保护创新药曲拉西利成为中国肿瘤患者化疗前预防骨髓抑制的新选择。1月28日,先声药业与G1 Therapeutics合作研发的注射用盐酸曲拉西利(商品名:科赛拉)在吉林省肿瘤医院开出全国首张处方,标志着这款全球创新药物正式进入临床应用。 吉林省癌症中心、吉林省肿瘤医院恶性肿瘤临床研究一体化诊疗中心主任程颖教授介绍:“该药物用于小细胞肺癌患者预防化疗造成的骨髓抑制,可实现降低骨髓抑制发生率、保护免疫系统功能的治疗目的,有助于提升化疗的抗肿瘤疗效。” 虽然靶向药物和免疫检查点药物的发展为肿瘤的治疗带来日新月异的改变,然而化疗依然是恶性肿瘤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约有980万例肿瘤患者的首个抗肿瘤治疗方案采用了化疗,至2040年这一数字预计将达到1500万[1]。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高、快速增殖,无在论初始治疗还是复发后的治疗中,化疗都是小细胞肺癌治疗的基石。然而骨髓抑制是化疗不可避免的毒副作用。中国抗癌协会发布的《抗肿瘤药物引起骨髓抑制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显示,80%以上化疗药物可导致骨髓抑制[2]。 程颖教授表示,骨髓抑制是肿瘤治疗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减少、贫血增加患者感染、出血风险,降低患者免疫功能,严重的可以发生脓毒症,不可控制的脏器出血,导致药物减量或延迟给药,影响肿瘤治疗疗效,加速疾病进展,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也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影响患者的预后,成为医生迫切需要解决,患者无法回避的问题。长期以来针对骨髓抑制缺少有效的预防方法,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特定细胞谱系起效,比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血小板生成素(TPO)分别针对粒细胞、血小板减少,使骨髓造血干细胞定向增殖分化来进行治疗[3],但这类方法可能导致骨髓耗竭[4],长期使用效果将逐渐减弱,成分输血也伴随着感染、免疫反应、过敏反应等风险,而且目前也缺少同时针对多细胞谱系的治疗药物。一直以来,临床上都期待有一款前置性保护疗法,在有效保护骨髓造血功能的同时,不影响患者化疗的正常进行。而曲拉西利作为创新的预防性解决方案,兼顾了化疗疗效和骨髓保护,填补了此领域的医学空白。 曲拉西利是一款短效的、选择性、可逆的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4/6抑制剂。骨髓造血干细胞依赖CDK4/6调控才能进入增殖周期,理论上化疗前应用曲拉西利使骨髓造血干/祖细胞暂时阻滞在G1期,使细胞暂时停止分裂,免受化疗药物的杀伤,缓解造血干细胞的耗竭,如同为骨髓造血干细胞穿上了一层‘防弹衣’,减少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2021年曲拉西利凭借在小细胞肺癌领域的3项研究数据证实了具有主要的骨髓保护作用,成为首个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用于化疗开始前预防性骨髓保护剂。 针对国内缺少预防化疗引起骨髓抑制或减轻骨髓抑制的有效疗法,程颖教授牵头开展了在中国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化疗前给予曲拉西利的安全性、疗效和药代动力学的Ⅲ期研究。该研究纳入了接受一线治疗和二/三线治疗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研究发现曲拉西利关键暴露参数在中国与高加索裔患者之间是相似的。无论是一线治疗患者还是复发小细胞肺癌患者,与安慰剂相比,曲拉西利治疗骨髓抑制发生率显著降低,使第一周期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DSN)明显缩短,使严重中心粒细胞减少,粒缺性发热,3/4级血小板减少、贫血的发生率显著降低,也减少了G-CSF的使用,没有发生额外的不可预期的毒性,对疗效没有影响[5]。 这项研究提示中国小细胞肺癌患者对曲拉西利240 mg/m2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化疗前给予曲拉西利可改善患者化疗耐受性,降低DSN,没有新的安全性事件发生,与国际研究获得了一致的结果[5]。该项研究结果在2022年世界肺癌大会以壁报的形式公布。2022年7月13日,曲拉西利在中国获得附条件批准上市,并写入了2022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6],填补了中国小细胞肺癌治疗上重要的临床空白。 据悉,曲拉西利在结直肠癌、三阴性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膀胱癌等更多瘤种相关临床研究也在全面展开。程颖教授表示:“期待未来能够获批更多适应症,让更多需要化疗的肿瘤患者从中获益,也给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参考文献: [1]Wilson BE,Jacob S,Yap ML et al.Estimates of global chemotherapy demands and corresponding physician workforce requirements for 2018 and 2040:a population-based study.Lancet Oncol 2019;20:769–780. [2]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中西医结合专家委员会.抗肿瘤药物引起骨髓抑制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临床  

玉米
好药抢先用,图卡替尼破局乳癌脑转移

好药抢先用,图卡替尼破局乳癌脑转移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发生在20%-25%的乳腺癌中。而HER2 阳性 (HER2+) 乳腺癌历来与预后不良相关。HER2 +乳腺癌具有向大脑转移的倾向。随着图卡替尼的问世,使HER2+乳腺癌的治疗策略不断优化,并且可有效对付脑转移。   图卡替尼何方神圣 2020年4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图卡替尼联合化疗(曲妥珠单抗和卡培他滨)用于治疗无法通过手术切除并且之前已经接受过一种以上疗法的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在一项关键的 HER2CLIMB 试验(NCT02614794)中图卡替尼将总研究人群的死亡风险降低34%,脑转移患者的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52%! 攻克乳癌脑转难关 2022年ESMO大会公布了HER2CLIMB试验最终疗效和安全性结局。基线时有脑转移病史或存在脑转移的患者,包括治疗稳定和活动性(进行性和/或未治疗)脑转移的患者均符合入组条件。OS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9.6个月(与初步分析相比增加了15.6个月)。图卡替尼组的OS中位持续时间为24.7个月(95%CI:21.6-28.9个月),而安慰剂组为19.2个月(95%CI:16.4-21.4个月)(死亡HR:0.73,95%CI:0.59-0.90,P = 0.004;图 2A)。图卡替尼组2年估计OS率为51%(95%CI:46%-56%),安慰剂组为40%(95%CI:33%-47%)。所有评估亚组的OS 及HR均有利于图卡替尼组,并且与整体研究人群中的HR一致。 图卡替尼组的PFS中位持续时间为7.6个月(95%CI:6.9-8.3个月),而安慰剂组为4.9个月(95%CI:4.1-5.6个月)(疾病进展或死亡HR:0.57,95%CI:0.47-0.70,P<0.00001; 图2 b)。图卡替尼组1年时估计PFS率为29%(95%CI:24%至34%),安慰剂组为14%(95%CI:9%至20%)。 在安全性方面,3级或以上不良事件、严重不良事件和因不良事件而停止治疗的发生率在两组间相似(表1)。除初步分析外,只有1例患者因不良事件停用了图卡替尼。在后续随访中,使用图卡替尼联合治疗的患者中最常见的不良事件(腹泻、掌跖红肿感觉不良综合征(PPE)、恶心、疲劳和呕吐)仍然主要是1级或2级,且总体发生率保持稳定(表2)。在图卡替尼联合治疗的患者中,最常见的3级或3级以上不良事件发生率(PPE综合征、腹泻、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升高以及疲劳)也在后续随访中保持稳定(表2)。 拯救 HER2+ mCRC 后线治疗 2022 年 ESMO 世界大会上一项 2 期 MOUNTAINEER 试验数据表明,对先前治疗过的转移性 HER2 阳性结直肠癌 (mCRC) 患者对 tucatinib (Tukysa) 加曲妥珠单抗 (Herceptin) 的治疗经历了具有临床意义和持久的反应! 在随机分配到图卡替尼单药治疗的一组患者(n = 30)中,12 周时的 ORR 为 3.3%(95% CI,0.1-17.2),疾病控制率(DCR)为 80%。值得注意的是,那些在 12 周时没有反应或经历疾病进展的人被允许交叉到实验性治疗。 中位随访 20.7 […]

玉米
2022年版医保药品目录正式发布,这些肿瘤药物大幅降价了

2022年版医保药品目录正式发布,这些肿瘤药物大幅降价了

国家医保局正式公布2022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最新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终于在春节前尘埃落定!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将于2023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本次调整,3个药品被调出目录,共有111个药品新增进入目录。本轮调整后,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达到2967种,其中西药1586种,中成药1381种;中药饮片未作调整,仍为892种。 从谈判和竞价情况看,147个目录外药品参与谈判和竞价(含原目录内药品续约谈判),121个药品谈判或竞价成功,总体成功率达82.3%。谈判和竞价新准入的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60.1%。 对于所有肿瘤患者来说,每一次国家医保的谈判结果中最值得关注的还是有哪些肿瘤药物在医保药品目录内,能够用上“救命药”。 医世象第一时间做了梳理,以飨读者。 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共计4个药物,涉及包括非小细胞肺癌、肝癌、鼻咽癌等多个癌种。 二、基于基因突变的肿瘤单抗药物 共计5个药物,基于基因突变情况用药。 三、靶向药物 共计34个药物,奥希替尼等肺癌常用靶向药物包含在内。 四、其他单抗药物 五、其他肿瘤药物 共计11个药物,其中包含4个PARP抑制剂。 参考资料:《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2年)》  

玉米
肿瘤患者真正该忌口的,是这6类食物

肿瘤患者真正该忌口的,是这6类食物

饮食多注意,抗癌更省力。 确诊肿瘤之后,很多人的生活变得更“精致”了,原本的无肉不欢、宵夜不断、不舍剩菜、营养不全……现在,不良饮食习惯渐渐改善,注重营养搭配,也开始讲究忌口:大豆不能吃、老母鸡不能吃、鱼不能吃、牛羊肉不能吃……其实这些都能吃,真正要忌口的是这6类食物。 忌口1 西柚、塞维利亚橙子、杨桃、石榴及相应的果汁——服用靶向药/化疗时忌口   这些水果本没有错,只因它们在代谢过程影响身体内CYP3A酶的活性,进而会影响药物的代谢,使药物疗效受影响,特别是西柚(又叫葡萄柚)。 有文献报道,西柚会影响包括依托泊苷、奥拉帕利、克唑替尼、厄洛替尼、吉非替尼、卡博替尼、依维莫司、伊马替尼、拉帕替尼、尼罗替尼等多种药物的药效。因此,在服用靶向药/化疗期间,还是不要吃这些水果了。 葡萄、橘子、柚子、红心蜜柚都不是西柚,可以吃。 忌口2 蜂王浆、蜂皇浆、燕窝、雪蛤、紫河车(胎盘)——乳腺癌忌口 众所周知,性激素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尤其是内源性雌激素水平持续增高或外源性补充雌激素均可使乳腺癌发病率明显增加,因此乳腺癌患者在日常的饮食中要注意这些雌激素较多的食物。 传言说,乳腺癌患者对豆制品、蜂蜜、母鸡、鸡蛋要忌口,其实不用,所有肿瘤患者都不用。 忌口3 大蒜、生姜、当归——使用抗凝药物时忌口 这些食物/药物会使抗凝药物的抗凝效果变弱,增加出血的风险。 肿瘤患者的血液常处于一种高凝状态,容易形成血栓,肿瘤患者使用抗凝药物的情况并不少见:卧床肿瘤患者及肿瘤相关手术需要预防血栓栓塞,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肿瘤患者(发病率4%-20%)需要溶栓…… 常用的抗凝药物有: 注射用抗凝药物:肝素、依诺肝素、替他肝素、阿地肝素 口服抗凝药物:华法林、双香豆素、硝酸香豆素 凝血酶抑制剂:水蛭素、阿加曲班 忌口4 人参、银杏叶、奶蓟、治疗抑郁症的植物性补充剂——化疗时忌口     (奶蓟:一些护肝片中会含有奶蓟成分) 这些食物/药物会干扰体内CYP2D6酶,降低化疗药的有效性或者通过阻止药物完全分解而使人体中毒。 忌口5 含有致癌物的食物——所有患者忌口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物清单——1类致癌物清单(共120种)》这些常见的食物/药物一定要忌口。1类致癌物对人确定是致癌物,但并非吃一口就会得癌,存在剂量的问题,不过保险起见,还是建议忌口。 与酒精饮料摄入有关的乙醛、含酒精饮料; 二手烟草烟雾、吸烟、无烟烟草; 加工过的肉类(摄入); 中式咸鱼; 苯并(a)芘:在不完全燃烧的状态下产生,常见于炭烤的食物、烟熏肉类或鱼类; 黄曲霉毒素:主要污染粮油及其制品,发霉的花生、玉米等粮食一定不要吃; 槟榔果、含烟草的槟榔嚼块、不含烟草的槟榔嚼块; 马兜铃酸、含马兜铃酸的植物:天然存在于诸如马兜铃属及细辛属等马兜铃科植物中,可见于炮制入药。 上下滑动,了解1类致癌物 忌口6 高脂肪、高糖、高淀粉的食物——所有患者适当忌口 薯条; 糖果; 苏打水、运动饮料、能量饮料、碳酸饮料等含糖饮料; 蛋糕、点心、饼干以及其他烘焙食品; 精白面粉制作的面包、披萨等。 这些食物的主要问题是会导致超重或肥胖,超重或肥胖至少与13种不同类型的癌症相关,还会增加一些肿瘤的死亡、复发的风险。含糖饮料可能会直接促进肿瘤的生长和恶化,而与肥胖无关。适当忌口高脂肪、高糖、高淀粉的食物,对于肿瘤患者来说大有裨益,换成天然的食物安全又健康。 参考文献 [1]Segal E M , Flood M R , […]

玉米
乳腺癌远处多发转移无计可施?“新”双靶D+T竟带来完全缓解!

乳腺癌远处多发转移无计可施?“新”双靶D+T竟带来完全缓解!

激素受体阳性(HR+)/HER2阴性(HER2–)亚型大约占全部乳腺癌的70%。尽管内分泌疗法(ET)和靶向治疗,包括CDK4/6抑制剂,PI3K / AKT / mTOR抑制剂显着改善了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的长期预后,仍有许多晚期患者因产生耐药而无计可施,目前HR+/HER2-转移性疾病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仍仅30%。 分子疗法的蓬勃发展为临床医生提供许多治疗新选择,下一代测序则提供了肿瘤分子特征全面信息,为探索新选择时提供指引。精准治疗使乳腺癌治疗不再囿于传统分型,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例以本来应用在恶性黑色素瘤的BRAF抑制剂达拉非尼(dabrafenib)联合MEK抑制剂曲美替尼(trametinib)方案,为绝境中的多线治疗后骨、肝转移乳腺癌患者带来完全缓解的“奇迹”~ 绝境中,梦幻般的”完全缓解” 患者女,41岁,于2009年(当时29岁,绝经前)被初诊早期HR+/HER2-乳腺癌,未携带致病性种系BRCA突变。随即接受了根治性手术、基于紫杉烷类-蒽环类药物的辅助化疗和辅助 ET 联合卵巢功能抑制(OFS)和他莫昔芬 5 年。 2015年7月,在完成内分泌治疗不到1年时,患者被诊断为组织学HR+/HER2证实的骨复发,并开始使用OFS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AI)进行内分泌一线姑息治疗,获得26个月的疾病控制,然后观察到新的骨和肝转移。使用哌柏西利+OFS+氟维司群的二线ET治疗后获得9个月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此时她的PIK3CA状态显示出PIK3CA野生型骨复发,因此开始了依西美坦+依维莫司+OFS的三线ET治疗,并持续11个月。随后启动了阿贝昔利+他莫昔芬+OFS治疗,获得了13个月的疾病控制。 为了寻找可行的靶点,研究人员使用基础医学平台进行了全面的基因组分析,发现了BRAF p.V600E突变。由于潜在的副作用,患者拒绝接受化疗,并渴望探索其他选择;因此,在分子委员会讨论并向患者充分解释了目前酪氨酸激酶治疗乳腺癌的证据后,患者同意开始针对BRAF通路的超适应症治疗。达拉非尼 150mg / 12小时和曲美替尼 2mg /日的联合用药方案于2021年3月启动。 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trAE)与以往研究报道类似:治疗10天后以2级恶心和发热为主要毒性反应,导致治疗暂停。由于2级发热在重新开始治疗后复发并持续,两种药物的剂量降低到达拉非尼100mg/12小时和曲美替尼1.5mg/d,随后几个月未出现新的trAE。 首次影像学复查于2021年6月进行,CT-PET扫描显示肝脏和骨骼均为完全缓解(图1,2)。 治疗前后冠状面PET重建图像。 图1(左)显示两个高代谢性肝脏病变。 图2(右)显示两个病灶均完全缓解。 患者经历了临床获益,没有进一步的显著毒性,并维持了生活质量,直到2021年12月记录到骨进展。至此,PFS达到9个月,在治疗期间表现良好。 自治疗启动以来,患者一直通过液体活检进行监测,研究携带BRAF V600E突变的血液循环DNA(ctBRAF): 1.在开始达拉非尼/曲美替尼治疗前,检测到突变等位基因频率(MAF)为16.9%; 2.在第二个时间点(+8天的治疗),突变减少到6.7%,这可能表明这种治疗的益处; 3.在因trAE暂停治疗期间,液体活检显示突变频率增加(MAF为13.3%); 4.最后,在治疗开始后 43 天后血浆中无法检测到突变,并持续到观察到疾病进展; 5.在2021年12月记录到MAF轻微升高至0.1%。 “黄金搭档“D+T了解一下! 本次“立大功”的达拉非尼和曲美替尼分别是诺华研发的BRAF V600E、MEK抑制剂。BRAF是KRAS-BRAF-MEK-ERK通路上的一员,位于RAS下游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可直接激活MEK1/2,导致ERK1/2磷酸化。BRAF基因的活化突变会导致激酶持续活化触发下游调节癌细胞增殖与存活的通路,因此,BRAF是很多肿瘤形成的驱动基因。而其中具有致癌以及治疗价值的是V600的突变,主要包括V600E和V600K突变。 MEK抑制剂和KRAS抑制剂对于乳腺癌友们来说都相对陌生,但这对“黄金搭档”已在其他癌种中大展拳脚: ●BRAF抑制剂+MEK抑制剂是BRAF V600激活突变黑色素瘤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无论是达拉法非尼+曲美替尼,维莫非尼(vemurafenib)+考比替尼(cobimetinib),还是康奈非尼(encorafenib)+比美替尼(binimetinib)。 ●达拉非尼+曲美替尼联合治疗已获FDA批准用于间变性甲状腺癌(ATC)、转移性NSCLC和晚期胆道癌,康奈非尼+比美替尼+西妥昔单抗已获FDA和EMA批准用于二线结直肠癌。 但是这个“黄金搭档”鲜少用于乳腺癌,皆因这种突变在乳腺癌里十分罕见: ●由RAS-RAF-MEK-ERK组成的MAPK通路中,突变频率越往下游越低:在人类肿瘤中,RAS突变发生率为22%,BRAF为7%,MEK为1%,ERK突变异常罕见。 ●其中BRAF的改变存在于皮肤黑色素瘤(50%)、甲状腺癌(20-50%)、结直肠癌(10%)、非小细胞肺癌(NSCLC)(2-4%)和毛细胞白血病(>90%),但在乳腺癌中极其罕见:BRAF在1.38%的乳腺癌患者中发生改变,BRAF V600E仅为0.11%。 虽然转移性HR+/HER2乳腺癌患者现在有许多有前景的治疗选择,但最终往往只能内分泌治疗耐药和使用传统化疗间徘徊,只能接受不理想的结果和严重的毒性。 结果表明,MEK抑制剂联合KRAS抑制剂的“跨界”应用能为携带特定突变的患者带来生命的延长,即使这个“中奖”几率只有千分之一,对于个体而言,那或许就是百分之百。期待更多的“宝藏靶点”,能为乳腺癌患者带来新的出路! 参考文献 López de Sá A, de Luna […]

玉米
新型基因标志物有望预测HCC中抗PD-1治疗的反应

新型基因标志物有望预测HCC中抗PD-1治疗的反应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重要因素,发病率正在逐年提升。在晚期不可切除阶段,当只有全身治疗有效时,结果仍然令人沮丧。直到最近,治疗主要由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主导,如索拉非尼(Nexavar)和仑伐替尼(Lenvima),但这些对大多数患者的生存率仅略有改善。 最近,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彻底改变了几种癌症类型的临床护理。单药抗PD-1ICIs使约20%的晚期肝癌患者受益,但决定反应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 为了填补这一知识空白,纽约市伊坎医学院西奈山肝癌项目的Josep M. Llovet博士与同事进行了一组国际间的合作,分析了接受抗PD-1治疗的患者晚期HCC的分子和免疫特征。该研究最近发表在Gastroenterology(胃肠)。   ICI治疗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 在肝细胞癌中,抗PD-L1药物阿替利珠单抗(Tecentriq)和单克隆抗VEGF抗体贝伐珠单抗(Avastin)的联合治疗在晚期肝细胞癌患者中获得了出色的中位总生存期,即19.2个月,现在被认为是一线治疗。 新的基于ICI的组合有望重塑治疗方案。这些药物包括相对于索拉非尼提高总生存期的度伐利尤单抗(Imfinzi)-tremelimumab组合;以及提高无进展生存期的卡博替尼(Cabometyx)-阿替利珠单抗组合。 这项研究的具体意义 虽然驱动HCC抗PD-1治疗反应的分子机制仍然难以捉摸,但开发ICI反应的预测性生物标志物有可能解决几个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提高可能对治疗有反应的患者的生存率,降低药物组合引起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风险,并最大限度地提高不同治疗的疗效和成本效益。 因此,Llovet及其同事建立了一个国际转诊中心联盟,以分析抗PD-1治疗的晚期HCC患者的组织样本,包括组织学,突变和基因表达水平。 研究队列的组成 美国和欧洲的13个中心回顾性收集了111例经病理证实的晚期疾病、局部区域治疗进展且无法治愈治疗的成年患者的样本。在开始抗PD-1治疗后至少2个月通过修改的RECIST标准评估反应,并且至少需要一个未经治疗的病变才能纳入。 有哪些主要发现和意外发现? 一线对抗PD-1有反应的患者显示出较高的肿瘤内炎症信号基线水平。研究人员生成了一个能够抓取应答者的基因表达特征,并在一个独立的晚期HCC患者队列和包括240多名患者的四个公开可用的实体癌类型数据集中进行了验证。 总体而言,83例患者中,25例表现为OR(ORR:30.1%,3 CR,22例PR),21例(25.3%)为SD,37例(44.6%)为最佳缓解。与SD或PD患者相比,应答者的OS和PFS明显更好(mOS分别为未达到vs. 19.5个月vs. 12.5个月;mPFS:28.8 vs. 6.2个月vs. 2.5个月,p<0.0001))。在一线队列的28例患者中,有12例出现OR(ORR:42.9%)。这些患者在OS和PFS方面的预后明显优于无应答者(p<0.005和p<0.001)。 差异表达分析发现427个基因在应答者中显著上调,其中140个基因的表达变化超过1.5倍。这些基因包括几个参与干扰素(IFN)γ信号传导的基因(STAT1、STAT2、IRF1)。应答患者的抗原呈递显著上调。这对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II类肽(HLA-DRA、HLA-DQA1、HLA-DMA)尤其明显。因此,IFN-γ信号和MHCII相关基因是对抗PD-1应答的HCC的关键分子特征。 捕捉IFN和T细胞受体信号激活以及抗原处理和呈递的元基因也在应答者中富集。同样的患者表现出参与趋化的关键细胞因子(CXCL9,IL18)的表达显著上调。 有趣的是,虽然所描述的新的11基因标记预测了晚期HCC患者对一线抗PD-1治疗的反应,但对于那些用TKI预处理的患者来说,这一结果并不如此。该发现表明,档案组织可能不适合预测TKI治疗患者对免疫疗法的反应,因为这些药物可能会调节二线抗PD-1治疗的反应模式。因此,应在治疗前直接获取新鲜组织,以实现精确肿瘤学,因为以前的系统治疗线会影响生物标志物的读出质量。 数据还指出,一个肿瘤患者亚群表现出免疫损害调节性T细胞的严重浸润和与免疫逃避相关的基因的过度表达,这与一线和二线和三线治疗中抗PD-1治疗后的不良结果有关。 下一步的计划 该研究确定了肝癌抗PD-1治疗反应的关键分子驱动因素。经验证的特征概括了预测HCC和其他癌症类型应答和更长生存期的途径,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抗PD-1应用的效率。这种对抗PD-1治疗有反应的晚期HCC患者分子景观的全面图景将有助于在未来的临床试验中为患者选择定义一个新的工具。 然而,这些结果需要在前瞻性III期研究中得到证实,并强调需要在免疫治疗前进行活检,以确定反应的生物标志物。此外,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阐明TKI预处理患者缺乏反应的原因。

玉米
又一款PI3K抑制剂报上市 泛癌种PI3K抑制剂值得期待么?

又一款PI3K抑制剂报上市 泛癌种PI3K抑制剂值得期待么?

  近日,CDE官网显示,Incyte/信达生物帕萨利司片(Parsaclisib)申报上市,此前已被纳入优先审评,拟用于既往接受过至少两种系统性治疗的复发或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FL)成人患者。 2022年6月Parsaclisib的中国关键II期研究结果显示:截至2021年12月,在61例复发或难治性FL患者中,客观缓解率(ORR)达86.9%(95%CI : 75.8%-94.2%),其中31.1%的患者实现完全缓解。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和中位总生存期(mOS)尚未达到。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PI3K这个靶点~ 泛癌种靶标——PI3K 磷脂酰肌醇3-激酶( 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s) 途径是人类癌症中最常被激活的信号通路之一,PI3K/AKT/mTOR通路激活可见于各大肿瘤。几乎介导50%的恶性肿瘤的发生。目前的靶向药主要有三大类,即靶向PI3K/mTOR、广谱型的PI3K抑制剂和选择性的PI3K抑制剂。 PIK3CA 基因在各肿瘤类型中的突变频率   随着PI3K抑制剂的上市,关于该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也引起广泛关注,2022年4 月 21 日,FDA 召开了一场针对 PI3K 抑制剂的肿瘤咨询委员会(ODAC)会议,讨论 PI3K 抑制剂的毒性问题,以及是否随机对照试验数据能够有效地评估总生存期(OS),进而作为支持该类药物在血液恶性肿瘤领域的风险获益评估的实质性证据。这是FDA对 PI3K 抑制剂的重大考验。最终,ODAC以 16 票对 0 票通过随机数据支持未来对 PI3K抑制剂的批准,因为观察到该药物的毒性,一名选民投了弃权票。 FDA批准上市的PI3K抑制剂 1.艾德拉尼(Idelalisib)   PI3K作为一个新星靶点,直到2014年吉利德的PI3Kδ抑制剂idelalisib上市,行业才迎来首个获批的PI3K抑制剂。 艾德拉尼(Idelalisib)是第一代口服PI3Kδ抑制剂,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在一项2014年进行的多中心III期试验,研究了idelalisib与安慰剂分别联合美罗华治疗复发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R-CLL)效果。数据显示,idelalisib的ORR为81%(安慰剂组为13%),PFS未达到中位时间(安慰剂组为5.5月),没有显著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这一出色表现,令其在同年先后被批准用于R-CLL、至少二线以上的R/R FL以及SLL。 2.库潘尼西(Copanlisib)   2017年9月14日,拜耳的Copanlisib正式获得美国FDA批准治疗复发性滤泡性淋巴瘤,且已经接受了至少两次系统疗法的成人患者。 这款药的疗效在一项单臂的临床试验中得到了验证。这项临床试验招募了104名患者,他们都已经接受了至少两次治疗,但病情依然出现了复发。在试验中,接受Copanlisib治疗的患者其客观缓解率达到了59%,为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显著改善。基于这项临床试验的出色数据,美国FDA曾授予这款新药优先审评资格。 3.度维利塞(Duvelisib)   一年后,Secura Bio的PI3Kδ/PI3Kγ双重抑制剂duvelisib获批上市,用于治疗至少两次既往治疗后复发或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或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和至少两次既往治疗后复发或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FL)。 在一项3期临床试验中,纳入复发性或难治性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或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的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使用duvelisib进行单药治疗、使用奥法木单抗治疗。结果显示:接受duvelisib治疗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3.3个月,奥法木单抗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FS)为9.9个月,患者疾病出现进展或死亡的风险降低了48%。通过该项试验数据可知,duvelisib可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降低疾病出现进展或死亡的风险,它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的病情有积极作用。 2022年3月18日,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官网最新公示,度维利塞胶囊(曾用名:度恩西布胶囊)已获批上市,适用于治疗既往至少经过两次系统治疗的复发或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FL)。这是国内首款获批的 PI3K 抑制剂,此次石药集团引进的度维利塞在中国获批,有望为滤泡性淋巴瘤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4.阿培利司(Alpelisib)   诺华的PI3Kα抑制剂alpelisib在2019年正式获得FDA批准,联合氟维司群用于男性/绝经后女性 HR+/HER2-且携带PI3K突变的晚期乳腺癌。alpelisib是首个口服的PI3K选择性抑制p110α亚单位的抑制剂,对携带PI3K基因突变的患者来说,alpelisib联合氟维司群能够显著延长其PFS。 该获批是基于一项Ⅲ期试验SOLAR-1的研究结果。研究共纳入572例既往接受过内分泌治疗的HR阳性、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其中341例患者存在PIK3CA突变,169例PIK3CA阳性的患者接受alpelisib(剂量为每日300 mg)+氟维司群(在第1周期的第1日和第15日以及随后各28日周期的第1日给药,剂量500 mg),172例PIK3CA+患者使用安慰剂+氟维司群。 在PIK3CA突变癌症患者队列中,Alpelisib+氟维司群组和安慰剂+氟维司群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11.0月vs5.7月(进展或死亡的风险比,0.65;P<0.001)。12个月PFS率为46.3%vs32.9%。 Alpelisib+氟维司群组的有效率也是高于安慰剂+氟维司群组:26.6%vs12.8%。,对于有可测量病变患者,有效率分别为35.7%vs16.2%。针对未携带PIK3CA突变的乳腺癌患者Alpelisib未显示出治疗效果。 […]

玉米
癌症复发转移的人,有这些共同特征!建议所有患者都对照一下

癌症复发转移的人,有这些共同特征!建议所有患者都对照一下

癌症经过各种治疗后,均有复发的可能。但是有些人复发了,有的人则没有,有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呢?小编总结了这几点,建议所有患者对照一下。 特征1 自己给自己当医生的人 都说久病成医。肿瘤治疗随着医学发展,越来越趋近于慢性疾病。肿瘤患者们也或多或少积累了治疗这种专业疾病的个人经验。 经验不可靠 但是,凭经验治病是非常危险的。即便是“阅病人无数”的医生,在行医过程中也不能完全靠经验来治疗,必须参考医学临床指南以及相应的专家共识制定治疗方案。 有些人可能会反驳说,身边确实有根据自己状况调整用药后效果非常不错的,甚至有患者自己在家制药,也没有复发转移。这些情况或许确实存在,但只是个别情况,并不能借鉴。绝大多数患者并不能依靠经验治愈。 主要靠感觉 自己给自己当医生的人“诊断”主要靠自我感觉。但是肿瘤转移或复发的初期,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当已经感知到身体不适时,疾病可能已经进展。 癌症具有异质性 肿瘤本身具有异质性,同一肿瘤的不同部位、不同时间、检测结果会有差异,这种专业的判断不是自己在家里就能预料和明确的。如果处理不妥当,很容易造成严重后果。 过度治疗需当心 过度治疗也是患者难以承受的。“感冒了,吃点抗生素”、“嗓子疼,吃点消炎药”……这些话我们经常听到,司空见惯。这也造就了我国抗生素耐药严重的现状。 同样的,久病成医的人会自己根据自己的“症状”吃认为对的药物,但肿瘤和感冒不一样,一旦出现了耐药或不良反应,后果要严重得多。 特征2 过度劳累的人 恶性肿瘤本就是一种消耗性疾病,患者很容易产生疲劳感。另外,肿瘤治疗(包括手术和放化疗)也对人体有不小的伤害,这也是肿瘤患者疲劳的重要原因之一。 过度劳累,会使身体免疫力下降,体内的循环代谢受到影响,长期积累则会达到严重程度。这种状态可能会诱发肿瘤或促使肿瘤复发。 过度劳累不仅仅指身体性的过度疲劳,还包括压力过大引起的精神性疲劳、以及长时间脑力劳动带来的疲劳。 处于肿瘤恢复期的患者,提倡适度劳动和锻炼,对身体和心理健康均有益。 对于正在接受治疗的肿瘤患者,建议以休息为主,可通过适当的身体活动来减少自身的疲劳感,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 如何判断过度劳累? 过度劳累的典型感受就是,晚上睡一觉后疲劳感没有消失,则提示头一天的锻炼/劳动过度了,需要休整。 特征3 不改变不良嗜好的人 接近80%的恶性肿瘤因不良的生活方式产生,而遗传和环境导致的癌症仅约占20%。 可想而知,通过努力治疗将肿瘤控制住的恢复期,在不良嗜好的伤害之下更为脆弱。 不良方式有哪些? 很多人对不良生活方式的理解还只停留在抽烟、喝酒、熬夜上。其实,不良生活方式的含义远不止此。 饮食结构单一 口味重 久坐,缺乏体育锻炼 二手烟 缺乏睡眠 不注重卫生 以上这些都属于不良生活方式的范围,在日常生活中均需有意识地做出改变。 虽说长时间的陋习难以改变,但是,小编相信每位患者在经历了疾病的痛苦后,一定会非常珍惜得之不易的健康。 21天可以养成一个好习惯,90天的重复就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加油,坚持3个月,收获崭新的自己! 特征4 不规律复查的人后果更严重 如果说有一个地方是大人和小孩都不喜欢的,那一定是医院。而肿瘤复查则是需要每个半年甚至每个季度就得去一次医院,就好像有个人定时提醒自己是个肿瘤患者。 即便如此,患者们必须做到按时复查。因为,复查对于病情的管理至关重要。而且复查的好处非常多,让我们来一一细数。 01 复查能让人安心。肿瘤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肿瘤仿佛是一颗“不定时炸弹”。即使患者谨遵医嘱、接受规范的治疗,还是会担心肿瘤复发或者转移。如果按时去复查,则能够减少这种未知带来的不安感。 02 复查能帮助患者了解身体现状。有很多的患者害怕复查,但是又特别容易“胡思乱想”。一旦咳嗽,就怀疑自己肺转移;一旦头疼,就怀疑自己头部转移;一旦腰酸腿疼,就怀疑骨转移。怀疑但又自我安慰“我每天好好吃药呢,可能是我多想了”。其实,与其在家里纠结,不如去医院一查就了解自己的状况了。 03 复查能让医生更好地帮助自己。一项我国胃肠道肿瘤患者的临床数据显示,按时随访的患者比未随访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提高78%[1]。因为在常规治疗时,有些人会出现耐药,有些人会出现药物不耐受的情况,复查能让医生根据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怎么复查? 不同病种的患者复查周期略有不同。 复查挂什么科? 最好是找给自己做手术或放化疗的医生。 复查结果怎么看? 如果一切正常,等待下次复查;如果有问题,则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作进一步检查和采取相应治疗。  

玉米
老年肺癌患者应如何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来了

老年肺癌患者应如何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来了

肺癌是全球及我国6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晚期肺癌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年龄增长,老年患者合并的基础疾病增多,同时伴有器官储备功能下降。老年患者生理机能的改变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清除等诸多方面都会产生影响,并可能导致老年患者对于治疗的耐受性下降。 既往研究显示:年龄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化疗后粒细胞减少伴感染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显著升高。此外,黏膜炎、心脏及神经毒性等化疗不良反应(AE)发生的风险和严重程度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根据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数据库(SEER)近40年的病例分析显示肺癌患者中老年人占比也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WHO对老年人的定义为60周岁以上人群,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老年肿瘤指南中对于老年人的定义为65周岁以上的人群,并且这个标准自2006年一直沿用至今,进一步依据年龄把老年肿瘤患者分为如下三类:65岁-75岁为低龄老年人,76岁-85岁为老年人,>85岁为高龄老年人。 本文主要围绕老年晚期肺癌患者的评估以及治疗方式,包括化疗、靶向治疗、抗血管生成治疗和免疫治疗等热点问题进行编写,以期能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01- 老年肺癌患者评估 问题1:老年肺癌患者是否需要进行老年评估? 共识推荐:年龄≥65岁并且拟接受抗肿瘤治疗的肺癌患者应该进行老年评估。老年多维度评估有助于制定个体化的抗肿瘤策略,发现可干预的老年问题。 由于单一的年龄、KPS评分和ECOG PS评分均无法准确指导抗肿瘤治疗,因此对于拟接受抗肿瘤治疗的老年肺癌患者需要进行老年评估,评估的内容至少应包括躯体功能状态、合并症、跌倒史、抑郁、认知及营养状态等综合内容。老年评估能发现常规肿瘤评估中疏漏的老年问题;预测年龄≥65岁老年患者的化疗风险;有助于制定个体化的抗肿瘤策略。一项包含肺癌患者的系统综述显示经过老年评估,中位28%(范围8%-54%)的患者调整了抗肿瘤治疗方案,其中多数患者接受了更加和缓的治疗模式。此外,中位72%(范围26%-100%)的患者调整了营养及多重用药等干预。由于75%的研究显示老年评估组治疗完成率更高,55%的研究显示老年评估组AE更低,该系统综述提示老年评估可能有助于提高老年患者抗肿瘤治疗的耐受性。 问题2:哪些工具可用于评估老年肺癌患者的化疗耐受性?(附量表) 共识推荐:癌症及衰老研究组(CARG)化疗风险评估量表及老年化疗风险评估量表( CRASH)等量表可用于预测老年肺癌患者的化疗耐受性。 问题3:老年肺癌患者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 共识推荐:老年肺癌患者普遍存在多重用药,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及患者的肝肾功能,依据个体情况调整抗肿瘤药物的剂量。 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判断是否存在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药物与疾病的相互作用以及药物AE,例如: 卡铂、依托泊苷、吉西他滨、紫杉醇和吉非替尼可增加华法林的血药浓度,导致出血风险增加; 顺铂可降低苯妥英钠的血药浓度,因而不利于癫痫的控制; 一代和三代EGFR-TKIs主要经CYP3A4/5代谢,卡马西平及苯妥英钠等强CYP酶诱导剂能加速一代和三代EGFR-TKIs代谢,降低其血药浓度,继而会影响抗肿瘤疗效; 伊曲康唑等强CYP抑制剂能增加一代EGFR-TKIs的血药浓度,而导致药物AE增加; 胃液pH值升高会减少一代EGFR-TKIs的吸收等。 基于SEER数据库的研究显示对于≥65岁的老年肿瘤患者,TKIs治疗期间联合应用质子泵抑制剂( PPIs)的比例高达22%。厄洛替尼联合PPIs治疗的肺癌患者90 d内死亡风险增加21%,1年内死亡风险增加11%。吉非替尼的研究同样也提示联合PPIs治疗会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此外,有研究提示PPIs还可能影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疗效。POPLAR及OAK研究的汇总分析提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PPIs治疗的患者无论无进展生存时间(PFS)(1.9个月 vs 2.8个月,P=0.001)还是OS(9.6个月 vs 14.5个月,P=0.000,1)均显著缩短。 老年肺癌患者合并肝肾功能不全的比例增高,故对于经肝肾代谢的抗肿瘤药物需要调整剂量以降低其毒副反应。 需要依据肾功能调整剂量的药物包括:顺铂、卡铂、培美曲塞、依托泊苷、克唑替尼等。 轻、中度肝功能不全需要调整的药物包括:多西他赛、紫杉醇、白蛋白紫杉醇、吉西他滨、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克唑替尼、布加替尼等。 重度肝功能不全需要调整剂量的药物包括:阿来替尼、塞瑞替尼、奥希替尼、培美曲塞、依托泊苷、长春瑞滨等。 -02- 老年晚期NSCLC的化疗选择 问题1:老年晚期NSCLC患者接受化疗是否能够获得临床获益? 共识推荐:老年晚期NSCLC患者接受化疗有临床获益,对于可以耐受化疗的老年患者,化疗优于最佳支持治疗。 问题2:老年晚期NSCLC患者常用的化疗药物及治疗方案的选择? 共识推荐:老年晚期NSCLC患者接受含铂双药治疗优于单药化疗,但需考虑患者身体状况选择不同的化疗药物及治疗方案并注意AE。 -03- 老年晚期NSCLC抗血管生成治疗 问题1:老年NSCLC患者抗血管生成治疗药物的应用及安全性如何? 共识推荐:老年NSCLC患者可考虑采用与总体人群相似治疗剂量,安全性整体亦大致相似。但在应用抗血管生成药物期间需要对AE进行严密监测。 问题2:抗血管生成治疗药物在老年晚期肺癌患者中的治疗疗效如何? 共识推荐:抗血管生成治疗药物单药使用或联合化疗、EGFR-TKIs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均在老年患者中显示出了一定的疗效,在老年肺癌患者中可根据病情及身体状况酌情应用。 -04- 老年晚期NSCLC靶向治疗 问题1:老年NSCLC患者驱动基因谱是否有别于其他年龄段患者? 共识推荐:NSCLC老年患者驱动基因谱有其特点,但与非老年患者差异不显著。对于老年肺腺癌或是有腺癌成分的患者,应常规进行驱动基因检测;部分鳞癌患者,也可以考虑进行驱动基因检测。 针对携带驱动基因的老年NSCLC患者,多项研究表明,接受针对相应驱动基因的特异性靶向药物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QOL,延长患者生存。靶向药物副作用相对小,耐受性较好,推荐老年晚期NSCLC患者进行驱动基因检测,靶向药物治疗是老年晚期NSCLC驱动基因阳性患者系统性治疗的首选。 中国NSCLC人群驱动基因分析结果显示,老年患者EGFR突变发生率与整体人群差异性不大,EGFR突变率在不同年龄段无明确的年龄相关性差异,在整体NSCLC人群EGFR突变发生率在39.2%-59.4%,其中腺癌患者EGFR突变发生比例更高;ALK融合基因在老年患者中的发生率低于年轻患者,为3.1%-5.9%;ROS1融合基因阳性患者较少见于60岁以上的肺癌患者,中位年龄56岁-59岁。MET外显子14跳跃突变在老年NSCLC患者中整体发生率约1.9%,高于年轻患者,在腺癌及肉瘤样癌发生率更高;针对MET基因治疗的相关临床研究提示入组患者中位年龄为69岁-74岁。其他的基因异常,例如KRAS突变、RET融合基因检测、BRAF突变、HER-2基因异常等,在老年NSCLC患者均有一定比例的检出率,但与年轻患者差别不大。综上,NSCLC老年患者驱动基因谱具有一定特点,但与年轻患者差异不显著。 对于老年NSCLC患者,所有含腺癌成分的NSCLC患者,应常规进行EGFR突变、ALK及ROS1融合基因检测,在有足够肿瘤组织标本的情况下,建议同时进行RET融合基因、KRAS突变、BRAF基因V600E突变、HER-2基因突变、NTRK融合基因、MET基因扩增及MET基因外显子14跳跃突变等驱动基因的检测。对于老年鳞癌患者尤其是不吸烟且为小标本活检确诊者,也可以考虑进行上述分子检测。在部分老年患者,如果难以获取足够的肿瘤组织样本进行驱动基因检测时,可采用外周血游离肿瘤DNA(cf/ctDNA)进行基因检测,以指导进一步的靶向药物治疗。 问题2:EGFR敏感突变的老年晚期NSCLC患者治疗方案如何选择?高龄患者是否从EGFR-TKIs中获益? 共识推荐: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NSCLC老年患者,一线推荐EGFR-TKIs治疗,与总体人群具有相似的生存获益,即使高龄患者也可以从EGFR-TKIs中获益。 问题3:非EGFR驱动基因阳性老年晚期NSCLC患者治疗方案选择? 共识推荐:ALK融合基因阳性老年晚期NSCLC患者,可首选ALK-TKIs治疗;MET外显子14跳跃突变可选择赛沃替尼作为靶向药物治疗;针对其他少见的驱动基因阳性患者,推荐选择针对性的靶向药物治疗。 […]

玉米
直接手术切除与转化治疗后手术切除有何区别?

直接手术切除与转化治疗后手术切除有何区别?

在中国,大多数患者最初被诊断为中晚期,失去了接受根治性手术的机会,即所谓的“不可切除”肝细胞癌(u-HCC)。肝细胞癌缩小或降期后切除是患者实现根治和长期生存的重要途径之一。相关研究表明,对于这些患者,如果通过治疗获得手术切除的机会,术后生存率也优于非手术治疗。 近年来,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联合治疗晚期或u-HCCs可达到约30%的ORR。同时,随着药物和技术的进步,局部区域治疗,如TACE、肝动脉输液化疗(HAIC)、放疗等都显示出比以前更好的抗肿瘤效果。另一方面,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联合治疗晚期或u-HCCs可达到约30%的ORR。在过去两年中,已经尝试了TACE/HAIC、TKI和ICI的三联疗法,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越来越多的无法切除的肝细胞癌患者在三联疗法转化治疗后成功接受了根治性手术。 但不可否认,转化疗法有一定的副作用,不仅包括对肝功能的影响,还包括对全身的影响。因此,这些不利因素是否会影响肝切除的安全性?转化治疗后的肝切除术与未经治疗的直接肝切除术有何不同?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报告了一组41例最初为u-HCC的患者,他们在三联转换疗法后接受了肝切除术,以探讨转化疗法对肝切除术的影响以及它与未经治疗的直接肝切除术有何不同。 研究方法 该研究纳入2018年1月至2022年4月期间,共纳入612例接受肝切除术的肝癌患者。其中,571例患者术前未接受任何治疗,41例患者最初为不可切除的HCC,经三联转换治疗后成功切除。研究者收集了这些患者在转化治疗和手术期间的每次住院记录。倾向评分匹配(PSM)方法用于创建人口统计学和临床上可比的患者队列。转换治疗组肝切除术后患者与直接肝切除术后患者以1:1的比例匹配。 转化治疗方案使用三联转换疗法,包括区域治疗(HAIC 或 TACE)加 TKI 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 (PD-1) 抑制剂。HAIC 和 TACE 每 3-6 周给药一次。本研究中的TKI为索拉非尼、阿帕替尼和仑伐替尼,PD-1抑制剂为卡瑞利珠单抗、信迪利单抗和替雷利珠单抗。 结果 手术前,研究者分析了纳入患者的生化指标结果。研究者还比较了转换组。结果显示,41例转化成功患者中,转化治疗对肝功能影响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然而,转化疗法对血液系统有一定的影响。研究者观察到转化治疗后患者的白细胞(p<0.001)和血小板(p<0.001)显着减少。这些效应也导致两组患者术前白蛋白、血红蛋白、白细胞和血小板存在统计学意义差异(均p<0.05)。 术前检查 PSM后,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肝切除程度、肝功能、最大肿瘤直径、肝硬化存在情况及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基本平衡,临床可比。 两组腹腔局灶性坏死、腹水、肝切除术入路(解剖学或非解剖学)、肝肺门淋巴结清扫、术后ICU转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直接组相比,转化组手术时间(270 min vs 240 min,p=0.02)和失血量(600 mL vs 400 mL,p=0.015)显著更高。两组术后输血率方面,转化组为26.8%,直接组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差异也反映在术后住院时间上,与转换组相比,直接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8天 vs 11天,p<0.001)。除转换组1例因术后出血行第二次手术外,两组住院期间及术后90 d均无死亡。 围手术期指数 与直接组相比,转换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高(82.9% vs 51.2%, p=0.002),尤其是III-IV级并发症(26.8% vs 4.9%, p=0.013)。转换组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肺部感染、发热、高胆红素血症和凝血功能障碍。与之相对应的直接组为肺部感染、发热和高胆红素血症。然而,转换组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PHLF) (14.6% vs 0, p=0.026)、凝血功能障碍(19.5% vs 0, p=0.005)、肺部并发症(41.5% vs 14.6%, p=0.007),尤其是大量胸腔积液更容易发生。虽然没有统计学差异,但转换组患者也有更多的短暂性肝功能障碍,腹部感染,高胆红素血症,手术后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两组术后出血、胆漏发生率均较低。 术后并发症 小结 良好的肝功能是肝癌治疗的前提,三联转换疗法意味着对肝功能的要求更高。研究发现,转化治疗后患者的Child-Pugh分类保持不变,部分患者甚至提高了Child-Pugh评分,相应的生化指标也表明转换治疗对肝功能的影响较小。至于手术时机,本中心倾向于在患者达到客观反应或下期后继续使用TKIs和PD-1抑制剂一段时间,并在保持病变稳定(1-2个月)后进行根治性手术。转换组的手术时间明显更长,失血量更多。这也间接导致术中输血率更高,术后住院恢复时间更长。才外,转换组中有6例患者发生PHLF,其中3例为B级PHLF,需要警惕。 总体来说,转化治疗后的肝切除术比直接肝切除术更困难,但准确的术前评估可以保证手术的安全性。转化治疗后肝功能损害比预期更严重,应预防和治疗PHLF。肝切除术有效且必要,术后病理检查可为辅助治疗提供指导。 […]

玉米
医保谈判进行时!天价CAR-T,能否拓宽天花板?

医保谈判进行时!天价CAR-T,能否拓宽天花板?

  一年一度“医保目录”大考隆重拉开帷幕。 2022年,国谈490个申报药品中,344个通过初步审查,与2021年271个相比,申报和通过初步形式审查的药品数量都有一定增加,而且本次调整明显向罕见病、儿童等特殊人群适当倾斜。 其中就包括“天价抗癌药”,药明巨诺的CAR-T瑞基奥仑赛注射液。 2021年我国首款“天价抗癌药”CAR-T产品阿基伦赛注射液通过了初步形式审查,但最终没能坐上谈判桌,折戟于医保谈判。 大家期望的“天价谈判”大戏并没有如期上演。 留下的悬念,今年更贵的CAR-T产品将上演“二战医保”的好戏! 全球CAR-T进展 CAR-T治疗,又称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T细胞激活,并装上定位导航装置CAR(肿瘤嵌合抗原受体),将T细胞这个普通“战士”改造成“超级战士”,回输患者体内,用于治疗疾病。 作为一种“活的”药物,它是一种治疗肿瘤的新型精准靶向疗法。 CAR-T疗法与传统药物有着很大的区别,它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更为精准,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大幅减轻了毒副作用。 目前,全球已有8款CAR-T疗法获批上市,分别是首次在中国上市的瑞基仑赛注射液、阿基仑赛注射液和首次在美国上市的Kymriah、Yescarta、Tecartus、Breyanzi、abecma、西达基奥仑赛。 除了百时美/蓝鸟的Abecma、南京传奇的西达基奥仑赛为BAMA靶点,其余皆为CD19靶点。 2021年,阿基仑赛注射液、瑞基奥仑赛注射液先后在中国获批上市,2022年西达基奥仑赛获美国FDA批准上市,国产的CAR-T疗法已然进入井喷收获期。 可以说,CAR-T的问世,颠覆了迄今为止存在的所有形式的癌症治疗(手术,放疗,化疗,靶向,免疫治疗)。 表1 全球已上市CAR-T细胞疗法盘点 本次,承担测试医保谈判“天花板”和支付方式创新的任务的瑞基奥仑赛注射液,在2022年上半年业绩为:共开具77张处方,完成64位患者的回输,实现销售额6600万元。 从药明巨诺主动申报医保谈判的举动来看,是希望通过“以价换量”,快速打开中国市场。 毕竟在患者自付和商业保险支付能力不足的中国市场,昂贵的销售价格极大地影响了瑞基奥仑赛中国市场的开拓。 通过国家医保谈判取得医保报销资格,较大幅度地降低患者的自付比例,并与商业保险形成支付组合拳,有可能成为瑞基奥仑赛在国内市场打开局面的关键。 天价CAR-T, 多少钱有望进入医保? 医保支付的年治疗费用为30万元,按目前三甲医院肿瘤药物的报销比例约为70-85%来计算,药物的年治疗总费用天花板在35-43万元之间。 如果按过往天花板经验来考虑,则预计瑞基奥仑赛的降价幅度在63%-67%。 比往几年的平均降幅稍微高一点,貌似是有望实现目标。 如果“特事特办”,瑞基奥仑赛能够抬高天花板,例如医保年治疗支付费用拓宽到50万元,那么瑞基奥仑赛的年治疗费可以在58-71万元之间,降价幅度在45%-55%之间。 这方面最大的担忧是CAR-T并非对应适应症的唯一治疗方式,只不过CAR-T的临床疗效更佳。 以目前淋巴瘤的治疗费用对比,淋巴瘤首次平均治疗费用约为20.5万元,首次复发44.0万元,复发两次及以上62.5万元,而骨髓移植的价格大概为50万人民币,单抗治疗费用约40万/年。 如果以符合中国国情的考虑,CAR-T定价在50万元上下,可能会比较符合预期。 更进一步,如果探索出医保报销与商业保险的组合支付方式,对国产创新药支付环境属于重大边际改善。 若降价后的CAR-T, 市场规模如何? 根据目前CAR-T疗法主要获批的适应症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和多发性骨髓瘤(MM),大概测算一下CAR-T在中国的市场空间。 根据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国人口数量约为14.14亿元,ALL、NHL、MM的发病率大概为0.00074%、0.005702%和0.00121%,可以测算出大致的患病人群。 考虑复发难治(含晚期)患者才使用CAR-T,而这三者复发难治(含晚期)患者的比例分别是50-60%、20%-50%和80-90%。 再结合CAR-T的渗透率在30-50%,若CAR-T单价为50万元/年计算,中国市场空间大概是90-169亿元。 目前中国已上市的两款CAR-T,大概实现销售规模在1亿元上下,畅想一下,降价进入医保后,有望可以换100倍以上的市场用量。 降60%的价,换100倍规模的前景,似乎是一笔划算的市场买卖。 小结 面对疾病,患者最怕两件事,一是没药,二是没钱! 如果可以让普通家庭用上“一针治愈”癌症的新兴疗法,那将会是广大肿瘤患者的福音。 我们衷心希望CAR-T疗法能顺利纳入医保,让更多患者实现“临床治愈”。  

玉米
经TIL免疫细胞治疗,转移的肿瘤迅速缩小,晚期癌症患者已幸存9年!

经TIL免疫细胞治疗,转移的肿瘤迅速缩小,晚期癌症患者已幸存9年!

胆管癌是胆管上皮细胞恶性增殖形成的肿瘤,属于罕见病的一种,其恶性程度仅次于胰腺癌,5年存活率小于10%,被视为另一个“癌王”。不仅如此,胆管癌治疗难度大、手段有限,至今为止都是临床界无法攻克的难题。Melinda Bachini就是其中一员,幸运的是,一款免疫疗法将她从死神手上拉了回来,并且已经存活了9年多。 免疫疗法成为了继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之后抗击癌症的“新手段”,已经被越来越多患者认可,为他们带来新生的希望。 △ 康复后的Melinda Bachini成为了胆管癌基金会的倡导者 01 治疗无望,癌症让她痛不欲生 早在2009年,41岁的Melinda Bachini总是感觉身体不适,但她并没有多想,以为只是工作劳累所致。 直到被催促去医院进行了检查,医生在她的肝脏中发现了肿瘤并诊断为胆管癌,这让Bachini很震惊,因为她从未听说过这个癌症,况且还是一个如此恶性难治愈的癌症。 医生告诉她,即使进行了手术,胆管癌的复发率也可能为76%。 这让Bachini很绝望,而更加绝望的是在经历了手术、复发、化疗、再复发,一系列折磨后,肿瘤还是在不断恶化,病情丝毫不见好转,反而愈发难缠。 2011年,癌症出现肝转移,她开始再次化疗,但副作用更加强烈。Bachini头发掉光了,浑身疼痛,甚至已经丧失了活着的尊严和意义,在苦苦坚持了6个月后,她认为生活质量比生存时间更重要,和家人商量后,她停止了化疗。 而此时,一个新的转机摆在眼前。Bachini决定尝试一个新的免疫细胞疗法——TIL疗法,或许这是唯一的希望了。 02 奇迹!免疫细胞治疗后全身肿瘤缩小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是一种存在于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它们是攻击这个肿瘤的“关键细胞”,因为浸润在杀癌前线,因此也更具疗效。 而TIL细胞疗法,简单来说,就是将这一类TIL细胞从患者体内提取出来,经过体外的扩增再回输到患者体内,这样一来,足够多的“关键细胞”才能对抗超级恶性的癌细胞。 在了解了免疫细胞治疗原理之后,Bachini成为了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TIL疗法临床试验的第9位患者。 △ 教授在给Bachini检查身体 第一次回输后仅2周,她的病情就有了明显改善,由于肺部转移发生的慢性咳嗽消失了!此后的18个月,Bachini没有接受过其他治疗,日复一日,一切都在变得更好,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 Bachini又可以每天遛狗,甚至参加体育活动了 紧接着,医生又再次对她进行了治疗,这次的重点是针对靶向ERBB2IP蛋白特定突变的T细胞,这是存在于她肿瘤中的特定蛋白。 超过1000亿个专门识别肿瘤细胞的免疫细胞战士再次进入Bachini的体内后,这次,更让人惊喜的是,她全身的肿瘤,包括已经发生转移的肿瘤都开始迅速缩小! △ 治疗前后的CT与MRI对比图,肿瘤明显缩小 下面的对照图可以非常明显看到,第二次治疗前肺部布满的肿瘤,包括一些个头非常大的,第二次TIL细胞治疗20个月后复查,这些肿瘤都竟然都明显的缩小了。 △ 肿瘤明显缩小 虽然Bachini体内的肿瘤还没有完全消失,但这个致命的肿瘤确实在一天天缩小,TIL免疫细胞疗法,让Bachini恢复了正常人的生活,现在9年过去了,她还是如往常一般生活着,免疫细胞疗法无疑给她的人生带来了重大转折。 胆管癌恶性程度高、患者预后差,尤其是肝门部胆管癌,是目前全球消化系统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这个仅次于胰腺癌的第二“癌王”在免疫细胞治疗下也败下阵来,相信随着生物医学的发展,免疫细胞治疗将会应用于更多癌症治疗中,为更多患者解除病痛。 参考资料: [1]https://www.curetoday.com/view/cholangiocarcinoma-research-is-expanding-but-many-questions-are-still-unanswered [2]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nUAo8PmQXQ 文章来源:细胞王国、SNC,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予以删除。

玉米
一药多用|抗抑郁药也可抗癌?罗列10种抗抑郁药的抑癌作用

一药多用|抗抑郁药也可抗癌?罗列10种抗抑郁药的抑癌作用

  抑郁症,仅次于癌症的人类第二大杀手。癌症与抑郁症这对难兄难弟却时常捆绑在一起,共病治疗也成为了医学关注的一大难题。据报道,抗抑郁药具有抗癌作用,而抗癌作用与各种信号通路和微环境的改变有关。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也可以通过抗抑郁药的治疗来规避,而传统的抗癌药有严重的不良反应。抗抑郁药对人体几乎没有负面影响,使其成为治疗癌症的可行选择。 一、10种抗抑郁药的抑癌作用 1. SSRIs 1.1 氟西汀 氟西汀是一种 SSRI,通过阻断 5-HT/5-羟色胺受体来抑制 5-HT/5-羟色胺的再摄取,从而缓解抑郁症。大脑中血清素浓度的升高可以改善抑郁症状。氟西汀的主要适应症包括抑郁症、强迫症(OCD),也可治疗神经性贪食症。 最近的研究表明氟西汀具有抗肿瘤作用。Fluoxetine 在体内对肝细胞癌 (HCC) 和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细胞具有抗肿瘤作用。通过施用氟西汀抑制细胞转变,然后阻断随后向 CD31 细胞的转变,从而抑制增殖和肿瘤血管生成。 氟西汀和舍曲林给药已显示对 HCC 细胞产生抗增殖作用。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SSRIs 与索拉非尼的组合对抑制 AKT/mTOR 通路具有协同作用。氟西汀还通过影响血清素 (5-HT) 水平来抑制肿瘤的生长。氟西汀可降低结肠癌的恶性程度。 氟西汀具有降低癌细胞多药耐药性的作用,可增强多柔比星、紫杉醇和长春碱的抗肿瘤作用。氟西汀通过调节生命周期发挥抗肿瘤作用。最近,发现氟西汀增强了 IFN-α 在膀胱癌细胞中的抗生长作用。 1.2 帕罗西汀 Paroxetine 是一种 SSRI,可抑制突触前膜对 5-羟色胺的再摄取并增强 5-羟色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这有助于其治疗功能。帕罗西汀可用于治疗伴有焦虑的抑郁症和反应性抑郁症。帕罗西汀也可以治疗强迫症和恐慌症。 在最近的研究中,帕罗西汀也被证明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Paroxetine 阻断自噬并诱导线粒体断裂,从而增强 ROS 的积累。钙还介导了帕罗西汀的抗肿瘤作用。帕罗西汀通过修复基因的表达和抑制功能,加剧了 AGS 细胞的 DNA 损伤。帕罗西汀还会引起核苷酸短缺。此外,帕罗西汀可通过损伤DNA诱导癌细胞凋亡。 1.3 舍曲林 舍曲林是一种 SSRI,有助于对抗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恐慌症、社交焦虑症和强迫症。舍曲林已被证明可产生抗肿瘤作用,并有助于跨越多药耐药屏障。舍曲林通过充当药物外排泵抑制剂来规避耐药性。舍曲林与氟西汀合用具有协同抗增殖作用. 1.4 西酞普兰 西酞普兰,一种SSRI,其适应症为内源性、非内源性抑郁症、焦虑症、惊恐发作、社交焦虑症和强迫症。ROS 介导的 NF-kappa B 激活和细胞色素 C […]

玉米
肠道菌群与PD-1免疫治疗疗效的关系

肠道菌群与PD-1免疫治疗疗效的关系

近五年,众多里程碑式的研究进一步表明,肠道菌群可能是改善癌症治疗的关键,也让基于肠道微生物的疗法可以帮助更多患者对免疫疗法做出更好的响应,这成为几十年来癌症治疗的最大突破之一,也成为全球癌症领域的研究热点。   一、《Natune》重磅!粪菌移植助力癌症治疗,已有患者完全缓解!       近期Nature最新公布的一项研究再次让医学界振奋!肠道菌群已经成功帮助癌症患者获益于免疫疗法,达到完全缓解!   大约5年前,Levy 被诊断出患有黑色素瘤,幸运的是,接受一种名为nivolumab(PD-1,O药)的免疫药物治疗后,最终他获得了完全缓解。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医学中心(全球享负盛名的医学中心)的一位专家找到他,询问他是否愿意捐献自己的粪便以及其中的微生物来帮助其他对治疗没有反应或癌症已经产生耐药性的癌症患者。那时,Levy已经无癌生存3年多,并且成为首个黑色素瘤粪菌移植实验的捐赠者,他说“我很自豪我能拯救生命。这是我最好的“遗产”!如果有机会我希望能再做一次”。医生对 Levy 的粪便进行病原体检测-稀释-均质化-离心分离并筛选成精制的微生物液体,冷冻干燥并装入胶囊中。   随后,震惊全球的首个粪便移植逆转PD-1抗体疗效的临床试验启动了。       这项I期研究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和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医学中心联合进行的,首批实验共治疗了26名患者。其中以色列的研究招募了 10 名经过PD-1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后无效的,几乎没救的难治性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        结果让研究人员非常振奋,接受粪菌移植和PD-1治疗的患者有3名部分缓解,其中1名患者还达到完全缓解,肿瘤全部消失。这三名患者都接受的是Levy的粪菌。并且这种治疗相对安全,接受粪菌移植后仅有部分患者出现腹胀等不适,没有出现其他不良反应。       下面这张图清晰的展示了晚期黑色素瘤患者全身密密麻麻的黑点(肿瘤病灶)在接受治疗后全部消失! 以色列一名试验参与者的扫描显示转移灶在治疗后完全消退。来源:EN Baruch等人。/Science   二、生存期提升超400%!“特定”益生菌有望成为免疫治疗助推器!     2022年2月,一项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Nature Medicine》上的文章首次证明了口服益生菌药物制剂能够改善癌症患者的肠道菌群稳态,并增强患者的免疫治疗反应。   CBM588是一种含有丁酸梭菌的益生菌制剂,能够抑制肠道内“坏菌”的生长、促进肠道上皮组织细胞的再生和修复、恢复肠道中Akk菌等“好菌”的稳态等。 此项研究共纳入30例尚未接受任何治疗的转移性肾细胞癌(mRCC)患者,按照2:1的比例随机分为益生菌制剂(CBM588)+O药+Y药组和O药+Y药组进行治疗。 结果显示,联合使用益生菌制剂CBM588,能够极大改善mRCC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和缓解率。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 O药+Y药组2.5个月VS益生菌制剂+O药+Y药组12.7个月,提高近400%!   客观缓解率(ORR):O药+Y药组20%VS益生菌制剂+O药+Y药组58%,提高近3倍! 我们期待这款益生菌制剂能够获得更多临床数据,早日获批上市助力癌症治疗。 此外,国际上还有众多“特定”菌株联合免疫疗法的研究:   1.BMC128是一种经过“精准设计的微生物群”口服型胶囊。作为一种活细菌产品,包含了4种独特的细菌菌株,这些微生物可以帮助恢复患者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特定功能,从而提高他们对免疫疗法的反应。正在与纳武单抗联合用于非小细胞肺癌 (NSCLC)、黑色素瘤和肾癌患者验证联合治疗的效果。   2.Vedanta Biosciences 开发了 […]

玉米
里程牌!全球首例,13岁白血病女孩被碱基编辑的CAR-T细胞疗法治愈

里程牌!全球首例,13岁白血病女孩被碱基编辑的CAR-T细胞疗法治愈

2021年,此时12岁的英国女孩Alyssa被诊断出患有急性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在接受了化疗和骨髓移植后不幸复发。 2022年5月,在伦敦大学学院和大奥蒙德街儿童医院(GOSH)的“bench-to-bedside”的合作中,13岁的Alyssa成为了第一位接受碱基编辑的CAR-T细胞疗法的临床试验的患者。28天后,Alyssa病情缓解并接受第二次骨髓移植以恢复她的免疫系统,如今,已经接受治疗6个月的Alyssa没有再检测到癌症,目前Alyssa继续在GOSH进行骨髓移植后的随访。 据悉,Alyssa的治疗中使用碱基编辑的CAR-T细胞由伦敦大学学院 Waseem Qasim 教授领导的团队制备,他表示,这是迄今为止最复杂的细胞工程疗法,为其他新疗法铺平了道路,也将为患病儿童创造更好的未来。 Waseem Qasim 碱基编辑技术是由刘如谦团队于2016年开发并逐步扩展、完善的一种新兴基因编辑技术,碱基编辑能够在特定点以高精度和高效率对单个碱基对进行编辑,且不依赖DNA双链断裂(DSB),因此被认为相比于CRISPR-Cas9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碱基可以说是生命的一种语言。人类的基因都是由4种碱基组成——胞嘧啶(C)、鸟嘌呤(G)、腺嘌呤(A)、胸腺嘧啶(T),如字母表中的字母能够拼出带有意义的单词一样,我们DNA中的数十亿个碱基构成了人类身体的“说明书”。 碱基编辑这种方法可以让科学家们聚焦在遗传密码非常精准的位置,然后改变一个碱基的分子结构,将其转换成另一个碱基,并改变遗传指令。 Alyssa(左)   在对Alyssa的治疗中,研究者使用碱基编辑技术来设计和改造来自捐赠者的健康T细胞,使其能够追踪并杀死体内的癌变T细胞。 使用碱基编辑技术进行基因敲除的原理是,通过修改单个碱基,将基因中的特定密码子改为终止密码子,从而导致该基因终止表达,实现基因敲除的目的。 该研究选择了CD7作为治疗靶点,CD7在绝大多数T-ALL细胞(95%)中高表达,然而,健康T细胞同样也表达CD7,这就会导致CAR-T细胞在杀伤T-ALL的同时,也会自相残杀。 来自捐赠者的T细胞用于治疗时,面临着几大难题,要避免患者的排异反应,防止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还要防止改造后的T细胞的自相残杀。 研究团队对捐赠者的T细胞进行了4步基因改造: 1. 使用碱基编辑敲除T细胞上的T细胞受体,这样一来,这些T细胞就成为一种“通用型”细胞,可以储存起来供不同患者使用; 2. 使用碱基编辑敲除T细胞上的CD7,防止CAR-T细胞的自相残杀; 3. 使用碱基编辑敲除T细胞上的CD52,这使得治疗过程中使用的其他药物不会杀伤CAR-T细胞; 4. 向上述经过三重碱基编辑的T细胞上加CAR,即添加CD7受体,从而使得CAR-T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患者体内的表达CD7的癌变T细胞。 经过这些基因工程改造的CD7-CAR-T细胞,能够识别患者体内的癌变T细胞(高表达CD7),并进一步清除这些癌变T细胞。 经过这些改造的CAR-T细胞,可作为一种“通用型”细胞疗法,这意味着这种疗法可以成为一种“现货型药物”,能够提供给许多患者,与目前耗时且昂贵的个性化T细胞疗法形成鲜明对比。 2022年5月,Alyssa成为首个接种这种疗法的人,治疗后1个月后,她的病情得到缓解,并接受了第二次骨髓移植,以重建免疫系统。如今,在治疗6个月后,她体内的癌细胞被清除,也没有观察到复发的迹象。 这项治疗的领导者、大奥蒙德街医院骨髓移植科的 Robert Chiesa 医生表示,这非常令人兴奋,这是医学的一个新领域,说明我们可以重新定向免疫系统来对抗癌症,这很令人着迷。 碱基编辑技术的发明人刘如谦表示,碱基编辑技术发明仅仅6年后就进行了人体治疗,这有点超现实。 刘如谦 目前,碱基编辑技术已经在镰状细胞病、β-地中海贫血,以及家族遗传高胆固醇血症中开始了临床实验。刘如谦表示,碱基编辑的治疗应用才刚刚开始,能够成为治疗性人类基因编辑时代的一员深感荣幸,科学正在朝着控制我们基因组的方向迈出关键步伐。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12月2日,FDA批准了Beam Therapeutics的基于碱基编辑的CAR-T细胞疗法BEAM-201的临床试验申请,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和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L)。 BEAM-201疗法通过碱基编辑敲除了四个基因:CD7、TRAC、CD52,以及PD-1,与阿莉莎接受的疗法相比,BEAM-201额外敲除了PD-1,旨在提高CAR-T细胞抗肿瘤活性的持久性。 Alyssa是幸运的,碱基编辑的CAR-T疗法在她身上的成功,不仅为许多像她一样的患者带来了希望,也将有力推动碱基编辑技术的临床应用。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急性白血病的一种类型,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起源于B系或T系淋巴祖细胞,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内异常增生和聚集并抑制正常造血,导致贫血、血小板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白血病细胞也可侵犯髓外组织,如脑膜、性腺、胸腺、肝、脾,或淋巴结、骨组织等,引起相应病变。其中,急性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T-ALL)占病例的10-15%,T-ALL是由于未成熟T细胞在骨髓和(或)淋巴组织中恶性增殖而导致的一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临床表现   1. 一般情况:起病大多较急,少数缓慢。早期症状有:面色苍白、精神不振、乏力、食欲低下,鼻衄或齿龈出血等;少数患儿以发热和类似风湿热的骨关节痛为首发症状,少数晚期患者可呈现恶液质状况。   2. 出血:以皮肤和黏膜出血多见,表现为紫癜、瘀斑、鼻衄、齿龈出血,消化道出血和血尿。偶有颅内出血,为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3. 贫血:出现较早,并随病情发展而加重,表现为苍白、虚弱无力、活动后气促、嗜睡等,查体时发现面色、甲床、眼睑结膜不同程度的苍白。 […]

玉米
022年肿瘤领域十大失败临床研究汇总

022年肿瘤领域十大失败临床研究汇总

  虽然受疫情的影响,但2022年无疑是肿瘤治疗领域飞速发展的一年,多款新药、新适应症获批上市,为肿瘤治疗注入新的力量。但2022年也有一些失败的临床研究,让研究者们吸取失败的教训,总结经验,勇敢向前(排名不分先后)。 1. LEAP002:可乐CP一线肝癌失败 LEAP-002是一项全球3期研究,旨在确认仑伐替尼和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治疗一线晚期肝癌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仑伐替尼。这是一项全球性,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每组约400名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仑伐替尼和帕博利珠单抗或仑伐替尼和安慰剂。双重主要终点是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 结果显示:总生存期(OS)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2.1个月(范围25.8-41.1),仑伐替尼+帕博利珠单抗组与仑伐替尼单药组24个月的OS率分别为43.7% vs 40.0%(HR,0.840;95% CI,0.708-0.997;P=0.0227)。没有达到0.0185的安全阈值。 无进展生存期(PFS)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7.6个月(11.3-26.6)。12个月PFS率分别为34.1%和29.3%,24个月PFS率分别为16.7%和9.3%(HR,0.834;95% CI,0.712–0.978)。结果不具备统计学显著性。 2.O+Y一线尿路上皮癌、肾癌辅助两大III期研究失败 2022年5月16日,百时美施贵宝公司(BMS)公布了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联合伊匹木单抗(ipilimumab)一线治疗不可切除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UC)的III期临床试验CheckMate-901研究的最新结果。结果表明,对比化疗,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未能改善肿瘤细胞PD-L1表达≥1%患者的总生存期(OS),同时未观察到新的安全性信号。数据尚未揭盲,独立数据监查委员会(IDMC)建议试验继续进行以评估其他主要和次要终点。 此外,BMS于7月29日宣布,CheckMate -914研究A部分,即评估Opdivo(nivolumab,纳武利尤单抗)联合Yervoy(ipilimumab,伊匹单抗)作为中高危局部肾细胞癌(RCC)患者的辅助治疗的3期研究,未达到盲法独立中央审查(BICR)评估的无病生存(DFS)这一主要终点,其安全性与既往联合治疗研究报道一致。 3.T药新辅助治疗乳腺癌并未改善pCR 2022年6月28日JCO在线发表了随机III期IMpassion050试验数据,结果令人大跌眼镜。临床前数据为癌症免疫治疗联合HER2靶向治疗HER2+乳腺癌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且考虑到与晚期乳腺癌相比,早期乳腺癌(EBC)癌症免疫治疗预期会带来更大的好处。然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阿替利珠单抗并未带来pCR改善的结果,这可以说是大爆冷门了。 IMpassion050是一项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评价了新辅助阿替利珠单抗/安慰剂联合PH+化疗治疗高危HER2阳性EBC的疗效和安全性。主要终点是意向治疗人群(ITT)和PD-L1阳性人群的pCR率。次要终点包括PD-L1阴性肿瘤患者的pCR、无事件生存期(EFS)和安全性。 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15.7个月(阿替利珠单抗组)和15.9个月(安慰剂组)。阿替利珠单抗组的pCR率为62.4%,安慰剂组为62.7%(差异,-0.33%;95%CI,-9.23-8.57;P = .9551)。同样,对于PD-L1阳性肿瘤患者,阿替利珠单抗组的pCR率较低(64.2% vs 72.5%;差异,-8.26%;95%CI,-20.56-4.04;P = .1846)。 且与安慰剂组相比,阿替利珠单抗组中严重AE、3-4级AE和特别关注AE(AESI)的总发生率增加。 4.度伐利尤单抗治疗一线治疗NSCLC失败 PEARL是一项随机、开放、全球多中心的III期试验,旨在评估单药度伐利尤单抗与研究者选择的铂类化疗作为转移性NSCLC 患者的一线治疗效果。研究者选择的治疗可以是紫杉醇和卡铂、吉西他滨和顺铂、吉西他滨和卡铂、培美曲塞和顺铂或培美曲塞和卡铂等五种标准化疗方案中的一种。两个主要终点是肿瘤表达高水平PD-L1(TC≥25%)患者的OS,以及早期死亡风险低的亚组患者的OS。关键次要终点包括客观缓解率、缓解持续时间、无进展生存期(PFS)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等。 12月19日,阿斯利康宣布在肿瘤细胞PD-L1阳性(≥25%)的IV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开展的III期PEARL试验(NCT03003962)研究结果表明,一线度伐利尤单抗(Durvalumab)单药相对于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未能在统计学上显著改善总生存期(OS)。不过,在PD-L1肿瘤表达大于50% 的患者亚组中,度伐利尤单抗的OS有临床意义的改善,达到了研究的次要终点。 5.口服SERD两大巨头接连翻船 今年3月,赛诺菲宣布口服雌激素受体降解剂(SERD)  amcenestrant用于激素治疗前后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ER+/ HER2-乳腺癌患者的AMEERA-3研究失败。与医生选择的内分泌治疗相比,amcenestrant单药治疗未达到改善无进展生存期(PFS)的主要终点,Amcenestrant因此也成为了首个在关键临床中披露阴性数据的口服SERD。 AMEERA-3是一项随机、开放标签、II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amcenestrant单药治疗vs医生选择的单药内分泌治疗(包括氟维司群、阿那曲唑、来曲唑、依西美坦以及他莫昔芬)在既往接受过激素治疗的ER+/HER2-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的主要终点是由独立中心审查评估的PFS,研究的次要终点包括总生存期(OS)、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临床获益率(CBR)、缓解持续时间(DoR)以及安全性和生活质量评估。 赛诺菲表示将继续评估AMEERA-3试验数据,并与研究人员合作公布完整结果。amcenestran联合palbociclib一线治疗ER+/HER2-MBC的AMEERA-5研究以及早期乳腺癌患者辅助治疗的AMEERA-6研究将继续进行。 无独有偶,4月25日,罗氏公布第一季度财报,同时该公司透露口服SERD giredestrant在acelERA试验中未能达到改善PFS的主要终点。 6.PARP抑制剂卵巢癌后线适应症接连撤回 11月11日,GSK宣布撤回PARP抑制剂尼拉帕利二线治疗卵巢癌的部分适应症。早在今年9月,FDA撤回了尼拉帕利末线治疗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的适应症,同时撤回的还有奥拉帕利和卢卡帕利末线治疗卵巢癌的适应症。 近日撤回尼拉帕利末线治疗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的适应症,撤回的决定基于FDA对ENGOT-OV16/NOVA III期试验最终总生存期(OS)分析的审查。在NOVA试验的最终OS结果中,非BRCA突变患者(non-gBRCA)队列的OS次要终点的风险比(HR)为1.06 (95% CI: 0.81-1.37)。 奥拉帕利撤回的适应症为用于治疗有害或疑似有害生殖细胞系BRCA突变(gBRCAm)的晚期卵巢癌成人患者,这些患者接受过三线或三线以上的化疗。 今年9月撤回的适应症为单药治疗有害BRCA突变(生殖细胞系和/或体细胞)相关的晚期卵巢癌患者,这些患者既往接受过二线或二线以上的化疗。此次撤回是基于III期ARIEL4的最新数据。结果显示,卢卡帕利虽然可以延缓患者的疾病进展,但在化疗期间使患者死亡风险增加。 7.卡博替尼联合疗法治疗NSCLC的III期研究失败 12月8日,益普生(Ipsen)宣布,其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卡博替尼的一项III期研究(CONTACT-01)未达到显著延长总生存期(OS)的主要终点,但未公布具体数据。该研究共纳入366例患者,旨在评估卡博替尼联合阿替利珠单抗和多西紫杉醇治疗未突变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这些患者在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含铂化疗时或之后出现疾病进展。该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总生存期,次要终点包括无进展生存期、客观缓解率和缓解持续时间。 8.疗效欠佳 波齐替尼上市遭拒 11月25日,Spectrum Pharmaceuticals宣布,三代EGFR抑制剂poziotinib(波齐替尼)的新药申请(NDA)遭FDA拒绝,用于先前接受过治疗的携带HER2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 此次NDA是基于II期ZENITH20研究中队列2的积极结果。该研究共包含7个队列,患者需接受每日1次16mg的波齐替尼: […]

玉米
手术切除肿瘤后,为防止复发,一定要做好这5件事儿!

手术切除肿瘤后,为防止复发,一定要做好这5件事儿!

张大爷两年前因为咳嗽、胸痛检查得了早期肺癌,在医生的建议下将肿瘤病灶切除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张大爷出院了。“死里逃生”让他觉得“癌症也不过如此”,没有什么可怕的,于是不顾家人的反对,又抽起了烟!但不幸的是,今年初张大爷再次咯血,没错,肺癌复发了! 你是不是也认为,肿瘤手术之后就可以“一劳永逸”了?那就大错特错了! 肿瘤手术是将肿瘤及其周围组织切除,范围一般较大,切除组织对身体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影响,加上很多患者术后还要接受放化疗等辅助治疗。此时,患者身体往往比较虚弱,方方面面都需要精心呵护,稍有不慎就可能影响康复,甚至增加复发转移的风险! 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肿瘤术后的需要注意的事项,以期能够降低复发转移风险! 改变生活习惯 像张大爷一样的人并不少见,手术之后以为自己痊愈了,体内没有癌细胞了,心态上得到放松,于是又延续了以往的坏习惯,比如:吸烟、喝酒、熬夜、吃饭不规律等。癌细胞在这些不良习惯的“催化”下,很容易卷土重来。 辅助治疗 很多肿瘤患者认为,手术切除了肿瘤组织就等于治疗结束了,就拒绝接受其他治疗。但事实并非如此,大多数患者在手术之后还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化疗和放疗。 此时的放化疗是一种辅助治疗,可以帮助清除体内残存的癌细胞,用以巩固手术治疗效果。反之,如果不进行巩固治疗,“潜伏”在体内的癌细胞可能会逐步扩散,最终导致肿瘤复发转移! 定期复查 手术虽然切除了绝大部分的肿瘤组织,但是不能确保“潜伏”的肿瘤细胞不会“逃窜”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引起肿瘤转移。 定期复查可以及时发现肿瘤组织的动态,一旦发现有转移的苗头,可立即展开治疗“攻击”;如果不能按时复查,肿瘤很可能在身体的其他部位“生根发芽”,等到出现症状时,可能已经到了不可挽回的局面。因此,肿瘤患者手术后仍需要重视定期复查! 保持良好的心态 手术后肿瘤患者往往提心吊胆,生怕肿瘤复发转移,常常处于焦虑、抑郁、自责的状态中,殊不知,这样的情绪会加速肿瘤的转移扩散。 建议患者术后保持良好的心态,多与家人聊天,做一些感兴趣的事情来放松心情,鼓励患者重返社会,回归到正常生活!也可以选择加入我们的患者群,和病友加强交流获得有效信息的同时,还能加强学习,舒缓情绪! 增强免疫力 手术对身体造成的创伤和治疗的副作用都对免疫系统施加了更大压力,免疫细胞无法抵御体内残余癌细胞的生长时,对一些本身体质就较差的肿瘤患者来说,容易导致肿瘤复发。 好的免疫力离不开营养物质供给,所以,肿瘤患者术后需注意: 食物荤素搭配。尽可能每天摄入豆类、谷薯、蔬菜、水果、畜禽肉鱼蛋奶等食物,并保证食物的多样化。 补充免疫系统最喜欢的营养素。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A、蛋白质、铁、锌、硒。 多喝水,促进新陈代谢。每天的饮水量应在 1500-2000 毫升,多次少量。建议饮用白开水或淡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少吃隔夜菜、加工肉类,戒烟酒。 写在最后 肿瘤切除并不代表痊愈!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做好以上事项,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复发转移风险。还有哪些防复发经验,欢迎私信、留言与我们分享!

玉米
当癌症遇上COVID-19 | NCCN指南3.2022版COVID-19与癌症合并患者的管理

当癌症遇上COVID-19 | NCCN指南3.2022版COVID-19与癌症合并患者的管理

关于 COVID-19 患者结局的第一批大型人群数据由国际严重急性呼吸道和新发感染联盟世界卫生组织临床表征协议英国发布【1】。 数据显示,在因COVID-19住院的20 133名患者中,有10%有恶性肿瘤病史。 据报道,这些患者的住院死亡率显著增加(风险比[HR],1.13;95%CI,1.02-1.24;P = .02)。 同时,重症监护国家审计和研究中心的人口水平数据显示,与其他病毒性肺炎(非 COVID-19)患者相比,入住重症监护室的癌症患者比例较低(2.5% vs 5.8%)。 在疫情期间,癌症患者作为一类特殊人群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由此NCCN指南针对这部分特殊人群给予了相应的管理建议。 肿瘤患者SARS-COV-2检测解释和传染性 建议使用下表来解释中度/重度免疫缺陷患者的SARS-CoV-2聚合酶链反应(PCR)/抗原检测。这些患者可能会在20天以上产生具有复制能力的病毒。建议结束隔离并请感染科专家会诊。 • 据报道,在中度或重度免疫功能低下超过20天,以及SARS-CoV-2检测结果阳性后>140天的患者中,检测到亚基因组SARS-CoV 2 RNA或发现恢复具有复制能力的病毒。从COVID-19中恢复的患者在发病后3个月内可继续检测到SARS-CoV-2 RNA和存在上呼吸道症状。然而,延长对病毒RNA的检测可能并不意味着更高的感染风险和传播风险。如果患者的核酸扩增检测持续阳性超过30天,额外的检测可能包括分子研究、确定PCR周期阈值(Ct),或在尝试鉴定有复制能力病毒的同时请感染科专家会诊。 • 与有复制能力病毒脱落>20天相关的免疫功能低下情况包括:实体瘤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接受积极治疗、实体器官移植和服用IST、接受CAR-T细胞治疗或HCT(在接受移植或口服免疫抑制剂治疗2年内)、中度或重度原发性免疫缺陷、用高剂量皮质类固醇进行积极治疗(即,使用≥20mg/天的强的松或等效药物持续时间≥2周)、烷化剂、抗代谢药物、移植相关免疫抑制药物、归类为重度免疫抑制的癌症化疗药物、其它免疫抑制或免疫调节的生物制剂。 SARS-COV-2阳性患者抗癌治疗的考虑事项 • 延迟癌症导向治疗的持续时间取决于临床SARS-CoV-2感染的严重程度(即轻度、中度、重度、无症状)、恶性肿瘤的类型和状态、延迟治疗导致的癌症复发和进展的风险、共病、治疗的类型和强度以及治疗方案的不良反应。 • 如果由于不受控制的癌症而迫切需要抗癌治疗,应在肿瘤内科医生的指导下实施。 a.SARS-CoV-2感染严重程度患者分级: 轻度疾病定义为有COVID-19的体征和症状(如发烧、咳嗽、喉咙痛、不适、头痛、肌肉疼痛、恶心、呕吐、腹泻、味觉和嗅觉丧失),但没有呼吸短促、呼吸困难或胸部影学异常的患者。中度疾病定义为在临床评估或影像学检查时出现下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和室内空气环境下血氧饱和度(SpO2)≥94%的 患者。 重症定义为在室内空气环境中SpO2低于94%、动脉血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之比(PaO2/FiO2)<300 mm Hg、呼吸频率>30次/分钟、或肺部浸润>50%的患者,包括辅助 供氧(通过高流量设备吸氧或接受无创通气)的患者。 危重症定义为存在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和/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包括接受机械通气和体外机械氧合(ECMO)的患者和存在终末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 b.对于SARS-CoV-2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无症状患者,一些医务人员将抗癌治疗延迟的持续时间更短。 对显著暴露于SARS-COV-2的患者进行癌症导向治疗的考虑事项 • 显著暴露于SARS-CoV-2后,病毒传播的确切风险尚不清楚,取决于许多变量(如受感染者的症状、接触的持续时间和接近程度、室内通风、宿主易感性、病毒变异)。家庭接触者是SARS-CoV-2传播的最高风险。 • 如果患者发生病毒传播,COVID-19潜伏期上限为14天。 • 延迟抗癌治疗的持续时间取决于恶性肿瘤的类型和状态以及推迟治疗导致癌症复发和进展的风险。如果由于癌症无法控制而迫切需要进行抗癌治疗,则应根据肿瘤内科专家的判断施行治疗。 c. 根据CDC的定义,SARS-CoV-2显著暴露是指与已知感染SARS-CoV 2的人有过密切接触(在6英尺[约为1.83米]内,24小时内总共接触≥15分钟)的患者。更具传染性的 病原体,传播可能需要更少的暴露时间 癌症患者的COVID-19管理 • 癌症的异质性、不同癌症治疗方案的复杂性和数量以及COVID-19患者临床的变异性,试图用单一方法来管理所有癌症患者的新冠肺炎是行不通的。 • 癌症患者对COVID-19的治疗建议与非癌症患者基本相似;然而,一些新的疗法已经可用,表明对癌症患者和/或其他更严重疾病的危险因素有相应的好处。 • 下边列出了目前可用的COVID-19治疗方案、给药剂量和临床适应症。 • 关于基于COVID-19的检测、感染控制措施和当前治疗的循证数据的综合信息,建议访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传染病学会新冠肺炎指南。 癌症患者的COVID-19治疗情况 d单克隆抗体治疗不应用作新冠肺炎疫苗的替代方案。接受单克隆抗体治疗的患者仍应接种新冠肺炎疫苗系列;然而,单克隆抗体治疗会干扰疫苗产生的免疫应答。注意,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状态不应影响使用单克隆抗体治疗新冠肺炎的决策或治疗时间。 […]

玉米
未来已来——细数2023年最值得关注的肿瘤药物

未来已来——细数2023年最值得关注的肿瘤药物

抗体疗法在过去一年中出现了大幅增长,美国及其他国家年度批准数量似乎即将达到或超过之前的记录,监管机构正在评估大量抗体疗法的上市应用。我们将抗体治疗性定义为包含来自抗体基因的至少一个结合位点的蛋白质分子。在纳入癌症患者的晚期临床研究中,有17种抗体疗法由赞助公司提供,值得注意的是,其中5项是双特异性的,2项是adc,这表明如果未来这些格式获得批准,它们将对医疗变得越来越重要。今天就跟随小编来盘点及期待一下2023年最值得关注的抗体以及它们相应的细节吧。 1 IBI310     IBI310是由Innovent Biologics公司开发的人源性抗ctla -4抗体。NMPA已授予IBI310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患者的突破性治疗认定。Innovent计划与NMPA共同提交一份关于IBI310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二线宫颈癌的NDA。    NDA将包括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2期试验的结果,该试验在205例一线和后期化疗失败或不耐受铂类化疗的晚期宫颈癌患者中评估了IBI310与安慰剂联合Tyvyt(信迪利单抗)的疗效和安全性。 2 Odronextamab     Odronextamab (REGN1979)是一种靶向CD20和CD3的人IgG4κ T细胞结合双特异性抗体,具有Fc修饰以稳定铰链(S228P)和降低Fc效应功能(E234P、F234V、L235A)。再生元制药(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正在开发Odronextamab,用于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b细胞NHL。FDA已批准odronextamab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FL和DLBCL的快速通道(Fast Track)认证。Regeneron预计BLA将于2023年下半年提交。 3 Cosibelimab     Cosibelimab (CK-301)是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于2015年获得Checkpoint Therapeutics公司授权的人抗pd – l1 IgG1λ抗体。该公司于2022年7月成功完成了与FDA的两次BLA前会议,cosibelimab治疗转移性和局部晚期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的BLA提交预计将于2023年底。cosibelimab的MAA提交预计将于2023年第二季度。 4 Apamistamab-I-131    阿帕米司他单抗- i -131 (Iomab-B)是碘-131放射性标记的小鼠IgG1κ抗体,靶向CD45,而CD45是在正常免疫细胞以及白血病和淋巴瘤细胞(包括骨髓内的细胞)上表达的免疫细胞标志物。制药公司正在开发这种用于骨髓靶向放射的抗体,作为异基因骨髓移植(BMT)前用于活动性、复发性或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预处理疗法。FDA和EMA均已将Iomab-B指定为这一适应证的孤儿药。Actinium已与Immedica AB合作,成为其欧洲、中东和北非的商业伙伴,并预计在2023年上半年提交BLA。 5 Datopotamab deruxtecan     Datopotamab deruxtecan (DS1062)是一种抗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 (TROP2)人源化IgG1κ抗体,该抗体与DXd(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艾塞替康(exatecan)的衍生物)耦联。与TROP2结合后,DS1062被内化进入肿瘤细胞,DXd被释放,诱导表达TROP2的肿瘤细胞的DNA损伤和凋亡。2020年7月,第一三共株式会社(Daiichi Sankyo)和阿斯利康(AstraZeneca)达成全球合作,共同开发datopotamab deruxtecan,但第一三共株式会社在日本拥有ADC的专有权。阿斯利康已表示,他们预计将在2023年上半年向监管机构提交datopotamab deruxtecan用于有和无可采取措施的改变的二线NSCLC的治疗(包括基因组改变[AGAs]),并可能在2023年下半年提交用于二线或三线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以及一线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包括AGAs) 。 6 Zolbetuximab     唑贝妥昔单抗(Zolbetuximab, IMAB362)是一种抗claudin 18.2 (CLDN18.2)嵌合IgG1κ抗体。CLDN18.2的表达局限于健康组织的胃黏膜紧密连接处,但由于恶性细胞的细胞极性改变,CLDN18.2的表位暴露在癌细胞表面。欧盟授予唑贝妥昔单抗治疗胃癌的孤儿药认定。公司来计划在其2023财年(2023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向监管机构申请批准唑贝妥昔单抗用于治疗胃腺癌和GEJ腺癌。 […]

玉米
【科普】肺癌、食管癌患者化疗期“阳”了,口服化疗药可以吗?

【科普】肺癌、食管癌患者化疗期“阳”了,口服化疗药可以吗?

与普通人群相比 肿瘤患者在治疗期间 自身免疫力往往偏低 且同时可能伴有一些基础疾病 导致新冠病毒在入侵时更易繁殖和扩散 随之增加重症发生的风险   如果胸部肿瘤患者感染新冠病毒 肿瘤化疗是否需要中断? 何时又能重启化疗?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深入了解一下 胸部肿瘤患者最关心的这些问题 化疗期间如果感染新冠 会不会对身体有伤害? 虽然奥密克戎毒株毒力下降,但肿瘤患者还是要尽可能做好防护,避免过早感染和反复多次感染。感染新冠后需暂停放化疗、免疫治疗,待转阴后再重启,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靶向药物可以持续服用,无需停药。 虽然现在奥密克戎变体毒力大幅下降,但肿瘤患者仍有一定风险。肿瘤患者普遍免疫力较低,尤其在接受放化疗等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治疗期间。与此同时,肿瘤患者免疫清除能力低,病灶入侵时就更容易繁殖和扩散,导致重症的发生。不管是治疗期还是康复期,肿瘤患者感染新冠后转重症的风险高于普通人。即使是早期肿瘤,接受手术后完全根治,创伤带来的免疫低下也会持续大约半年。 针对癌症患者的新冠病毒感染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全中国范围内监测COIVD-19病例,分析了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590例病例。 分析指出,由于恶性肿瘤和化疗、手术等抗癌治疗,使癌症患者全身处于免疫抑制状态,癌症患者比未患癌症的个体更容易发生感染,且预后更差。不仅如此,研究还发现与非癌症患者相比,癌症患者发生严重事件(进入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有创通气或死亡)的风险高出近五倍,前者为8%,而后者为39%。 化疗期间感染新冠 患者正确做法是什么? 是否可以过一段时间化疗? 肿瘤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国内外指南均建议推迟抗肿瘤治疗。推迟抗肿瘤治疗的持续时间取决于临床新冠感染的严重程度(即轻度、中度、重度、无症状)、恶性肿瘤的类型和状态、推迟治疗导致癌症复发和进展的风险、合并症、治疗的类型和强度、以及治疗方案的不良反应。 但需注意,无论是何种程度感染,如果由于癌症无法控制而迫切需要进行抗癌治疗,则应根据肿瘤内科专家的判断施行治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实体肿瘤患者防护和诊治管理相关问题中国专家共识(2022 版)》推荐:新冠病毒感染的肿瘤患者在相关症状完全缓解、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连续 2 次,间隔 24h),可考虑重启抗肿瘤治疗。 综上所述,建议对患者进行个体化讨论,充分评估抗肿瘤治疗指征、治疗目标以及治疗耐受性等因素,合理选择重启时机。 研究发现,癌症患者的新冠感染风险可能高于非癌症患者,且更易发生严重事件,病情恶化更快。此外,癌症患者在感染新冠后预后较差。这些都提示着临床医生,在快速恶化的情况下,更应密切地关注癌症患者的生存状况。 对此,研究者提出三大策略来管理疫情中的肺癌患者: 1、在新冠疫情流行区,应考虑推迟稳定癌症的辅助化疗或择期手术; 2、应对癌症患者或癌症幸存者做出更有力的个人防护规定; 3、当癌症患者感染新冠时,尤其是老年患者或有其他合并症的患者,应考虑进行强化监测或治疗。 新冠感染康复后 多久之后能够继续开展化疗? 相关研究显示,导致肿瘤患者自新冠病毒感染痊愈后治疗终止的最常见原因是体力状态恶化,其次是疾病快速进展和脏器功能异常。 所以,重启抗肿瘤治疗应根据患者状态、疾病分期、治疗目标调整治疗策略,旨在减少抗肿瘤治疗相关并发症,降低治疗相关脏器不良反应,缩短住院时间和避免非预期住院。 调整治疗应注意减少免疫抑制、减少住院次数、缩短住院时间、避免静脉给药和避免其他不良反应。 在同等疗效的前提下,优先选择靶向治疗、口服药物和周期较长的方案,并充分利用门诊方式、日间诊疗模式,减少患者在院停留时间及来院次数。接受减量和调整方案治疗的患者其总体预后与维持原治疗方案的患者相当。 因新冠错过了原本的化疗时间 会不会影响肿瘤治疗效果? 由于化疗会产生抑制免疫的效果,因此患者在感染新冠期间应先暂停化疗,同时注意监测血常规,避免白细胞低引起继发感染。免疫治疗涉及复杂的免疫过程,对新冠感染预后的影响暂未明确,加之免疫治疗半衰期长,1-3周的延后对疗效影响不会太大,因此,我们还是建议患者在新冠感染期内暂停化疗。 当然,如果肿瘤病情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话,则应寻求主管医生权衡利弊,必要时可以在严密监控下使用抗肿瘤治疗,或者换用低毒的药物进行过渡。  

玉米
乳腺癌患者如何选择化疗和内分泌治疗?

乳腺癌患者如何选择化疗和内分泌治疗?

一、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的人群选择 激素受体ER和(或)P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皆应接受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依据最新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AP)指南,尽管ER IHC染色为1%~100%的肿瘤皆被视为ER阳性,但ER IHC染色为1%~10%为ER低表达。ER低表达时生物学行为通常与ER阴性乳腺癌相似,在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中的获益较少,在做治疗决策时也应当考虑到这一点。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前谈话   1. 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目的是降低肿瘤复发率,提高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 2. 内分泌治疗的不良反应。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与其他辅助治疗的次序 辅助内分泌治疗与化疗同时进行可能会降低疗效,一般在化疗之后进行,但可以与放疗(他莫昔芬除外)及曲妥珠单抗治疗(±其他抗HER2治疗)同时进行。没有明确证据显示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与化疗药物合用会降低疗效,但单独化疗诱导的OFS也许会增加内分泌治疗的效果。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方案   绝经前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方案: 1. 辅助内分泌治疗有3种选择:他莫昔芬、OFS加他莫昔芬、OFS加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OFS药物推荐用于高复发风险的患者,具体需综合考量年龄、肿块大小、淋巴结状态、组织学分级、Ki-67增殖指数等,亦可采用STEPP评分评估,具体可参见《中国早期乳腺癌卵巢功能抑制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8年版)》。对于年轻(<35岁)的乳腺癌患者,更推荐OFS加芳香化酶抑制剂。根据多基因检测的结果,国内外专家也认为有不利因素的亦可考虑加用OFS药物。 2. 使用他莫昔芬的患者,治疗期间注意避孕,并每6~12个月行1次妇科检查,通过B超检查了解子宫内膜厚度。服用他莫昔芬5年后,如患者仍处于绝经前状态,部分患者(如高危复发)可考虑延长服用期至10年。目前尚无证据显示,服用他莫昔芬5年后的绝经前患者,后续应用OFS药物联合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会进一步使患者受益。托瑞米芬在绝经前乳腺癌辅助治疗中的价值尚待大型临床研究的确认,在中国日常临床实践中,托瑞米芬常被用于代替他莫昔芬。 3. OFS方式有药物去势、手术切除卵巢、卵巢放射线照射(推荐药物性卵巢去势作为首选)。若采用药物性OFS,目前推荐的治疗时间是5年,但中危患者也可选择使用2~3年。对于接受了5年药物性OFS+他莫昔芬/AI治疗的特别高危的绝经前患者,尽管没有较强的循证医学证据,后续也可以考虑延长他莫昔芬单药治疗,或继续维持原方案的延长治疗。绝经前患者在使用GnRHa过程中,无需定期进行雌激素水平检测。药物性卵巢去势,专家团投票认为1月剂型和3月剂型疗效基本相似。 4. 高危患者应用他莫昔芬5年后,如处于绝经后状态可继续服用芳香化酶抑制剂5年,未绝经可继续使用他莫昔芬满10年。 5. 芳香化酶抑制剂和LHRHa可导致骨密度(BMD)下降或骨质疏松,因此在使用这些药物前常规推荐BMD检测,以后在药物使用过程中,每12个月监测1次BMD,并进行BMD评分(T-score)。T-score小于-2.5,为骨质疏松,可开始使用双膦酸盐或地舒单抗(denosumab)治疗;T-score为-2.5~-1.0,为骨量减低,给予维生素D和钙片治疗,并考虑使用双膦酸盐;T-score大于-1.0,为骨量正常,不推荐使用双膦酸盐。 6. 绝经前患者内分泌治疗过程中,因月经状态改变可能引起治疗调整。 绝经后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方案: 1. 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可以向所有绝经后的ER和(或)PR阳性患者推荐,尤其是具有以下情况的患者: ① 高复发风险患者; ② 对他莫昔芬有禁忌的患者或使用他莫昔芬后出现中、重度不良反应的患者; ③使用他莫昔芬20 mg/d×5年后的高风险患者。 2. 芳香化酶抑制剂可以从一开始就应用5年(来曲唑、阿那曲唑或依西美坦)。不同种类的芳香化酶抑制剂都可选择,药物耐受性和安全性是保障长期内分泌治疗效果的关键。Ⅰ期患者通常建议5年辅助内分泌治疗。对于Ⅱ期淋巴结阴性患者,如初始采用他莫昔芬5年治疗,可推荐芳香化酶抑制剂或他莫昔芬5年;如初始采用5年芳香化酶抑制剂的患者,或采用他莫昔芬治疗2~3年后再转用芳香化酶抑制剂满5年的患者无需常规推荐延长内分泌治疗。对于Ⅱ期淋巴结阳性患者,无论其前5年内分泌治疗策略如何,均推荐后续5年芳香化酶抑制剂的延长治疗。对于Ⅲ期患者,推荐5年芳香化酶抑制剂的延长治疗。延长治疗的患者,其内分泌治疗总时长为8~10年。 3. 选用他莫昔芬20 mg/d×5年,是有效而经济的治疗方案。治疗期间应每6~12个月行1次妇科检查,通过B超检查了解子宫内膜厚度。 4. 对于≥4个阳性淋巴结的ER阳性乳腺癌患者,无论绝经前或绝经后,均可考虑在标准辅助内分泌治疗基础上增加CDK4/6抑制剂阿贝西利强化2年;1~3个淋巴结阳性且伴有G3/T3/Ki-67≥20%至少一项高危因素的ER阳性患者使用阿贝西利强化也可考虑。   二、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人群选择 多基因检测工具( Oncotype DX ® 、MammaPrint®等)有助于指导辅助化疗的决策,但推荐使用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工具,并期待基于中国人群的检测数据及其预后预测价值分析。对于不具备条件或不愿意接受多基因检测工具检测的患者,辅助化疗与否应综合考虑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患者生理条件和基础疾患、患者的意愿、化疗的可能获益和不良反应等进行决策。 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普及和检测费用降低,易感风险基因检测的成本效益将会显著提高,患者年龄将逐渐成为非限制因素。如需要进行易感性咨询与风险评估、并期望针对BRCA致病突变携带者进行PARP抑制剂靶向治疗时,推荐行BRCA等遗传易感基因检测。 a:此时可不做多基因检测(如21基因或70基因)。目前中国国内缺乏Oncotype DX等原研产品,多数实验室或病理科采用自制检测工具, 不同单位之间的结果可能存在差异或分歧,因此,在需要参考多基因检测时,推荐使用原研产品,或具备相应资质实验室和病理科。 […]

玉米
替雷利珠单抗第12项适应症上市许可申请已获受理,用于治疗一线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肝细胞癌

替雷利珠单抗第12项适应症上市许可申请已获受理,用于治疗一线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肝细胞癌

百济神州公司于2022年12月30日宣布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药品审评中心(CDE)已受理百泽安®(替雷利珠单抗)用于治疗一线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肝细胞癌(HCC)患者的新适应症上市许可申请。本次递交的sBLA基于RATIONALE 301(NCT03412773)的临床试验数据。该临床试验从亚洲、欧洲和美国各研究中心共入组674例患者,其结果以最新突破口头报告的形式公布于2022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大会。    替雷利珠单抗是一种人源化的PD-1抗体。替雷利珠单抗的Fc段经过基因工程的改构,所以,当它在跟巨噬细胞的Fcγ受体结合的时候,能够消除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吞噬作用(ADCP效应),从而降低T细胞的耗竭,加强细胞免疫的功能,这是其跟其它抗体比较的一个特点。另外,替雷利珠单抗的Fab段跟PD-1分子结合的亲和力非常强,解离速度却缓慢,能够保持对PD-1的高亲和力和低解离速率,彻底激活身体里杀伤肿瘤的作用。 在之前的RATIONALE 208研究中替雷利珠单抗在二线及以上治疗中显示出了令人鼓舞存获益,并在去年6月份获批肝细胞癌一线治疗失败的二线及以上的适应症。随后的RATIONALE -301是一项全球性的III期随机、开放标签、多中心研究,评估与索拉非尼相比,替雷利珠单抗作为成人不可切除HCC患者的一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此研究的主要终点是两个治疗组的总生存期的非劣效性比较,关键次要终点是盲态独立审查委员会(BIRC)根据RECIST 1.1 版评估的总体缓解率。其他次要终点包括根据BIRC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缓解持续时间和至疾病进展时间等的有效性评估,还有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指标,以及安全性与耐受性。根据ESMO22公布的数据来看,替雷利珠单抗单药治疗晚期肝癌的OS并不劣效于索拉非尼。     共有674名患者被随机分组(n=342,TIS;n=332,SOR);在数据截止时(2022年7月11日),最短研究随访时间为33个月。在最终分析中,RATIONALE-301达到了OS非劣效性的主要终点,mOS:15.9个月(TIS)vs14.1个月(SOR)(HR:0.85[95.003%CI:0.712,1.019])。与SOR相比,TIS与更高的ORR(14.3%对5.4%)和更持久的反应(mDoR:36.1个月对11.0个月)相关。TIS的中位PFS为2.2个月,SOR为3.6个月(HR:1.1[95%CI:0.92,1.33])。TIS与SOR的中位治疗持续时间更长(4.1个月对2.7个月)。两种治疗的安全性与之前的报告一致。与SOR相比,TIS的≥3级AE(48.2%对65.4%)和导致停药的AE(10.9%对18.5%)的发生率较低;两种治疗中导致死亡的AE均较低(4.4%,TIS;5.2%,SOR)。≥5%TIS治疗患者发生的免疫介导AE为肝炎(5.3%)和甲状腺功能减退(5.3%)。 百济神州全球研发负责人汪来博士表示:“虽然中国的HCC发病率持续上升,但其治疗现状并未取得相应进展,较新的治疗方案所带来的生存获益相对有限,多激酶抑制剂的耐受性也仅为次优。百济神州针对百泽安®用于HCC治疗高标准地开展了全球临床开发项目,我们相信该项目所产出的证据有力地支持了百泽安®有效性和耐受性良好的特征。我们将持续与NMPA就本次申请紧密沟通,为中国HCC患者带来新治疗选择。”    

玉米
最新医生问答
最新抗癌笔记
top3

新年打卡

2024年02月17日
top4

好久没来

2024年02月17日
top5

CR

2024年02月01日
top6

七周年纪念!

2024年01月25日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 666 获取解锁验证码
步骤:[ 打开微信]->[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三阴姐妹互助圈"公众号输入 666 获取验证码],即可永久解锁本站全部文章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