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肿瘤资讯
治疗乳腺癌脑转移,小分子TKI vs大分子单抗哪家强?替雷利珠单抗一线治疗胃癌临床试验结果积极|肿瘤情报

治疗乳腺癌脑转移,小分子TKI vs大分子单抗哪家强?替雷利珠单抗一线治疗胃癌临床试验结果积极|肿瘤情报

要点提示 THE LANCET ONCOLOGY: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脑转移效果可观 Cancer Cell:MEK抑制剂或可增强免疫与化疗的协同作用 新药:国产FGFR抑制剂Pemigatinib在中国香港获批上市 新药: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用于一线治疗胃癌的Ⅲ期临床试验取得积极结果 新药:国产口服小分子PD-L1抑制剂获批临床 01 THE LANCET ONCOLOGY: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脑转移效果可观 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发生脑转移的风险很高,且缺乏有效的治疗选择。近日,一项探究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在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和脑转移患者中的活性和安全性的研究发表在THE LANCET ONCOLOGY上,研究表明,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脑转移具有可观的临床活性及安全性。 官网截图 研究者在中国八家三级医院进行了一项多中心、单臂、两队列得II期试验。A组为初治性HER2阳性脑转移,B组为放疗后疾病进展的患者,接受吡咯替尼400mg口服,每日一次,卡培他滨1000mg/m2口服,每日两次,连服14天,随后每3周休息7天,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无法耐受的不良反应。主要终点为研究者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估标准(版本1.1)确认的颅内客观缓解率。 在2019年1月29日至2020年7月10日期间共招募了78名女性。A组的颅内客观缓解率为74.6%(95%CI:61.6–85.0),B组为42.1%(95%CI:20.3–66.5)。最常见的3级或以上的突发不良反应是腹泻(A组为24%,队列B为21%)。A组中的两名(3%)患者和B组中的三名(16%)患者具有与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 这是第一项显示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在HER2阳性乳腺癌和脑转移患者中的活性和安全性的前瞻性研究,特别是在未接受放射治疗的人群中,值得在随机对照试验中进行进一步验证。 02 Cancer Cell:MEK抑制剂或可增强免疫与化疗的协同作用 PD-1/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已成为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mNSCLC)患者的标准治疗,然而培美曲塞和顺铂(PEM/CDDP)化疗无法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产生协同作用。近日,一项探究MEK抑制剂通过诱导癌细胞中的CXCL10来克服化学免疫治疗耐药性的研究发表在Cancer Cell上,结果显示MEK抑制剂和化疗联合与PD-L1阻断具有协同作用。 官网截图 研究者将肺肿瘤模型中PEM/CDDP化疗无法与ICIs协同作用的治疗失败现象与其无法诱导CXCL10表达和CD8T细胞募集联系起来。使用药物筛选,研究者发现将MEK抑制剂(MEKi)与PEM/CDDP联合可触发肿瘤细胞CXCL10分泌和CD8 T细胞招募,使其对ICIs敏感。PEM/CDDP联合MEKi促进视神经蛋白(OPTN)依赖性线粒体自噬,从而以线粒体DNA和TLR9依赖性方式产生CXCL10。TLR9或自噬/线粒体自噬抑制可消除PEM/CDDP联合MEKi/抗PD-L1治疗的抗肿瘤疗效。此研究结果强调了TLR9和OPTN依赖性线粒体自噬在增强化学免疫治疗效果中的作用。 03 新药:国产FGFR抑制剂Pemigatinib在中国香港获批上市 继2020年4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后,1月24日信达生物宣布达伯坦(Pemigatinib)获得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卫生署(DH)批准用于治疗成人既往至少接受过一次系统性治疗后疾病进展、伴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GFR2)融合或重排、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胆管癌。 Pemigatinib是一种针对FGFR亚型1/2/3的强效选择性口服抑制。一项针对Pemigatinib名为FIGHT202的II期、开放性、单臂、多中心的研究显示,患者客观缓解率为37.0%(95%CI:27.94-46.86),耐受性良好,其中高磷酸血症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5%。 04 新药: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用于一线治疗胃癌的Ⅲ期临床试验取得积极结果 2022年1月24日,百济神州宣布替雷利珠单抗(百泽安)联合化疗用于一线治疗胃或胃食管结合部癌的RATIONALE 305Ⅲ期临床试验取得积极结果。 在期中分析中,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在PD-L1表达阳性的患者中达到了总生存期(OS)的主要终点,需进一步随访以评估意向治疗患者人群(ITT)的总生存期获益。替雷利珠单抗的安全性结果与此前试验中的观察一致,与化疗联用未出现新的安全性警示。 05 新药:国产口服小分子PD-L1抑制剂获批临床 1月24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显示,和誉医药一种全新口服小分子PD-L1抑制剂ABSK043胶囊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受理。全球已有多款PD-1/PD-L1抗体药物获批上市,但并无小分子药物获批。ABSK043已在澳大利亚开展针对实体肿瘤的I期临床试验。 ABSK043可与PD-L1特异性结合并诱导其从细胞表面内吞,有效地抑制PD-1/PD-L1的相互作用,恢复PD-L1介导的T细胞活化抑制。作为小分子PD-L1抑制剂,ABSK043可克服单抗成本高、口服吸收生物利用度低、半衰期长及免疫原性等缺点。   参考文献: [1]Meric-Bernstam F,et al.Futibatinib,an Irreversible FGFR1-4 Inhibitor,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Solid Tumors Harboring […]

半夏
史上最长随访!卡培他滨治疗早期乳腺癌15年OS高达78%!

史上最长随访!卡培他滨治疗早期乳腺癌15年OS高达78%!

卡培他滨是一种口服的氟尿嘧啶前体药物,目前被批准用于晚期乳腺癌的治疗。近年来,科学家们也在不断探索卡培他滨作为新辅助剂或辅助剂治疗早期乳腺癌。 最近一项基于个体患者数据的随机试验荟萃分析发现,在标准辅助化疗方案中加用卡培他滨可延长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在临床前模型中,多西他赛、紫杉醇和环磷酰胺等药物会增加癌症胸腺嘧啶磷酸化酶浓度,从而可能改善肿瘤内卡培他滨向氟尿嘧啶的转化,这表明与卡培他滨单药相比,卡培他滨与这类药物联合使用可提高疗效。但是,单用卡培他滨替代标准化疗并不能改善无病生存期。由于乳腺癌复发时间较晚,目前评估卡培他滨治疗早期乳腺癌的试验中几乎没有获得长期OS数据。 终于,《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于2022年1月12日在线发表了芬兰卡培他滨试验FinXX研究的15年随访结果,该结果是目前基于针对乳腺癌的辅助或新辅助卡培他滨试验报告的最长随访时间。 15年后终逆袭! TNBC患者接受卡培他滨OS获益显著 FinXX研究是一项随机、开放标签、多中心试验,评估卡培他滨与含紫杉烷和蒽环类药物的辅助化疗方案对早期乳腺癌的联合治疗。在2004年1月27日~2007年5月29日从芬兰和瑞典20家医院入组1495例腋结阳性或腋结阴性高危患者,1:1随机分配至: 卡培他滨组:包括3个周期多西他赛(T)+卡培他滨(X) →3个周期的环磷酰胺+表柔比星+卡培他滨(CEX, 753名患者) 对照组:包括3个周期多西他赛→3个周期的环磷酰胺+表柔比星+氟尿嘧啶(CEF, 747例患者) 在大约15年随访的基础上,对不同方案的患者总生存期进行分析。 该研究此前曾于JCO和JAMA Oncol发表了随访6年和随访10年的数据,遗憾的是均为阴性结果,两组间的RFS(6年和10年的HR分别为0.79和0.88,P分别为0.087和0.23)和OS(6年和10年的HR分别为0.73和0.84,P分别为0.080和0.15)均无显著差异。 本次OS数据收集于 2020 年 12 月 31 日,截至该日期,卡培他滨组存活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5.3年(范围:8.9-16.9年;四分位距:14.5-16.1年),对照组为15.4年(范围:10.8-16.9年;四分位距:14.8-16.0年)。与对照组相比,卡培他滨组的OS显著更长(HR 0.81;95% CI,0.66-0.99;P = .037;P = .044),加用卡培他滨降低了早期乳腺癌患者19%的死亡风险!对比此前两次阴性结果,卡培他滨这次的“逆袭”让人惊喜。 探索性亚组分析显示,接受卡培他滨联合治疗的 ER 阴性患者和 HER2 阴性患者往往比接受标准化疗治疗的患者活得更久。当激素受体状态(ER阳性和/或PR阳性vs. ER阴性和PR阴性)和HER2状态(阳性vs.阴性)形成4个亚组时,三阴性乳腺癌患者(TNBC)在用卡培他滨联合治疗时存活时间更长,而在其他三个亚组中观察到的生存获益很少。研究治疗和亚组之间未检测到显著的相互作用。 在TNBC亚组中,卡培他滨组的5年、10年和15年生存率分别为88.2%、 81.7%和74.5%;而对照组的则分别为75.2%,69.7%和64.2%((HR 0.59;95% CI, 0.36 ~ 0.97;log-rank检验P = 0.051;Gehan-Breslow-Wilcoxon检验P = 0.033)。 总的来说,FinXX研究长期随访结果表明:在包括多西他赛、环磷酰胺和表柔比星在内的化疗方案中加入卡培他滨可改善早期乳腺癌患者群体的OS,尤其是ER阴性、TNBC患者获益更显著。加用卡培他滨的辅助化疗或可作为一些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一种选择。 参考文献 Joensuu H, Kellokumpu-Lehtinen PL, Huovinen R, […]

半夏
2022 ASCO GI落下帷幕,肝胆肿瘤一线标准治疗格局再变

2022 ASCO GI落下帷幕,肝胆肿瘤一线标准治疗格局再变

2022年1月22日,万众瞩目的胃肠道肿瘤研讨会(ASCO-GI)落下帷幕。本次会议中,对包括肝胆肿瘤在内的胃肠道肿瘤现有的临床研究结果进行了发布。肝胆领域,联合治疗勇争先锋,一线治疗格局骤变! 度伐利尤单抗: 肝胆肿瘤一线治疗显著优于标准方案 “ 1 对比索拉非尼,D+T双免方案OS获益更多 HIMALAYA是一项开放、多中心、III期研究,研究对象为未接受过全身治疗的uHCC患者。总共有1171名患者被随机分为STRIDE方案组(N=393),度伐利尤单抗(D,N=389)或索拉非尼(S,N=389)。STRIDE方案(T300+D),即患者首先接受一次Tremelimumab(300mg)和度伐利尤单抗(1500mg)的联合给药,然后每隔4周仅仅接受度伐利尤单抗(1500mg)单药治疗。 在数据截止时,达到了主要研究终点:相比索拉非尼治疗,STRIDE方案的OS显著改善(mOS分别为16.4 vs 13.8个月;p=0.0035)。 相比索拉非尼单药治疗,度伐利尤单抗单药治疗也取得了不错的总生存期(16.6 vs 13.8个月,HR=0.86)。 没有发现新的不良反应,3/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发生在25.8% (STRIDE)、12.9% (D)和36.9% (S)的患者中;3/4级肝脏TRAE发生在5.9% (STRIDE)、5.2% (D)和4.5% (S)的患者中。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达到了预设统计学终点的阳性的临床试验,预期基于这一研究结果,D+T方案也会获批上市,成为晚期肝癌新的一线治疗方案。国际上,目前晚期肝癌的标准一线治疗是T+A方案(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在国内还有双达方案(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类似物)。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D+T方案使得OS显著获益,但延长的幅度相对最小。且这一双免方案不同于免疫联合靶向的联合方案,通过抗血管生存和抗PD-1的协调作用来发挥疗效,若患者对免疫治疗无相应的话则无法获益。因此,未来肝癌一线治疗的首选还需要再进行相应的研究和分析。 “ 2 胆道肿瘤一线治疗迎来变革: 度伐利尤单抗+化疗显著延长OS 在一项II期研究中,度伐利尤单抗 (PD-L1抑制剂)+ 吉西他滨+顺铂(GemCis)在晚期BTC中显示出有希望的抗肿瘤活性。TOPAZ-1 (NCT03875235)是首个评估一线免疫疗法+ GemCis治疗晚期BTC的全球III期研究。在这项研究中期分析的数据截止点(2021年8月11日),685名先前未经治疗的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复发或转移性BTC患者被随机分为度伐利尤单抗+ GemCis组(n=341)或安慰剂+ GemCis组 (n=344)。 该研究达到了主要研究终点。与安慰剂+ GemCis相比,度伐利尤单抗+ GemCis显著改善了OS(mOS分别为12.8 vs 11.5个月;p=0.021)。 与安慰剂相比,度伐利尤单抗也显著改善PFS (mPFS未7.2 vs 5.7个月;p=0.001)。度伐利尤单抗组的ORR为26.7%,安慰剂组为18.7%。 在安全性方面,62.7%接受度伐利尤单抗治疗的患者和64.9%接受安慰剂的患者发生了3/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TOPAZ-1研究是首个在全球III期研究中报告免疫疗法加化疗作为晚期BTC一线治疗的阳性结果,在预先指定的中期分析中达到了主要终点:度伐利尤单抗+ GemCis与安慰剂+GemCis相比,显示了具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延长总生存期,且没有增加额外的毒性。因此度伐利尤单抗+ GemCis是一种有效的一线治疗,并可能成为晚期BTC患者的一种新的治疗标准。 仑伐替尼助力肝癌一线治疗, 联合TACE改善患者总生存 LAUNCH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平行组的III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仑伐替尼+ TACE与仑伐替尼单独作为一线疗法在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共有338名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仑伐替尼加TACE治疗或仑伐替尼单药治疗。 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的中位OS为17.8个月,单药组的中位OS为11.5个月(P<0.001)。联合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明显长于单药组(10.6 vs 6.4个月,P<0.001);与单药治疗相比,仑伐替尼+TACE改善ORR (54.1% vs. 25%,P<0.001)。 […]

半夏
难治性肠癌有望迎来高效新方案:长征医院肿瘤科疑难肿瘤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难治性肠癌有望迎来高效新方案:长征医院肿瘤科疑难肿瘤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2022年1月22日,国内学者上海长征医院肿瘤科主任臧远胜教授团队开展的IMPROVEMENT研究结果在肿瘤领域老牌高水平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欧洲癌症杂志)》(JCR分区:Q1,中科院分区:医学1区TOP)发表,获得业界广泛关注。该研究针对难治性的BRAF V600E突变型肠癌患者,开展了由该团队原创的IMPROVEMENT治疗方案(FOLFIRI化疗联合维莫非尼与西妥昔单抗)的疗效探索,结果发现,该方案的治疗有效率达到81%,病灶的完全缓解率达到9.5%,疾病控制率达到9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到9.7个月,均显著高于目前指南推荐的标准方案。 为何要开展IMPROVEMENT研究?    BRAF V600E突变型肠癌患者占所有肠癌患者的比例约为5%-21%,总体预后不佳,晚期患者的生存时间仅1年左右,甚至更短,指南推荐方案目前以化疗联合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为主,但疗效差强人意,有效率在40%左右。而目前研究方向中一种是主要侧重于加强化疗方案,例如以三药方案FOLFOXIRI联合靶向治疗,有效率也仅为50%-60%,且副作用较大;另一种是主要侧重于靶向药物治疗为主,例如ANCHOR研究,有效率也不足50%。无论是强化化疗还是靶向联合的方案,中位PFS时间仅有半年,中位OS时间最长仅17个月左右。因此需要开展新治疗方案的探索。   基于该类型肠癌的最新发病机理研究进展,臧远胜教授团队长期聚焦于“篮子理论“指导的疑难肿瘤创新治疗研究,针对BRAF靶点,结合肠癌的肿瘤微环境特点,于2017年设计了FOLFIRI化疗联合维莫非尼与西妥昔单抗这一新的治疗方案,充分考虑了化疗与靶向治疗的均衡性,创新性地将两种化疗药物与两种靶向药物联合,结果在初期的研究探索中成功使得一名患者的取得了病情完全缓解的疗效,而在当时,既往的治疗方案尚无取得病情完全缓解的先例。基于上述基础,经伦理审批,于2018年启动了IMPROVEMENT研究。   IMPROVEMENT研究的方案设计、结果数据和意义?   方案设计:Cetuximab and vemurafenib plus FOLFIRI for BRAF V600E mutated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 (IMPROVEMENT),IMPROVEMENT研究为前瞻性单臂、单中心、II期临床研究, IMPROVEMENT研究的命名寓意着该研究使用的治疗方案能够显著改善(IMPROVE)BRAF V600E突变肠癌的治疗疗效。   结果数据:自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研究共入组21例患者,其中12例为一线治疗,9例为二线及后线治疗,在ITT人群分析中,2例达到完全缓解、15例部分缓解、3例疾病稳定,总体客观缓解率(ORR)为81%,疾病控制率(DCR)为95%,方案具有较高的缩瘤效果,平均最佳退缩比例为60.7%。ITT人群中的中位PFS时间为9.7个月(95%CI 6.3-10.9),中位OS时间为15.4个月(95%CI 8.5-15.4)。3 -4度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1.4%,无致死性AE发生。       结果意义: 1、IMPROVEMENT方案成为当前BRAF V600E肠癌治疗最高的ORR与PFS时间,有望为难治性肠癌患者提供超越所有既往标准方案疗效的新方案;   2、在IMPROVEMENT研究启动的三年后,2021年全球多中心BREAKWATER研究得以启动,使用了与IMPROVEMENT研究方案相类似的双化疗(FOLFIRI/mFOLFOX6)+ 双靶向(Encorafenib+西妥昔单抗)的治疗方案,BREAKWATER研究将进一步验证IMPROVEMENT治疗模式的临床意义,而IMPROVEMENT研究成果也预示着BREAKWATER研究方案治疗BRAF V600E突变肠癌的美好前景(论文审稿人评价:Activity data of IMPROVEMENT are very promising thinking about the ongoing phase III trial […]

半夏
胆管癌首款靶向药Pemigatinib中国香港上市!二线治疗OS显著延长17个月,DCR达100%!

胆管癌首款靶向药Pemigatinib中国香港上市!二线治疗OS显著延长17个月,DCR达100%!

胆管癌是一种罕见而致死高的癌种,以手术治疗为主但复发风险极高。对于晚期胆管癌患者,化疗手段也不甚理想,就在今天,信达生物宣布达伯坦(pemigatinib)获得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卫生署(DH)批准,作为首个二线治疗药物用于治疗成人既往至少接受过一次系统性治疗后疾病进展、伴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GFR2)融合或重排、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胆管癌! pemigatinib是一种针对FGFR亚型1/2/3的强效选择性口服抑制剂,是美国、日本、欧盟批准的第一款针对胆管癌的靶向疗法,该药可通过阻断肿瘤细胞中的FGFR2来阻止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由于胆管癌是一种医疗需求严重未满足的毁灭性癌症,pemigatinib之前已被授予了孤儿药资格、突破性药物资格、优先审查资格、加速评估。 商品名:PEMAZYRE 通用名:pemigatinib 靶点:FGFR 厂家:Incyte 获批时间:2020年4月17日(美国);2021年3月(日本、欧盟);2021年6月21日(中国台湾) 获批适应症:既往接受过治疗的携带FGFR2融合/重排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胆管癌患者 规格:4.5mg*14、9mg*14、13.5mg*14 该项批准研究是在国外开展的FIGHT-202研究(INCB 54828-202, NCT02924376)的桥接试验。2项研究的主要终点均为基于独立影像委员会(IRRC)根据实体瘤评价标准V1.1评价的客观缓解率(ORR)。 FIGHT-202研究中共入组了108例胆管癌患者,接受pemigatinib 13.5mg口服治疗。结果显示,pemigatinib治疗显示出持久的肿瘤缓解。基于IRRC评估确认的ORR为37%(n=40;95%CI:27.9%,46.9%),包括4例完全缓解(CR=3.7%)和36例部分缓解(PR=33.3%),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8.1个月(95%CI:5.7,13.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7.0个月(95%CI:6.1,10.5)、中位总生存期(OS)达17.5个月(95%CI:14.4,22.9);有反应者 vs无反应者的mOS分别为30.1 vs 13.7个月,OS可显著延长17个月。 中国患者数据 本研究是一项II期、开放、单臂、多中心、评价pemigatinib在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种系统性治疗失败、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GFR2)基因融合或重排阳性的中国晚期胆管癌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的研究,为FIGHT-202研究(INCB 54828-202, NCT02924376)的国内桥接试验。 研究结果显示,在30例可评价疗效的受试者中,15例经IRC评估得到确认反应,ORR为50%。中位随访5.13个月时,12例患者仍处于病情缓解中,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尚未达到(95%CI: 3.4,NR),至数据截止日期,无进展生存期(PFS)数据尚未成熟,仅有6例发生PFS事件,疾病控制率(DCR)为100% (95%CI: 88.4%,100%)。 安全性方面,两个阶段的34名受试者均纳入安全性分析。截至数据截止日期,每个受试者至少经历了1次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TRAE),最常见的TRAE是高磷血症(73.5%)、口干(55.9%)和脱发(50.0%),14.7%的TRAE为3级或更高。3名受试者出现了SAEs,分别为直肠息肉、肝功能异常和胆管感染。没有因TRAE而停止治疗和死亡。常见不良反应有高磷血症,脱发,腹泻,指甲毒性,疲劳,消化不良,恶心,便秘,口腔炎,干眼症,口干,食欲不振,呕吐,关节痛,腹痛,低磷血症,背部疼痛和皮肤干燥。 这些结果显示接受Pemigatinib治疗的患者对含有FGFR2重排/融合的CCA的持续持久的反应和耐受性。与全球研究数据相比,pemigatinib在中国患者中的数据更好,ORR和DCR更高,在安全性方面,没有发现新的不良反应。 推荐剂量 在开始使用Pemigatinib治疗之前,请确认是否存在FGFR2融合或重排。建议剂量为在21天周期内每天口服13.5 mg,连续14天,然后停药7天。继续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随餐或不随餐 警告及注意事项: 1、PEMAZYRE可引起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在开始治疗之前,应先进行眼科检查,包括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治疗前6个月每2个月进行一次眼科检查,此后每3个月进行一次眼科检查,并在任何时候紧急进行视觉症状。 2、高磷酸盐血症:磷酸盐水平升高是PEMAZYRE的药效学作用。监测高磷血症并根据高磷血症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停止,降低剂量或永久中止治疗。(2.3,5.2) 3、胚胎-胎儿毒性:可引起胎儿伤害。建议可能对胎儿具有潜在危险的生殖潜力患者,并使用有效的避孕方法。

半夏
改善淋巴瘤患者生存期,广谱抗肿瘤药物获批上市

改善淋巴瘤患者生存期,广谱抗肿瘤药物获批上市

近日,一款广谱抗肿瘤药物——盐酸米托蒽醌脂质体注射液(商品名:多恩达),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适应症为复发或难治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患者。   截图来源:NMPA官网 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之一 淋巴瘤,又称为恶性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也是中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外周T细胞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胸腺后成熟的T淋巴细胞和NK细胞的异质性较大的恶性肿瘤,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一种常见亚型。在中国,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25%-30%,而且大多数外周T细胞淋巴瘤具有侵袭性强、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的特点。   外周T细胞淋巴瘤常见于中老年人,中位发病年龄55岁,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患病后,患者多表现为浅表淋巴结肿大,半数伴有B症状,包括不明原因的发热(>38℃),连续3天以上,而且不是感染引起的;夜间盗汗(可浸透衣物);体重减轻,确诊前半年内体重下降10%。   外周T细胞淋巴瘤还可连累皮肤及皮下组织、肝脾、消化道、甲状腺及骨髓等,导致相关组织或器官受到伤害。   此外,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预后较差,《中国淋巴瘤治疗指南(2021年版)》指出,患者5年生存率约为30%。   图片来源:123RF 广谱抗肿瘤药物 盐酸米托蒽醌脂质体,是米托蒽醌的脂质体制剂。   米托蒽醌是临床上应用较广的广谱抗肿瘤药物,但由于心脏毒性及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该药的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而脂质体剂型的药代动力学行为、组织分布、药效及毒性产生了显著的变化,疗效及安全性显著增加。   公开资料显示,盐酸米托蒽醌脂质体注射液此次在中国获批上市,主要基于一项关键性、单臂、多中心的2期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盐酸米托蒽醌脂质体单药在治疗复发或难治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以及结外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抗肿瘤效果,有望为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带来更持久的缓解时间、更长的生存期;而且,该药物良好的安全性,也有望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   具体来看,在抗肿瘤效果方面:   在复发或难治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中,客观缓解率(ORR)为41.7%,完全缓解率(CR)为23.1%,≥3个月的持续缓解时间(DoR)比率为84.4%,最长中位持续缓解时间为19.45个月。 生存期方面,复发或难治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为8.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未达到,最长总生存期为26.4月(54例仍在总生存期随访中),6个月的总生存率为75%,9个月的总生存率为68.2%。 盐酸米托蒽醌脂质体注射液单药对免疫母细胞淋巴瘤(AITL)亚型和结外鼻型T细胞淋巴瘤(NKTCL)亚型患者显示出了优异的抗肿瘤效果,这两类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64.0%和42.9%。 在安全性方面: 盐酸米托蒽醌脂质体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血液学毒性。 在心脏毒性、化疗药物的非血液学毒性方面,盐酸米托蒽醌脂质体注射液发生率也显著降低。 对于脂质体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如粘膜炎以及手足综合征,在盐酸米托蒽醌脂质体注射液治疗的随访过程中也没有发生。   图片来源:123RF   除了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外,盐酸米托蒽醌脂质体注射液治疗小细胞肺癌、肝癌、乳腺癌、泌尿上皮癌等实体瘤,以及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等血液肿瘤的研究,也正在探索中。   我们期待,盐酸米托蒽醌脂质体注射液的获批上市,能为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带来新的生存获益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同时也期望该药物的其它研究也顺利进行,并取得好的结果,早日为更多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参考资料 [1]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 et al.,(2022). 中国淋巴瘤治疗指南(2021年版). 中华肿瘤杂志, DOI:10.3760/cma.j.cn112152.20210516.00382. [2] 中国国家药监局1月11日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待领取信息. Retrieved Jan 12,2022, from https://www.nmpa.gov.cn/zwfw/sdxx/sdxxyp/yppjfb/20220111154458197.html [3] […]

半夏
免疫联合化疗治疗结硕果,胆管癌一线标准治疗格局将变?

免疫联合化疗治疗结硕果,胆管癌一线标准治疗格局将变?

由于胆道肿瘤(BTC)起病隐匿,侵袭性强且对常规放化疗不敏感,因此BTC的预后极差,5 年生存率仅 5%-15%。晚期胆道癌患者迫切需要新的治疗方法,因为一线治疗的进展在很大程度上停滞了超过10年,目前标准的一线治疗仍是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在最新的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胆管癌指南里以及最新版的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里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仍是1类推荐。最近,以PD-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策略已被应用于晚期iCCA的全身治疗。 度伐利尤单抗+GC 一线治疗BTC显著延长OS 在一项II期研究中,度伐利尤单抗 (PD-L1抑制剂)+ 吉西他滨+顺铂(GemCis)在晚期BTC中显示出有希望的抗肿瘤活性。TOPAZ-1 (NCT03875235)是首个评估一线免疫疗法+ GemCis治疗晚期BTC的全球III期研究。在这项研究中期分析的数据截止点(2021年8月11日),685名先前未经治疗的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复发或转移性BTC患者被随机分为度伐利尤单抗+ GemCis组(n=341)或安慰剂+ GemCis组 (n=344)。 该研究达到了主要研究终点。与安慰剂+ GemCis相比,度伐利尤单抗+ GemCis显著改善了OS(mOS分别为12.8 vs 11.5个月;p=0.021)。与安慰剂相比,度伐利尤单抗也显著改善PFS (mPFS未7.2 vs 5.7个月;p=0.001)。度伐利尤单抗组的ORR为26.7%,安慰剂组为18.7%。在安全性方面,62.7%接受度伐利尤单抗治疗的患者和64.9%接受安慰剂的患者发生了3/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在晚期BTC患者中,与安慰剂+ GemCis相比,度伐利尤单抗+GemCis显著改善了OS和PFS,且安全性可控制,这表明度伐利尤单抗+ GemCis可能是一种新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 实例: PD-1+GC联合治疗晚期胆管癌 PFS达16个月 患者男性,60岁,经超声检查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无病毒性肝炎、胆道结石、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或家族史。CT示肝右叶尾状叶病变83 mm×72 mm,不均匀强化,淋巴结肿大。癌胚抗原(CEA)和甲胎蛋白(AFP)水平在正常范围内,癌抗原19-9 (CA19-9)水平升高至2168 U/ml。免疫组化(IHC)分析显示:CK7(+)、CK19(+)、muc1(+)、Hep-1(-)、Arginase(-)、Gly-3(-)、GS(-)、CK5/6(+)和p40(-)。这些结果提示患者诊断为IV期iCCA (pT4N1M1)。 在组织中检测到体细胞基因突变,包括APC的等位基因片段为8.06%,ARID1A的等位基因片段为5.76%。此外,患者还有BRCA2 p.R2659G生殖系突变。NGS结果显示低水平的微卫星不稳定性和中等的肿瘤突变负担(TMB;7.26Mut/Mb)。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D-L1肿瘤比例评分小于1%,表明PD-L1低表达。然而,目前还没有批准用于NGS检测到的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在大多数癌症类型中,ARID1A突变与高免疫浸润相关。多项研究表明,ICIs在ARID1A突变的肿瘤中具有改善作用。 在该患者知情同意和要求下,考虑将信迪利单抗联合GC方案作为一线治疗策略。2019年12月,患者开始接受信迪利单抗(200 mg/m2, Q3W)联合顺铂(40 mg/m2, Q3W)和吉西他滨(1600 mg/m2,Q3W)治疗。治疗前2个月,CT显示肿瘤大小由83 mm×72 mm减小到64 mm×64 mm。肿瘤逐渐缩小,2020年5月,CT显示巨大肿瘤缩小至治疗前的22.5%。未见系统性异常,CA19-9水平降至正常范围。8个周期后,CA 19-9水平略有升高。考虑到给药的方便性和舒适性,患者停止GC方案注射,口服卡培他滨1250 mg/m2,合并信迪利单抗,患者没有任何不良反应。CA19-9水平低于10 U/mL。 2019年12月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2020年5月从117 U/L降至16 U/L。2021年7月,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异常(111 U/L), 2个月后恢复正常。随访期间其他时间ALT、AST均在正常范围内。治疗期间,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白蛋白等肝功能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到目前为止,原发肿瘤没有进一步扩大,转移完全消失。无进展生存期(PFS)已经超过16个月。 晚期iCCA在消化道肿瘤中具有临床侵袭性,中位生存期约为1年。GC方案仍然是晚期iCCA的主要治疗方案。尽管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尚未推荐使用PD-1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胆管癌,但已有几项临床研究和病例报告。然而,PD-1抑制剂参与的维持治疗在晚期iCCA患者中无进展的临床益处尚不确定。PD-1抑制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iCCA的临床效果尚不清楚。本例iCCA患者对信迪利单抗联合GC方案作为一线全身治疗有反应,随后信迪利单抗联合卡培他滨作为维持治疗,PFS已经超过16个月。这也是首个PD-1抑制剂参与的维持治疗在晚期iCCA患者中无进展的临床获益案例,结合度伐利尤单抗联合GC一线治疗获益的III期临床结果,表明PD-1抑制剂联合化疗是一种潜在的胆管癌一线治疗策略,并可能改变胆管癌一线治疗格局!

半夏
这种新药对胰腺癌疾病控制率高达100%;自然杀伤细胞疗法有望一线治疗晚期胃癌丨肿瘤情报

这种新药对胰腺癌疾病控制率高达100%;自然杀伤细胞疗法有望一线治疗晚期胃癌丨肿瘤情报

要点提示 THE LANCET ONCOLOGY:伊布替尼-利妥昔单抗诱导或可减少年轻(≤65 岁)套细胞淋巴瘤患者化疗周期 JCO:儿童和青少年甲状腺癌放射性碘治疗与几种实体肿瘤的风险增加相关 新药:KRAS抑制剂治疗对应突变胰腺癌和胃肠道癌患者疾病控制率100% 新药:一线治疗晚期胃癌,自然杀伤细胞疗法获快速通道资格 01 THE LANCET ONCOLOGY:伊布替尼-利妥昔单抗诱导或可减少年轻(≤65 岁)套细胞淋巴瘤患者化疗周期 近日,一项探究依布替尼-利妥昔单抗诱导随后接续利妥昔单抗加高分馏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阿霉素和地塞米松 (R-HCVAD) 与甲氨蝶呤-阿糖胞苷交替使用缩短初治套细胞淋巴瘤患者化学免疫治疗周期的研究在THE LANCET ONCOLOGY发表,结果显示伊布替尼-利妥昔单抗诱导用于年轻套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一线治疗是有效且安全的。   官网截图 研究者在初治的套细胞淋巴瘤患者中进行了单中心、单臂、II期试验。符合条件的患者年龄在65岁及以下,血清胆红素≤1.5 mg/dL,肌酐清除率≤30 mL/min,东部合作肿瘤组功能状态评分≤2,超声心动图心脏射血分数≥50%。患者接受12个周期的伊布替尼-利妥昔单抗诱导(A部分;每天口服伊布替尼560 mg,每周静脉注射利妥昔单抗375 mg/m2,前 4 周每周一次,随后在 第3-12 周期的第1天进行)。一旦患者完全缓解,立即给予四个周期的R-HCVAD与甲氨蝶呤-阿糖胞苷(B部分)交替治疗。如果患者没有完全缓解或有部分缓解,则接受两个周期的R-HCVAD与甲氨蝶呤-阿糖胞苷交替治疗,然后重新评估,总共8个周期。如果患者在接受R-HCVAD期间疾病稳定或进展,则退出研究。主要结局显示的是A部分之后的总缓解率。 结果显示2015年6月12日至2018年12月6日期间入组了131名患者。117名患者中有58名(50%)具有高Ki-67水平(≥30%)。131例患者中有129例(98%,95%CI:95-100)在A部分有缓解。最常见的3-4级不良事件是A部分的淋巴细胞减少 (14%)、皮疹(12%)、血小板减少症(9%)、感染(8%)和疲劳(8%)和B部分的淋巴细胞减少症(73%)、白细胞减少症(32%)、血小板减少症(30%)和中性粒细胞减少(20%)。研究中有1例死亡,但不认为与治疗相关。 结果提示伊布替尼-利妥昔单抗诱导用于年轻套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一线治疗是有效且安全的。这种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化疗周期的数量,从而减少与化疗相关的不良事件。新的临床试验中将下一代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引入前线治疗可能会完全避免套细胞淋巴瘤患者接受化疗的需要。 02 JCO:儿童和青少年甲状腺癌放射性碘治疗与几种实体肿瘤的风险增加相关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发病率和放射性碘(RAI)治疗的使用均显着增加。RAI已被证实与白血病风险增加有关,但罹患第二实体恶性肿瘤的风险尚不清楚,且而儿童与青少年相比老年人更容易受到辐射的晚期影响。近日,一项探究与RAI治疗DTC相关的儿童和年轻人罹患第二原发恶性肿瘤的风险的研究在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发表,结果显示儿童期和成年期DTC的RAI治疗与几种实体癌的风险增加有关。   官网截图 通过分析9个美国SEER癌症登记(1975-2017年)记录,研究者分别在45岁前确诊的生存期≥5-年和≥2-年的非转移性DTC患者中,使用泊松回归法估计了与RAI(是、否或未知)相关的实体恶性肿瘤和血液恶性肿瘤的相对危险度(RR)。 结果显示在27050名生存期≥5年的幸存者(中位随访时间=15年)中,RAI治疗(45%)与实体恶性肿瘤风险增加相关(RR=1.23;95%CI:1.11-1.37),其中子宫癌(RR=1.55;95% CI:1.03-2.32)患病风险显著增加,唾液腺癌、胃癌、肺癌和女性乳腺癌的风险无显著性差异。 总实体癌和女性乳腺癌(最常见的癌症类型)的风险在≥20年DTC幸存者中最高(RR实体癌=1.47;95% CI:1.24-1.74;RR乳腺癌= 1.46;95% CI:1.10-1.95)。在32171名生存期≥2年的幸存者中,RAI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风险增加有关(RR=1.51;95% CI:1.08-2.01),包括白血病(RR=1.92;95%CI:1.04-3.56)。研究者估计,在儿童和年轻成人DTC幸存者中,6%的实体和14%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可归因于RAI。 此项研究表明,除白血病外,RAI治疗儿童期和成年期DTC与几种实体癌的风险增加有关,特别是在暴露后20多年,支持对这些患者进行长期监测的必要性。 03 新药:KRAS抑制剂治疗对应突变胰腺癌和胃肠道癌患者疾病控制率100% Mirati Therapeutics公司1月22日宣布,其KRAS G12C抑制剂Adagrasib在纳入携带KRAS G12C突变的经治胰腺导管腺癌和其他胃肠道(GI)癌症患者的临床试验KRYSTAL-1中表现出有效的疾病控制,截至2021年9月10日,可评估患者(n=27)中客观缓解率(ORR)为41%,疾病控制率(DCR)为100%。 […]

半夏
第7款PD-L1闪亮登场,为一线小细胞免疫治疗添砖加瓦!

第7款PD-L1闪亮登场,为一线小细胞免疫治疗添砖加瓦!

肺癌是我国目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名第一的恶性肿瘤,小细胞肺癌SCLC是一种难治、预后差的肺癌亚型,约占肺癌的15%,且绝大多数患者在诊断时已经处于IV期或广泛期(ES)。ES-SCLC的标准一线化疗方案为铂类(卡铂或顺铂)联合依托泊苷。但一般无进展生存期(PFS)低于6个月,总生存期(OS)在8-10个月左右。如何延长生存期,是小细胞肺癌面临最大的挑战! 2022年1月19日,NMPA受理了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人源化抗PD-L1单抗SHR-1316(阿得贝利单抗注射液)上市申请,用于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这是国内申报上市的第7款PD-L1单抗。 申请是根据一项名为SHR-1316-III-301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的III期临床研究,该研究旨在评估阿得贝利单抗或安慰剂联合依托泊苷和卡铂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 研究共纳入462例受试者,按照1:1随机分组,分别接受 SHR-1316 注射液或安慰剂联合依托泊苷和卡铂Q3W,在完成 4-6 个周期联合治疗后,SHR-1316 注射液或安慰剂维持治疗,直至疾病进展等终止治疗的情况。主要研究终点是总生存期(OS);次要研究终点包括无进展生存期(PFS)、客观缓解率(ORR)、缓解持续时间(DoR)、疾病控制率(DCR)和安全性等。该实验结果显示,实验数据达到了预期终点,并展现了良好的安全性! 多项一线数据曝阳, 抗击小细胞肺癌未来可期! 1、深藏不漏,斯鲁利单抗, 一线数据曝阳,两年os延长近40%! 12 月 7 日,复宏汉霖的 PD-1 抑制剂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的ASTRUM-005 研究宣布达到了主要研究终点。这是一项随机、双盲、国际多中心 III 期临床研究,截止 2021 年 10 月 22 日,该研究共纳入585 名患者(斯鲁利单抗组:n=389;安慰剂组:n=196)。在其中位随访时间12.3 个月时斯鲁利单抗组和安慰剂组的中位 OS 分别为 15.38 个月vs 11.10 个月(风险比(HR)为 0.6295% CI:0.48,0.80,p <0.001)。两个给药组的 2 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 43.2% vs 8.0%。亚洲人群中,斯鲁利单抗组和安慰剂组的中位 OS 分别为 16.03 个月vs 11.10 个月(风险比HR为 0.59 95% CI:0.44,0.79,p <0.001)。 2、NMPA批准I药新适应症 , 一线治疗SCLC […]

半夏
乳腺癌患者如何选择化疗和内分泌治疗?

乳腺癌患者如何选择化疗和内分泌治疗?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的人群选择 激素受体ER和(或)P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皆应接受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依据最新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AP)指南,尽管ER IHC染色为1%~100%的肿瘤皆被视为ER阳性,但ER IHC染色为1%~10%为ER低表达。ER低表达时生物学行为通常与ER阴性乳腺癌相似,在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中的获益较少,在做治疗决策时也应当考虑到这一点。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前谈话   1. 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目的是降低肿瘤复发率,提高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 2. 内分泌治疗的不良反应。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与其他辅助治疗的次序 辅助内分泌治疗与化疗同时进行可能会降低疗效,一般在化疗之后进行,但可以与放疗(他莫昔芬除外)及曲妥珠单抗治疗(±其他抗HER2治疗)同时进行。没有明确证据显示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与化疗药物合用会降低疗效,但单独化疗诱导的OFS也许会增加内分泌治疗的效果。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方案   绝经前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方案: 1. 辅助内分泌治疗有3种选择:他莫昔芬、OFS加他莫昔芬、OFS加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OFS药物推荐用于高复发风险的患者,具体需综合考量年龄、肿块大小、淋巴结状态、组织学分级、Ki-67增殖指数等,亦可采用STEPP评分评估,具体可参见《中国早期乳腺癌卵巢功能抑制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8年版)》。对于年轻(<35岁)的乳腺癌患者,更推荐OFS加芳香化酶抑制剂。根据多基因检测的结果,国内外专家也认为有不利因素的亦可考虑加用OFS药物。 2. 使用他莫昔芬的患者,治疗期间注意避孕,并每6~12个月行1次妇科检查,通过B超检查了解子宫内膜厚度。服用他莫昔芬5年后,如患者仍处于绝经前状态,部分患者(如高危复发)可考虑延长服用期至10年。目前尚无证据显示,服用他莫昔芬5年后的绝经前患者,后续应用OFS药物联合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会进一步使患者受益。托瑞米芬在绝经前乳腺癌辅助治疗中的价值尚待大型临床研究的确认,在中国日常临床实践中,托瑞米芬常被用于代替他莫昔芬。 3. OFS方式有药物去势、手术切除卵巢、卵巢放射线照射(推荐药物性卵巢去势作为首选)。若采用药物性OFS,目前推荐的治疗时间是5年,但中危患者也可选择使用2~3年。对于接受了5年药物性OFS+他莫昔芬/AI治疗的特别高危的绝经前患者,尽管没有较强的循证医学证据,后续也可以考虑延长他莫昔芬单药治疗,或继续维持原方案的延长治疗。绝经前患者在使用GnRHa过程中,无需定期进行雌激素水平检测。药物性卵巢去势,专家团投票认为1月剂型和3月剂型疗效基本相似。 4. 高危患者应用他莫昔芬5年后,如处于绝经后状态可继续服用芳香化酶抑制剂5年,未绝经可继续使用他莫昔芬满10年。 5. 芳香化酶抑制剂和LHRHa可导致骨密度(BMD)下降或骨质疏松,因此在使用这些药物前常规推荐BMD检测,以后在药物使用过程中,每12个月监测1次BMD,并进行BMD评分(T-score)。T-score小于-2.5,为骨质疏松,可开始使用双膦酸盐或地舒单抗(denosumab)治疗;T-score为-2.5~-1.0,为骨量减低,给予维生素D和钙片治疗,并考虑使用双膦酸盐;T-score大于-1.0,为骨量正常,不推荐使用双膦酸盐。 6. 绝经前患者内分泌治疗过程中,因月经状态改变可能引起治疗调整。 绝经后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方案: 1. 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可以向所有绝经后的ER和(或)PR阳性患者推荐,尤其是具有以下情况的患者: ① 高复发风险患者; ② 对他莫昔芬有禁忌的患者或使用他莫昔芬后出现中、重度不良反应的患者; ③使用他莫昔芬20 mg/d×5年后的高风险患者。 2. 芳香化酶抑制剂可以从一开始就应用5年(来曲唑、阿那曲唑或依西美坦)。不同种类的芳香化酶抑制剂都可选择,药物耐受性和安全性是保障长期内分泌治疗效果的关键。Ⅰ期患者通常建议5年辅助内分泌治疗。对于Ⅱ期淋巴结阴性患者,如初始采用他莫昔芬5年治疗,可推荐芳香化酶抑制剂或他莫昔芬5年;如初始采用5年芳香化酶抑制剂的患者,或采用他莫昔芬治疗2~3年后再转用芳香化酶抑制剂满5年的患者无需常规推荐延长内分泌治疗。对于Ⅱ期淋巴结阳性患者,无论其前5年内分泌治疗策略如何,均推荐后续5年芳香化酶抑制剂的延长治疗。对于Ⅲ期患者,推荐5年芳香化酶抑制剂的延长治疗。延长治疗的患者,其内分泌治疗总时长为8~10年。 3. 选用他莫昔芬20 mg/d×5年,是有效而经济的治疗方案。治疗期间应每6~12个月行1次妇科检查,通过B超检查了解子宫内膜厚度。 4. 对于≥4个阳性淋巴结的ER阳性乳腺癌患者,无论绝经前或绝经后,均可考虑在标准辅助内分泌治疗基础上增加CDK4/6抑制剂阿贝西利强化2年;1~3个淋巴结阳性且伴有G3/T3/Ki-67≥20%至少一项高危因素的ER阳性患者使用阿贝西利强化也可考虑。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人群选择 多基因检测工具( Oncotype DX ® 、MammaPrint®等)有助于指导辅助化疗的决策,但推荐使用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工具,并期待基于中国人群的检测数据及其预后预测价值分析。对于不具备条件或不愿意接受多基因检测工具检测的患者,辅助化疗与否应综合考虑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患者生理条件和基础疾患、患者的意愿、化疗的可能获益和不良反应等进行决策。 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普及和检测费用降低,易感风险基因检测的成本效益将会显著提高,患者年龄将逐渐成为非限制因素。如需要进行易感性咨询与风险评估、并期望针对BRCA致病突变携带者进行PARP抑制剂靶向治疗时,推荐行BRCA等遗传易感基因检测。 a:此时可不做多基因检测(如21基因或70基因)。目前中国国内缺乏Oncotype DX等原研产品,多数实验室或病理科采用自制检测工具, 不同单位之间的结果可能存在差异或分歧,因此,在需要参考多基因检测时,推荐使用原研产品,或具备相应资质实验室和病理科。 […]

半夏
避开误区,少走弯路!打升白针之前你必须了解这些问题

避开误区,少走弯路!打升白针之前你必须了解这些问题

化疗是肿瘤治疗的常用方法,但是化疗的副作用非常大,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就是白细胞下降。因此,升白针在肿瘤患者群体中成为了“明星”产品。 升白针主要运用于经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肿瘤患者,帮助患者缩短白细胞减少持续的时间,降低因白细胞减少而继发感染的风险等。 既然升白针有这么好的功效,那是不是肿瘤患者化疗后一出现白细胞减少,就要打升白针呢?并不是!其实关于升白针流传着很多错误的观点,今天我们就总结归纳了关于升白针的错误观点,以期能够帮助患者少走弯路! 一定要靠升白针提升白细胞 错 ❌ 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是一个正常和必然的过程。目前大多数的指南中,对于化疗后的白细胞减少乃至粒细胞缺乏,如果患者不发热的话,并不常规推荐升白针。 即便患者在粒细胞缺乏期间出现发热(指体温大于38.5℃并持续1小时以上,且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小于0.5×109/L),首要的治疗是及时给予抗生素,升白针也不是必须的。 什么情况需要使用升白针? 当患者因为粒细胞缺乏导致发热时,若合并了脓毒症、肺炎、真菌感染、预计发热时间比较长、患者出现低血压、脏器功能不全时,医生一般才推荐使用升白针。 此外,一些年老体弱的患者,合并慢性心、肺、肝、肾疾病及糖尿病的患者,机体代偿能力差,一旦感染很可能危及生命,在这种情况下,化疗后白细胞减少要及早给予升白针。 什么时候打升白针? 长效升白针:化疗后24小时可使用,1次皮下注射即可。 短效升白针:化疗后24小时或化疗后3-4天开始使用直至度过化疗后白细胞的最低点(一般在化疗后7-10天)[1]。 打升白针会导致白血病 错 ❌ 部分患者认为打升白针会引发白血病,因此对升白针比较抗拒。事实真的如此吗? 在早期的一项研究中发现,患者在使用升白针后确实存在白血病发病率略有升高的情况,但罪魁祸首是放化疗,还是升白针并不明确。 2010年的另一项研究发现,使用升白针和不使用升白针的肿瘤患者最终确诊白血病的人数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异,但是不使用升白针的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使用升白针的患者。 这说明,在患者病情需要的情况下,注射升白针会是比较明智的选择!如果该用升白针的时候,因为顾虑有副作用而拒绝使用升白针,可能会导致更大的问题。 打升白针会提前透支白细胞 错 ❌ 升白针到底会不会提前透支白细胞,要想知道答案,我们首先要清楚升白针的原理! 升白针是通过刺激骨髓造血细胞,加快生成白细胞的速度,以维持机体免疫。人体骨髓储备是相当丰富的,并不会因为化疗期间使用升白针加速生成白细胞就造成骨髓储备用尽,因此,并不需要担心打升白针提前透支白细胞的问题! 写在最后 肿瘤患者是否打升白针,需要医生综合评估患者身体情况后给出建议。患者及家属既不可擅自打针,也不要一度拒绝,避免造成严重的危害! 参考文献 [1] 邱立新. 如何合理使用升白细胞针[J]. 抗癌之窗, 2017, 000(001):P.51-53.

半夏
国内4款PARP抑制剂医保PK,尼拉帕利开启一线全人群新格局

国内4款PARP抑制剂医保PK,尼拉帕利开启一线全人群新格局

2022年1月1日起,新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1版)》正式实施。此前谈判成功的94个谈判药品新药价正式落地执行,涉及乳腺癌、胃癌、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瘤、卵巢癌、前列腺癌、肝癌等。   其中卵巢癌堪称“妇癌之王”,高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卵巢癌是妇科生殖系统发病率最高的肿瘤之一,且临床上一直面临着3个70%的魔咒:70%的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70%的初治患者接受标准治疗后仍可能在2-3年内复发,70%的患者活不过5年。尤其是反复复发,使卵巢癌患者陷入“化疗—复发—化疗”的往复循环治疗中。不过随着精准靶向药物PARP抑制剂的问世和临床应用,卵巢癌的治疗模式转变为“手术+化疗+维持治疗”,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延缓复发,有望让卵巢癌走向“慢病管理”之路。   尽管维持治疗使卵巢癌患者长期生存成为可能,但是PARP抑制剂一度居高不下的费用,成为用药患者的另一难以承受之痛。不过,2021版国家医保目录给国内患者带来巨大福音,目前已在国内上市的4款PARP抑制剂全部纳入目录内,PARP抑制剂价格均由“万元”时代进入“千元”时代。   尤为值得提及的是再鼎医药则乐®(尼拉帕利)——唯一获批的无论患者生物标记物状态如何,均能单药用于一线和复发卵巢癌维持治疗的PARP抑制剂,其新增适应证被成功纳入新版医保目录,成为唯一一线全人群维持治疗可报销的PARP抑制剂。   再降23.6% 开启一线新格局   尼拉帕利最早于2017年获FDA批准上市;2019年12月,其新药上市申请获NMPA批准,用于铂敏感复发卵巢癌维持治疗;2020 年 4 月,其用于一线维持治疗的补充新药申请在美国获批,PARP抑制剂首次被获批单药用于一线全人群维持治疗;同年9月NMPA批准用于一线含铂化疗完全或部分缓解的所有(不论其生物标志物状态如何)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卵巢癌成人患者维持治疗,填补了80%左右的非BRCA突变患者空白需求,自此开启了一线全人群维持治疗的新格局,给予更多卵巢癌患者生存希望。   历次国家医保药品准入谈判都受到全民关注,其中创新药的谈判更是社会焦点。2020年,尼拉帕利通过医保谈判,降价76%(6000元/盒),首次被纳入目录,医保适应证为铂敏感复发卵巢癌维持治疗。2021年尼拉帕利用于一线全人群维持治疗适应证再次通过医保谈判,价格再降23.6%,至4,584元/盒。根据患者自付比例(按70%报销比例计算),报销后需自付1,375元/盒,若按患者每月2盒的用量,月均治疗费用仅需2750元,因各地医保报销比例不同,当然实际费用各有差异。但总体来说,新版医保目录更新后,患者治疗费用较医保前已经减少了两万余元,真真切切地让卵巢癌患者用得起药,用上了创新好药。   占领62%市场 销售额几何式增长   其实,尼拉帕利自国内上市后迅速得到市场好评,卓越的临床价值直接从“成绩单”销售数据折射。   自2018年底中国香港上市,到2019年底内地获批,至2020年底初入医保,尼拉帕利作为再鼎医药第一款商业化产品,成功放量,销售额呈几何倍数增长,2020年实现3213.8万美元,同比增长385%;另,2021年3月纳入医保后,至6月30日入院数量超800余家,半年实现3597.2万美元销售额,其中Q2实现销售收入约1.51亿元,同比增长214%。    数据来源:再鼎医药财报、药智网整理   此外,据全球癌症统计报告最新数据显示(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在中国每年有超过55,000例新发卵巢癌患者和37,000例卵巢癌患者死亡,约占全球新发和死亡病例的18%。   不过面对众多患者,值得提及的是,虽然国内已有4款PARP抑制剂获批上市,但仅再鼎医药的尼拉帕利(无论BRCA是否突变)和阿斯利康的奥拉帕利(仅BRCA突变)获批用于卵巢癌的一线维持治疗,并通过国家医保谈判,纳入医保目录内。   值得注意的是,尼拉帕利是唯一一款获批不管是BRCA突变、BRCA未突变、HRD阳性、HRD阴性均可使用的一线全人群维持治疗PARP抑制剂。   另,卵巢癌患者接受标准手术治疗后,很有可能复发,且复发周期可能会不断缩短,并最终出现耐药等现象。尽早地使用一线维持治疗能延缓患者复发、提高无进展生存时间。而尼拉帕利已经实现了从一线到复发全人群的覆盖,进一步降低了患者的支付压力,提高了患者的可及性,降低了PARP抑制剂在临床应用上的门槛,可以预见到未来PARP抑制剂在卵巢癌领域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      最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 PRIME 填补国内数据空白   事实上,无论是尼拉帕利快速获批上市给予卵巢癌患者新的用药选择,还是多个适应证迅速纳入医保报销,其成为针对“妇女隐形杀手”卵巢癌的最理想、最经济的一线治疗方案,皆以突出的临床研究及数据体现出的临床价值为依托。   据悉,尼拉帕利卵巢癌一线维持治疗的获批是基于一项代号为PRIMA研究的国际3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在新诊断晚期卵巢癌中证实了尼拉帕利一线全人群维持治疗的获益,彻底改变了一线BRCA野生型人群没有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的现状。   研究结果数据显示,尼拉帕利用作卵巢癌一线维持治疗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了38%;在HRD阳性人群中,尼拉帕利组复发或死亡风险降低了57%。且与安慰剂相比,尼拉帕利显著延长了卵巢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给予了卵巢癌患者治疗模式的巨大变革,向手术、化疗、维持治疗模式转变;与此同时改变了患者生存现状,有望通过维持治疗获得更长的生存时间。   近日,尼拉帕利一线维持治疗又添力证,尼拉帕利单药用于对含铂化疗应答的中国晚期卵巢癌患者一线维持治疗的大型随机对照3期临床研究PRIME研究结果出炉。PRIME研究是在中国开展的唯一一项证实了在中国新诊断的卵巢癌患者中,无论生物标记物状态如何, PARP抑制剂单药维持治疗均能显著改善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的临床研究。   值得提及的是,PRIME研究也是迄今最大规模PARP抑制剂应用于中国晚期卵巢癌一线维持治疗的3期临床研究,代表了PARP抑制剂在中国新诊断的晚期卵巢癌一线维持治疗的最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填补了中国数据空白。同时PRIME研究为中国卵巢癌患者一线治疗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此外,2022年第53届美国妇科肿瘤学会(SGO)妇科肿瘤年会将于3月18日-21日在美国亚利桑那州菲尼克斯并同步线上举行。SGO是全球妇科肿瘤领域影响力最大的学术盛会之一,届时PRIME研究数据将作为Late-breaking […]

半夏
胆管癌联合治疗新方案:PARP抑制剂+PD-1公布研究结果

胆管癌联合治疗新方案:PARP抑制剂+PD-1公布研究结果

无法切除的胆管癌(CCA)仍然是一种预后较差的癌症,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只有大约9个月。实验室研究显示,PARP 抑制剂(PARPi)可增加肿瘤突变负荷、提高 PD-L1 表达,以增强 ICIs 的反应率,由此 PARPi 与抗 PD-1/PD-L1 单抗存在协同效应。在此,研究人员对一项II期、单臂、开放标签研究提供了一个中期数据更新,在该研究中,调查了奥拉帕利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在一线基于吉西他滨的治疗后CCA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胆管癌二线也可靶免联合治疗, 中期分析疗效可期 总共有36例经组织学证实的晚期胆管癌患者将被纳入这项试验。患者接受帕博利珠单抗,200mg/Q3W,口服奥拉帕利300mg,每日两次。主要研究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RR),次要终点是安全性。在基线、治疗开始后第三周和疾病进展时收集肿瘤活检组织检测ERCC1, PD-1/PD-L1表达、IDH1/2突变状态和免疫细胞(CD3和CD8)反应。 截至2021年9月26日,12名患者入选并接受了至少一剂奥拉帕利加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所有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2岁(47-74岁);10例患者诊断为胆管癌,2例为胆囊癌。根据RECIST v1.1标准评估,1例患者出现部分缓解(PR)(-50%),4例患者稳定疾病(SD)(1例患者有希望持续缓解,肿瘤缩小23%),7例患者疾病进展。三名患者仍在接受治疗(1名PR,2名SD)。 在安全性方面,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AEs)包括贫血(N = 2)和腹泻(N = 1)。1/2级AEs包括血小板减少(N = 2)、贫血(N = 1)、皮疹(N = 1)和腹泻(N = 1)。这一中期试验结果表明,奥拉帕尼联合派姆单抗对晚期胆管癌患者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和可控的毒性。 实例: 奥拉帕利+PD-1治疗 肝内胆管癌达完全缓解 患者男性,43岁。2015年8月27日经B超检查发现肝占位性病变,并伴有腹痛,腹泻,恶心或呕吐的症状。于2015年9月8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简称同济医院)肝胆外科全麻下进行了V段肝切除+ IV段部分肝切除+胆囊切除术。 手术后,患者接受3年过继免疫治疗。2018年9月28日行肝磁共振成像(MRI)+灌注加权成像(PWI)+弥散加权成像(DWI)显示,肝门和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并考虑了肿瘤转移。 2018年10月11日行PET-CT示:肝门和腹膜后的多个淋巴结肿大并具有新陈代谢(SUVmax:12.3); 这些发现表明存在病灶转移。该患者于2018年10月12日在同济医院肝胆外科再次住院。 2018年10月13日,CA19-9水平为41.92 U / mL(正常值:<34 U / mL),CEA,AFP和CA-125水平正常。并于2018年10月19日在全身麻醉下进行了胆管病变切除+门淋巴结清扫术(姑息)+胆总管空肠造口术。术后病理提示中/弱分化腺癌(CCA)侵犯了神经,同时伴有淋巴结转移。 2018年12月20日进行肝脏MRI + PWI + DWI检查; 肝胆显示术后改变,在肝右后叶下部观察到血管瘤,在肝中观察到多个囊肿,观察到长的T2加权信号,有限的肝门扩散和异质性增强(0.7×0.6 厘米),表示转移灶。复发部位在肝内,此外,肝门和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2018年12月29日行NGS检测,结果如下:TP53 p. R273H突变,突变频率:7.91%;BRCA1 p. […]

半夏
乳腺癌新药解救内分泌耐药患者,PFS达12.9个月!获FDA快速通道指定

乳腺癌新药解救内分泌耐药患者,PFS达12.9个月!获FDA快速通道指定

1月20日,FDA批准gedatolisib作为一种潜在的治疗选择,用于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CDK4/6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 Gedatolisib是一种高度有效的、可逆的双重抑制剂,靶向PI3K和mTOR。值得注意的是,该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代动力学特性与其他现有和正在研究的,针对PI3K、mTOR或同时针对两者的药物都高度的不同。Gedatolisib 可以抑制所有 I 类 PI3K 亚型,它可以比其他特异性 PI3K 抑制剂更好地限制耐药性的潜在发展。此外,该药物可以解决在没有 mTOR 抑制的情况下靶向 PI3K 异构体时可能产生的耐药机制。 Gedatolisib联合哌柏西利 PFS长达31.1个月! 本次获批是基于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的 1b 期试验 (NCT02684032)。主要研究终点是剂量限制毒性(DLT)和研究者在剂量扩增部分评估的ORR。关键的次要终点包括安全性、剂量递增部分的肿瘤反应、仅扩展部分的反应持续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期(PFS)、校正的QTc间隔时间和药代动力学。 该试验招募了至少18岁、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诊断为乳腺癌、有转移证据、雌激素受体阳性和HER2阴性的女性。在实验性来曲唑(L)队列中,患者以28 天为一周期,接受gedatolisib(在每个周期的第 1、8、15 和 22 天静脉注射)+哌柏西利(每日125 mg)+来曲唑(每日2.5 mg,用3周停1周);在实验性氟维司群(F)队列中,患者接受了gedatolisib和哌柏西利相同的组合,但在每28天中的第1、15和28天,患者接受了500 mg氟维司群。 共有 103 名患者被纳入剂量扩展组,包括 4 个治疗组: A 组的患者接受了 gedatolisib + palbociclib +来曲唑作为一线治疗(n = 31); B组的患者未使用过 CDK 抑制剂,接受 gedatolisib + palbociclib/氟维司群作为二线治疗(n = 13); C组患者先前使用过 CDK 抑制剂,将每周接受 gedatolisib + palbociclib/氟维司群作为二线或三线治疗(n […]

半夏
晚期肺鳞癌患者免疫治疗,PFS达2年余!病理、影像学诊断不精确,临床后续治疗怎么选? | 金陵肺癌网络论坛

晚期肺鳞癌患者免疫治疗,PFS达2年余!病理、影像学诊断不精确,临床后续治疗怎么选? | 金陵肺癌网络论坛

2021年64岁无吸烟史的男性孙xx于2019年9月因“刺激性咳嗽伴气喘”就诊,诊断为右肺鳞癌Ⅳ期。该患者接受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后接受帕博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紫杉醇双药维持治疗,随后采用帕博利珠单抗单药维持治疗,其治疗过程可谓一波三折。   在2022年1月5日金陵肺癌网络论坛MDT现场,专家们就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丁令池报告的病例展开了讨论。   患者入院后进行了基线评估,影像学检查如下所示: 2019年9月20日入院后胸部CT:右肺门肿块,右肺中叶不张   2019年9月20日入院后胸部CT:两肺小结节转移病灶,以右肺病灶较为明显   2019年9月20日入院后头颅CT:头颅无转移病灶 支气管镜检查示:右主支气管完全堵塞; 第一次病理诊断示:鳞状上皮乳头状瘤伴不典型增生癌变; 第二次病理诊断示:鳞状上皮呈乳头状瘤样增生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倾向不典型增生癌变; 第三次病理诊断示: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癌变。 临床诊断:右肺鳞癌Ⅳ期(T4N2M1a)。 患者治疗过程一览   ■帕博利珠单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卡铂   基于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鳞癌的KEYNOTE-407研究,可以显著改善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且安全性可控,于2019年10月24日至2020年2月14日给予患者帕博利珠单抗(d1)+白蛋白结合紫杉醇(d2)+卡铂(d2)一线治疗,12d为一周期,共治疗6周期。   治疗2周期后,患者肺组织不张相较于治疗前更为明显,肺门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较前出现退缩。胸部CT变化如下所示:  2019年9月20日胸部CT     2019年11月28日胸部CT 2019年9月20日胸部CT 2019年11月28日胸部CT   治疗4周期后,相较于治疗2周期时,患者肺组织不张更为明显,其他病灶处于稳定状态。胸部CT如下所示:   2019年11月28日胸部CT 2021年1月14日胸部CT   2019年11月28日胸部CT     2020年1月14日胸部CT    2019年11月28日胸部CT 2020年1月14日胸部CT   为进一步探讨该患者究竟是因假性进展还是痰栓堵塞而出现肺组织明显不张,予患者继续上述治疗方案。治疗6周期后,患者肺组织不张出现退缩,支气管充气征亦有好转。纵隔淋巴结变化不明显,肺门淋巴结出现退缩。胸部CT如下所示:    2020年1月14日胸部CT  2020年3月2日胸部CT  2020年1月14日胸部CT 2020年3月2日胸部CT   ■双药和单药维持治疗   考虑到该患者肿块退缩缓慢,故于2020年3月9日至2020年3月31日予患者双药维持治疗,采用帕博利珠单抗(200 mg,d1)+白蛋白结合紫杉醇(300 mg,d2),21天为1周期,共治疗2周期。从2020年4月20日起,予患者帕博利珠单抗单药维持治疗(200 mg,d1),21天为1周期,共治疗1周期。患者在维持过程中进行影像学复查,肺组织不张出现退缩,肺门肿块也出现退缩的趋势。胸部CT如下所示:   2020年3月2日胸部CT 2020年5月8日胸部CT […]

半夏
家族遗传性肿瘤---乳腺癌篇

家族遗传性肿瘤—乳腺癌篇

乳腺癌发病率居全球女性恶性肿瘤的第 1 位,中国乳腺癌年发病人数为 42 万例,其中约 10% 的乳腺癌患者由已知的乳腺癌易感基因致病性胚系突变所致,称为遗传性乳腺癌。    遗传性乳腺癌常呈现家族聚集发生,即家系一级至三级亲属中常有多个(如 2 例或 2 例以上)原发性乳腺癌和(或)卵巢癌患者,因此称之为家族遗传性乳腺癌。   迄今研究证实,约 10 多个易感基因的致病性胚系突变与乳腺癌遗传易感相关。结合国外研究及中国的人群数据,目前认为 BRCA1、BRCA2、TP53 和 PALB2 是高度外显率的乳腺癌易感基因,携带上述基因的突变,增加至少 5 倍以上的乳腺癌风险。   一、BRCA1/2 突变的家族遗传性乳腺癌   国内多个研究小组的数据表明,BRCA1/2 在不加选择的中国乳腺癌大样本中的突变频率约 5%~6%。BRCA1 突变乳腺癌中约 60% 表现为三阴性乳腺癌 ,远高于散发性乳腺癌中 15%~20% 的比例。BRCA1/2 突变乳腺癌患者普遍呈现发病年龄更早的特点,平均发病年龄较散发性乳腺癌患者早 5~8 年。其中 BRCA1/2 突变的乳腺癌约 30% 表现为早发性乳腺癌(发病年龄≤40 岁)。而无 BRCA1/2 突变的乳腺癌,仅 17% 左右为早发性乳腺癌。   BRCA1/2 基因检测    1. BRCA1/2 适检人群  […]

半夏
肺癌相关咳嗽怎么处理?1张流程图说清!

肺癌相关咳嗽怎么处理?1张流程图说清!

肺癌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咳嗽是肺癌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国际上肺癌相关性咳嗽管理指南和共识数量少且更新慢;我国尚无肺癌相关性咳嗽管理方面的指南共识。因此肺癌相关性咳嗽的评估、诊疗流程和合理用药等亟需规范化管理。 近日,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发布了有关肺癌相关性咳嗽管理的专家共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精彩内容吧~   内容概要 一、肺癌相关性咳嗽发生机制及危害 二、肺癌相关性咳嗽的评估方案 三、肺癌相关性咳嗽的诊断方案 四、肺癌相关性咳嗽的治疗方案 ▌ 定义    肺癌相关性咳嗽的定义为肺癌患者因肿瘤、肿瘤并发症及肿瘤治疗引起的咳嗽。 一、肺癌相关性咳嗽发生机制及危害 ▌ 发生机制:直接刺激、继发性阻塞性肺炎、神经源性炎症、抗肿瘤治疗相关不良反应。   ▌ 危害:压力性尿失禁、加剧疼痛、肋骨骨折、焦虑情绪等。 二、肺癌相关性咳嗽的评估方案 可采用症状强度和生活质量两种类型的量表进行评估。 1   咳嗽症状积分    咳嗽程度和疗效的临床评定。目前有研究正在开发新的咳嗽症状积分评估量表,分为日间积分和夜间积分,但是不同级别之间不容易区分(见表1)。 表1:肺癌相关性咳嗽症状积分量表   2   VAS   患者根据自身感受在标记0~10cm的直线上划记相应刻度以表示咳嗽的程度,也可以采用0~100mm标记。   3   NRS    因肺癌相关性咳嗽患者往往同时存在如疼痛等需要支持治疗的其他症状,故评分量表中NRS更易被广泛使用(见表2)。   表2:肺癌相关性咳嗽数字分级法评估量表 4   咳嗽生活质量测评   中文版莱切斯特咳嗽问卷(LCQ-MC)应用广泛,被证实有很好的可靠性、可重复性和灵敏度。   推荐选择VAS、NRS评分方法中的一种进行咳嗽强度评估。中文版LCQ-MC可从多维度进行评估,具有简明、便于使用的特点,推荐用于咳嗽生活质量的测评。 三、肺癌相关性咳嗽的诊断方案 图1:肺癌相关性咳嗽诊断流程示意图 ▌ 诊断   肺癌患者既往无呼吸系统疾病病史,除干咳外无其他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咳嗽,应考虑诊断为肺癌相关性咳嗽。肺癌患者术后出现的咳嗽,胸部CT检查除外其他疾病,没有哮喘、鼻后滴漏综合征等证据,可使用甲磺司特进行治疗性诊断。肺癌患者针对肿瘤进行放化疗后出现的咳嗽,没有合并其他引起咳嗽的证据时,可使用皮质类固醇进行治疗性诊断。 经抗癌治疗和(或)镇咳治疗后,肺癌患者咳嗽完全缓解,说明肺癌相关性咳嗽诊断明确且治疗方案正确;如未完全缓解,应重新评估影响疗效的原因及可能合并的其他病因,进行鉴別诊断。 ▌ 鉴别诊断 肺癌患者出现急性咳嗽,需首先排除一此重症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功能不全、肺炎、气胸、肺栓塞及异物吸入。 除外肿瘤因素,肺瘤患者最常见的咳嗽原因是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或者合并感染。患者干咳主要见于非感染性咳嗽,痰量较多、咳脓性痰者应考虑合并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血常规和胸部CT检查通常可以进行鉴别。哮喘、慢性支气管炎、COPD等原有疾病加重或急性发作,也可能是肺癌患者出现咳嗽的原因,通过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可初步鉴别,肺功能检查 、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可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1.肺瘤患者服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后出现的咳嗽,考虑药物引起,更换药物可以鉴別。 […]

半夏
小细胞肺癌发展之路

小细胞肺癌发展之路

小结 PD-1抑制剂在SCLC的治疗之路上频频折戟,OS并未收获显著的提升 PD-L1抑制剂(阿替利珠单抗/度伐利尤单抗)联合化疗作为一线治疗首次将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mOS提升至1年以上 百年求索,终迎风华正茂 SCLC是一种恶性程度高、病情进展快、预后差、易复发的“顽固性癌症”  放化疗的出现改变了SCLC的治疗难题,成为SCLC治疗的中坚力量,靶向治疗在SCLC领域进展有限,近30年SCLC患者的生存未有显著突破 免疫治疗的兴起打破了SCLC“难治”的僵局,以CASPIAN方案为代表PD-L1联合化疗的一线治疗模式给ES-SCLC患者带来生存获益,成为ES-SCLC一线治疗新标准 基于SCLC生物标志物、分子分型、联合治疗模式等方向的深入探索或可构建SCLC未来治疗新格局

半夏
肺癌脑转移怎么治疗?靶向、免疫、放疗怎么选择?

肺癌脑转移怎么治疗?靶向、免疫、放疗怎么选择?

脑转移是很多肺癌患者的噩梦,一旦发现脑转移也就意味着疾病发展到晚期。 约20%的小细胞肺癌初诊时就发现脑转移。30%左右 的NSCLC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脑转移,特别是EGFR、ALK阳性的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更易发生脑转移。 为什么肺癌患者容易发生脑转移? 1.穿过一级屏障: 大多数肿瘤转移是癌细胞脱落随血流而走,以静脉回流到心脏、再到肺脏,而肺脏毛细血管网“滤住”了癌细胞、或小的转移瘤,因此肺脏发生转移瘤的几率很高,其他脏器的恶性肿瘤往往先发生肺转移,然后才发生脑转移。但是对于肺癌而言,肺血管与椎静脉间存在吻合支,脱落的肺癌细胞可不经过毛细血管网的过滤而发生转移。 2.穿过二级屏障: 肺癌容易发生脑转移是因为脑血管与供应大脑的椎动脉、静动脉丛之间存在大量的吻合支,致使肺癌细胞可以不经肺毛细血管的过滤作用,直接经心脏、颈动脉至脑而发生血液转移。 而颅内血运极为丰富,又为癌细胞逃窜提供了客观条件! 肺癌患者脑转移治疗原则 肺癌脑转移患者的治疗应该在全身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针对脑转移的治疗,包括外科手术、全脑放疗(whole brain radiotherapy, WBRT)、立体定向放疗(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 SRT)、内科治疗在内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其目的是治疗转移病灶、改善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最大程度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闹转换这分为有症状和无症状。 无症状: EGFR基因敏感突变阳性,优先推荐第三代和第一代EGFR-TKIs(奥希替尼、阿美替尼、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等)。 ALK融合基因阳性,优先推荐第二代ALK-TKIs(阿来替尼、塞瑞替尼、恩莎替尼等); ROS1融合基因阳性,推荐克唑替尼; 上述基因阴性,可采用全身化疗; 有症状: 脑转移瘤数目≤3个,手术切除或SRT或SRT联合WBRT; 脑转移瘤数目>3个,WBRT或SRT。 为什么肺癌患者容易发生脑转移? 1.靶向TKI更易入脑 目前,对于有驱动基因突变的患者,推荐行靶向TKI进行治疗,小分子的TKI更容易入脑,奥希替尼、塞瑞替尼、阿来替尼等相关研究都显示对脑转移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但以往数据多数为亚组分析结果,近日,一项评估单独使用奥希替尼对先前未治疗的 CNS 转移的OCEAN研究发表在《胸部肿瘤学杂志》上。 OCEAN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单臂II期研究,目的是评估奥希替尼对未治疗的中枢神经系统转移(CNS)的疗效。 该研究一共纳入66例患者EGFR-TKI治疗后CNS转移患者和原发性CNS转移患者,其中T790M队列40例,一线队列 26例。在T790M队列中,中位年龄为66.5岁,男性为30.0%。8例CNS转移有临床症状,大多数患者有多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转移(77.5%)。患者用奥西替尼治疗,剂量为80 mg/d。主要研究终点:PAREXEL标准评估的脑转移进展率(BMRR)。 根据发表在《胸部肿瘤学杂志》上的研究结果,奥希替尼对带EGFR T790M 突变且CNS转移的NSCLC患者具有持久治疗。结果显示:中位脑转移相关无进展生存期(PFS)为 66.7%(90% CI,54.3%-79.1%),中位总生存期(OS)为 25.2 个月,总缓解率(ORR)为 40.5%,中位 PFS为 7.1 个月。此外,与外显子 21 L858R 患者相比, EGFR外显子 19 缺失患者的脑转移相关 PFS显著更长,中位值分别为 31.8 个月和 8.3 个月( […]

半夏
​又一国产PD-L1单抗申报上市,KEYNOTE-775研究公布最新研究数据丨肿瘤情报

​又一国产PD-L1单抗申报上市,KEYNOTE-775研究公布最新研究数据丨肿瘤情报

要点提示 NEJM:“可乐组合”二线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可显著延长患者生存 JCO:卡铂和贝伐珠单抗均未能改善TNBC患者长期生存 新药:国产PD-L1单抗SHR-1316递交上市申请 新药:Elranatamab在中国获批临床 01 NEJM:“可乐组合”二线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可显著延长患者生存 目前,对于接受铂类化疗失败后的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尚没有明确的标准治疗方案。KEYNOTE-775研究评估了先前接受过至少一种含铂化疗方案的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接受仑伐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研究纳入了827名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配接受仑伐替尼(20mg qd po)联合帕博利珠单抗(200mg Q3W iv)或医生选择的化疗方案(阿霉素 60mg/m2 Q3W或紫杉醇80mg/m2 每4周为一个周期,期间持续用药3周后停药1周)进行治疗。   结果显示,帕博利珠单抗组(n=411)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长于化疗组(n=416)患者[错配修复功能完整(pMMR)患者:6.6个月vs. 3.8个月, HR进展或死亡 0.60 95%CI 0.50-0.72,P<0.001;全部患者:7.2个月vs. 3.8个月,HR进展或死亡 0.56 95%CI 0.47-0.66,P<0.001]。同时,帕博利珠单抗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S)亦长于化疗组患者(pMMR患者:17.4个月vs. 12.0个月,HR进展或死亡 0.68 95%CI 0.56-0.84,P<0.001;全部患者:18.3个月vs. 11.4个月,HR进展或死亡 0.62 95%CI 0.51-0.75,P<0.001)。安全性方面,帕博利珠单抗组有88.9%的患者发生3级以上不良事件,而化疗组为72.7%。   KEYNOTE-775研究结果表明,与化疗相比仑伐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可显著延长患者PFS和OS。 02 JCO:卡铂和贝伐珠单抗均未能改善TNBC患者长期生存 CALGB 40603是一项2×2随机Ⅱ期研究,先前公布的数据表明,Ⅱ-Ⅲ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在每周接受紫杉醇联合卡铂或贝伐珠单抗,随后接受阿霉素和环磷酰胺的治疗方案可显著提高其病理完全缓解(pCR)率。此次,研究人员更新了该研究的长期结果(LTO)以及相关研究终点数据。   经过中位时间7.9 年的随访后,数据显示卡铂或贝伐珠单抗未能给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LTO带来显著改善。pCR患者 (n=205,46.3%)的5年无事件生存(EFS)率 (85.5% vs. 56.6%,P<0.0001) 和OS率 (87.9% vs. 63.4%,P<0.0001) 率显著高于又残余病灶(RD)患者。   此次更新的LTO数据表明,卡铂和贝伐珠单抗均未能改善患者长期生存。 03 新药:国产PD-L1单抗SHR-1316递交上市申请 1月19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示,恒瑞医药递交了抗PD-L1单抗SHR-1316的上市申请并获得受理,推测本次其提交上市申请的适应证为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   SHR-1316是一款人源化抗PD-L1单抗,其能通过特异性结合PD-L1分子从而阻断导致肿瘤免疫耐受的PD-1/PD-L1通路,重新激活免疫系统的抗肿瘤活性,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04 […]

半夏
警惕乳腺癌!7种常见症状和5种预防生活策略

警惕乳腺癌!7种常见症状和5种预防生活策略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全世界女性健康的第一大恶性肿瘤,2015年中国新发女性乳腺癌病例约30.4万,发病率为45.29/10万,死亡约7万余例。在每年新发乳腺癌病例中,约3%~10%的妇女在确诊时即有远处转移。早期患者中,30%可发展为晚期乳腺癌,晚期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20%。 由此可见,乳腺癌的早期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乳腺癌的常见症状   早期发现乳腺癌通常更容易治疗,生存率更高。除了定期进行乳房X线检查,了解乳房的外观和感官特征也可以帮助早期发现。应当注意,并非乳房的所有变化都归因于癌症,良性(非癌性)病变比乳腺癌更为常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乳房症状,如若出现,应考虑立即进行检查。 01 乳房肿块 乳房肿块是乳腺癌最常见的症状。肿块通常硬而无痛(部分存在疼痛的情况)。但是,并非所有肿块都是癌症。良性乳房疾病(如囊肿)也会引起肿块。不过,若有肿块存在,建议尽快寻找医生诊断,以确定其中病理。 02 在乳房,锁骨或腋窝中或周围发生肿胀 这些区域肿胀的发生可能有多种原因,但也可能与癌症相关,因为某些类型的乳腺癌可能导致乳房肿胀。锁骨或腋窝的肿胀或肿块可能是由乳腺癌扩散到这些区域的淋巴结引起的,甚至在感觉到乳房肿块之前就可能发生肿胀。因此,如若在这些区域发生肿胀,也应尽快寻求医生建议。 03 皮肤凹陷 如果个体的乳房皮肤开始变厚并且看起来有点像橘皮,请立即进行检查。这可能是由乳腺炎引起的, 这种感染在母乳喂养的女性中最为常见,但在其他女性中也可能发生。医生可能首先会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但如果一周左右后症状仍未改善,则应再次检查。这些症状也可能由炎症性乳腺癌引起, 这种形式的乳腺癌看起来很像是乳腺感染,但整体并不常见,需要尽快进行治疗。 04 乳头内陷 乳腺癌有时会导致乳头向内弯曲。如果发现乳头发生变化,请立即进行检查,这可能是乳腺癌的症状之一。但是,乳头回缩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非癌性乳腺癌而发生。 05 乳头或乳房发红,干燥,剥落或增厚 乳房或乳头发红,干燥,剥落或增厚可能由于感染或刺激引起,但同时,这也是乳腺癌可能引起的症状之一。 06 乳头溢液 除了乳汁之外的其他液体溢出应引起警觉,在大多数情况下,它是由受伤,感染或良性肿瘤(非癌症)引起的。但是,这并不排除乳腺癌的可能,尤其当溢出液体为血性的,应立即寻求医生的帮助。 07 疼痛 大多数乳腺癌不会引起乳房或乳头疼痛,女性经常会因月经周期而感到乳房疼痛或不适。此外,某些非癌性乳房疾病,例如乳腺炎,也可能会导致突然的疼痛。但是,如果乳房疼痛严重或有一定的持续时间,则有可能患有癌症或需要治疗的良性疾病。   五种预防乳腺癌的生活策略   01 保持健康的体重 超重或肥胖会增加罹患乳腺癌的风险,尤其是在更年期之后,这是因为绝经后,大多数雌激素来自脂肪组织,拥有更多的脂肪组织会增加体内产生的雌激素的量,从而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同样,超重的女性往往胰岛素水平较高,而较高的胰岛素水平也与乳腺癌有关。有证据表明,减肥可以降低罹患乳腺癌的风险,并带来其他的健康益处。 02 锻炼身体并避免久坐 许多研究发现,定期进行体育锻炼可以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美国癌症协会饮食和身体活动指南的最新更新建议,每周应至少进行150-30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或75-150分钟的剧烈运动, 达到或超过300分钟是理想的选择。此外,应避免久坐行为,例如坐着,躺下,看电视和其他形式的基于屏幕的娱乐。 03 遵循健康的饮食习惯 健康的饮食习惯包含各种蔬菜、富含纤维的豆类、各种颜色的水果以及全谷物。最好避免或限制红肉和加工肉类、加糖饮料、高度加工食品和精制谷物产品。合理饮食可提供重要的营养成分,并帮助保持健康的体重。 04 最好不要喝酒 研究表明,饮酒会增加罹患乳腺癌的风险。对于饮酒者,美国癌症协会建议女性在任何一天中喝酒的数量不得超过1杯。一杯是指12盎司的普通啤酒,5盎司葡萄酒或1.5盎司烈性酒。 05 斟酌使用激素替代疗法(HRT) 激素替代疗法常用于更年期女性,以应对卵巢功能衰退,研究表明,结合使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HRT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这种组合还可以导致乳房密度增加,从而使得在乳房X光照片上更难以发现乳腺癌。好消息是,在停止使用激素的3年内,这种风险又降低至未与使用过HRT的女性相当的水平。 对于接受子宫切除术的女性,服用仅包含雌激素的HRT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单独使用雌激素并不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但是,保留子宫的女性可能因为使用只包含雌激素的HRT而导致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增加。因此建议决定采用HRT的女性,最好使用适合自己的最低剂量并尽可能缩短使用时间。 乳腺癌高危人群 1. 既往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的患者; 2. 既往 30 岁前接受过胸部放疗; […]

半夏
2022 ASCO GI丨一起领略胃肠食管肿瘤治疗的饕餮盛宴

2022 ASCO GI丨一起领略胃肠食管肿瘤治疗的饕餮盛宴

2022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胃肠道肿瘤研讨会(ASCO-GI 2022)将于2022年1月20日至22日以现场+虚拟会议形式召开,本届ASCO GI将讨论消化系统肿瘤领域最具创新性的科学进展。当地时间18日,ASCO官网公布了本次大会入选摘要详情。找药特整理胃肠食管领域的重磅研究,以飨读者。 1 CheckMate 649:纳武利尤单抗 (O药) +化疗与化疗作为一线 (1L)晚期胃癌/胃食管结合部癌/食管癌的治疗腺癌 (GC/GEJC/EAC)。 CheckMate 649 是一项针对 1线程序性死亡 1 (PD-1) 的随机、全球 3 期研究。在晚期非 HER2 阳性 GC/GEJC/EAC 中基于抑制剂的疗法证明了O药 + 化疗与化疗的总生存期(OS)优越性,这项研究也使得其疗法在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批准。 这项试验提出了 O药 + 化疗与化疗的扩展分析,在最少随访的24 个月中。患者皆是以前未经治疗、不可切除的晚期或转移性 GC/GEJC/EAC 的成人并且无论 PD-配体 (L)1 表达如何的患者。排除已知 HER2 阳性状态的患者,患者被随机分配至: (1) O药(360 mg Q3W 或 240 mg Q2W)+ 化疗(XELOX Q3W 或 FOL FOX Q2W); (2)O药 1 mg/kg + […]

半夏
警惕乳腺癌!7种常见症状&5种预防生活策略

警惕乳腺癌!7种常见症状&5种预防生活策略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全世界女性健康的第一大恶性肿瘤,2015年中国新发女性乳腺癌病例约30.4万,发病率为45.29/10万,死亡约7万余例。在每年新发乳腺癌病例中,约3%~10%的妇女在确诊时即有远处转移。早期患者中,30%可发展为晚期乳腺癌,晚期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20%。 由此可见,乳腺癌的早期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乳腺癌的常见症状   早期发现乳腺癌通常更容易治疗,生存率更高。除了定期进行乳房X线检查,了解乳房的外观和感官特征也可以帮助早期发现。应当注意,并非乳房的所有变化都归因于癌症,良性(非癌性)病变比乳腺癌更为常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乳房症状,如若出现,应考虑立即进行检查。 01 乳房肿块 乳房肿块是乳腺癌最常见的症状。肿块通常硬而无痛(部分存在疼痛的情况)。但是,并非所有肿块都是癌症。良性乳房疾病(如囊肿)也会引起肿块。不过,若有肿块存在,建议尽快寻找医生诊断,以确定其中病理。 02 在乳房,锁骨或腋窝中或周围发生肿胀 这些区域肿胀的发生可能有多种原因,但也可能与癌症相关,因为某些类型的乳腺癌可能导致乳房肿胀。锁骨或腋窝的肿胀或肿块可能是由乳腺癌扩散到这些区域的淋巴结引起的,甚至在感觉到乳房肿块之前就可能发生肿胀。因此,如若在这些区域发生肿胀,也应尽快寻求医生建议。 03 皮肤凹陷 如果个体的乳房皮肤开始变厚并且看起来有点像橘皮,请立即进行检查。这可能是由乳腺炎引起的, 这种感染在母乳喂养的女性中最为常见,但在其他女性中也可能发生。医生可能首先会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但如果一周左右后症状仍未改善,则应再次检查。这些症状也可能由炎症性乳腺癌引起, 这种形式的乳腺癌看起来很像是乳腺感染,但整体并不常见,需要尽快进行治疗。 04 乳头内陷 乳腺癌有时会导致乳头向内弯曲。如果发现乳头发生变化,请立即进行检查,这可能是乳腺癌的症状之一。但是,乳头回缩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非癌性乳腺癌而发生。 05 乳头或乳房发红,干燥,剥落或增厚 乳房或乳头发红,干燥,剥落或增厚可能由于感染或刺激引起,但同时,这也是乳腺癌可能引起的症状之一。 06 乳头溢液 除了乳汁之外的其他液体溢出应引起警觉,在大多数情况下,它是由受伤,感染或良性肿瘤(非癌症)引起的。但是,这并不排除乳腺癌的可能,尤其当溢出液体为血性的,应立即寻求医生的帮助。 07 疼痛 大多数乳腺癌不会引起乳房或乳头疼痛,女性经常会因月经周期而感到乳房疼痛或不适。此外,某些非癌性乳房疾病,例如乳腺炎,也可能会导致突然的疼痛。但是,如果乳房疼痛严重或有一定的持续时间,则有可能患有癌症或需要治疗的良性疾病。   五种预防乳腺癌的生活策略   01 保持健康的体重 超重或肥胖会增加罹患乳腺癌的风险,尤其是在更年期之后,这是因为绝经后,大多数雌激素来自脂肪组织,拥有更多的脂肪组织会增加体内产生的雌激素的量,从而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同样,超重的女性往往胰岛素水平较高,而较高的胰岛素水平也与乳腺癌有关。有证据表明,减肥可以降低罹患乳腺癌的风险,并带来其他的健康益处。 02 锻炼身体并避免久坐 许多研究发现,定期进行体育锻炼可以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美国癌症协会饮食和身体活动指南的最新更新建议,每周应至少进行150-30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或75-150分钟的剧烈运动, 达到或超过300分钟是理想的选择。此外,应避免久坐行为,例如坐着,躺下,看电视和其他形式的基于屏幕的娱乐。 03 遵循健康的饮食习惯 健康的饮食习惯包含各种蔬菜、富含纤维的豆类、各种颜色的水果以及全谷物。最好避免或限制红肉和加工肉类、加糖饮料、高度加工食品和精制谷物产品。合理饮食可提供重要的营养成分,并帮助保持健康的体重。 04 最好不要喝酒 研究表明,饮酒会增加罹患乳腺癌的风险。对于饮酒者,美国癌症协会建议女性在任何一天中喝酒的数量不得超过1杯。一杯是指12盎司的普通啤酒,5盎司葡萄酒或1.5盎司烈性酒。 05 斟酌使用激素替代疗法(HRT) 激素替代疗法常用于更年期女性,以应对卵巢功能衰退,研究表明,结合使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HRT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这种组合还可以导致乳房密度增加,从而使得在乳房X光照片上更难以发现乳腺癌。好消息是,在停止使用激素的3年内,这种风险又降低至未与使用过HRT的女性相当的水平。 对于接受子宫切除术的女性,服用仅包含雌激素的HRT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单独使用雌激素并不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但是,保留子宫的女性可能因为使用只包含雌激素的HRT而导致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增加。因此建议决定采用HRT的女性,最好使用适合自己的最低剂量并尽可能缩短使用时间。 乳腺癌高危人群 1. 既往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的患者; 2. 既往 30 岁前接受过胸部放疗; […]

半夏
局部联合系统治疗征战晚期肝癌一线,多纳非尼联合TACE勇争先锋

局部联合系统治疗征战晚期肝癌一线,多纳非尼联合TACE勇争先锋

中国70%-80%的肝癌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失去根治性手术的机会,5年生存率只有12%左右。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案集中在TACE和系统治疗。单药的靶向或者免疫治疗,疗效有限,所以联合治疗应运而生。目前肝癌领域获批的联合治疗均为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而随着研究的不断进展,局部治疗在晚期肝癌治疗中的重要作用不断体现,联合系统治疗也取得了不错的疗效。今天,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介入科的魏建医师就为我们分享了一例肝癌患者,在接受多纳非尼联合TACE治疗后,肝内病灶及肺部病灶均缩小。 专家简介 患者基本情况 基本情况及既往史 患者男性,78岁,既往有窦性心动过缓5年,无明显不适主诉,未进行治疗。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2021.8.23):AFP 321.14ng/ml;CEA 5.76ng/ml; γ-GT 191U/L;PIVKA-II 1235.93mAU/ml 影像学检查: 腹部+盆腔CT平扫+增强:肝内多发肿块影,边界欠清,大者位于S6,大小约4.9 X 3.6cm。食管下段、胃底及胃周可见迂回曲、扩张的静脉影。(2021.8.12) 胸部CT:双肺多发小结节,较大者约0.9cm X 0.4cm,双肺小叶小叶间隔增厚,双侧胸膜轻度增厚(2021.8.24) 病理学检查(2021.8.25): 送检穿刺肝组织1条:内见恶性肿瘤,部分肿瘤细胞免疫表型呈肝细胞分化,考虑至少部分为肝细胞癌,不除外混合性肝细胞-胆管细胞癌。 免疫组化结果:AFP(部分+);GPC-3(灶性+);CD34(-); CD31(-);CK19(部分+);CD10(灶性+);TTF-1(肝)(灶性+); Hep(灶性+);CK8(+);Ki67(约10%+);P53(提示为野生型),HBsAg(-) 入院诊断 恶性肿瘤伴肺部转移灶;酒精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反流性食管炎;窦性心动过缓。 抗肿瘤治疗经过 本例患者病理虽然不除外混合性肝癌,但患者存在酒精性肝硬化基础,伴有甲胎蛋白升高,影像上考虑肝细胞癌,同时美国肝病学会(AASLD)上明确腹部增强MRI后可以确诊肝癌,因此对于本例患者首先考虑肝细胞癌。根据国家卫计委颁布的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版),TACE治疗是Ib期至IIIb期肝癌患者的治疗推荐。该患者为IIIb期,拟行TACE联合口服多纳非尼片。 2021年8月27日,患者在局麻下行TACE。术中造影见血管变异,左肝动脉起自腹腔干,右肝动脉起自肠系膜上动脉,实质期可见多个块状肿瘤染色,加用微导管超选择肿瘤导管,经微导管灌注化疗药物:吡柔比星60mg;拓喜26mg;氟尿嘧啶500mg;同奥400mg;奥沙利铂50mg,并给予1/3阿霉素洗脱微球颗粒栓塞肿瘤动脉血供,再次造影可见结节状碘油沉积。患者术后于2021年9月10日开始服用多纳非尼,0.2g Bid。 术后影像学检查,2021年9月19日腹部+盆腔CT平扫显示,肝实质密度不均匀,可见多发斑点状高密度影,另可见多发斑片状或类圆形略低密度灶,边緣模糊,较大者位于肝S6,大小约 2cm × 1.4cm;肝门旁腹主动脉前方可见淋巴结影,直径约0.9cm。 2021年10月15日,患者再次入院行胸部CT平扫:双肺见多发小结节,较大者位于右肺下叶前基底段胸膜下,大小约0.7cm × 0.4cm,双肺下叶小叶间隔增厚。较前无显著变化。10月19日,实验室检查显示 AFP 25.18ng/ml;CEA 4.56ng/ml; γ-GT 183U/L;PIVKA-II 1305.33mAU/ml。 2021年10月20日,患者第二次TACE术前行上腹部CT平扫+增强:肝S4、6、7、8多发不规则及结节状导常信号,最大位于S6,大小约4.1cm×3. 4cm。S7见类圆形异常信号,长径约1.5cm。腹主动脉旁见肿大淋巴结,直径约1.1cm。同日,患者在局麻下行TACE+肝静脉压力梯度测定;术中造影后于肿瘤供血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患者持续服用多纳非尼,0.2g Bid。 术后行PET-CT检查:肝内多发稍低密度灶,部分融合成团,大者位于S6、S7交界处,大小约为3.3cm×5.2cm× 3.5cm;肝S5、6交界处见结节状FGD摄取增高影,边界欠清,PET层面大小约3.5cm×2.4cm。腹膜后区、肝门区可见多发小淋巴结,大者位于腹主动脉前方,大小约为0.8cm×1.3cm。两肺显影清晰,双肺多发微小结节灶,大者位于右肺中叶外侧段,大小约为0.4cm x0.4cm,未见异常FDG摄取增高。纵隔(4R、5、7、9L)及双侧肺门区多发小淋巴结,大者位于左侧肺门区,大小约为0.6cm×1.2cm。 在介入治疗后,患者口服多纳非尼出现腹部隐痛不适,对症处理后好转,安全性可控。患者目前仍然接受TACE联合多纳非尼治疗。 病例讨论 针对这一晚期肝癌患者,我们邀请到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放射介入科主任金龙教授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专家简介 手术切除是肝癌治疗中非常重要的根治性治疗手段,但是70-80%的肝癌患者确诊时为中晚期不可手术切除的患者,而肺是晚期HCC最常见的肝外转移部位。肝癌出现肺转移常会造成咳嗽、咳血、气急、胸闷、发热等症状。而发生肺转移时还可能出现肿瘤压迫的症状。肝癌转移到肺部后,患者身体更差,且病情较重,已经失去手术的治疗最佳时机。本例患者即为IIIb期肝癌伴肺部转移,参照2019版《中国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CNLC)》推荐治疗的方案有系统治疗、TACE。TACE为不可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常用的治疗手段,但疗效有限。TACE治疗后肿瘤组织缺氧,释放HIF-1α因子,诱导VEGF等促血管生长因子分泌增加,诱导残余肿瘤血管迅速增长,增加肿瘤复发和转移风险。因此,建议TACE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应用。 […]

半夏
FDA速递!DS8201再获优先审评,成为HER2阳性乳腺癌二线治疗新标准!

FDA速递!DS8201再获优先审评,成为HER2阳性乳腺癌二线治疗新标准!

2022年1月17日,FDA已优先审查fam-trastuzumab deruxtecan-nxki(Enhertu)的补充生物制剂许可申请,用于治疗先前接受过抗HER2治疗方案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ER2阳性乳腺癌成年患者。值得一提的是,该适应症已于2021年10月被FDA纳入突破性疗法认定。 1 DS8201正面BATTLE TDM1, 降低复发风险72%! 此次认定是基于 DESTINY-Breast03 的3期试验 (NCT03529110) 的结果。DESTINY-Breast03研究是首个头对头对比ADC药物(DS8201和T-DM1)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疗效与安全性的一项多中心、开放性、随机、Ⅲ期临床研究,纳入了先前在晚期或转移性环境中接受过曲妥珠单抗(赫赛汀)和紫杉类治疗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 HER2 阳性乳腺癌患者。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患者被允许具有临床稳定的、经治疗的脑转移。 共有 524 名参与者以 1:1 的比例随机接受每 3 周 5.4 mg/kg 的DS8201(n = 261)或每 3 周 3.6 mg/kg 的 T-DM1(n = 263)。他们根据激素受体状态、既往用帕妥珠单抗 (Perjeta) 治疗和内脏疾病史进行分层。该试验的主要终点是每个 BICR 的 PFS,一个关键的次要终点是总生存期 (OS)。其他次要终点包括每个 BICR 和研究者的客观缓解率 (ORR)、BICR 评估的缓解持续时间、研究者评估的 PFS 和安全性。 DS8201的中位随访时间为 16.2 个月,T-DM1 的中位随访时间为 15.3 个月。在所有治疗组中,参与者的中位年龄为 54.3 岁,99.6% 是女性,大多数来自亚洲,并且每个免疫组织化学的 HER2 […]

半夏
【值得收藏】肺癌,不同分期分型治疗方式及随访策略(下)

【值得收藏】肺癌,不同分期分型治疗方式及随访策略(下)

七、SCLC患者的治疗   1. 局限期SCLC患者的治疗   ①可手术局限期SCLC患者(T1~2N0)的治疗: 经系统的分期检查后提示无纵隔淋巴结转移的T1~2N0的患者,推荐根治性手术,术式为肺叶切除术+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2A类推荐证据);术后病理提示N0的患者推荐辅助化疗,方案包括依托泊苷+顺铂、依托泊苷+卡铂(2A类推荐证据);术后病理提示N1和N2的患者,推荐行辅助化疗合并胸部放疗(2A类推荐证据),同步或序贯均可。辅助化疗方案推荐依托泊苷+顺铂(1类推荐证据)。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行预防性脑放疗(prophylactic cranial irradiation, PCI)(1类推荐证据)。   ②不可手术局限期SCLC患者(超过T1~2N0或不能手术的T1~2N0)的治疗: (a)PS评分0~2分的患者:化疗同步胸部放疗为标准治疗(1类推荐证据)。化疗方案为依托泊苷+顺铂(1类推荐证据)和依托泊苷+卡铂(1类推荐证据)。胸部放疗应在化疗的第1~2个周期尽早介入。如果患者不能耐受,也可行序贯化放疗。放疗最佳剂量和方案尚未确定,推荐胸部放疗总剂量为45Gy,1.5Gy/次,2次/d,3周;或总剂量为60~70Gy,1.8~2.0Gy/次,1次/d,6~8周。对于特殊的临床情况,如肿瘤巨大、合并肺功能损害、阻塞性肺不张等,可考虑2个周期化疗后进行放疗。放化疗后疗效达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的患者,可考虑行PCI(2A类推荐证据)。 (b)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 ECOG)PS评分3~4分(由SCLC所致)患者:应充分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谨慎选择治疗方案,如化疗(单药方案或减量联合方案),如果治疗后PS评分能达到2分以下,可考虑给予同步或序贯放疗,如果PS评分仍无法恢复至2分以下,则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用胸部放疗。放化疗后疗效达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的患者,可考虑行PCI(2A类推荐证据)。 (c)ECOGPS评分3~4分(非SCLC所致)患者:推荐最佳支持治疗。   2. 广泛期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 ①无症状或无脑转移的广泛期SCLC患者的治疗: (a)ECOGPS评分0~2分患者:推荐依托泊苷和卡铂联合阿替利珠单抗(1类推荐证据)或化疗。ECOGPS评分3~4分(由SCLC所致),推荐化疗。方案包括EP方案(依托泊苷+顺铂)(1类推荐证据)、EC方案(依托泊苷+卡铂)(1类推荐证据)、IP方案(伊立替康+顺铂)(1类推荐证据)、IC方案(伊立替康+卡铂)(1类推荐证据)、依托泊苷+洛铂(2A类推荐证据)。化疗后疗效达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的患者,如果远处转移灶得到控制,且一般状态较好,可以加用胸部放疗(2A类推荐证据);酌情谨慎选择PCI(2A类推荐证据)。 (b)ECOGPS评分3~4分(非SCLC所致)患者:推荐最佳支持治疗。   ②局部症状的广泛期SCLC患者的治疗: (a)上腔静脉综合征:临床症状严重者推荐先放疗后化疗(2A类推荐证据);临床症状较轻者推荐先化疗后放疗(2A类推荐证据),同时给予吸氧、利尿、镇静、止痛等对症治疗。局部放疗的放射野应包括原发灶、整个纵隔区及两锁骨上区,要将上腔静脉包括在照射野内;放疗初期可能出现局部水肿加重,必要时可使用激素和利尿剂辅助治疗;首次化疗应具有冲击性。放化疗结束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行PCI(2A类推荐证据)。 (b)脊髓压迫症:如无特殊情况,患者应首先接受局部放疗,控制压迫症状,并给予EP方案、EC方案、IP方案或IC方案化疗(2A类推荐证据)。由于脊髓压迫症的患者生存时间较短,生命质量较差,所以对于胸部放疗和PCI的选择需综合考量多方因素,慎重选择(如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的患者可以放疗),但通常不建议手术减压治疗。 (c)骨转移:推荐EP方案、EC方案、IP方案或IC方案化疗+局部姑息外照射放疗±双膦酸盐治疗(2A类推荐证据);骨折高危患者可采取骨科固定。(d)阻塞性肺不张:推荐EP方案、EC方案、IP方案或IC方案化疗+胸部放疗(2A类推荐证据)。2个周期化疗后进行放疗是合理的,其易于明确病变范围,缩小照射体积,使患者能够耐受和完成放疗。   ③脑转移患者的治疗: (a)无症状脑转移患者:全身化疗结束后接受全脑放疗(2A类推荐证据),治疗后疗效达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的患者,可给予胸部放疗(2A类推荐证据)。 (b)有症状脑转移患者:推荐全脑放疗与化疗序贯进行(2A类推荐证据),治疗后疗效达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的患者,可给予胸部放疗(2A类推荐证据)。   3. SCLC患者的PCI 制定PCI的治疗决策时应与患者和家属充分沟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权衡利弊后确定。对于完全切除的局限期SCLC,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接受PCI治疗(2A类推荐证据);对于获得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的局限期SCLC,推荐PCI(2A类推荐证据);对于广泛期SCLC,酌情考虑PCI(2A类推荐证据)。不推荐年龄>65岁、有严重的合并症、PS评分>2分、神经认知功能受损的患者行PCI。PCI应在化放疗结束后3周左右时开始,PCI之前应行脑增强MRI检查,如证实无脑转移,可开始PCI。PCI的剂量为25Gy,2周内分10次完成。   4. 二线治疗 ①一线治疗后6个月内复发的ECOGPS评分0~2分患者:推荐选择静脉或口服拓扑替康化疗(2A类推荐证据),也可推荐患者参加临床试验或选用以下药物,包括伊立替康(2A类推荐证据)、紫杉醇(2A类推荐证据)、多西他赛(2A类推荐证据)、长春瑞滨(2A类推荐证据)、吉西他滨(2A类推荐证据)、替莫唑胺(2A类推荐证据)、环磷酰胺联合多柔比星及长春新碱(2A类推荐证据)。ECOGPS评分2分的患者可酌情减量或应用生长因子支持治疗。   ②一线治疗后6个月以上复发患者:选用原一线治疗方案。   5. 三线治疗 推荐安罗替尼口服(1类推荐证据)。   6. 老年SCLC患者的治疗   对于老年SCLC患者,不能仅根据年龄确定治疗方案,根据机体功能状态指导治疗更有意义。如果老年患者有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体力状况良好、器官功能相对较好,应当接受标准联合化疗(如有指征也可放疗),但因老年患者可能出现骨髓抑制、乏力和器官功能受损的概率更高,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应严密观察,以避免过高的风险。   八、肺LCNEC患者的治疗   […]

半夏
【值得收藏】肺癌,不同分期分型治疗方式及随访策略(上)

【值得收藏】肺癌,不同分期分型治疗方式及随访策略(上)

外科手术根治性切除是Ⅰ、Ⅱ期NSCLC的推荐优选局部治疗方式。 Ⅲ期NSCLC是一类异质性明显的肿瘤。根据国际肺癌研究学会第8版,Ⅲ期NSCLC分为ⅢA期、ⅢB期、ⅢC期。ⅢC期和绝大部分ⅢB期归类为不可切除的Ⅲ期NSCLC。治疗以根治性同步放化疗为主要治疗模式(1类推荐证据)。ⅢA期和少部分ⅢB期NSCLC的治疗模式分为不可切除和可切除。对于不可切除者,治疗以根治性同步放化疗为主;对于可切除者,治疗模式为以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2A类推荐证据)。 Ⅳ期NSCLC患者的全身治疗建议在明确患者NSCLC病理类型(鳞或非鳞)和驱动基因突变状态并进行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功能状态评分(表3)的基础上,选择适合患者的全身治疗方案。   一、Ⅰ、Ⅱ期NSCLC患者的综合治疗   高危患者身体功能状况可能无法耐受根治性手术切除时,应首先由包括外科医师在内的多学科团队进行讨论,决定其他局部治疗方式,如立体定向放疗(SBRT)、冷冻和射频消融等。   二、同期多原发癌(2B类推荐证据) 诊断:病理组织类型不同或为不同的AIS;若病理组织类型相同,肿瘤位于不同肺叶,且不能有纵隔淋巴结转移。   分期:针对每一个病灶进行TNM分期(2A类推荐证据)。   治疗:首选外科手术治疗。 ①优先处理主病灶,兼顾次要病灶,在不影响患者生存及符合无瘤原则的前提下尽量切除病灶,并尽可能保留肺功能(如亚肺叶切除)(2A类推荐证据)。 ②次要病灶若为纯GGO,受限于心肺功能无法全部切除病灶时,建议6~12个月随访1次,若无变化,每2年随访1次(2A类推荐证据)。 三、不适合手术或拒绝手术的早期NSCLC的放射治疗 首选SBRT(1类推荐证据),适应证包括: 1. 不耐受手术的早期NSCLC:高龄、严重内科疾病、T1~2 N0 M0期 2. 可手术但拒绝手术的早期NSCLC。 3. 不能施行或拒绝接受病理诊断的临床早期肺癌,在满足下列条件的情况下,可考虑进行SBRT治疗: ①明确的影像学诊断,病灶在长期随访(>2年)过程中进行性增大,或磨玻璃影的密度增高、实性比例增大,或伴有血管穿行及边缘毛刺样改变等恶性特征;至少2种影像学检查(如胸部增强1~3mm薄层CT和全身PET-CT)提示恶性; ②经肺癌多学科协作组讨论确定; ③患者及家属充分知情同意。 4. 相对适应证: ①T3N0M0; ②同时性多原发NSCLC。 四、Ⅲ期NSCLC患者的综合治疗 1. 可切除类Ⅲ期NSCLC   Ⅲ期NSCLC可切除类是指T3N1、T4N0~1和部分T1~2N2,少部分ⅢB期(指T3N2,N2为单一淋巴结转移且直径<3cm)。   外科的角色主要取决于肿瘤的可切除性。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模式是以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 (1)手术耐受性评估:术前必须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推荐使用心电图和肺功能检查进行评估(1类推荐证据)。由于ⅢA期患者术后需行辅助治疗,因此术前应考虑患者的残肺功能是否可以耐受化疗和放疗(2A类推荐证据)。术前须排除患者其他器官的严重合并症,包括6个月内心脑血管事件(心肌梗死、中风等)、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肾衰竭等(2A类推荐证据)。高龄患者的数据报道较少,手术应谨慎(2A类推荐证据)。   (2)手术时机和方式:可能完全切除的肿瘤患者,新辅助治疗的最佳模式尚未确定,是否接受术前新辅助治疗对生存的改善差异不明显,但均建议接受术后辅助治疗(2B类推荐证据)。外科医师可在综合评估患者情况后决定手术时机(2B类推荐证据)。   推荐进行彻底的纵隔淋巴结清扫,即右侧清扫2R、4R、7、8、9组淋巴结,左侧清扫4L、5~9组淋巴结(1类推荐证据)。推荐整块切除淋巴结(2A类推荐证据)。   手术的原则为在完全切除肿瘤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肺组织(1类推荐证据)。在术前充分评估的基础上,视肿瘤浸润范围可行肺叶、复合肺叶、袖状以及全肺切除,推荐患者至有条件的大型医院进行此类手术(2A类推荐证据)。   ⅢA期可手术的NSCLC术后推荐辅助含铂两药化疗(1类推荐证据)。不常规推荐术后辅助放疗,建议进行多学科会诊,评估术后辅助放疗对于N2期患者的治疗获益与风险(2B类推荐证据)。对于术后发现EGFR敏感基因突变的患者,可行奥希替尼辅助靶向治疗(1类推荐证据)。   2. 不可切除类Ⅲ期NSCLC   Ⅲ期不可切除的NSCLC包括以下几类: ①同侧多枚成团或多站纵隔淋巴结转移[ⅢA(T1~3N2)或ⅢB(T3~4N2)]。 […]

半夏
超高龄肺癌肉瘤患者长效生存17个月,奇迹仍在延续丨一线安罗替尼联合放疗

超高龄肺癌肉瘤患者长效生存17个月,奇迹仍在延续丨一线安罗替尼联合放疗

世界卫生组织将肺癌肉瘤(PC)归类为细胞分化差的肉瘤样癌的一种亚型,肺癌肉瘤(PC)是一种罕见且高度恶性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对放化疗不敏感,PC在临床实践中非常罕见且侵袭性强,预后也较差。为晚期 PC 患者确定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法是一个紧迫的临床问题。 今天,小编就为您解析一位 88 岁的 PC 不能手术且有脑梗死病史的患者,该患者在接受了10个月的一线安罗替尼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SBRT) 治疗后,肿瘤有了显著改善达到部分缓解 (PR)。 立体定向放疗,就是通过多个角度将x射线瞄准一个小病灶进行集中照射,它的前提是建立在精准定位的基础上。相比于手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无创、无麻醉、无痛苦,而且相对来讲风险也比较小,对一些高龄的老年人患者更适合。而安罗替尼作为一种口服、新型的小分子多靶点TKI,安罗替尼能够有效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等激酶,具有抗肿瘤血管生成和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在既往非小细胞肺癌(NSCLC)、小细胞肺癌(SCLC)以及软组织肉瘤当中,安罗替尼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均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案 例 报 告 一名 88 岁男性患者,吸烟 60年,于 2020 年 8 月发生脑梗塞。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显示左上叶病灶 11.0 cm × 5.6 cm,胸膜可见坏死。图 1)。组织学检查显示鳞状细胞癌和骨肉瘤,提示癌肉瘤。免疫组织化学 (IHC) 显示异上皮细胞巢对 P40、PCK、CK5/6、SATB2、SMA(部分)呈阳性,而对 TTF-1、CK7、Dcsmin、CD34、STAT6、ALK-V 和 ROS-1 呈阴性。我们的基因检测方法显示EGFR、ALK、ERBB2、BRAF、MET、ROS1、RET和KRAS均为野生型且未扩增。因此诊断为左上叶肺癌肉瘤(cT4N0M0 II期AJCC 8th)。 图 1胸部 CT 扫描显示左上肺叶病变,诊断时( A和B ) ,安罗替尼治疗 3 个月后( C和D ),安罗替尼治疗 9 个月后( E和F)。  经机构 MDT […]

半夏
毁掉一个胃需要多久?从胃炎到胃癌只需4步!

毁掉一个胃需要多久?从胃炎到胃癌只需4步!

俗话说“十胃九病”,你知道快节奏的生活、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毁掉一个胃需要多长时间吗?   在媒体的相关报道中,20多岁慢性胃炎,甚至胃癌的年轻人并不少见。   年轻人的胃,大多不好了!   2020年7月钱江晚报报道,一位27岁的年轻人查出了胃癌,而患癌前他也曾经常熬夜到凌晨,家中饭菜不合胃口就点外卖或者出去吃饭,常常与朋友在外吃夜宵喝酒,平时又由于工作忙而忽视身体锻炼导致肥胖。 2018年11月媒体报道,一位28岁年轻人被确诊胃窦腺癌,持续腹部胀痛了一周。医生分析病情后认为,饥一餐饱一餐,严重不规律的饮食,是他这次发病的主要原因。 而早在2009年,一篇《我国胃癌患者年轻化趋势的原因分析》中谈到,我国新发胃癌患者呈现年轻化趋势,胃癌患者中30岁以下年轻人的比例,已由20世纪70年代的1.7%增加到当前的3.3%。   胃癌离我们其实并不远!   从胃炎到胃癌只需4步!   我们的胃,每天都要为我们人体消化大量食物,一旦有了胃病,如果不加控制,大多数胃癌的发展遵循如下规律:   非萎缩性胃炎 ↓ 萎缩性胃炎 ↓ 肠上皮化生 ↓ 异型增生 ↓ 胃癌   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医师张北平2020年在接受潇湘晨报采访时谈到,胃就像一块肥沃的土地,原来种的是庄稼(正常胃细胞),由于过度开发(年龄增加、不良饮食习惯等)造成水土流失(腺体萎缩),水土流失后庄稼就不生了(正常胃黏膜逐步丧失),再后来便被疯狂生长的野草侵略(异型增生),当野草把养分都汲取了,整片土地的结局就是沙漠化了(癌症死亡)。   由慢性萎缩性胃炎发展到胃癌,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且只有极少数一部分可能发展为胃癌(约为1%)。   只有中重度萎缩性胃炎且伴有中重度肠化生或异型增生者,发生胃癌的风险大大增加。   早在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把萎缩性胃炎确定为胃癌的癌前期病变。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张敏2020年在该院微信公众号上谈到,多数萎缩性胃炎患者无任何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如上腹痛、腹胀、餐后饱胀及早饱感,还可有食欲减退、嗳气、泛酸、恶心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消瘦、乏力、健忘、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   尽管得了萎缩性胃炎并不一定会导致胃癌,但是如果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及时医治的话,很有可能会发展成胃溃疡,甚至还会发生消化道出血,所以一旦发现胃炎要及时治疗和养护。   此外,相较于中老年人,年轻人患慢性萎缩性胃炎后,病程更长、更容易造成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大大增加了患胃癌的几率。如今很多年轻人对胃衰老没有意识,导致胃癌患病率增加。   8个坏习惯,正在毁掉你的胃   1. 爱吃烧烤、油炸食物   “胃癌是典型的与饮食习惯有关的疾病,大家熟知的烧烤、油炸类食品能诱发癌症。”重庆市肿瘤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孙浩2017年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谈到,临床中发现30岁到40岁的胃癌患者中,过半的人都爱吃烧烤或麻辣烫。尤其是有些地区的人们口味重,喜欢吃烧烤,但食物经过烧烤或烟熏后,容易产生如3,4-苯并芘和环芳烃类物质,这些都是明确的致癌原。   2. 吃得太咸   除了烧烤,高盐饮食也与胃癌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重庆市肿瘤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孙浩2017年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中表示,世卫组织规定的是,每人每天的盐摄取量为6克,超过了这个量,食盐中的高渗透液会破坏胃黏膜,长此以往,也容易诱发胃癌。泡菜、香肠、腊肉等也都是高盐食物,所以一定要少吃。   3. 饮食不规律   原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肿瘤科主任欧阳学农在2011年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谈到,经常三餐不定时者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1.3倍,生气进食为1.5倍,喜食烫食为4.22倍。如果上述因素协同作用,患胃癌的相对危险性将会明显提高。   3. 经常熬夜 […]

半夏
最新医生问答
最新抗癌笔记
top3

新年打卡

2024年02月17日
top4

好久没来

2024年02月17日
top5

CR

2024年02月01日
top6

七周年纪念!

2024年01月25日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 666 获取解锁验证码
步骤:[ 打开微信]->[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三阴姐妹互助圈"公众号输入 666 获取验证码],即可永久解锁本站全部文章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