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抗癌笔记正文

经验分享:癌症晚期患者应遵循“好药早用,好药先用”原则

《雁归来》 2021年05月04日

很多病友理解有误区,认为治疗应循序渐进,把“好药”当救命稻草;生怕后续无药可用,总想着留后手,看似理性合理,实则可能犯了大忌。

 

道理其实简单,癌症不是感冒打喷嚏,能给你足够时间慢慢治疗。越到末期,癌细胞越疯狂生长,呈压倒之势,“好药”也可能无济于事;越到末期,病人的体征也越无法承受肿瘤进展、感染、药物毒性多重压力,根本没机会置之死地而后生。

 

因此,越早控制住病情,对预后常起到决定作用。 免疫治疗大势所趋,虽然国内在获批适应症上步伐缓慢,但在临床上,越来越多的医生也敢于超适应症用药,更多的临床试验数据也把免疫治疗推向更前,甚至一线。而越来越多的真实世界数据也证实了免疫早用获益最大。

 

当然这个原则不仅限于免疫,举几个例子来说说: 

 

1、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阳性患者,EGFR-TKI有三代靶向药可选,都是一线方案,目前的数据很明确,直接使用第三代奥希替尼(而不是一二代)获益最大,PFS长达18.9个月,OS达到38.6个月,并对颅内转移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奥希替尼是首选“好药”。 

 

2、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驱动基因突变阴性患者,K药是当仁不让的“好药”,视PD-L1表达单药或者联合化疗直接进入一线治疗是最佳方案。 

 

3、广泛期小细胞肺癌,I药联合EP化疗一线治疗,CASPIAN研究证实可明显改善OS,无视PD-L1表达,死亡风险下降27%,联合是“好药”。 

 

4、III期不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后,PACIFIC研究证实,I药维持数据惊艳,三年的总生存率达57%,名副其实的“好药”。

 

5、晚期不可切除肝细胞癌,一线由索拉非尼长期占据,其实O药单药、乐伐单药一线临床数据已经略好于索拉非尼,但还有更好的,就是免疫联合抗血管,K药联合乐伐或T药联合贝伐,FDA都已经授予一线治疗的突破性疗法,数据都明显好于索拉非尼,这两种联合是“好药”。 

 

6、王炸组合—K药联合乐伐都知道是“好药”,除了肝癌,另两个获得突破性疗法的癌种是晚期肾癌和子宫内膜癌。 

 

7、晚期卵巢癌,PARP抑制剂奥拉帕尼或尼拉帕尼是“好药”,不展开说。 

 

8、不分癌种基因KRAS G12C突变患者,AMG 510是“好药”,已获FDA孤儿药资格。评判“好药”的标准大可不必拘泥于国内获批适应症,应按证据强弱考究分析,具体在之前说说详细谈过,不再赘言。

 

以上个人观点根据循证医学阐述的大概率,不接受个例的质疑,但未考虑价格因素,难免有失偏颇,目的主要还是提供一个思路,供病友们参考讨论。 所有事情的成败,都取决于对待它的方式,哪怕生命也是如此。

 

免疫时代,医生再拿着以前的生存数据发言是极不负责的。还好我不信,一不小心已经翻倍了……。

 


点击查看全文
推荐商城

我和卵巢癌的抗争:得到的都是侥幸,失去的都是人生

80后女,卵巢癌,坐标武汉,异地工作,个性大咧咧,爱好吃。 病理结果一出,大夫找我谈话时一脸的可惜,说我伤口愈合了还得再挨刀。我反而安慰她,我确定没到朝闻病夕可死的地步吧?接下来的时间拜托您给我好好抢救下。 对癌症的全部
丁灵琳

三针PD1肿瘤消失:暴风雪后,就是明媚的阳光

2016年3月,父亲因腹胀便秘腹痛就诊,肠镜确诊左半结肠癌,3月31日腹腔镜手术。病理结果:中分化腺癌伴粘液腺及乳头状腺癌;无淋巴结转移。 17年9月开始腹胀便秘腹痛,直到10月份终于通过PET CT在小肠上发现肿瘤,11月1日开腹手术。病
Julieyan

两年9个多月抗战,越战越勇,我相信我能赢!

我是直肠癌晚期伴肝肺转移、胸椎转移的战士。两年9个多月抗战,越战越勇。我发现病情的时候就是肝肺转移,现在跟正常人一样,别人都想不到我居然是肿瘤患者。抗战以来最大的感受就是信心最重要,家人的关爱不能少,根据自己的病情采用较合理的治疗方法,癌症
陈烽(笑熬浆糊)

老婆,多想代替你承受所有的痛苦

记录媳妇生病的日子,共勉。 7月14日。晚上媳妇床上辗转反侧,痛不欲生,问哪不舒服也不说,听喉咙里有痰,让护士吸痰,不配合,吸出一小点只能放弃。一晚都在尿血,一盆又一盆的倒,医生凌晨开了止血药,但打了貌似无效。我自己因为休息不好,
茫然

肝癌术后复发,好想上天再给我点时间陪陪家人,说不完的我爱你

 肝癌,手术切除后一个月复发弥漫性肝癌。K药+仑伐替尼近两个月,甲胎未降,肝功不好。周一看了门诊,开了一堆药,定于5月初复查影像。因肝功受损,仑伐减量,3粒改2粒。昨天我问3岁多的儿子,爸爸的病能不能治好?他说:治好。 
Y坚持到底

造化弄人:我是一名肿瘤科医生,父亲却得了癌

 爸爸被确诊下咽低分化鳞癌肺转移。 半年来,历经千辛万苦,今天终于看到了一丝光明,忍耐着层出不穷的副作用,用了两次O药,几乎达到了完全缓解的状态,是奇迹出现了吗?目前父亲病情基本稳定,持续CR中。就是咽喉部位还是在有充血
ss2th

36岁确诊高级别肉瘤,无所畏惧,笑迎生活

2018年11月确诊高级别肉瘤,尤文肉瘤和滑膜肉瘤需鉴别,同时发现双肺转移。时年三十有六。 2018.11~2019.1赴京。VAC方案大剂量化疗三次。CT显示肺转移灶退缩,原发大腿病灶变化不明显。 2019.3冷冻消融
余生安好520

我的经历五:永远不会放弃自己,我要快乐每一天

入组被拒绝,心里难过压抑。 北京的路真难走,去年8月患病以来到现在来了两次,每一次都是满怀希望和期待北上,带着失望和无奈地心情离开。上一次是希望北京的外科医生给我手术病就好了,而结果是肝转移根本没法手术,这一次是以为可以入组,却是
倔强的王小坑

我的经历四:入组被拒绝,人生总是反复无常,但我不会放弃希望

信达第一天: 3月13日早上9点,开始第一次打PD-1,首次滴速控制在50多分钟,期间护士来了3次观察滴速。信达居然自带了输液器,我也是大连第一批使用信达的患者(上午到货,下午购买) 。方案:单药吉西它滨化疗联合PD-1。个人感受
倔强的王小坑

我的经历三:让我纠结的PD1,这个选择题怎么选

从第二次化疗开始,医生就让我考虑PD1联合化疗的方案。从网上学习了相关免疫治疗的知识,一直在用与不用之间纠结。 主要是2方面原因: 1.费用开销巨大。以K药为例,一针17918RMB,2mg/kg,每3周打一针,治疗周期至少在2—
倔强的王小坑

我的经历二:六次化疗后耐药,开始寻找新的治疗方法

回大连后第二天去看了肿瘤内科,医生先安排了一周的常规检查,也做了PET-CT,显示结果基本和增强CT一样(腹腔占位,肝多发转移,纵隔转移) 。和医生聊了治疗方案—— AI化疗 (AMD +IFO,即阿霉素联合异
倔强的王小坑

我的经历一:发现患病,北京确诊,为什么是我?

确诊双向型滑膜肉瘤,为什么是我?去年7月末和同学去新疆旅游后,到家了就感觉非常疲惫,饭也吃不下去,特别困,白天能睡7、8个小时,无意间我妈发现我肚子太大,一摸也是硬硬的。我之前体重70多公斤,一直以为是肥胖长的脂肪也没当回事。然后在我妈的强
倔强的王小坑

珍惜当下,过好每一天

我也来说一说我爸爸吧,我爸爸他才43岁,一个男人正当年的年纪,结果17年11月底却检查出肺癌晚期,我爸爸一个月前的夜里颈部突然疼痛,爸爸以为是抽筋了就揉了几下,揉完之后就出现了一个肿块,农村人知识少不当回事,就没管他,结果一个月里爸爸嗓子不
C.C_244

上天眷顾有心人:相信我爸一定能闯过难关

2014年的冬天,我父亲说睡觉咯(ge)的慌,因为没有咳嗽咳痰症状,就没有在意。至今回想起来都很自责,当时就该带老爸检查一下。几个月过后,也就是2015年 4 月,我们单位组织体检。我爸拍胸片提示左肺占位,胸腔积液。这才发现已是肺癌晚期。穿
路越走越宽。

有病不用怕,规范治疗,作息规律,奇迹一直在上演,希望就在前方

我也来分享下我的故事吧,或许您能从中或许一些有用的信息,为您少走弯路或者在迷茫做决定的时候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愿能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我是滑膜肉瘤,2004年10月发病,我当时15岁,由于右前臂尺侧剧烈疼痛,只好去武汉同济医院进行检查,很庆幸
羊大大
最新医生问答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 666 获取解锁验证码
步骤:[ 打开微信]->[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三阴姐妹互助圈"公众号输入 666 获取验证码],即可永久解锁本站全部文章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