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年底父亲确诊肝癌时,我以为自己还是那个遇到事就躲在后面的儿子。可当介入前要家属签字时我真的被迫长大了。父亲第一次在病床前攥着缴费单发抖,说“不治了,浪费钱”,我突然意识到——那个替我遮风挡雨的肩膀,正在变老。
反骨仔的逆袭
我从来不是乖学生,但面对肝癌,这个“反骨”反而成了优势。别人在病友群潜水,我直接揪着主治医生问:“现在有靶免联合治疗,您觉得拼一把值吗?”深夜抱着电脑查《CSCO肝癌指南》,把仑伐替尼的III期数据打印出来又涂涂画画——父亲看着满桌的“作战计划”,终于点头:“拼了。”
实战派的治疗哲学
当医生给出介入+靶免方案时,我比他还快做了决定。
▫️ 介入栓塞:切断肿瘤供血,对于大的单个肿瘤效果是极好的;
▫️ 靶免双杀:仑伐替尼掐住血管生成,免疫激活T细胞围剿。
果然三个月后复查,肿瘤标志物AFP从2000+暴跌到5.2,但代价是全身溃烂的皮疹和血小板跌到28。寻道长安肝癌病友群教我:用维生素B6缓解手足综合征,猪肝+花生衣提升血小板——这些土法子比说明书管用很多。
笨学生的生存法则
我承认自己不是医学天才,但“笨功夫”就是我的底气:
✅ 把每次复查指标做成折线图,比对着最新《肝癌治疗进展》调整用药;
✅ 提前了解双免治疗,各种临床数据我都能倒背如流,各种可能出现的状况也牢记在心;
✅ 在病友群搞“副作用情报站”,收集上百例病友的处理办法。
如今父亲每21天能自己去医院打免疫,而我成了他口中的“抗癌军师”。上个月复查腹部核磁,主治医生感叹:“你快成抗癌明星了,治疗效果好得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