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简单介绍一下美国同行发表的这篇文章:
晚期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通常会在2年内出现疾病进展。因此德克萨斯医学中心的医生们评估了在EGFR靶向药预期最佳缓解时对残留病灶进行巩固性放射治疗(RT)是否能延长疾病控制时间。
这项多中心、单组II期试验在美国两个中心进行。符合条件的患者(年龄≥18岁)患有晚期EGFR突变型(外显子19或21)NSCLC,不受转移灶数量、部位或大小的限制;ECOG评分0-2分;并且未接受过EGFR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
对于病情稳定或有反应的患者,每日口服80mg奥希替尼8周后,继续对持续存在的病灶进行放射治疗(RT),之后继续使用奥希替尼直至疾病进展或不耐受。主要终点是所有接受至少一剂奥希替尼治疗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每8周进行一次放射影像学评估。次要终点是毒性、奥希替尼治疗持续时间和总生存期(OS)。本试验已在Clinicaltrials.gov注册,注册号为NCT03667820。
2018年10月15日至2021年7月1日期间,共入组42例患者(32例女性,10例男性)并开始接受奥希替尼治疗,其中32例(76%)接受了巩固性放疗,主要为立体定向放疗。未进行放疗的最常见原因是残留病灶不足(10%)和疗效不充分(5%)。
生存结果显示:中位随访时间为35.7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32.3个月(95%CI,21.9-51.7),中位总生存期(OS)为45个月(95%CI,39.3-56.4),奥希替尼治疗中位持续时间为32.4个月。奥希替尼相关毒性反应(包括皮肤、指甲和胃肠道事件)发生率符合预期,且几乎均为1-2级。2例患者(5%)出现肺炎,其中1例为4级。
这些结果表明,奥希替尼联合巩固性放疗耐受性良好,对晚期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显示出良好的疗效。由于这种方法可能比针对该人群的多药物靶向治疗方案更简单、毒性更小,因此人们正在等待正在进行的测试类似策略的随机试验的结果。
————
我们科正好也做了一代靶向药和伽马刀放疗巩固治疗的研究,数据显示,我们单中心用一代靶向药进行巩固放疗后,pfs时间是20个月,os是39个月,达到了单用三代靶向药的中位生存时间。
上次在我们安徽省内会议上,我公布我们研究数据的时候,就有同道问我们说如果是三代药加上巩固放疗呢?我说我们之前的数据还不足以得出有效的结果,但是这个东西一定有人做。
没多久,果然这篇文章就出来了,美国同行跟我们有着一样的思路,我们可以看到在奥希替尼治疗两个月后加用巩固放疗,可以进一步的延长生存, Pfs时间比单用靶向药大约要延长一年,总生存时间也能延长半年,并且相对安全,价格也便宜,医保都能报销。
今天看到这篇文章,我很高兴。相关结果也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