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糖尿病

糖尿病

扑朔迷离!临床医生亲述:不明原因「暴瘦」,排除多重风险,最终原因你一定猜不到!

扑朔迷离!临床医生亲述:不明原因「暴瘦」,排除多重风险,最终原因你一定猜不到!

暴瘦,特别是在不明原因的情况下忽然暴瘦,在临床上通常意味着我们的健康可能出现「大问题」了! 面对这类情况,可能会有哪些风险?又应该如何排查? 今天我们给大家分享的内容,主要是关于患者忽然暴瘦,经历了多种检查,怀疑多种病因后,最终找到了导致暴瘦的「罪魁祸首」之临床故事。 本篇文章分享来自微博健康博主李鸿政医生。在他记录的故事中,讲述了一位突然暴瘦的患者就诊纪实。非常具备代表性,与大家一同分享: 能吃能睡,突然「暴瘦」阴影袭来,埋下健康隐藏祸端 突然间暴瘦,是种什么体验? 这个问题相信38岁的梁女士最有发言权。 最近梁女士的心情颇好,原因只有一个:能吃能瘦。 由于工作繁忙,原本一直有减肥计划的梁女士始终没能把体重减下去。而最近她又有了新的变化:胃口变得特别好,原本一餐只吃一碗米饭,最近怎么也得吃2-3碗,一旦不吃就饿得慌,甚至有饿到冒冷汗的情况。 这个变化让梁女士和丈夫都觉得纳闷,但鉴于身材暂时还没有「发福」,而饥饿感又难以抵挡,那就按照身体的需求正常吃吧,如果身材走形,再减肥不迟。 但按这个节奏吃了一段时间,丈夫却发现了异常:梁女士似乎瘦了。 这个发现让夫妻两惊呆了,原本预料中的发福没来,竟然还瘦了?梁女士踏上体重秤,一看数字,吓了一跳:体重由60kg降到55kg了。 这个结果太不可思议,放开了吃,反而还变瘦了? 但有一点不对劲的地方,自从变瘦以后,梁女士明显的感觉到更容易疲劳,还老感觉口渴,每天上班也感觉劲儿不够。 虽然身材变好了,但这样的变化,却让梁女士在开心之余,隐隐有些忧心: 身边不少突然暴瘦的朋友,都是身体出了大问题。就以单位同事老李为例,无缘无故瘦了十来斤,家人没引起重视,最终被确诊为肝癌。自己也在短时间内也瘦了10斤,并且还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不会是走了“乙肝-肝硬化-肝癌”三部曲的老路吧? 排除肝癌风险!医生又有新怀疑 一想到这,梁女士顿时人就不好了。原本窃喜于体重下降也不那么“香”了。于是夫妻两一商量,决定赶紧到医院检查,把这个疑虑打消。 第二天一大早,丈夫就陪着梁女士去了社区医院。抽了血,检查项目包括乙肝两对半和肝功能。结果出来后与过去情况类似,虽然乙肝三对半依然是“大三阳”,但肝功能正常,转氨酶也并没有异常升高。 检查没有结论,只能再找医生复诊。梁女士把自己担心患上肝癌的担忧与医生沟通后,社区医生建议梁女士先做个腹部彩超,进一步排除肝癌的风险。 怀着对病情的担忧,梁女士躺上了彩超检查床。检查过程中,梁女士反复向彩超医生确认是否有肝癌病灶。 而得到的答复让夫妻两心里悬着的石头落地。彩超医生答复:没有肝癌,哪来的肝癌,肝脏好端端的。 拿到报告后,俩人再找到了医生,医生也称排除了肝癌风险,也没有肝硬化的症状。但同时也提醒了梁女士:乙肝病毒的情况还是需要每年复查,一旦有了进展需要及时控制。 被自己吓了一跳的梁女士总算是舒了一口气,没有什么比虚惊一场更值得庆幸了。 但问题还得解决。梁女士追问医生自己体重骤降的原因。 对此,医生的答复是:建议查查是否存在甲亢的可能性。30-50岁本就是女性是甲亢的高发期,而前天有两个小姑娘就诊,症状与梁女士颇为相似:同样是吃得多、饿的快,同时偶见手抖,浑身冒汗的情况,一查就是甲亢! 仔细回忆,梁女士发现这些症状自己全都有,可能是甲亢实锤了! “那就是甲亢了吗?”梁女士瞪大了眼睛问。 “你眼睛瞪这么大,看起来更像甲亢了。”社区医生笑着说,“甲亢的患者很多都会有突眼的,这是跟激素过高影响了眼球后方组织过度生长有关,所以眼球就像被顶了出来一样。” 随后,医生给梁女士开了甲功五项的检查。而梁女士根据自己的症状,已经笃定自己患上的就是甲亢,甚至已经开始思考需要佩戴什么样的项链才能挡住手术治疗的刀疤了。 对此,医生和梁女士的丈夫都哭笑不得:至少等检查结果出来后再说呀。 仿佛要印证梁女士的猜测是错误的,两天后,甲功五项的结果出来了:一切正常,不是甲亢。 一波三折的检查结果让梁女士都有点抑郁了:原以为自己的病情一定是甲亢,最近都开始学习甲亢治疗的注意事项了,没想到最终也没有确诊。 那突然暴瘦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梁女士迷茫了。 多番考虑,最终锁定「暴瘦」真凶! 带着甲功检查结果再做了复诊,梁女士与自己的「暴瘦」卯上劲了! 一定要查出自己暴瘦的真相。 在仔细研究过病例与病程后,医生判断:如果不是甲亢,那糖尿病的可能性比较高。只是之前在诊断的过程中,考虑到梁女士的年龄没往那个方向想。 这一次,医生给梁女士开了个餐后血糖的检查。指头一扎,结果显示餐后血糖20.5mmol/L!已经远远超过正常餐后血糖的标准(7.8mmol/L)了。 这次,总算是找到「暴瘦」的真凶了! 一看这个结果,梁女士懵了。 可能是心理作用,也可能是血糖的波动,在听说了检查结果后梁女士更觉浑身乏力,站都站不稳了。 于是,匆忙赶来的丈夫联系救护车,紧急送至当地三甲医院急诊科。 来到急诊科后,急诊医生立即给梁女士扎了手指,检测血糖,结果显示:26.2mmol/L了,比刚才更高了。 急诊医生眉头皱起:这么高的血糖,降血糖的药物吃了吗? 而此时丈夫都快急哭了。“没有吃药,刚刚发现的血糖高,随后就全身虚弱,还一直想吐!”随后,梁女士就被推进了抢救室。而她刚进抢救室就呕吐了一次,把刚刚喝进去的奶茶都吐了出来。 医生说,血糖这么高,很有可能发生了糖尿病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必须要尽快处理,这是很严重的并发症,有可能出人命的。 这句话吓到了梁女士丈夫。 告病重,签病重通知书。一切发生的太突然。 在告知过程中,急诊医生责怪道:这么高的血糖都没发现异常,你们也是够粗心大意了,医生说。最起码吃得多、尿的多、喝得多、瘦了很多,总该有一两样吧。这都是糖尿病的典型表现。 这一刻丈夫才恍然大悟,梁女士这段时间就是典型的吃得多、总容易口渴,并且瘦了很多啊。 “再晚来一步,可能发生严重的酮症酸中毒,那就要进ICU都可能了。”急诊医生面无表情地说。 完善检查后,结果显示梁女士血液里的酮体果然大幅升高,而尿酮体也同样升高,尿糖呈四个加阳性,血气分析提示存在酸中毒情况,pH值达到 7.2。典型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症状。 后续的医嘱中,医生对梁女士和丈夫交待道:糖尿病的血糖一旦控制不好,会产生非常多的并发症,神经、血管等都容易受到损伤。 […]

小D
神刊CA:乳腺癌幸存者“三高”风险升高近3成

神刊CA:乳腺癌幸存者“三高”风险升高近3成

乳腺癌(BC)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得益于早期筛查的推广和全新疗法的涌现,美国BC患者的5年生存率从1970年的75%跃升至最近10年的90%[1],大多数患者以慢性病的状态长期生存。随之而来的共患病问题愈发明显,其中“三高”——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更是成为影响广大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新挑战。 近日,神刊CA就BC幸存者“三高”发生风险的一项临床研究进行了报道与探讨[2]。该研究结果表明,BC幸存者比从未接受过BC治疗的女性患糖尿病、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风险更高,该研究[3]也是迄今为止聚焦BC幸存者面临的心脏代谢问题的最大规模研究之一。 报道首页截图 三高风险最高可增近3成!与治疗方式相关 研究人员按1∶5的比例进行匹配,最终纳入了14942名BC幸存者和74702名无癌对照者,并获得每名受试者的社会人口特征数据,包括出生年份、种族、民族、家庭收入和教育水平。研究还收集了身体质量指数、更年期状况、吸烟状况以及参与者既往有无心脏代谢病史的数据。BC幸存者的临床资料还包括肿瘤特征,以及诊断和治疗的详细数据。 研究人员比较了BC幸存者和无癌对照者的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累积发生率,并使用多变量模型计算了风险比,该模型考虑了社会人口特征、健康行为、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以及BC幸存者的癌症及其治疗的临床数据。 研究流程 癌症诊断后2年,BC幸存者的高血压累积发病率为10.9%,而未患BC的女性为8.9%,尽管这种差异在诊断后10年不再存在。相对于无癌对照者,高血压的多变量风险比在BC幸存者中总体上并未显著升高,但在接受左侧放疗(1.11;95%CI,1.02-1.21)和内分泌治疗(1.10;95%CI,1.03-1.16)的亚组中则表现出明显上升。 不管是癌症诊断后2年还是10年,BC幸存者的糖尿病累积发生率都明显更高(2年:2.1%vs 1.7%;10年:9.3%vs 8.8%)。相对于对照组,BC幸存者中糖尿病的多变量风险升高16%(HR=1.16 95%CI,1.07-1.26)。尤其是接受化疗(HR=1.23;95%CI,1.11-1.38)、左侧放疗(HR=1.29;95%CI,1.13-1.48)或内分泌治疗(HR=1.23;95%CI,1.12-1.34)的BC幸存者,患糖尿病的风险比均更高。 BC幸存者与无癌对照者的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累积发生率 以乳腺癌治疗方式分层的心脏代谢风险因素的相对风险 尽管超重与糖尿病、高血压以及绝经后BC有关,但即使是在诊断时没有超重的BC幸存者,与无癌对照者相比,患糖尿病和高血压的风险也会明显更高。   以BMI分层的心脏代谢风险因素的相对风险   该研究结果表明,BC患者是心脏代谢风险因素发生率较高的易感人群,与无BC女性相比,BC幸存者的糖尿病和高血压发病率较高,并与BC相关治疗方式有关。进一步研究BC患者心脏代谢风险因素的预防措施,并对特定患者和治疗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心血管监测以降低这些风险,十分重要。 本研究是迄今为止聚焦BC幸存者面临的心脏代谢问题的最大规模研究之一。在此之前,我们对BC幸存者的癌症相关治疗增加心脏代谢异常风险的影响程度,未曾充分地了解。 这项研究强调了告知BC幸存者糖尿病和高血压的长期风险的重要性,识别这种高风险是改善BC幸存者健康状况的第一步,而后才能引导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降低风险。 这项研究的另一关键信息是,在今后BC患者的治疗中,我们应采取包含患者的初级保健医生(PCP)在内的更大的团队模式策略。除了可以让肿瘤团队专注于最擅长的事情——实现治愈——PCP则通过与肿瘤团队沟通,管理合并症以及相关的风险因素。肿瘤治疗不仅旨在实现治愈,更要优化患者的寿命和生活质量。 中国学者首创概念——“乳腺癌伴随疾病”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政府颁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癌症列为慢性疾病;到2030年,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病健康管理,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为此,中国专家提出乳腺癌伴随疾病(concomitant disease of breast cancer,CDBC)这一创新性治疗理念,并采取相应措施,以推进BC“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模式的落实,进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长期生存率[4]。 在我国,BC患者中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及颈动脉斑块的患病率和漏诊、漏治率都比较高,诊治不规范的情况较为严重。血脂相关心血管疾病已成为绝经后BC患者的主要死因,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也是发生心血管疾病(CVD)死亡的主要原因。 我国学者曾对首确诊(79例)、化疗期间(96例)及随访(121例)的BC患者中无糖尿病病史者应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筛查发现:首确诊患者糖尿病患病率为25.3%(未知晓糖尿病约占80%),糖尿病前期50.6%[约97%为葡萄糖耐量异常(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化疗期间糖尿病的发生率为33.3%(未知晓糖尿病约占84%),糖尿病前期28.1%(IGT约占96%);随访患者糖尿病的发生率为21.8%(未知晓糖尿病约占81%),糖尿病前期43.7%(IGT约占92%)。 即使对无糖尿病史的BC患者,也有必要定期筛查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insulin release test,IRT)或C肽释放试验(C peptide release test,CPRT),对筛查出的胰岛功能紊乱、糖尿病前期或早期糖尿病患者,及时给予饮食及生活方式干预,并请内分泌内科会诊,以有利于BC患者顺利完成综合治疗及改善预后。   高血压是BC患者常见的伴随疾病之一,两者关系密切,可相互影响。BC合并高血压控制不佳时,易使BC的综合治疗计划暂停或中断,延误肿瘤治疗时机。高血压还将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发生风险,且与BC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故在BC患者初诊手术及综合性治疗过程中均应加强与心血管内科的联系,注意监测血压,并评估影响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预后的重要因素,对高血压进行有效防治,以提高其生存质量和改善预后。 BC患者因化疗和(或)内分泌治疗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患血脂异常和CVD的风险显著增加。有研究显示,绝经后早期BC患者10年血脂相关CVD事件所致死亡率(15.9%)超过了BC本身的死亡率(15.1%),已成为早期绝经后BC患者的首要死亡原因。Li等报道BC首确诊患者血脂异常率为43.0%,化疗后为68.6%。血脂是一项可控制和逆转的指标,如及早诊治,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对血脂异常患者,应会同心血管内科、内分泌内科,进行MDT讨论,选择对血脂影响较小的内分泌治疗药物,调节生活方式,并结合患者是否伴有其他风险因素选择合适的调脂药物,对血脂进行管理。   参考文献: [1]Miller KD,Nogueira L,Devasia T,Mariotto AB,Yabroff KR,Jemal A,Kramer J,Siegel […]

半夏
OMG!血糖高显著升高癌症风险,现在开始改变生活方式!

OMG!血糖高显著升高癌症风险,现在开始改变生活方式!

奶茶、奶油蛋糕、甜品……光是听到这些,脸上都会出现笑容~然而,这些甜食也是血糖高的元凶之一。 近30多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中国2型糖尿病指南(2020年版)》指出我国以2型糖尿病(T2DM)为主,1型糖尿病(T1DM)和其他类型糖尿病少见,男性高于女性(2015至2017年全国调查结果为12.1%和10.3%)[1]。 2020年,JNCI发表了一篇有关T2DM与癌症发病率的文章。研究人员发现,在多变量调整模型事件中,T2DM与结肠直肠癌、肺癌、胰腺癌、食道癌、肝癌、甲状腺癌、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较高风险相关[2]。 近期,一项研究表示在中国人群中,糖尿病也与癌症风险息息相关! 中国30年随访数据显示,糖尿病与癌症风险相关! 今年3月份,一项发表于英国癌症杂志的观察性队列研究(图1),探讨了自1986年以来被诊断患有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或葡萄糖耐量正常(NGT)的中国成年人的癌症预测因素,并持续随访长达30年。这不仅补充我国此方面研究数据的空白,更进一步细分研究了不同血糖状态对癌症进展的影响。 图1文章标题截图来源: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1985年,研究团队从中国大庆的110660名居民中筛选了1700名不同血糖状态的参与者,他们被跟踪长达30年以获得癌症结果。所有参与者在入组时都没有癌症病史。此外,575名糖耐量异常(IGT)患者参加了一项为期6年的生活方式干预随机临床试验。 图2.研究设计与参与者 在27年(IQR:15-30年)的中位随访期间,三组共发现259例(15.2%)癌症病例。其中胃肠道及肝胆癌131例(50.6%)(其中胃肠道癌74例,肝胆胰癌57例),肺癌66例(25.5%),35例(13.5%)泌尿生殖系统癌症(包括20例妇科肿瘤),以及27例(10.4%)其他类型的癌症,包括骨癌、皮肤癌、脑癌、口腔癌和血液系统癌。NGT、IGT、新诊断为糖尿病(NDM)组的癌症发病率分别为6.06、6.77、7.18/1000人年(P=0.02)[3]。 图3.癌症的累积发病率。HR根据年龄、性别、吸烟状况和BMI进行了调整。白色圆圈代表糖尿病组,黑色圆圈代表IGT组,方块代表NGT组。HR,风险比;IGT,葡萄糖耐量受损;NDM: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NGT,正常葡萄糖耐受不良[3]。 研究团队调整年龄、性别、BMI和吸烟状况后发现,糖尿病组患癌风险与癌症发生显著相关(aHR=1.49,95%CI 1.08-2.04,P=0.015)(图3)。 仅在IGT组中,在控制年龄、性别、吸烟状况、BMI、SBP和生活方式干预后,多变量Cox分析显示血浆胰岛素AUC增加一个SD仍与癌症发生风险显著相关(aHR=1.39,95%CI 1.05–1.84,P=0.02)[3]。这表明在糖尿病前期阶段,长期暴露于高胰岛素血症可能更早发生。由于在IGT人群中高胰岛素血症可能在糖尿病发病前便已存在多年,因此可视为癌症发展的长期重要因素。 整理所有数据,研究团队得到了如下结论: 1.一旦IGT患者发展为糖尿病,患癌症的风险就会成倍增加,高血糖达到一定水平后会诱发更强的致癌作用。 2.研究结果强调只有预防糖尿病和消除高胰岛素血症/纠正胰岛素抵抗的完美结合才能有效预防癌症。 糖尿病患者福音: 这些措施可以预防癌症风险! 在前文提及576名IGT者的随机试验中,438人被分配到干预组,随机接受三种干预措施(饮食、运动或饮食加运动)中的一种,另外138人被分配到对照组。经过30年的随访,540名受试者(94%)接受了结局评估(对照组135名,干预组405名)。 在30年的随访期间,与对照组相比,联合干预组的糖尿病发病中位延迟为3.96年(95%CI 1.25-6.67;p=0.0042),心血管疾病事件更少(风险比0.74,95%CI 0.59–0.92;p=0.0060),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0.65,0.45–0.95;p=0.025),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较少(风险比0.67,0.48-0.94;p=0.022),全因死亡人数较少(风险比0.74,0.61–0.89;p=0.0015),平均预期寿命增加1.44年(95%CI 0.20–2.68;p=0.023)[3]。 研究结论概述为以下三点: 1.饮食干预旨在增加蔬菜摄入量并减少酒精和糖的摄入。 2.运动干预旨在增加休闲时间的体育活动。 3.饮食与运动联合的干预效果最好。 这也再次鼓励人们,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治愈疾病、减少患癌几率的最佳“良药”!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4):315-409.DOI:10.3760/cma.j.cn115791-20210221-00095. [2]Yang Hu,ScD,Xuehong Zhang,MD,ScD,Yanan Ma,PhD,Chen Yuan,ScD,Molin Wang,PhD,Kana Wu,MD,PhD,Fred K Tabung,MSPH,PhD,Deirdre Tobias,ScD,Frank B Hu,MD,PhD,Edward Giovannucci,MD,ScD,Mingyang Song,MD,ScD,Incident Type 2 Diabetes Duration and Cancer […]

半夏
年轻时放纵喝的奶茶和果汁,竟然会影响中老年时的幸福生活

年轻时放纵喝的奶茶和果汁,竟然会影响中老年时的幸福生活

你身边有没有每天都要喝奶茶的姑娘? 你身边有没有认为果汁营养价值高、经常给孩子喝果汁的妈妈? 你身边有没有经常在外面吃饭,每餐一瓶饮料的人? 如果有,请及时制止你的朋友/亲人,或者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他们。 因为这些果汁和饮料喝多了,不仅容易得2型糖尿病,还会增加多年后患癌症的风险。 来自哈佛大学、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在顶级医学杂志《Gut》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含糖饮料与结直肠癌风险的文章,提醒广大年轻朋友不要贪嘴甜食,因为后果恐影响下半生幸福。 女性年轻时饮用大量含糖饮料,会增加50岁前结直肠癌风险,尤其是青春期! 这项研究纳入近10万名女性,随访时间长达24年,记录了109例早期结直肠癌病例,排除了酒精、药物、红肉等因素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 与每周少于一杯含糖饮料相比,每天摄入2杯及以上的女性50岁前患结直肠风险增加1.2倍;每天喝一杯则增加16%; 在13-18岁之间这一身体发育和成长的关键阶段,每天喝1杯含糖饮料,50岁前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增加32%。 用牛奶和咖啡等饮品代替含糖饮料,则与结直肠癌风险降低有关。 潜在的原因 那么,为何含糖饮料会增加早发性结直肠癌风险?另一项研究似乎揭示了背后的原因[2]。 这项研究的关注点是青少年单糖(包含果糖)和含糖饮料与结直肠癌前兆风险的关系。结果如下: 青春期高糖和含糖饮料的摄入与肠内腺瘤风险具有密切相关性,总果糖摄入越多,腺瘤风险越高; 这些腺瘤中有部分为结直肠癌的高危腺瘤,因此增加了结直肠癌风险。 另外,糖分的过量摄入很容易引起肥胖(13种癌症的高危因素),进而增加患病风险。 腺瘤与肠癌的关系 研究显示,超过95%的结直肠癌来源于腺瘤性息肉,直径超过2cm的腺瘤近半数会恶变成癌。对于家族性肠息肉患者来说,如果放任不管,70岁以后腺瘤性息肉几乎100%会癌变! 结直肠癌本是较常见的癌症类型,多发于中老年人。但在过去的20年中,结直肠癌出现了年轻化趋势,且早发性结直肠癌(50岁以下时确诊)的发病率一直在上升。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同时,也值得我们反思饮食方式的变化对健康的影响。 在物质条件非常丰富的今天,我们在饮食的选择上除了口味和喜好,也会注重更加健康。然而在大众眼中,含糖的甜味食品似乎并不会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其实不然。甚至一些人还会掉进“甜蜜的陷阱”。 不倡导戒糖,但必须有节制 吃糖会让人感觉幸福,这是因为吃糖后大脑瞬间分泌大量的多巴胺,也会影响体内荷尔蒙的分泌。同时,大脑饱腹信号会增加对糖类摄入的信号,出现吃糖上瘾的感觉。 我们经常在新闻中看到“女孩每天喝6斤奶茶”、“以饮料代替水”等类似的事件,需要引起重视。尤其是青少年的自制力较差,更需要家长们帮助他们远离含糖饮料的诱惑! 那么,哪些含糖饮料需要注意呢? 除了奶茶,以下饮品也需警惕 果汁及果汁饮料 碳酸类饮料 功能饮料 红茶、绿茶、凉茶等含糖的茶饮料 风味酸奶、风味牛奶等含糖的乳饮料   参考文献 [1]Hur J, et al. Sugar-sweetened beverage intake in adulthood and adolescence and risk of early-onset colorectal cancer among women. Gut. 2021 Dec;70(12):2330-2336. […]

半夏
多病共存!癌症生存者应警惕,40%以上患多种慢性病

多病共存!癌症生存者应警惕,40%以上患多种慢性病

癌症曾经被认为是不治之症。随着早期诊断和治疗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患者在癌症中生存下来,与癌共存,或“完全治愈”,生存期得以延长。与此同时,癌症生存者有着更高的慢性病共病(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疾病)风险。 慢性病共病,会对癌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期产生影响。如果某种慢性疾病在确诊癌症前发生,则可能使癌症治疗复杂化,并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如果是在确诊癌症后发生,考虑到患者的癌症史,其慢性病治疗通常会受到影响,也会危害生存期。 近日,一项发表于美国癌症协会(ACS)旗下知名期刊《癌症》(Cancer)的研究显示,癌症生存者不仅有着更高的慢性疾病风险,而且慢性病共病风险正在上升。如果能对癌症生存者的慢性疾病风险进行管理,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将对癌症生存者的生存期、生活质量产生积极影响。   图片来源:123RF 研究人员对2002-2018年美国美国国家健康访问调查(NHIS)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共涉及485233名成年参与者,其中癌症生存者30728名;非癌症患者454505名。 通过调查问卷,研究人员统计了参与者的基本健康信息(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肿瘤类型、分期、治疗方式、确诊时年龄等信息;吸烟状态、饮酒量、运动等生活方式信息;除癌症外的慢性疾病患病信息等。 慢性疾病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中风、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和其它类型心脏病)、肺部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肾脏疾病、肝炎、关节炎和病态肥胖(体重指数[BMI]>40 kg/m2;或BMI>35 kg/m2且至少患有1慢性疾病)。慢性病共病则指患有至少3种上述慢性疾病。 调整其它因素影响后,研究人员发现,相比于非癌症参与者,癌症生存者有着更高的慢性疾病风险。2018年,癌症生存者和非癌症参与者的患病率分别为40.6%和33.5%;缺血性心脏病患病率分别为18.4%和13.5%;慢性肾病患病率分别为5.0%和2.7%。   ▲2002年和2018年,癌症生存者和非癌症参与者不同慢性疾病患病率(数据来源:参考资料[1];制图:药明康德内容团队) 与2002年相比,癌症生存者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疾病和病态肥胖的患病率显著增加。相比之下,缺血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肝炎的患病率显著下降。 研究人员分析,缺血性心脏疾病患病率的下降,可能与癌症治疗的进展有关,如更精准的化疗给药方案,放射治疗的改进,以及靶向治疗减少脱靶效应等,可能会减轻对癌症患者心血管的影响。 慢性病共病方面,2002-2018年,相比于非癌症参与者,癌症生存者患病率更高;同时,癌症生存者和非癌症参与者,患病率均有所上升。 癌症生存者的慢性病共病患病率,从2002年的43.7%上升至2018年的46.6%;而非癌症参与者则由14.3%上升至16.7%。此外,18-44岁癌症生存者,慢性病共病患病率上升最显著,从18.4%上升至28.4%;而非癌症参与者则由1.9%上升至2.9%。   ▲2002年和2018年,不同年龄、性别人群,慢性病共病患病率(数据来源:参考资料[1];制图:药明康德内容团队) 研究人员分析,癌症生存者慢性病共病患病率的增加,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群体老龄化、癌症生存率改善、癌症治疗副作用和共同风险因素(如吸烟、缺乏体力活动和肥胖)等。尤其是18-44岁的癌症生存者,其生存率和预期寿命有了实质性的改善,他们出现慢性疾病的风险也越来越高。 研究最后指出,由于癌症生存者的数量不断增多,且慢性病共病患病率也在上升,美国患有慢性病共病的癌症生存者数量,其数量从2002年的470万增加到2018年的810万。对于癌症生存者来讲,迫切需要不同科室医务人员的合作,对其提供建议,降低慢性疾病患病风险。 同时,对于所有人来讲,都应尽早对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积极干预,从而降低癌症和多种慢性疾病风险;尤其是癌症生存者,在确诊后更应尽早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提升生活质量和生存期。   参考资料 [1] Changchuan Jiang, et al.,(2021). Chronic Comorbid Conditions Among Adult Cancer Survivors in the United States: Results From the National Health Interview Survey, 2002-2018. Cancer, DOI: 10.1002/cncr.33981.  

半夏
想要控制糖尿病?低热量、低碳水饮食,可能有帮助

想要控制糖尿病?低热量、低碳水饮食,可能有帮助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以血糖升高为特征,可引发多种急慢性并发症,影响了全球4亿多人。糖尿病也是目前仍无法治愈的疾病,治疗目标是控制血糖,预防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相关死亡、伤残,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预期寿命。 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除服用降糖药物外,饮食等生活方式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202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指出,生活方式管理是控制高血糖的基础治疗措施,应贯穿于糖尿病管理的始终。   近日,一项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饮食有效控制自己的血糖,有望缓解2型糖尿病。在该研究中,“糖尿病缓解”定义为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且不再服用降糖药物。 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等四大组织在今年8月份发表的一份共识中指出,“糖尿病缓解”是指自发或干预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恢复至<6.5%(这也是糖尿病诊断切点),并且在没有常规降糖药物治疗的情况下维持至少3个月。   图片来源:123RF   来自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对179名年龄在30-75岁的受试者进行了干预研究。所有受试者均患有2型糖尿病、至少服用一种降糖药物,且体重指数(BMI)≥30 kg/m2。   按照1:1的比例,研究人员将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89名)和对照组(90名)。干预组受试者在药剂师的指导下,调整肉类、蔬菜等食物食用量,限制碳水化合物(<50 g/天)、脂肪(35 g/天-45 g/天)和总能量(850 kcal/天-1100 kcal/天)摄入量,增加蛋白质(110 g/天-120 g/天)摄入量。同时,药剂师会检测受试者血糖变化,并调整降糖药物剂量。而对照组饮食则不做调整。   加入研究时,对照组受试者2型糖尿病病程平均持续时间为8.8年;干预组受试者2型糖尿病病程平均持续时间为11.8年。   此外,研究人员还测量了所有受试者的HbA1c、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谷氨酰转移酶、BMI、腰围、体脂率、血压等指标;并评估了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包括身体机能、躯体角色、社交功能、精神健康以及疼痛等。   在为期12周的研究期间,研究人员每周对受试者进行1次随访,以更新相关信息。   图片来源:123RF   调整其它因素影响后,研究人员发现,研究结束时,相比于对照组,干预组受试者的血糖控制、心脏代谢健康和整体健康状况均有了实质性的改善。   干预组中,17.3%的受试者HbA1c<6.5%;35.7%的受试者停用降糖药物。而对照组中则并未有变化。不过,干预组受试者HbA1c<6.5%和停用降糖药物的时间,能够持续多久,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干预组中,平均HbA1c(6.4% vs 7.8%)、BMI(31.2 kg/m2 vs 35.6 kg/m2)、收缩压(124 mm Hg vs 137 mm Hg)、空腹血糖(7.2 mmol/L vs 9.1 mmol/L)、甘油三酯(1.00 mmol/L vs 1.49 mmol/L)和谷氨酰转移酶(19.5 […]

半夏
警惕“神药”二甲双胍:临床试验翻车,对癌症患者可能有害无益!

警惕“神药”二甲双胍:临床试验翻车,对癌症患者可能有害无益!

“神药”二甲双胍翻车了! 在最新的两项临床试验中[1,2],二甲双胍都没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其中一项试验里,二甲双胍还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反应,导致患者的1年无进展生存率从63.0%降低到了34.8%,1年总生存率从85.2%降低到了47.4%。 山羊豆 二甲双胍这种药物,最早来自一种“毒草”山羊豆。1656年就有位英国植物学家记录了山羊豆的降糖作用[3]。后来人们发现,山羊豆的降糖作用源自其中的胍类物质山羊豆碱,许多具有类似结构的双胍类物质都有降糖作用,其中二甲双胍的副作用最小,得以突出重围,成为双胍类降糖药的代表[4]。 再后来,人们认识到2型糖尿病是非胰岛素依赖的。1998年,英国一项大型前瞻性研究证实,相比控制饮食、磺脲类降糖药和胰岛素,使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不但能降低血糖,还可以降低心血管风险,提高生存率[5],正式让二甲双胍坐上了“降糖神药”的宝座。 此时,二甲双胍还只是降糖药中的神药,还没有出圈。但随着它的应用日益广泛,特别2型糖尿病患者本身就是癌症的高危人群,2005年一项纳入31万人的大规模研究发现,相比其它治疗药物,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与癌症发病率降低23%相关[6]。 这项研究一石激起千层浪,让二甲双胍一个降糖药成了抗癌界的新宠,科学家们陆续发现在肺癌、胰腺癌、结肠癌、肝癌等多种癌症中,二甲双胍都与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有关[7,8]。降解PD-L1、给癌细胞断粮,新发现的二甲双胍抗癌机制也是层出不穷[9,10]。二甲双胍俨然成了医学界的一个“流量密码”。 二甲双胍降低肺癌风险的潜在分子机制 再加上抗癌新药价格屡屡上天,不少人都希望二甲双胍这样一个价格低廉的明星老药能成为新的抗癌助力。也有初步的临床试验证实,二甲双胍可以让接受靶向治疗的晚期EGFR突变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延长14个月[11]。 不过最近,二甲双胍却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上翻了两次车。两项研究均认为接受同步放化疗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服用二甲双胍并不能改善他们的预后。 第一项研究在UPMC Hillman癌症中心进行,一共招募了167名患者。其中81名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同步放化疗,86名二甲双胍组患者接受同步放化疗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中位随访27.7个月后,研究人员发现: ● 对照组患者的1年无进展生存率为60.4%,而二甲双胍组为51.3%,没有显著差异; ● 对照组的1年生存率80.2%,二甲双胍组80.8%,几乎就是一样。 ● 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二甲双胍组合对照组间同样没有显著差异。 二甲双胍对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无显著影响 这项研究,充其量说二甲双胍对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没什么帮助,但也不至于有害。但在另一项研究中,二甲双胍显示出了对治疗的不利影响。 第二项研究在Juravinski癌症中心进行,一共招募了54名患者,二甲双胍组26人,对照组28人。所有患者接受60~63Gy的胸部放疗,伴有或不伴有巩固化疗。二甲双胍组患者每天还服用2g的二甲双胍,持续一年。 结果显示二甲双胍反倒对治疗有害: ● 二甲双胍组患者的1年无进展生存率和1年总生存率分别为34.8%和47.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3.0%和85.2%; ● 服用二甲双胍让患者进步进展或死亡的风险增加了1.42倍,患者死亡的风险增加了2.80倍。 不良反应上,二甲双胍组患者有53.8%出现了3级以上不良反应,也高于对照组的25.0%。研究人员认为,正是二甲双胍额外造成的这些不良反应,影响了放化疗的剂量,才使得二甲双胍组患者预后较差。 二甲双胍显著降低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 这两项研究与之前结果的矛盾可能有许多原因,比如研究中患者的特征,二甲双胍的剂量,联合应用的其它治疗方法等等,都有可能让研究出现截然相反的结果。最近又有研究提出,在患癌前开始服用二甲双胍才有用[12],具体情况还需要更多研究来证实。 而对于患者,这两项二甲双胍无效的研究也提醒我们,对待新的研究结果一定要谨慎小心。千万不要看到哪个研究说什么药物有用就立马去尝试,光是无效还好,要是起了副作用就追悔莫及。 参考文献: [1]. Skinner H, Hu C,Tsakiridis T, et al. Addition of Metformin to Concurrent Chemoradiation in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The […]

小D
北大近50万中国人研究:这些行为每增加1种,中风、糖尿病、心脏病风险可升高40%

北大近50万中国人研究:这些行为每增加1种,中风、糖尿病、心脏病风险可升高40%

心脏代谢疾病,主要包括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是导致全球人类患病和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相关数据显示,全球大约有25%的成年人患有心脏代谢疾病;31%的死亡病例与心脏代谢疾病相关。 与此同时,寿命的提高也增加了一个人患两种或两种以上心脏代谢疾病的可能性,这种现象常被称为心脏代谢多发病,进一步增加了死亡风险。   心脏代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生活方式起着重要作用。据一项由北京大学和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等机构研究人员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European Heart Journal)上的研究显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吸烟、饮酒、饮食不合理、运动不足等,与从健康到首次发生心脏代谢疾病,再到出现心脏代谢多发病,以及进一步的死亡风险升高相关。   图片来源:123RF   研究人员对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共纳入了461047名年龄在30-79岁的健康受试者,他们的平均年龄为51.2岁,41.0%为男性,42.3%居住在城市。   CKB项目由中国医学科学院与牛津大学联合在中国10个省(区)开展,共涉及51万余人,旨在从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多个环节深入研究危害中国人群健康的各类重大慢性病的致病因素、发病机理及流行规律和趋势。   通过调查问卷,研究人员统计了受试者的基本健康信息(如年龄、身高、体重),教育水平,婚姻状况,绝经状态(仅女性),生活方式,以及心脏代谢疾病家族史和血压等信息。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将以下5种生活方式定义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1)当前吸烟,或因患病而戒烟;2)过量饮酒(酒精摄入量≥30g/天)或正在戒酒;3)饮食不合理,每天不吃蔬菜、水果和鸡蛋,但每天吃红肉或不到一周吃一次红肉;4)运动不足,未达到相关指南推荐标准;5)体重不健康(体重过轻、超重或肥胖),包括体重指数(BMI)不在18.5kg/m2≤BMI≤28.0kg/m2范围内,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此外,研究人员还统计了随访期间,受试者发生2型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中风(包括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等心脏代谢疾病和死亡信息。   图片来源:123RF   在平均长达11.2年的随访期间,共有87687名受试者至少患一种心脏代谢疾病;14164 名受试者发生心脏代谢多发疾病;37393名受试者发生死亡,包括14357名患有一种心脏代谢疾病的受试者和3184名心脏代谢多发疾病受试者。   男性比女性更可能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55.4%的男性和17.1%的女性至少有3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调整其它因素影响后,研究人员发现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与首次发生心脏代谢疾病、心脏代谢多发疾病和死亡风险升高相关,而且不健康生活方式越多,相关风险升高的也就越多。   在加入研究时,有0-1种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受试者中,估计有16.2%会患一种心脏代谢疾病、1.8%患心脏代谢多发疾病,以及1.7%因一种心脏代谢疾病或心脏代谢多发疾病而死亡。而在有5种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受试者中,估计有31.9%会患一种心脏代谢疾病,5.8%患心脏代谢多发疾病,以及5.0%因一种心脏代谢疾病或心脏代谢多发疾病而死亡。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每增加1种,与首次发生心脏代谢疾病风险升高20%相关,与心脏代谢多发疾病风险升高14%相关,全因死亡风险升高21%相关,首次发生心脏代谢疾病后死亡风险升高12%相关,以及心脏代谢多发疾病死亡风险升高10%相关。   而在不同类型心脏代谢疾病方面,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每增加1种,与首次发生缺血性心脏病风险升高18%、中风风险升高15%,以及2型糖尿病风险升高40%相关。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不健康生活方式不同,对从健康到首次发生心脏代谢疾病,再到出现心脏代谢多发病,以及进一步的死亡风险升高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如体重不健康对首次发生心脏代谢疾病风险升高影响最大,为40%;吸烟对全因死亡风险升高影响最大,为40%;运动不足对首次发生心脏代谢疾病后死亡风险升高影响最大,为22%。   ▲不同生活方式对心脏代谢疾病的发生和死亡风险升高的影响(数据来源:参考资料[1];制图:药明康德内容团队) 由于该研究是观察性研究,只是显示了不健康生活方式对心脏代谢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的影响,并未表明因果关系。而且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受试者的生活方式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等,可能也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研究人员认为,需要进一步研究遗传易感性是否会改变生活方式对心脏代谢疾病发展和预后的影响,以及生活方式会对哪些心脏代谢生物标志物产生影响,进而增加心脏代谢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   研究最后强调,这项对近50万中国人的前瞻性研究发现,5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在从健康到首次发生心脏代谢疾病,再到出现心脏代谢多发病,以及进一步的死亡等过渡阶段,发挥着不同程度的、重要的作用。研究结果也进一步提供了证据,生活方式干预可能有助于心脏代谢疾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研究人员表示,之前有研究发现,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将有助于预防43.2%的缺血性心脏病、39.1%的缺血性中风和78.8%的2型糖尿病。生活方式干预在心脏代谢疾病进展中具有巨大的预防潜力,将综合生活方式纳入健康管理和心脏代谢疾病管理计划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老龄化和多病时代,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将有助于减少疾病负担,降低死亡风险。

半夏
这种慢病的死亡率在中国第一,但可能只有30%的人发现危险因素

这种慢病的死亡率在中国第一,但可能只有30%的人发现危险因素

  本期内容,我们根据中国的高发慢病情况,给出相应的体检筛查项目供大家参考。 图片来源:123RF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6年编写的《中国慢性病报告》指出,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是中国的第一位死亡原因,且致残率很高。在存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约有四分之三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其中重度致残者约占40%。不仅会影响自身的生活质量,还可能会给家庭及个人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而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超重或肥胖、吸烟、酗酒、血脂异常等是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版)指出,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首位危险因素,每年300万心脑血管死亡中至少一半与高血压有关。 但是,截至2006年中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仅为30.2%,治疗率及控制率也都处于低水平。了解血压升高的人中,有效控制率只有6.1%,仅有约323万人(如下图)。 截图来源:中国慢性病报告(2006) 因此,及时监测筛查血压至关重要,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版)中建议诊断性评估的实验性检查可做以下项目: 基本项目: 血生化(钾、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尿酸、肌酐); 全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 尿液分析(尿蛋白、糖和尿沉渣镜检); 心电图。 推荐的项目: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餐后血糖(当空腹血糖≥6.1mmol时测定)、同型半胱氨酸、尿白蛋白定量(糖尿病患者必查项目)、尿蛋白定量(用于尿常规检查蛋白阳性者)、眼底、胸片、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以及踝臂血压指数(ABI)等。 可选择的项目: 对怀疑继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需要可以分别选择以下检查项目:血浆肾素活性、血和尿醛固酮、血和尿皮质醇、血游离甲氧基肾上腺素(MN)及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NMN)、血和尿儿茶酚胺、动脉造影、肾和肾上腺超声、CT或MRI、睡眠呼吸监测等。 对有合并症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相应的脑功能、心功能和肾功能检查。 诊断性评估的体格检查可做以下项目:仔细的体格检查有助于发现继发性高血压线索和靶器官损害情况,体格检查包括: 正确测量血压和心率,必要时测定立卧位血压和四肢血压; 测量体重指数(BMI)、腰围及臀围;观察有无库欣面容、神经纤维瘤性皮肤斑、甲状腺功能亢进性突眼征或下肢水肿; 听诊颈动脉、胸主动脉、腹部动脉和股动脉有无杂音; 触诊甲状腺; 全面的心肺检查; 检查腹部有无肾脏增大(多囊肾)或肿块,检查四肢动脉搏动和神经系统体征。 图片来源:123RF 建议血压正常的人定期测量血压,20-29岁每两年测量一次;30岁以上每年至少一次。在测血压前,受试者应至少坐位安静休息5分钟,30分钟内禁止吸烟或饮咖啡,且排空膀胱。 正常血压:收缩压<120mmHg和舒张压<80mmHg; 正常高值:收缩压120-139mmHg和/或舒张压80-89mmHg; 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高血压定义为: 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也诊断为高血压。 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又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级、2级和3级(如下图)。 截图来源: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指出: 血压从115/75mmHg到185/115mmHg,收缩压每升高20mmHg或舒张压每升高10mmHg,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的风险翻倍。 血压水平在正常高值的人群,其10年后心血管风险比血压水平在110/75mmHg的人群增加1倍以上; 血压在120-129/80-84mmHg和130-139/85-89mmHg的中年人群,10年后分别有45%和64%的概率成为高血压患者。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指出,55岁以后,每增高10岁,危险性增加1倍。40岁以上成年人应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心脏病。 除了定期体检外,也应该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因为膳食不合理、身体活动不足及吸烟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等多种慢性病的重要行为危险因素。改善生活方式在任何时候对高血压病人和血压处于正常高值的人都是一种合理的治疗。 图片来源:123RF 有利于减少脑血管病的措施: 戒烟、规律体育锻炼、饮食种类多样化,使能量的摄入趋于合理,减少钠盐的摄入、增加钾盐的摄入; 饮酒适度,不酗酒,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血脂异常者定期复查,改变生活方式无效者采用药物治疗; 超重或肥胖者采取措施减轻体重。   截图来源: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版) 除了定期监测血压外,对于重点人群(如肥胖患者)应加强糖尿病筛查,尽早发现糖尿病。此外,建议评估代谢综合征的多项指标以及体脂分布,以确定心血管风险。对于有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相关家族史或个人疾病史的人群,建议重视脂蛋白(a)的含量。而且,对于较早(<40-45岁)绝经的女性,建议针对血脂等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和治疗。     参考资料 [1]中国慢性病报告,retrieved 2006,from http://www.chinacdc.cn/jdydc/200605/P0200605123217538575667461530.pdf […]

半夏
意外!糖尿病患者常骑自行车,死亡风险可降低近1/3

意外!糖尿病患者常骑自行车,死亡风险可降低近1/3

  糖尿病不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影响了全球4亿多人;而且还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9年全球10大死亡原因中,糖尿病位列第9位,导致近200万人死亡。 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显示,糖尿病与预期寿命缩短有关,尤其是在50岁之前患糖尿病,平均寿命估计缩短9年。而中国目前约有1.3亿糖尿病患者,又该如何降低过早死亡风险呢?   近日,一项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JAMA Internal Medicine的研究,为我们降低糖尿病死亡风险提供了参考。该研究发现,骑自行车可能有助于降低糖尿病患者死亡风险,延长寿命。   图片来源:123RF 研究人员对欧洲癌症和营养前瞻性调查(EPIC)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共涉及7459名糖尿病受试者,他们的糖尿病病程平均为7.7年,平均年龄为 55.9岁,52.6%为女性。   研究开始时,通过调查问卷统计了受试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腰围、种族等情况;过去7-14天内的饮食,以及糖尿病合并症、治疗史等信息。此外,还统计了受试者的身体活动信息,包括做家务、爬楼梯、园艺、步行和骑自行车等。   研究开始5年后,研究人员对受试者进行了第二次信息统计。共有5423 名受试者完成了两次调查问卷。   图片来源:123RF   在平均长达15年的随访期间,7459名受试者中,共发生1673例死亡,包括811例心血管疾病死亡。   在调整其它身体活动等因素影响后,研究人员发现,骑自行车与受试者死亡风险降低相关,包括全因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尤其是每周骑自行车150-299分钟,风险降低的幅度最大。   相比于加入研究时没有骑自行车的受试者,每周骑自行车1-59分钟、60-149分钟、150-299分钟和至少300分钟,与全因死亡风险分别降低22%、24%、32%和24%相关;与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分别降低21%、25%、43%和20%相关。   此外,在完成了两次调查问卷的5423名受试者中,共发生975例死亡,包括429例心血管疾病死亡。研究人员发现,在完成两次调查问卷的5年间隔期间,开始骑自行车和继续骑自行车,均与全因和死亡风险降低相关。   相比于两次调查问卷统计时均不骑自行的受试者,开始骑自行车,与全因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分别降低35%和47%相关;继续骑自行车,则分别与全因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分别降低35%和44%相关。   图片来源:123RF   研究人员分析,在糖尿病患者中,增加身体活动的总量,与较低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相关。而骑自行车作为身体活动的一种方式,可能通过增加身体活动总量,进而降低死亡风险。   由于该研究是观察性研究,只是显示了骑自行车与死亡风险降低的关联,并未表明因果关系,而且研究也有一些局限性,如未统计骑自行车的速度等,可能也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还应开展更多研究,以探索骑自行车与死亡率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找出每周骑自行车多长时间,才能更好地降低糖尿病患者死亡风险。 研究最后强调,很多糖尿病患者以缺乏时间进行身体活动为借口,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成年人来说,骑自行车与全因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降低有关,骑自行车上下班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骑自行车时,应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保障自己和他人生命安全。   研究人员表示,骑自行车可以作为糖尿病患者运动治疗的补充,以降低死亡风险。   图片来源:123RF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在进行运动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要进行必要的评估,特别是心肺功能和运动功能的医学评估。   2.每周至少150分钟(如每周运动5天,每次30分钟)中等强度(50%-70%最大心率,运动时有点用力,心跳和呼吸加快但不急促)的有氧运动。   3.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包括:快走、打太极拳、骑车、乒乓球、羽毛球和高尔夫球。较大强度运动包括快节奏舞蹈、有氧健身操、慢跑、游泳、骑车上坡、足球、篮球等。   4.如无禁忌证,每周最好进行2-3次抗阻运动(两次锻炼间隔≥48小时),锻炼肌肉力量和耐力。锻练部位应包括上肢、下肢、躯干等主要肌肉群,训练强度为中等。   5.运动项目要与自身的年龄、病情及身体承受能力相适应,并定期评估,适时调整运动计划。记录运动日记,有助于提升运动依从性。运动前后要加强血糖监测,运动量大或激烈运动时应临时调整饮食及药物治疗方案,以免发生低血糖。   6.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培养活跃的生活方式,如增加日常身体活动,减少静坐时间,将有益的体育运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7.空腹血糖>16.7 […]

半夏
肿瘤患者要忌口吗?​有哪些超级抗癌食物?​肿瘤患者最需要了解的十大营养问题和真相!

肿瘤患者要忌口吗?​有哪些超级抗癌食物?​肿瘤患者最需要了解的十大营养问题和真相!

文章来源:国际细胞临床与研究   营养问题对于每个癌症患者,家属以及临床医生都是很重要的问题,甚至等同于治疗的重要性,但是肿瘤患者怎么吃,肿瘤患者合并糖尿病怎么吃等一系列问题,包括肿瘤医生,都存在很多误区。 有哪些东西需要忌口? 有超级抗癌食物吗? 吃素能抗癌吗? 有机食品更健康吗?   实际生活中,许多肿瘤患者和家属因为受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陷入了各种饮食误区,营养成分摄取不足、质量不高、比例失衡等一系列问题跟着出现,导致患者营养不良的状况加重,生活质量降低,甚至影响到了生存时间。   近期,采访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科及临床营养科的专家,总结了患者常见的十大营养误区和真相,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 有超级抗癌食物吗? 没有。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个证据表明单独的某种食物可以治愈或预防癌症。 很多患者在治疗期间,希望通过网上流传的各种“超级抗癌食物”,如蓝莓,大蒜,绿茶等达到控制肿瘤的目的,在这里需要跟大家说明的是,虽然有些食物有较高含量的天然抗癌成分,比如某些植物化学物,但却没有一种超级食品能保证预防或抗癌效果。如果过度强调多摄入抗癌食物,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食物摄入的多样性,从而减少其他必需营养素的摄入,导致营养失衡。 因此,要想降低患癌风险,或达到抗癌效果,最好讲重点放在养成长期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上,平衡膳食,不吸烟,多运动等。 二 吃“发物”会促进肿瘤生长吗? 不会。 很大一部分肿瘤患者对所谓的“发物”心存芥蒂,而导致营养不良。 所谓“发物”是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说法,指能引起旧有疾病复发或新有疾病加重的食物,如有记载豆芽、韭菜、鹅肉、鸡肉、狗肉、牛肉、海鲜等属于发物。 但实际上,临床营养学及西医医学没有“发物”的概念,这类肉食品都是富含蛋白质及其他宏量、微量营养素,对治疗期及早期康复期患者非常有益。肿瘤患者在治疗期间非常需要蛋白质,促进细胞组织修复,所以可以吃,而且鼓励吃。 三 不吃饭能饿死肿瘤吗? 不能。 很多肿瘤患者都担心吃的太营养会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因此不敢多吃,有的人甚至采用极端的节食方式想要饿死癌细胞。 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营养支持会促进肿瘤生长,反而如营养不良,肿瘤会掠夺正常细胞营养,甚至分解人体肌肉组织、蛋白,最后饿死的只能是患者本人而不是肿瘤。   四 治疗期间能吃烧烤或油炸食物吗? 不可以,包括康复期以及健康人群。 烧烤和油炸烹调方法常导致超过200度以上的高温,而高温会导致脂肪产生自由基,并形成苯并芘类、多环芳烃类致癌物,蛋白质可形成杂环胺类强致癌物,淀粉类食品则形成丙烯酰胺,均会导致癌症发生,比如炸薯片中就含有大量的丙烯酰胺。 五 喝汤最营养? 错误。 汤的营养只有原料的5~10%,且多为脂肪及一些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大部分营养(特别是蛋白质)都留在渣里,建议要想多补充营养,应将汤和渣一起吃。 六 肿瘤患者能吃糖吗? 能。 我们身体所有的细胞都需要糖来供给能量,相对而言,肿瘤细胞比正常细胞增值更为迅速,对糖的需求量更大,因此一些人认为吃多了甜食会给肿瘤细胞提供营养,帮助它快速生长。这是个很大的误区。其实只要科学,合理搭配,饮食中包含适量添加糖的咖啡,酸奶及单糖的水果都是可以的, 美国癌症研究所2009年发布的建议:应限制精制糖的摄入,女性每天不超过25克,男性每天不超过38克。 七 多吃维生素等保健品对抗癌有帮助吗? 在均衡膳食中,会摄入各种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不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 但如果癌症患者饮食量减少,或饮食不均衡,可以在营养师评估后补充维生素。如果依赖补充维生素,会使很多患者减少对天然食物的摄入,比如果蔬类食物,这样食物中其他营养成分就来源减少。 八 肿瘤患者多吃冬虫夏草,人参灵芝好? 这是常见误区。 由于营养知识不足,肿瘤患者往往迷信“冬虫夏草”“燕窝”“人参”“灵芝”等贵重补品。事实上,不要过分追求某一种食物的免疫功效,更不能本末倒置,过度依赖这些“大补之物”。均衡饮食,全面的营养补充才是整体提高免疫力的好办法。 九 蔬菜吃生的好还是煮熟的好?   生熟蔬菜的区别及癌症风险已得以研究。这些研究发现,生熟蔬菜均与低致癌风险相关,但是生的蔬菜与低致癌风险的关系要更强。 在抗肿瘤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胃肠道反应,要食用熟的蔬菜。 […]

半夏
全球超一半心血管疾病死亡在亚洲!这些危险因素要警惕

全球超一半心血管疾病死亡在亚洲!这些危险因素要警惕

文章来源:e药环球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尽管在全球范围内,实施了多项有效和安全的预防策略,但心血管疾病仍然是导致全球死亡和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 近日,一项发表于《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子刊JACC: Asia的研究,对1990年到2019年亚洲心血管疾病的死亡趋势,以及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作者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赵冬教授。   赵冬教授指出,了解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才能更好地制定策略和行动,对抗心血管疾病的流行,降低发病和死亡风险。在今天这篇内容中,我们将与读者分享研究的部分重点内容。   图片来源:123RF 全球58%心血管疾病死亡在亚洲 研究指出,亚洲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正在迅速增加。从1990年至2019年,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从560万增加至1080万,占总死亡的比例从23%增加至35%,男性和女性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均持续增加。在这些心血管疾病死亡中,近39%为过早死亡,即70岁以下死亡,明显高于欧洲(22%)、美国(23%)和全球(34%)。   2019年,心血管疾病在全球共导致1860万死亡。也就是说,亚洲心血管导致的死亡,占到了全球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一半以上(58%)。   在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中,47%是由缺血性心脏病引起;40%由中风引起。这两类疾病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中国,由出血性中风导致的死亡人数大幅下降,但缺血性心脏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亚型已从中风转变为缺血性心脏病。   亚洲大多数国家处于心血管疾病快速增加的阶段。像中国等国家,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相对较高,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比例普遍高于40%,中国为43%。而韩国和日本,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的比例则处于下降阶段,分别从1990年的34.9%和36.2%,下降到2019年的26.6%和24.3%。   图片来源:123RF 可改变因素是“重要推手” 研究人员分析,不健康饮食、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等可改变因素,以及人口老龄化等,是亚洲地区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人数增加的“重要推手”。   饮食因素 不健康饮食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在一些亚洲国家,饮食从传统亚洲饮食向西方化饮食的转变,增加了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   有研究发现中国和其他国家的饮食转变特征,包括动物性食物、零食、糖和含糖饮料的食用量增加,粗粮和豆类食用量下降。   此外,亚洲地区10种健康和5种不健康食物或营养素的当前摄入水平,与最佳摄入水平之间存在较大差距。10种健康食物或营养素包括水果、蔬菜、豆类、全谷物、坚果和种子、牛奶、钙、纤维、ω-3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酸;5种不健康食物或营养素包括红肉、加工肉类、含糖饮料、反式脂肪酸和钠。   图片来源:123RF   吸烟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吸烟已被公认为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在亚洲,绝大多数国家的年龄标准化吸烟率在20%以上,其中中国为24.4%。   一项关于亚洲人群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的荟萃分析显示,吸烟者发生致死性心血管疾病事件的风险,是非吸烟者的1.68倍。   肥胖   肥胖主要是不健康生活方式的结果,也是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因素。2014年,中国成为男性(4320万)和女性(4640万)肥胖人数最多的国家。   一项对亚洲人群的汇总分析发现,体重指数(BMI)与亚洲人群心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和中风死亡风险呈U形相关,即体重较低和肥胖,均会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   图片来源:123RF   高血压   在亚洲许多国家,高血压的患病率较高,是心血管疾病,尤其是中风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在中国,成人高血压年龄标准化患病率为19.2%。   尽管血压测量和抗高血压药物的可用性和可及性正在改善,但在大多数亚洲国家,高血压管理的主要挑战仍然是高血压的知晓率低、治疗率低,以及控制率低。   血脂异常   有研究发现,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有着明确的因果关系。2017年全球因缺血性心脏病和缺血性中风死亡的患者中,有390万与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升高有关。   […]

半夏
意想不到!原来,好好刷牙也能抗癌!

意想不到!原来,好好刷牙也能抗癌!

文章来源:美中嘉和肿瘤防治   什么时候,抗癌还跟牙口扯上关系了?   俗话说,“病从口入”。如果口腔这道防线被攻陷,全身都将受影响。   科研实锤来了,再不好好刷牙,口腔细菌或能激活致癌基因! 实锤!口腔细菌竟能激活致癌基因! 人体作为一座生理之岛,寄存着数以万亿计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其中口腔作为数百万细菌的温床,就有大约700多种常驻菌种。这些口腔细菌常与癌症“狼狈为奸”,是妥妥的“帮凶”。   近日,一篇关于口腔细菌的研究登上了《Frontiers in Cellular and Infection Microbiology》杂志,圣保罗大学(USP)的科研人员发现:口腔中的真菌和细菌不仅会导致牙周炎、龋齿等疾病,还会激活头颈癌相关基因的表达。 此前,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研究也发现,牙周病会让食管癌风险增加228%,胆囊癌风险增加73%,并与乳腺癌、肺癌等关系密切。   一项研究更显示,严重的牙菌斑、口腔细菌问题会将患癌死亡的风险增加80%,可能减少13年寿命。 口腔细菌,还能诱发以下疾病! 心血管疾病   口腔是一个细菌储存库。若口腔细菌随着血液进入心脏,就可能形成心内膜炎;若进入冠状动脉,就可能引起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胃炎等消化道疾病   上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内科专家首先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它是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的罪魁祸首。后来医学专家在唾液、牙菌斑中也检测到了这种病菌。一旦患了牙周病,幽门螺杆菌浓度就会大增,随着吞咽进入胃部,繁殖壮大,引发慢性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 肺炎   牙周炎越严重,患者的肺功能就越差。慢阻肺急性发作的频率与口腔内剩余牙数量、牙菌斑数量以及是否定期清洁、治疗等都有关系。 糖尿病   牙周病和糖尿病互相影响。糖尿病患者更易患牙周病,并且病变损害严重、进展迅速,经常伴发牙龈脓肿等。   反过来,牙周炎会使胰岛素受体迟钝,胰岛功能下降,增加糖尿病患病几率。因此,控制糖尿病必须控制牙周感染。 护牙=抗癌,这些口腔冷知识你要懂! 化疗后,口腔如何护理? 化疗后要避免龋齿及伤口的感染,促进溃疡的愈合,加强口腔清洁的护理; 增加营养,多饮水,减少甜食及糖果汁等饮料; 改吃少渣饮食(有渣的食物建议捣成泥),忌用刺激性调味品和过冷过热食物; 口干可吃少量酸性食物,以刺激唾液分泌,生活需有规律, 并适当加强锻炼身体,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药物牙膏,能治牙周病吗? 不能。某些中草药牙膏能减轻牙龈出血症状,但有些慢性牙周炎患者可能没有局部出血症状,如果仅靠牙膏的功能和是否出血来自行判断牙病,可能延误病情,导致牙周疾病加重。 每天刷牙几次最健康? 韩国梨花女子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每天刷牙3次或以上的人患房颤的风险降低10%,患心力衰竭的风险降低12%。这一概率不受年龄、性别、社会经济状况、锻炼、饮酒、体重指数和高血压等共病因素的影响。研究结论发表在《欧洲预防心脏病杂志》上。 护牙需要远离哪些常见物? 糖、烟、酒是导致口腔疾病的原因。糖是龋齿罪魁祸首;吸烟是牙周炎的主因;酒精破坏口腔菌群平衡。 槟榔可以嚼吗? 槟榔是国际公认的口腔致癌物,嚼槟榔不仅磨损牙齿,还容易导致口腔粘膜下纤维化等黏膜病变,进而发生癌变。 早起,先刷牙还是先吃饭? 一项英国的研究报告指出:其实饭前刷牙比饭后刷牙对保护牙齿更有利。龋齿形成的主要因素是牙垢与食物中的糖分发生化学反应,短短数分钟唾液就能在牙齿上形成薄膜,而存在于口腔内各器官的细菌,就可以在薄膜上生成,聚集形成牙菌斑腐蚀牙齿。因此,只有在饭前将牙垢去除才能大大减少酸性物质的形成,并且饭后最好仔细漱口。另外,早晨起床后更要在饭前刷牙,可以消灭一整夜口腔内滋生的细菌,去除口腔异味。 如果刷牙时流血,还要继续刷吗? 牙龈出现主要是表现为牙龈发炎、毛细血管壁变脆后,牙龈不能抵抗正常的刺激,进而导致容易出血,这一般都是牙周病的前兆。此时要继续坚持刷牙,并且要保持正确的刷牙方法,才有可能改善牙龈现状,经过一段时间,炎症消退就不会流血了。 买牙膏时,要避开哪些坏成分? 牙科专家建议应当避免七类牙膏成分:月桂基硫酸钠(SLS)、三氯生、染料剂、调味剂、水合氧化硅、酒精、过氧化氢。 […]

半夏
多吃水果有多重要?可能使糖尿病风险降低36%

多吃水果有多重要?可能使糖尿病风险降低36%

40多年以来,随着人口老龄化与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尤其是占90%以上的2型糖尿病,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全球约有4.5亿人患病,每年导致200万人死亡。   在中国,202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显示,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1.2%,已成为继高血压之后的第二大慢性疾病。   不良饮食习惯,如经常饮用含糖饮料、高饱和脂肪摄入等,是引发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同样,调整饮食习惯,健康饮食,也有助于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那该如何调整饮食,降低糖尿病风险呢?近日,一项发表于内分泌领域知名期刊《临床内分泌与代谢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的研究,可能为我们如何通过饮食降低糖尿病风险提供了方法。研究发现,食用水果与糖尿病风险降低相关。   图片来源:123RF   研究人员对澳大利亚7675名受试者进行了随访研究,他们的平均年龄为54岁,45%为男性。   通过调查问卷,研究人员统计了受试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教育水平、吸烟状态、饮酒量、运动、糖尿病家族史,以及过去12个月内,不同食物的食用量,包括果汁、水果、蔬菜、红肉和加工肉类等。   此外,还测量了受试者血液中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空腹胰岛素水平,以及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   研究人员统计发现,受试者最常食用的水果是苹果,约占水果总食用量的23%,其次是香蕉(20%)、橙子和其他柑橘类水果(18%);水果食用量最高(372g/天)的1/4人群,更多的是女性、年龄稍大、运动更多、非吸烟者,整体饮食模式也更健康,水果和蔬菜食用量更高,而红肉和加工肉类食用量更少。   图片来源:123RF   在平均长达5年的随访期间,共新发糖尿病179例。调整其它因素影响后,研究人员发现,较高的水果食用量,与糖尿病风险降低相关;而饮用果汁,则并未对糖尿病风险产生影响。   相比于水果食用量为53g/天-75g/天的受试者,水果食用量为203g/天-253g/天,与糖尿病风险降低36%相关。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经常食用水果与血清胰岛素水平降低、β细胞功能降低、胰岛素敏感性提升相关。   研究人员分析,较高的水果食用量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对糖尿病风险产生影响。如大多数水果通常具有较低的血糖负荷,同时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和植物化学物,可能会影响糖尿病发病风险;水果中丰富的膳食纤维,可能会起到促进肠道健康,增加短链脂肪酸的发酵合成,从而改善血糖控制;许多水果,包括苹果等含有丰富的类黄酮,可能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胰腺β细胞增殖,减少炎症和氧化应激;较高的水果食用量有助于预防或控制体重,防止肥胖的发生,进而降低糖尿病风险。   图片来源:123RF   由于该研究是观察性研究,只是显示了较高的水果食用量与糖尿病风险降低相关,并未表明因果关系。而且研究也有局限性,如对于部分较少食用的水果,未统计食用量等,可能也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   研究通讯作者、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Edith Cowan University)Nicola P Bondonno博士指出:“研究显示,包括食用整个水果在内的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是降低糖尿病风险的重要策略。”   多吃水果,应作为预防糖尿病的一种措施。“经常食用水果的人, 会产生更少的胰岛素来降低血糖水平。对于人们来讲,这至关重要。因为高水平的循环胰岛素(高胰岛素血症)会损害血管,不仅与糖尿病有关,而且与高血压、肥胖和心脏病有关。” Bondonno博士补充道。   “本文转载自e药环球 (ID: ey_global),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   版权说明:本文经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微信公众号e药环球授权转载,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  

半夏
哈佛16万人研究:得了糖尿病,与癌症风险升高近40%有关,尤其是肝癌

哈佛16万人研究:得了糖尿病,与癌症风险升高近40%有关,尤其是肝癌

文章来源:e药环球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影响了全球4亿多人,预计到2045年,这一数字将增至6亿多。中国是名副其实的糖尿病大国,202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显示,中国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1.2%,已成为继高血压之后的第二大慢性疾病。   在很多人印象中,2型糖尿病虽然常见,但是不痛不痒,即使有危害,也不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但实际上,2型糖尿病不仅会引起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以及糖尿病足等严重并发症;而且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还与癌症这种可怕的疾病有着“纠缠不清”的关联。   近日,一项发表于《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杂志》(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的研究,为2型糖尿病与癌症存在关联添加了证据。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与多种癌症风险升高有关,尤其是在患2型糖尿病后的6-8年内,整体患癌风险升高了近40%。   图片来源:123RF   来自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Harvard 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等机构研究人员,对美国159033名年龄在30-75岁的受试者进行了随访分析,71%为女性。   通过调查问卷,研究人员统计了受试者的基本健康指标、癌症和2型糖尿病家族史、生活方式、癌症筛查史、慢性疾病史以及治疗史等信息;并测量了受试者血液样本中C肽和HbA1c水平,以评估内源性胰岛素分泌情况和血糖浓度。   此外,研究人员还收集了研究期间,癌症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情况;并每2年对受试者进行1次随访,以更新信息。   在平均长达30年的随访期间,共发生43849例癌症。   图片来源:123RF   调整其它因素影响后,研究人员发现,2型糖尿病与较高的癌症风险相关。   相比于未患2型糖尿病的受试者,患2型糖尿病与整体患癌风险升高21%相关。从具体癌症类型看,患2型糖尿病与10多种癌症风险升高相关,包括结直肠癌风险升高21%、肺癌风险升高27%、胰腺癌风险升高107%、食管癌风险升高85%、肾癌风险升高18%、肝癌风险升高239%、甲状腺癌风险升高49%、胆囊癌风险升高33%、乳腺癌风险升高26%和子宫内膜癌风险升高26%。   同时研究还发现,在2型糖尿病病程为6-8时, 癌症风险升高达到峰值。   相比于未患2型糖尿病的受试者,糖尿病病程为2.1-4年、4.1-6年、6.1-8年、8.1-10年、10.1-15年以及超过15年,分别与整体患癌风险升高13%、28%、37%、21%、16%和4%相关。在不同的癌症类型中,研究人员也发现了相似的趋势。 研究人员分析,2型糖尿病可能通过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血糖控制异常以及炎症等多种机制,增加癌症风险。不过,相关生物学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索。   图片来源:123RF   由于该研究是观察性研究,只是显示了2型糖尿病与整体患癌以及多种类型癌症风险升高之间存在关联,并未表明因果关系。而且研究也有局限性,如部分数据依赖于受试者回忆;确诊2型糖尿病后,部分受试者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等,也可能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   研究最后强调,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2型糖尿病与癌症风险之间存在密切联系。2型糖尿病可能是癌症的直接风险因素。为预防癌症的发生,应做好2型糖尿病的预防。   研究人员指出,2型糖尿病与癌症有一些共同的风险因素,如体重超标、饮食不健康、吸烟、饮酒以及缺乏运动等。对这些可改变的危险因素进行管理,健康生活、加强筛查及药物治疗等,将有助于更好地降低癌症和2型糖尿病风险。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体重,如果超重、肥胖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可通过饮食或运动等方式,减轻体重。相关数据显示,肥胖和超重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肥胖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升高了2倍。体重指数(BMI)<25的人群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为7.8%,25≤BMI<30的人群发病率为15.4%,BMI≥30的人群发病率为21.2%。   图片来源:123RF   合理膳食:健康饮食,选择脂肪和卡路里含量较低,纤维含量较高的食物;增加水果、蔬菜和全谷物的摄入量,减少糖和盐的摄入量。 […]

半夏
当糖尿病邂逅恶性肿瘤

当糖尿病邂逅恶性肿瘤

文章来源:美中嘉和肿瘤防治   在医院肿瘤科,我们经常会看到许多肝癌、胰腺癌的患者合并糖尿病,想必因为肝脏和胰腺是糖调节最重要的两大器官,这种情况较好解释。可是,临床上也会经常看到一些“老糖友”在复诊时发现又罹患了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结直肠癌等肿瘤。 糖尿病与肿瘤“狭路相逢”,这是偶然的巧合吗? 非也!流行病学证据显示,癌症发生率和糖尿病、某些糖尿病风险因子以及糖尿病治疗有关。阅读本文,让我们一起更进一步了解这个答案。 千丝万缕有关联 研究发现,与糖尿病密切相关的肿瘤主要集中在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等;从循证医学角度分析,与糖尿病相关的肿瘤主要有乳腺癌、胰腺癌、结直肠癌等;从大数据分析,与糖尿病关系密切的肿瘤是结直肠癌、肝和肝内胆管恶性肿瘤。 我们看到不久前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医学系刚刚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全球近6%的癌症病例(合计80万人)是由2型糖尿病和超重/肥胖导致的。这项研究发表在《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杂志上。该研究对2012年175个国家12种癌症的发病率进行了分析,纳入研究的癌症为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认为与身体质量指数(BMI大于25)存在相关性的类型,包括结直肠癌、胆囊癌、胰腺癌、肝癌、绝经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食管癌等。分析结果还显示,近6%的癌症病例是糖尿病和高BMI的综合作用所导致,其中高BMI原因占到3.9%,糖尿病原因占到2%。 美国科学家之前也曾调查发现,空腹血糖水平高于7.8mmol/L的被调查者死于癌症的几率比低于5.6mmol/L者高25%。 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心脏和糖尿病学会的另一项研究显示,胰腺、肝脏、子宫内膜、肾,甲状腺、胆囊的癌症和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患者具有较高的风险。其中,1 型糖尿病和2 型糖尿病都可以增加肿瘤发生率。另外,胰岛素可能并不是肿瘤发生的驱动力,而高血糖可能是一种促进因子。 日本国家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也曾对9.8万名糖尿病男性患者进行了调查,发现他们患癌症的几率比无糖尿病的男性高27%。 也是在不久前,《英国医学期刊(BMJ)》上一项由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以及中国台湾团队研究人员领衔发表的研究表明,除了血压和肺部疾病,一些慢性疾病“标志物”,如总胆固醇、心率、空腹血糖、蛋白尿、肾小球滤过率及尿酸均与癌症发生的风险相关。 从以上多国数据资料,我们不得不承认糖尿病和癌症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联因素有哪些 大家一定还会继续追问为什么?究其原因,糖尿病与恶性肿瘤在发病机理方面有着一些共同之处,可能正是这些共同点使得二者可以并存。中外研究人员发现,糖尿病与癌症关联因素如下: 高胰岛素血症: 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轴是由配体胰岛素、IGF-Ⅰ、IGF-Ⅱ,具有调节功能的IGF结合白16(IGFBP)和IGFBP相关蛋白,胰岛素受体(I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IGFR)以及受体后信号转导通路组成的具有调控细胞代谢、增殖、分化、凋亡等多种功能的网络系统。已有体外实验、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高浓度胰岛素和IGF通过胰岛素/IGF轴促进癌症的发展。 高血糖: 正常生理情况下,绝大多数细胞通过糖的有氧氧化获得能量,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的糖代谢不同,主要表现为有氧糖酵解。癌细胞活跃的糖酵解使其对葡萄糖存在亲和力,细胞实验表明葡萄糖剥夺诱导癌细胞的死亡、高糖可促进癌细胞的增生,临床前瞻性研究显示血糖升高增加多种癌症风险。 慢性炎症: 目前2型糖尿病被认为是一种慢性低度炎症性疾病。很多研究都表明,不可控制的炎症往往与肿瘤发生及转移密切相关,炎症能够通过促进血管新生和转移,而且持续性的炎性微环境也能通过触发某些特殊的基因突变来诱发肿瘤产生。 共同的潜在的危险因素: 不可调控的因素,包括如年龄、性别、种族;可调控的因素,包括超重与肥胖、饮食、体育锻炼、吸烟、酒精。 提高警惕,控糖防癌 我国已经进入“糖尿病大国”的行列。根据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合作开展的2010年中国慢病监测暨糖尿病专题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11.6%,相当于1.139亿人口;糖尿病高风险人群占50.1%,相当于4.934亿人口。 同时,目前我国癌症发病率也呈现增高趋势。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18年全国最新癌症报告》,我国2014年全国恶性肿瘤估计新发病例数380.4万例(男性211.4万例,女性169.0万万例),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个人被确诊为癌症。 如今,糖尿病伴发恶性肿瘤的患者越来越多,特别是当两种疾病并存时,相互作用,加重病情,预后不良。且二者都是消耗性疾病,患者免疫力低下,对化疗耐受性差,糖尿病的饮食控制与恶性肿瘤的营养支持又非常矛盾。 总之,形势严峻!不容忽视!必须要提高警惕!我们一方面尽早发现糖尿病,正确有效地治疗糖尿病,通过严格控制血糖、降低胰岛素抵抗,以达到预防恶性肿瘤的发生。另一方面,对怀疑合并恶性肿瘤的糖尿病患者给予必要的辅助检查,并定期进行复查,以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另外还要特别注意,一旦罹患了糖尿病+恶性肿瘤,更要听从医生意见积极治疗,尤其要控制管理好自己的血糖。化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化疗药物对包括胰腺在内的正常组织有很大的损伤作用,造成胰岛素分泌减少,加重糖尿病的代谢紊乱,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化疗期间要密切观察血糖、电解质等变化,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个体差异重新分配各种营养素,维持基础代谢,加强支持治疗,预防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要注重心理上的疏导治疗,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本文已获得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美中嘉和肿瘤防治” 

半夏
这些人见人爱的食物如何悄悄影响癌症发生?

这些人见人爱的食物如何悄悄影响癌症发生?

文章来源:与爱共舞订阅号   文. 徐小倩 焙烤食品、油炸食品、煎烤食品、膨化食品……有些食物香气扑鼻、脆酥爽口、诱人馋涎,却频繁被曝含有致癌物质,或促进癌症转移。面对这些“美食”,肿瘤患者不得不“退避三舍”,普通人也只敢“浅尝辄止”。 有研究显示,35%的癌症发生与饮食因素相关,“病从口入”并不总是危言耸听。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些食物和癌症有了“瓜葛”呢? 1 “罪魁祸首”之天冬酰胺 一篇发表在权威期刊《自然(Nature)》上的研究指出,食物中的天冬酰胺会促进癌细胞的扩散。 该文章在深层次的生物化学水平探讨了饮食结构是如何影响癌症进展的,也是为数不多的通过改变饮食结构来改善癌症患者生存状况的研究之一,对肿瘤膳食营养的管理研究具有深远意义。 那么,什么食物中含有天冬酰胺,它又是如何影响癌症进程的呢? 天冬酰胺是一种在人体内自然形成的氨基酸,是构成体内蛋白质的基石。它在芦笋(Asparagus)中其含量较高,实际上,天冬酰胺(Asparagine)的英文单词正是得名于此。由于天冬酰胺影响癌症扩散,芦笋也因而成为“嫌凶”。不过除芦笋外,平时吃的很多食物中都含有天冬酰胺,例如肉类中 的牛肉和家禽;乳制品中的乳清、奶酪;豆中的大豆、绿豆等。 看到此处,不免心生疑问,这些常吃的食物难道都不能吃? 天冬酰胺如何影响癌症进程 剑桥大学癌症研究所的团队以三阴性乳腺癌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天冬酰胺摄入量与癌症进程的关系。 结果表明,原发肿瘤中一种与生成天冬酰胺有关的酶,和侵袭性乳腺癌的扩散有密切关系。通过减少天冬酰胺合成酶、限制化疗药物L-天冬酰胺酶的应用或者饮食限制,便可有效地控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转移(酶是一种分解特定物质的蛋白质,“天冬酰胺酶”说明这种酶是可以分解天冬酰胺的)。 但若给实验小鼠投喂富含天冬酰胺的食物,其身上的癌细胞会很快发生远端转移,扩散至肺、脑和肝等部位。 且研究者表示,天冬酰胺不止对乳腺癌的转移有重要影响,也可改变其他癌种的疾病进展。 饮食建议 上述研究是不是意味着肿瘤患者不能吃含有天冬酰胺的食物呢? 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还无法明确天冬酰胺的限制摄入量范围。因此,研究者不建议患者在不与医生交流的情况下,就完全排除摄入含有天冬酰胺的食物,并仍鼓励所有患者遵循健康多样的饮食习惯。遵循之前与癌共舞“营养课堂”介绍过的“彩虹食谱”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02 “罪魁祸首”之丙烯酰胺 2020年底,多家知名品牌薯片被检出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再一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其实,早在几年前,就有过高温油炸类食品中检出丙烯酰胺的报道,而对于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危险性研究就更早了。 1994年,国际癌症研究署 (IARC)对丙烯酰胺进行安全性评价,发现其具有神经毒性和生殖毒性,可引起实验动物致癌致畸,因此将其列为人类准致癌物(ⅡA)。 丙烯酰胺存在于多种高温加工的食品中, 包括油炸和焙烤马铃薯制品 (薯条和薯片) 、烤咖啡、面包和饼干等, 其中油炸马铃薯制品被证实为丙烯酰胺含量最高的食品之一。 看到这里,手中的薯片瞬间就不香了…… 丙烯酰胺致癌真相 其实,马铃薯等一些食品本身并不含有丙烯酰胺,但是其在温度高于120℃和低水分的环境中便易产生。 丙烯酰胺是“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等)和某些氨基酸(主要是天冬氨酸)在油炸、烘培和烤制过程中,通过“美拉德反应”产生的。 美拉德反应,是指食物颜色逐步变深并散发诱人香味的过程。我们在面包店门口闻到的烤面包诱人的香甜,以及烘焙过的咖啡豆的芳醇气息,都是美拉德反应的产物。 丙烯酰胺进入人体后,会在体内与DNA上的鸟嘌呤结合形成加合物,导致基因突变等遗传物质损伤,可能增加罹患肾上腺癌、甲状肾癌、肺癌与睪丸癌的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不同食物中丙烯酰胺含量 饮食建议 上表所列的这些食物,相信大家都吃过不少。那通过这些食物摄入的丙烯酰胺会不会对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又该将丙烯酰胺的摄入量控制在什么范围呢? 与天冬酰胺的情形类似,世界卫生组织表示,目前由于难以统计丙烯酰胺要到哪一个浓度才会致癌,所以难以订立安全标准。 不过,减少食物中的丙烯酰胺含量已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欧盟为确保食品安全,率先于2017年11月,发布了(EU) 2017/2158号文件,旨在减少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的缓解措施和基准水平的规范。 这一规范已于2018年4月正式生效。其中列出的需要实施控制措施的食品类别有,炸薯条(500 μg/kg)、面包(50-100 μg/kg)、谷物早餐(150-300 μg/kg)、饼干(350 μg/kg)等。 欧盟发布丙烯酰胺限制量 仔细想想,我们平时吃的千层饼、油条、糖炒栗子、烤红薯中都含有不同含量的丙烯酰胺,而且越是炒得焦黄、香气浓郁的食物中丙烯酰胺含量越高。完全不摄入丙烯酰胺也并不现实,因此,还是要从总体上把握膳食结构,调整烹调方式,控制膳食中丙烯酰胺的整体含量。 在饮食上,尽量少吃爆炒、烧烤、熏制、油炸食物;在烹饪上,提倡多采用蒸、煮、煨、炖的烹饪方法;在选择食品上,提倡食品多元化,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 03 健康来自“花样吃” 所有的癌症都不是单一因素所致,而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造成的,但其中致癌食品也是难辞其咎。并且除了食材本身因素外,还不乏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 “哪些食物对抗癌有益处?”、”哪些食物致癌不能吃?”,这两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患者与家属们。 这让人不禁想起最近热播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里面的台词:“西蓝花、胡萝卜、虾……今年的抗癌食物排行榜可是又变了啊!”。(这个行业的竞争已经这么激烈了吗?) 电影的主角是位脑瘤少年,“抗癌”便成了这个家庭的主旋律,“抗癌食物”也成了餐桌上的绝对主角。然而现实中,人们不仅很难完全排除饮食中的特定食物,试图光靠吃某一种或几种食物达到防癌、治癌的目的,也是不现实的。不同食物可能含有不同的降低癌症风险的营养素,执着于单一的有益食物不免会弄巧成拙,导致某些必须营养素的缺乏。 […]

半夏
警惕!糖尿病患者得这个癌症几率比正常人高2倍!

警惕!糖尿病患者得这个癌症几率比正常人高2倍!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战胜胰腺癌

小D
史上最全OPDIVO详解(二)

史上最全OPDIVO详解(二)

你想了解的O药信息都在这里了

小D
二甲双胍能抗癌? 研究发现二甲双胍抗肺癌总反应率高达71%!

二甲双胍能抗癌? 研究发现二甲双胍抗肺癌总反应率高达71%!

二甲双胍的抗癌机理是什么?哪些患者不适合二甲双胍??

小D
“包治百病”的网红神药二甲双胍, 真能抗癌吗? 不一定喽!

“包治百病”的网红神药二甲双胍, 真能抗癌吗? 不一定喽!

增强抗癌疗效,盲目服用二甲双胍?看看这篇攻略

小D
节拍化疗:体弱病友获益率最高达80%

节拍化疗:体弱病友获益率最高达80%

  随着人均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70岁以上甚至80岁以上老年肿瘤患者越来越多(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全国的人均预期寿命大约只有45岁;而目前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人均预期寿命已经接近80岁)。 于此同时,临床工作中也时不时能遇到一些基础疾病较多的肿瘤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梗塞、慢性肝炎、慢性肾衰竭……合并较多基础病的肿瘤患者,在抗癌药物的选择上需要考虑诸多因素,需要权衡多个角度的利弊。 此外,还有一类晚期肿瘤患者,经过多个疗程、多种方案的治疗后,体力、体能等每况愈下,每天一半左右的时间需要卧床或者坐着休息,稍微走几步路就有些喘憋……这样的身体状态,显然是无法耐受静脉化疗的。 对于上述三种情况,‍年老、病多、体弱的晚期癌症患者,副作用较小的靶向药或者免疫治疗药物是可以考虑的,但是如果实在是没有合适的靶向药物,那么,节拍化疗——超小剂量化疗药物,连续口服——是另外一个不错的选择。 节拍化疗,大约从20年前开始流行,用低剂量(常规剂量的1/10-1/3)、高频率、持续性给药方式来治疗晚期癌症;目前,在头颈部肿瘤、乳腺癌、消化道肿瘤、卵巢癌、肺癌和前列腺癌等多种肿瘤中,均有一定的成功案例。此外,近年的研究提示,节拍化疗可以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可以促进肿瘤血管正常化,可以刺激抗癌免疫反应。 下面,分享两项成功的节拍化疗研究: 意大利的Manlio Mencoboni教授,在70岁以上确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中,开展了一项口服小剂量长春瑞滨治疗的临床研究。一共入组了76名患者,中位年龄为79岁,平均合并2种基础病(慢性阻塞性肺部、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所有患者接受每天50mg长春瑞滨治疗,每周口服三次(周一、周三、周五,其他时间都休息)。 治疗的安全性方面:53名患者出现了1-2级轻微的副作用,主要是呼吸困难、贫血、恶心、腹泻等。8名患者出现了3级副作用,1名患者出现了4级不良反应(腹泻)。总体而言,安全性尚可。 治疗的有效性方面:11名患者出现了肿瘤明显缩小,27名患者肿瘤稳定,总的疾病控制率为50%。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为3个月,而中位总生存时间为8个月。其中,从节拍化疗中获益的病人,中位生存期为12个月,而节拍化疗无效的病人中位生存期只有5个月。 无独有偶,Marco Colleoni教授开展的一项利用长春瑞滨、环磷酰胺和卡培他滨三药联合口服的节拍化疗二期临床试验,入组了43名未接受过其他治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和65名其他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35%(肿瘤缩小超过30%的比例),而临床获益率在两组分别为81%和74%。一线治疗组的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为25.1个月,而其他治疗失败后接受节拍治疗的患者,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为11.2个月。两组中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1%和83%。   参考文献: [1]Safety of First-line Chemotherapy with Metronomic Single-agent Oral Vinorelbin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NSCLC. doi:10.21873/anticanres.11679 [2]Safety and efficacy study of metronomic vinorelbine, cyclophosphamide plus capecitabine in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A phase II trial. http://dx.doi.org/10.1016/j.canlet.2017.01.027

小D
减肥计划还没制定?年度扎心研究:肥胖、糖尿病大幅提升患癌风险

减肥计划还没制定?年度扎心研究:肥胖、糖尿病大幅提升患癌风险

  201‍8年刚刚到来,在这个辞旧迎新的特殊时刻,我们决定聊一个扎心的话题:肥胖、糖尿病与癌症发生的密切关系。新的一年,你的减肥计划还得继续。 聊起肥胖,聊起减肥,大家的第一个念头多半是减肥就是为了看起来更协调,更加符合审美。这一点在女同胞们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然而,你不知道的是,除了影响你的颜值以外,肥胖已经被认为增加多种疾病的患病风险,尤其是糖尿病,同时还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等数十种疾病。 如今,肥胖及其容易引发的糖尿病又添新危害:近期一篇名为《由糖尿病和高体重指数(BMI)引起的全球癌症负担:比较风险评估》统计了2012年175个国家和地区12种癌症类型共14067894(一千四百万病例,可以说是非常全面客观了)新发癌症病例,得出了结论:792600(5.6%)份的癌症病例归因于糖尿病和高BMI。 ‍   “肥胖”到底怎么界定?   肥胖到底怎么界定?不同人心中都有不同的标准。于是我们设计了BMI指数来评估一个人的胖瘦情况。 BMI指数是全球常用的评估胖瘦程度的标准,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的平方得出的指数。比方说,一个体重65公斤、高1.75米的人,BMI=65÷1.75÷1.75≈21.22kg/m^2。 而这篇论文将高BMI定义为大于25 kg/m^2,对这个标准来说,可能很多中国人都要躺枪了。而事实确实如此,2016年,知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的全球成年人体重报告指出:肥胖是一种世界范围内最为广泛的不良状态。目前世界上胖子的数量已经超过了瘦子,而中国是肥胖重灾区之一:就肥胖人口而言,中国已经超越美国。当然,这与中国人口基数大也有关系。 论文到底说了些什么?肥胖、糖尿病是如何影响癌症发生率的?作者基于统计学方法排除了其他能够增加患癌风险的因素,计算人群归因分值(population attributable fraction,PAF),PAF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某个因素(如肥胖)增加患癌风险的程度。举个形象的例子,众所周知的致癌因素:吸烟的PAF大概为21%(统计于2000年),如HPV病毒、乙肝病毒等常见感染的PAF大概为15.4%(2012年)、而这次统计出的糖尿病与高BMI联合PAF大概为6%。别看这个数值比吸烟小了3.5倍,吸烟是癌症的最大影响因素,6%的数值也不可小看。   中国所在地区受影响的癌症患者多达十九万人   图1 可归因的癌症数量   上图用不同颜色表示了各个地区可归因于这四个因素的癌症患者数量。我们主要关心的是中国所在的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可以看到中国所在地区受两个因素组合(单独的)影响的人数多达十九万人,仅次于高收入西方国家的三十二万人。 图2 基于糖尿病的PAF分布   如图2所示,中国因糖尿病致癌的风险算是中等水平。 图3 基于高BMI的PAF分布   如图3所示,中国因高BMI致癌的风险算是比较低,可能的原因是中国高BMI比例本身就比较低。   糖尿病更容易导致肝癌、肥胖更容易导致乳腺癌   图4 不同癌症可归因于糖尿病、高BMI的数量   男性因糖尿病和高BMI联合导致的肝癌高达126700人,接下来就是结肠直肠癌(63200人);女性中最高的则是乳腺癌,多达147400人,其次是子宫内膜癌。单独来看,糖尿病更容易导致肝癌、肥胖更容易导致乳腺癌。在东亚、东南亚地区,糖尿病和高BMI对肝癌的影响尤其明显!   ‍糖尿病和高BMI的PAF增加是因为两者患病率增高   在2012年,归因于糖尿病的癌症病例中的26.1%,是由于1980年至2002年糖尿病患病率增加所致(统计2002年之前是因为估计糖尿病要产生致癌作用要多达十年以上),而31.9%的高BMI导致的癌症病例是由于同期肥胖人群普遍增加。过去三十年来,中低收入国家的糖尿病患病率和高BMI人群显着增加,而欧洲部分地区和高收入亚太地区的患病率则更为稳定。 这也是土豆想通过本文所表达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更应该注意饮食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经常运动。对于BMI没有超标的人也是如此哦,很多瘦的人缺乏运动一样会有脂肪肝。

小D
PD1,垂体炎,持久疗效:有失必有得

PD1,垂体炎,持久疗效:有失必有得

  ‍有一种很少见的肺癌,叫做肺多形性癌,是一种分化很差的非小细胞肺癌,侵袭转移的能力很强,生存期极短。 一位55位的阿姨因为呼吸困难就诊,CT发现纵膈旁有7厘米的肿块,同时两侧肾上腺分别有5厘米和2厘米的占位。肾上腺穿刺提示:肺多形性癌。穿刺标本太少,无法完成基因检测。于是,就先给了6个疗程的顺铂+培美曲塞的化疗(这是非鳞非小细胞肺癌,首选的化疗方案),肿块不大不小。又做了2次单药的培美曲塞化疗,肿块开始爆发,病人情况急转直下,吃饭都出现了困难,插了一个鼻饲管打营养液。 温馨提醒:很多晚期癌症患者,都皮包骨头,瘦的不行,这种时候,其实插一个鼻饲管,打打营养液或者汤汤水水的营养物质,对于病人整体的康复,非常重要。但是,中国的患者,普遍不愿意鼻子里插个管子,觉得不雅观,或者天然地抵触。非常遗憾。 这时候,主管医生把穿刺剩下来的最后一点组织切片,做了PD-L1染色——90%癌细胞PD-L1阳性!这简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这意味着病人极有可能从免疫治疗,PD-1抗体中获益。因此,主管医生立刻给病人用了O药治疗,3mg/kg,2周一次,一共用了9次。用完2次,患者的体感等就明显好转了;用完4次,复查胸部CT,肿瘤就明显缩小了。 正当大家都欢呼雀跃的时候,病人在接受了第9针O药后的第10天,一般情况突然恶化,出现了“多饮、多尿”综合征,出现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血糖最高的时候27.7mmol/L。患者之前没有糖尿病,查了一圈胰岛细胞相关的抗体也是阴性的,影像学检查也没有发现胰腺有什么问题。因此,主管医生高度怀疑是PD-1抗体导致的糖尿病。高血糖、酮症酸中毒经过胰岛素和积极的对症支持治疗,逐步缓解。 又过了一个月,病人又出现了呼吸困难、恶心、低血压、低钠血症。实验室检查发现患者的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非常低——内分泌科医生会诊诊断是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同时一系列的检查发现泌乳素基本正常,其他的性激素基本正常,患者也没有尿崩症等表现。因此,高度怀疑,患者之所以出现ACTH低,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也是因为PD-1导致的免疫性炎症——PD-1抗体导致的下垂体炎。主管医生补充了适当的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患者的症状才逐步缓解。 就这样,患者一直存在PD-1导致的糖尿病(靠胰岛素控制)、一直存在PD-1导致的下垂体炎(靠补充激素控制),但是患者的肿瘤也控制的非常好。从启动PD-1抗体O药治疗后(打完9针,后续就不敢再打了),肿瘤缩小到了几乎不可见的程度,并且已经保持了8个月以上,毫无复发和进展的征兆。 下图是用药前和用药8个月后的CT图像:左图从上到下3张,是用PD-1抗体前的CT;右图从上到下3张,是用PD-1抗体后8个月的CT。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学到三点: 1:PD-1抗体导致的炎症几乎会出现在全身各个器官和各大系统,一定要提高警惕,有类似的症状的苗头出现,就要积极去化验检查,积极处理。一般而言,用PD-1抗体期间,血常规、肝肾功、凝血、电解质、甲状腺功能、心电图等要定期复查。 2:这个故事再次印证了一点:有副作用的病友,似乎疗效也更好。 3: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轻言放弃。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参考文献: [1]Nivolumab-Induced Acute Diabetes Mellitus and Hypophysitis in a Patient with Advanced Pulmonary Pleomorphic Carcinoma with a Prolonged Tumor Response. JTO. [2]Torino F, Corsello SM, Salvatori R. Endocrinological side effects of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Curr Opin Oncol. 2016;28:278–287

小D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 666 获取解锁验证码
步骤:[ 打开微信]->[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三阴姐妹互助圈"公众号输入 666 获取验证码],即可永久解锁本站全部文章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