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抗癌知识
抗癌知识

抗癌路上,我们都是努力奔跑的人与病友交流治疗经验,多学习抗癌知识。

如何辨别靶向药物公敌——西柚?

如何辨别靶向药物公敌——西柚?

抗癌是一场漫长的战役,在这过程中,肿瘤患者和家属往往需要顾及方方面面,以避免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情况发生。像“吃XX有没有用”、“吃XX会不会影响靶向药的疗效”这样的饮食相关问题,就是肿瘤患者和家属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其实从整体来说,单独一种食物对接受治疗的肿瘤患者,影响一般并不会很明显。所以在各种针对患者和家属的科普教育当中,提出的饮食建议往往也是方向性的,比如保证患者在治疗期间营养充足、维持饮食结构平衡、多吃水果蔬菜等等。 但凡事都有例外,有些食物确实是不能在抗癌治疗期间食用的。尤其是又到了瓜果丰收的秋季,肿瘤患者在感受水果的酸甜滋味时,别忘了有些宝藏水果也可能对身体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药物公敌 西 XIYOU 柚 首当其冲的就是西柚,或者又叫葡萄柚(Grapefruit),它可以说是最不适合癌症患者的“反面典型”水果。只要提到食物和抗癌药物的相互影响,西柚就要被拿来作为反面案例,有人甚至称它为“靶向药物的头号大敌”。   西柚/葡萄柚不适合癌症患者,追本溯源其实是它含有大量的呋喃香豆素(furanocoumarin),这种物质能显著抑制人体内一种名叫细胞色素P450 3A4的代谢酶(CYP3A4),干扰抗癌药物的代谢,从而影响药物在体内的疗效。 CYP3A4酶主要存在于肝脏和小肠,它几乎参与了现今使用的近半数药物的代谢,药物经过它的钝化作用,直接或间接促进药物从机体的排泄作用。   而西柚中的呋喃香豆素抑制了这种酶,会减少药物在肠道的代谢和外排,使药物以平常数倍乃至几十倍的量进入血液,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增加。 2012年加拿大科学家发表的论文指出,目前已知有超过85种药物,会与西柚发生相互影响,其中就包括厄洛替尼(erlotinib)、克唑替尼(crizotinib)等肺癌治疗中常见的靶向药,此外还包括一些化疗药物、治疗患者并发慢性病的药物等等。 因此,西柚/葡萄柚确实是靶向治疗期间需要忌口的一种水果,而且忌口的范围最好也扩大到沙田柚、普通柚子等含有呋喃香豆素的水果。 有研究测定了多种柑橘类水果果汁中呋喃香豆素的成分和含量,结果显示:呋喃香豆素含量最高的是葡萄柚,塞维利亚橙和以色列青柚;其次是日本红柚、广西蜜柚和金柚蜜柚,呋喃香豆素含量较低,CYP3A抑制强度较低;而常山胡柚、甜橙和柑橘几乎不含呋喃香豆素,没有CYP3A抑制作用,对药物浓度无显著影响。 总结一下,服用抗肿瘤药物时,尽量避免食用葡萄柚、塞维利亚橙、以色列青柚等呋喃香豆素含量较高的水果。而常山胡柚、甜橙、柑橘等可以放心食用。 这些水果不仅果实有这种强大的威力,连它们的果汁、复合饮料同样具备抑制CYP3A4酶的能力。 由Hyunmi Kim和Yune-Jung Yoon等研究人员调查了人们饮用的各种商业果汁,包括西柚、黑桑葚、野生葡萄、黑莓、石榴等果汁对CYP3A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发现,果汁中对CYP3A活性抑制潜力依次为西柚>黑桑葚>野生葡萄>石榴>黑莓。 此处要敲黑板了!如果肿瘤患者在接受抗肿瘤治疗,尤其是口服抗肿瘤药物,又喜爱西柚等柑橘类水果的话,要注意避免食用西柚、西柚汁以及含有西柚成分的饮料。 柚子柑橘种类那么多,药物冤家如何辨?   我们知道,柑橘类水果的品种很多,很多患者和家属根本分不清西柚、沙田柚、普通柚、红心柚……到底哪种水果是西柚?西柚是柚子吗?葡萄柚和西柚是同一种水果吗?葡萄柚需要忌口,葡萄需要忌口吗?    我们不如干脆一起来看图说话吧,咱们从一堆伪装者中,一起找出西柚这个神秘的家伙! 1号伪装者——沙田柚 服用药物期间,例如靶向药、降血压药、降脂药、抗过敏药、镇静催眠药、免疫抑制剂、避孕药的患者,建议还是别吃我吧! 2号伪装者——红心柚 3号伪装者——橙子 4号伪装者——橘子   5号伪装者——葡萄   秋天的季节,肿瘤患者最适合吃当季葡萄了,营养价值丰富不说,还富含白藜芦醇,起到抗氧化、防衰老的功效。 6号伪装者——西柚 大家一定要记住我的样子,服用药物期间千万别吃我,无论是服药前还是服药后几小时内,我都会抑制CYP3A的活性,使得药物在人体内滞留,无法排出体外。 总而言之,肿瘤患者在享受瓜果的美味时,除了要避开含有呋喃香豆素的西柚、红心柚、沙田柚等水果外,也要注意适量、适度的吃,一旦出现不适,最好及时与医生沟通,以明确处理方式。      

半夏
警惕!服用抗肿瘤药时出现皮肤不适?可能是因为这个…

警惕!服用抗肿瘤药时出现皮肤不适?可能是因为这个…

进入4月以来,春暖花开,太阳高照,人们常常选择户外踏青及运动。但有些正在接受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患者发现在户外长时间光照后,皮肤会出现麻刺感,并出现红斑,甚至加重后出现水泡。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某些药物在接受日光照射后,引起了光敏反应。 那么,什么是药物光敏反应? 哪些抗肿瘤药物会引起光敏反应? 以及用药后该怎样预防光敏反应? 发生光敏反应,怎么办?   下面,来自四川省肿瘤医院的药师将为您逐一讲解。 什么是药物光敏反应? 药物的光敏反应是指使用药物后,暴露于紫外线所产生的不良反应,紫外线主要是波长为290~320nm的中波紫外线(UVB)及波长为320~400nm的长波紫外线(UVA)。   根据发生机制,光敏反应分为光毒性反应和光变态反应。 哪些药物会引起光敏反应? 抗肿瘤药物很多,但不是所有药物均会产生光敏反应。到底吃什么药的时候,要格外注意防晒,防止光敏反应呢?详细请见下表: 如何预防? 1. 为了避免药物引起的光敏反应,需要在服药期间和停药后7日内避免日光暴晒或类似的强光源。 2. 在外出活动时,应采取预防措施,可使用防紫外线A(UVA)/紫外线B(UVB)的广谱防晒霜和润唇膏(SPF≥50)和防晒衣物。   发生光敏反应该怎么办? 1.如果服药期间发生光敏反应,需要立即到医院进行诊疗,及时发现引起光敏反应原因及药物。 2. 不建议发生光敏反应自主服用药物,以免延误病情。 参考文献: [1]黄佳,杨莉,赵志刚,等. 药源性光敏反应的致敏药物及防治[J]. 药品评价,2014,02:17-21+48. [2]赵祎镭. 药物的光敏反应知多少?[J/OL].[2020-08-26]. [3]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抗肿瘤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管理指标(2021 年版)的通知

半夏
贝伐珠单抗的4大常见不良反应,如何处理?附: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说明书

贝伐珠单抗的4大常见不良反应,如何处理?附: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说明书

相信大家对于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珠单抗都不陌生,其广泛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如转移性结直肠癌、非小细胞肺癌、脑神经胶质瘤、肾癌、卵巢癌和宫颈癌等,并已纳入这些恶性肿瘤诊疗指南的全球推荐标准方案。   然而,尽管这款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已经成为医生治疗肿瘤的一个强有力的重要武器,它的不良反应仍然不容小觑!究竟有哪些不良反应?临床医生应当如何处理呢? 一、高血压 贝伐珠单抗的副作用大多与其作用机制相关,一般而言,这些副作用都是可耐受的,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高血压。   要知道,肿瘤的生长、扩散与转移都依赖着新生血管的生成,因此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能起到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效果,贝伐珠单抗就是以此机制来发挥其药效的,但当贝伐珠单抗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活性时,还会使血管收缩,从而导致血压升高。 但值得庆幸的是,贝伐珠单抗引起的高血压是可控可治疗的。临床研究表明,85% 的高血压能得到了缓解,而在出现高血压后,89% 的患者仍能持续贝伐单抗的治疗,只有 4% 的患者需停药。 处理原则: 在用药前,监测基线血压。如有高血压病史,或患者血压值较基线明显升高,则推荐开始使用降压药,目标血压为140 mmHg/90mmHg(1mmHg=0.133 kPa),针对高危患者,则需控制血压为130mmHg/80mmHg。 用药期间,加强血压监测。降压药物可选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 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Ⅱ receptor antagonist, ARB)、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若患者发生中度以上的高血压(血压高于160 mmHg/100 mmHg),且降压药暂不能控制,则应暂停贝伐珠单抗并给予降压治疗,直至血压恢复至可控状态,如果高血压经过治疗1个月仍未得到控制或出现高血压危象或高血压性脑病,则需停用贝伐珠单抗。 二、出血 出血也是贝伐珠单抗治疗期间发生率较高的一个副作用,在贝伐单抗的相关实验中,发生≥3级咯血的发生率为1.0%~4.4%。 由于肿瘤血管排列紊乱,在使用贝伐珠单抗后周围的肿瘤组织也易出现结构异常,从而导致血管结构失去支撑,因此会有出血现象的发生。临床中可观察到的常见出血事件有皮肤黏膜出血、鼻出血、消化道出血、肺出血及脑出血等。 ‍ 处理原则: 用药前筛查出血高风险人群: 伴有空洞或者中央型鳞状细胞NSCLC; 长期或大剂量使用抗风湿/抗炎药物治疗或抗凝治疗的患者; 原发病灶比较大且该病灶接受过放射治疗的患者; 既往具有动脉硬化症病史的患者; 具有消化性溃疡的患者等; 近期瘤块中有出血征象的患者,使用抗血管生成药物时应持谨慎态度; 3个月内发生过肺出血、咯血(>3ml的鲜红血液)的患者禁用。 用药过程中:①发生1级出血事件,不需调整抗血管生成药物剂量,如少量鼻衄及痰血的患者可以不用处理,也可以鼻腔内涂或口服三七粉、云南白药等;②发生2级出血事件,需暂停治疗并积极止血后可以考虑继续使用抗血管药物;③发生≥3级出血事件,应该永久停用。 三、蛋白尿 除了高血压之外,蛋白尿也是一种与贝伐珠单抗作用机制相关的副作用。贝伐珠单抗是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的新生和再生来起到抗癌效果的,当它在抑制VEGF活性时,会破坏肾小球滤过屏障,引发蛋白尿。 按严重程度来分,蛋白尿可划分为4个等级,从1到4级依次为临床无症状、一过性、微量蛋白尿和肾病综合征,其中临床无症状的患者较为多见,而肾病综合征较为罕见。   但实际上,仅3%出现蛋白尿的患者需永久停用贝伐珠单抗,因此出现蛋白尿的现象也是可控的。在IV期临床试验SAiL研究中,79%的蛋白尿事件能得到解决或改善,其中93%的患者仍可以继续贝伐珠单抗的治疗。 处理原则: 用药前应进行尿蛋白的检测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尿蛋白水平在 ≥2g/24h,推迟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直至尿蛋白水平恢复到<2g/24h。 用药过程中出现蛋白尿后,根据尿蛋白的情况调整药物的使用:尿蛋白 1+~3+ 或 24 […]

半夏
晚期肿瘤患者的真实病程是什么样的,如何客观面对?

晚期肿瘤患者的真实病程是什么样的,如何客观面对?

导言 晚期肿瘤患者从确诊到死亡,有很多不同的病程表现,生存时间可能很短,也可能很长,有的可以达到5年以上。得益于治疗水平的进步,新的靶向药物和免疫药物层出不穷,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也越来越长,比如像晚期甲状腺乳头状癌、胃肠道间质瘤、喉癌(声门型)、鼻咽癌、小肠癌等,5年生存率已经达到40%以上。(具体数据详见《全网首份癌症预后大数据排名新鲜出炉!张煜医生最新整理》) 不少患者和家属可能对癌症晚期过度恐惧,认为病人会出现长时间的巨大痛苦,担心遭受各种折磨,本文简单地描述大多数晚期肿瘤患者的真实病程,可能出现的种种症状以及何时容易出现,以此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减轻大家的恐惧心理。 绝大部分无法治愈晚期肿瘤患者,从确诊到死亡,可以大致的分为三个阶段: 1. 肿瘤维持好转期 晚期肿瘤患者通常都有一线和二线的标准治疗方案,有相当多的患者治疗后肿瘤稳定或者明显缩小、甚至消失,这就是肿瘤得到了控制,维持原样或者出现好转,称为肿瘤的维持好转期。  这段时间可长可短,大多数肿瘤患者,维持好转期经常可以达到6个月甚至1年以上,有时甚至3-5年以上;但有的恶性程度高的肿瘤患者则可能非常短,因为用任何方案都失败,肿瘤边治疗边生长,相当于直接进入下一阶段。 除了前面提到的5年生存率较高的恶性肿瘤,激素敏感的晚期乳腺癌、前列腺癌、有敏感靶点的肺腺癌,通常治疗效果不错,就可能达到数年甚至更久。反之,一些恶性程度高的晚期胰腺癌、胆管癌、小细胞肺癌等,维持好转期通常只有数月,很难超过1年。 这段时间,肿瘤得到控制之后,通常只会带来轻度症状或者没有症状,需要关注的反而是治疗带来的毒副作用。治疗带来的副作用可轻可重,但整体而言,通过调整治疗方案和剂量,患者的毒副作用一般不严重,患者可耐受。简单地理解,这个阶段通常肿瘤及治疗带来的痛苦较轻甚至很轻,患者体力也较好,生活质量比较高。 我之前也反复强调过,这段时间(通常是数月到数年)是晚期肿瘤患者最为宝贵的时间,需要珍视和好好规划。患者或家属可以把一直想做的事完成,不留遗憾,而不只是单纯地活着,要学会让自己开心和欢乐,充实的度过这段时间。  2. 肿瘤进展期 晚期肿瘤患者经过治疗后,尽管很多人有效甚至持续数年,但是绝大多数晚期患者最终会药物失效,进入肿瘤不断进展的阶段,这是在肿瘤维持好转期和肿瘤终末期之间的阶段。 很遗憾,肿瘤的进展是不可避免的,目前即使最先进的医疗技术都无法阻止。随着肿瘤不断进展,原发和转移的病灶会侵犯周围的组织,产生各种不同的症状。比如: 脑转移可以引起头痛头晕、行走歪斜等症状; 肺转移会引起咳嗽、咯血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肝转移引起右上腹不适、食欲差、消瘦等症状; 腹膜转移可以导致大量腹水引起腹胀,甚至肠梗阻引起恶心和反复呕吐等症状; 骨转移可以导致显著的疼痛甚至骨折,其中颈、胸、腰椎的骨折可能导致瘫痪; 其余常见的还有乏力、便秘、发热、睡眠障碍、焦虑等常见症状。 不同的转移灶、不同的转移部位和大小会给不同的患者带来程度不同的症状。通常在进展期,肿瘤会不断增大,症状也会逐渐加重。通过合理的药物和局部治疗,这些症状虽然很难完全缓解,但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减轻,患者的痛苦程度通常可以轻到中度,很少有重度。所以,别过于担心。(进展期的患者有时用药物可以短暂延缓疾病进程,但经常很快继续进展) 这个时间过程通常是数周到数月时间,通常并不长。 注意:肿瘤进展期中也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加速进展的状态,也就是肿瘤出现迅速增大,症状迅速加重或新出现多种症状,并且用各种治疗都很难减轻症状,这种情况痛苦程度较高,并且,经常很快会进入终末期。 3. 肿瘤终末期 终末期英文经常叫做Terminal stage或end-stage,通常指的是患者的肿瘤负荷严重(通常已经完全卧床),一个或多个脏器开始出现功能衰竭,生命即将终结时。 绝大多数终末期患者都会不可避免地承受各种痛苦,很遗憾,经常是严重的痛苦。比如: 肺癌患者可能出现严重的持续的呼吸困难,并且难以缓解; 脑转移控制不住的患者可能出现非常严重的头痛和癫痫发作; 肝转移严重的患者可能出现严重黄疸和谵妄; 骨转移患者可能出现极其严重的疼痛; 并且,大多数患者会合并营养不良和恶液质,消瘦的非常明显,家属看着心痛的那种。 幸运的是,在这些症状中,由于治疗的进展,疼痛既是很多患者害怕的症状,又是相对最容易控制的症状。(关于晚期患者的疼痛的治疗,后面会单独再写文章介绍。) 尽管疼痛整体控制的不错,终末期患者仍然有相当多的症状,难以有效的缓解,一直到患者失去知觉,陷入深昏迷为止。很多家属会觉得心碎,我也不知道如何安慰,只能说幸好,这段时间也通常很短,一般数天到数周。我一直反对终末期肿瘤患者进行有创抢救,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因为终末期肿瘤患者都存在着痛苦并且可能是难以忍受的痛苦,家属以为有创抢救和延续了一定的生命,但患者因为有创抢救和后续的治疗,痛苦很有可能加重并显著延长了时间。 两种少见的情况 此外,晚期肿瘤患者还存在两种少见的情况,一好一坏。 1. 好的情况 恶性程度低的晚期肿瘤患者,比如单发或转移数量少,还有手术机会,经过积极的手术加综合治疗,达到临床治愈状态,这种比例很低。 晚期肿瘤患者合并多发转移,没有手术机会,但是人品大爆发,对药物治疗的效果极好,使用之后所有肿瘤完全消失,并一直持续。这种情况比例更低的多,非常罕见,但是总是存在。因此,晚期肿瘤患者不能直接就放弃治疗,需要追求这一线生机。 2. 坏的情况 晚期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突发各种意外事件:突发心脑血管疾病、突发大出血、突发肺栓塞、化疗引起的严重感染或肝功能衰竭、免疫治疗引起的心肌炎等,也就是病程中突发的各种疾病或者治疗的严重副反应导致的死亡。 根据我的临床经验,出现极端痛苦难以缓解的只是极少数,除了终末期肿瘤患者,大部分情况下患者的症状处理得当的话,可以长时间得到明显的控制和缓解,经常可以持续数月到数年。所以,也请患者和家属不要过度焦虑晚期肿瘤带来的痛苦。 好好珍惜肿瘤维持好转期的时光,在肿瘤进展期也要想办法有效缓解各种症状,但是对于终末期肿瘤患者的多种症状,医生确实经常没有太好的办法,但至少可以想尽办法减轻疼痛症状。

半夏
根除幽门螺杆菌,真的很伤身体吗?

根除幽门螺杆菌,真的很伤身体吗?

众所周知,幽门螺杆菌(Hp)是导致胃炎、消化性溃疡、肠型胃癌及胃MAIT淋巴瘤的主要元凶之一,根除幽门螺杆菌是公认的预防胃癌最为重要的可控手段。 但是,仍有许多人担心,根除治疗的四联疗法使用了两种抗生素,还有质子泵抑制剂和一种铋剂,会不会对人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甚至有的人担心,根除Hp后,会打破原来的某种平衡,产生新的疾病。 今天咱们就说说这些事。 本文主要依据2020年9年GUT发布的《筛查和根除幽门螺杆菌预防胃癌:台北全球共识》,以及吕农华、刘文忠、成虹等国内专家的相关文献,在此致谢。 1 HP不是益生菌,而是一种可传染的致病菌 Hp是一种致病菌,这一事实在Hp感染诊治受到的持续关注中昭然若揭。 我国新共识也明确提出,Hp感染不是一种人体共生细菌,更不是一种益生菌;除非采取主动干预,Hp感染不会自行消除。 Hp感染者中有10%会出现消化不良,15%~20%出现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或溃疡出血,仅1%~3%(我国为5%)会发展为胃癌或胃MALT淋巴瘤,但所有的感染者均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70%无症状。 2 关于药物副作用 目前推荐的根除Hp方案主要是铋剂四联(铋剂+质子泵抑制剂+2种抗生素)。 短期服用铋剂的安全性很高;短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几乎无明显不良反应。 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是抗生素,目前推荐的抗生素包括阿莫西林、甲硝唑、克拉霉素、四环素、左氧氟沙星和呋喃唑酮等。 恶心/呕吐(甲硝唑、四环素)、口苦/金属味/舌苔厚腻(克拉霉素、甲硝唑)、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泻、皮疹(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头晕、乏力、肝功能损害(四环素)等是这些抗生素最主要不良反应。 以上副反应在停药后会逐渐消退或恢复。 3 抗生素的耐药性 毋庸置疑,使用大剂量抗生素可能会导致抗生素的耐药率增加,但这不应妨碍其用于预防胃癌的治疗。 4 胃食管反流病风险 多种研究证明,根除Hp不增加新发胃食管反流病的风险, 也没有充分证据证明根除Hp治疗会增加胃食管反流病的复发风险。 香港中文大学的胡志远教授认为: 随着Hp感染率降低,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有所增高。但是这部分患者通常食管炎的症状轻微。而且,经过2年后,这些患者食管反流症状会消失。因此,无需担心由于Hp清除会增加胃食管反流病的风险。 5 胃肠道菌落失调 根除Hp后,粪便微生物群的多样性可能会生短期的扰动,但随着治疗结束,随后基本恢复。 相反,我国专家2020年9月发表在Gut上了一项关于Hp对胃肠道菌群影响的相关研究,发现Hp感染可导致感染者胃部菌群失调,当Hp成为感染者的胃部优势菌群时,感染者会出现胃部微生物物种多样性下降,而感染者出现的菌群失调与其所发生的临床疾病密切相关。 6 肥胖风险 根除Hp可能与体重的小幅增加有关,但不增加代谢综合征的发生风险。 有关Hp感染与肥胖的研究东西方研究并不一致; 欧美等发达国家Hp感染与超重/肥胖呈负相关,而我国的两项较大样本的研究均报道Hp感染与超重/肥胖呈正相关,这种截然相反的研究结果提示,在目前循证依据不充分时,根除Hp可以不考虑这一“负面影响”,况且,消化不良者根除Hp后体重增加并不是坏事。 7 食管癌风险 Meta分析显示,Hp感染率与食管腺癌发病率存在负相关,与食管鳞癌发病率不相关。 美国近30多年来食管腺癌的发病率增加了4~5倍,认为发病率上升的原因可能与Hp感染的下降、肥胖、食管反流病增加有关,但因果关系不明确。 众所周知,我国的食管癌96%~99%为鳞癌,食管腺癌仅1%~4%;美国则以食管腺癌为主占70%~80%。 我国近30年的统计显示,我国Hp感染率与食管癌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提示在中国Hp不是食管癌的保护因素,根除Hp并不会导致中国食管癌的增加。 7 其他疾病风险 根除Hp并不会增加成年人哮喘、炎症性肠病极其他免疫相关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小结: 1、根除Hp是预防胃癌最为有效的手段,最佳根治年龄段是18-40岁; 2、根除Hp利大于弊; 3、治疗建议含有铋剂的四联疗法,疗程10-14天; 4、首次筛查和复查都建议采取碳13/14呼气试验。 参考资料: [1]刘文忠:刘文忠、吕农华:Hp感染及其相关疾病防控100问 [2]幽门螺杆菌感染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3]幽门螺杆菌根除与胃癌防控的专家共识意见(2019) [4]2016日本幽门螺杆菌感染管理指南(修订版) [5]2015京都全球幽门螺杆菌胃炎共识 […]

半夏
戒烟戒酒难?是它捣的鬼

戒烟戒酒难?是它捣的鬼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人能轻易戒烟,而另一些人却会终身上瘾? 为什么有些人酗酒无度,而另一些人却可以戒酒? 其中一个原因是滥用药物的遗传倾向。 由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Hyejung Won领导的研究团队正在着手了解这些潜在的遗传差异。 他们了解得越多,就越有可能找到新疗法,从而帮助数百万与上瘾作斗争的人。 Won和同事发现了与吸烟和饮酒成瘾有关的基因。 这些基因在某些类型的神经元中过度表达,触发其他细胞在大脑中发送化学信号。 他们还发现,吸烟背后的基因与疼痛感知、对食物的反应以及滥用可卡因等其他药物有关。 和饮酒相关的基因与压力和学习以及吗啡等其他药物滥用有关。 鉴于目前缺乏药物滥用的治疗方案,研究人员还对一个药物数据库进行了分析,以确定药物滥用的潜在新疗法。 “我们发现,抗精神病药物和其他情绪稳定剂有可能为那些与药物滥用作斗争的人提供辅助治疗。”该论文第一作者Nancy Sey说。 与饮酒和吸烟相关的基因也与其他类型的药物相关,如吗啡和可卡因。 虽然阿片类药物危机造成了社会负担,但目前还没有关于可卡因和阿片类药物使用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因此,Won的团队试图确定与饮酒和吸烟相关的基因是否可以揭示潜在的一般成瘾行为,此外这一发现还可以扩展到其他药物滥用上。 “我们的分析表明,吸烟和饮酒特征之间共享的基因表达可以被可卡因等其他类型的物质改变。”Won说,“通过表征这些基因的生物功能,我们将能识别成瘾的生物机制。” 除了各种类型的兴奋性神经元,Won的团队还发现一些其他细胞类型与风险基因有关。有了上述发现,研究人员就可以进一步开展使上瘾可能性大大降低的分子研究。 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分子精神病学》。 论文信息: http://doi.org/10.1038/s41380-022-01558-y

半夏
“入伏”啦!癌友们平稳度夏一定要知的4个问题+4个建议都在这!

“入伏”啦!癌友们平稳度夏一定要知的4个问题+4个建议都在这!

一年中气温最高,又潮湿闷热的“三伏天”来了,2022年三伏的具体时间如下: 初伏10天:7月16日-7月25日 中伏20天:7月26日-8月14日 末伏10天:8月15日-8月24日 最近,全国都开启了“高烧”模式,重庆、杭州等好几个城市气温已经超过40摄氏度,持续不降。而且今年的高温天气似乎来得更早更猛烈,让我们提前感受到三伏天的威力。 来源:中央气象台 三伏天注意这几种常见病,尤其老年人 三伏天最显著的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在这种持续闷热的天气下,人体各个器官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需防范一些常见的疾病。 1. 中暑/热射病 最近,“浙江一车间工人因热射病多脏器衰竭死亡”、“华西医院一天收治3例热射病,1人死亡”等新闻将“热射病”推向社会热搜话题。 来源:微博 热射病可理解为中暑的一种严重状态,表现为体温持续升高,出现头晕、昏迷,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救治,病死率可达50%以上。今年的夏天似乎更加“火热”,热射病的病例较往年更多,肿瘤患者需格外注意。 2. “空调病” 三伏天的高温压迫下,人们似乎都不离不开空调了,甚至24小时不间断地开着,睡觉也不关。其实这种做法很危险,因为长期置于空调房会引起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空调没有及时清理的话,滋生的细菌更容易导致呼吸道和肺部感染;另外,人在空调房与室外频繁交替时,需注意“热伤风”感冒。 3. 胃肠道疾病 气温太高会影响食欲,人们总是喜欢在这个时候吃点凉的东西来刺激食欲,还会多吃些西瓜等水果来降暑,但是吃饭冷热交替,容易引起胃肠消化不良,严重时还会导致肠胃炎。此外,这个高温季节下,食物腐烂速度也加快了,剩饭剩菜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引起肠胃问题。 4. 心血管疾病 都说冬天是心血管疾病高发时期,为何夏天也会容易发病?其实并不是温度原因,而是夏天闷热环境下,非常容易口渴,一次性喝太多水会加重心脏负担。“年轻小伙猛喝冰水后因心梗死亡”的新闻就是一个沉重的教训,心脏过重的负担下加上低温刺激,连年轻人的心脏都难以承受。 肿瘤患者这样度过三伏天 我国传统医学认知中,三伏天时天地之间“阳”气最盛,也是人体养“阳”的最佳时机,因此,很多人在这个时期使用中药贴剂提高身体免疫力,以对抗一些慢性疾病。 处于治疗期和康复期的肿瘤患者,在这个时期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三伏天有没有忌口? 治疗期的患者一般会食欲不佳,加之天气炎热可能表现更加明显。小编建议清淡饮食,注意卫生,可以多吃苦瓜、苦菜等时令蔬菜,清热解暑,还能增进食欲,缓解不适感;保障每日蛋白质的补充,以平衡高温下的人体能量高代谢。 少吃油腻、辛辣、生冷食物 水果选择常温的,不可贪凉多吃 格外注重补水,但不可大口猛喝 无严格忌口,依然提倡饮食多样化 三伏天能不能运动? “三伏天,宜伏不宜动” “夏连三伏,冬练三九” 这两个观点,哪个对呢? 其实三伏天是需要运动的,只是运动形式和运动时间需要改变,本来是为了健康,最终中暑就不好了。而且,各项研究均表明,运动对每个时期都有积极作用,可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预后。三伏天的运动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运动切忌过量,尽量选择体能消耗低的运动 运动后出汗较多,注意补充水分和维生素 出很多汗时不要立马进入空调房,可用扇子降温 运动前中后补水应少量多次 三伏天如何保障睡眠? 经常听说三伏天容易失眠,这是因为这个时间段昼长夜短,生物钟随时节变化调整了,另外高温湿润的环境也容易导致入眠困难。可是每天睡不饱确实会无精打采,影响心情,严重时还会影响治疗效果。那该怎么办? 用午休来保障每日睡眠时长,午休时间不可太长 睡觉时可开空调,但温度不要设置太低 每次睡醒都要补充水分,并开窗通风(太热时可轮换房间依次通风) 夏日外出需注意什么? 天气虽炎热,但买菜、做治疗、运动、遛宠物等等日常和治疗需求还得满足。外出时必需做好三种准备: 防晒 尽量选择清晨和傍晚运动,但有些活动不得不在太阳直晒时出门,这时需要做好防晒工作,尤其是放疗、靶向治疗等有皮肤副作用的患者,最好使用太阳伞、防晒衣等物理防晒。 防蚊 盘式蚊香主要成分是除虫菊酯、拟除虫菊酯类化学品,虽符合国家安全标准,但长期使用其燃烧产生的微粒有致癌风险,肿瘤患者尽量选择电热液体蚊香和蚊帐,止痒推荐使用便宜又安全的风油精。 补水 夏天无论是白天出门还是晚上出门,肿瘤患者一定要带一杯水,不要等得到口渴了才去找水喝。 肿瘤患者能用“三伏贴”或“三伏灸”吗? 因人而异。利用“三伏贴”和“三伏灸”来达到“冬病夏治”是一种中医借助时令的治疗方式,但也与每个人的体质有关,肿瘤患者和康复期的朋友们如果想尝试这种疗法一定要到正规中医院咨询和操作。

半夏
哈佛研究:每天7克橄榄油,降低癌症死亡风险!

哈佛研究:每天7克橄榄油,降低癌症死亡风险!

橄榄油一直被称为“液体黄金”,因为它含有一种成分,叫做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橄榄油含油酸高达75.1%,远远超过花生油、大豆油、香油等油类,这种成分对心脑血管、血脂,甚至血糖都有益处。 最近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员更是发现一个实操性强的成果:每天7克橄榄油,降低癌症死亡风险! 是的,每天7克橄榄油。7克大概是多少?一枚鸡蛋大概50克,其中大约含7克蛋白质! 哈佛:橄榄油降低心脏病、癌症、痴呆症等风险 橄榄油被认为是迄今所发现的油脂中最适合人体营养的油脂,近日,美国哈佛大学研究员更是发现它的医学新功效。 2022年1月10日,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 JACC “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Consumption of Olive Oil and Risk of Total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Among U.S. Adults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表明,每天食用超过7克橄榄油,降低心脏病、癌症、痴呆症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风险。如果用橄榄油替代黄油和乳脂等,还将各种原因早逝的风险降低多达34%。 该研究数据分析发现,与从不摄入橄榄油的人相比,每天摄入超过7g橄榄油的人,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19%,癌症死亡风险降低17%,神经退行性疾病死亡风险降低29%,呼吸系统死亡风险降低18%。 问题来了,如何科学地吃橄榄油? 既然橄榄油能够降低癌症死亡风险,还能改善老年人的心脑血管和血脂、血糖等问题,那么该如何科学地吃橄榄油呢?  听说橄榄油加热致癌,不能炒了吃? 可以炒! “听说橄榄油加热会致癌,只能拌沙拉?”没那么夸张!实际上,橄榄油酸度低,烟点高,性状较其他油品更稳定,用特级初榨橄榄油炒菜,不但不易产生致癌物,而且风味好、油腻感低,安全健康。但是也要控制温度和火候,不要太高太大哦。 橄榄油可做调料和酱汁? 是的,混合橄榄油的调料和酱汁,非常美味,是火锅“好佐料”! 特级初榨橄榄油是做酱料最好的油脂,它可保持新鲜的色泽,更易呈现出食物的本来味道。春天就要来了,在火锅调料中加入适量的橄榄油,可以使食物口感更细腻爽滑。 凉拌菜加橄榄油,绝佳! 橄榄油是最好的食用油,将各种果蔬、香草用简单的盐、醋和橄榄油拌制,油脂清澈但闻不到一丝的油腥味,品尝的时候也会觉得非常滋润。 用于中式凉拌菜中,色泽鲜亮,风味清爽。 橄榄油+黑醋,用于烘培! 本文前头的研究提到:如果用橄榄油替代黄油和乳脂等,还将各种原因早逝的风险降低多达34%! 很多国家,用美味的橄榄油和意大利黑醋结合直接代替黄油和人造黄油,已经成为时尚。味道比黄油更好,也更健康。 如何科学储存厨房里的橄榄油? 橄榄油最怕的是太阳的直射、氧化和温度的骤变。 未打开的大包装橄榄油阴凉处存放即可;打开的大包装橄榄油可以分装到深色瓶体的小玻璃瓶中,使用方便并能降低橄榄油接触空气的机会,避免香气流失。 存放橄榄油的周围环境温度最好是在10℃左右,这样橄榄油的保质期可以达到20个月左右,也不用担心橄榄油的营养流失了。 橄榄油,可搭配哪些油一起吃? 既然橄榄油那么好,是不是可以多吃?小编甚至看到有些肿瘤患者吃个面包都蘸着橄榄油,这倒是大可不必。橄榄油虽好,也不宜摄入太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年人每天烹调油用量为25克。家里的白瓷汤勺,大约是两勺半到三勺的量。不能因为是橄榄油,就可以摄入五勺、六勺甚至更多。上文的哈佛研究建议每天摄入7克,余下的油量也可补充其他油。 橄榄油还可搭配哪些油? 山茶籽油与橄榄油有异曲同工之妙。它的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达80%,所以完全可以替代橄榄油。 花生油所含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大概是3∶4∶3,各类脂肪酸所占比重比较平衡,因此算是均衡型植物油。压榨生产的花生油香气浓郁,其中维生素E和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保存较多。 芝麻油也有沁人心脾的香气,同时富含维生素E、芝麻素、芝麻酚、植物固醇等,有益于预防心血管病。 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小麦胚芽油等的亚油酸含量非常丰富。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均富含维生素E。此外,大豆油含卵磷脂、玉米油含抗氧化物阿魏酸酯、葵花籽油含植物固醇和磷脂,各有保健作用。相比之下,压榨型葵花籽油更值得推荐,因为其所含抗氧化成分比其他几种油更多。 写在最后 橄榄油虽好,切忌贪多。所有的油,要最大化发挥益处,前提是每天的总摄入量必须符合国家推荐的每天烹调用油总量25克。 参考文献 【1】Marta […]

半夏
确诊癌症拖一两个月才治,到底会不会影响疗效?

确诊癌症拖一两个月才治,到底会不会影响疗效?

近期,全国新冠疫情出现反复,各大主流城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确诊人数“小高潮”。随之而来的,是各地纷纷出台各种疫情管控措施,客观上给各地的肿瘤病友就诊治疗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再一次被提起:治疗延误,是否会影响疗效? 这个问题,其实主要分三类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治疗已经告一段落,正在规律复查,处于康复期的肿瘤病友,这部分患者由于疫情导致不能按时复查,可以选择推迟若干时间进行复查或其他医院进行复查,一般而言,不太会影响疗效。 第二种情况,已经开始治疗,尚未完成的病友,比如正在放化疗,因故面临中断的病友,这部分患者一般而言主管医生都会和患者保持联系,同时酌情安排替代方案。比如静脉化疗改成口服药,比如疫情稳定后放疗次数酌情增加若干次以弥补中途的较长时间的中断,比如联系其他同级别的兄弟医院接手处理等,一般而言对患者的疗效造成的影响,也在可控范围。 最后一种情况,是刚刚确诊或刚刚发现疑似症状,尚未与某个主管医生建立医患关系,也就是说还没来得及锁定一个明确的主管医生,疫情就来了,从而导致患者及其家属内心焦虑,不知道找谁咨询,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是好,更不知道疫情防控措施何时结束。   对于这一类患者,从发现或确诊肿瘤,到开始治疗的时间间隔,因故被拖长,是否会导致肿瘤快速进展,从而导致疗效大打折扣?   关于这个话题,其实一直以来也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虽然不少研究之间结论有所差异,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认为,除非是肿瘤急症或拖延的时间过长(比如3个月、6个月以上),一般而言,轻度的治疗延期,并不影响治疗的疗效,尤其是对中晚期实体瘤患者。   举几个著名的权威研究,分享给大家: 首先,是一个澳大利亚教授做的关于肺癌的研究。该研究分析了2006年到2012年悉尼一家大型三甲医院收治的1729例肺癌患者的资料,从确诊到开始治疗,平均的等待时间是32天——这里指的是从获得病理报告到开始任何抗癌治疗的时间,足足1个月。   分情况看:从确诊到手术的平均等待时间是35天,也就是7周;从确诊到放疗的平均等待时间是21天,也就是3周;从确诊到药物治疗的平均等待时间是25天,也就是3周半。   相比于等待时间短于平均时间的患者,等待时间长于平均时间的患者,从数字上看,反而生存期更长、死亡率更低,当然两者几乎没有统计学差异。   事实上,在欧美国家,肿瘤病人从确诊到开始接受任何形式的抗癌治疗,平均等待时间就是在3-6周左右,在这个把月时间里,要完善充分的检查和多学科专家讨论,同时也给患者及其家属一个充分的心理和生活安排上的准备时间,然后再安排治疗,这样才可以保证最佳治疗。 第二项研究,是关于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教授整理和分析了18万7394名接受外科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的资料,近20万人的大数据,绝对震撼。   从确诊到手术,有24.2%的患者等待时间短于1周(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由于出血、穿孔、梗阻等急症,匆忙上台手术);30.5%的患者等待时间在1-3周,29.0%的患者等待时间3-6周,9.7%的患者等待时间在6-9周,剩下还有6.6%的患者等待时间超过9周(其中包括3.3%的患者等待时间超过12周)。对比这18万多患者的生存期,并匹配好患者的肿瘤分期、年龄、性别等其他潜在的干扰因素。   结果显示:等待时间在3-6周的患者,治疗效果最好,生存期最长(5年生存率71.8%)。更进一步的亚组分析显示:对于3期的肠癌患者,等待时间3-6周或6-9周的病友,事实上没有疗效和生存期的差异。   这个数据,再一次充分显示了,除非是肿瘤急症,迫不得已,术前进行为期个把月的、充分的、方方面面的准备,有利于最大化抗癌疗效。 最后分享一个一周前发表的,最新鲜出炉的数据,是荷兰人统计的6895例宫颈癌患者的数据。   相比于美国和澳洲人,欧洲人的淡定和从容,是体现在各个方面的:从确诊宫颈癌到接受手术治疗,平均等待时间是8.5周;从确诊宫颈癌到接受放化疗,平均等待时间是7.7周。在欧洲,一个癌症患者,从确诊到治疗,基本上要等待2个月左右,这是常态。   经过基线资料的校正和匹配,结果发现等待时间长于平均数的患者,治疗效果和生存期并未打折扣。     以上三个研究,联通其他类似的成百上千个研究,均提示:除非是肿瘤急症等少数特殊情况,从确诊实体瘤到开始治疗,平均等待1-2月,在欧美国家是常态,而且在此基础上,再拖延一定的时间,一般而言也不会很大程度地影响疗效。真正影响疗效的因素是患者肿瘤本身的恶性程度以及患者是否经过详细分析、周密讨论后制定一个靠谱的抗癌方案。     参考文献: [1]. Does timeliness of care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impact on survival? Lung Cancer. 2017 Oct;112:16-24. doi: […]

小D
14种癌症竟"偏爱"同一类人!很多人直到发病还不在意

14种癌症竟"偏爱"同一类人!很多人直到发病还不在意

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 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 肥胖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 但,你知道吗? 胖,不仅仅会影响你的穿衣打扮 还会引起诸多健康问题!   相关调查研究显示:14种癌症的发病风险都会因“胖”而明显增加。 这是真的吗? 怎样才算胖? 我们又应该控制体重呢? 这篇文章就带你去了解一下! 14种癌症 都与“胖”有关是真的吗? 适量的脂肪可以支撑和稳定内脏器官,对身体健康有益。 但,若是体内脂肪过多,那就可能招致疾病的发生。 据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与美国癌症研究所发布的一份报告,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身体脂肪过多与14种癌症存在相关性:   1. 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女) 2. 前列腺癌(男) 3. 结直肠癌、胃癌、食管癌、胆囊癌、肾癌、肝癌、脑膜瘤、多发性骨髓瘤、胰腺癌和甲状腺癌(男、女) 到底怎样才算“胖”呢? 01  体质指数(BMI) 最简单常用的指标就是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   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²(m²) BMI是最常用于判断超重或肥胖的指标。中国人群的BMI参考范围为18.5-23.9 kg/m²,BMI ≥24 kg/m²为超重,BMI≥28 kg/m²为“肥胖”的范畴了,减肥势在必行。 从防癌的角度上来看,报告推荐体重在标准范围之内尽量瘦。   因为对某些类型的肿瘤而言,即使在所谓的“健康范围”之内,发生肿瘤的风险也随着体脂的升高而升高。 而儿童时期的超重和肥胖很可能会持续到成人之后,因此对于健康体重的保持需要“从娃娃抓起”,不要以为孩子就应该“白白胖胖”。 02 腰围 体质指数并不能反映脂肪的分布,即便是体质指数正常的人,仍有部分人存在腹型肥胖,所以腰围指标也很重要。 腰围正确的测量方法:被测量者取垂直站立姿势,双足自然分开30cm左右,平稳呼吸,不要大口吸气。检查者用最小刻度为1mm的软尺,在髂嵴最高点和第12肋下缘连线的中点,沿水平方向围绕腹部一周,软尺紧贴而不压迫皮肤。 成年男性腰围若是≥90cm,成年女性腰围≥85cm,则为腰围超标,需要注意控制。 03 腰臀比 腰臀比即腰围除以臀围后的数值,它同样是评估肥胖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健康男性的腰臀比应为0.85~0.9,女性的腰臀比为0.75~0.8,如果男性高于0.9、女性高于0.8,就存在较高的肥胖风险。 04 皮下脂肪厚度 腹壁皮下脂肪厚度,男性要少于15毫米,女性不应超过20毫米。这通常需要专业的皮脂厚度计来测量。 如何科学控制体重? 减肥需要循序渐进,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是: […]

半夏
必胜客被媒体曝光烹炸油过期不换,色如墨汁……这样的油有多大危害?

必胜客被媒体曝光烹炸油过期不换,色如墨汁……这样的油有多大危害?

7月20日,“必胜客食材过期继续用”“必胜客烹炸油10天一换”的新闻登上热搜,引发大家的关注,尤其是很多小孩特别爱吃。 据新京报报道,2022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期间调查记者应聘进入必胜客北京和谐广场店和魏公村店,发现后厨存在餐厅管理人员篡改效期标签,食材不按时废弃;员工拆掉外包装,将过期食材“化整为零”;烹炸油十天才换一次,酸价超标近一倍等多种食品安全问题。① 6月19日,一名老员工当天晚上把旧油换成了新油,连续使用到6月24日,这时原本清澈的食用油已经变黑,近乎油墨色。 新京报调查视频截图 众所周知,烹炸油要经常更换,不能长时间反复用于炸制食物,否则会产生有害物质。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植物油》规定,食用油的极性组分数值超过27,就不能再继续使用。 6月24日,使用店内测油仪多次检测,其极性组分数值均在30以上,餐厅值班经理自己在使用测油仪检测了几次,检测出数值也均在30以上,不过他最后仍要求将旧油简单过滤后继续使用。① 新京报调查视频截图 之后几天,这些旧油里面偶尔被加进新油,测出的极性组分数值也时高时低,不过管理人员并未要求完全换油。直到6月29日,足足使用了十天之后,餐厅的管理人员才同意更换新油。 7月20日新闻发生当天,涉事的必胜客门店被市场监管部门立案查处。② 如果吃了过期不换的烹炸油,我们身体会怎样? 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胡洋7月20日在其微信公号发文介绍,一般来说,正常的食用油在融化的状态下呈现出透明黄色,随着油炸食物的次数的增多,食用油里的杂质会越来越多,颜色上会逐渐呈现出越来越深的改变,这种改变除了由薯条残渣被高温碳化形成的碳素所致之外,油里某些致癌物质的增加也是油色加深的原因,这些致癌物包括各种油炸肉类会产生苯并芘、杂环胺类;油炸淀粉类食物,如马铃薯和谷类食物产生的丙烯酰胺,进食用含有这些致癌物的烹炸油烹炸的食物后,短期内会导致胃肠道反应,长期食用还有致癌风险。 专门检测烹炸油中的有害物的量化指标叫做“极性组分检测”,食用油的极性组分是指食用油在煎炸食品发生了热氧化反应、热聚合反应、热裂解反应和水解反应,产生了比正常食用油分子(甘油三酸酯)极性较大的一些成分,这些物质对人体有害,有些可能致癌,检测这个指标的数值超过27就不能再用了,但必胜客里的烹饪油极化组分常常超过30还继续使用,用这样的油烹炸食物显然会对人体产生损害。③ 看完这些研究,油炸食品以后要少吃了! 除了过期的烹炸油的危害,其实长期吃油炸食品的对于健康的影响一点也不少。看完这些研究,吃油炸食品以后要少吃了! 1. 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2021年1月,一项发表在《心脏》(Heart)杂志上的研究,显示,食用油炸食品与心脏病、中风等严重心血管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死亡和全因死亡风险升高有关。 Heart 研究人员分析发现,相比于食用油炸食品最少的1/4受试者,食用油炸食品最多的1/4受试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升高了28%。具体来看: 冠心病风险升高了22%! 中风风险升高了37%! 心力衰竭风险增加了37%!④ 2. 导致肥胖,影响下一代 2014年一项来自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纳入了来自两个队列研究的9623名女性和6379名男性参与者,并在21421名女性中进行重复验证,发现:油炸食品摄入与肥胖相关的遗传易感性间存在交互作用。 同时,油炸食品摄入量的增加,会增强肥胖与基因的联系;换句话说,长期食用油炸食品会增加肥胖风险,并影响下一代。⑤ 3. 增加急性心肌梗死风险 2019年一项研究囊括了来自52个国家的5761个病例和10646健康人的饮食结构与急性心肌梗死间的相关性。   如果饮食中水果和蔬菜含量较高,与急性心肌梗死患病风险呈负相关,对机体健康的保护效应最高;而如果食中油炸食品、含盐零食和肉蛋含量高,摄入量与急性心肌梗死风险激增呈正相关。⑥ 4. 增加代谢综合征风险 2005年一项研究纳了大于30岁的412名男性和465名女性日裔巴西人,研究其营养摄入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总脂肪摄入与代谢综合征正相关,而亚油酸与患病风险呈负相关,并且强调了油炸食品与患病风险增加存在相关性。⑦ 此外,油炸食品对于身体的危害除了油炸过程中产生的危害物质外,还有一个就是让我们油脂摄入超标。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我们每人每天食用烹调用油为25-30g,相当于普通的白瓷勺2~3勺左右。然而实际上,我们食用油的摄入量远高于这个推荐量!⑧ 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每人每天平均脂肪摄入量为80克(占总能量摄入33.1%),城乡居民人均食用油摄入量为43克,远远超过了推荐量。⑨ 本文综合自:①2022-07-20新京报《卧底必胜客后厨》②2022-07-20中国市场监管报《必胜客有问题?立案查处》③2022-07-20呼吸科大夫胡洋《必胜客烹炸油过期不更换,色如墨汁炸薯条照样卖,过期油里有哪些致癌物》④Pei Qin.et al.Fried-food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all-cause mortality: a 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studies.heart.2021.http://dx.doi.org/10.1136/heartjnl-2020-317883⑤Fried food consumption, […]

半夏
癌细胞究竟多狡诈?当你熟睡时,它竟在偷偷转移!

癌细胞究竟多狡诈?当你熟睡时,它竟在偷偷转移!

当你睡觉时,癌细胞正在“偷偷”转移。 不久前,这个流言传遍了网络,癌细胞竟如此防不胜防?这个流言是真的吗?癌症患者睡觉真的会促进转移吗? 癌细胞在你睡觉时“偷偷”转移这事,来自于顶级科研期刊Nature上的一项研究[1]: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Nicola Aceto团队测量了30位乳腺癌患者在睡眠时(早上4点)和起床后(早上10点)血液中循环肿瘤细胞(CTC)的数量,发现无论是早期还是晚期患者,睡眠时血液中的CTC数量平均是清醒时的3倍多。 在随后的小鼠模型研究中,研究人员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87%~99.2%的CTC都来自小鼠睡眠期间。相比于清醒时,睡眠中的小鼠血液里,单细胞游离状态的CTC增加了6~88倍,抱成团的CTC团簇增加了12~278倍,和免疫细胞抱一块的CTC-白细胞团簇增加了8~34倍。 而且,通过改变光照周期、注射褪黑素等手段强行改变小鼠作息周期后,血液中CTC水平的变化也随之改变,总是在睡眠中到达高峰。睡眠时产生的CTC相比清醒时的,还有更强的转移能力。 晚上睡觉时,肿瘤释放的CTC更多 这样看来,似乎不睡觉真能防癌。且不说不睡觉患者身体受得了受不了,癌细胞在夜里出动只是昼夜节律的一个表现。就像中国人睡觉时美国人在工作,不是因为美国人更勤劳,而是因为时差。人体中其它组织器官也都有各自的昼夜节律。 就拿跟癌细胞相爱相杀的免疫系统来说,抗癌主力T细胞同样是一个“夜猫子”[2]。当你睡着,癌细胞在身体里四处游走时,T细胞也大量出动,追杀癌细胞。或许白天CTC数量的回落,正是T细胞在夜间追杀的结果。你能安稳睡觉,有T细胞的一份功劳。 淋巴细胞在夜间大量出动 虽说不睡觉抗癌不靠谱,但癌细胞以及人体各组织器官的昼夜节律确实可以在疾病的治疗中利用起来,比如说: ● 高血压患者在晚上吃降压药能更好的预防心血管疾病[3]; ● 胶质瘤患者在早上服用替莫唑胺的疗效比晚上好[4]; ● PD-1抑制剂在下午4点前注射比4点后注射更有效[5]。 癌细胞在晚上出来转移这个特点,或许也可以帮助科学家找到乳腺癌的最佳治疗时间。 参考文献: [1]. Diamantopoulou Z, Castro-Giner F, Schwab F D, et al. The metastatic spread of breast cancer accelerates during sleep[J]. Nature, 2022: 1-7. [2]. Kirsch S, Thijssen S, Alarcon Salvador S, et al. T-cell numbers and antigen-specific […]

小D
肿瘤标志物详细解读攻略!不同指标升高,预示不同肿瘤表现

肿瘤标志物详细解读攻略!不同指标升高,预示不同肿瘤表现

一、肿瘤标志物是什么?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学术上通常是指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本身所产生的或是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异常产生/升高的,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包括蛋白质、激素、酶等等。 通俗一点来说,就像是肿瘤细胞在你的身体里和你打仗,无论是打赢了还是打输了总要留下点“战争的痕迹”,以此来彰显它的存在。正是它的“虚荣心”出卖了它的行踪,留下了“肿瘤标记物”。 二、肿瘤标志物升高就代表得了癌症? 没有肿瘤的人,肿瘤标志物也可能会升高。特别当肿瘤标志物轻度升高时,可能是体内存在一些非肿瘤性的其他疾病。比如: 月经期、妊娠早期血清 CA125 可增高; 妊娠期 CEA 可轻度升高,AFP 明显升高; 肝肾功能异常、胆道梗阻和炎症感染等均可造成肿瘤标志物,如 CEA、CYFRA 21-1、SCC、ProGRP 等浓度增高; 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结核、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CA125 可升高; 胆汁淤积能导致血清 CA19-9 浓度增高。 肿瘤标志物升得越高,恶性可能就越大么? 肿瘤标志物升高几倍、十多倍、几十倍,当然比只升高一点点、升高一倍更有意义,但也并非绝对。比如,有些慢性肝炎AFP可高达1000ug/L以上(正常<30ug/L),但增强磁共振没有发现肝脏肿块,而且AFP随着肝功能好转而下降,就可以排除肝癌。 因此,肿瘤标志物升高还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主要通过临床影像检查,要找到肿瘤存在的客观依据才能确诊!) 三、肿瘤标志物正常能排除癌吗? 既然肿瘤标志物升高不能代表得了癌症,那反过来,肿瘤标志物正常能不能说明没有癌症呢? 实际上即便得了肿瘤,也并不能保证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100%是高的。也就是说,肿瘤标志物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相关肿瘤。 比如在肝癌病人中,肝癌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的阳性率仅为79%~90%,10%~3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指标正常或只有轻度升高。 肿瘤细胞在体内发展初期,很难被检测到,只有当肿瘤细胞分泌出来蛋白分子,我们才能在血液里检测到,这个“时间差”可能有三四个月。 此外,有些癌型不分泌蛋白分子,就更难被“捕捉”了。 实际上动态观察肿瘤标志物更重要。特别是肿瘤标志物升高幅度不大的情况下,动态观察它的变化趋势更有价值,一般1~2个月复查一次该肿瘤标志物,并有必要做其它关联的肿瘤标志物检测。 如果肿瘤标志物逐步增高或持续增高,或出现其它肿瘤标志物也增高,有必要在3个月后,再行影像学或胃肠镜检查,或更精密检查。因为在初期不一定发现小的肿瘤,经过3个月长大后,就有可能被发现了。 如果多次复查,结果大致保持稳定,没有一次比一次升高(允许小幅度上下波动),或肿瘤标志物逐步下降,那通常表示它不是癌症引起的,也就是说这个指标跟癌症没有直接关系。 四、不同细胞来源的肿瘤标志物种类大有不同 由于不同脏器的细胞来源和属性不同,所形成的的肿瘤标志物也是不尽相同的。 因此,当健康人群出现某一肿瘤标志物的异常升高时,我们可以寻找到相应的“患病脏器”;在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某一异常指标升高时,也能提示有“转移”或“新发癌症”类型的存在。 而即使同一脏器,肿瘤起源细胞也可大不相同。比如肺癌,可以包含起源于腺泡细胞肺腺癌,伴随CEA指标的升高;也可以起源于支气管鳞状上皮细胞的肺鳞癌,伴随SCC指标的升高;也可以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或腺上皮的嗜银细胞的小细胞肺癌,伴随NSE指标的升高。 不同肿瘤标志物的升高还有助于我们“病理类型”的诊断。 当一位肺腺癌的患者在长期靶向治疗后,出现了NSE和Cyfry21指标的升高,提示可能出现“小细胞肺癌”的类型转化。而混合型肿瘤患者,往往同时兼具不同肿标的同时升高。因此,学会解读肿瘤标志物,对我们的肿瘤治疗非常有实用价值。 (不同脏器的不同病理的代表肿标)   一些常见、通用的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 1、癌胚抗原(CEA) CEA升高常见于大肠癌、胰腺癌、胃癌、乳腺癌、甲状腺髓样癌、肝癌、肺癌、卵巢癌、泌尿系肿瘤等。但吸烟、妊娠期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肠道憩室炎、直肠息肉、结肠炎、胰腺炎、肝硬化、肝炎、肺部疾病等,15%~53%的患者血清CEA也会升高,所以CEA不是恶性肿瘤的特异性标志,在诊断上只有辅助价值。 大量临床实践证实,术前或治疗前CEA浓度能明确预示肿瘤的状态、存活期及有无手术指征等。术前CEA浓度越低,说明病期越早,肿瘤转移、复发的可能越小,其生存时间越长;反之,术前CEA浓度越高说明病期较晚,难于切除,预后差。 CEA检测还可对经手术或其他方法治疗使CEA恢复正常的病人,进行长期随访,监测其复发和转移。通常采用以下方案:术后第六周一次;术后三年内,每月一次;3~5年每三月一次;5~7年每半年一次;7年后一年一次。若发现升高,两周后再测一次,两次都升高则提示复发和转移。 正常参考值≤5ng/mL 2、癌抗原125(CA125) CA125最常见于上皮性卵巢肿瘤(浆液性肿瘤)患者的血清中,其诊断的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较差。黏液性卵巢肿瘤中不存在。80%的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血清CA125升高,但近半数的早期病例并不升高,故不单独用于卵巢上皮性癌的早期诊断。90%患者血清CA125与病程进展有关,故多用于病情检测和疗效评估。95%的健康成年妇女CA125的水平≤40U/ml,若升高至正常值的2倍以上应引起重视。 各种恶性肿瘤引起的腹水中也可见CA125升高。CA125升高也可见于多种妇科良性疾病,如卵巢囊肿、子宫内膜病、宫颈炎及子宫肌瘤、胃肠道癌、肝硬化、肝炎等。 正常参考值<35u/mL。 3、癌抗原15-3(CA15-3) […]

半夏
肿瘤患者治疗期间如何饮食、运动、体重管理?ASCO指南来指导

肿瘤患者治疗期间如何饮食、运动、体重管理?ASCO指南来指导

常识or误区   运动有助于骨骼发育,还能预防老年骨质疏松是一个公认的常识。但骨折后,大多数人往往都认为这个时期身体非常脆弱一定要静养至少100天,不可做任何运动。 其实不然,骨折后2周内就需要开始做肌肉静态收缩,而后逐渐增加主动活动和负重活动,以促进消肿和骨骼愈合。 对待肿瘤,也是一样。 我们都知道合理膳食和规律运动有助于抗癌,而肥胖、不良生活习惯的长期积累会增加患癌风险,癌症患者在康复期或者稳定期也一直被倡导运动、营养膳食等生活方式。然而在肿瘤治疗期间,患者们应该如何从这些方面获益一直缺乏科学的指导。 最近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对包括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和前列腺癌在内的文献报道进行系统综述,并设立随机对照试验,旨在为成年人在癌症治疗期间的运动、饮食和体重管理提供指导,解决了三个主要的临床问题。 1、肿瘤治疗期间的锻炼是否能改善与生活质量、治疗毒性或癌症控制相关结果? 建议肿瘤患者在治疗期间进行有氧和抗阻力运动,以减轻癌症治疗的副作用。(证据质量:中等,推荐强度:强) 建议接受肺癌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前锻炼,以减少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证据质量:低,推荐强度:弱) 注意:治疗期间的运动干预可减少疲劳,保持心肺健康、身体机能和力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生活质量,减少焦虑和抑郁。此外,治疗期间的运动干预发生不良事件风险的概率较低。但并没有足够的证据推荐在治疗期间进行锻炼可以改善癌症结局或治疗完成率。 2、肿瘤治疗期间某种特定的饮食模式或特定食物是否能改善与生活质量、治疗毒性或癌症控制相关结果? 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推荐或反对膳食干预措施,包括生酮或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低脂饮食、功能性食品或禁食,能够改善与生活质量、治疗毒性或癌症控制相关结果。 不推荐使用中性粒细胞减少饮食(烹饪所有原材料,包括水果和蔬菜,也就是不吃生的)来预防癌症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感染。(证据质量:低,推荐强度:弱) 3、肿瘤治疗期间进行有意减肥或避免体重增加的干预措施是否能够改善与生活质量、治疗毒性或癌症控制相关结果? 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推荐或反对在治疗期间进行有意减肥或采取防止体重增加的干预,可以改善与生活质量、治疗毒性或癌症控制相关结果。 注意:专家小组强烈认为,饮食和体重管理能够带来健康益处,因此,并不应该阻止临床医生与病人进行这方面的讨论。考虑到目前仍然缺乏关于癌症治疗期间饮食和体重管理干预的证据,尚不能提出具体的建议。 总结来看 治疗期间的肿瘤患者应定期进行有氧和抗阻力运动,并建议接受肺癌手术的患者在术前进行运动;不建议使用中性粒细胞减少饮食来预防治疗期间的感染。 关于特定饮食和减肥干预措施目前不推荐也不反对。 即便有了ASCO指南的推荐,相信还有很多患者朋友存在以下的疑虑,让小编来一一解答。 有氧和抗阻力运动有哪些? 有氧运动包括散步、快走、慢跑、上下楼梯、骑自行车、广场舞、太极拳、八段锦、游泳等,患者们可自行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运动最好养成规律,运动时间以每次20~30分钟为宜。 抗阻力运动难度相对高一些,需要调动肌肉收缩来对抗外部阻力,可通过弹力带、杠铃、哑铃等器械来完成,也可从简单的下蹲、仰卧起坐等对抗自身重力的运动入手,一定注意量力而行。 中性粒细胞减少饮食是什么? 一些肿瘤治疗具有骨髓抑制等副作用,造成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而这里所说的不推荐中性粒细胞减少饮食主要指的是,为了减少治疗期的感染风险而过度加工食物,以追求无菌,例如把所有的蔬菜和水果等食材全部进行煮熟才食用。 晚期和进展期的患者也建议运动吗? 关于晚期癌症患者运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及潜在益处的文献相对有限,但是一项涉及约100例晚期肺癌患者的荟萃分析报告显示,运动确实能够改善6分钟步行测试(6MWT)能力和生活质量。因此,建议晚期患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做一些身体活动。 写在最后 肿瘤患者在确诊后,近75%都会主动改变饮食和运动习惯,这些改变也的确能帮助他们保持健康体重、降低心血管疾病、代谢紊乱和其他慢性疾病风险。 虽然肿瘤治疗期间的积极改变不一定能确保我们收获健康,但能在生命天平的健康端多增加了一个砝码。 参考文献 Ligibel JA, Bohlke K, May AM, Clinton SK, Demark-Wahnefried W, Gilchrist SC, Irwin ML, Late M, Mansfield S, Marshall TF, Meyerhardt JA, Thomson […]

半夏
别只知道颈部胸部中枪致命,肺癌患者更需要注意这些!

别只知道颈部胸部中枪致命,肺癌患者更需要注意这些!

古都奈良的街头枪响搅得大家的社交媒体信息一通爆炸。对于肺癌患者来说,颈部、胸部中枪这种比一注彩票中大奖的几率还低的事当然不用考虑,但是,如果对肺癌一些带有严重后果甚至致死风险的高危并发症、治疗副作用疏於防范,甚至出现典型的征兆仍旧不予理睬,那么,“视死如归的勇士”在这里就不知道是否值得称赞了。今天,我们就介绍一下肺癌患者经常需要重视的几个发生在颈部、胸部的并发症和治疗副作用。 1 上腔静脉综合征 头颈、上肢、胸壁及部分胸腔脏器(简单说,上半身大部分)的静脉血经上腔静脉回流入右心房,如果肿瘤恰好压迫上腔静脉,就会造成上肢、面部、颈部静脉曲张、水肿及青紫,称为上腔静脉综合征。大家要注意,如果发病之后,尤其是肺部肿瘤紧邻纵膈患者出现“脑袋大脖子粗”,这里不是大款也不是火夫,很可能是肺癌的并发症之一:上腔静脉综合征,是肿瘤压迫把脑袋和脖子“憋大了”,治疗不当可导致上腔静脉的血压急剧升高,引起颅内压增高,增加颅内静脉破裂的风险。 肺癌导致上腔静脉综合征缺乏对症治疗的手段,毕竟是肿瘤的外力机械性压迫。较为严重时,治疗中尽量避免上腔静脉方向上输液,也就是化疗可能要扎其他地方了,反正手上不行,PICC管和输液港也不行。针对性的治疗需要尽快缩小肿瘤,同时还要避免肿瘤已经侵蚀上腔静脉导致肿瘤坏死而大出血,让局部放疗也很难,在此能够给大家的一些建议:按时体检,尽量早诊早治;确诊晚期的治疗过程中也要注意按时复查,尤其是病灶贴近纵膈的情况,避免“跟着感觉走”而错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的时机。 2 肺栓塞 偏晚期一些的肺癌患者经常出现血液高凝状态,在化验单里最典型的特征就是D-二聚体(D-dimer)偏高。官方解释为“血浆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降解后的特异性产物,测定血浆D-二聚体可以判断纤维蛋白是否已经生成,从而为鉴别原发性和继发性纤溶亢进症提供重要依据”。不翻译一下,我觉得可能会挨揍,简单点说吧,化验单里看见D-二聚体高到正常上限十倍作用,很可能体内哪里出现了血栓。发生在四肢的血栓,很容易发现,肺癌患者遇上哪一侧手或者脚明显肿得跟面包/发糕/蜜蜂蛰嘴的哈士奇似的,去查静脉B超多半是直接确诊血栓,但是肺部在胸腔里面,刚形成的肺栓塞可能只是阻塞末端的血管,症状不明显,或者咳嗽、呼吸不适等症状容易被混淆在本身由肺癌或者呼吸系统慢性病引起的症状里,等到血栓逐渐加重或者脱离上移,造成更大面积的呼吸功能影响才会出现典型症状,严重可引发呼吸衰竭、心脏病等。 确诊时就有D-二聚体偏高较多的晚期肺癌患者,术后、近期有肺炎的肺癌患者,使用抗血管药物治疗的肺癌患者,一定要注意检查D-二聚体,当出现比自己之前的数值明显升高时,尽量及时到专科就诊(如果所在医院有血管外科最好),听从医嘱治疗或安排复查事宜。当出现肺栓塞时,一定要及时就诊,呼吸内科或者急诊,及时溶栓/抗凝,同时进行吸氧、抗炎、化痰等对症处理。 3 间质性肺炎 间质性肺病(ILD)不是一种病,而是以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症和间质纤维化为病理指征,以活动性呼吸困难为临床症状,在CT上可见弥漫性浸润阴影,呼吸功能指征则表现为限制性通气障碍、弥散(DLCO)功能降低,还有低氧血症为临床表现的不同种类疾病群构成的临床-病理实体的总称。如果这段话看不懂,不要紧,毫无影响,就是想秀一下医学教材。 看下图,知道靶向治疗、放疗、免疫治疗容易引发就好。 慢性间质性肺炎的诱因大多数由于生活中的不良习惯或者工作中的糟糕环境、防护不当导致,也有少部分先天性或意外的诱因,还有一个重点就是靶向治疗的药物很多都有诱发慢性间质性肺炎的副作用,且具有“隐发性”这一特点,在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前,没有相关的典型症状,这些都是需要在定期的肺部检查中注意出现、发展等情况,很少因为临时状况怀疑到慢性间质性肺炎的问题,如果复查中你的主管医生并非呼吸内科医生,且对是否有慢性间质性肺炎的情况拿捏不准,还是要择期到呼吸内科看一下。 急性间质性肺炎则不然,肺部出现弥漫性浸润阴影,在明确的免疫治疗或者放射治疗史的情况下,出现急性的呼吸系统症状,一旦排除了肺部感染或者排除了单纯的肺部感染,经常直接判定需要立即完善检查、立即治疗。在急性间质性肺炎的治疗中,不要对激素的使用有抵触,严格遵医嘱,同时要注意一点,带药回家治疗的时候,一定要和医生问清三个问题: ①正常情况下,多长时间复查、复诊? ②是否需要在症状缓解之后,固定时间,按照什么剂量减激素? ③出现哪些症状加重需要提前复诊或去急诊? 4 胸腔大出血/大咯血 晚期肺癌进展导致的大血管受侵、大血管受侵后治疗中肿瘤迅速坏死、中心型肺癌使用抗血管药(单独或联合)后迅速坏死、控制不良的高血压患者使用抗血管药引起的胸腔内动脉破裂等,都是引起胸腔大出血/大咯血的主要诱因,出现后需要及时去急诊就医。在晚期肺癌的治疗中,能够提醒大家的是,不要在医嘱之外、甚至医生反对时使用抗血管药。尽管很多此类药物在关键时候力挽狂澜的治疗手段,但是当病情本身造成抗血管药的致死性副作用风险高于获益风险的时候,医生给出的往往是最优方案,不要存有侥幸心理,更不要模仿极端特殊的罕见成功个例。 5 颈椎骨转移骨折致瘫痪 在骨转移中,风险最高的莫过于颈椎的溶骨性骨转移,所谓“溶骨性骨转移”就是转移瘤侵蚀了骨质,软组织(肉)取代了部分骨骼,导致骨骼局部不再有原来的承重能力。晚期肺癌患者出现颈椎不适的时候,尤其是原本就有颈椎转移,绝对不要随意按摩,无论自己、请家人还是找一些所谓的专业按摩机构,都不要在骨科对局部病情做出判断之前随意处理。 6 放射性食管炎伴有水肿 颈椎、胸椎、纵膈以及肺门的放疗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放射性食管炎,也就是放射线损伤了食管黏膜,若本身还伴有反流性食管炎(基础病或药物副作用所致),则更容易出现严重的放射性食管炎伴有水肿,甚至食管内出现真菌感染,轻则挨饿几个星期,严重时可能致命。 对于以上容易引起放射性食管炎的位置做放疗,建议选择精确度较高的设备,同时,在出现放射性食管炎的症状早期,例如吞咽时食管疼痛(胸骨柄后)、平时胸口内灼烧感、反酸水等,尽早到消化内科就医,不要等到出现严重水肿,连流食都无法吞咽的时候才想起求助于专科。 写在最后 肺癌相关的高危并发症、治疗中的高危副作用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只说了颈部、胸部常见的这六类,希望大家在肺癌的诊治过程中,遇到问题早处理。尽管不希望朋友们整天活在草木皆兵的恐惧中,但是也希望能够多补充一些常识,不要因为一时的情绪懈怠就忽视了一些典型症状或是忽略了应有相关检查,很多并发症和副作用都是越早处理收效越高,代价越低。    

半夏
这4个好消息,说明你的癌症治愈了

这4个好消息,说明你的癌症治愈了

癌症治愈不是遥不可及,但是如何才算治愈呢? 治愈是一个医学概念,我们一般所说的癌症治愈,是指“临床治愈”。 这就包括了两个方面: 第一,治疗之后检测不到癌细胞,医学上叫“完全缓解”; 第二,完全缓解之后没有复发。 你可能听说过癌症治疗中常出现的“五年生存率”的说法,但“五年生存率”的意思并不是患者只能活五年。 「X 年生存率」,是指通过治疗后至少活过 X 年的概率。 为什么定在5年?因为5年后复发的患者很少,而不是说只能活5年。 所以,大家千万别拿这个数字给自己判刑。 下面,我们列举4个癌症治愈参考标准。   一、化验结果显示正常 一般来说,在治疗癌症的过程中需要化验身体的各种指标,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甲状腺功能等。如果这些化验数据正常,则血液系统处于健康状态。 如果尿液检测结果也在正常范围内,并且各项指标长期保持在正常的范围内的话,则也可以初步认为癌症已经被稳定控制了。 如果肿瘤标志物以及自身免疫疾病检测合格,则患者的表现正常。   多年来如果也没有发生明显的病变,则就能初步认为癌症已经被痊愈。   不过癌症类型众多,癌症治愈的标准也要根据癌症类型进行选定。   治疗中如果完全检测不到癌细胞存在的话,可以认为癌症被治愈。 一般来说,癌症患者在痊愈之后,内脏的功能正常,而且各项的指标如血脂和血糖在长期内也不会出现异常。 二、影像学检查稳定或正常 B超、X线摄片、CT、磁共振、PET-CT、ECT等检查是捕获肿瘤蛛丝马迹的火眼金睛。   影像学的检查正常或没有发现新的病灶,以及以前出现的结节稳定,没有增多或变大,可视为正常。   三、体检没有相关症状及表现   恶性肿瘤的复发率是非常高的,主要是因为身体中的癌细胞没有彻底的被清除,下面这些症状和表现的出现,可能是肿瘤复发的征兆。 1. 出血 出血也是肿瘤病人常见的症状之一。   肿瘤体坏死往往会引起局部小量出血,但若肿瘤体侵蚀周围的血管,则会造成严重的大出血。   常见的有呕血、黑便、阴道流血、尿血、流鼻涕、痰中带血等。 2. 体重下降 病人体重下降是癌症常见的体征之一。   病人通过治疗后,体重应保持平稳。   如果在较长时间内又出现原因不明的体重下降,就应检查有无肿瘤复发的可能。 3. 淋巴结肿大 患者通过治疗后,应关注自身各部位的淋巴结是否肿大。   可经常检查淋巴系统,防患于未然。如颈下三角区(颈部、下颌、锁骨窝)、腋窝、腹股沟等部。   这些淋巴区域是肿瘤转移的重要途径,一旦发现肿大,应立即就医。 4. […]

半夏
精准狙杀癌细胞,戈沙妥珠单抗如何应用?这份使用攻略指南请查收

精准狙杀癌细胞,戈沙妥珠单抗如何应用?这份使用攻略指南请查收

今年6月,中国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迎来了一款革命性的新药——戈沙妥珠单抗。通过靶向Trop-2靶点,戈沙妥珠单抗可以精准狙杀癌细胞。 在III期临床试验ASCENT研究中,戈沙妥珠单抗治疗经过多轮治疗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获得了35%的客观缓解率和中位5.7个月的无进展生存期,在针对亚洲患者的EVER-132-001研究中也取得了38.8%的客观缓解率,疗效十分优异[1,2]。 当然,一款“神药”要想充分发挥其疗效,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恰当的副作用管理都是必不可少的。戈沙妥珠单抗在使用中,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使用要点和不良反应呢?   1 输液莫着急,慢才有保障 戈沙妥珠单抗作为一个大分子ADC药物,不能口服,只能通过输液给药。输液是一个慢功夫,一大瓶药要一滴一滴的输入患者静脉,几个小时都要坐在输液椅或躺在病床上,哪也去不了,就连上个厕所都要找人帮忙举着药瓶,确实让人着急。 但输液这个事还真的快不来。戈沙妥珠单抗等很多抗癌药,在输液时都有可能发生输液反应,也就是药物引起的过敏或类过敏反应,表现为发热、头晕、呕吐等,严重的可以导致昏迷,甚至死亡[3]。 过敏反应的发生,除了跟药物本身的性质有关,跟输注速度也有很大的关系。输注越快,发生率越高。为了避免输液反应的发生,戈沙妥珠单抗要求首次输注应持续3小时以上,如果没有明显不良反应,后续输注时间可以逐步缩短到1~2小时[4]。另外,每次输液后,患者都需要留观30分钟。万一发生了输液反应,可以及时抢救。   2 感冒发烧别大意 小心中性粒细胞减少 戈沙妥珠单抗是一款精准狙杀癌细胞的ADC药物,在充分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对正常细胞的损伤,减少了治疗的副作用。 在ASCENT研究中,戈沙妥珠单抗所造成的不良反应大多是1~2级,较为轻微,但也有一些3级及以上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中性粒细胞减少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3级和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分别达到了34%和17%[4]。 中性粒细胞是数量最多的一种白细胞,也是我们身体应对感染的先锋部队。中性粒细胞减少最主要的危害就是容易感染,进而导致发热、咳嗽、疮痈等感染性的症状,严重的可以导致死亡,但及时治疗后大多可以缓解。如果出现了发热、咳嗽等感染性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戈沙妥珠单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主要在刚开始使用时出现,中位发病时间在使用后第21天,中位持续6天。     通常来说,1-2级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无需处理,而≥3级的中性粒细胞减少需要暂缓治疗至恢复到≤2级后再继续治疗,也可以考虑减少剂量使用。 如果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同时还伴有发热,处理起来就应更慎重。出现3级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38.5℃),应暂缓治疗至恢复≤2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后再继续治疗,如果暂停给药3周以上,则终止治疗。 万一发生了严重感染,危急生命,一定要及时就医。 另外,对于年老等具有中高中性粒细胞减少风险的患者,可以在治疗前就开始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治疗中出现了严重的中性粒细胞减少(<100个/mm3)的患者,也可以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避免感染的发生。   3 治疗中拉肚子怎么办? 除了中性粒细胞减少,腹泻也是戈沙妥珠单抗治疗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一种不良反应。ASCENT研究中59%的患者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腹泻,大多较为轻微,但3级腹泻的发生率也有11%[4]。戈沙妥珠单抗导致的腹泻中位在治疗开始后第19天出现,中位持续5天。 轻微的腹泻对患者影响不大,可以使用阿托品、哌罗丁胺等止泻药进行治疗。而严重的腹泻可以造成水电解质紊乱,需要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对粪便进行常规筛查,最好能住院监控。 另外,严重的腹泻也有可能是胃肠道感染造成的,需要考虑是否是中性粒细胞减少导致的,并根据情况使用抗生素。如果能排除感染原因,可以使用奥曲肽等强力止泻药来控制腹泻。   4 调整剂量别担心,疗效一样出众 在癌症的治疗中,因为无法耐受不良反应而暂停治疗或减少剂量是常有的事。如果无法耐受还不减药,非但不能增加疗效,药物造成的不良反应反而会给患者造成更大的伤害。但癌症患者也难免担心,我用的药少了,会不会影响治疗的效果? 至少对于戈沙妥珠单抗来说,这个担心是多余的。在ASCENT研究中,整体人群的客观缓解率3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5.6个月。而其中发生了剂量减少和剂量中断的患者客观缓解率分别为47%和39%,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8.3个月和5.7个月,疗效并不受影响。   剂量减少或中断并不会影响治疗效果 总体来说,戈沙妥珠单抗的治疗还是比较安全的,大多数不良反应都发生在治疗初期,各位患者在刚开始治疗时一定要多留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尤其是腹泻,以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引起的发热、咳嗽、疮痈等感染性症状。祝愿每位患者都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Bardia A, Hurvitz S A, Tolaney S M, et al. Sacituzumab govitecan in metastatic triple-negative breast […]

小D
不同阶段肿瘤患者怎么吃?一套纯干货「饮食方案」

不同阶段肿瘤患者怎么吃?一套纯干货「饮食方案」

肿瘤患者及家属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惑:   吃什么好? 什么东西可以吃? 什么东西不能吃? 怎么吃?   错误的饮食观点经过口耳相传,往往会误导肿瘤患者进行错误的饮食调理,影响患者的病情康复。   为确保肿瘤患者摄入合理营养,小编分不同治疗阶段整理了这份【饮食调理方案】,助各位癌友一臂之力。   一、手术患者该怎么调理饮食?   早期、中期肿瘤患者术前消化系统功能是健全的,在消化吸收能力允许的条件下应尽可能补充各种营养素,如优质的蛋白质、糖类、脂肪、无机盐和多种维生素。此阶段加强营养补充可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防止或延缓恶病质的出现。   如果在临床治疗以前较早行营养干预,机体可较全面地吸收营养素,该类状况较好的患者对手术耐受力较强,恢复能力亦较好。   对于消化道肿瘤患者,若不能正常经口进食,可给予适当的营养治疗,如果口服途径不足以提供需要量的50%,且连续超过5天时,或有中度、重度营养不良时,应采用管饲。   消化道及腹部较大的手术后,肠道处于低功能状态,须禁食。   在术后2~4天,如肛门排气,则提示肠道功能开始恢复,可给予少量的流质饮食。5~6天后可改为少量半流质饮食,这段时间内,饮食应清淡富于营养,并避免将食物粗渣带入流质中摄取。   营养不良、消化功能欠佳的患者,初进食时选择易于消化与吸收的食物,还可口服要素膳食或辅以外周静脉注入氨基酸和脂肪乳。   术后的膳食应该以补充足够的营养为主要目的,以便改善病者的体质,增强抵抗力,有效防止肿瘤细胞的扩散和转移,延缓恶病质的出现。   术后营养治疗原则宜以清淡、细软、容易消化吸收为主,在食物选择与进补时,不要急于求成,可从流质饮食开始,无明显不适反应时,再过渡到半流质饮食、普通饮食,选择饮食时,还应注意各种营养平衡,以利于术后机体的康复。     首先,需要高热量、高蛋白质的食物,如乳制品、鱼类、豆制品等可促进伤口愈合,增强免疫功能。   其次,需补充足够的糖类,如面条、馒头、米饭等。糖类是热量的主要来源,占总热量的60%-70%;如果术后不注意糖类的摄入,则饮食蛋白质可作为热量被消耗掉,对患者康复不利。此外,糖类易于消化吸收,对术后消化功能欠佳者尤为适宜。   同时,还要多吃新鲜水果,以补充各种维生素和疏通大便。但不要吃太多容易产气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以免引起腹胀。   最后,术后营养,还需要配合适当的运动锻炼,这样可以加快营养素的吸收,提高机体免疫力。   二、放、化疗该怎么补充营养?   化疗及放疗具有一定副作用,可能影响食欲、食物耐受及营养素的吸收,因此良好的营养补充对于肿瘤患者较健康人更加重要。   治疗前在清淡饮食的基础上要保证蛋白质、糖类及维生素的平衡吸收,主要选择低脂肪、高糖、高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饮食。   每天饮食中包含谷薯类(米饭、面食)、蔬菜与水果类(600-800g)、肉禽蛋类(瘦肉或鸡肉或鱼肉50-100g,鸡蛋1个)、奶及豆制品类(牛奶250ml,豆制品50-100g)以及油脂类(约25g)五大类食物。每天可选择4-5餐,加餐以水果为主。 放、化疗期间由于对消化道的刺激作用,容易产生消化不良和食欲下降等不适,宜选择清淡且易消化的食物,而且每天食物摄入的总热量尽可能不低于正常人的最低要求。   为了增强患者体质,提高抵抗力,治疗期间应配合丰富的营养食物,以提高人体对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耐受程度。   1. 饮食应以高热量、高蛋白质为主,如鸡、鸭、鱼、虾、瘦肉、鸡蛋等。大米、小米、大豆、小麦、鸡、羊、牛肉是补气的食品,体虚患者可食用。   2. 鸭、鳖、鲫鱼、鲳鱼具有补益健脾的功能。   […]

半夏
美国癌协发布:2030年抗癌策略

美国癌协发布:2030年抗癌策略

美国癌症协会(ACS)发布了未来10年肿瘤一级抗击计划,称为“2030癌症预防和死亡率下降蓝图”,相关文章在全球影响因子最高期刊CA杂志上发表! 80年,癌症死亡率下降26%! 文章详细分析了1930~2010年这80年期间美国癌症死亡率改变和原因,为未来降低癌症死亡率的工作规划了方向。 上图是1930年到2015年80年间,美国男性和女性的癌症死亡率情况。可以看到,全美癌症死亡率最高的年份是1991年,这一年的总死亡率是215.1/10万人,而到2015年,全美癌症总死亡率已经降到158.7/10万人,降幅达到26%! 国家在1988-90至2013-15期间乳腺癌死亡率下降。数据来源: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 国家对1980 – 82年至2013 – 15年结肠直肠癌死亡率的下降。数据来源:国家卫生统计中心。 美国癌症协会:死亡率下降三大要素! 癌症首先是预防,吸烟与否极大地影响了以肺癌为首的多种癌症,因此降低癌症死亡率靠戒烟。 其次是筛查,筛查的出现,极大地影响了结肠癌和宫颈癌的预后。虽然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筛查还有不同程度的争议,但还是有贡献的。 手术术式的改进和并发症的减少使得手术死亡率降低,放疗方法的进步降低了患者死亡率,同时针对血液系统和淋巴系统肿瘤的系统治疗进步也降低了死亡率。 未来十年10大抗癌策略! 1远离11种病原体 一些病毒感染(如HPV、HIV和乙肝病毒)也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目前,共11种病原体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认定有致癌性,包括: 1种细菌:幽门螺旋杆菌; 7种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人乳头状瘤病毒(HPV)、EB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 3种寄生虫:泰国肝吸虫、华支睾吸虫(肝吸虫)、埃及血吸虫。 对于一般生活中常见的感染,我们建议: ▍① 宫颈癌——HPV人体乳头状瘤病毒 途径:性传播途径、密切接触、间接接触(感染者的衣物、生活用品、用具等)、医源性感染、母婴传播。 预防:接种HPV疫苗、注意个人卫生、注意性生活卫生。有过性行为的女性,最好每年做一次筛查。 提醒:感染HPV早期无明显症状,引起宫颈病变后,可能出现性生活接触性出血、白带增多有异味、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等,要及时就医。 ▍② 胃癌——幽门螺旋杆菌 途径:口腔唾液、粪便经手、食物接触口 预防:餐前要洗手,尽量不要喂送食物,尤其不要口口喂养幼儿。可以分餐制或公筷,且餐具经常消毒。 提醒:如果出现口臭、泛酸、胃痛等症状的患者,应做胃镜和hp感染筛查。 ▍③ 肝癌——乙肝和丙肝病毒、肝吸虫 途径: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生吃淡水鱼虾等 预防:接种乙肝丙肝疫苗;在献血或输血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做好婚检孕检;少吃生的淡水鱼虾。 提醒:慢性乙肝、丙肝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切不可轻视。 ▍④ 鼻咽癌——EB病毒 途径:唾液传播 预防:接种EB疫苗,注意避免口对口传播和喷嚏飞沫传播。 2防晒,减少皮肤癌风险   阳光照射是导致皮肤癌的最大风险因素。几乎86%的黑素瘤皮肤癌和90%的非黑素瘤皮肤癌(包括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与太阳紫外线辐射有关。限制你患皮肤癌风险的最有效方法是限制你的阳光照射。 晒太阳是补充维生素D的好方式,但我们拒绝暴晒! 建议: ▍① 避免正午太阳直射; ▍② 适当使用防晒霜; ▍③ 戴宽沿遮阳帽和太阳镜; ▍④ 穿防晒衣; 3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放射 […]

半夏
新版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指南都讲了啥,这一篇先睹为快!

新版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指南都讲了啥,这一篇先睹为快!

近日,备受关注的《第六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非根除治疗部分)》(以下简称国六共识)已正式见刊。而针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根除治疗部分,专家组则首次制订了证据级别更高的指南,目前也正在发表阶段。为更好、更标准化地推广国六版共识/指南,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也随即于6月11日在线召开了国六版共识/指南的全国巡讲启动会,以期提高我国该领域内临床医生关于Hp感染的规范化诊疗水平,惠及广大患者。 启动会上,“Hp感染治疗部分”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陆红教授进行介绍和解读。本文第一时间总结Hp感染治疗中面临的问题、指南的学术重点等,供大家参考、学习。指南具体内容还请参照发表后的全文。 Hp感染的治疗: 以问题为导向、以证据为基础 新版Hp感染治疗指南基于当前可获得的国内外最佳证据,采用证据质量和推荐分级的评估、制订与评价系统,充分考虑患者意愿和价值观,综合衡量安全性、有效性、可行性、可及性和成本效益等因素后形成推荐意见。新版指南回答了Hp初次及再次治疗(非一线、二线)等方面的重要临床问题,以期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给出循证推荐意见。 1 在Hp感染者中,相对于三联方案,是否推荐铋剂四联方案作为初次和再次治疗? 推荐意见:推荐铋剂四联方案作为Hp感染者的初次和再次治疗。(强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除质子泵抑制剂(PPI)和铋剂之外,可用以下抗菌药物组合(排序不分先后)阿莫西林联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联合左氧氟沙星、四环素联合甲硝唑、阿莫西林联合甲硝唑、阿莫西林联合四环素。(强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推荐的铋剂四联方案中抗菌药物组合、剂量和用法如下图所示,与国四和国五版共识一致。 注:标准剂量的PPI和铋剂(2次/天,餐前半小时口服)联合2种抗菌药物(餐后口服),疗程14天。 推荐意见:在初次和再次治疗中,不推荐非铋剂四联方案(伴同方案、杂合方案、序贯方案)。 2 在Hp感染者中,相对于铋剂四联方案,是否推荐大剂量二联方案作为初次和再次治疗? 大剂量二联方案指含双倍剂量PPI和每日≥3 g(分3次或以上给予)阿莫西林的方案,疗程为14天。 推荐意见:在Hp感染者的初次和再次治疗中,铋剂四联和大剂量二联方案均为可选的治疗方案。(强推荐,低质量证据) 如何进一步优化Hp根治方案,提高Hp根除率,是临床上需要不断探究和验证的问题。与四联疗法相比,二联疗法的不良反应明显更低。其作为一种简单且具有较低耐药率的方案,或可用于一线或拯救性治疗。 但二联方案对抑酸强度的要求也更高。阿莫西林对Hp的抗菌作用具有pH依赖性,当胃内胃酸被充分抑制、胃内的pH值水平能够持续或者在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能够达到6以上的水平时,阿莫西林可以充分发挥其杀灭Hp的作用,即胃酸分泌被抑制的越充分,阿莫西林的抗菌疗效越高。因此,临床应选用具有更高抑酸效果的抑酸药物用于该方案。 3 在Hp感染者中,相对于常规剂量PPI的铋剂四联方案,是否推荐双倍剂量PPI的铋剂四联方案? 根据我国PPI药物种类和使用规范等,根除治疗中使用的PPI均为单次剂量,铋剂四联方案中均采用每日两次口服。 推荐意见:不建议在铋剂四联方案中常规使用双倍剂量PPI。(弱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实施建议:在某些情况下,通过CYP2C19基因型检测已明确Hp感染者为PPI快代谢型时,可以酌情使用双倍剂量PPI的铋剂四联方案进行根除治疗,可能有利于提高根除疗效。 4 在Hp感染者中,相对于含PPI的铋剂四联方案,是否推荐含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的铋剂四联方案? 推荐意见:在Hp感染者的根除治疗中,含PPI的铋剂四联方案和含P-CAB的铋剂四联方案均为根除治疗的可选方案。(弱推荐,低质量证据) 伏诺拉生作为我国上市的首款P-CAB,具有抑酸强、起效快、作用久、不受餐食影响等优势,可有效提高酸相关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的杀菌能力进而提高Hp根除率。其自2014年在日本上市后成功应用于一线、二线根除Hp治疗中。其Hp根除治疗的适应症后续也将在我国获批,届时将为我国Hp感染者的根除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5 在Hp感染者的经验性根除治疗中,是否推荐通过了解抗生素用药史调整的根除治疗方案? 推荐意见:在Hp感染者的经验性根除治疗中,推荐使用通过了解抗生素用药史调整的根除治疗方案。(强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实施建议:通过患者回忆而获得的用药史信息可能存在不确定性,导致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受损,建议在实施过程中尽量获取患者的电子病历数据。 6 在Hp感染者中,相对于经验根除治疗,是否推荐药物敏感性检测指导下的个体化根除治疗方案? 推荐意见:在Hp感染者的初次治疗中,指南专家组不建议常规使用药物敏感性检测指导下的个体化根除治疗方案。(弱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实施建议:虽然目前的研究证据中没有治疗失败者的研究证据,但是指南专家组建议在此类患者中使用药物敏感性检测指导下的个体化根除治疗方案。 7 在Hp感染者种,相对于铋剂四联方案治疗,是否推荐铋剂四联方案联合中药治疗? 推荐意见:1.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甲硝唑高耐药地区,采用经验性治疗时;2.曾根除Hp治疗失败的患者人群中,在铋剂四联方案基础上联合某些中药,可能有助于提高根除率。(有条件推荐,低质量证据) 8 在Hp感染者中,相对于铋剂四联方案,是否推荐三联方案联合益生菌治疗? 推荐意见:目前缺乏可靠的研究证据来支持或者反对在Hp感染治疗中使用三联根除方案联合益生菌。(无推荐,极低质量证据) 9 在Hp感染者中,相对于铋剂四联方案,是否推荐铋剂四联方案联合益生菌治疗? 推荐意见:有条件推荐铋剂四联方案联合益生菌根除Hp感染。(有条件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10 在Hp感染者中,相对于铋剂四联方案,是否推荐三联方案联合胃黏膜保护剂的治疗方案? 推荐意见:不建议用标准三联联合胃黏膜保护剂方案来替代标准四联方案进行Hp根除治疗。(弱推荐,专家共识) 11 难治性Hp感染根除治疗 难治性Hp感染的定义:是指连续规范的不同药物组合方案根除治疗≥2次仍未成功。 原因: ▪菌株因素:原发耐药或继发耐药; ▪宿主因素:CYP2C19基因多态性;青霉素等药物过敏或不耐受;依从性不佳; ▪医生因素:治疗不规范。 […]

半夏
全球首创骨髓保护新药在国内获批!开启靶向药另一片蓝海

全球首创骨髓保护新药在国内获批!开启靶向药另一片蓝海

肿瘤之所以让很多患者闻之色变,除了恶性肿瘤难以治愈,另一个主要原因便是肿瘤化疗的副作用让患者觉得“生不如死”。 即使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广泛应用的今天,化疗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仍占据不可动摇的地位。对于一些特定的癌种,化疗仍可以是患者的唯一选择,而对于其他大多数患者,不管是免疫治疗还是靶向治疗,只有联合了化疗才能大大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因此,除了研制新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药物外,有效地降低甚至防止化疗的副作用,是肿瘤治疗发展的另一个主要方向。 日前,先声药业引进的全球首创新药曲拉西利(商品名:科赛拉)附条件获批在中国上市,适应症为既往未接受过系统性化疗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接受含铂类药物联合依托泊苷方案治疗前预防性给药,以降低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的发生率。据先声药业新闻稿,该药有望作为‘化疗卫士’,填补小细胞肺癌治疗领域重要的临床空白。 来源:先声药业 骨髓保护first in class 新药 ——曲拉西利 骨髓抑制是化疗中最常见且影响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副作用之一,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可以造成白细胞减少而致的感染、红细胞减速少而致的贫血、血小板减少而致的自发性出血等,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可以造成休克和死亡,缩短生存时间。 目前临床上针对骨髓抑制,主要是在化疗后通过输血、注射骨髓细胞刺激因子或输血小板等方法进行补救,这种除了不方便,即患者使用完化疗后过几天再次入院注射药物,也有可能因为用药时间不及时使患者出现上述提到的严重后果。 曲拉西利是先声药业与G1 Therapeutics合作研发的一款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DK4/6)抑制剂。由于化疗药倾向于杀死骨髓里正常进行细胞分裂的造血细胞,这是化疗药造成骨髓抑止的主要机制,而CDK4/6抑制剂可以有效地暂时性抑制造血细胞的分裂,从而避开了绝大多数化疗药的杀伤作用,保护了人体骨髓的正常造血功能。 曲拉西利的使用方法是在化疗开始前4小时内使用,即减少了患者的入院次数,也完美解决了“补救”方法的天生缺陷。今年2月23日,曲拉西利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的中国注册Ⅲ期临床试验达到主要研究终点,即在中国的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证实曲拉西利可以显著缩短第一周期严重中性粒细胞降低持续时间。并于今年7月13日获批上市。目前此药已并进入美国NCCN小细胞肺癌指南2021版、CSCO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2版。 目前曲拉西利在临床指南上的使用指征是接受含铂类药物联合依托泊苷方案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中预防性使用,但在今年6月13日,先声药业已经完成了曲拉西利用于预防结直肠癌一线化疗骨髓抑制的全球多中心关键性Ⅲ期临床试验(PRESERVE1研究)的全部患者入组。用于评估在接受最常用的化疗方案之一,FOLFOXIRI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曲拉西利对骨髓保护的影响。由于前面提到的曲拉西利保护骨髓造血细胞的机制具有普适性,相信曲拉西利可以用于越来越多的化疗方案的骨髓保护。 CDK4/6抑制剂全球竞争格局 CDK4/6,即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和6,可促使细胞从G1期进入S期,但在许多恶性肿瘤中,如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CDK4/6过度活跃,促使肿瘤细胞迅速增殖。不可逆的CDK4/6抑制剂能永久性阻滞这些肿瘤细胞从G1期进入到S期,从而阻断肿瘤细胞的增殖。 近年来,CDK4/6抑制剂正在成为冉冉升起的抗癌“新星”,尤其是在乳腺癌治疗领域备受推崇。 目前,全球共有五款CDK4/6抑制剂获批上市,分别是哌柏西利、瑞波西利、阿贝西利、曲拉西利和达尔西利。 数据来源:药智数据 其中辉瑞的哌柏西利、诺华的瑞波西利、礼来的阿贝西利,以及恒瑞医药的达尔西利均是用于治疗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 但曲拉西利采取了与其他CDK4/6抑制剂完全不同的研发策略,专门针对CDK4/6不敏感的肿瘤,通过将骨髓细胞短暂停留在对化疗不敏感的细胞周期,避免化疗药物对其的“杀伤”,成为全球首个在化疗前预防性给药以全面保护骨髓和免疫细胞的产品。 曲拉西利的获批上市,让人们认识到靶向药除了直接针对肿瘤进行治疗,也可以用于预防或者减少抗肿瘤药物的副作用,这无疑是发现了另一片蓝海,接下来一定会有更多的公司从这个方向研发新的药物,使更多的肿瘤患者不会因为骨髓抑制而无法完成正规的化疗周期,从而提高肿瘤病人的生存期。

半夏
抗癌利器「海扶刀」,灭癌“刀刀致命”:烫死癌细胞的精准治疗手段,患者值得关注!

抗癌利器「海扶刀」,灭癌“刀刀致命”:烫死癌细胞的精准治疗手段,患者值得关注!

高强度聚焦超声,光听这个名字,几乎没有哪个病友会把这玩意和抗癌联系起来,没准还以为是个啥工程基建领域的仪器设备;再看英文,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还是不认识;英文首字母的缩写,HIFU,尝试着发音——这不就是“海扶”嘛。 有的医院,为了生动形象地体现它抗癌的疗效,便于肿瘤病友理解,也会称它为“海扶刀”。 说白了,这玩意就是将高强度超声波聚焦到一个很小的范围内,产生强大的能量,然后将癌细胞“烫死”。 这就有点像电视剧里经常出现的桥段,找一块冰块做成凸透镜,然后将太阳光聚焦在一点上,从而引燃某个东西或者用来作为杀敌的武器。 下图展示的,就是一整套超声引导下进行海扶刀治疗的仪器平台: 海扶刀,诞生已经有二三十年的历史了,在治疗前列腺癌、胰腺癌、肝癌等多种实体瘤中积累了广泛的临床试验数据和宝贵的临床经验,是不少无法耐受其他创伤性较大的外科手术、介入治疗、射频消融等治疗的中晚期病友,一个无创、安全且有效的局部治疗手段。 治疗肝癌 早在2011年,美国《外科学年鉴》(美国外科学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杂志)就报道过利用海扶刀治疗不可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数据。 49名由于各种因素无法手术的肝癌患者,接受了单次的海扶刀治疗,患者肿瘤的中位大小是2.2厘米,最大的有8cm,治疗的成功率是79.5%,1年的生存率为87.7%,3年的成功率为62.4%。 下图展示了其中一位患者治疗前后肝脏肿瘤活性的大幅度减弱: 治疗胰腺癌   治疗胰腺癌方面,海扶刀在缩瘤、止痛并一定程度延长生存期方面,国内外都有不少数据。 2015年,西班牙巴塞罗那的Joan Vidal-Jove教授报道了利用海扶刀治疗43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数据,治疗后局部有效率是82%,疗效维持的中位时间是8周。 此外,不少病友还同步接受了化疗等系统药物治疗,有2%的患者肿瘤活性完全消失。联合治疗导致1例患者出现严重胰腺炎,该患者还出现了严重的皮肤烫伤,通过外科植皮手术后好转。 该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是13个月,与其他治疗的生存期数据基本相当。下图展示了1例通过海扶刀治疗后,胰腺肿瘤代谢完全消失,癌细胞彻底失去活性的成功案例,图中红框圈出的位置就是原来肿瘤的位置,现在完全没有FDG摄取: 最近,欧洲最权威的泌尿系统疾病相关学术杂志《European Journal of Urology》公布了利用海扶刀治疗1379例中高危前列腺癌的大型回顾性数据。 这组患者的中位年龄是66岁,PSA中位数是6.9ng/ml;中位随访32个月,有252位患者接受过不止1次的海扶刀治疗(由于疾病复发等原因),最终有92名(仅6.7%)患者海扶治疗后反复复发,不得不进行手术切除。 整组病人中,7年的局部肿瘤无进展生存率为69%。这样一个数据,与接受根治性手术或根治性放疗的疗效几乎相当。 综上所述,对于一些中晚期腹盆腔实体瘤患者,如果有局部治疗的需求和指征,却无法耐受手术、放疗、射频等其他手段,海扶是另一个不错的安全有效的抗癌利器。 参考文献: [1]. 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 single-center experience. Ann Surg. 2011 May;253(5):981-7 [2]. Ultrasound Guided 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for malignant tumors: The Spanish experience of […]

小D
很多癌症都是“省”出来的!医生这些话,道破真相!

很多癌症都是“省”出来的!医生这些话,道破真相!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癌症的产生。 “为什么是我?为什么癌症偏偏找上了我?”很多患者在确诊的那一刻都有过这样的心理。 其实癌症的发生,与生活习惯是息息相关的,其中一个习惯,就是不该节省的“节省”! 省钱! 不吃新鲜的水果蔬菜     有些老人上街买菜,挑着买便宜的,但往往便宜的果蔬都早已不新鲜。 便宜、打折的水果蔬菜许多都伴随着腐败变质的问题,其中霉菌是一级致癌物,如果霉菌布满了整个食物,哪怕你把发霉的部分削掉,还是会有致癌风险。 正确做法: ① 买菜时,尽量买新鲜的蔬菜水果,当天现宰的肉,鱼尽量要现场剖的,这样营养成分才是最佳的。 ② 此外,市场上还有切好、搭配好的半成品蔬菜和水果,如果放置时间太久,这种也尽量少买。 省电! 做饭时不开抽油烟机   有些老人习惯用大火爆炒,同时那个年代的人为了省电,又舍不得用抽油烟机……这时会吸入大量油烟。 那这些油烟会对家人的身体造成哪些危害呢? 四川省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庄翔介绍:“如果在一个密闭的、没有开启抽油烟机的环境炒菜,在里面呆一小时,对肺部的伤害相当于吸进去整整两包烟!”这个比喻让人不寒而栗。 正确做法: ① 炒菜时一定要开启抽油烟机。 ② 并且定时对抽油烟机进行清洁,保证良好的通风条件。 省油! 食用油放很久也舍不得扔   不少老人往往会认为,食用油只要在保质期内都可以食用,其实不然。 2018年天津卫视《食鉴出真知》栏目曾专门做过测试,食用油一旦开封,3个月就是安全用油的临界点,开封3个月还没有吃完的油,就相当于我们身边的一个危险致癌因素。 据介绍,油脂氧化和酸败后,常含有黄曲霉毒素污染,会产生一股“哈喇味”,加热时烟大、呛人,这跟肝癌的关系很大。别想着用太阳晒晒,黄曲霉毒素就没有了,其实现在没有什么很好的办法能把黄曲霉毒素去掉。 正确做法: ① 如果家中人口少,最好买小桶装的油。 ② 大桶油一定要用油壶分装,油壶则选择磨砂工艺或不透明的更安全一些。 ③ 最好不要把油瓶摆在窗台等阳光能直射的地方,这样更容易氧化。 省菜! 桌上总有一盘隔夜菜     老一辈很多都是从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过来的,所以非常节约粮食,吃不了的饭菜,经常就是放在冰箱里面,第二天、第三天还在继续吃。 四川省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医师宋怡介绍,蔬菜里面通常含有硝酸盐,在细菌的作用下,硝酸盐就会转变为对人体有害的亚硝酸盐,存放时间越长,亚硝酸盐含量越多。 偶尔吃一顿没有关系,但如果我们长期吃这样的剩菜,摄入的亚硝酸盐很多,从而对人体造成一些影响,最主要的危害,就是可能会致癌。 正确做法: ① 不是所有的隔夜菜亚硝酸盐含量都很高,比如肉类的亚硝酸盐含量就比较少,所以肉类是可以剩下的(但也不要超过一天)。 ② 但这些种类的隔夜菜最好扔掉,比如绿叶类蔬菜,隔夜最危险!因为它的硝酸盐含量较高。 省力! 有些癌是懒出来的     有些人好像每天除了工作久坐,就是睡觉了;能坐车绝不走着,能坐电梯绝不爬楼梯……一点儿也不舍得花点力气锻炼,长期这样缺乏锻炼,患癌风险真的会增加! 2019年陕西省肿瘤医院柴丽表示,世卫组织早在2013年就公布,懒得运动已成为全球第四死亡风险因素。缺乏运动会导致体内免疫细胞减少,大大增加患癌的几率。进行有规律的、持续的身体活动,能预防某些部位的癌症。 正确做法: ① 走路就是很好的运动,它能缓解压力、强健肌肉、减轻体重等。每天抬头、挺胸、大步走,持续30分钟以上为宜。 ② 工作时,最好每20分钟就站起来抖一抖,伸伸腰、踢踢腿,这也算是一种运动。 省事! 懒得体检,错过癌症最早发现期 懒得去体检、懒得去医院,想给自己省点事,没想到最终却大病一场! 很多癌症患者拖到晚期症状出现才去医院,这时查出癌症往往为时已晚,错过了最佳治疗期,医生也没有办法。 正确做法: […]

半夏
2022上半年国内获批抗肿瘤药物适应症,一文盘点!

2022上半年国内获批抗肿瘤药物适应症,一文盘点!

2022年过半,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共批准了34项抗肿瘤药适应症,包括肺癌、食管癌、胃癌、肝癌、乳腺癌、胆管癌、甲状腺癌、胰腺癌、尿路上皮癌、前列腺癌、宫颈癌、头颈鳞癌、鼻咽癌、泛实体瘤。在血液肿瘤领域,白血病、淋巴瘤均有新适应症获批。 “医学界肿瘤频道”特整理各瘤种新获批药物,以供查阅~   实体瘤 ▌ 肺癌 替雷利珠单抗 获批时间:2022.1.5 所属公司:百济神州 适应症:治疗接受铂类化疗后出现疾病进展的二或三线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 备注:基于RATIONALE 303研究,结果显示替雷利珠单抗治疗接受铂类化疗后出现疾病进展的二/三线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OS、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死亡风险都优于化疗。并且,无论PD-L1表达阳性还是阴性,患者的OS均有获益。 恩沙替尼 获批时间:2022.3.21 批准机构:NMPA 所属公司:贝达药业 适应症:治疗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一线治疗) 备注:2020年11月,恩沙替尼在中国获批上市,适用于此前接受过克唑替尼治疗后进展的或者对克唑替尼不耐受的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的治疗。此次一线适应症的新增,将提供给ALK阳性NSCLC患者全新优质生存的治疗方案选择。该适应症获批基于eXalt3研究,结果显示对比克唑替尼对未经过治疗的(一线)携带ALK阳性NSCLC患者治疗,恩沙替尼显著延长患者PFS,OS也具有良好的趋势。 布格替尼 获批时间:2022.3.22 所属公司:武田 适应症:治疗克唑替尼治疗后疾病进展的晚期ALK阳性NSCLC患者 备注:该适应症获批基于ALTA-1L研究,结果显示对比克唑替尼,布格替尼显著延长患者PFS,并降低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此外对控制脑转移、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疗效显著。 洛拉替尼 曾用名:劳拉替尼 获批时间:2022.4.28 批准机构:NMPA 所属公司:辉瑞 适应症:ALK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这也是国内首款获批的第三代ALK抑制剂。 备注:洛拉替尼一线治疗NSCLC的适应症获批基于CROWN研究数据。针对之前未接受过治疗的ALK阳性NSCLC患者,洛拉替尼对比克唑替尼显著降低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此外,在临床研究中,针对ROS1阳性晚期NSCLC,洛拉替尼也表现出初步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 舒格利单抗 获批时间:2022.6.2 批准机构:NMPA 所属公司:基石药业 适应症:同步或序贯放化疗后未发生疾病进展的不可切除III期NSCLC 备注:该批准基于GEMSTONE-301研究,研究显示经盲法独立中央审查(BICR)根据RECIST v1.1标准评估的舒格利单抗治疗组的PFS明显长于安慰剂治疗组。 伏美替尼 获批时间:2022.6.2 批准机构:NMPA 所属公司:艾力斯 适应症:具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外显子19缺失(19DEL)或外显子21(L858R)置换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 备注:该批准基于FURLONG研究,研究显示由独立影像学评审委员会(IRC)评估的PFS对比吉非替尼组显著延长,并降低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对基线伴有CNS转移的EGFR敏感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显著优于吉非替尼,缓解更深。 ▌ 食管癌 替雷利珠单抗 获批时间:2022.4.13 所属公司:百济神州 适应症:治疗既往接受过一线标准化疗后进展或不可耐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癌 备注:该适应症基于一项名为RATIONALE 302研究。该研究的主要终点——ITT人群的中位OS达8.6个月,降低死亡风险超过30%,且ORR达20.3%。相比化疗,替雷利珠单抗的安全性特征较有优势,未出现新的安全性警示。 特瑞普利单抗 获批时间:2022.5.13 所属公司:君实生物 适应症:联合含铂化疗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癌 备注:该适应症基于JUPITER-06研究。对于安慰剂组,特瑞普利单抗组显著降低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并延长OS。 信迪利单抗 […]

半夏
不敢做?不舍得做?间隔多久做?肺癌患者如何用好PET/CT

不敢做?不舍得做?间隔多久做?肺癌患者如何用好PET/CT

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在之前文章中说到的不同位置的肿瘤在复查时选择的影像检查。其中,说到PET/CT的用法,有一句“脑部以外,排查转移或局部进一步确认恶性的可能性”,这是对PET/CT优势的概括,今天我们针对大家在病友群交流时经常提出的关于PET/CT的几个问题,来系统梳理一下肺癌患者怎样用好PET/CT。 1 “PET/CT有辐射,我不敢做。” 有一个比较经典的笑话:我吃泡面的时候,室友提醒我吃泡面不健康,我白了室友一眼,我都穷到吃泡面了,还在乎健康不健康? 其实对于已经确诊或者疑诊肺癌的朋友、有癌症家族史的朋友,担心致癌物的接触问题平时在病友群里经常聊到,因担心而避开是对自己身体负责的表现,但是在诊治肺癌的过程中,有时候用一定的辐射剂量换来精确的诊断以利于治疗是必要的。 每年接受的电离辐射剂量达到100mSv的时候,患癌的风险会增加,注意,这是风险增加,不是必然得病,如果遇上已经确诊或者高度怀疑患肺癌的情况,那么应该选择“宁可饿死也不吃不健康的食品”吗?胸部CT平扫的剂量大约6-8mSv,一次PET/CT的辐射剂量大约10-32mSv,成年人每年日常接触的电离辐射剂量是1-3mSv。 因此,无论是肺癌诊治的关键阶段,还是高端体检中的癌症筛查,做PET/CT的辐射剂量既不会成为增加患癌风险的关键因素,也不会成为导致病情恶化的关键因素,没有诊断清楚而盲目局部治疗,忽视了转移灶,才是当前很多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 对于已经确诊或者疑诊肺癌的朋友,这个剂量不是问题,但是做过PET/CT之后,仍旧不要接触需要重点防护辐射的人群——孕妇和备孕期的人。PET/CT的辐射分两部分:一部分来自全身CT扫描的X射线,这部分属于“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情况,只对接受检查的人有影响;另一部分来自PET的F18标记的葡萄糖示踪剂,经注射后,人体内活跃的部分,例如心肌细胞、恶性肿瘤细胞、骨髓造血干细胞等,会吸收较多带有放射性的示踪剂,在达到分布要求的时间之后,进行一次全身的成像,让示踪剂辐射出的γ射线打在显像仪器上,这部分辐射源是在体内的。所以,接受PET/CT检查人当天尽量避免和重点防护辐射的人群接触,但是示踪剂半衰期仅为2小时,由于PET/CT几乎都是上午空腹做,第二天体内辐射剂量基本上就对周围完全没有影响了。 如果,看了以上内容,不对辐射过度焦虑了,这笔不报销的检查投入能够物有所值吗? 2 “肺癌诊治根本不需要做PET,完全是白花钱。” 对于PET/CT的反映内容,我们还需要详细说一下。 PET/CT并不是单纯的全身局部检查拼凑在一起就能替代的,这取决于两个关键问题,“诊断参考级别”和“预后相关判断”。 诊断参考级别 先说“诊断参考级别”,对于除脑部以外的绝大多数脏器,带有放射性示踪剂的PET/CT显示怀疑有恶性病灶的位置,其供临床判定转移的价值高于没有活性相关数据的检查,尤其对于早于骨质破坏的骨转移、形态还未达到转移判定的淋巴结、与炎症难以鉴别的结节、引起局部肺不张的原因等等。 预后相关判断 再说“预后相关判断”,这一点主要在可根治性切除的肺癌术前使用PET/CT上考虑,在术后辅助治疗的考虑上体现价值。当前,术后是否需要辅助治疗的判断依据,核心还是要看分期,在分期的基础上,治疗药物的选择和治疗需求的判断,会参考基因检测和PD-1/PD-L1表达,还有一项就是肿瘤本身的恶性程度——由术后病理亚型和术前PET/CT上的病灶活性综合体现。 误认为肺癌诊治根本不需要做PET/CT的朋友很多一部分是指望PET/CT达到本身以外的诊断价值了,尤其是在病理方面、小结节诊断方面,这些原本也不是PET/CT所彰显的应用价值。而没有完善相关检查就完成肺癌治疗并长期获益的朋友,此时否定PET/CT的价值,其实是希望别人跟自己一样侥幸,却不遵循科学的规律。 当然,如果过多依赖PET/CT,确实有点烧钱。 3 “肺癌已经治疗一年了,是否再做一次PET?” PET/CT的两项关键应用: (1)疑诊或已确诊可手术的肺癌,在术前进行PET/CT检查; (2)高端体检的癌症筛查,选择PET/CT之后,减少其他影像检查; 还有其他什么地方才能体现PET/CT的价值呢?术后定期复查行不行?晚期治疗中定期复查PET/CT行不行? 这里,我们还得从PET/CT本身的优势来说——诊断参考级别高、筛查范围广、有肿瘤活性的显示,从三个角度来说,我不提倡治疗过程中按照时间来考虑做PET/CT,而是在某些诊治的关键点,体现PET/CT的参考价值。哪些关键点呢? (3)CT、B超、MRI、骨扫描等检查无法判断良恶性,而怀疑转移的病灶又在无法活检的关键位置,不能等下次复查再比较,这种情况用PET/CT体现诊断证据级别的优势; (4)出现某些指标或症状上的异常,例如肿瘤标记物进行性升高,且幅度较大、数值较高,尤其是常规检查没有看到病灶的时候,又如根治性术后或晚期治疗过程中,没有控制饮食、没有内分泌疾病也没有消化系统症状的迅速消瘦,都是怀疑某处有活跃的肿瘤转移灶,这时PET/CT能够展现优势; (5)治疗在某个关键阶段,最常见的是诱导治疗考虑转入维持治疗、维持治疗考虑停药、晚期治疗阶段性休息(主动“空窗”)、局部晚期新辅助治疗后考虑手术、治疗中出现局部“根治性”治疗的机会(主要是寡转移灶的放疗、消融等),这些都是综合了PET/CT的三个优势的关键阶段依靠PET/CT来做关键抉择的参考。 写在最后 在国内PET/CT没有像欧美那样纳入常规医保的今天,我们暂时不考虑PET/CT作为晚期肺癌几次治疗疗效评估的常规复查项目,只希望各位阅读至此的朋友在诊治的关键时间点、关键决断前,如果恰好能够用上PET/CT,不要走入“轻诊断重治疗”的误区。其实笔者11年前遇上过一位寡转移的肺癌患者,没有靶向药可用(当年只有EGFR一代药),4次化疗之后CT上肿瘤大小没有变化,但是考虑是否做姑息手术或放疗的时候重新查了PET/CT,原发灶与骨转移灶均已经只剩很低的活性,索性进行了肺部原发灶肺叶切除及淋巴结清扫的手术,在后续的治疗中继续化疗及关键时刻的骨转移放疗,患者经历了近4年的无瘤生存,而彼时的IV期中位生存期不足1年。 以上五条PET/CT的应用,希望大家理解原理,关键的应用时刻还是要和主管医生商量,或者至少在医生建议做PET/CT检查的时候,能够理解其中的缘由,不要徒增负面情绪和治疗配合的障碍。

半夏
体检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离癌症还有多远?

体检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离癌症还有多远?

导语 体检中,“肿瘤标志物筛查”成了不少人追捧的检测项目。但是,如果真的查出了“肿瘤标志物”升高,就一定是癌症吗 肺癌、胃癌、肠癌……偶尔总能听到身边谁谁患癌的消息…… 关注健康的人都把“防癌”都提上了日程!防癌,除了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外,“体检”似乎也显得格外重要。癌症早发现,和晚发现,也许结局完全不同。 而体检中,“肿瘤标志物筛查”成了不少人追捧的检测项目。但是,如果真的查出了“肿瘤标志物”升高,就一定是癌症吗? 肿瘤标志物升高,一定患癌症? 肿瘤标志物,是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查肿瘤标志物主要是为了: ① 高危人群早发现: 肿瘤标志物检测能发现早期无症状肿瘤,可先于X线、超声、CT、MRI或PET-CT等物理检查; ② 监测肿瘤的治疗效果: 对于癌症患者来说,治疗的如何,肿瘤是否有复发、转移,医生可以参考肿瘤标志物来初步做个判断。   而肿瘤标志物升高,不代表100%是癌症!   首先,肿瘤标志物结果一般不会是“零”: 因为每个人的体内都有“癌细胞”的存在,生长出100多亿个新细胞的同时,也会长出1-20个“癌细胞”。所以几乎所有的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都不会是“零”,有一个正常范围,只要数值在正常范围内就是正常的。 我们的免疫系统能及时的处理掉这些癌细胞,所以一般人不易得癌。 其次,肿瘤标志物升高≠得了肿瘤: 虽然说“肿瘤标志物”绝大多数存在于恶性肿瘤中, 但良性肿瘤、正常组织也可能检测出肿瘤标志物。 为什么?因为饮酒、进补、服用某些药物、炎症疾病等都可能导致“肿瘤标志物”超标。例如肝癌的标志物是AFP,肝炎病人也会导致肝癌标志物上升。 即使没有癌症,但肿瘤标志物持续异常,也可能说明身体在发出警报了——身体环境适宜癌细胞生存、免疫系统不能及时杀灭癌细胞、体内癌细胞偏多。就要注意身体健康了! 总之,肿瘤标志物仅仅只能作为辅助诊断!   发现异常还需要做CT、B超等影像学检查。   “肿瘤标志物”更适合高危人群的预防筛查和已经确诊为癌症的患者。 不同肿瘤标志物,和这些癌有关! 1. 甲胎蛋白(AFP):筛查原发性肝癌,抽血检查。 2. 癌胚抗原(CEA):广谱型的肿瘤标志物,尤其是肺癌及消化道癌症检测。 3. 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 :非小细胞肺癌的血清标志物。 4. 糖类抗原125(CA242):广谱性肿瘤标志物,主要针对早期卵巢癌,抽血检查,可发现50%-60%的卵巢癌。 5. 糖类抗原242(CA242):消化道肿瘤标志物。 6. 糖类抗原72-4(CA72-4):消化道肿瘤标志物,尤其是胃癌。 7.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小细胞肺癌的血清标志物。 8. Free-β-HCG:生殖细胞肿瘤的特异性肿瘤指标物,与肿瘤恶化程度密切相关; 9.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50岁以上男性筛查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物。 10.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常见于鳞癌,主要是消化道、生殖道和呼吸道癌症,如宫颈癌、肺鳞癌、食管癌。 11. 糖类抗原19-9(CA19-9):消化道肿瘤标志物,尤其是胰腺癌。 12. 癌抗原15-3(CA15-3):乳腺癌血清标志物。 没有哪一种肿瘤标志物的准确率能达到100%,一种肿瘤标志物也可能与多种肿瘤相关。 […]

半夏
梦想照进现实!二代NTRK抑制剂获FDA孤儿药称号

梦想照进现实!二代NTRK抑制剂获FDA孤儿药称号

近日,FDA 已授予 PBI-200 孤儿药资格,用于治疗NTRK融合阳性实体瘤患者,包括原发性和脑转移性患者,PBI-200 是一种口服、高效和选择性的 TRK 激酶抑制剂,由 Pyramid Biosciences 设计用于克服在第一代 TRK 抑制剂中观察到的广泛的靶向耐药突变。 PBI-200 将在NTRK融合阳性晚期或转移性肿瘤(包括原发性和转移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患者的 1/2 期 PBI-200-101 试验(NCT04901806)中进行进一步评估。二代NTRK抑制剂梦想照进现实,为NTRK融合患者治疗再添一把利器。 NTRK 神经营养性酪氨酸受体激酶(NTRK)是目前首个被发现并被认可的全癌种共发的可用药的突变基因,在多种肿瘤中都有发现,在常见肿瘤肺癌、结直肠癌中的发病率低于5%,但多出现于成人和儿童实体瘤中,包括乳腺类似物分泌癌(MASC)、甲状腺癌、结肠癌、肺癌、胰 腺癌、及各种肉瘤等。不限癌种的NTRK成为近年来大热的肿瘤治疗靶点,NTRK也正式被写进众多癌种的临床指南中,在NCCN指南中,NTRK成为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肝胆肿瘤、胃癌、肠癌、黑色素瘤等实体瘤推荐检测基因。 FDA在2018 年11 月与2019 年 8 月,批准了拜耳/Loxo 的拉罗替尼(Larotrectinib,商品名:Vitrakvi)和罗氏/Ignyta 的恩曲替尼(Entrectinib,商品名:Rozlytrek)上市;今年4月,拉罗替尼在我国获批上市。 目前,全球范围内仅有 2 款小分子 NTRK 抑制剂获批上市。 拉罗替尼 2018 年 2 月 22 日,NEJM 正式发表 Larotrectinib 的综合研究结果。共包括三个临床研究:I 期成人,I/II 期儿童以及 II 期青少年和成人,一共 55 例患者共 17 种不同类型 NTRK 融合的恶性肿瘤。结果显示:客观缓解率(ORR) 为 75%(独立评审)和 […]

半夏
我又失眠了,这可怎么办!近6成的肿瘤患者正备受煎熬

我又失眠了,这可怎么办!近6成的肿瘤患者正备受煎熬

辗转反侧难入睡,伴灯望月夜难眠…… 失眠的滋味可真难受! 有研究发现,肿瘤患者在病程的各个阶段常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可发生于诊断前,并于治疗期间恶化,持续至治疗结束后。 失眠是肿瘤患者中最常见的睡眠障碍,发生率为20%~59%,是普通人群的2~3倍[1],通常伴随着疼痛、疲乏等多种症状,影响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2]。 什么是失眠? 失眠是指对睡眠质量或时间不满意,具体表现在: 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 睡眠维持困难(整夜觉醒次数≥2次) 睡眠质量下降(多梦) 总睡眠时间减少(少于6小时) 以上症状出现至少一项并伴有日间功能受损(疲劳、注意力差、易激惹、日间困倦、精力减退、易冲动、社会功能障碍等)[3],或在我们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地点的情况下,仍会出现上述症状就可判定为失眠。 注意:生活中不乏存在短睡眠者,并没有主观感到睡眠质量下降和日间功能受损,则不判定为失眠。 肿瘤患者为何失眠高发? 癌性疼痛 1.肿瘤直接引起的疼痛:如肿瘤侵及胸膜、腹膜或神经;空腔脏器被肿瘤阻塞;肿瘤溃烂、经久不愈等。 2.癌症治疗引起的疼痛:如化疗可能引起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手足麻木等;放疗可能引起的放射性皮炎、口腔溃疡等;手术后切口疼痛。 3.肿瘤间接引起的疼痛:机体免疫力低下引起的局部感染、压疮等。 生活习惯 白天很少活动;睡前喝咖啡、浓茶、刺激性饮料,导致人们在喝了以后大脑一直处于兴奋状态,从而引起失眠;睡前吸烟和酗酒也会加剧或导致持久失眠[4]。 环境因素 肿瘤患者因需要长期或间歇性治疗,对医院环境的不习惯、对病友的陌生感,以及病房噪音、光线、温湿度等睡眠习惯变化,都会导致患者失眠。 心理因素 患者对疾病本身常出现恐惧、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进而造成中枢神经紧张;害怕复发或转移;治疗费用较高,经济压力大;家庭角色变化,认为自己的病情为家庭增加了沉重的负担,且暂时或永久不能工作赚钱。 为肿瘤失眠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改善其睡眠质量,减轻疲乏、焦虑、抑郁症状,并促进肿瘤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5]。 预防和缓解失眠有对策 1 规律睡眠 如果上床15~20分钟内不能入睡,则应立刻起床,到另一个房间,只有当产生睡意时才再回到床上;无论夜间睡多久,第二天早上应按时起床;白天避免补觉。 2 适当运动 白天需要适当运动,但要避免睡前过量运动,以免过度兴奋。 3 良好习惯 尽量避免吸烟,饮酒、浓茶、咖啡,不过度饮食,晚上睡前用热水泡脚,不再进水、进食。 4 心情愉悦 睡前可以回忆一些美好的事情,看些幽默故事,能够让我们轻松入睡;把自身的感受和想法可以多分享给亲人、朋友。 5 消除疑虑 多听一些健康知识讲座和既往治疗成功的案例分享,努力克服疾病,积极治疗和面对。 6 环境适宜 肿瘤患者在治疗期间,注意病室温度为18℃~22℃,湿度为50%~60%,光线调暗,可打开壁灯,确保不影响医务人员巡视工作的进行。 7 对症治疗 遵医嘱积极治疗疾病和并发症,合理使用药物,减少躯体疼痛。 针对严重失眠的肿瘤患者,可咨询主管医生或睡眠门诊,合理开具苯二氮卓类受体激动剂、褪黑素受体拮抗剂或具有催眠作用的抗抑郁药物,根据肿瘤患者自身躯体情况,适当调整用药剂量。 除西医的治疗和护理方法,中医针对失眠患者也有独到见解,他们认为肿瘤患者失眠主要是因心肾不交、肾阴虚、心阴虚、脾胃不和、心神失调等所致,可根据患者证型,从心、肝、肾等出发,调和阴阳,稳定机体状态,改善患者气血运行,起到镇静、利眠的作用[6]。 中医辨证论治有5方 1 肝火扰心证 症状:不寐多梦,甚则彻夜不眠,急躁易怒,伴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干口苦,不思饮食,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治法:疏肝泻火,镇心安神。 方剂:龙胆泻肝汤(龙胆、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柴胡、生地黄、黄芩、栀子、生甘草)加减。 中成药:泻肝安神丸、复方罗布麻颗粒。 […]

半夏
如何区分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

如何区分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

人体的任何部位,任何组织几乎都可以发生肿瘤。 恶性肿瘤有哪些? 按恶性肿瘤的起源组织不同,凡从上皮(表皮)组织如皮肤、内脏的粘膜生长出来的恶性肿瘤都叫做癌,例如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子宫颈癌、乳腺癌、结肠癌、直肠癌、鼻咽癌、卵巢癌、肾癌、膀胱癌、甲状腺癌和皮肤癌等。 凡从间叶组织如肌肉、脂肪、骨骼、血管、淋巴等长出来的恶性肿瘤叫做肉瘤,例如横纹肌肉瘤、平滑肌肉瘤、纤维肉瘤、脂肪肉瘤、骨肉瘤、软骨肉瘤、血管肉瘤、淋巴肉瘤等。 还有一些恶性肿瘤由于某些历史原因,有另外一些名称,例如白血病、霍奇金病、威尔姆氏瘤(肾母细胞瘤)、黑色素瘤、视网膜细胞瘤、精原细胞瘤、颗粒细胞瘤、枯根勃氏瘤、尤文氏瘤、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乳房派杰氏病等。 由于癌比肉瘤(和其他恶性肿瘤)远为多见,大约为9:1,也就是说10个恶性肿瘤病人中,有9个病人是患癌,1个病人是患肉瘤。所以,一般把恶性肿瘤通称为癌症。人类癌症按国际疾病分类有62种,在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是消化道癌症和呼吸道癌症,如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大肠癌等。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怎么区分?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无论从宏观到微观,从外表到内部结构,从他们的临床表现到对人体的危害,都有明显的不同。医生们根据专业知识、临床经验、某些特殊的检查方法,一般都能正确地区分肿瘤的良、恶性。当然也有介于良恶性之间者,便难以区分了。 良性肿瘤,一般说生长缓慢,可以在身上存在几年或几十年。呈膨胀性地生长,有较清楚的界限。居于皮下软组织中的良性肿瘤,用手往往可以稍稍推动。常用外科治疗,手术较容易切除,切除后一般不会复发或转移,良性肿瘤的细胞形态和正常组织的细胞形态比较接近,细胞分化好(细胞成熟),大多数良性肿瘤有一层纤维薄膜包裹,通常没有浸润性(不规则地向外侵犯)扩张,对人体危害较小。 但如果一些良性肿瘤生长在人的重要部位,如脑的良性肿瘤,如不及时治疗,也能威胁人的生命。再如妇女的子宫肌瘤,虽属良性,当生长部位靠近子宫内膜,可能引起阴道出血,如经久不治,可以引起严重贫血。还有,食管内良性的平滑肌瘤当长到一定大小时也会引起饮食吞咽困难。少数良性肿瘤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逐渐变成恶性,所以,良性肿瘤也要适时治疗。 恶性肿瘤又称癌症,俗称毒瘤,大多生长较快,肿瘤界限不太清楚。恶性肿瘤位于表浅部位者,往往不易推动,浸润性生长,如不及时治疗可发生转移性癌瘤。如果治疗不彻底易于复发或转移。恶性肿瘤细胞的形态与正常细胞的形态很不相同,细胞分化不完全,多不成熟。恶性肿瘤外面通常没有薄膜包裹,不但体积长大,恶性细胞还向周围浸润扩散。长到一定程度可能引起表面破溃,或糜烂出血,或渗出异味液体,或引起疼痛。恶性细胞还可能沿着淋巴管或血管扩散到身体其他器官或组织内,产生转移性癌瘤。如继续发展,危及人的健康与生命。对恶性肿瘤来说,我们提倡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因为目前国内外医师对早期或较早期癌症,大部分可以治愈,治疗时花费少、痛苦轻、时间短、疗效好。 在细胞的细胞核里面,含有由脱氧核糖核酸(DNA)等连接成的染色体,而脱氧核糖核酸链上的小片段称为基因。恶性肿瘤细胞里面的基因与正常细胞里面的基因也有不同,恶性者呈现出某些基因(癌基因)的扩增,某些基因(抗癌基因)的丢失,发生了基因失调、基因表达紊乱。

半夏
在超声报告中看到这些字眼要留意了,有些是“癌信号”!

在超声报告中看到这些字眼要留意了,有些是“癌信号”!

超声检查是临床上经常会使用到一种检查手段。但是,你知道身体哪些部位可以用超声发现肿瘤“蛛丝马迹”吗?超声报告中出现哪些字眼,需要警惕吗? 一、身体哪些部位可以用超声发现肿瘤“蛛丝马迹”? 人体大多数器官都可以进行医学超声检查,常见的例如浅表器官(甲状腺、乳腺、涎腺、浅表淋巴结等)、心脏及血管、腹部脏器(肝、脾、胆、胰、肾上腺等)、泌尿生殖系统(肾脏、输尿管、膀胱、子宫、卵巢、阴囊、睾丸等)、皮肤及肌肉组织、眼球及脑组织等等。 但是因为声波传播的局限性,不能穿透气体及骨质结构,所以肺部、胃肠道及骨骼的检查一般不将超声检查作为首选。 二、超声报告上的这些常见字眼代表什么? 超声报告主要分为超声描述及超声诊断两个主要部分。超声描述用于记录检查中声像图的特征,其中常出现的词汇,包括: 1. 回声 人体组织的不同密度在超声图像中即表现出不同的回声,例如液体通常表现为无回声,肝脏表现为等回声,而结石则表现为强回声,各种结节因其组织密度不同表现也多种多样。 2. 形态 形态是病变的形状(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等)及生长方向(水平位、非水平位) 3. 边界 边界是指病灶与正常器官的界限,分为清晰、不清晰。 4. 边缘 边缘通俗点说,是指病灶边界的细节特征,包括光整、毛刺、成角、分叶等。 5. 血流 人体组织都是有血流供应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反映出病变及正常组织中的血供丰富程度。 超声医生综合声像图中回声、形态、边界、血流等各项病灶特征,对其性质进行诊断。超声诊断中,常可见到以下词汇: 1. 囊性/实性/囊实性 囊性表示病灶为单纯液性(液体)成分;实性表示病灶为实质(固体)成分;囊实性表示病灶同时具有液性和实质成分。 2. 结节/占位 是指超声诊断中对病灶的称呼,二者意义基本相同,通常较小的称为结节,较大的称为占位。 3. MT/CA MT是malignant tumor(恶性肿瘤)的缩写,CA是cancer(癌)的缩写,对于超声检查怀疑恶性的病灶,超声医生会在结论中提及MT或CA,以便临床医生引以重视并给出进一步的诊疗意见。当就诊的病人所拿到的报告有如此字样时,也应至对应的科室及时就诊。 三、超声报告中出现哪些字眼,要警惕肿瘤? 肿瘤通过其生物学行为可以大致分为良性、恶性及交界性三大类,不同肿瘤在超声图像中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超声医生通过综合分析病灶的回声、边缘、形态、纵横比、是否存在钙化、血流等图像特征,再结合临床症状,初步评估良恶性,并体现在超声结论中。 以乳腺结节为例,当报告中提示边缘不光整(成角、毛刺)、形态不规则、纵横比>1(非平行生长)、微小钙化、丰富血流信号等,要警惕恶性肿瘤可能。同时,超声结论中医生会对结节进行分级: ·BI-RADS:0 仅从B超无法判断; ·BI-RADS:1 无异常所见; ·BI-RADS:2 良性病变,恶性风险为0; ·BI-RADS:3 恶性风险小于2%; ·BI-RADS:4 可疑恶性结节,恶性风险2%-95%; ·BI-RADS:5 恶性风险大于95%; ·BI-RADS:6 细胞学和组织学病理证实为恶性病变。 四、超声有没有辐射?孕期可以做吗? 孕期当然是可以进行超声检查的。 声波本身是没有辐射的,所以超声检查也没有辐射。目前还没有关于诊断学超声检查会对胎儿及孕妇产生影响的临床报道,因此超声检查简单、便捷、安全的特点,使其成为目前孕期必备的一项检查。 五、超声显示高度怀疑肿瘤,为什么还要做穿刺? 临床医生对于肿瘤的诊断工作需要各个不同方面的证据支持。超声检查就是众多支持诊断的证据之一,超声医生通过分析图像特征筛选出高度怀疑恶性肿瘤的病灶,提供临床医生诊断思路,临床医生做出诊断的关键性依据还是病理结果。 穿刺活检就是从体内取病变组织和细胞,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胞学或组织学检查,进而得出病理结果。因此如果超声诊断提示结节存在恶性特征,一般建议患者进行穿刺检查,根据病理结果医生可在治疗之前做出正确的决策,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半夏
最新医生问答
最新抗癌笔记
top3

新年打卡

2024年02月17日
top4

好久没来

2024年02月17日
top5

CR

2024年02月01日
top6

七周年纪念!

2024年01月25日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 666 获取解锁验证码
步骤:[ 打开微信]->[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三阴姐妹互助圈"公众号输入 666 获取验证码],即可永久解锁本站全部文章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