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放疗

放疗

放疗常见副作用及处理方法,看这一篇就够了

放疗常见副作用及处理方法,看这一篇就够了

放疗引起吞咽困难、呕吐怎么办? 放射区皮肤出现脱皮、糜烂、渗出,该如何处理? 放疗后出现腹泻怎么办?   放疗是癌症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据数据显示,大约70%的癌症患者在治疗癌症的过程中需要用放射治疗,约有40%的癌症可以用放疗根治。虽然放疗帮助许多癌症患者打击肿瘤,减轻病症,改善生活质量,但是,在放射线消灭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正常细胞,放疗伴随的副作用,会导致患者身体出现一些不适反应。   这些副作用因人而异,与治疗时的放射剂量、部位、患者个体健康情况有关。大多数放疗导致的副作用,会随治疗后时间的延长而缓解及消失。当严重的放疗副作用发生时,患者会有明显的痛苦和不适感,合理的辅助缓解治疗是必要的。接下来将逐一详述常见的放疗副作用及对应的处理方式。 放射性皮炎, 我该拿你怎么办? 放射性皮炎,是放疗患者常见的副作用之一,容易发生在身体潮湿的部位及皮肤褶皱处。时间上,一般在放疗开始后2~3周出现症状,放疗结束7~10天仍会加重,通常4~6周内会自然愈合,但是皮肤可能存在疼痛甚至感染的风险,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常见症状 ● 一般在照射10次后,皮肤开始发干、发痒,出现紧绷感; ● 表现为红斑、色素沉着,毛囊扩张,毛发脱落,皮肤脱屑,自觉皮肤瘙痒、灼热感; ● 明显红斑,触痛,片状湿性脱皮,中度水肿; ● 严重者出现水疱、溃疡。 (常见放射性皮炎症状图) 预防性措施 ● 放疗前应摘除假牙、耳环、项链金属制品,以免增加射线的吸收,加重皮肤损伤; ● 如果有切口,应将切口妥善处理,尤其是接近软骨及骨组织的切口,必须愈合后方可接受放射治疗; ● 穿宽松吸汗的全棉衣物,选用柔软的毛巾(全棉为主,建议婴儿专用毛巾),避免用力揉搓; ● 放疗区域严禁搔抓,修剪指甲,以免睡眠时搔抓局部皮肤引起损伤、糜烂; ● 外出应对照射野皮肤予以遮挡,防止日光直射,夏天建议打伞,减少外出与出汗; ● 放疗区皮肤可用温水(37–40℃)和软毛巾轻轻沾洗,避免冷热刺激,不建议用刺激性洗涤用品,如肥皂、沐浴露等,禁止用碘酒、酒精等刺激性消毒剂涂擦; ● 放疗区皮肤尽量保持干燥,每日注意观察皮肤及定位线,保持定位线清晰,一旦标识模糊,及时告知技师给予描记。 虽然放射性皮炎给许多放疗患者带来困扰,但是以上的干预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舒适度,减少进一步损伤的风险,并促进伤口愈合。 总是反胃、难以下咽, 放射性食管炎该怎么办? 因放射线所引起的食管损伤,称之为放射性食道炎,亦可称为放射性食管炎,其典型症状为咽下疼痛或胸骨后疼痛。常见于放疗后1周或数周内出现,一般症状较轻。严重者可出现胸部剧痛、发热、呛咳、呼吸困难、呕吐、呕血等,应警惕食管穿孔或食管气管瘘的发生。 下图为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分级标准,能够帮助患者本人及医务人员通过等级及对应症状来判断放射性食管炎的严重程度,并及时干预,帮助患者减轻痛苦。   放疗过程中,的确很难避免放射性的损伤,但可以通过避免辛辣;控制食物温度在40 ℃ 左右;禁食冷、硬、煎、炸、粗纤维食物;进餐后饮少量温开水以冲洗食管等预防性措施将伤害降低。 已经患了放射性食管炎的患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以达到抗炎消肿和保胃的作用。 常见药物治疗方法以供参考 ● 庆大霉素2万单位加20% 甘露醇10ml,饭后服用,每日2~3次,服后半小时内不饮水;地塞米松0.75mg ,每日3次含化,3~5天。 ● 食管炎严重者可予常规剂量青霉素、地塞米松静脉滴注。 ● 硫糖铝0.5g,3~4次/d,饭前半小时服;雷尼替丁、奥美拉唑饭前半小时服用。保护食管黏膜,抑制胃酸,防止酸反流入食管。 腹痛、腹泻、便血, 放射性肠炎怎么办? 放射性肠炎是妇科恶性肿瘤、男性前列腺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的主要并发症,也是盆腔放射治疗的常见并发症。由于肠上皮细胞在射线作用下出现变性脱落,肠黏膜变薄,毛细血管扩张,肠黏膜充血水肿,出现腹痛、腹泻、肛门坠胀、里急后重、黏液便或血便等临床表现。 放射性肠炎可自愈,但为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考虑,还是妥善干预为好。首先要明确自己处于放射性肠炎的第几级,才好对号入座,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 放射性直肠炎分级 :Ⅰ级 盆腔器官照射后直肠黏膜发生改变 一般发生于放疗的 1~2 周 处理方式:无需用药。每天注意观察肛周情况,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洁肛周。每日保持 2500 mL的水份摄入,充足的水份摄入可以促进肠道良好运动,减少机械性刺激。少吃多餐,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及富含维生素的低纤维素食物;忌食产气、生、冷、辛辣刺激、油腻食品。 放射性直肠炎分级 :Ⅱ级 盆腔放疗期间出现Ⅱ级放射性直肠炎 一般发生于放疗 3 周后 处理方式:保持肛门及会阴部清洁,穿宽松内裤。用消化道黏膜保护剂:思密达,口服;腹泻次数多,口服易蒙停,抑制肠蠕动,延长肠内容物的滞留时间。每晚保留灌肠。 严重的放射性直肠炎 处理方式:暂停放疗、可在肛门、会阴部热敷以减轻症状,口服或经肛门应用消炎药物。营养支持 ,可为腹泻严重者给予静脉营养补充能量、电解质,增加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摄入,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状况。 饮食原则 ● 少食多餐:减轻肠道负担,以少食多餐方式补充营养摄入量。 ● 高热能、高蛋白质:补偿长期腹泻而导致的营养消耗,根据个人消化吸收耐受情况循序渐进地提高供给量。蛋白质每日每公斤体重1.5克,其中优质蛋白占50%为好。 ● 限制脂肪和膳食纤维:腹泻常伴有脂肪吸收不良,严重者伴有脂肪泻。因此膳食脂肪量要限制,应采用少油的食物和少油的烹调方法。避免食用含刺激性和纤维高的食物,如辛辣食物、白薯、萝卜、芹菜、生蔬菜、水果以及带刺激性的葱、姜、蒜和粗杂粮、干豆类等。 癌症的很多治疗手段都存在副作用,其中,放疗副作用的确会让患者身体和心理上带来不同程度的负担。吕萍护士在讲座最后,劝导患者朋友不要仅因为这些副作用而放弃治疗,毕竟放疗对癌症的治疗效果还是有目共睹的。同时,讲座中提到的常见放疗副作用,通常都会在一段时间后自行消除或者采取措施消除,希望以此帮助放疗患者朋友们消除顾虑。 […]

玉米
放疗的八大误区,您信了几条?

放疗的八大误区,您信了几条?

放射治疗(简称放疗),作为肿瘤治疗的“三剑客”之一,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人们对它总有一些误解。今天,本文就来为大家梳理一下您常听到的八大放疗误区。 误区一 手术才能治愈,放疗只是姑息 目前,对于早期肿瘤治疗来说,手术依旧是根治的首选。但是,在肿瘤周围有大血管、重要器官时,手术可能也很难切除干净。   而现在的放疗技术和设备不断升级,提高了靶区剂量,减少了周围的射线照射,比如伽马刀,射波刀等,特别是质子、重离子治疗,更是通过射线本身的特性,实现了更优化的剂量分布,成为新一代放疗的代表。相比手术,放疗对于周围器官的影响较少,在无法手术切除肿瘤时也有机会获得彻底的治疗。   另外,选择手术切除还是放射治疗,取决于肿瘤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身体状况、伴随疾病和治疗意愿等具体情况,不是所有的肿瘤都适合通过手术方式来治疗,比如,喉癌、下咽癌、鼻咽癌等常见的头颈部癌症,手术常常不是最优选择,因为在头颈部实施手术,在很小的手术区域内有密集的血管和神经等,很可能影响到患者生活质量,而放疗能够更好地保存器官和相应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小细胞肺癌等不推荐手术,首选化疗和放疗结合;非小细胞肺癌本来是首选手术切除,近年也有了新的进展。 延伸阅读… 美国MD 安德森癌症中心张玉蛟教授于2015年5月,《柳叶刀·肿瘤学》发表的一项随机对照研究发现,对于临床T1~2a (<4 cm )、N0M0,可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ABR)与手术相比,预估的3年总生存(OS)率SABR组高于手术组(95%对79%,P=0.037),3年无复发生存率类似(86%对80%,P=0.54),不良事件方面,SABR组3级以上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小于手术组(10%对44%,SABR组无患者死亡,手术组死亡1例)。在肿瘤的远处转移率及局部转移率方面,两组均无显著差别。据此,研究提示,SABR或可作为可手术的Ⅰ期患者的临床选择。   除了《Cancer》发布的这项研究,张教授团队后来还在《胸部肿瘤学杂志》(J Thorac Oncol,JTO)发表了另一项关于SABR的研究。该研究纳入59例局部复发或单个转移(<3 cm,适用SABR治疗)的NSCLC患者,使用SABR(50 Gy,4f)治疗,中位随访58.3个月。结果发现,19例(32%)患者在针对复发行SABR后再次复发。预估的5年局部复发率、区域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分别为5.2%、10.3%、22.4%;预估的3年和5年PFS率分别为46.2%及41.1%;3年及5年OS率分别为63.5%及56.5%。3例(5%)患者出现3级治疗相关的毒性事件,未观察到4~5级毒性事件发生。   前瞻性研究证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早期肺癌疗效与手术相当,副作用小于手术。不可手术的和可手术的早期肺癌,SBRT治疗的局部控制率和总生存率可以和手术相媲美,甚至有资料显示,SBRT后病人的纵膈淋巴结转移率也低于手术患者(原因目前解释为SBRT后激活了机体免疫反应);SBRT后病人的生活质量高于手术组。 误区二 手术后要做放疗,手术前不行 经常遇到患者问放疗到底是手术前进行,还是手术后进行。这不是简单的有个原则就可以了,而是需要综合考虑病情。   放疗应该什么时候做?这跟治疗的目的密切相关,同样取决于肿瘤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身体基础等具体情况。比如肿瘤侵犯了大血管,就需要先放疗,使肿瘤跟血管分离,然后再做根治性手术。再比如像直肠癌,因为保肛手术对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有时肿瘤距离肛门很近,或者周围病变范围大,直接手术很难保住肛门,这时术前做同步放化疗是国际惯例,肿瘤缩小后,能显著提高保肛率,手术范围和创伤都要小很多。   对于具体的某个病人各种治疗的先后顺序和协同步骤,需要有经验的多学科专家充分讨论,取得共识,这就是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多年前首倡的MDT(多学科会诊)模式,经过各国医生的实践,已经证明适合肿瘤的疾病特点,对于各学科的协调,避免患者(包括专科医生)因为不了解其他专科优势而走弯路,获得了很好的效果。美中嘉和在医疗实践中也非常强调病人到诊后的多学科会诊制度。 误区三 化疗放疗同时进行,患者哪能受得了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的是,治疗方案的选择一定是建立在安全且有效的前提下的,对于放疗与化疗能否同时进行,这需要依据具体的病情而定,比如一些早期淋巴瘤的患者,单纯做放疗,效果就很好,就可以不加化疗。比如直肠癌、肺癌、胃癌等,单纯放疗敏感性不是很高,我们就需要同步应用化疗或靶向药物,同步放化疗能使局部疗效提高,那我们就需要一起做。   其次,大家之所以对放疗和化疗同时进行有顾虑,是考虑到了两种治疗方式的毒副作用。其实,放疗与化疗同时进行并不只是将一个放疗方案和一个化疗方案简单相加,需要综合考虑,这也是我们强调MDT的原因之一。在同步进行放化疗时,会根据每个患者的实际情况,将放疗的照射范围和照射剂量、化疗药物的剂量和强度都做出调整,努力将放化疗同步进行的“副作用”降低。 误区四 做放疗的都是恶性肿瘤,还都是晚期了 患者确诊后,一般第一选择是手术,觉得“切除了的肿瘤可以被治好,但如果选择放疗,就意味着没有治愈机会了”。   其实作为肿瘤治疗的三大手段之一,放射治疗可以贯穿于肿瘤治疗的整个过程中。根据其疗效可以将放疗分成三类:   根治性治疗: 通过单纯放疗可以完全根治的肿瘤,比如鼻咽癌、部分头颈部肿瘤,早期的前列腺癌、肺癌、淋巴瘤等,放疗可以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案。 综合治疗: 是最常见的治疗手段,比如乳腺癌、肝癌等,常常在手术后需要放射治疗。我们通过放疗减少局部区域复发的风险,叫做辅助治疗。还有比如直肠癌的术前放疗,我们叫做新辅助放疗。 姑息治疗: 对于晚期或出现转移的患者,比如出现脑转移的患者,首选就是放疗或者头部伽马刀治疗,可以取得很好的局部控制效果;对于骨转移等情况,放疗可以缓解约80%疼痛的症状,还有一些淋巴结转移,肾上腺转移等,放疗都可以精确打击,控制病情,能够达到解除痛苦、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从这里可以看到,放疗的适应症比手术更广。 误区五 生命不息化疗不止,实在受不了再放疗 常常能见到病人做过很多疗程的化疗才来咨询放疗,这时骨髓抑制明显,血象很低,或者营养不良严重,已经错失了放疗最佳时机,非常可惜。   其实,放疗是肿瘤治疗过程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在肿瘤治疗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肿瘤患者中有70%左右在不同时期需要接受放射治疗。而且,有很多的早期恶性肿瘤(鼻咽癌、喉癌、食管癌、肺癌、宫颈癌等)通过放射治疗可以取得较高的治愈率,所以放射治疗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已经越来越重要。以往认为放疗只是局部治疗,现在发现放射治疗在杀灭肿瘤的同时会促进肿瘤抗原的释放,帮助免疫系统更好的识别肿瘤,然后加强了对其他部位肿瘤的免疫效果,间接起到了全身治疗的作用。例如,放疗与免疫联合治疗。 误区六 放疗设备越贵的越好, 各种放疗方法中越贵的越好 放疗过程中,患者从定位到治疗都是在机器上进行,接受的射线也要从机器中发出,医生是通过电脑控制射线的剂量和范围,治疗中没有医生与患者的直接接触,不像手术一样对医生的操作技巧要求那么高。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只要机器最先进,治疗效果就一定最好呢?   其实不然,最适合的放疗机器才是最好的。比如,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我们需要通过常规的放疗或者电子线就可以了,先进的调强放疗有些地方剂量上不去,反而不合适。后装治疗是很经典的设备,现在很多医院都没有了,收费也不高,但是对于宫颈癌等治疗还是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放疗需要选什么设备,一定要专业医生指导才可以。   所以,放疗设备的先进性很重要,对于具体的病人,还是要选择更适合,也能够实现的医院进行治疗。 误区七 放疗疗效主要靠机器,跟医疗团队没关系 放疗的实现确实很依赖放疗设备,所以对于设备的保养、维护和检测就非常重要。在医院中有多个岗位来保证设备精密运行,包括放疗科室的技术人员,物理师每天、每周、每月都会按照设备质量控制要求做各种检查,厂家定期维护,医院的设备科也要定期检测。   […]

玉米
2023“ASCO”回顾(一):癌症治疗,减法比加法更重要!

2023“ASCO”回顾(一):癌症治疗,减法比加法更重要!

今年的ASCO年会上,不少研究都在拼命做加法,动辄四五种不同的抗癌药联用,追求更好的疗效。然而更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些研究反其道而行,做起了减法,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尽量让患者少用药,这被称作降阶梯治疗。 降阶梯治疗不但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还可以避免过度治疗带来的额外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早期HER2阳性乳腺癌,要不要化疗?靶向治疗要多久? HER2阳性乳腺癌是乳腺癌中十分重要的一类,早期的HER2阳性乳腺癌以手术治疗为主,再加上新辅助或辅助化疗或靶向治疗,生存率很高。这种情况下,减少治疗的副作用就成了关键的问题。 今年ASCO上的PHERGain研究就探究了在HER2阳性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中去掉化疗的可能性[1]。研究分成两组: ● 化疗组患者在6个周期的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多西紫杉醇+卡铂新辅助治疗后进行手术,术后再进行12个周期的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双靶向辅助治疗。 ● 无化疗组患者在2个周期的双靶向辅助治疗后使用PET评估病情,有反应者继续6个周期的新辅助治疗并接受手术,无反应者则在之后的6个周期中加入化疗;术后同样是12个周期的辅助治疗。 本次分析时,化疗组、无化疗组和无化疗组中有反应者的3年无远处疾病生存率分别为98.3%、96.5%和100%,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8.4%、98.5%和100%,均没有显著差异。   而且,取消化疗明显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研究中,化疗组有64.7%的患者出现了3~4级的治疗相关紧急不良事件,无化疗组只有41%。而无化疗组中的有反应者,由于始终没有接受化疗,这一比例更是低至12.8%。   两组患者的3年无侵袭性疾病生存率没有显著差异 ASCO上的另一项研究ShortHER则是探究了早期HER2阳性乳腺癌,术后靶向辅助治疗的时间问题[2]。研究共纳入了1254名患者,术后随机分配接受9周或1年的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 长达9年的随访数据显示: 1年辅助治疗和9周辅助治疗的10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7%和78%,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9%和88%,均无显著差异。 但在阳性淋巴结数量≥4的高危患者中,1年辅助治疗组和9周辅助治疗组的10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3%和53%,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4%和64%,1年辅助治疗优势明显。 阳性淋巴结数量<4的中低危患者,或许只要9周的辅助治疗就足够了。   在中低危患者中,1年和9周的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无显著差异 晚期肺癌,免疫治疗2年足够 晚期癌症在以前几乎可以说是不可治愈的,晚期癌症患者用药,通常要么用到肿瘤耐药再次进展,要么用到身体无法耐受副作用。而免疫治疗的出现让晚期癌症也有了治愈的可能,但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多久可以停药? 今年ASCO上,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就利用美国全国电子健康记录中的数据分析了这一问题[3]。研究共纳入了716名2016~2020年间开始一线免疫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113人接受了2年固定疗程治疗,593人接受了无限期疗程治疗。 数据截止时,2年固定疗程组患者2年生存率79%,而无限期疗程组为81%,并没有显著差异。停药后出现复发的患者,再次使用免疫治疗也仍然有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可以达到8.1个月。 2年免疫治疗的生存期与无限期免疫治疗相似 局部晚期直肠癌,或能免受放疗之苦 新辅助盆腔放化疗一直是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标准治疗方法,可以将盆腔复发风险降到10%以下。然而,盆腔放疗也会带来很多副作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次ASCO上的PROSPECT研究就尝试在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新辅助治疗中,去掉放疗,仅使用化疗[4]。研究共纳入1194名患者,其中597人采用新辅助放化疗,597人采用FOLFOX方案新辅助化疗,之后行全肠系膜切除术。 数据截止时,放化疗组5年无病生存率78.6%,而化疗组为80.8%,达到了预先设定的非劣效性标准。在5年总生存率、5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R0切除率、病理完全缓解率等其它指标上,两组患者也没有显著差异。 新辅助放化疗和新辅助化疗的无病生存期相近 癌症治疗从来不是用药越多越好,合适才是最重要的。过度的治疗不但会造成更多的副作用,还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毒性”。期待将来能有更多降阶梯治疗的研究,为癌症患者的身体和钱包双重减负。 参考文献: [1]. https://meetings.asco.org/abstracts-presentations/219848 [2]. https://meetings.asco.org/abstracts-presentations/226461 [3]. https://meetings.asco.org/abstracts-presentations/218942 [4]. https://meetings.asco.org/abstracts-presentations/219804  

小D
「一秒终结癌细胞」的质子FLASH疗法来了!“高大上”的质子放疗与常规放疗到底有多大差距

「一秒终结癌细胞」的质子FLASH疗法来了!“高大上”的质子放疗与常规放疗到底有多大差距

英文单词「FLASH」,中文翻译后是“闪电”的意思。 而随着癌症最新放疗技术——质子放疗的不断技术革新,FLASH又拥有了全新的含义: 近期,癌症质子放疗器械的重要研究机构之一,瓦里安公司宣布: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其质子放射治疗新疗法:FLASH闪射疗法的临床研究FAST-02,用于治疗症状性骨转移癌的人体临床试验,以推进Flash闪射疗法的临床研究计划。 在FAST-02以前,研究者们已经开始了FAST-01临床试验。这是全球首个FLASH闪射疗法的人体临床试验,其研究数据支持了此次FAST-02临床试验的申请。 关于质子FLASH「闪疗」疗法 关于质子治疗,我们都知道它是一种技术更为领先的癌症放疗手段。下图可以很清楚的解释质子治疗相较于常规放疗的优势: 质子治疗的特点是存在一个“布拉格峰”,在治疗粒子束经过人体皮肤及正常组织时能量较小,但在抵达肿瘤病灶的时候能量突然增强(上图蓝色部分射线)。 这样做的优势在于:质子治疗可以对人体正常组织的伤害更小,同时在肿瘤靶区拥有更高剂量的射线,实现对肿瘤的“定点爆破”。   而此次实现疗法的突破的质子闪射疗法,则是将质子束的特质发挥到了极致: FLASH放射治疗,是一种能在几分之一秒内完成肿瘤放疗的前沿技术。 它最突出的特点是:可以在单位时间给予肿瘤治疗的剂量,比传统放疗单位时间的剂量要高300倍以上。 在常规放疗中,一次姑息性放疗的剂量通常大于36Gy,需要进行约10-15次放疗;一次根治性放疗的剂量通常大于60Gy,需进行约15-25次放疗。 而在此前开展的FAST-01临床试验中,患者接受了每秒≥40Gy速度的放疗,在十分之三秒内即完成了整个放疗的治疗疗程,相比传统放疗而言大大提升了治疗效率。在参与临床的10名患者中,有7人疼痛大幅缓解或完全缓解,与传统放疗类似。 这样超短时间超高剂量的方式,诱发了一种被称为FLASH效应的现象,而FLASH效应让放疗期间可能对肿瘤周围正常组织造成的伤害减少,同时可以有效灭杀肿瘤组织癌细胞。 当然,目前仅有10人的临床数据太过于单薄,我们期待看到质子FLASH闪疗技术更成熟的临床数据,以支撑质子闪疗疗法带来更优异的临床数据的结论,帮助患者们对抗癌症。 现阶段,不推荐盲目追求「高大上」的放疗方式 看完关于闪疗临床试验的信息,相信很多患友们都心动了:这么「高大上」的治疗方式,一定比常规的放疗疗法效果好很多!从而盲目追求使用质子放疗。 但结论真的是这样吗? 事实上,伽马刀,射波刀,托姆刀,锋速刀……一直到最高大上的质子刀,本质上都是放射治疗(放疗),也就是用放射线来杀灭癌细胞的手段。他们的区别在于: 01 最常见的普通放疗,一般释放出来的是光子,也就是用高能量的光子线来杀伤癌细胞,一个完整的疗程,通常需要花费5万元左右,纳入国家医保; 02 伽马刀、托姆刀、射波刀释放出来的也是光子,只是所采用的机器不同,单次能量更大、定位更精准,收费在10万元上下,未必能医保报销; 03 质子放疗,释放出来的是质子,重离子放疗,释放出来的是重离子,有一定质量又带正电荷的质子重离子获得高能量高速度后,会形成所谓的布拉格峰,让抗癌的能量精准地释放在肿瘤组织内部,对周围的正常组织影响很小,不过这样的高大上放疗,目前收费30万左右,全自费。 说完它们的区别,病友们心中最大、最实在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30万全自费的质子重离子放疗和4、5万的常规放疗,到底疗效和副作用上,有多大的差异?天壤之别还是微如毫毛?   先告诉大家答案:在目前绝大多数情况下,质子重离子放疗与常规放疗的疗效相似,副作用一定程度降低。   这个结论,可不是个人经验或者信口开河,而是有多份权威数据支持。   早在2016年,国际放疗学界顶尖学术期刊,欧洲肿瘤放疗学会的官方期刊就报道过一组病例对照研究的成果,利用质子重离子放疗和常规的调强放疗分别治疗头颈部鳞癌,前者是50例病例,后者是100例年龄、性别、种族、疾病严重程度相匹配的病例。   结果显示:两种放疗模式下患者的无疾病进展生成期和总生存期毫无差异。 但接受质子重离子放疗的头颈部鳞癌患者由于放疗导致的口腔黏膜炎症、吞咽困难、管腔狭窄等不良反应的患者比例明显下降(从24.7%下降到了8.0%);而其他不良反应,比如口腔黏膜炎、口干、体重下降、乏力等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是:质子治疗并没有提升疗效,但显著降低了放疗的副作用。 当然,可能有读者会认为:上述研究只纳入了150例患者,且只有头颈部鳞癌一个癌种,不具有广泛的说服力。 2020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的James M Metz教授团队就提供了另外一份包含1483例病例、涵盖几乎所有常见肿瘤的对比研究。1092名患者接受常规的调强放疗,391名患者接受了质子重离子放疗。 结果显示:两组中位无疾病进展生成期、总生存期没有统计学差异;质子重离子放疗组90天内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下降(3级及3级以上严重副作用发生率由27.6%降低到11.5%;2级及2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从84.8%下降到74.2%)。 综上所述,在绝大多数常见癌症、常见情况下,质子重离子放疗和常规放疗的疗效几乎是一样的,不过前者可以一定程度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至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幅度是否划算,各位病友见仁见智了。   不过,在一些特殊癌症(比如腺样囊性癌)和特殊部位(比如靠近脑干、累及脊髓等)的放疗,质子重离子有独特的优势。   近日,顶级医学期刊JCO杂志就公布了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在实体瘤脑膜转移的患者中,对比质子重离子放疗和常规调强放疗的疗效,两组分别有42例和21例患者。   结果显示:质子重离子放疗组脑部无疾病进展生成时间明显更长(2.3个月对比7.5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也更长(6.0个月对比9.9个月)。   脑部和脊髓,毕竟是人体最金贵的器官,这种特殊的部位采取质子重离子治疗,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当然,最后我们也期待质子治疗的全新技术——FLASH闪疗能在临床数据中取得更多更好的临床数据,为患者们带来实际的帮助! […]

小D
国人抗癌10大误区【5】:对于放疗,误解太深

国人抗癌10大误区【5】:对于放疗,误解太深

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就是利用射线,来定点清除肿瘤,是和外科手术、药物治疗并列的三大主流抗癌手段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曾经做过大规模统计,被治愈的恶性肿瘤患者里,70%-80%的患者是通过手术切除实现治愈的,15%左右的患者是通过放疗实现治愈的,而单纯通过药物实现治愈的患者仅为5%左右。另一方面,在全部恶性肿瘤患者的全程治疗过程中,大约70%的患者需要用到放疗。 对于如此重要的一种抗癌手段,国人却充满了误解,有的甚至因为这种误解白白错过了根治的机会,从而为自己的无知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本文将梳理其中最主要的几大误区,以飨读者。 首先,很多病友搞不清楚放疗科和放射科,以为两者是一回事。 放疗科是利用射线杀灭肿瘤、提供抗癌治疗的科室。而放射科,有时候也被称为影像科,通俗地讲,是给病人拍片子(CT、MRI等)的科室,绝大多数情况下,放射科不提供治疗,能给病人提供治疗的是放疗科。 其次,很多病友觉得肿瘤一旦不能手术切除了,就一定是晚期了,就一定没有治愈可能性了,就一定死马当活马医了。这种想法大错特错: 01 首先,对于部分特殊位置、特殊病例类型的癌症,手术本身就不是首选的治疗方案,反而放疗是这类癌症的首选的、治愈性的治疗手段。 比如鼻咽癌,早中期鼻咽癌最佳的治疗方案就是放疗或者放化疗,治愈率高达百分之七八十以上,马来西亚羽毛球名将李宗伟就是通过放疗基本实现了治愈鼻咽癌的目标。 比如小细胞肺癌,除了极少数I期的患者,绝大多数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首先的治疗方案就是放化疗,5年的生存率也可以达到30%(其中相当一部分患者是临床治愈状态)。 02 其次,对于一部分局部晚期(3期)实体瘤,比如非小细胞肺癌、食管癌等,外科手术配合术前(或者)术后的化疗,其治愈率、5年生存率,其实和根治性放化疗没有差异,而副作用方面各有千秋。 也就是这类局部晚期的实体瘤,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和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疗效是一样的。这个结论,其实早在十几二十年前就被反复证明过。 比如2009年《柳叶刀》杂志上公布的一项国际多中心3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对于3期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性放化疗的疗效,不差于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396名患者入组,1:1随机分组,手术组的中位总生存时间为23.6个月,放化疗组是22.2个月,两组无统计学差异,下图的生存曲线也是完全交叉在一起。类似的结论已经被至少四五个大型3期临床试验反复证实。 03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对于一部分早期癌症,其实精准的立体定向放疗、质子重离子放疗,其治愈率堪比手术,且副作用更小。这部分咚咚之前已经介绍过,欢迎复习:早期癌症不用开刀,也能治愈:方法还不少 04 此外,对于一部分局部晚期的实体瘤,比如食管癌、直肠癌、头颈部鳞癌等,手术之前先接受一段时间的放化疗,让肿瘤退缩,让远处微小转移灶被杀灭,然后再开刀,不仅可以保住一些原本无法保住的重要器官(比如声带,比如肛门),而且可以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因此,国内外,已经把术前放化疗,然后再安排手术,列为局部晚期直肠癌、食管癌、头颈部鳞癌的首选治疗。 05 最后,对于一部分寡转移的晚期实体瘤患者,精准的立体定向放疗,不再是姑息减症性质的佐料,而是有望显著提高疗效、甚至帮助一小部分患者实现临床治愈的主力军(详见:价廉物美的立体定向放疗:治愈寡转移、增敏PD1)。     最后一个主要的误解,是关于放疗的副作用。   部分病友对射线十分恐惧,一想到射线就联想到辐射,一想到辐射就联想到核辐射,感觉一下子就要把全人类干翻的样子。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惊慌:   首先,目前广泛使用的是外放疗技术(粒子植入、宫颈癌的腔内放疗除外),言外之意,发射射线的放射源是深埋在地下的,病人只有在放疗机房里的那两三分钟内才接受到射线照射,当病人从机器上爬下来的时候,他的身上并不携带放射性物质,因此不会对周边的人产生影响;   其次,对于病人本人而言,目前的放疗技术都是图像引导和反复验证后的精准放疗,也就是射线绝大多数只照射到肿瘤部位,误差精准度在几个毫米之间,几个毫米尤其是几个厘米之外的正常组织和器官,受到的射线照射,是非常小的。   从近二十年来几百上千个前瞻性临床试验、几十上百万接受放疗的病人数据的汇总和统计,可以知道,放疗导致的有症状的重要器官损伤,比如放射性脑坏死、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肝炎、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率一般都在10%-20%,而3-4级较为严重的放射性损伤的发生率一般都低于5%——作为对照,日常使用的双药化疗,3-4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一般都在50%上下(当然,化疗导致的严重不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为主,目前已经有较好的办法可以应对)。 此外,不管是放疗,还是化疗,治疗相关的死亡,发生率一般都在1%-2%以下,在实施放化疗之前,主管医生也会科学评估患者的耐受性,不可能硬着头皮让肿瘤病友白白去冒险。 综上所述,其实放疗导致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是远低于化疗的,绝大多数患者对放疗是可以耐受的。少数患者由于担心放疗的副作用,而放弃了这样一种重要的局部治疗手段,实属因噎废食、得不偿失。     参考文献: [1]. Radiotherapy plus Chemotherapy with or without Surgical Resection for Stage III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Lancet. 2009 Aug […]

小D
“癌症治愈8年,我的人生天翻地覆”

“癌症治愈8年,我的人生天翻地覆”

“相见亦无事,别后常忆君”,这是冯唐的一句诗。 亦可形容治愈患者的玄妙心境。他们已治愈多年,每次定期复查几乎无大恙,但只有见到张小建教授才觉妥帖、放心,想听张教授说一句“状态很好,继续保持,加油”! 这一次是位30多岁的不幸又幸运的小伙子。不幸患癌,幸运治愈!年轻人患癌,人生将有哪些重大改变?想听他的治愈故事和心得体会吗? 嗨,我是来自黑龙江的鹿原。肿瘤治愈8年,永远保持热爱,奔赴另一场山海!祝您也早日康复!                                ——2023年2月1日 10:09 鹿原 以上是肿瘤治愈8年的鹿原的励志赠言,希望可以给身处困境的你带来力量! 01 CT照出11公分的巨大阴影 鹿原是一名东北公务员。2015年,他29岁,被提拔为科员,可谓年轻有为。 夏天的一个夜晚,加班赶材料之后,鹿原发觉肩背痛,肩胛骨那有牵拉的感觉。他以为是伏案太久,或被空调冷风吹到产生的不适,没太在意。过了俩月,他拍了个胸片,未发现异常,但肩背痛一直隐隐发作。 鹿原觉得胸部可能有问题,就此事咨询了一位当医生的同学。同学解释说,胸片显示的是二维的混合图像,心、肺等重叠在一起,建议再做个胸部CT,以便精准分辨。第二天,鹿原就去医院做了CT检查,医生发现纵膈有一巨大阴影,直径高达11CM,可能是恶性肿瘤。 鹿原慌了,一时不知所措。 02 是否手术,慎思量! 失眠了一晚,认真思量下,鹿原觉得避免误诊是治疗的前提,先对肿瘤做精准诊断,再行治疗。于是转到上海,在胸科医院做了活检,明确病理为纵膈精原细胞瘤。 医生告诉鹿原,纵膈精原细胞瘤是起源于睾丸原始生殖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此肿瘤发生于纵膈位置,即位于人体双侧胸腔之间,在胸腔正中偏左,胸骨之后的正后方位置。 按鹿原肿瘤的情况,如果是手术治疗,需要开胸,对正常器官组织破坏多、恢复期长,对以后生活的影响较大。此外,纵膈内有大血管、气管、主支气管、食管、大量的脂肪、神经、淋巴管组织,手术如果不容易切除干净,易出现术后的并发症。医生建议其尝试其他的治疗方式,比如放化疗。 03 放疗起神效,巨大肿瘤消失! 在熟人的介绍下,鹿原找到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小建教授处。张教授看完病理报告,不像有些医生一声不发,而是及时安慰鹿原不要担心,说放化疗后就可让肿瘤明显缩小。 鹿原心里忐忑,暗暗想着不动手术,11CM的肿瘤能缩小多少呢?没想到刚治疗至第二疗程,肿瘤就已缩小了一半,之前的胸痛也消失。等放疗完毕,肿瘤病灶已基本消失。从发现到治疗完毕,仅半年时间,简直太让人振奋了。鹿原激动地对陪诊的父母说:“张教授的治疗太给力了,你们是我的父母,他是我的再生父母!” 不仅仅是肉体的治愈,鹿原回忆起治疗过程,说“灵魂竟也被治愈了”。放化疗过程中,鹿原掉发严重,几乎都掉光了,极度焦虑。张小建教授安慰说:“掉发是正常现象,不用太在意外表的变化,现在需要关注的是病情本身。以后头发会再长的!”果然如张教授所言,8年之后,鹿原到上海美中嘉和肿瘤门诊部找张小建教授复查时,鹿原摸了摸头上浓密的头发,笑着说“头发和我的生命一样顽强重生”。 鹿原感慨说:“现在37岁,接近40不惑的年龄。经历了大病一场,抽丝剥茧,之前一直忙着赶路,忘了看看目的地,也忘了问自己要什么,现在不执着,不强求,眼界放开,也算开悟了。” “现在流行一个词——‘虾系剧’,即去头之后,非常好看。我觉得我拿的也是‘虾系’人生的剧本,肿瘤治愈之后,活得更通透了。” 04 涅槃重生后,有何启发? 对于抗癌成功,鹿原有以下经验分享: 1)相信医生,不要扰乱治疗。很多患者会上网查资料,看非专业人士的分享,然后产生众多疑虑,并去咨询和打乱医生的治疗计划。其实,个体有很多不同的情况,也无法照搬,所以请相信医生的专业能力。认准张小建教授,他给我坚持治疗的勇气和信心,减少不必要的焦虑。 2)保持作息规律。鹿原说之前因为年轻,总是熬夜加班,现在只要10:30后,就关灯休息。 3)不必争强好胜,保持平常心。之前可能争强好胜,很多事情放不下。现在体会到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性格不同,想法自然也不同,能够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不仅是工作上,在朋友和家人的相处中,也能体谅到对方的不容易。也感谢单位和组织上的照顾,并未在工作上给予太多重压。 4)心念疾苦,致力慈善。众生皆苦,患癌后看了很多哲学方面的书籍,从宇宙和天地的角度,观自己,观天地,看人生,帮助其他病友,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做一些慈善。希望他们勇敢面对,战胜顽疾。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愿早日攻克癌症!

玉米
联合治疗,放疗前后是否暂停靶向或免疫治疗用药呢?

联合治疗,放疗前后是否暂停靶向或免疫治疗用药呢?

放疗是放射治疗的简称,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与手术、药物治疗一起构成肿瘤治疗的三大手段,放疗被誉为“隐形的手术刀”。治疗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将放射线的剂量集中到病变内,杀灭肿瘤细胞,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邻近的正常组织和器官。据统计,约65%~75%的肿瘤患者在其治疗的过程中接受过放疗。所以,正确使用放疗非常重要。 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是抗肿瘤药物高速发展的优秀产物,从对细胞的广泛杀伤,发展到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的治疗方式。在抗肿瘤治疗逐渐进入靶向和免疫治疗的时代,放射治疗迎来了新的生命。 近些年,研究者们开始注意到,相比单独使用放疗或免疫治疗,两者联合可以导致更有效的抗肿瘤反应。 那么,如果是联合治疗,在放疗前后是否应该暂停靶向或免疫治疗用药呢?怎么样的治疗策略能够减轻临床潜在毒性? 这篇综述即将回答这个问题。文章标题为:Safety and Tolerability of Metastasis-Directed Radiation Therapy in the Era of Evolving Systemic, Immune, and Targeted Therapies。 从1946年到2021年8月,作者通过PubMed和Medline进行了全面的文献检索,共筛选了1022篇文章,其中130篇符合综述的预定标准。 文章分析结果显示: 1. BRAF和MEK抑制剂 BRAF 抑制剂与放疗联合使用时,最常报告的副作用是皮炎,发生在放疗期间或放疗后 7 天内。所有CTCAE3级毒性均发生在同时给予BRAF抑制剂或当给予大剂量放疗时在放疗后2天内。 MEK 抑制剂经常与达拉非尼联合使用,该药物单独与常规放疗联合使用时未见毒性报告。基于之前概述的数据,在放疗前后3天暂停使用BRAF抑制剂主要考虑是为了避免皮肤毒性。没有足够的已发表数据来提供MEK抑制剂的建议。曲美替尼的放疗前1至2天停用可能就足够了。 2. EGFR和ALK抑制剂 EGFR和ALK抑制剂与放疗联合主要是用于治疗头颈部、结直肠癌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有报道当肺在放疗范围内的时候,ALK- TKI 可能回增强肺损伤。 大多数证据显示:西妥昔单抗联合根治性常规分次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头颈部肿瘤报告了 CTCAE 3 级或更高皮肤反应的风险为 6%-36%,与顺铂相比,西妥昔单抗可显著增加皮肤反应。 常规分次放疗与厄洛替尼和吉非替尼联合使用的作用,报告了 CTCAE 级 ≤3 级与恶心、皮肤、食管炎和肺炎相关的毒性。SBRT 和超分割姑息性放疗同时使用厄洛替尼或克唑替尼治疗胃肠道癌的不同转移部位,且未报告 CTCAE 3 级或更高毒性。 西妥昔单抗建议在放射治疗的一周内停药。据报道,埃罗替尼和吉非替尼在常规分次放疗中是安全的,但在姑息性/转移导向型放疗的情况下,如果没有支持性数据,建议在开始放疗前1至2天停药。由于缺乏前瞻性数据,应谨慎使用克唑替尼或奥西替尼联合放疗,并建议停药时间至少为2天。在放射线传递到肺部的情况下,应注意肺剂量测定,特别是在间质性肺炎患者。 3. 抗血管生长因子抑制剂 在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的患者中,胃肠道穿孔的发病率为 1%,相关死亡率为 […]

玉米
国人抗癌10大误区【4】:晚期肿瘤,只能用药

国人抗癌10大误区【4】:晚期肿瘤,只能用药

肿瘤的治疗,首先要区分病理和分期。病理诊断主要是搞清楚性质,到底是不是癌,如果是癌,属于哪一种类型的癌;分期主要是搞清楚严重程度,早期、中期、晚期,治疗原则不同,患者平均生存期也截然不同。   截至目前,对于绝大多数晚期(也就是已经出现远处器官转移的4期)实体瘤患者,彻底治愈的希望还是不大的,5年生存率,总体而言也偏低。   对于这类患者,绝大多数时候,主要的治疗手段就是药物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抗血管生成药物等——这原本是学术界和病友圈,都一致认可的抗癌常识。但是,凡事都不能太绝对,部分晚期癌症病友走了极端,以为只能打针吃药,白白错过了其他有效治疗的良机,从而使生存率大幅下降。   事实上,除了药物治疗,各类局部治疗(手术、放疗、射频消融、介入和冷冻等)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也大有用武之地,有时候甚至可以发挥“起死回生”的作用。总体而言,局部治疗在晚期癌友身上,可以发挥作用的场景,主要有三大类:   01 处理急症和缓解症状 肿瘤不断长大,压迫神经和血管、堵塞空腔脏器(比如食管、胃、肠道等)、瘫痪正常器官(比如心脏、肝脏和肾脏等),从而可能导致一系列的急症,如肠梗阻、大出血、椎体病理性骨折导致截瘫等。 当晚期实体瘤患者出现上述急症的时候,一般都需要立即接受相应的局部治疗,从而缓解症状、挽救生命。 比如针对肠梗阻的造瘘手术、针对大出血的介入栓塞、针对病理性骨折的放射治疗等,这些恰当的局部治疗,不仅可以让晚期实体瘤患者度过危机,更重要的是可以让病友获得接受全身药物规范治疗和长期生存的机会。 针对各类肿瘤急症,部分肿瘤病友存在一个误区:肿瘤已经导致这么严重的症状了,又是肠梗阻、又是大出血、又是半身截瘫之类的,是不是意味着病情已经完全失控,只能坐以待毙了?这时候再接受各种有创伤的手术、介入之类的治疗,是不是徒增患者的痛苦,毫无意义?是不是应该直接放弃治疗,回家算了?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比如,近期一项前瞻性临床试验数据显示:立体定向放疗用于合并剧烈疼痛的椎体转移,57位患者入组,治疗后82%的患者疼痛明显缓解,而且绝大多数患者疼痛的控制可以维持5年以上,配合后续积极合理的药物治疗后,这批患者的5年生存率依然有21%。 再如,姑息性放疗用于合并慢性出血性的晚期胃癌,这类患者由于肿瘤较大侵犯微小血管,一直在慢慢出血,但是由于肿瘤扩散转移很多,无法接受手术切除;此外,由于肿瘤侵犯的血管都是末梢的微小血管(否则就不是慢性失血了,而是急性大出血了),介入栓塞也无法开展——这时候,姑息性放疗是一种可行性的备选方案(对于这类消化道肿瘤慢性出血、肺部肿瘤慢性出血的病人,放疗是其中一个治疗手段,很多病友不知道)。今年《胃癌》杂志公布的一项前瞻性数据显示:55名患者入组,接受姑息性放疗,2个月的时候有56%的患者出血被止住,4个月的时候有78%的患者出血被止住,8个月的时候有90%的患者出血被止住。 02 寡转移 晚期癌症患者,假如全身转移的病灶并不多(转移的器官数不超过3个,转移的病灶总数不超过5个),合理的药物治疗搭配积极的局部治疗(手术、放疗、射频等),是有望让部分病友获得长期生存甚至临床治愈的。 关于这个概念,咚咚已经做过多次的科普,强烈建议大家温故而知新:   ○ 同是晚期癌症,为何这类患者可以“治愈”? ○ 价廉物美的立体定向放疗:治愈寡转移、增敏PD1   这方面的数据,其实最近几年是呈现井喷式的报道,各大癌种、各种局部治疗手段,只要是寡转移状态,几乎屡试不爽。 比如,就在去年年底,《柳叶刀.肿瘤学》杂志又公布了一项重磅研究,肾癌术后出现寡转移的患者,对寡转移的病灶进行积极的立体定向放疗,可以让相当一部分患者获得又一次长期的稳定,从而推迟甚至不需要使用额外的药物治疗。 这项研究一共入组了30个受试者,接受立体定向放疗后,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为22.7个月(1年的无疾病进展生存率为64%),也就是说肾癌术后出现寡转移的病人,接受立体定向放疗后,平均可以维持近2年(疗效维持时间较长的一部分病人已经维持超过3年),这段时间不用打针吃药,照样维持的很好,等再出现问题的时候,再考虑接受合适的药物治疗(药物一直都在更新换代,晚一点上药物治疗,还有机会用上更好的治疗方案;现阶段晚期肾癌一线治疗要么是双免疫治疗,要么是PD-1抑制剂联合TKI药物治疗)。 03 经动脉持续泵入化疗 第三种情况,是近年来日益开展起来的经动脉持续泵入化疗。绝大多数药物治疗,传统上,要么是口服,要么是静脉输液,均是作用于全身的。但是,利用介入的手段,直接将化疗药物在肿瘤的局部进行释放,可以更精准地打击癌症,从而在理论上做到减毒增效。 这方面,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教授们在肝癌里积累了广泛的经验,论文在国际学术舞台宣读并发表在国际同行认可的学术杂志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咚咚2年前就做过报道:经肝动脉灌注化疗:安全高效,国内外频传喜讯 除了上述已经公布过的数据,不久前赵明教授团队再次在《JCO》上发布晚期肝癌一线治疗的3期随机对照数据,一组是经典的索拉菲尼靶向治疗,一组是经肝动脉泵入化疗,结果显示:经肝动脉泵入化疗这一组,中位总生存期明显更长,从8.2个月延长到了13.9个月。更难能可贵的是,130个接受了经动脉泵入化疗的病人中有16个病人肿瘤明显退缩、降期,从而争取到了包括手术、射频消融在内的根治性局部治疗的机会,这部分患者后续经过积极的根治性治疗后,1年的生存率高达94%,其中部分病人有望实现长期生存。     参考文献: [1]. Long-Term Results of Dose-Intensified Fractionated 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 (SBRT) for Painful Spinal Metastases. Int J […]

小D
肿瘤治疗之皮肤不良反应处理小贴士

肿瘤治疗之皮肤不良反应处理小贴士

肿瘤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可能影响人体几乎所有的器官,而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往往首当其冲。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免疫治疗、靶向治疗、放射治疗等,都难免引起一些皮肤不良反应,如皮疹、干燥症、瘙痒症和手足综合征。有调查显示:80%的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都会出现皮肤不良反应, 尽管绝大多数皮肤问题都不足以致命,但它的存在及发展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导致肿瘤治疗的中断或终止。 PART 01 常见皮肤不良反应? PART 02 如何应对皮肤不良反应? 常规护理: 药物治疗: 由于外用药可直接作用于皮肤病变部位,显效迅速,常用预防、缓解皮肤不良反应。但临床上患者对于皮肤外用药的具体使用方法、用量往往并不熟悉。为便于理解记忆,简单把外用药分为药膏、药水两类。 药膏: 膏类药物的涂药量,推荐采用指尖单位法。一个指尖单位,是指挤出的药膏能覆盖食指指尖到第一节关节(长度2.5~3厘米),约合0.5克的药量,可涂2个手掌大小的皮疹面积。由于皮肤对药物的吸收能力有限,所以涂药量应适宜,并非越多越好。 用法:涂抹药膏时,可先将药膏挤在手指的指腹上,再将药膏在皮损区域抹开,然后轻轻打圈按摩,扩展到皮损以外3毫米到5毫米的区域即可,把药物揉入皮损,直至皮疹表面看不见药膏,便于尽快吸收起作用。由于药膏作用持久,每天早晚各用1次即可。 一般不建议用棉签涂抹药膏,一是棉签会沾附药膏,易使实际用量不足,疗效下降;二是难以起到吸收增效作用。 药水: 使用药水前,应先将液体摇匀,用小药刷或清洁手掌蘸取适量药液,轻轻涂在病损皮肤上。若用于头部治疗,可先洗净头发,再蘸取适量药液,涂抹于头皮上,按摩至吸收。 由于液体容易挥发而降低疗效,药水用药次数相对要多一些,一般每3h涂抹1次。 药水和药膏同时使用时,一般药水后药膏。 用药注意事项: 1. 用药物前皮肤准备:对脓性分泌物多或创面较大的皮损患处,应先用生理盐水或聚维酮碘棉球清洗后再涂药;有毛发的部位用药前应先剃去毛发,然后上药。 2. 两次间隔用药中,乳膏、软膏交替时不需要清洗皮肤;洗剂、酊剂、粉剂交替时可用温水清洗皮肤;泥膏、油膏交替用药时,可用植物油或液状石蜡浸泡后再轻轻揩去。 3. 当需要在同一皮损部位涂抹2种以上外用药时,建议涂完一种药膏后,间隔约2小时,再涂另一种药膏。如果药水与药膏都需要涂抹,应先涂药液,待药液干后,再抹药膏。涂完药膏后,最好让药膏停留2小时以上,最少不能少于半小时。 4. 不宜用热水和肥皂清洗,更不可强行剥离药物层。 5. 建议过敏体质患友在用药前进行皮肤过敏测试。 6. 软膏不用于糜烂、渗出或有水疱的皮肤处,否则会造成皮损炎症加重。 7. 皮质激素类外用药切勿自行长期使用。所以最好还是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一般只需每日1次涂患处即可,且不可长期连续使用。 8. 过期的外用药或者开启后已经超过4周的外用制剂应停止使用。 9. 外用药贮存条件应适当,谨遵说明书。其中:生物制剂如贝复济(主要成分为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应贮存在2~8℃环境中,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药物疗效大幅度降低甚至失效。含凡士林的软膏、乳膏受温度影响较大,存放时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室温较高时会发生成分迁移,室温较低时涂展性差。经常有患友冬天会问我们20%尿素,为什么你们的药那么硬啊?原因是存放温度过低导致的。遇到这种情况,可以适当用温水适当泡一下药膏,避免热水。此外,注意不能将冷藏药品放到冷冻环境中存放。低温会造成膏体乳化不均匀,甚至发生化学变化(有时会增加有害杂质)而失效。含有机溶剂的药水,要注意瓶身密闭性,存放在阴凉干燥处,否则溶剂会很容易挥发,影响药效。   参考文献 [1]万梦婕,唐梅娟,杨晓阳.抗肿瘤药物皮肤不良反应表现[J].实用肿瘤杂志,2021,36(01):94-97. [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环境与职业性皮肤病学组.规范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专家共识[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5,48(02):73-7 [3]杨艳利,宁亮,宋宝美.特瑞普利单抗治疗相关性皮肤不良反应的护理[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0,6(06):137-139.

玉米
进博新品 | 实时追踪肿瘤变化的放疗设备

进博新品 | 实时追踪肿瘤变化的放疗设备

产品名称:Elekta Unity 医科达放疗设备。图自医科达 放疗是肿瘤治疗的三大手段之一。Elekta Unity突破性的将1.5T高场磁共振成像和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进行完美融合,让医生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能够利用磁共振呈现的高清影像,对肿瘤和周围组织进行观察,实时追踪肿瘤运动和变化,并根据肿瘤变化实时调整治疗实施,在治疗后可对当次治疗效果进行生物学评估。自2020年4月治疗肿瘤患者以来,Elekta Unity至今累计治疗超1000位中国肿瘤患者。 点评专家: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主任李晔雄:磁共振加速器是一个创新性的里程碑式的放射治疗设备,实现精准治疗同时也可以实现自适应治疗。特别是对软组织肿瘤分辨率的提高,可以对恶性肿瘤如肝癌、前列腺癌等做精准放射治疗。

玉米
了解肝细胞癌(中):HCC的局部治疗

了解肝细胞癌(中):HCC的局部治疗

HCC患者往往预后较差。肝癌外科治疗是肝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重要手段,但是仅有少数患者确诊时具有手术或肝移植的机会。对于不可切除的肝癌,术前可行 TACE、外放疗等获得降期后再行切除。本期将根据CSCO以及国际指南,概述包括外科治疗内的肝细胞癌局部治疗。 01 肝切除术 在目前的临床实践中,手术治疗如根治性肝切除术仍然是HCC患者的首选治疗,切除后5年生存率可达到50%-68%。 切除术的适应症包括无血管侵犯的单叶肿瘤和无肝硬化的肝转移。根据Child-Pugh评分标准,Child-Pugh A类患者适合接受部分肝切除术,Child-Pugh C类患者由于肝切除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的风险较高而不适合切除术。 切除后预计保留的肝体积是肝切除术患者的一个重要因素。剩余肝实质的最小安全量为总数量的20%至40%。在肝切除术的准备过程中,门静脉栓塞(PVE)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诱导残肝肥大,而不引起肝功能障碍。与PVE相比,结合肝分割和门静脉结扎进行分期肝切除术具有更显著和更快的再生能力,但与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从肿瘤学的角度来看,当肿瘤侵犯门静脉节段性分支或有卫星病变时,建议进行解剖切除。超声有助于肿瘤血管的检测和术前影像学检查或术中遗漏的病变。多数时候,解剖切除比非解剖切除具有更好的无复发生存率。 不幸的是,不是所有接受切除治疗的患者都能得到彻底治愈。肝切除术后5年的复发率约为50%-70%。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血管侵犯、多灶性肿瘤和术前高甲胎蛋白水平。微血管侵犯与5年复发率高达50%至60%相关。大约80%的复发性病变发生在肝脏。复发高峰集中在两个时间点:第一个高峰发生在切除后1年左右,第二个高峰发生在切除后4-5年。只有15%的复发性肿瘤可以被切除。目前,辅助疗法在预防复发方面的益处尚未得到证实。 02 肝移植 如果HCC因肝功能受损、严重的门静脉高压症或肿瘤位置而被认为无法切除,则需要进行肝移植。肿瘤应符合米兰标准,根据影像学研究,包括单个肿瘤≤5厘米或2-3个肿瘤≤3厘米,无主要血管侵犯或肝外肿瘤扩散。符合米兰标准的肝移植患者的4年生存率为75%,无复发生存率为83%。米兰标准已被UNOS采用,作为已故供肝移植的纳入标准。它还被美国肝病研究协会、欧洲肝脏研究协会指南和国际HCC共识会议所采用。UNOS数据显示,根据米兰标准,接受肝移植的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61%。 然而由于器官需求量和可移植器官的利用性间的不平衡,肝细胞癌患者通常需要等待6到9个月直到他们接受肝脏移植。期间为避免肿瘤进展,患者同时接受治疗等待移植,这被称为桥接疗法。个别患者也可能接受治疗治疗减少肿瘤肿块以满足一个特殊的移植的标准,这被称为缩小规模或降级。最常见的应用桥接疗法是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但也使用消融和放疗。 03 消融术 热消融术推荐人群为早期肝细胞癌患者(≤2cm),以及由于解剖原因条件不合适手术的2-4cm病变患者。射频消融术(RFA)是一种最常用的治疗肝细胞癌的消融技术。这种技术对肿瘤组织造成热损伤,实现组织坏死。消融温度通常保持在50-100°C之间 ,单位肿瘤体积消融时间为4-6 min。对于大多数指南推荐接受射频消融术的单个肿瘤小于2 cm的患者,在1-2次治疗后即可实现70-90%的反应率。 微波消融术(MWA)最初是为了帮助实现术中止血而开发。与射频消融相比,MWA的优势包括更高的消融温度、更短的介入时间和克服热汇效应,这些优势使MWA取代射频消融成为早期肝细胞癌的首选消融技术。最近产生一种治疗趋势,将局部消融结合其他局部区域治疗(如TACE-RFA),以及放射治疗和免疫治疗。 04 经肝动脉介入治疗 由于肝细胞癌肿瘤血管依赖性高,而大部分血供来自肝动脉,因此经肝动脉介入治疗成为了中期肝细胞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并且可用于将肿瘤降级为手术治疗,或作为手术肿瘤切除、肝移植的桥接疗法,以及用于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的姑息治疗。动脉内介入治疗包括主要包括肝动脉栓塞(TAE)、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 和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 TAE注射100-500微米大小的颗粒,不依靠化疗药物仅依赖于肿瘤血管供应的闭塞,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栓塞引起的缺血性损伤足以导致肿瘤细胞死亡。TAE的支持者认为,TACE化疗药物的配合会导致不必要的毒性。 开创性的TACE研究从2002年开始,随机分配患者接受cTACE、TAE或安慰剂,当研究显示cTACE与安慰剂相比有生存益处时,就停止了治疗。虽然TAE也显示了生存益处,但该研究在达到显著性之前就停止了。因此,该研究无法得出关于TAE的结论。自该研究发表以来,cTACE一直被认为是中期疾病的国际护理标准,生存期从20个月到36个月。为了更好地标准化药物给药和减少栓栓后综合征,DEB-TACE被开发出来,以确保更持续和肿瘤特异性的给药。 放射栓塞的技术方法与其他动脉内治疗方法相同,即通过肝动脉途径注射治疗。虽然传统材料动脉内治疗的作用机制包括缺血以及化疗,但放射栓塞依赖于输送40微米大小的辐射颗粒,而没有缺血或肝动脉血流量的改变。 05 放疗 肝细胞癌的主要放疗技术有立体定向体放疗(SBRT)、质子治疗和间质近距离放疗。这些策略的局部精确性允许高肿瘤剂量,并降低辐射诱发肝病的风险。许多关于SBRT在肝细胞癌中的小型前瞻性研究报道,治疗后1年的局部控制率为75-95%这些数据得到了大型队列研究和回顾性研究的meta分析的支持,这些回顾性研究不仅针对早期肝细胞癌,而且针对门静脉浸润高危患者。因此,当其他局部疗法不可行时(如治疗失败的概率很高、肝功能受限和技术障碍),SBRT可被视为姑息性治疗的一种选择,SBRT也可能是肝移植中传统桥接疗法的一种替代方案。此外,几天前公布的3期研究证实了SBRT在晚期肝细胞癌患者治疗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索拉非尼的基础上添加SBRT可改善总生存期。

玉米
ASTRO22重磅摘要!SBRT联合索拉非尼3期临床结果公布,肝癌放疗能否开创新局面

ASTRO22重磅摘要!SBRT联合索拉非尼3期临床结果公布,肝癌放疗能否开创新局面

第64届美国放射肿瘤学会年会(ASTRO)年会于2022年10月23日至26日在美国圣安东尼奥举办。在24号举行的全体会议上,多伦多玛格丽特公主癌症中心的医学博士Laura A. Dawson报告了一项NRG肿瘤学临床试验NRG-RTOG 1112,III期NRG/RTOG 1112试验由NRG Oncology设计并领导,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下属的国家癌症研究所资助。 该试验试图更好地确定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SBRT)在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治疗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索拉非尼的基础上添加SBRT可改善总生存期(OS)。 + RTOG 1112研究 从2013年4月到2021 年3月,III期NRG-RTOG 1112试验招募了、了来自23处的193名患者,177名符合条件的患者被随机分为索拉非尼组(n=92) vs. SBRT +索拉非尼组(n=85)。中位年龄为66岁(27-84岁)。41%的患者患有丙型肝炎,19%的患者患有乙型肝炎或乙型和丙型肝炎兼有,所有患者肝功能均保留(Child Pugh A5 – 75% and A6 – 25%)。82%的患者患有晚期HCC(BCLC  C期);74%的患者有肝细胞癌的大血管侵犯,4%有肝外转移。 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由Kaplan-Meier估计,arms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采用Cox比例危害模型分析处理效果。肿瘤进展时间(TTP)由累积发病率和Gray ‘s检验进行比较来估计。次要终点检验的2侧alpha=0.05。 所有患者和存活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13.2和33.7个月,共发生153次OS事件,索拉非尼组的中位OS从12.3个月(90% CI 10.6, 14.3)改善至SBRT组的15.8个月(90% CI 11.4-19.2) (HR=0.77 [90% CI 0.59, 1.01],单侧p=0.0554)。在调整了表现状态、有无肝外转移、肝功能(Child Pugh A5 vs. A6)和肿瘤大血管侵犯程度后,接受SBRT患者的OS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善(HR=0.72, 95% CI 0.52-0.99, 2侧Cox p=0.042)。中位PFS从索拉非尼治疗的5.5个月(95% CI 3.4-6.3)改善到SBRT治疗后的9.2个月(95% CI 7.5-11.9) (HR=0.55, 95% CI 0.40-0.75, […]

玉米
肺癌脑转移怎么治疗?靶向、免疫、放疗怎么选择?

肺癌脑转移怎么治疗?靶向、免疫、放疗怎么选择?

脑转移是很多肺癌患者的噩梦,一旦发现脑转移也就意味着疾病发展到晚期。约20%的小细胞肺癌初诊时就发现脑转移。30%左右 的NSCLC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脑转移,特别是EGFR、ALK阳性的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更易发生脑转移。 为什么肺癌患者容易发生脑转移? 1.穿过一级屏障: 大多数肿瘤转移是癌细胞脱落随血流而走,以静脉回流到心脏、再到肺脏,而肺脏毛细血管网“滤住”了癌细胞、或小的转移瘤,因此肺脏发生转移瘤的几率很高,其他脏器的恶性肿瘤往往先发生肺转移,然后才发生脑转移。但是对于肺癌而言,肺血管与椎静脉间存在吻合支,脱落的肺癌细胞可不经过毛细血管网的过滤而发生转移。 2.穿过二级屏障: 肺癌容易发生脑转移是因为脑血管与供应大脑的椎动脉、静动脉丛之间存在大量的吻合支,致使肺癌细胞可以不经肺毛细血管的过滤作用,直接经心脏、颈动脉至脑而发生血液转移。 而颅内血运极为丰富,又为癌细胞逃窜提供了客观条件! 肺癌患者脑转移治疗原则 肺癌脑转移患者的治疗应该在全身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针对脑转移的治疗,包括外科手术、全脑放疗(whole brain radiotherapy, WBRT)、立体定向放疗(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 SRT)、内科治疗在内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其目的是治疗转移病灶、改善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最大程度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闹转换这分为有症状和无症状。 无症状: EGFR基因敏感突变阳性,优先推荐第三代和第一代EGFR-TKIs(奥希替尼、阿美替尼、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等)。 ALK融合基因阳性,优先推荐第二代ALK-TKIs(阿来替尼、塞瑞替尼、恩莎替尼等); ROS1融合基因阳性,推荐克唑替尼; 上述基因阴性,可采用全身化疗; 有症状: 脑转移瘤数目≤3个,手术切除或SRT或SRT联合WBRT; 脑转移瘤数目>3个,WBRT或SRT。 肺癌患者脑转移的治疗策略 1.靶向TKI更易入脑 目前,对于有驱动基因突变的患者,推荐行靶向TKI进行治疗,小分子的TKI更容易入脑,奥希替尼、塞瑞替尼、阿来替尼等相关研究都显示对脑转移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但以往数据多数为亚组分析结果,近日,一项评估单独使用奥希替尼对先前未治疗的 CNS 转移的OCEAN研究发表在《胸部肿瘤学杂志》上。 OCEAN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单臂II期研究,目的是评估奥希替尼对未治疗的中枢神经系统转移(CNS)的疗效。 该研究一共纳入66例患者EGFR-TKI治疗后CNS转移患者和原发性CNS转移患者,其中T790M队列40例,一线队列 26例。在T790M队列中,中位年龄为66.5岁,男性为30.0%。8例CNS转移有临床症状,大多数患者有多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转移(77.5%)。患者用奥西替尼治疗,剂量为80 mg/d。主要研究终点:PAREXEL标准评估的脑转移进展率(脑转移RR)。 根据发表在《胸部肿瘤学杂志》上的研究结果,奥希替尼对带EGFR T790M 突变且CNS转移的NSCLC患者具有持久治疗。结果显示:中位脑转移相关无进展生存期(PFS)为 66.7%(90% CI,54.3%-79.1%),中位总生存期(OS)为 25.2 个月,总缓解率(ORR)为 40.5%,中位 PFS为 7.1 个月。此外,与外显子 21 L858R 患者相比, EGFR外显子 19 缺失患者的脑转移相关 PFS显著更长,中位值分别为 31.8 个月和 8.3 个月( P […]

玉米
关于放疗,最常见的问题都在这了

关于放疗,最常见的问题都在这了

一、放疗时身体会有感觉吗? 放疗就是利用直线加速器发射X/γ射线,通过射线这把“无形的刀”,小范围高剂量的照射,就把肿瘤“切”掉,患者既没有伤口,也不需要麻醉。由于其“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性,被誉为‘隐形手术刀’。所以放疗过程中患者是没有感觉的。 二、放疗效果显著吗? 放疗不仅治疗范围广,疗效也很明显,对肿瘤治愈的贡献仅次于手术,根据WHO的统计,有45%的恶性肿瘤病人可治愈,其中手术治愈的贡献占22%,放疗占 18%,化疗占5%。具体是否适合放疗,应根据肿瘤的类型、分期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等来决定。 三、放疗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吗? 针对放疗的诟病,人们说得最多的是,放疗会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杀死大量的正常细胞,所以,治疗效果往往得不偿失。这大概就是人们对放疗存在偏见的根源之一。随着放疗技术的日新月异,“误伤”正常细胞的问题在精确放疗时代,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四、放疗需要做多少次? 放疗次数是根据病人肿瘤的类型、分期以及患者的自身情况来定的,一般患者做20次到30次。如果适合做SBRT或者SRS,只需要做10次以内。 五、放疗副作用与化疗相当吗? 我们在电视上常常看到,癌症病人化疗后会出现脱发、恶心、呕吐等严重副反应,而放疗、化疗由于仅存在一字之差,常常被相提并论,不少人认为放疗同样会出现严重副反。虽然放疗患者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副反应,但主要是局部反应。放疗副反应往往和照射部位及照射时间、剂量相关,只要及时对症处理,就不会留下后遗症。  六、放疗科有辐射吗? 放疗科开展工作的关键利器是直线加速器,它通过高电压产生高能电子轰击钨靶,从而产生高能X线和电子线。X线和电子线只有在通电的时候才会产生,断电后便消失。而且放疗科机房防护安全有效,机房之外区域无射线。 七、放疗患者身上有辐射吗? 有的患者在做完放疗回家后,不敢抱孩子,觉得自己身上有辐射会对孩子产生影响,也不敢去接触他人。直线加速器产生的X线或者电子线,病人身上没有放射源,没有射线,也不会有辐射,不会在身体中残留,没有二次辐射。  八、放射科和放疗科什么区别? 放射科与放疗科一字之差。放射科,是用于疾病诊断的医技科室,比如CT、X线等检查。放疗科是利用放射线治疗肿瘤的临床科室。患者挂号时应选择肿瘤放疗门诊。 九、放疗中间可以停吗? 一般情况不可以停。放疗的治疗模式是经过反复精准的制定的,如果中间停了几天,再继续进行放疗会影响治疗效果,如果患者放疗反应明显,或者出现其他并发症必须要停时,时间不要超过一个星期。 十、放疗需要忌口吗? 放疗病人要选择清淡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饮食来保证治疗期间的各类营养需求,但是对于一些肿瘤还是格外注意的,比如消化道肿瘤或者治疗过程中可能损伤消化道的肿瘤,应该注意减轻消化道负担,避免干硬刺激食物的损伤。 文章来源:放疗前沿、医世象

玉米
便宜又好用的康复辅助「神器」:多吃精氨酸,有助于抗癌!

便宜又好用的康复辅助「神器」:多吃精氨酸,有助于抗癌!

在人体所需的20种氨基酸中,精氨酸是比较特殊的一种,一些男性会把它当做“壮阳”药来用。而除了“壮阳”之外,精氨酸还可以成为癌症治疗的一个帮手。 最近,法国Gustave Roussy肿瘤研究所的A. Italiano等人就发现,接受免疫治疗的患者中,基线时的外周血精氨酸水平与免疫治疗的效果显著相关,精氨酸浓度低于42μM的患者不但临床获益率较低,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也比高于42μM的患者短[1]。 此前还研究发现,给癌症患者补充精氨酸,可以大幅提高对脑部转移灶进行放疗的效果[2]。每天在放疗前口服10g精氨酸,就能把放疗有效率从22%提高到77.4%,症状缓解率从50%提高到93.5%[2]。 富含精氨酸的食物 1 预测免疫治疗效果 精氨酸是一种半必需氨基酸,也是人体合成瓜氨酸、肌酸、脯氨酸等多种必需化合物的前体[3]。对我们的抗癌主力T细胞来说,充足的精氨酸供应也是T细胞保持存活、发挥功能的一个保障。 但不巧的是,T细胞自身是没有合成精氨酸的能力的,所需的精氨酸都要从细胞外摄取[4],这个弱点就被癌细胞抓住了。很多癌细胞都会在表面表达精氨酸降解酶,清除掉肿瘤微环境中的精氨酸,以此来抑制T细胞的功能。而癌细胞自己,可以在细胞内利用瓜氨酸合成精氨酸,保证自身的精氨酸供应[3]。 那么,癌细胞对肿瘤内精氨酸的降解是否会影响血液中的精氨酸水平?或者说,我们可否使用血液中的精氨酸水平来反映肿瘤内的精氨酸缺乏情况,以此来预测免疫治疗的效果? Italiano等人对免疫治疗临床试验中,患者外周血精氨酸水平与治疗效果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外周血精氨酸水平较高的患者,接受免疫治疗的效果明显更好: O药治疗肾细胞癌的CheckMate-025研究中,外周血精氨酸水平高于42μM的患者,接受免疫治疗的临床获益率40%,中位总生存期38.8个月,而低于42μM的患者,临床获益率和中位总生存期分别只有19.2%和24.6个月。 在分析免疫治疗不良事件预测标志物的PREMIS队列中,也是精氨酸水平较高的患者预后更好,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中位总生存期分别达到3.83个月和13.2个月,而精氨酸水平较低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中位总生存期分别只有1.87个月和4.97个月。 外周血精氨酸水平较高的患者,生存期较长 2 增强放疗效果 外周血的精氨酸可以预测免疫治疗的效果,但补充精氨酸能否增强免疫治疗效果,目前还缺乏证据。不过在放疗中,精氨酸已被证实具有辅助作用。而且,精氨酸对放疗的辅助作用,还跟它的“壮阳”作用有关。 精氨酸的被用作“壮阳”药,是因为它是人体合成一氧化氮的原料,可以增加体内一氧化氮水平,扩张血管。而在肿瘤中,一氧化氮可以抑制葡萄糖的无氧酵解,破坏掉癌细胞的Warburg效应,让癌细胞对治疗的耐受性降低。 美国康内尔大学的Leandro Cerchietti教授团队就在63名脑转移实体瘤患者中试验了精氨酸对放疗的辅助作用。研究中,31名患者被分入实验组,每天在放疗前口服10g精氨酸,另外32名患者进入对照组,单纯进行放疗。 结果显示:口服精氨酸组脑转移放疗的有效率明显提高,从22%提高到了77.4%,翻3.5倍;症状缓解率从50%提高到了93.5%,神经系统相关症状和体征的完全缓解率从9.4%提高到29%,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从2个月延长到了5个月。 其中一位患者在治疗后几乎完全缓解,目前已维持疗效超过3年 小小一个精氨酸,不但能增强放疗效果,可能对免疫治疗也有帮助,可以说十分神奇。更关键的是,精氨酸的价格很便宜,一片也就几毛钱。希望将来能有更多便宜好用的抗癌药出现。 参考文献: [1]. Peyraud F, Guegan J P, Bodet D, et al. Circulating L-Arginine predicts the survival of cancer patients treated with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J]. Annals of Oncology, 2022. [2]. Marullo […]

小D
30万的质子重离子放疗 vs. 5万的常规放疗,差异在哪?

30万的质子重离子放疗 vs. 5万的常规放疗,差异在哪?

伽马刀,射波刀,托姆刀,X刀……一直到最高大上的质子刀,本质上都是放射治疗(放疗),也就是用放射线来杀灭癌细胞。 如果从放疗科医生的专业角度来分类,首先要看释放出来的射线到底是啥成分:电子、光子、质子,还是重离子。这些玩意有啥区别?需要大家复习高中物理学常识:电子带一个负电荷,质量很小(但不是0);光子没有质量,也不带电荷;质子带一个正电荷,质量是电子的1836倍;重离子带正电荷,质量是质子的整数倍(比如碳离子质量大约是质子的12倍)…… 可是,知道这些玩意,和抗癌治疗有什么关系,又不是参加高考?! 关系是这样的: ● 最常见的普通放疗,一般释放出来的是光子,也就是用高能量的光子线来杀伤癌细胞,一个完整的疗程,通常需要花费5万元左右,纳入国家医保; ● 伽马刀、托姆刀、射波刀释放出来的也是光子,只是所采用的机器不同,单次能量更大、定位更精准,收费在10万元上下,未必能医保报销; ● 质子放疗,释放出来的是质子,重离子放疗,释放出来的是重离子,有一定质量又带正电荷的质子重离子获得高能量高速度后,会形成所谓的布拉格峰,让抗癌的能量精准地释放在肿瘤组织内部,对周围的正常组织影响很小,不过这样的高大上放疗,收费30万左右,全自费。 绕了一大圈,病友们心中最大、最实在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30万全自费的质子重离子放疗和4、5万的常规放疗,到底疗效和副作用上,有多大的差异?天壤之别还是微如毫毛? 先告诉大家答案: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质子重离子放疗与常规放疗的疗效相似,副作用一定程度降低。 这个结论,可不是笔者个人经验或者信口开河,而是有多份权威数据支持。 比如,早在2016年,国际放疗学界顶尖学术期刊,欧洲肿瘤放疗学会的官方期刊(《绿皮》)就报道过一组病例对照研究的成果,利用质子重离子放疗和常规的调强放疗分别治疗头颈部鳞癌,前者是50例病例,后者是100例年龄、性别、种族、疾病严重程度相匹配的病例。 结果显示:两种放疗模式下患者的无疾病进展生成期和总生存期毫无差异,不过接受质子重离子放疗的头颈部鳞癌患者由于放疗导致的口腔黏膜炎症、吞咽困难、管腔狭窄等不良反应,不得不安置鼻饲管进行营养支持或者由于营养支持跟不上导致体重下降超过20%的患者比例明显下降(从24.7%下降到了8.0%);而其他不良反应,比如口腔黏膜炎、口干、体重下降、乏力等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 当然,有人会说,上述研究只纳入了150例患者,且只有头颈部鳞癌一种癌种,不具有广泛的说服力。 2020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的James M Metz教授团队就提供了另外一份包含1483例病例、涵盖几乎所有常见肿瘤的对比研究。1092名患者接受常规的调强放疗,391名患者接受了质子重离子放疗。 结果显示:两组中位无疾病进展生成期、总生存期没有统计学差异;质子重离子放疗组90天内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下降(3级及3级以上严重副作用发生率从27.6%砍半到11.5%;2级及2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从84.8%下降到74.2%)。 综上所述,在绝大多数常见癌症、常见情况下,质子重离子放疗和常规放疗的疗效几乎是一样的,不过前者可以一定程度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至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幅度是否划算,各位病友见仁见智了。 不过,在一些特殊癌症(比如腺样囊性癌)和特殊部位(比如靠近脑干、累及脊髓等)的放疗,质子重离子有独特的优势。 近日,JCO杂志就公布了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在实体瘤脑膜转移的患者中,对比质子重离子放疗和常规调强放疗的疗效,两组分别有42例和21例患者。 结果显示:质子重离子放疗组脑部无疾病进展生成时间明显更长(2.3个月对比7.5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也更长(6.0个月对比9.9个月),不过两组3-4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脑部和脊髓,毕竟是人体最金贵的器官,这种特殊部位,质子重离子,30万花下去,还是有好处。 参考文献: [1]. Intensity-modulated proton beam therapy (IMPT) versus intensity-modulated photon therapy (IMRT) for patients with oropharynx cancer – A case matched analysis. Radiother Oncol. 2016 Jul;120(1):48-55 [2]. 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of Proton […]

小D
放疗适用于哪些肺癌患者?

放疗适用于哪些肺癌患者?

放疗是放射治疗的简称,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与手术、药物治疗一起构成肿瘤治疗的三大手段,放疗被誉为“隐形的手术刀”。治疗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将放射线的剂量集中到病变内,杀灭肿瘤细胞,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邻近的正常组织和器官。据统计,约65%~75%的肿瘤患者在其治疗的过程中接受过放疗,所以正确使用放疗非常重要。 放疗不仅可以根治性治疗III期(局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对于出现脑转移或骨转移等寡转移或多发转移的晚期NSCLC患者也可以使用。此外放疗在小细胞肺癌SCLC治疗中也占有非常重要地位。无论是广泛期还是局限期的SCLC患者,都可以使用放疗,特别是脑预防放疗的患者,研究发现接受预防性放疗的患者自然脑转移的发生率显著降低。 放疗除了单独运用,也可以和手术、化疗、靶向和免疫药物等联合应用。放疗在控制局部病灶的同时,可以释放肿瘤新抗原进入免疫系统,激活细胞免疫反应,可引起“远隔效应”,而单独放疗的免疫促进作用不足以抗衡其产生的抑制作用。 随着免疫治疗的兴起,放疗联合免疫可增强放疗诱导的免疫反应。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在PD-1单抗治疗前,接受放疗的患者其PFS、OS均好于未接受放疗的患者。放疗除了用在晚期肿瘤患者,对于局晚期肺癌患者,无论是中国CSCO指南还是国际NCCN指南都推荐同步放化疗为主,但是不乏国内很多III期肺癌患者使用序贯放化疗的方案。很多患者在放化疗后也未有较好的序贯方案,患者的生存率依然不尽满意,IIIA期的患者5年生存率为36%,IIIB期为26%,IIIC期仅有13%。PACIFIC研究显示局晚期肺癌患者在放化疗之后使用PD-L1单抗Durvalumab巩固治疗,3年生存率为57%。所以如何有效的使用放疗,发挥其最大的抗肿瘤作用成为肿瘤治疗的一大挑战。 目录 一、肿瘤的放射治疗 1.什么是肿瘤的放射治疗? 2.放疗是怎么发挥作用的? 3.放射治疗方式有哪些? 4.常用的放疗技术和设备有哪些? 5.哪些患者适合接受放疗? 二、肺癌患者的放射治疗 1.放射治疗适用于哪些肺癌患者? 2.肺癌放射治疗的流程是怎样的?

半夏
最全面!乳腺癌骨转移的治疗方案

最全面!乳腺癌骨转移的治疗方案

乳腺癌是影响女性健康的首要恶性肿瘤。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了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高达226万例,超过了肺癌的220万例,乳腺癌取代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   骨骼是乳腺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约占所有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60%~75%。研究发现激素受体阳性型乳腺癌更易发生骨转移。   乳腺癌骨转移在临床上多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溶骨性病变,少数患者表现为溶骨成骨混合性病变。骨转移灶破坏骨的生理结构与机械强度,常伴有中重度骨痛,严重者可发展为病理性骨折。骨转移灶形成的软组织包块可对周围重要神经血管形成压迫,导致肢体局部功能丧失。   骨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及高钙血症等骨相关事件(skeletal-related events,SREs)的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的自主活动能力及生存质量。     骨放射性核素显像(ECT)是骨转移筛查的最常用方法。另外,影像学评估还有X线检查、CT、MRI、PET-CT等;对疑似乳腺癌骨转移患者还应进行病理学及生物化学标志物评估。   乳腺癌骨转移的治疗 乳腺癌骨转移作为一种终末期全身性恶性疾病,治疗应以全身治疗为主。 其中,内分泌治疗、化疗、抗HER-2药物治疗为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基本治疗方式,新型靶向治疗如PARP抑制剂、Trop2靶点的抗体藕联药物、CDK4/6抑制剂、PI3K/mTOR通路抑制剂等在特定患者中显示出较好的疗效,免疫治疗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PD-L1和CTLA4在乳腺癌特别是三阴性乳腺癌中显示处一定疗效,双磷酸盐及地舒单抗可用于预防和延缓骨相关事件的发生、发展。 合理的局部治疗可以更好地控制骨转移相关症状,手术和放疗是骨转移局部治疗的有效手段。 此外,完善的疼痛管理和关怀支持治疗不可或缺,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治疗流程见图1。    乳腺癌骨转移治疗流程   治疗方案的选择应充分考虑患者年龄、一般状态、月经状况、原发灶和转移灶的激素受体状态和HER-2状态、既往治疗情况(疗效、不良反应、耐受性等)、无病间期、肿瘤负荷(转移部位和数量)等因素,并应根据患者症状严重程度、是否有快速控制疾病和(或)症状的需求,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 总的来说, 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疾病进展相对缓慢、不合并内脏转移、非内分泌原发耐药患者应优先考虑内分泌治疗; 激素受体阴性、术后无病间期短、合并内脏转移、对内分泌治疗无反应的患者应优先考虑化疗; 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应合并抗Her-2治疗。 乳腺癌骨转移药物及放射治疗疗效评估   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在接受药物和放射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治疗周期进行治疗疗效评估,以判断治疗的有效性。疗效评价主要从患者症状、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多个方面综合进行。一般来说,患者主观骨痛症状的减轻,骨内病变边界清晰化,密度增高,软组织包块体积缩小,肿瘤中心出现液化坏死,ECT或PET-CT提示肿瘤摄取减少等,均可能提示肿瘤治疗有效。   1. 内分泌治疗   对于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不伴广泛的或症状明显的内脏转移的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可优先考虑内分泌治疗。   芳香化酶抑制剂+CDK4/6抑制剂、氟维司群+CDK4/6抑制剂、单药氟维司群等均为可选方案;近年来,HDAC抑制剂、PI3K抑制剂等亦有循证证据。   内分泌治疗应参考患者在辅助治疗阶段及复发转移后使用内分泌药物的种类、时间和月经状态进行。对于既往内分泌治疗有效(临床有效或持续稳定)的患者,无论是否绝经,仍有可能从后续内分泌治疗中获益,故在疾病进展后可换用其他不同机制的内分泌药物治疗。连续三线内分泌治疗无效通常提示内分泌治疗耐药,应换用化疗。   2. 化疗   对于激素受体阴性、Her-2阳性、伴有广泛的或有症状的内脏转移、疾病发展较快以及激素受体阳性但对内分泌治疗无效的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应考虑化疗。   推荐的首选化疗方案包括单药序贯化疗或联合化疗。联合化疗通常起效快,作用强,有更好的客观缓解率,适合肿瘤生长较快、肿瘤负荷较大或广泛内脏转移的患者,但是常伴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可能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且生存获益有限。对于肿瘤生长较慢、肿瘤负荷较小、无明显症状,难以耐受联合化疗的患者可考虑单药序贯化疗。单纯骨转移患者一般不采用联合化疗。   3. 抗HER-2药物   对于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应尽量再次检测骨转移灶的Her-2状态,对Her-2阳性(免疫组织化学强阳性或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显示HER-2基因扩增)的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应以抗Her-2治疗作为基础。   对于Her-2阳性且激素受体阳性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来说,如可耐受化疗,则应首先考虑抗Her-2治疗联合化疗。抗Her-2治疗一线方案应首选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及帕妥珠单抗(pertuzumab)双联靶向抗Her-2治疗联合紫杉类药物。   4. 骨改良药物   […]

半夏
患者即将放疗,作为家属我们能做些什么?

患者即将放疗,作为家属我们能做些什么?

小编接到家人的求助—— 你姨夫被查出骶骨脊索瘤,医生建议保守治疗,需要做放疗,放疗是不是把正常细胞也都杀死了?需要做多久?听说副作用不小!小琪,你是学医的,快给姨讲讲! 放疗是恶性肿瘤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治疗之前,作为患者本人或者家属,在对放疗不了解的情况下一定会有不少的疑惑甚至恐惧,这需要大家提前对放疗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不要太过担心,小编针对患者提出的常见放疗问题,特归纳出以下7点,并给出作为家属如何正确给予患者支持的指导建议,供读者参考。 01 放疗的作用机制与应用进展 放疗是通过电离辐射,破坏细胞核中的DNA,使细胞失去繁殖能力,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目的。70%的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的不同阶段需要接受放疗,其中70%为根治性放疗。在可以治愈的恶性肿瘤中,放疗的贡献占40%。[1] 02 如何瞄准靶区,精准放疗? 例如,医院所开展的三维全身放疗包括5个环节:体位固定、CT定位、放疗靶区勾画、放疗计划设计与审核、实施放疗与剂量监测。其中全身CT三维定位技术能帮助放疗医生更好地勾画靶区,亦为物理师进行放疗计划设计提供了基础,使患者的剂量计算更精准,全身各部位接受的剂量更均匀。 此外,放疗科在勾画靶区及放疗计划设计时,极其注重对患者其他器官的保护,力求精确照射肿瘤的同时,尽可能地保护其他器官的功能。 CT三维定位技术,清晰地显示出患者全身的各个部位,有助于勾画靶区 03 放疗费用高不高? 根据各地区、医院和医保报销比例差异等因素,费用有所不同,而放疗方式、次数的差异,也会使费用不等,一般为几千元到几万元。 04 放疗得做多久? 放疗计划需要根据疾病本身性质、病灶位置、癌细胞大小、患者年龄、身体素质和承受力等情况决定每次剂量和次数。放疗周期基本在4~6周,一般的治疗需要25~30次,每周进行5~6次放疗,一次的时间是在10~20分钟,但这仅作为参考,具体情况还需要医生决定。 05 手术前放疗和手术后放疗的区别 术前放疗通常称为新辅助治疗,主要目的是使肿瘤缩小、“降级”,使部分不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转为符合,而获得切除肿瘤机会,也使外科手术更有把握能够完全地切除。 术后放疗称为辅助放疗,是为增加局部的治疗作用、降低复发和远处转移的概率,能进一步巩固手术疗效。 而文章开头提到“骶骨脊索瘤”的情况,冒然手术会有很多的风险,如术中大出血、术后大面积感染、大小便和性功能丧失、行走障碍等,医生建议选择放疗治疗,虽然可能没有办法将肿瘤完全去除,但却增加了肿瘤治疗机会、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存期。 06 关于放疗副作用 在放疗“大刀一挥”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对人体的正常组织产生伤害,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如皮肤损害、疲劳、厌食、恶心和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发热、血象下降、放射性口腔黏膜炎、膀胱炎等。但是大部分放疗的不良反应是可防可控的,合理干预、积极应对,还会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关于放疗不良反应的详细介绍和各项应对措施推荐阅读《放疗中各类不良反应,请这样解决!》。 07 放疗会给家人带来二手辐射吗? 最常见的外照射放疗,是通过直线加速器等射线装置或有源设备发出射线,照射到人体,治疗后不会让患者具有放射性,更不会影响到家人,其辐射仅在放疗光束运行时出现,相当于手电筒,电源关闭,射线也就消失了。 而内照射放疗需要重点解释,它分为腔内照射、术中照射、粒子植入、同位素内照射等。 腔内照射、术中照射时放射源须暂时放在患者腔内或肿瘤内部,待治疗结束后放射源会自行退回到放疗设备中,患者体内不再有射线产生; 在粒子植入、同位素照射治疗期间,因为放射源留存在体内,会有辐射,但是一般辐射穿透力低、半衰期短,当辐射量较大时医生会让将患者转到隔离病房,一段时间后,待放射源衰减至无害时方可出院。 因此,遵医嘱治疗,很安全,不会影响到家人。 家人即将放疗,作为家属应该给予一定的支持,小编建议做到以下5点:   //   1. 家属自身要保持镇定、理智,了解有关放疗的一些基本信息,鼓励患者积极配合医生。 2. 营造良好的亲情氛围,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并承担起家庭的责任。 3. 悉心照顾,保证患者营养的支持。多摄入新鲜的水果、蔬菜和优质蛋白,营养均衡搭配,增强患者免疫力。 4. 督促患者保持口腔清洁,勤漱口,按时刷牙,每天饮水量大于2000ml,预防口腔炎。 5. 在患者放疗前后,可遵医嘱涂抹皮肤保护剂,例如拜妥康、贝优芬等,预防和治疗因射线产生的皮肤损伤。 从以上归纳的常见问题中,大家是否对放疗有了初步的认识?您还关注哪些问题,欢迎在文末留言。

半夏
局部晚期肿瘤“告别”手术?新方案让多数病友癌细胞完全消失

局部晚期肿瘤“告别”手术?新方案让多数病友癌细胞完全消失

原发灶较大或已经合并区域淋巴结转移的肿瘤,就是所谓局部晚期肿瘤。这是一类非常特殊的肿瘤病人: ● 一来,局部晚期并不是真正的Ⅳ期,通过积极合理的综合治疗,依然可以让相当一部分病友获得根治; ● 二来,局部晚期并不是早期,很难通过单纯的、鲁莽的外科手术就彻底实现根治。 因此,对于绝大多数局部晚期实体瘤而言,目前通行的做法是手术、放疗、化疗有机组合,做一个最适合病情的综合治疗。 比如局部晚期食管癌、头颈部鳞癌、直肠癌,目前的标准治疗是先接受一段时间的放化疗,然后再手术; 而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通常的做法是先接受一段时间的化疗,然后手术,手术后酌情安排辅助放疗。 不过,随着PD-1抗体、PD-L1抗体等免疫治疗的不断兴起,越来越多的外科医生开始尝试“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也就是在手术前安排若干个(一般是2-4个不等)疗程的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等肿瘤明显退缩后,再安排手术。 比如CheckMate-816研究中,PD-1抗体O药联合化疗,相比于单独的化疗,可以让病理完全缓解率提高近10倍(24% vs 2.2%),详情参考:势不可挡! 免疫治疗全面进军早期癌症, 这类癌症实现彻底治愈的未来已来! 正当免疫治疗和化疗打的火热的时候,放疗科医生不干了,纷纷站出来呼吁:放疗也可以增加免疫治疗敏感性,而且手术前接受新辅助免疫联合放疗,可以让病理完全缓解率再提高一个数量级。 比如近日美国排名第一的癌症中心(MD.安德森癌症中心)胸部肿瘤放疗科主任、华裔教授张玉蛟,就在微博上呼吁,要重视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临床价值和治疗优势。 张教授说了这么多,到底新辅助免疫联合放疗,临床试验数据怎么样呢?这里给大家举4个例子。 01 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   一项前瞻性临床试验显示,在手术前先接受一段为期1周内的立体定向放疗(40Gy分5次或者24Gy分3次)联合PD-1抗体O药,然后安排手术,21位患者入组尝试。 手术病理学检查显示:90%的患者已经实现病理学完全缓解,也就是癌细胞完全消失——疗效数据惊人,以下是1个典型的成功案例。 02 局部晚期肠癌 27位病友入组,接受为期1周的立体定向放疗(5Gy*5次)然后接受2个疗程的免疫联合化疗,然后手术。 结果显示:13位患者癌细胞完全消失,其中包括12位患者是微卫星稳定型(原本认为是对免疫治疗单药抵抗)。 典型的成功病理显示:手术前的免疫联合放化疗,已经让肿瘤在核磁共振、肠镜上几乎消失,手术切下来的标本上肉眼看不出肿瘤,显微镜下仔细查看,也是癌细胞完全消失,疗效非常不错。 03 局部晚期食管癌 20位受试者接受了新辅助免疫联合放化疗,用的是PD-1抗体K药,联合一个低剂量放疗(1.8Gy一次,23次;根治性剂量应该是1.8Gy一次,至少做28-34次);新辅助免疫联合放化疗后,安排手术。 结果显示:55.6%的患者,已经是病理学完全缓解。这样一个病理学完全缓解率远高于单纯的免疫联合化疗(大约在20%-30%)、甚至也高于放疗联合化疗(大约在30-40%)。因此,目前国内外正在开展多项新辅助免疫联合放化疗,用于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3期临床试验。 04 非小细胞肺癌   这是一项发表在《柳叶刀.肿瘤学》上的学术界瞩目的明星研究。60名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一组接受新辅助免疫治疗(PD-L1抗体I药),一组接受新辅助免疫(也是I药)联合放疗(用的是立体定向放疗)。 结果显示:免疫联合放疗这一组,病理学主要缓解率明显提高,从6.7%提高到了53.3%,更重要的是新辅助免疫联合放疗这一组,有50%的患者实现的是病理学完全缓解、完全看不到癌细胞。这样一个II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初步显示出了放疗加入可以增添的抗癌活力。 综上所述,对于局部晚期实体瘤,或许并不急着开刀,可以考虑尝试免疫联合放疗(放化疗),其中半数以上的患者有机会实现病理学完全缓解,这部分病友未来如果有办法通过各类影像学和ctDNA技术提前预判,甚至可以豁免手术,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 Phase II, single-arm trial of preoperative short-course radiotherapy followed by chemotherapy and camrelizumab in locally […]

小D
免化疗之苦!马骏教授牵头的鼻咽癌研究传达了这些信息……|2022 ASCO中国之声

免化疗之苦!马骏教授牵头的鼻咽癌研究传达了这些信息……|2022 ASCO中国之声

2022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大会已于当地时间6月3日-7日盛大召开,本次会议中,在头颈部肿瘤领域,多项国内研究均被纳入ASCO口头报道,可谓“中国之光”。医学界肿瘤频道邀请到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教授围绕其牵头开展的一项旨在评估单独放疗对比同步放化疗在低危鼻咽癌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的Ⅲ期非劣效性研究(摘要号:6000)分享相关见解并展望鼻咽癌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   筛选转移风险极低的患者,采用单纯放疗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根治治疗手段,Ⅰ期患者采用单纯放疗,Ⅱ期及Ⅲ期中T3N0的患者建议放疗联合同期化疗,Ⅲ-Ⅳa(除外T3N0)采用同期放化疗的基础上联合诱导化疗、辅助化疗或维持治疗等。 谈及目前临床上鼻咽癌的诊疗有哪些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马骏教授表示:“如何进一步在分期的基础上结合预后指标,对患者进行分层治疗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既往NCCN指南推荐Ⅱ期患者进行放疗联合同期化疗,主要的证据来源于二维常规放疗年代。同期化疗的主要作用有增加放疗敏感性,提高局部控制率,杀灭微小转移灶,降低远处转移。随着调强放射治疗的广泛应用,鼻咽癌的局部控制率得到明显提高,Ⅱ期及T3N0患者局部控制率可到达90%以上。 但马骏教授也坦言:“增加放化疗敏感性的同时,同期化疗也明显增加了患者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引起患者体重下降,而且体重下降是鼻咽癌的预后不良因素。” 马骏教授谈道:“显然,化疗在此基础上再增敏难以实现,那么如果我们筛选出转移风险极低的患者,采用单纯放疗就是可行的。因此这项研究首先选择了Ⅱ期及Ⅲ期的T3N0亚组,这个分期的患者肿瘤负荷小,局部控制率很高,同时将具有不良预后因素的患者予以排除:包膜外侵犯、淋巴结>3cm,淋巴结部位到达IV/V区,EBV-DNA>4000,这样将筛选出复发及转移风险均低的患者,采用单纯放疗。” 单纯调强放射治疗作为首选治疗策略 在这个研究中,单纯调强放射治疗组3年无瘤生存率为90.6%,同期放化疗组为91.9%,两组的生存率在统计学上并无差异。在毒副反应方面,同期放化疗组有明显升高的毒性反应,调强放射治疗组与同期放化疗组3-4级的毒性对比,3-4级白细胞下降为2例患者(1%)vs 17例(10%),中性粒细胞下降3例(2%)vs 11例(7%),恶心1例(1%)vs 22例(13%),呕吐2例(1%)vs 25例(15%),食欲下降8例(5%)vs 49例(29%),体重下降1例(1%)vs 8例(5%),黏膜炎16例(10%)vs 32例(19%)。 马骏教授表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低危的患者单纯调强放射治疗疗效并不差于同期放化疗,而毒副反应明显减轻,可作为首选的治疗策略。全身化疗可能起到放疗增敏及消灭微小转移病灶的作用。对于有转移或复发高危因素的患者,还是需要考虑同期使用化疗。” 闪闪发光的鼻咽癌“中国之声” 另外,在本次ASCO年会,麦海强教授团队开展了一项针对低危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的降低放疗剂量的Ⅱ期单臂临床研究。该研究筛选治疗前EBV DNA<4000 copies/ml的Ⅲ期鼻咽癌患者,根据诱导化疗后疗效是否达到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以及化疗后EBV DNA是否降至0,筛选化疗敏感的患者。 对这部分患者,在诱导化疗后,同期放化疗阶段的放疗剂量强度从70Gy降低到60Gy,该研究入组了116位患者,现中位随访时间超过2年,2年无瘤生存率达到95%,2年无复发生存率97%。患者预后良好,治疗期间的白细胞减少、贫血、低钠血症,以及远期的后遗症(口干、颈部皮肤纤维化等)急慢性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 与此同时,本次ASCO年会中张力教授的RATIONALE-309更新随访的生存数据及生物标志物研究的结果已在全体会议系列项目(ASCO Plenary series program)报告。此外,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孙艳教授牵头的尼妥珠单抗联合放化疗vs安慰剂联合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双盲、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也值得我们期待。

半夏
查出肿瘤问问放疗医生:这几类肿瘤要优先考虑放疗!

查出肿瘤问问放疗医生:这几类肿瘤要优先考虑放疗!

“根据欧美国家多年的大数据研究,肿瘤的整体治愈比例大约在55%,治愈病例中手术贡献率是49%,化疗是11%,放疗占到40%。”山西省肿瘤医院胸科一病区主任李杰强调说,放疗的作用不可小觑,大约有70%的肿瘤在整个病程都需要放射治疗,不管是早期还是进展到中晚期,但在我们国家接受放疗的患者比例仅有30%。   山西省肿瘤医院胸科一病区主任李杰(左)   被低估的放射治疗!在李杰主任的日常诊疗中也能感受到患者对放疗的“陌生”和“恐惧”:很少有患者在早期主动咨询放射治疗,不少都是经过手术、化疗甚至是多个周期治疗后,把放疗当成最后的尝试。   “不管是患者还是医生,对放疗的认识还是不够,比如放疗对早期声门型喉癌、鼻咽癌、前列腺癌、肺癌、食管癌、宫颈癌、部分淋巴瘤等有“根治性”治疗作用;放疗可最大程度地保留器官的功能,比如保留喉癌患者的发声;手术前放疗可缩小肿瘤来提高手术成功率等。与此同时,全国放疗设备数量少,分布不均衡,工作人员不足以及患者对放射线的恐惧等原因都使得放疗普及率受到影响。” 李杰主任提醒说,很少有肿瘤通过一种治疗方法能彻底治愈,绝大部分需要综合治疗,不管得了什么肿瘤,在治疗前至少要去问问放疗医生的意见。   躺着就把肿瘤治了? 很多患者做放疗时,心里一直犯嘀咕:躺在机器下面,什么也看不到、摸不着,几分钟就能把肿瘤切除了?   放疗其实是通过穿透力特别强的射线来杀死肿瘤细胞的,患者看似没有感觉,在其背后却有一套周密的流程及方案:先要找到肿瘤位置,一般是用CT、核磁定位并标记,光定位还不行,还要判断肿瘤位置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之后将图像传输到放疗计划系统,医生要把照射的肿瘤和要保护的正常组织位置勾画下来,下医嘱给予合适的放疗剂量;之后,物理师根据治疗计划反复设计,计算好那个部位需要多少剂量,保证最大程度抑制肿瘤发展并减少周边正常组织损伤。   李杰主任说,做好放疗计划后还要审核计划以及安排复位,也就是治疗机器上的病人体位和肿瘤位置是否与定位CT和计划照射肿瘤位置一致,这还没有完!治疗前还会拿个“假人”放在治疗床上,先模拟一遍制定的放疗计划过程,包括检验病人体位和照射角度,全部验证通过后才会开始为患者治疗。   所以,患者感觉躺了几分钟,背后是以医生详实地治疗计划作为支撑。     与此同时,随着放疗设备和技术的不断进展,目前的立体定向放疗也叫立体消融(SBRT)等先进技术可以实现精准打击,可以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紧紧包裹着肿瘤照射,即便是肿瘤随着呼吸有位移,放射线也会根据其运动轨迹来追踪照射,其精确度能够达到亚毫米级,正常的器官损伤少了,患者的不良反应也将下降。   “立体定向放疗对体积小的肿瘤优势明显,通过高剂量的精准打击,可以减少照射次数,一般3-8次照射就能达到甚至超过常规放疗效果,对于一些早期的肿瘤可以实现肿瘤治愈。”李杰主任说。 哪些肿瘤需要考虑放疗?   很少有肿瘤通过一种治疗方法能彻底治愈,放疗与手术、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各有特点,同时使用时也不会互相冲突,应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肿瘤类型、身体状况等综合考虑。   相对来说,放疗适合以局部侵犯和区域转移为主的肿瘤,一些肿瘤通过放疗就可以根治,比如鼻咽癌,放疗作为第一选择,80%的病人都能治愈或者得到长期控制;宫颈癌、前列腺癌目前也是以放疗作为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再比如早期喉癌,声带长肿瘤,如果做手术把声带切掉了,病人以后不能说话或者说话受影响,这种情况下选择放疗也能得到根治,而且越早放疗效果越好。   山西省肿瘤医院胸科一病区主任李杰(右一) 一些肿瘤需要放疗和其它治疗手段联合给病人最好的治疗,如最常见的食管癌、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的放疗和手术、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联合。一些肿瘤通过放疗与其它治疗联合,可以保留器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乳腺癌的保乳术后的放疗,骨肉瘤术前术后放疗避免病人被截肢等。   另外,有些人年龄比较大、合并有慢性病,身体条件不适合手术,或是拒绝手术的可以通过放疗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如早期肺癌患者也可以选择立体定向放疗。在我国首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放疗中国专家共识(2019)》就指出,立体定向放疗(SBRT)治疗不可手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局部控制率超过90%,治疗效果与手术相当,与常规放疗技术相比,提高了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局部控制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从单一到联合,别再拒绝放疗 李杰主任认为,肿瘤治疗的趋势是多学科诊疗,即外科、放疗、内科、化疗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多个科室专家共同制定肿瘤患者治疗方案,这其中一定会有放疗医生的意见,放疗的身份也将从“放疗能解决什么问题”,到走到前台,作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和手术、药物治疗一起合力提高肿瘤治疗疗效。   事实上,在美国60%~70%的肿瘤患者都会接受放射治疗,而且根据患者病情会贯穿在不同治疗阶段,或是手术联合放疗,或是以放疗为主,或是放疗联合化疗等。   “手术前可以用放射治疗来缩小肿瘤,使原本不能切除的病灶可以达到手术切除,同时降低肿瘤转移的概率,以提高肿瘤的治愈率。手术后可以用放疗来杀灭手术无法完全切除,或者肉眼看不到的残留肿瘤细胞。免疫治疗中使用几次大剂量放疗照射部分肿瘤可以使没有照射的肿瘤缩小,免疫治疗中小剂量放疗,可使肿瘤周围组织的环境发生改变,提高免疫治疗效果。”李杰主任说,放疗联合的多种治疗将是日后趋势,大家可不要轻易拒绝放疗,尤其是刚确诊肿瘤时不要病急乱投医,肿瘤不是一天长成的,治疗也不要盲目决断,应在全面检查,了解清楚所得肿瘤的性质、位置、进展程度等,多方考虑由正规医院的专科医生,制定治疗计划,这期间一定要问问放疗医生的意见,因为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少不了放疗。

半夏
回答读者的几个简单问题及关于去北上广看病的一些解释与回答

回答读者的几个简单问题及关于去北上广看病的一些解释与回答

首先,简单回答几个读者的问题: 1. 和恶性肿瘤患者日常生活中密切接触会不会传染肿瘤? 答:不会。但是,为防万一,患者如果存在皮肤表面肿瘤破溃的区域,尽量减少皮肤直接接触,虽然风险极其之低。 2. 做完外放疗和CT的患者,是否会辐射周围的人? 答:完全不可能。辐射只有当时患者接受放疗或CT检查时才存在,结束后即消失,不会储存在人体后辐射周围的人。 3. PET-CT的患者是否会辐射周围的人? 答:会。做Pet-CT检查会给患者体内注射造影剂,常用的是18F-FDG,是一种放射性物质,会持续对人体产生辐射,但是它的半衰期为2小时左右,也就是每隔2小时放射性物质就只剩一半,8小时后只剩1/16。因此做完PET-CT当天最好不要接触小孩或孕妇,在第2天或24小时后,就没有任何问题。 4. 人吃下牛羊等动物有肿瘤的内脏,会得肿瘤么? 答:绝对不会,不解释了。 上周写了《肿瘤患者和家属常犯的一个选择性错误:何时最需要去北上广诊治?何时不需要?》的文章,建议在地方医院执行抗肿瘤药物治疗比如化疗,引起了一些讨论,今天解释一下。 首先,我的目的仍然是希望每个患者接受最好的治疗,如果患者去北上广看病非常简单方便,那当然可以尽量往好的选择。我只是想让读者知道,即使难以去北上广的大医院就诊,肿瘤的标准药物治疗也可以在地方医院完成,只要规范进行,疗效基本一致。以下解释几点: 1.我很久前就写过,恶性肿瘤的初始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生存期,所以尽量在大医院进行。 在北上广和省级大医院诊断明确后,如果需要手术和放疗,尽量在大医院,但如果是药物治疗,在大医院制定具体方案后,通常可以在当地医院执行。同样的方案和剂量,在大医院和地方医院的疗效是一样的。 2.我建议肿瘤患者在当地医院接受药物治疗,指的并不是全盘听从当地医院尤其是方案的制定。  为了得到权威标准的治疗,肿瘤患者应当听取多位专业医生的建议,而不是只来源于一位地方医院的医生。即使是北上广大医院的专业医生,治疗建议也建议听取二位甚至以上医生的建议,以避免可能出现的疏漏或犯错。(我以前写过《肿瘤患者或家属对病情的掌握程度如何?六个等级自测,看看自己属于哪个等级以及一些建议》,这篇文章能有助于掌握和整理病情资料) 3.有人问地方医院不按照北上广专业医生的方案执行怎么办? 这确实是个麻烦的问题,这需要和地方医院多进行沟通,只能耐心询问为什么,以及替代的方案是什么,然后重新咨询评估看到底哪个建议更好(有时可能是地方医院的医生方案是对的)。如果确实是地方医院拒绝进行正确的方案,那也只能更换医院。 4.我建议的地方医院通常是市级医院,而不是县级医院。 施行治疗的医院尽量选择市级医院,但也并不是不能选择县级医院。患者接受治疗的好不好,从不是看医院,而是看治疗的对不对,比如,如果在市级医院接受错误或淘汰的方案,那显然不如在县级医院接受正确的方案。(以前曾经发生过类似的情况,同理,在北上广接受错误或淘汰的方案,也不如在县级医院接受正确的方案,只是这个概率比较小。) 5.有读者问,如果地方医院医生推荐不适合的昂贵药物或检测,怎么办? 如果不需要可以拒绝,如果医生仍强行要求,地方医院应该有多家,建议考虑换医院进行药物治疗,或者同一医院更换医生,这是患者自己的权利。同样,即使在北上广医院碰见类似的医生,也可以考虑换医生或换医院。即使在北上广,虽然整体比地方医院应该好的多,也不一定百分百得到权威标准的治疗。每位患者都应该尽量争取获得最权威标准且简便的治疗。 6、有读者问,抗肿瘤药物治疗比如化疗、靶向、免疫出现严重副反应,怎么办? 首先,这是可能出现的,虽然比例不高。但是通常来说,出现后在当地医院处理即可,治疗原则基本一致,大多数并不疑难。更何况,很多患者来北上广化疗,都是住院1-3天,完成后出院回老家,出现严重副反应的时间绝大多数都在老家,来不及到北上广医院。哪怕一直呆在北上广,当出现严重副反应后,也不是你随时可以住上院的,床位紧张,大多数还是让患者先去急诊处理。 (我写过化疗后最严重的副反应就是粒缺合并高热感染,有死亡风险,以及对应的治疗原则,我也曾多次在线上碰见外地患者咨询这个问题,在北京或上海打完化疗后回老家,1周后就出现了粒缺合并高热,体力差,完全去不了北京,当地医院确实处理的理念不佳,但幸好当地医生很好沟通,采纳我的建议后,给予合适的升白、抗感染治疗和营养支持,患者好转的通常很快) 实际上,大多数化疗方案的副反应其实都可控,相对很安全。当然,如果是那些少见的、副反应非常严重的高强度化疗,那么在北上广专业医院更安全。比如淋巴瘤和肉瘤的一些多药联合化疗,副反应确实经常很重,而大多数实体瘤比如肺癌、乳腺癌、胃癌、肠癌的化疗方案,通常副反应低(尤其是副反应的预处理做的好的时候)。   最后,现在疫情严重,现在出行都存在一定风险,交通便利性相比以前也差了不少,不知何时会完全好转,希望能早日结束。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抗肿瘤的药物治疗确实可以考虑在当地医院进行,必要时找一位专业医生协助判断和指导副反应处理即可,省时省力。 END    

半夏
放疗期间,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

放疗期间,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主要的手段之一,四分之三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接受放疗,与肿瘤外科学、肿瘤内科学一起是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 放疗或放化疗的治疗毒性反应可分为全身反应和局部反应。 全身反应为非特异性,如乏力、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 局部反应如头颈部肿瘤放疗后导致的口腔黏膜反应、吞咽疼痛、食欲下降、味觉改变; 胸部肿瘤放疗可引起放射性食管炎、吞咽困难; 腹部肿瘤患者放疗后可引起胃肠道反应、黏膜损伤、食欲下降、恶心、呕 吐、腹泻等,产生营养失衡等,均可引起放疗患者摄入减少,从而导致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可能降低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影响放疗摆位的精确性、增加放疗不良反应、降低放疗耐受性,延长总住院时间,从而降低放疗疗效和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因此,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进行规范、有效的营养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放疗患者营养状况的流行病学  UnsalD 等采用 SGA 评估不同部位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前后的营养状况,发现放疗前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31%,放疗后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上升至 43%。其中,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后更容易发生营养不良,由放疗前的 24%增加到放疗后的 88%。 AmandaH 等报道了胃肠道肿瘤放疗患者 75.5%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体重丢失,非计划中断放疗和不能完成计划化疗周期数的患者体重丢失更严重,放射毒性反应与 PG-SGA 评分密切相关。 体重丢失是恶性肿瘤放疗患者营养不良的主要表现之一。不同部位肿瘤的患者体重丢失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不同。接受根治性放疗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在放疗过程中体重平均丢失 3.8%,而体重丢失>5%的患者达 37.9%。口咽癌患者放疗后 67%的患者发生严重体重丢失(1 个月内下降≥5%),其中 26%的患者体重丢失≥10%。40.3%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在放疗过程中体重丢失≥5%。膳食咨询、肿瘤分期早和总能量摄入≥1,441.3(kcal/d)是体重丢失的保护性因素。接受高姑息或根治性放疗的肺癌患者体重平均减轻 8%,其中31%患者体重丢失≥5%。 二、放疗对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头颈部放射治疗的靶区常常包括或邻近口腔、咽部、会厌和喉部等解剖部位,这些部位在人体生理结构中与进食密切相关,放射治疗可能引起这些组织结构的病理、生理改变,使患者进食减少、体重下降、并造成营养不良。此类患者发生的营养不良占据了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大部分。 放射治疗剂量>60Gy、超分割放射治疗、同步放化疗都会影响患者营养状况。头颈部肿瘤放疗导致的营养不良主要的原因有味觉障碍、口腔黏膜炎、吞咽困难。胸部肿瘤放疗患者中 72.3%会出现 1~2 级放射性食管炎,8.5% 出现 3~4 级急性食管炎并需要长期肠外营养治疗,同时还会伴发食欲不振、吞咽困难等不良反应。严重者如食管癌患者放疗会出现食管穿孔等严重并发症,虽然发生率较低,但一旦发生,患者营养不良的状况极为严重。而腹盆腔放射治疗肠黏膜因其细胞的较快更新,比其周围组织更容易受到射线的损害,放射性肠炎是其常见并发症,分为急性肠炎和慢性肠炎两个阶段。 伴随肿瘤患者机体静息消耗的增加,患者肌肉蛋白减少、体重下降,容易引起患者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使体内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从而使患者发生营养不良。 三、营养不良对放疗的影响  恶性肿瘤患者中,长期进食减少和饥饿导致患者体内构成肌肉或器官的结构蛋白分解,长期发展造成患者蛋白代谢异常和肌肉快速萎缩,形成机体恶液质状态,进而对肿瘤患者放射治疗产生消极影响,包括降低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影响放疗摆位的精确性、增加放疗不良反应、降低放疗的耐受性、延长总住院时间等。 有研究在胸腹部适形调强放疗患者中采用电子射野影像系统每周测量肿瘤在 X 轴(左右)、 Y 轴(上下)、Z 轴(前后)的位移,并分析摆位误差与患者体重变化的关系,发现患者体重丢失越多,放疗摆位误差越大,放疗的精确度越差。 另一项研究报道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中体重的下降和患者的放疗中断率有明显的相关性,体重丢失≥20%是放疗中断的危险因素。 营养不良所致的放疗非计划性中断,将延长患者放疗和住院时间。同时,营养不良还是肿瘤局部复发和生存率低的危险因素。通过回顾性分析121例喉癌放疗患者发现,营养不良患者局部复发的几率是无营养不良患者的 2.15 倍,而在接受放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中,放疗期间严重体重丢失(放疗期间体重丢失>5%、 放疗后12周体重丢失>7.5%)的患者其 5 年总生存率(overallsurvival,OS)、疾病特异性生存率(disease-specificsurvival,DSS)分别为 62%、82%,显著低于无体重严重下降的患者(OS=70%,P=0.01;DSS=89%,P=0.001)。 四、营养治疗的意义 营养治疗作为一种治疗手段,不仅仅局限于补充营养素,而且被赋予治疗营养不良、调节代谢和调节免疫等功能,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半夏
JAMA Oncol:立体定向低分割放射治疗子宫癌在短期随访中耐受性良好

JAMA Oncol:立体定向低分割放射治疗子宫癌在短期随访中耐受性良好

▎临床问题: 接受辅助立体定向低分割放射治疗的子宫癌患者的急性毒性反应和生活质量如何? 辅助放疗在减少子宫癌患者局部复发中起着重要作用。虽然低分割放射治疗可能有利于医疗保健系统和全球社区,同时减少了患者每日进行放射治疗的治疗负担,但尚未对其进行前瞻性研究或子宫癌治疗的随机试验,相关的毒性作用和患者生活质量尚不清楚。一项来自JAMA Oncol的非随机对照试验报评估了立体定向低分割盆腔辅助放射治疗子宫癌后的急性泌尿生殖系统和肠道毒性反应以及患者报告的结果。 研究发表截图 ▎研究方法: 该研究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2个癌症中心对2019年5月至2021年8月期间的患者进行了多中心试验,共纳入61名手术后患I至III期子宫癌的患者(中位年龄66岁;范围,51-88岁)研究,接受立体定向辅助盆腔放射治疗,剂量30Gy,分5次,隔天或每周进行一次。该研究肿瘤组织学结果包括39例宫内膜样腺癌、15例浆液性或透明细胞癌、3例癌肉瘤和4例去分化癌。16名患者接受了序贯化疗,9名接受了额外的穹窿近距离放射治疗。中位随访时间为9个月(IQR为3-15个月)。研究在基线、第3次治疗和第5次以及6周和3个月的随访时,收集毒性反应和患者报告的生活质量评估。 ▎主要发现: 在61名患者中,33名患者(54%)观察到1级急性胃肠道毒性反应,8名患者(13%)观察到2级急性胃肠道毒性反应。 对于泌尿生殖系统最严重的毒性反应,25名患者(41%)出现1级反应,2名患者(3%)出现2级反应。 1名患者(1.6%)在第5次治疗时出现急性3级胃肠道毒性反应腹泻,该反应在随访时得到解决。 只有第5次治疗时患者报告的腹泻分数(平均分数,6.56)在临床上(分数≥10)和统计上显著差于基线(平均分数,35.76);P<0.001),但这一症状在随访中有所改善。 ▎不足与展望: 总的来说,立体定向低分割放射治疗子宫癌在短期随访中耐受性良好。需要更长时间的随访和未来的随机研究来进一步评估这种治疗。 参考文献: [1].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oncology/fullarticle/2791270

半夏
【白茶有约】第8期 两针CR,没有副作用,幸运在咚咚

【白茶有约】第8期 两针CR,没有副作用,幸运在咚咚

  来自生命的力量,来自心灵的觉醒。 【白茶有约】——力量觉醒 interview 第8期            两针CR,没有副作用,幸运在咚咚 Impression 她 我们咚友口中的“完美姐”,像一名美少女战士一样,心想着穿得漂漂亮亮,约主持人一起出现在深圳街头——“美炸街”。曾经病卧塌中惊坐起,叫天不灵地不应的她,如今倘若出现在大街头,比任何人看起来都健康。她,都经历了什么?  我们本次的嘉宾@周淘宝女士不仅仅是一位抗癌达人,还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多年独自抚养三个孩子,如今大儿子在中国交通某学院毕业,女儿下半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读博,小儿子在澳洲国立大学毕业,准备考研。她说:我坚持下来是源自于对三个孩子的那份爱和责任。我不想让他们看到人世间的病痛,让他们对未来失去信心。同时也不想让们过早的失去这份母爱。  咚咚提醒:由于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对于他人的治疗方案请理性看待,切勿盲目模仿。 我们聊一聊 嘉宾基础信息    Info 宫颈,腺鳞癌,手术,分期3C2,化疗,放疗,k药免疫治疗,复发后继续免疫治疗联合化疗靶向治疗,CR后单K,营养,心态 Q 白茶:淘宝姐您好!据了解,您有一个外号叫周完美,可以给咚友们解释一下它的来由吗? 周淘宝:哈哈哈,大家都叫我周完美,是因为我的治疗效果好,术后9针K药复发,不曾想继续使用K药,联合白紫和贝伐,第一针肿标Ca125从167降到正常值范围内,第二针打完拍片就无瘤了。现在打了三十多次K药,目前为止没有副作用,保持了近两年。所有的血液指标都保持在正常范围内的原因吧。我喜欢这个称号,感谢大家对我的鼓励。也希望一直可以保持下去。 Q 白茶:您是我们咚友中两针CR的幸运女神,看您的日志记录中提到,您过去曾经躺在病榻,喊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可以说说您确诊时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吗?? 周淘宝:往事不堪回首。我在2019年3月18的TCP和HPV检查全部正常。2019年5月月经提前一周。我以为50岁到了断经期去医院咨询怎么保养。例行妇检发现了肿块,马上进行活检,病理鳞癌。我当时急得几乎一周没有睡觉、吃饭。同时拍片发现已经淋巴转移了。分期3c2。 我连夜联系北京、上海的朋友。教授看了片子之后,根据指南只能放化疗,明确表示不能手术。我很固执,不进行放化疗。非要手术。直到2019年6月才联系好教授,6月17号才有医生愿意帮我做手术。 我到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做了手术,全程做了八个小时才醒来,插了21天的尿管。做了全腹淋巴清扫,腿也肿了。术后病理变成腺鳞癌,也是让我更加一头雾水。 刚刚拔下尿管,就开始了第一次化疗。 我没有经验,跑到广州做化疗。医院床位紧张,两天时间,打完所有的药,又赶回到湖南娄底休息。化疗完副作用出来了。白细胞低,肝损严重,手脚发抖,舌头僵硬。一度我吃饭都是请人喂饭的。  之后我去湘雅附三住了一个月院,又开始第二次化疗。第二次化疗刚刚开始,我上吐下泻,又白细胞低,我要求停止。开始进入放疗。  因为疤痕体质,手术刀口上面长满了小泡。每天早上五点吃早餐,推着轮椅,打着太阳伞去排队,早上八点到九点时间段的放疗。记得很清楚,我看到一只流浪的狗都羡慕它,几乎每天泪洗脸。放疗一下机器,就要呕吐,还莫名想哭。当时瘦到百零几斤,天天拉肚子。做了12次,我又申请不放疗了。 2019年的9月11号。我开始打第一针k药单药。9月13号第一次离开轮椅走路。首治我是极不规范的,这是复发的主要原因。(提醒大家,切记规范治疗。)  Q 白茶:您现在的状态给我们的感觉真的太棒了。您对自己这个转变的感受是怎么样的? 周淘宝:我感觉像是做了一场噩梦,现在是梦醒了。治疗的痛苦还是经常让我后怕。当然我现在是很高兴很开心的。每天睁开眼睛,就是莫名的高兴和一个人偷偷的傻笑。很珍惜当下的每一天,祈愿这段时间更长更长一些。 左图:2020年6月,复发后     右图:2022年过生日 Q 白茶:您觉得这个幸运里头,有哪些有帮助的因素呢? 周淘宝:能够康复到现在的状态,“幸运”是比较大的原因。当然还有来自于家人的鼓励和我自己的性格以及方案的制定等方面的幸运因素。治疗方案是我自己制定的。据我所知,在2019年,我算是术后较早就使用免疫治疗的。2020年4月,术后第9针K药,也就是第9个月复发。 准备半个月后第二天开始放疗,前一天医生谈话告诉我有肠痿风险很大。 由于我无法接受肠痿风险,加上疫情原因,我连夜收拾行李回我的五线城市开始化疗。那时在中肿拍片查出复发的教授和湖南肿瘤问诊的教授都建议更换pdL1加放疗。回到当地医院,我不更换K药,只加上白紫和化疗,医生也配合我的用药。   幸运来临之前我也是倍受煎熬。毕竟我只是一个只读过高中的中老年妇女,当地医院只有我一个人用K药,自己果断选择“一八”方案化疗(第一天白紫200加K药,第八天白紫200+五支贝伐单抗)。这样我又免去了放疗,又是两针无瘤,又没有换免疫药,我觉得就是幸运加上我的性格得到的。 营养我是我长期选择速愈速和快愈素。我个人认为还是可以选择的,质量比较好的产品吧,特别那个快愈素。我打八次贝伐联合K,三次大化,直到现在,没有副作用。我是从复发之后才开始使用的。        左图:2020年6月      右图:2021年6月 Q […]

半夏
肝癌肺转移怎么办?多纳非尼联合TACE助力病灶持续缓解

肝癌肺转移怎么办?多纳非尼联合TACE助力病灶持续缓解

对于肝癌患者来说,局部治疗始终贯穿于整体治疗过程中,包括消融、栓塞、介入、放疗等。这些治疗手段在控制肿瘤的同时,也可与系统治疗形成协同效应,增强治疗效果。目前,在肝癌治疗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便是TACE联合靶向治疗。多纳非尼作为首个在总生存显著优于索拉非尼的肝癌一线靶向药物,与局部治疗的联合作用也不容小觑。今天,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尹立楠医师向我们分享了一例晚期肝癌肺转移患者,在多纳非尼和TACE的双重作用下,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肿瘤血管的形成得到了有效抑制。 专家简介 患者入院经过和整体情况 患者男性,62岁,2021年6月18日因肝区不适,于外院行彩超及肝增强CT检查提示肝右叶占位,考虑肝癌,肝硬化。AFP>1000ng/ml。既往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否认肝癌家族史。患者于2021年6月27日转入我院。 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无异常;血常规:无异常;凝血象:无异常;肿瘤标志物:AFP 1050ng/ml 影像学评估 肝增强CT(2021-6-18):肝硬化、脾大、腹水;肝右叶占位,考虑肝癌; 肺部CT(2021-6-13 ):右肺上叶微小结节。 临床诊断 原发性肝癌伴慢乙肝肝硬化;分期为IIb期;Child-Pugh A级;ECOG评分为0。 抗肿瘤治疗经过 当时,根据《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对于肝内多发结节型肝癌(IIb期)首选TACE治疗。2021年6月29日,患者接受TACE(盐酸吡柔比星60mg+碘油15m+空白微球)治疗, TACE治疗中,由于肝动脉造影显示肝内多发结节,且部分结节在栓塞后未见明显碘油沉积,术后建议患者口服靶向药物,但是患者未采纳。 2021年12月1日复查,肝增强CT可见除肝癌碘油沉积外,仍可看到肝脏两叶多发强化结节。此外肺CT也可看到双肺多发结节,考虑转移瘤。 根据《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对于肝内多发结节型肝癌伴肝外转移(肺转移)(IIIb期)首选靶向药物治疗。但考虑到肝内病灶动脉期强化明显,与其商议后决定先行TACE治疗,其后联合多纳非尼0.2g BID 口服,以提高疗效。 2021年12月3日,针对肝内病灶,患者再次接受TACE(盐酸吡柔比星60mg+碘油15ml+空白微球)治疗。此次TACE治疗中,肝动脉仍可见肝两叶多发结节,以碘油乳剂栓塞后,以微球颗粒栓塞肿瘤供血血管使其得到充分阻断。但仍有部分病灶未见明显碘油沉积。 2022年2月24日,患者再次来院复查,从肝增强CT可见肝内散在强化病灶数目也较前明显减少,此外胸部CT也可看到肺内转移瘤数目减少,病灶大小也显著减小。 2022年2月25日,再次为患者进行了DSA造影,可以看到此次肝动脉造影肝动脉显著变细,实质期染色肿瘤数目较前次明显减少。可见在联合治疗后,在TACE和多纳非尼的双重作用下,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肿瘤血管的形成得到了有效抑制(达到部分缓解PR)。 除了影像学改变,该病人另一显著的变化就是AFP的变化情况,从最初6月份1050ng/ml降至4.32ng/ml,至最新随访,一直维持在正常水平。 病例讨论 针对这一联合治疗案例,我们邀请到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刘瑞宝教授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本例患者在初诊时为IIb期肝癌,但在后期复查时发现肺部转移,分期进展至IIIb期。根据指南指导,并结合患者自身情况,推荐使用TACE与TKI联合治疗。TACE为不可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常用的治疗手段,但疗效有限。TACE治疗后肿瘤组织缺氧,释放HIF-1α因子,诱导VEGF等促血管生长因子分泌增加,诱导残余肿瘤血管迅速增长,增加肿瘤复发和转移风险。对接受TACE治疗患者给予抗血管生成治疗,可抑制新生血管相关受体活性及VEGF等细胞因子分泌,从而阻断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抑制肿瘤复发转移和延长患者生存期。 在HCC一线治疗领域,多纳非尼是迄今唯一在单药头对头试验中,OS优效于索拉非尼的药物,其可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等多种酪氨酸激酶的活性而阻断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间接地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此外,《中国肝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TACE)临床实践指南(2021年版)》也将多纳非尼纳入指南中关于TACE联合靶向药物治疗的更新部分。因此,本例患者接受TACE+多纳非尼有据可依! 此外,我们也可以从本例患者的AFP变化中得到一些启发。既往有提出通过AFP的动态变化可以判断疗效。本例患者尽管6月~12月期间AFP水平下降了400多,但复查CT仍发现肝内出现多个新发病灶,且双肺内也出现了转移灶,显然疾病进展。12月~2月期间AFP水平降至正常水平,复查显示,尽管病灶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控制,但在肝内和肺内仍可见散在得活跃病灶。因此,对于一些仅进行AFP复查的病人,一定要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 专家简介

半夏
【白茶有约】第7期  他的“自愈”之路:药物重要,营养和心态也不可忽视

【白茶有约】第7期 他的“自愈”之路:药物重要,营养和心态也不可忽视

  来自生命的力量,来自心灵的觉醒。 【白茶有约】——力量觉醒 interview 第7期            她说:癌症不是治愈的,是自愈的 Impression 他 老张是我们咚友“赵女士”的爱人,一位自律、注重健康的大哥。 她 咚友“赵女士”是一位特别细心、温暖、正能量、特别能坚持的小姐姐。  自从咚咚一年前的打卡领红包活动开始,她就坚持了300多天的说说打卡。每天细心地记下爱人老张的情况,包括跑步的公里数,跑步速度,睡眠时长,体感,每日吃的菜谱……她会为老张多跑几十米而感到开心,少睡一个小时而担忧……  她的日常,几乎是我们每一个女家属照顾患者的真实生活写照。借此,向我们的女家属们致敬,感谢你们的耐心和爱,陪伴他们走出昨日的自己,度过人生的暗河。   我们聊一聊 基础信息    Info 肺腺癌   HER2  基因突变  手术  化疗  放疗  靶向药   饮食  营养  运动 Q 白茶:赵姐您好!向咚友们介绍一下咱们老张吧? 赵女士:老张是一个纯北京人,平常比较热心,但是也有着老北京人“按照规矩走”的特点。比如说马路上有那些不太守规矩的,他看着就得说两句。 Q 白茶:老张的病情是怎么发现的呢? 赵女士:在2020年七八月份的时候,老张痰比较多。去了医院以后就按鼻炎给看了,他回来说没什么事儿,开了一堆鼻炎的药,但是用了一段时间,也没管用,就都没特别在意。  当年国庆的时候,我们出去玩,在酒店游泳的时候,他可能有点儿受凉。回来以后,10月17号我正好在我妈那儿值班儿回来,我就发现他咳嗽,憋得脸很红,有点儿喘不上气的那感觉。  我说咱们得赶紧去医院看看,他坚持不去。后来我也没理他,夜里我就挂了一个北京医院的号。我们当时照了一个CT,我的预感就不太好,就在前面多走了几步。因为他有点儿喘了,所以他在后面走的有点儿慢。我到那儿以后大夫就在他的电脑上看了结果,说不太好,说有一个大的肿瘤(6.3*5.7cm),当时我心里就咯噔一下。后来大夫说:“等他进来以后呢,我就说是阴影儿,你先别跟他说,赶紧让他住院,不要拒绝住院。”  第二天本来是他侄女的婚礼,我们就没有去参加,因为他发烧。后来就是在2020年10月22号老张住进了医院,住进去以后呢,还不让陪床,我就只能是天天的在门外头守着,因为他要做一些检查,我得陪着他。 那些日子很累,后来过了有三四天吧,他老发烧,老是三十八九度,后来护士长一看不行了,才让我进去。发烧了有一个月吧,当时医生说是脓胸,当时我们俩什么都不懂,然后不停的抽积液。 Q 白茶:您和老张以及家里人当时心里是怎么看待的呢? 赵女士:一个月以后老张烧退了。我们做穿刺的当天正好也是我妈妈骨折的那一天,也是在那个医院做的手术,那会儿心里特别崩溃。 穿刺的结果是2020年11月23号出来的,是肺腺癌。当时那个小大夫说是有基因突变,我们还很高兴,但是说是HER2,没有可用的药,就是跟没有突变一样的结果,当时就很崩溃。之后我天天在查资料,就那时候我查到咚咚说的是DS8201,我才下载的咚咚。  老张对自己的病情知道以后,心情还算平静,也可能刚开始有点儿懵吧。家里人很受不了,基本上都是以泪洗面。我跟孩子还有小姑等人,也不敢告诉他母亲,因为老人87岁了,也怕老人受不了刺激,生病了这就更麻烦了。 Q 白茶:老张的治疗过程、用药方案是怎样的?目前情况如何? 赵女士:我们当时是在北京医院治的脓胸,治了两个月,之后他们那儿的大夫说,也可以手术。当时小姑子联系了东肿,就问去不去东肿,我们最后的决定还是让更专业的人去做吧,就选择了东肿。 进了东肿,先让我们做了两期的术前化疗,术前化疗用的是培美加卡铂,效果还可以,肿瘤有缩小。当时我们发现的时候是6.3*5.7cm,跟一个鸡蛋大,术前化疗以后降到了4厘米多*5厘米多。  化疗完以后2021年1月26号我们做的手术是一个开胸的大手术,做了有七八个小时,伤口差不多得有三四十公分。回来以后,他躺那儿以后,第二天早晨床上全是血就吓坏了,他可能管没插好,后来大夫又给处理了一下就没什么问题了。 他特别坚强,这么大的手术,第二天开始就自己下地了。他夜里也没叫我,可能也怕我累,因为我也熬了好几宿。 在春节的前一天,我们出院了。后又进行了四次的化疗,也是培美加卡铂,最后一次化疗是2021年5月11号。大夫说要进行放疗。等于我们从6月初开始进行了25次放疗,到7月20号放疗结束。 […]

半夏
【白茶有约】第6期 长达30余年的抗癌史,奇迹在咚咚

【白茶有约】第6期 长达30余年的抗癌史,奇迹在咚咚

来自生命的力量,来自心灵的觉醒。 【白茶有约】——力量觉醒 interview 她笑得像个童真的小女孩。      第6期     长达30余年的抗癌史,奇迹在咚咚 Impression 她   你们应该没想到吧,一个癌症晚期带瘤生存的病人,还能自己买菜,做饭,到处逛,还晒朋友圈。她就是咚友will_670的老妈子。这个老妈子,一脸仁爱慈祥,动作柔缓而坚定,看不出上天给她磨难的痕迹,也许这就是她所说的:向死而生。 我们本期的主人公是咚友“will_670”的妈妈。“别人家得一种肿瘤,就治疗得死去活来的,我母亲得了三种,打退一种就再来一种,跟在打怪一样,鼻咽癌已经治愈三十年了,弥漫大B淋巴瘤骨转移结疗十年,软组织肉瘤五年,病史简直精彩到可以出传记了。说真的,妈妈这个心态真的很重要,要不然真活不了那么久。”咚友will_670在咚咚说说中对妈妈的病史记录。让我们来读一读这篇精彩的传记。   我们聊一聊 基础信息    Info 女 60岁+  鼻咽Ca IV期并淋巴结转移   化疗   放疗 弥漫大B淋巴瘤IV期并骨转移  CR 横纹肌肉瘤   免疫治疗    副作用  基因检测 MSI-H,TMB-H Q 白茶:前一段时间看到您发妈妈的视频,妈妈目前病情状况和身体状态怎么样? will_670:目前病情处于进展阶段,免疫治疗PD-1在去年应用后,已耐药。当前体力状况还可以,自己能买菜做饭,早晨做做操,白天看电视看书,午间做一下家务。 Q 白茶:一个人先后抵抗三种肿瘤,半辈子与癌共舞,却能表现得如此出色,真的太了不起了!妈妈是怎样的人呢?她是如何看待疾病的吗? will_670: 我母亲属于性格较为开朗,生活中较为乐观的人,遇事也比较想得开。   我母亲在1992年7月确诊鼻咽癌IV期,2012年11月确诊弥漫大B淋巴瘤IV期并骨转移,2016年6月确诊软组织肉瘤(放疗后诱发的横纹肌肉瘤)。   她本人与肿瘤相伴半生,已不再恐惧与彷徨,更多的是乐观面对,不盲从,相信医学,到正规的公立医院找专业医生,听从专业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积极配合。   她好多次都和我提到,经历了这么多,鼻咽癌放疗后可以CR,淋巴瘤化疗后也可以CR,这次肉瘤虽然没那么幸运,但是对抗了五六年,也已经很知足了,觉得内心也不害怕了,见招拆招,过好每一天比较重要。 Q 白茶:她自己是如何去和疾病作斗争的?治疗配合程度如何? will_670:我母亲治疗配合度算比较好的,并且会遵医嘱进行治疗后的常规随访检查,比如淋巴瘤结疗后,每三个月随访检查1次,一年后每半年1次随访检查,都能按期进行,这样做能便于及早的发现问题。在化疗治疗过程中,按照医生制定的化疗周期,每21天一周期进行,有问题都及时与主管医生联系,医患合作很愉快。 在治疗中,营养的辅助也非常重要,倒没有说刻意去补充营养保健品等,但基本的维生素,蛋白质都是吃得很足够,她也认为有足够的体力和营养才能耐受下一阶段的治疗强度。除了西医治疗,还会辅助中医中药的治疗,提高免疫力。 Q 白茶:可以简要介绍一下治疗的过程吗? will_670:母亲在1992年7月确诊鼻咽癌IV期并淋巴结转移,经过40余次放疗后CR,后定期随访至今; 2012年11月确诊弥漫大B淋巴瘤IV期并骨转移,经过化疗+靶向的治疗方案,方案为R-CHOP,八个周期,期间应用唑来膦酸抗骨破坏治疗,后CR; 2016年4月因定期随访中发现颈部病灶,怀疑淋巴瘤复发,进行活检病理,病理结果提示为梭形细胞肿瘤,非淋巴瘤,后经多次病理会诊,确诊为软组织肉瘤(放疗后诱发的横纹肌肉瘤)。 经过2016年7月手术,后复发,2017年8月再次手术,再次复发,2020年4月第三次手术,期间除三次手术外,未在使用任何治疗方式,由于病灶反复复发,且不再适合手术,于2020年12月进行华大基因的肿瘤基因检测,发现有BRCA1/2等基因突变,及较明确的免疫治疗指征(MSI-H、TMB-H),开始应用帕博丽珠单抗单药100mg,累计使用八个周期后耐药,目前进行PRAP抑制剂(帕米帕利)单药维持治疗。 Q 白茶:请您介绍一下妈妈免疫治疗治疗效果如何?期间遇到的副作用有哪些?如何处理的? […]

半夏
【新手必读】放疗知识科普

【新手必读】放疗知识科普

放疗是什么 放疗是放射治疗的简称,利用聚焦的、高能量的放射线,破坏肿瘤细胞的遗传物质DNA,使其失去再生能力从而杀伤肿瘤细胞。放疗与手术,化疗并称为恶性肿瘤治疗的三大手段。放疗被誉为‘隐形的手术刀’,治疗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将放射线的剂量集中到病变内,杀灭肿瘤细胞,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邻近的正常组织和器官。   下面,让我们来全面了解放疗!   放疗怎么进行 最常用的是外照射放疗,放射线(X射线,电子线,质子,重离子等)由体外的机器发射出,通过机器的旋转到特定的角度,让放射线进入肿瘤组织从而杀伤肿瘤。另外有近距离放疗,包括内照射、组织间插植及表面敷贴治疗等。   哪些患者需要接受放疗 约70%的恶性肿瘤患者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接受放疗。对于一个具体的患者来说,是否采用放疗应该按照肿瘤的规范化治疗原则,根据肿瘤的类型,发展期别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等而定。常见肿瘤,如脑胶质瘤、鼻咽癌及其它头颈部肿瘤、肺癌、食管癌、胃癌、胰腺癌、肝癌、胆囊癌、直肠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宫颈癌、淋巴瘤、转移性肿瘤以及晚期肿瘤止痛及解除梗阻等视病情均可能有放疗指征,具体情况请咨询肿瘤放射治疗科医生。   放疗的时机 放疗可以单独运用或者和手术及(或)化疗联合应用,还有在临床试验阶段的联合靶向药物和免疫药物的应用。常见的联合方式: 手术之前行放疗来缩小肿瘤(新辅助放疗),手术结束后放疗来清除无法完全切除而残留的肿瘤细胞(辅助放疗),和化疗联合应用(放化疗联合)。对于晚期的肿瘤患者,放疗可以作为一种姑息减症的手段,如减轻肿瘤带来的疼痛,梗阻等症状 。   放疗开始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现代放疗的发展迅猛,成功的放射治疗需要集合放疗医生、放疗物理师及放疗技师及其它工程师的协作努力,因此放疗的准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常需要数周的时间。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本院常用的逆向调强放疗(IMRT)的准备过程。 1.CT定位 拟进行放疗的患者,需要在放疗专用的CT(计算机断层扫描)模拟机下完成扫描。为了提高治疗的精准性,医生常需使用适当的固定技术,如:面罩,头枕,真空垫,臂托,托架等固定患者。受呼吸运动影响大的胸腹部肿瘤,还需要限制呼吸(呼吸门控技术或压腹板等)或使用4D扫描的方法确保治疗的精准。同时,医生在患者身上画上体表标记线,使患者的体位在 CT 定位扫描和放疗时均保持一致。固定器和体表标记线是确保患者每次都得到精准放疗的重要措施。 2.放疗计划的制定及靶区勾画 医生根据肿瘤的类型、大小、位置及其周边器官情况,决定使用何种放疗方法及治疗剂量。同时,放疗医生根据影像学图像,确定需要照射的范围,逐层勾画靶区,这个包括了影像上可见的肿瘤区域(GTV)及潜在可能累及的区域(CTV),并且考虑入肿瘤随呼吸的运动(ITV)及其每日接受放疗时候的摆位误差可能的影响(PTV)。精确的靶区勾画是精准放疗的重要保障。 3.放疗计划的设计 放疗物理师根据医生确定的放疗范围和要求的剂量,设计放疗计划,即治疗射线的角度和强度等,以求最大限度地满足放疗医生的放疗计划,同时又保证正常器官所接受的剂量不超过安全范围。 4.放疗计划的评估 物理师完成初步放疗计划后交付放疗医生评估靶区和正常组织的剂量, 物理师经常需要和医生不断协商并反复修改计划,最终完成一个获得医生认可的计划。 5.领取治疗单,复位,预约拍验证片 确认放疗计划后,医生会为患者生成放疗治疗单,并会通知患者领取。放疗开始前,相当一部分患者需要移床,即按原CT扫描时的坐标中心移至治疗计划结果的等中心参考点上,相应地,再在患者身上画上新的体表标志线帮助每次治疗时的精确摆位。另外,所有的患者均需要凭借放疗治疗单,在治疗机上预约拍验证片进行体位的验证。 6.预约放疗 上述验证片由医生确认无误后,方可排队预约放疗。   放疗治疗单上的放疗剂量后面的 Gy 是什么 Gy 是放射线吸收剂量的单位(1Gy=100cGy=1J·kg^-1) 。吸收剂量表示放射线 (电离辐射)给予单位质量物质的能量 。   放疗为什么需要分多次来照射 分次治疗有利于正常组 织的射线损伤修复,有利于增加肿瘤对放射线的敏感性,提高肿瘤放疗的效果。一个常规的放疗计划是每周照5次,单次剂量为1.8Gy-2Gy,持续4到7周时间 。   SBRT 是什么呢 SBRT:   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

半夏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 666 获取解锁验证码
步骤:[ 打开微信]->[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三阴姐妹互助圈"公众号输入 666 获取验证码],即可永久解锁本站全部文章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