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抗癌笔记正文

「走,剃头去!」从校园到病房 ,想要快点乘风破浪

小哲 2020年10月16日

我第一次与癌症遭遇,是21岁。


2019年,我正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读大二,念统计专业。



作为一个理科学渣,学统计的确让我很头大,但是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课余生活给我带来的快乐,远大过了专业课给我的焦虑。



跳跳街舞、去打工 旅行、选修一些我喜欢的文科课程等、和朋友一起做一堆傻事······



整个世界对我来说都充满新奇,仿佛每个角落都在招手,向我敞开着大门。


那年6月,我想增加更多的人生体验,暑假便没有回家,在学校周边咖啡馆找了一份做店员的小时工,借住在朋友宿舍。




有天晚上,半夜三点,我躺在宿舍单人床上,无意间触碰到了自己右乳,发现皮肤表层有个硬邦邦的肿块。




那一刻,紧张随着指尖蔓延到了全身。




发现了异常,妈妈便督促我马上回国检查,我跟咖啡馆的老板说,有急事得回国一个月。




没想到,这一回,就是整整九个月。




现在回看,倘若我的人生是一张折成90度的纸,我正站在对折线上。




回到广东,爸妈带着我直奔医院。经过一些检查,当地的医生对我们说:


「去北京吧,我们这里只有全切这一条路,我要对姑娘负责。」




来不及多想,当天下午,我们全家三人匆忙收拾了几件衣服,晚上便降落在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想来,当时医生那么说,可能是「不忍心对我点破」。




到了北京某三甲医院,主治大夫看我如此年轻,马上重视起来,伸手一摸,她脸色便一沉,寥寥几句,就安排好了住院和各项检查。




八年前,医院乳腺科病房和护士站格局,在我脑海中依然清晰。




墙上挂着的每个病房的责任护士和住在里面的病人名字,八人病房里有台要高仰着头才能看清的小电视······




记得最清楚的,是摆放在护士站旁的那一套桌椅。



坐在那张椅子上,我得到了主治大夫最终的确诊结果。


「检查结果出来了,还是直接告诉你吧。我觉得你比你妈承受能力强······你亲自跟你爸妈说吧。嗯······的确不太好,是浸润性的乳腺癌,要立马手术。」




那一瞬间,我在脸上成功地对着医生挤出了一个微笑。



不过,表面的平静,是为了掩饰内心汹涌。我迎着主治大夫关切的目光点点头,转身回到病房,呆坐了好久。



很快,主治医生安排好了由手术、六个疗程的化疗以及30天放疗组成的、为期9个月的治疗方案。



还好,没过多久,我就接受了21岁的自己患癌的事实。




没有感到过度恐慌,甚至隐约还为能休学一年什么都不干而感到兴奋。




年纪轻轻就患癌是一件令人沮丧的事,但正是因为我还年轻,在生活和事业上「一无所有」,可能更能坦然和轻松地接受这次生命里的偶然。




当然,最焦虑的是我爸妈。




他俩当时都还未退休,只能请了长长的事假在北京照顾我。




除了医药费,在北京治病最大的花费是房租,一间小小的、简陋的一室一厅,一个月就超过5000。




当时情况发生得突然,钱上让我爸妈伤透了脑筋。




现在,我妈才告诉我,她一个从来不愿意求人的人,也不得不向别人张口借钱。



我所在是医院也有能力做保乳手术,我逃过了做全切手术的命运。




8月份做完局麻的保乳手术,又发现腋下淋巴有转移,所以,紧接着,我又做了一次全麻的腋下淋巴清扫,这让我的右臂在好几年间,一直反复肿胀疼痛。




保乳手术没有造成多大的痛苦,但腋下淋巴清扫形成的巨大创口,前后经历了3个星期左右才基本痊愈。




9月,我开始了正式的化疗。




困扰很多病友的化疗掉发,没对我造成多大负担。




在医院门诊,我见到过很多在做化疗但不舍得剃头的病友,头发特别稀少,甚至裸露出大面积的头皮,这让我坚定了开始掉发后干脆去剃个光头的想法。




某天下午,我正坐在床上看书,手指插进发丝儿间轻轻一捋,好几绺发丝就留在了指缝间。




我跳下床,对我妈说:「走,剃头去!」




带着些许兴奋和刺激,我喜提人生第一个大光头和两顶厚密的假发。




做这个决定不是我不在乎外貌,相反,是因为我太爱美了。


那时我想,与其哀叹曾经美丽逐渐消失,不如去找寻一种全新的美丽。


初到北京求医还是盛夏,不知不觉,窗外的落叶飘了下来,接着,就是白雪皑皑的冬季。



在北京完成整个治疗疗程时,已经是 2020年 2 月了。



可能说出来有人不相信,第一次患癌的九个月,于我并不难熬,甚至是一段「闲适而愉悦」的时光。




我和妈妈在放化疗期间,租了一间离医院只需步行五分钟的房子,同一小区里住的都是所谓的「老北京」,大部分都是早就开始享受退休生活的爷爷奶奶。




每天早晨我们七点多起床,和他们一样去赶早市,在熙熙攘攘中领略着北京小摊贩的豪爽脾气。dongdong


想要快点乘风破浪


也是在那段时间里断断续续地考了一个(注册金融分析师)一级证书。


回首这段经历,让我觉得,生病和生命中遭遇到的其他大事没什么不同,就像高考考砸了,被公司裁员了,投资失败了······都是人生不可预计之事。


在已改变的人生轨道里,找到新的乐趣和追求,是从苦痛中走出来最快的途径。


完成第一次治疗后,我带着重生的喜悦,迫不及待地回到了校园,继续为了走入金融行业而奋斗学业。


但从病痛之中走出来的我,却未曾想遭遇到了巨大的心理危机。


治疗的过程中,我把治疗结束当做坚定的目标。


可等出院,完成了这一目标,我却不知道该何去何从了。


 5 月,我顶着一个惊世骇俗的平头回到了校园。


我竭力想要回归原来的生活,回到街舞社团、像以前那样熬夜唱 K 和宵夜、与同学一起为竞争激烈的实习名额拼命、继续用自己的双脚去丈量世界······


可大病之后,诸多身体的限制和夜里不断袭来的对复发的恐惧,让我失去了恣意人生的胆量,我想要赶上其他同学的步伐,却力不从心。


频密的乳腺、妇科复查和持续进行的内分泌治疗,使医院继续与我的生活深度重合。


保乳手术和腋下淋巴清扫在皮肤上留下的伤口,尽管已经恢复得差不多,可长长的疤痕仍清晰可见。


不敢穿无袖的衣服,也远离了泳池,我突然从一个在街舞社团蹦蹦跶跶的「疯女孩」,变成了每天宿舍、教室两点一线的「好学生」。


重疾病人可能都会经历与主流社会的分流,会经历自己可能都无法察觉的与其他价值观的缠斗;会因为自己偏离了主道而自卑自怜,甚至自暴自弃。


疾病也会以一种外力的形式,帮病人找到从「己所不欲」之事中脱离开去的借口,心安理得、冠冕堂皇。


这一次的生病,让我从一个事事都委屈自己融入集体的人,逐渐转变为一个会更加关注自己感受、对自己更为宽容和关照的人。


只是,我还未没能如此细致地思考,仅察觉到,自己已经回不到从前的生活,也融不进普通人的发展轨迹了。


这期间,我一直在竞争压力和死亡焦虑间挣扎,时而坚定,时而挫败,时而迷茫,时而恐惧。



在这种迷失慌乱的状态中,我没能躲过心里最恐惧的一块礁石:复发。


医院长长的走廊干净明亮,坐在椅子上等待就诊的人不多,多数都是上了年纪的阿姨,我一个穿着宽大T恤和牛仔短裤的年轻人在这儿显得格格不入。


dongdong


点击查看全文
11条评论
  • 雯静

    加油,我和你差不多,24岁宫颈癌💪

    2022-05-03

  • @蒲公英

    加油

    2020-10-18

  • 27岁~HCC手术后

    我也是刚要出校园,立马进了医院,现在不知不觉要奔三了

    2020-10-17

  • 大海!

    加油,

    2020-10-17

  • 瑞霖杰_923

    加油,姑娘!我女儿只有17岁,也患有癌症!

    2020-10-16

  • 樱桃虾米丸子🍉

    你比我还年轻,虽然我们癌种不同。我当时跟医生说,医生,我不奢求长命百岁,我就想活到给我爸妈尽孝送终了,我就什么都不怕了。 其实我们自己对于生死真的没有太多恐惧,最放不下的是父母。所以呀,为了父母我们也要努力健康的活下去~

    2020-10-16

  • 致远🙏🙏🙏

    加油加油

    2020-10-16

  • 艳琴

    年轻就有抵抗力,不怕,一起努力💪💪💪💪💪💪

    2020-10-16

  • 程_328

    加油

    2020-10-16

  • yr8848

    💪💪

    2020-10-16

推荐商城

多次治疗后的感悟

回想三年前,刚生病的时候,什么都不懂,现在想想当初的治疗,是过度了,极大地破坏了自身免疫力,康复期间又不懂得怎样调理饮食睡眠,免疫力没有恢复,癌细胞就会卷土重来,后来逼不得已,翻阅了很多书籍,徐晓老师写的书《抗癌第一时间的抉择》《抗癌防止复
获胜

肺部靶向应用以及抗血管生成

第10个是120,全称是BKM120,这是瑞士诺华制药公司研制生产的,我在今年五月份讲课时介绍过这个药。120当时是作为治疗肝癌的靶向药研制的,后来临床检验作为肺腺癌和麟癌使用,其抗肿瘤血管形成效果显著。现在120也作为肺癌病人二线治疗的靶
王三岁💋

#520情感接力#

#520情感接力#
会好的对吧

万里长征第一步!(7)保佑我爸一切顺利!

一边翻记录一边写了两礼拜的流程,咚咚存草稿没给我存!气的我又写这第二遍!………5.16。下午快4点,我爸喜滋滋地打了个电话给我妈,告诉她,自己今天终于没发烧了!反正就是不打电话给我。我已经看淡了。—,—………流程如下……4.26。住院,血检
老爸一切顺利🍀

机智的住院生活 陪护篇

机智的住院生活 护理篇以下内容根据个人在广州求医经验浓缩汇总,各地区并不完全相同,仅供参考。 大大小小的医院我陪母亲住过好几间,中山附属医院、广医附属医院、省市级人民医院、中医院、骨科专科医院,统共最少七家,门诊也看过至
童9

一起做个治疗表格吧

各位新老病友以及家属,在治病过程中难免会有一大堆的检查报告,查看和整理起来都相对比较费劲,尤其是在跟医生交流或者一些特殊情况需要更换医生的时候,因为门诊病人众多,看诊时间的有限,直接口述可能会遇到遗漏问题或者表述不清楚的情况,有时你拿一大堆
言西

肺鳞癌切除复发后是否切除的左右两难

等待检查的时候分享一下治疗经过,2014年,我们45岁确诊肺鳞癌,1a,做手术,左肺下叶切除,残段阳性。按照道理说1a是最早期,没有道理切不干净,但是这个没道理的事情就是发生在我们身上了,当时医生给的解释是正好长在了气管分叉上,不能扩大切除
静待花开的时候

20210512#38#

早上醒来 会进来咚咚写写自己的心情…昨天是第二天的治疗 我们8点出门 830左右打针 打到1330离开…第二天 我爸说除了便秘 好像没有其他不舒服的地方 曹医生给我们留了验大便的小瓶子 叫我们今天带回去化验…今天是疗程的第三天 说句实话的
car

20210511#37#

昨天完成了第一次化疗(化疗+T药) 从中午12点打到晚上9点才结束 整个过程都还在治疗中心进行 有专门的护士跟进 医生也来了几次 及时根据患者的情况去增加辅助的药物(止呕 血管敏感…等…)做完后 我爸说没有明显的不适 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car

20210510#36#

今天早上8点从佛山出发 10点到达横琴口岸过关回澳门…预约了镜湖医院的曹亚兵医生 今天做第一次的化疗+免疫 地点在 镜湖医院霍英东博士专科医疗大楼…我们是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纵隔转移+脑转移 脑转移是单发的肿瘤 已经做了切除手术… 现在开
car

愿世间美好与你环环相扣

现在的我坐在开往北京的火车上,隔了两个座位坐着爸爸妈妈,我们要去听一个几乎已成定局,却仍然让人心存期待的结果。从4-28体检检查出肝脏有问题,到4-29日大夫毫不留情的告诉我和妈妈,爸爸肝癌晚期,家里的医院束手无策。我们需要去长春为爸爸争取
可爱的小老头

今天是母亲节,也是我抗癌三周年记恋日

       今天是母亲节,也是我抗癌三周年的日子,三年前的今天我不幸确诊为鼻咽癌,我清晰记得当初拿到报告单的那一瞬间,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一样,当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眼泪哗哗的流下来了[流泪],当时感
获胜
最新医生问答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 666 获取解锁验证码
步骤:[ 打开微信]->[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三阴姐妹互助圈"公众号输入 666 获取验证码],即可永久解锁本站全部文章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