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肿瘤资讯
晚期乳腺癌手术还有用吗?这些患者的生存率大大提高了!

晚期乳腺癌手术还有用吗?这些患者的生存率大大提高了!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癌症,大约6%的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Ⅳ期,癌症已经发生转移,属于乳腺癌晚期。在过去的十几年中,由于全身治疗的进步,包括化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以及治疗方案的改进等,Ⅳ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得到了显著改善。 对于Ⅳ期乳腺癌患者来讲,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其治疗方法也会依据激素受体和HER2状态有所区别。如雌激素受体(ER)或孕激素受体(PR)状态阳性的Ⅳ期乳腺癌患者,可进行内分泌治疗;激素受体阴性的患者,可选择化疗等。而手术切除原发性乳腺癌病灶,对确诊时即为Ⅳ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获益,目前还不明确。   近日,一项发表于《外科肿瘤学年鉴》(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的研究显示,对于HER2和激素受体状态明确的Ⅳ期乳腺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切除原发性乳腺癌病灶,与5年生存率提升相关;而且相比于辅助治疗,进行新辅助治疗的患者生存率提升更显著。   图片来源:123RF   辅助治疗通常是指在癌症主要治疗(例如手术)之后使用的全身药物治疗,如化疗、内分泌治疗、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等,以减少癌症复发风险。在手术切除原发性癌症病灶之后,仍有可能会残留微小的病灶或癌细胞,并且当前的检测方法也不能发现它们。此时,进行辅助治疗,将有助于杀死那些癌细胞。   新辅助治疗则是指在癌症主要治疗之前进行的化疗、内分泌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等全身药物治疗。新辅助治疗不仅有助于将肿瘤缩小、及早杀灭看不见的转移癌细胞,降低复发风险;也有利于后续的手术、放疗等治疗。   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对美国国家癌症数据库(NCDB)中的12838名女性受试者进行了分析,她们在确诊时均为Ⅳ期乳腺癌,已经发生转移;而且她们的HER2和激素受体状态等均已明确。激素受体包括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   研究人员统计了受试者的治疗方法,包括全身治疗、手术治疗、放疗,以及新辅助治疗和辅助治疗等,以及5年总生存期等信息。   图片来源:123RF   统计发现,51.8%(6649名)的受试者仅进行了单独全身治疗;22.6%(2906名)的受试者进行了全身治疗+放疗;13.2%(1689名)的受试者进行了全身治疗+手术治疗;12.4%(1594名)的受试者进行了三联疗法,即全身治疗+手术治疗+放疗。   调整年龄、种族、转移部位等因素影响后,研究人员发现,进行手术治疗的受试者,其5年生存率高于未进行手术治疗的受试者。   具体来看,仅进行手术治疗的受试者5年总生存率为21%,进行三联疗法的受试者5年总生存率为38%,死亡风险相对降低了36%;进行全身治疗+手术治疗的受试者,5年总生存率为32%,亡风险相对降低了28%。   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在进行手术治疗的受试者中,接受新辅助治疗与更高的5年生存率相关。   在HER2阳性、进行手术治疗的受试者中,接受新辅助治疗和辅助治疗的受试者,5年总生存率为分别为55%和35%,接受新辅助治疗的受试者死亡风险降低了53%。而在HER2阴性、进行手术治疗的受试者中,接受新辅助治疗和辅助治疗的受试者,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34%和30%。   在不同激素受体状态、进行手术治疗的受试者中,研究人员也有相似的发现。   ▲不同激素受体状态受试者,进行新辅助治疗或辅助治疗的5年总生存率(数据来源:参考资料[1];制图:药明康德内容团队)   研究人员分析,对于可以进行手术的患者来讲,进行手术切除乳腺癌原发灶有诸多益处,如有助于减少整体的癌症转移负荷;原发灶被认为是循环肿瘤细胞的来源,已有研究发现,切除原发灶与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密切相关;乳腺癌原发灶手术切除,可能会降低血管抑素水平,导致远处微转移血管生存,增加对化疗药物敏感性;可能逆转癌症诱导的T细胞抑制,促进抗体应答等。   由于该研究是观察性研究,只是显示了不同治疗方法、方案对Ⅳ期乳腺癌生存者的影响。而且研究也存在局限性,如未统计受试者的手术指征、不确定她们是否适合进行手术等,可能也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   研究通讯作者之一、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医学院Chan Shen博士认为:“对于已知激素受体和HER2状态的Ⅳ期乳腺癌患者,除了全身治疗之外,手术治疗可带来生存益处,对于ER阳性、PR阳性或HER2的患者,应在手术前考虑进行新辅助治疗。”   研究最后指出,随着新的治疗方法和全身治疗的进步,Ⅳ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有了很大改善,应重新评估更积极的治疗策略的作用,包括手术切除原发癌。不过,鉴于乳腺癌本身以及患者个体的特殊性,乳腺癌的治疗应进行多学科评估,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个人意愿等选择适合她们的治疗方案,切忌“一刀切”的治疗方法。  

半夏
“D+T”可用于BRAF V600E突变mNSCLC;转移性胆道癌或迎靶向疗法|肿瘤情报癌风险丨肿瘤情报

“D+T”可用于BRAF V600E突变mNSCLC;转移性胆道癌或迎靶向疗法|肿瘤情报癌风险丨肿瘤情报

要点提示 JCO:二代CAR-T产品为成人B-ALL治疗带来全新突破 Therapeutic Advances in Medical Oncology:阿帕替尼治疗转移性胆道癌具有一定前景 JTO:“D+T”用于BRAF V600E突变mNSCLC经治、初治均可获益 新药:首款地舒单抗生物类似药报上 01 JTO:二代CAR-T产品为成人B-ALL治疗带来全新突破 成人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预后较差,目前尚无获批的CD19嵌合抗原受体(CAR)治疗药物。研究者开展了一项自体CAT19-41BB-Z CAR T细胞(AUTO1)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r/r)成人B-ALL的多中心I期ALLCAR19研究。   官网截图   研究结果显示20例患者中的17例(85%)在第1个月时达到微小残留病灶阴性的完全缓解,17例患者中的3例在缓解期间接受了同种异体干细胞移植。6个月和12个月的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68.3%(42.4%-84.4%)和48.3%(23.1%-69.7%)。   末次随访时,在15/20例患者中观察到高水平扩增(Cmax 127,152拷贝/µg基因组DNA)和持久的CAR-T持续存在,伴B细胞再生障碍。 02 Therapeutic Advances in Medical Oncology:阿帕替尼治疗转移性胆道癌具有一定前景 对于一线化疗难治的转移性胆道癌(BTC),目前尚无标准疗法。阿帕替尼是一种VEGFR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临床前模型中显示出对BTC异种移植瘤的活性。研究者进行了一项单臂II期探索性研究,以评价阿帕替尼在转移性BT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者表示:阿帕替尼表现出抗肿瘤活性,安全性可接受,值得进一步临床试验。   官网截图   研究结果显示20例患者治疗后接受疗效评价。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15.0%和60.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2.73个月(95%CI,1.74-3.72),6个月PFS率为27.3%(95%CI,8.7-45.9%)。   中位总生存期(OS)为4.81个月(95%CI,3.16-10.9个月),12个月OS率为36.4%(95%CI,16.2-56.6%)。最常见的3/4级不良事件为手足皮肤综合征[3例(13.6%)患者]和高血压[2例(9.1%)患者],未发生给药相关死亡。 03 JTO:“D+T”用于BRAF V600E突变mNSCLC经治、初治均可获益! 达拉非尼加曲美替尼在BRAF V600E突变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mNSCLC)患者中表现出强大的抗肿瘤活性。研究者报告了一项至少随访5年的Ⅱ期研究的更新生存分析和更新的基因组数据。   官网截图   BRAF V600E突变的mNSCLC经治(队列B)和初治(队列C)患者接受达拉非尼150 mg每日2次和曲美替尼2 mg每日1次治疗。数据截止时,B队列(57例)和C队列(36例)的ORR(95%CI)分别为68.4%(54.8%-80.1%)和63.9%(46.2%-79.%2)。   中位PFS(95%CI)分别为10.2(6.9-16.7)和10.8(7.0-14.5)个月,中位OS(95%CI)分别为18.2(14.3-28.6)和17.3(12.3-40.2)个月。   预治疗患者4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26%和19%,初治患者分别为34%和22%,17例(18%)患者仍存活。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发热(56%)。探索性基因组分析表明,共存基因组改变的存在可能影响这些患者的临床结局;然而,这些结果需要进一步研究。 04 新药:首款地舒单抗生物类似药报上市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显示,齐鲁制药的地舒单抗注射液申报上市,这是国内首款报产的地舒单抗生物类似药。在国内,地舒单抗可用于治疗不可手术切除或者手术切除可能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骨巨细胞瘤以及多发性骨髓瘤和实体瘤骨转移患者中骨相关事件的预防。 官网截图 […]

半夏
80岁患上肺癌,4年后竟然肿瘤自行消失了!

80岁患上肺癌,4年后竟然肿瘤自行消失了!

注意:个例可不能当作普遍现象! 小细胞肺癌(SCLC)是一种分化程度低的高级别侵袭性神经内分泌癌,5年生存率只有7%左右。如果不进行治疗,则可能快速恶化,预期寿命甚至可能只有短短几周的时间。不过,“奇迹”降临在了一名80岁老人身上,他的SCLC在未经治疗的情况完全自发缓解了! 病例发表于Thoracic Cancer杂志 80岁男性,诊断SCLC后放弃治疗 这是一位80岁的老大爷,因咯血和声音嘶哑来到医院就诊。50年来,他每天吸烟20支。 胸部X线检查显示,左肺门有轮廓突出的病变(图1a)。胸部CT显示左上叶恶性肿瘤,左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图2a、b)。由于外生型病变不清晰可见,支气管镜活检失败。医生对患者进行了视频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切除了主动脉下淋巴结。 病理检查结果显示为SCLC(图3),临床分期为局限期。 图1:(a)胸部X线检查显示左肺门轮廓突出的病变;(b)胸部X线检查先前左肺门轮廓突出的病变完全消失 图2:(a和b)胸部CT示左上叶肿瘤,左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c和d)胸部CT示既往肿瘤病变完全消失 图3:病理检查结果。(a)通过VATS切除主动脉下淋巴结。病理检查显示小而圆的肿瘤细胞致密片状生长,胞浆稀疏,染色质分散[(b)苏木精和伊红,100×]。肿瘤细胞嗜铬素A[(c)免疫组化,200×]和突触素[(d)免疫组化。200×]阳性。 因年龄较大,老大爷拒绝了化疗和放疗,在没有治疗的情况下出院。 局限期SCLC约占SCLC的30%,其预后并不乐观,中位生存时间只有15~20个月。而化疗和放疗是局限期SCLC的标准疗法。年龄这么大,又放弃了治疗,这位老大爷还能活多久呢? 52个月再次就诊,肿瘤完全消失 4年多(52个月)后,老大爷因无法进食、身体严重衰弱再次来到了医院。 “奇迹”出现了!胸部X线检查没有显示左肺门有轮廓突出的病变(图1b)。胸部CT扫描证实,先前左上叶、纵隔和肺门的SCLC完全缓解(图2c、d)。 据了解,老大爷自上次就诊以来,没有做手术,也没有接受化疗或放疗,而是每天喝甜菜根汁。没有诉说任何神经系统疾病,也没有表现出异常神经体征。 就这么简单,肿瘤自发完全缓解了!看到这里,是否觉得这个老大爷很幸运呢? 然而,幸运不可能一直光临。腹部CT和胃镜检查发现,老大爷罹患了晚期胃癌。这次他又拒绝了治疗。老大爷在40天后去世。 那么胃癌会是SCLC导致的吗?对此,作者指出,老大爷的晚期胃癌在临床和组织学上被判断为与SCLC不相关,并且在文献中很难找到任何相关的证据。  肿瘤为何会自发缓解 恶性肿瘤自发缓解背后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涉及免疫和细胞因子修复过程、分化、凋亡、外科创伤(手术或活检)、感染、激素机制、抑制血管生成或副肿瘤性感觉运动神经病变。 那么本案例中SCLC为何会自发缓解呢?作者对此进行了分析 01 副肿瘤性感觉运动神经病变 之前已有报告称,副肿瘤性感觉运动神经病变为SCLC自发缓解的机制之一。在感觉运动神经病变患者中,特异性抗神经自身抗体对肿瘤和神经系统均有反应,而这种炎症反应与抗肿瘤免疫反应有关。大多数SCLC自发缓解的病例都伴有神经系统症状,但本案例中患者未见神经系统异常。因此,这个原因被排除在外。 02 外科创伤 外科创伤,包括支气管镜活检,可导致SCLC自发缓解。Cole报告了176例癌症自发缓解的病例,其中40%与某种类型的外科创伤有关。与创伤相关的愈合过程导致对肿瘤生长的免疫抵抗力增加,并可能诱发自发缓解。 03 膳食补充剂 虽然膳食补充剂是否具有抗癌作用尚存疑问,但很多癌症患者在确诊后会补充维生素或矿物质。甜菜根含有甜菜素和甜菜碱。一项体外研究报告,以甜菜根提取物为原料生物合成的纳米颗粒对肺癌有抗肿瘤作用;另一项体外研究表明甜菜根提取物对小鼠肺癌有抗肿瘤作用。在本案例中,患者在诊断癌症后开始饮用甜菜根汁,没有接受化疗,也没有服用其他草药补充剂。然而,关于癌症的自发缓解与饮用甜菜根汁有何关联尚不能得出科学结论。 作者认为,本案例中SCLC自发缓解可能与外科创伤和饮用甜菜根汁相关,但确切机制仍不明确。 癌症自发缓解罕见吗? 癌症自发缓解是指未经治疗或者明显不充分的治疗后恶性肿瘤缓解,其发生率目前尚无定论,大概为1/100000。 最早记载的肿瘤自发缓解发生在13世纪后期。一名骨肉瘤患者在严重细菌感染后肿瘤消失。在19世纪后期,美国医生William Coley发现发烧可能诱发肿瘤消退,他开发了细菌疫苗Coley Toxin,成功地缩小了许多患者的肿瘤。目前文献中已经有上千例肿瘤自发缓解的案例报道。 01 黑色素瘤 一名罹患恶性黑色素瘤超过13年的女性患者,其在诊断后19个月时,已经进展为IV期黑色素瘤,预后较差。但在多次发烧后,大部分肿瘤消退,其余肿瘤则维持稳定。 02 非小细胞肺癌 一名69岁女性,诊断为肺腺癌伴右肾上腺转移(IV期非小细胞肺癌)。然而,在诊断一个月后,开始任何治疗之前,CT和PET检查发现其原发和转移性病灶均明显缩小。患者接受了手术切除,并且在术后14个月时仍无病灶。 03 乳腺癌 一名44岁女性,保乳手术后11年,CT检查提示其左乳内上象限出现肿块。细胞学检查显示为恶性肿瘤。但细针穿刺后1个月,观察到肿瘤消退,且超声检查证实肿瘤缩小。病理检查在肿块中未观察到肿瘤细胞。患者的乳腺癌自发缓解。 04 淋巴瘤 一名59岁白人男性,患有眼眶下滤泡性B细胞淋巴瘤,表现为左颊无痛性肿块。 在进行诊断性切口活检5个半月后,淋巴瘤达到了自发缓解。  近日,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还报道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案例:一名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感染了新冠病毒,5个月后,其体内的肿瘤几乎消失。 小结 […]

半夏
结直肠癌PD-1一点通

结直肠癌PD-1一点通

结直肠癌 MSI-H/dMMR晚期患者:PD-1抑制剂疗效肯定,已成为指南推荐首选用药 MSS/pMMR晚期患者:PD-1/PD-L1抑制剂联合疗法初步提示有效 可手术的早中期患者: MSI-H/dMMR患者:使用PD-1抑制剂或可免除手术 MSS/pMMR患者:生物标记物筛选可提高PD-1抑制剂治疗的PCR率  

半夏
新一代PARP抑制剂挑战早期乳腺癌,单药疗效堪比化疗,称“最强王者”!

新一代PARP抑制剂挑战早期乳腺癌,单药疗效堪比化疗,称“最强王者”!

目前,已经上市PARP抑制剂有奥拉帕利、瑞卡帕利、尼拉帕利以及他唑帕尼。其中获批乳腺癌适应症的除了最早上市的用于晚期乳腺癌的奥拉帕利,还有一款PARP抑制剂针对gBRCA突变的乳腺癌,就是辉瑞开发的他唑帕尼Talazoparib,号称新一代“最强”PARP抑制剂。 直击乳腺癌! 将疾病进展风险降低46%! Talazoparib 是由辉瑞公司研发的FDA批准的第4款PARP抑制剂。该项试验入组431名的携带BRCA1/2胚系突变的晚期乳腺癌患者,按照2:1随机分组接受Talazoparib或标准单药化疗(卡培他滨、艾日布林、吉西他滨或长春瑞滨)。 Talazoparib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长于标准化疗组8.6个月 VS 5.6个月(HR 0.54; 95% CI; p<0.001)PFS延长化疗组整整3个月,下调了46%的疾病进展风险,且具有明确统计学差异,成为当之无愧的最强PRAP抑制剂; Talazoparib组的中位总生存期(OS)为22.3个月,长于标准化疗组的19.5个月;客观反应率同样显著高于标准化疗组(62.6% vs. 27.2%; 95% CI;P<0.001),几乎是化疗组的两倍多。 Talazoparib组和化疗组试验相关严重副作用发生率均为9%,主要症状分别为贫血和中性粒细胞减少;两组常见的血液副作用发生率分别为55%(主要是贫血)和38%(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减少);两组3-4级严重副反应事件(AEs)的发生率分别为 26%和25%。 小编总结:由此可以看出,PARP抑制剂展现的令人瞩目的疗效,相比医生选择的化疗,单药Talazoparib治疗可以显著延长患者PFS,且每天一粒胶囊的口服给药方式也极大地方便了患者。PARP抑制剂的作用与化疗一样快,可以防止疾病负荷较大的患者需要使用2种不同的化疗。 挑战早期乳腺癌, 单药PCR达49.2%! 在一项开放标签、多中心、单臂、2 期 NEOTALA 试验 (NCT03499353) 中对早期胚系突变HER2-乳腺癌进行新辅助治疗。入组T>1.5cm,N0-3M0患者,Talazoparib常规剂量为1mg(中度肾功能损伤0.75mg),每日口服一次,完成24周新辅助治疗后进行手术。主要研究终点为独立中心评估(ICR)的病理完全缓解率(pCR),次要研究终点为研究者评估(INV)的pCR以及残余肿瘤负荷(RCB)。 结果显示,在可评估人群 (n = 48) 中,单药 talazoparib 的 pCR 率为 45.8%(80% CI,36.42%-55.22%),在意向治疗 (ITT) 分析人群 (n = 61) 中为 49.2% (80% CI, 40.97%-57.39%)。 报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1级27.9%,2级23%,3级45.9%,4级1.6%。其中最严重的是乏力、恶心和脱发。 小编总结:单药Talazoparib新辅助治疗早期乳腺癌,其pCR率与蒽环紫杉联合方案pCR率相当,且耐受性良好。目前在晚期乳腺癌治疗方面获批上市的PARP抑制剂有两个:Olaparib和Talazoparib,均明显改善了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PFS,但在新辅助治疗领域内,Talazoparib首次尝试并大获成功,为三阴乳腺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关于PARP抑制剂 由于三阴乳腺癌(TNBC)ER、PR和HER2三者皆为阴性的特殊性,因此,除了化疗外,医生会安排三阴乳腺癌患者进行基因检测看是否属于基因突变型乳腺癌,再针对特有的靶点进行治疗。 gBRCA1/2突变是乳腺癌中常出现的一种基因突变,约有5%-10%的乳腺癌患者携带有胚系gBRAC1/2基因突变,BRCA1突变导致的乳腺癌大部分为三阴性乳腺癌(70%),而BRCA2突变更可能导致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70%)。携带BRCA1/2等同源重组修复相关基因的有害突变的细胞,其同源重组功能缺陷,导致基因组损伤累积突变而癌变,肿瘤细胞快速增殖过程中可容忍BRCA缺陷导致的基因组错误,进而快速增殖,且肿瘤细胞通过 PARP途径,作为修复补偿通路,维持肿瘤细胞基因组相对稳定性。 […]

半夏
胆道肿瘤领域再迎新款靶向药,泛FGFR抑制剂后线治疗中位总生存近16个月

胆道肿瘤领域再迎新款靶向药,泛FGFR抑制剂后线治疗中位总生存近16个月

随着三款靶向药物的获批,胆管癌的靶向治疗目前已走上正轨。而针对相应靶点的研究也正在火热开展中。临床前和早期的临床工作显示了靶向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途径的有趣的抗肿瘤活性,但获批适应症都局限于FGFR2亚型。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款用于胆管癌的泛FGFR抑制剂,针对四种受体亚型(FGFR-1, 2, 3和4)的改变均有效。 Ponatinib治疗难治性胆道肿瘤 总生存达15.7个月 Ponatinib(普纳替尼/帕纳替尼)是由日本武田制药公司研发生产的一款新型的口服活性多靶点TKI,既往已获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适应症。靶点包括BCR-ABL、VEGFR、PDGFR、FGFR、EPH、SRC家族、KIT、RET、TIE2和FLT3。目前已在BCR-ABL阳性的白血病中得到疗效验证。基于其存在FGFR靶点,研究人员对其治疗FGFR改变的胆管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这是一项多中心、单机构的试点研究,旨在评估ponatinib在伴有FGFR改变的晚期难治性胆道肿瘤患者的疗效。研究的主要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RR),次要终点为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并评估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 研究共纳入12名患者晚期难治性胆道肿瘤患者。结果显示,12例患者中有1例观察到部分反应(PR),中位PFS为2.4个月,中位OS为15.7个月。所有观察到的毒性都是可控和可逆的。不良反应较轻,以淋巴细胞减少(75%)、皮疹(63%)和疲劳(50%)最为常见。未观察到对整体生活质量的显著损害。可以看出,Ponatinib作为FGFR改变的胆道肿瘤的单一药物是可耐受的,但临床活性有限。 这是首个前瞻性评估ponatinib对FGFR突变的胆道肿瘤患者的研究,也是首个报道其对HRQoL影响的研究。针对ponatinib将进行进一步更大规模的临床研究,以更好地优化患者选择,重点是联合其他分子靶向药物,传统的细胞毒性化疗,以及更好地了解治疗耐药机制的研究。 多款泛FGFR抑制剂胆管癌领域大放异彩 1、泛FGFR抑制剂Derazantinib中位无进展生存期7.8个月 其实,这并不是第一款用于胆管癌的泛FGFR抑制剂。Derazantinib是一种口服、泛-FGF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目前正被开发用于治疗iCCA和其他高频率FGFR突变的肿瘤类型。 II期FIDES-01研究队列1(FGFR2基因融合的肝内胆管癌)的最新分析显示客观缓解率ORR从20.4%上升到21.4%,疾病控制率DCR从72.8%上升到74.8%,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从6.6个月上升到7.8个月,进一步支持了该适应症中Derazantinib单药治疗的临床相关疗效。 队列2(FGFR2基因突变或扩增)中期分析结果中,疾病控制率(DCR)为79%,其中1例确诊完全缓解CR,1名患者部分缓解PR但未经确认,9名患者病情稳定SD并且获得最佳缓解BOR。在美国和欧盟,Derazantinib已被授予孤儿药资格,用于治疗iCCA。 2、国产二代FGFR抑制剂Gunagratinib二线治疗DCR达91.7%! Gunagratinib是诺诚健华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型高选择性的泛FGF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可通过共价结合不可逆地抑制FGFR活性,也可以克服第一代可逆FGFR抑制剂的获得性耐药。已于2021年6月18日被FDA授予孤儿药称号,认可其为一种非常有潜力的胆管癌治疗方案。 ICP-CL-00301是一项首次在人体内进行的I/lla期剂量递增和剂量扩大研究,在完成至少一次肿瘤评估的12例FGF/FGFR基因改变患者中,总缓解率(ORR)为33.3%,其中1例(8.3%)胆管癌完全缓解(CR), 3例(25%)胆管癌部分缓解(PR),疾病控制率(DCR)为91.7%。 未报道剂量限制毒性(DLT),未达到最大耐受剂量(MTD)。未见中枢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CSR)/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RPED)报道。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 20%)包括高磷血症、高钙血症、ALT或AST升高、腹泻和高甘油三酯血症。 相信随着泛FGFR抑制剂在胆道肿瘤中的研究探索,未来胆管癌患者的治疗选择将会更多,非FGFR2亚型突变的患者也有药可医。期待能有多的新药新研究面世,造福更多患者。  

半夏
DLL3靶向药临床试验接连失败,小肺治疗何去何从?利培酮等抗精神病药可增加乳腺癌风险丨肿瘤情报

DLL3靶向药临床试验接连失败,小肺治疗何去何从?利培酮等抗精神病药可增加乳腺癌风险丨肿瘤情报

要点提示 JTO:DLL3靶向药Rova-T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试验失败 JAMA ONCOLOGY:肺寡转移患者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SABR)单次治疗或更有效 THE LANCET PSYCHIATRY:利培酮等抗精神病药可增加乳腺癌风险 新药:FDA批准LP-184作为恶性胶质瘤的孤儿药资格 01 JTO:DLL3靶向药Rova-T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试验失败 DLL3是一种非典型Notch配体,在小细胞肺癌(SCLC)肿瘤中表达,但在正常成人组织中检测不到。Rovalpituzumab tesirine(Rova-T)是一种抗体–药物结合物,含有通过蛋白酶可切割连接物栓系到细胞毒性剂吡咯苯并二氮卓的DLL3靶向抗体。本研究评估了Rova-T与拓扑替康作为二线疗法对DLL3表达高水平的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官网截图   Rova-T组患者在42天周期的第1天静脉注射Rova-T(0.3 mg/kg),共两个周期,另外两个周期可供符合方案规定的持续给药标准的患者使用。拓扑替康组患者在21天周期的第1至5天静脉注射拓扑替康(1.5 mg/m2)。   疗效分析显示Rova-T组的中位OS(95%可信区间)为6.3个月(5.6-7.3),拓扑替康组为8.6个月(7.7-10.1)(HR,1.46;95%CI,1.17-1.82)。与目前标准的二线化疗药物拓扑替康相比,Rova-T在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表现出较差的OS和较高的浆膜积液、光敏反应和周围水肿发生率,因此在这一人群中仍有相当多的治疗需求未得到满足。 02 JAMA ONCOLOGY:肺寡转移患者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SABR)单次治疗或更有效 肺寡转移患者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SABR)的最佳方法目前缺乏随机临床试验的证据来指导。一项多中心、非盲、Ⅱ期随机临床试验评估单次或多次SABR治疗肺寡转移患者是否更有效。   官网截图   本研究的干预措施是对每个寡转移性肿瘤进行单次28 Gy(单次治疗组)或4次12 Gy(多次治疗组)。主要结局和指标主要结局是SABR后1年内发生的3级或以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AE)。次要结局为无局部失败、总生存期、无病生存期和患者报告结局(MD安德森症状量表-肺癌和EuroQol 5维视觉模拟量表)。   结果显示:在这项随机临床试验中,两组均未显示出优越的安全性、有效性或症状负担的证据;但单次SABR更有效。因此,可以选择根据所有终点最可接受的结局特征评估的单次治疗SABR,以进行未来的研究。 03 THE LANCET PSYCHIATRY:利培酮等抗精神病药可增加乳腺癌风险 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乳腺癌发病率大约为25%,显著高于普通女性人群。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中肥胖、糖尿病、吸烟等比例较高,生育和哺乳的比例较低,而这些大多都是乳腺癌的风险因素,并且大多数抗精神病药可升高血清催乳素水平。因此研究者开展了一项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调查分析了30785例精神分裂症女性服用抗精神病药对乳腺癌发病率的影响。   官网截图   研究结果显示:1972-2014年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女性共计30785例,其中2000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被诊断出乳腺癌1069例。不升高催乳素的抗精神病药并不会影响乳腺癌的发病率,而对于升高催乳素的抗精神病药:    服用1-4年与<1年相比:乳腺癌发病率相似(校正后比值比:1.04,95%CI 0.79-1.36)   服用≥5年与<1年相比:乳腺癌发病率高56%(校正后比值比:1.56,95%CI 1.27-1.92,P<0.001)。 因此,对于正在接受升高催乳素的抗精神病药治疗的精神分裂症女性,需要监测血清催乳素水平、解决高催乳素血症。 04 新药:FDA批准LP-184作为恶性胶质瘤的孤儿药资格 根据Lantern Pharma发布的公告,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批准LP-184为孤儿药物,作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和其他恶性胶质瘤患者的潜在治疗选择。临床前研究的数据表明,使用小分子候选药物治疗可显著增强肿瘤细胞的抗肿瘤活性,且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与前代酰基氟乙烯相比,LP-184毒性显著降低。 官网截图   […]

半夏
降压、减肥、防胃癌......只需一招?

降压、减肥、防胃癌……只需一招?

中国南北方饮食习惯差异很大,较为明显的差异是南甜北咸。我们知道重油重盐的饮食习惯不利于健康,那吃起来是甜味儿的食物呢? 研究发现,中国有85%以上的死亡由慢性病导致。各种慢病的病因有很多,它和基因、遗传有一定的关系,还有哪些危险因素是可以控制的呢? 一项发表在《柳叶刀》的中国研究发现(如下图所示),和慢病相关的危险因素有吸烟、高盐(钠)饮食、高体重指数、饮酒,全谷物类食物、水果和蔬菜、坚果和果仁、Omega-3脂肪酸等食物摄入量低。其中,吃盐过多是较为严重且常见的膳食因素,位居中国所有死亡相关疾病危险因素第三。 ▲ 2017年中国主要危险因素相关死亡数量,标黄的为膳食危险因素(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翻译后) 吃盐多有什么危害? 我们的细胞膜上有一个钠钾泵。这是一个通道,专门把钠排到细胞外、把钾留在细胞内,让细胞外是一个高钠的浓度、细胞内是高钾的。这对神经的传导、细胞的收缩等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我们机体里的盐基本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0.9%)。如果每天摄入的钠或盐比较多,机体为了维持这个浓度,就会固定更多的水分,带来的副作用就是血容量增加,从而对血管壁造成更大的压力(增加血压)。  因此,盐摄入过多,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尤其是盐敏感性高的人,患高血压的风险会更高。研究发现,在盐摄入量相同的情况下,相比于中度盐敏感性组的受试者,高盐敏感性受试者与高血压风险升高43%相关。 如果血压一直比较高,血管壁的内皮细胞就会受到损害,长期下来血管壁就会硬化,最终会导致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此外,盐摄入过多,还会损伤胃黏膜,导致胃癌的发生率增高;钠还会干扰钙的代谢,导致骨质疏松。还有研究发现,盐摄入过多和肾脏疾病、2型糖尿病可能都有关联。 也有研究显示,吃得太咸也是肥胖的一个重要原因。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的研究指出,限盐除了可降压,还有助于遏制肥胖流行,从而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生风险。对中国人而言,吃盐每增加1克/天,超重/肥胖风险增加4%。 减少盐的摄入,是预防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措施。有研究证据表明,减少钠盐摄入能在广泛人群中带来降低血压的效应,而且对高危人群具有更大的作用。同时,减盐越多,血压下降越多。而限制盐摄入的第一步,就是知道盐的来源有哪些。 图片来源:123RF 盐从哪里来? 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概念:盐和钠不是一回事儿。 食盐是一种名为氯化钠的化合物,其中含有40%的钠和60%的氯(按质量计算)。换言之,每1克食盐约含0.4克(即400毫克)钠,即1克钠约等于2.5克盐。 少吃盐,准确地来讲,应该是控制”钠”的摄入量。 调查发现,中国人膳食中的钠,有80%来自调味品,其中最主要的是盐和酱油;10%左右来自加工食品,如火腿、挂面、辣条等;另外还有一部分钠来自天然食物,如饭、菜、肉、牛奶、水、母乳等。 其实,有很多看起来不咸的食物里,也藏着很多钠,比如饼干、面包、蛋糕;味精、小苏打、豆瓣酱、番茄酱;杏仁露、雪糕、冰激凌等。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限制盐的摄入量不仅要关注吃起来是咸味儿的食物,也要重视吃起来是酸的、甜的甚至是辣味儿的食物(注意看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 图片来源:123RF 怎么控制盐的摄入量?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一般成年人每天吃盐,不超过5g。 厨房控盐小技巧: 适当添加醋会使咸味明显; 用天然调味料调味:花椒、八角、辣椒、葱、姜、蒜,甚至柠檬、番茄; 用量杯和限盐勺; 出锅前再放盐; 少吃隐形盐:话梅、杏脯、山楂蜜饯、饼干、锅巴、薯片、火腿肠、泡椒风爪、小烤肠等; 吃代盐:如低钠盐和钾盐。 低钠盐 刚才讲到,盐的核心成分是氯化钠。因为氯化钾也是咸味的,所以通常低钠盐就是用氯化钾替代了一部分的氯化钠。有研究发现,使用低钠盐的人,24小时尿钠大约减少了0.32g,尿钾增加了0.77g,收缩压降低了2.65mmHg,但是舒张压的变化不显著。该研究的作者指出,如果全中国都用低钠盐代替普通盐,每年可以预防大约46.1万例的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减少74.3万次非致命性的心血管事件发生和6.9%的慢性肾病发病率。 但是在减少钠摄入的同时也增加了钾的摄入,需要考虑高血钾导致的心血管疾病死亡,因此肾功能障碍的人一定要遵医嘱慎用低钠盐。   参考资料 [1] Zhou, M., Wang, H., Zeng, X., Yin, P., Zhu, J., Chen, W., … & Liang, X. (2019). Mortality, morbidity, and […]

半夏
系统治疗+局部治疗,免疫3.0时代实现晚期肝癌患者长生存

系统治疗+局部治疗,免疫3.0时代实现晚期肝癌患者长生存

近年来,随着治疗手段,尤其是免疫治疗的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肝癌的治疗已从免疫单药、免疫+靶向进化到免疫+靶向+局部治疗的“免疫3.0时代”。而这些不断出现的联合方案也使得转化治疗进入大众视野,并制定了相应的专家共识。 在中国原发性PD-L1阳性uHCC患者中,帕博利珠单抗+仑伐替尼(“可乐”组合)+TACE联合治疗的效果的现有数据较为缺乏,是否能产生高转化率的治疗并提高生存率尚不清楚。因此,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在中国患者中比较了帕博利珠单抗+仑伐替尼+TACE与仑伐替尼+TACE治疗的临床疗效。          高转化率+长生存      帕博利珠单抗三联方案 为中国晚期肝癌患者带来新希望 研究人员确定了220例连续接受帕博利珠单抗+仑伐替尼+TACE或仑伐替尼+TACE方案治疗的PD-L1表达的uHCC患者,其中78例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被排除。最终,共有142例患者符合条件,其中70例采用博利珠单抗+仑伐替尼+TACE方案,72例采用仑伐替尼+TACE方案。 研究结果显示,达到了转化治疗、OS和PFS的主要终点。中位随访时间为27个月(95% CI 26.3-28.7个月)。帕博利珠单抗+仑伐替尼+TACE组的客观缓解率(ORR)为47.1%,仑伐替尼+TACE组为27.8% (p=0.017);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70%和52.8%(p=0.036)。mRECIST 1.1版本的独立影像学检查发现肿瘤大小的缩小有显著差异,帕博利珠单抗+仑伐替尼+TACE组为90.0% (63/70),仑伐替尼+TACE组为72.2% (52/72),p = 0.007。 接受肝切除术的患者数量有显著差异(帕博利珠单抗+仑伐替尼+TACE组18例vs. 仑伐替尼+TACE组8例),转化治疗率分别为25.7%和11.1% (p = 0.025)。 在整个研究人群中,帕博利珠单抗+仑伐替尼+TACE组的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OS率分别为98.5%、97.1%和82.4%,仑伐替尼+TACE组分别为94.4%、84.7%和63.8%。两组间的中位OS时间存在显著差异,与仑伐替尼+TACE方案相比,帕博利珠单抗+仑伐替尼+TACE方案显著改善了中位OS时间(18.1 vs 14.1个月),死亡风险显著降低了44% (p = 0.004)。 此外,两组间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存在明显差异,帕博利珠单抗+仑伐替尼+TACE组中位PFS为9.2个月,仑伐替尼+TACE组为5.5个月,p = 0.006)。 根据CPS评分进行亚组分析: 1、对于PD-L1 CPS≥50的患者,帕博利珠单抗+仑伐替尼+TACE组中位OS为19.5个月,仑伐替尼+TACE组中位OS为15.7个月(HR 0.34;p = 0.001); 2、对于PD-L1 CPS≥20的患者,帕博利珠单抗+仑伐替尼+TACE组中位OS为18.3个月,仑伐替尼+TACE组中位OS为14.6个月(HR 0.54;p = 0.007); 3、对于PD-L1 CPS>1患者,帕博利珠单抗+仑伐替尼+TACE组中位OS为15.1个月,仑伐替尼+TACE组中位OS为12.4个月(HR 0.35, p = 0.003)。 可以看出,更高的PD-L1 CPS与抗PD-L1治疗增加的生存获益相关。 观察到的关键3级AEs为AST升高、ALT升高、血小板减少、高血压、疲劳、乏力和皮疹,这些症状基本可控。两组患者均无治疗相关死亡。 研究讨论 这项回顾性研究的结果证实,针对PD-L1阳性的中国uHCC患者,帕博利珠单抗+仑伐替尼+TACE治疗方案可能导致更高的转化率和更长的生存时间。没有出现意想不到的安全相关的并发症。尤其是转换治疗的高比率提示三联疗法可能显著阻止PD-L1表达的uHCC的进展:两组间的中位OS时间有明显的4.0个月的差异。 […]

半夏
​国产第六款PD-1单抗获批上市!高PD-L1表达NSCLC患者使用奥希替尼预后或更差丨肿瘤情报

​国产第六款PD-1单抗获批上市!高PD-L1表达NSCLC患者使用奥希替尼预后或更差丨肿瘤情报

要点提示 Translational Lung Cancer Research:高PD-L1表达NSCLC患者使用奥希替尼预后或更差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伊匹木单抗晚期黑色素瘤真实世界研究结果公布! 新药:第六款国产PD-1单抗获批上市! 新药:前列腺癌重磅药品恩扎卢胺国产首仿获批 01 Translational Lung Cancer Research:高PD-L1表达NSCLC患者使用奥希替尼预后或更差 奥希替尼单药治疗目前是携带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患者的一线标准治疗;然而,一些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现出原发性耐药和对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反应不充分。PD-L1表达升高被报告为第一代或第二代EGFR-TKI结局的阴性预测因素。   研究者前瞻性纳入了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日本14家机构接受奥希替尼治疗的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评估了奥希替尼单药治疗结局与患者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在既往未经治疗的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中,肿瘤PD-L1表达升高与奥希替尼单药治疗的不良结局相关。    官网截图   研究结果显示:71例接受肿瘤PD-L1检测的患者入组。多变量分析确定肿瘤PD-L1表达是奥希替尼治疗无进展生存期(PFS)的独立预测因子(P = 0.029)。相对于PD-L1水平较低或阴性的患者,显示PD-L1水平升高的患者中奥希替尼治疗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显著较低(分别为P = 0.043和P = 0.007)。此外,在接受奥希替尼治疗的患者中,高PD-L1水平的患者相对于低/阴性PD-L1水平的患者表现出更短的PFS(中位PFS:5.0 vs 17.4个月;P < 0.001)。 02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伊匹木单抗晚期黑色素瘤真实世界研究结果公布! 伊匹木单抗是第一个提高晚期黑色素瘤生存率的治疗药物。研究者报告了一项前瞻性、干预性研究,旨在研究伊匹木单抗在真实世界晚期黑色素瘤人群中的毒性和疗效。 官网截图   这项多中心、IV期试验纳入了151例患者。患者接受伊匹木单抗3 mg/kg静脉注射,随访至少5年或直至死亡。38%的患者中断或停止治疗,最常见的原因是疾病进展(19%)。在29%的患者中观察到治疗相关的3-4级毒性,在56%的患者中观察到免疫相关毒性。   中位总生存期为12.1个月(95%CI:8.3-15.9);中位PFS为2.7个月(95%CI:2.6-2.8)。5年后,20%的患者存活。   在6个月标志性分析中,与疾病进展相比,生存期改善与客观缓解(HR 0.16,p = 0.001)和疾病稳定(HR 0.49,p = 0.005)相关。体能状态差、乳酸脱氢酶和C反应蛋白升高被确定为生物标志物。这项前瞻性试验代表了接受伊匹木单抗治疗的真实世界黑色素瘤人群报告的最长随访时间。   真实世界研究结果表明安全性和疗效与III期试验相当,表明伊匹木单抗的使用可以基于当前的成本效益估计。 […]

半夏
特殊的病例:一位比医生还高明的骗子

特殊的病例:一位比医生还高明的骗子

今天说的是一位患者受骗上当的事件,这是发生在过去1年内的真实案例,真是让我开了眼界,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尽量简要地叙述,希望大家看了之后可以有个警醒,治疗过程中尽量多问诊几个大夫,不要轻易地放弃治疗,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大花费。 这是一位中老年女性,晚期卵巢癌诊断明确,在正规的医院就诊,无法手术,予以姑息性化疗,很遗憾,一线化疗带来了明显的不适且无效,患者的状态也较以前变差了一些,主治医生建议继续治疗。更换成二线化疗,但也不能保证疗效,患者拒绝了,主治医生说那治不了了,可以回家后吃好喝好即可。 于是患者回家,但还是想治疗,想活着。患者的女儿多方打听,经人介绍去看了一位“神医”,据说非常厉害,活人无数。于是患者就去看病了,“神医”看完患者后说能治,随即制定了治疗方案,让自己的一名徒弟每日给患者发功,同时要求每天口服“神医”自制的白色粉末,不能中断。 所谓的发功,实际上竟然可以通过视频进行,一位年轻的徒弟和患者视频通话,然后徒弟念念有词,远程发功。这些都价格不菲,一个月的花费应该接近3万。 各位读者以为这患者上当了,肯定状况越来越差。但是,你们错了,在“神医”的治疗下,这位患者的食欲和体力状态不断的恢复好转,既往的症状减轻,在治疗一段时间之后去医院复查腹部CT,结果明确的显示肿瘤较前明显减轻、好转。患者和女儿很高兴。 诸位看到这里,一定很奇怪,民间难道真的有神医,正规医院的医生治疗无效的能够给治好,这也太厉害了吧?! 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我来揭秘,其实这也不算是秘密。 先看下列这张图,是NCCN的权威卵巢癌指南,结果很简单,晚期卵巢癌的治疗除了化疗、靶向和部分患者的免疫治疗。有一类常见的疗法,叫内分泌治疗,对于ER阳性的卵巢癌有一定的疗效,有的患者甚至很好,都写进了指南,注意红框部分。这类内分泌治疗都是口服,副反应很轻,花费也很低。而这位卵巢癌患者的病理也显示,这就是一位ER阳性的患者。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都明白了,远距离视频发功只是掩人耳目,这位“神医”真正让卵巢癌患者好转的就是那堆白色粉末,里面必然有卵巢癌的内分泌治疗药物成分,比如阿那曲唑,并很可能和少量激素混合,这样服用后患者食欲更好,并且短时间体力增长很快。 所以,这位神医还是骗子,只是懂肿瘤内科知识罢了。他通过各种方式将西医的一些内分泌甚至靶向治疗药物给改头换面甚至混合在一起,然后给一些没接受过西医正规治疗的患者用上,其中一部分可以取得极好的效果,那“回头客”就会越来越多。本例患者就是这样的例子。实在要佩服骗子的水平和智商。 无论如何,这个患者的事实是,骗子的治疗真正的让患者好转了,而医生的初始治疗失败,并且没有给患者提供后续应该进行的内分泌治疗。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医院的医生不给这位患者标准的内分泌治疗? 我也想问这位医生,内分泌可是ER阳性的卵巢癌标准治疗方案之一,副反应很轻,化疗失败的患者当然可以考虑进行。猜测大概率是医生的药物治疗水平太差,不清楚晚期卵巢癌应该怎么治疗。 结果就给了骗子可乘之机,最终也是导致患者虽然接受的治疗有效,但花费超过正常的30倍。让患者好转的神医依然是骗子,这点并没有错。只是,这位神医具备一定的肿瘤内科知识水准,至少比那位主管医生强不少。 最后,想吐槽一下,其实不是骗子高明,而是有的医生水平真是不行,懂得太少,一比就给比下去了。医生真需要努力学习,别连半吊子的骗子都比不过。 还有,有的人会问假如“神医”真发明了治疗卵巢癌的新药怎么办?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如果他能发明这种新药,直接卖给药企,直接就是亿万的收益,名利都是唾手可得,何必冒着非法行医的风险当神医,所以,这就是骗子。  

半夏
尿路上皮癌一点通

尿路上皮癌一点通

晚期尿路上皮癌二线治疗:免疫治疗已经成为指南推荐首选 晚期尿路上皮癌一线治疗:不耐受铂类指南推荐选择免疫治疗 免疫联合治疗是晚期尿路上皮癌未来的方向 肌层浸润尿路上皮癌围术期:新辅助PD-1/PD-L1抑制剂初见曙光,辅助治疗仍待探索 高风险的非肌层浸润尿路上皮癌:免疫治疗临床研究正在探索,并已获初步成效。 2016年我国数据:新发膀胱癌8.05万例,其中男性6.21万例、女性1.84万例;死亡3.29万例,其中男性2.51万例、女性0.78万例。约90%的膀胱癌为膀胱尿路上皮癌。 根据是否浸润膀胱肌层及全身转移程度决定膀胱癌的分期,分期越晚,预后越差,转移性膀胱癌mUC(T4b)5年生存率5-20%。 2016年之后,膀胱癌的免疫治疗取得了里程碑式突破,在2016年之前,晚期UC以系统化疗为主,可用姑息性手术、放疗缓解症状。 2016年以来,免疫治疗在mUC治疗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功,彻底改变了mUC以化疗为主的治疗格局,晚期UC二线免疫单药治疗ORR显著高于化疗,延长了患者的总生存,免疫治疗已成为mUC的标准二线治疗方案。 免疫一线治疗为不耐受铂类的mUC患者提供了新选择,但是合理的优势人群筛选很有必要,免疫治疗作为一线标准铂类治疗后的维持治疗也取得显著成果。 MIBC术后易复发,PD-1/PD-L1抑制剂在新辅助疗法上也取得了突破,MIBC免疫辅助治疗目前正在探索;免疫治疗进一步向膀胱尿路上皮癌早期(非肌层浸润期)展开探索,高风险NMIBC成为目前免疫治疗临床研究的热点  

半夏
这25种黑痣可能癌变,转给所有人!

这25种黑痣可能癌变,转给所有人!

黑痣癌变,从发病到去世不到两个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方勇分享了一个真实的病例,患者从发病到去世,前后不到两个月。   这是该院骨科接诊的一名不到40岁的男性,经穿刺活检,确诊是恶性黑色素瘤骨转移。参与多学科会诊的方勇和同事们,在患者身上仔细寻找可能恶变的“痣”。 最后在患者右足底发现了一颗颜色很淡的痣。一眼看去,这颗淡黑色的痣像斑一样,不大,也没突起。经询问病史,患者介绍自己脚底从小就有一颗黑痣,但因为不痛不痒,从来没有关注过,更没有想到进行治疗。 “当我们看到那颗像斑一样淡的痣,就明白这就是原发灶,就是这颗痣引起全身转移并扩散。”方勇介绍,这个患者会诊时全身骨转移,伴中、重度疼痛。经过镇痛治疗,疼痛才初步控制。 但没过多久,患者很快就去世了。 医生分析了100多颗黑痣! 哪些痣需要引起警惕?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皮肤科主任程浩曾经分析了网友的100多颗黑痣,整理出25张建议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的痣的照片列表,大家可以对着照片自查一下。 【1】 9岁男孩,脚底板有一颗大黑痣。出生时就有,随着年龄增大越来越大,而且边缘不规则,颜色深浅不一致。 医生建议:比较大,建议来皮肤镜检查一下吧! 【2】 女,77岁,后背右下方,1×2厘米左右。   医生建议:这颗形状不太好,尽早来医院检查为好。 【3】 女,70岁,左胸上部深色突出,形状不规则,最大直径0.5厘米。不知什么时候长出来的,知道已有几年,今年好像比去年略大了。 医生建议:建议尽早来医院检查一下哦! 【4】 男,39岁,痣在手臂上端内测,从出生就有。 医生建议:形状比较怪,来医院检查一下为好。 【5】 女,50岁,后背右肩下,前几天痒,抓破结痂了。 医生建议:有炎症的痣,还是来医院检查一下比较稳妥。 【6】 男,37岁,右胳膊臂弯处有一颗大约5毫米的凸起黑痣。   医生建议:形态比较特别,来医院检查吧! 【7】 男,79岁,痣黑色,直径约6~7毫米,表面稍有凸起且偏硬,位于颈部左耳斜后下方约2厘米处。已有很多年,自己无感觉,近来偶有痒感,但自觉无其他症状。 医生建议:表面毛糙,来医院检查一下吧! 【8】 女,左耳廓附近,黄豆大小,偶尔会痒,已经很多年了。 医生建议:色素不太均匀,检查一下为好。 【9】 女,41岁,痣长在左肩锁骨上方。正常情况下微高于皮肤,捏起来看直径大约4~5毫米,摸起来有一个包块。这几年大了一点。表面有个小口子,以前看到里面有黑色东西,用手挤过,有东西出来。 医生建议:不一定是痣,建议来医院检查一下。 【10】 女,9岁,右脚趾头一颗不规则形状的痣。 医生建议:形态不规则,建议来医院检查。 【11】 女,56岁,痣在背部内衣扣位置,有大半年时间,大概2毫米,有点凸出,有点痒。 医生建议:表面疣状,不一定是痣,还是来医院检查一下为好。 【12】 3岁幼儿,背部心形胎记,有毛,随着长身体也在长大。 医生建议:毛痣,最好还是切除。 【13】 女,50岁,黑痣在脚底板黄豆般大小,手摸略有触感,表面光滑,无痛感,比之前稍有增大。   医生建议:建议切除病理。 【14】 男,49岁,右腿膝盖后方,直径1厘米。 […]

半夏
体检查出肺结节怎么办?指南看这里

体检查出肺结节怎么办?指南看这里

肺结节如何处理,看看指南怎么说!  

半夏
胃癌患者术后的辅助化疗能有多少获益?

胃癌患者术后的辅助化疗能有多少获益?

今天简单介绍下胃癌患者术后的辅助化疗能有多少获益,文笔有限,能写一些尽量写一些,希望可以帮助胃癌病人及家属解答一些心中的疑惑。 通常情况,胃癌的患者家属对术后是否接受辅助化疗更纠结,比结直肠癌患者家属纠结的多,为什么呢?因为胃癌手术对消化道的完整性破坏以及创伤更大,术后恢复慢、经常合并各种症状,比如:消瘦、食欲差、进食后腹胀、倾倒综合征、乏力和贫血等等,就导致患者的体力状态比较差,人看着虚弱,我曾见过胃癌术后患者体重从180斤降到120斤,整整60斤。所以,胃癌术后的恢复比肠癌整体差多了,需要很精心的照料。 如果胃癌患者术后恢复的不错,大多数胃癌还是需要进行术后化疗减少转移复发,我以前已经在《胃癌的标准治疗模式介绍以及推荐的术后辅助化疗方案》一文中写了胃癌术后到底应该怎么治疗,本文就以最常用的S-1(替吉奥)和XELOX(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举例,来说明化疗对比不化疗会给胃癌术后患者带来多少获益。此外,关于“不要轻易放弃化疗和治疗”,我会再写一篇文章专门进行讲述。   一 胃癌术后S-1辅助化疗对比不化疗   结果来源于III期临床试验(ACTS-GC):纳入超过1000例以上的胃癌术后II期和III期的患者,手术后随即按照1:1的比例分入S-1组和不化疗组。 从整体上看:胃癌II期及III期患者术后可以获益,5年生存率71.7%对比61.1%,5年无复发生存率65.4%对比53.1%,提高了大约10个百分点的绝对值(见下图)。                                                 对于II期胃癌:5年生存率84.2%对比71.3%,5年无复发生存率79.2对比64.4%。属于S-1获益最明显的人群,见下图。 对于IIIA期胃癌:5年生存率67.1%对比57.3%,5年无复发生存率61.4%对比50.0%。也显著获益,见下图。 对于IIIB期胃癌,很遗憾,获益很低:5年生存率50.2%对比44.1%,5年无复发生存率37.6%对比34.4%。见下图 二 胃癌术后XELOX辅助化疗对比不化疗 结果也是来源于大型III期临床试验(Classic),简单地说,5年总生存率78%对比69%,增加了9%,5年无病生存率68%对比53%, 增加了15%,并且在各个分期II期、III期均能够获益。 还有,依据RESOLVE研究结果,SOX方案整体略优于XELOX,但SOX方案并没有和不化疗对比过,所以具体获益不详,但可以理解为在XELOX的获益基础上增加数个百分点。   最后,再强调下,如果胃癌患者术后恢复的极差,体力状况通过ECOG评分是2分甚至更高(以前也写过),谨慎选择双药化疗,必要时考虑单药替吉奥。还有重要的一点,胃癌术后建议查MMR蛋白,如果dMMR,不建议进行常规化疗,因为无法获益。而PMMR的II期和III期胃癌患者建议进行辅助化疗。  

半夏
全球近一半的胃癌发生在中国,预防其实很简单!

全球近一半的胃癌发生在中国,预防其实很简单!

胃癌是严重威胁中国人健康的常见且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也是致死率非常高的恶性肿瘤。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胃癌中近48万例(44%)发生在中国;全球死亡人数中有37万(49%)是中国患者。 调查发现,中国早期胃癌患者占比仅约20%,有80%的胃癌患者发现时已经是进展期,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胃癌患者死亡率高的原因大致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胃癌早期基本上没有症状,即使有一些小毛病、小症状,通常也易被忽视; 缺乏筛查意识,认为能吃能喝,没什么大问题就忽略了检查的重要性。 所以,哪些人需要非常重视胃癌的筛查?胃癌可能有什么感觉?平常胃不舒服该怎么办? 图片来源:123RF 胃癌的高危人群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胃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中指出,胃癌的高危人群有: 年龄40岁以上,男女不限; 胃癌高发地区人群:据统计,甘肃省(尤其是河西地区)、辽宁省(属北方高发区)等地区是胃癌高发区;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可做呼气试验或大便检查; 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一级亲属患有胃癌; 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饮食、喜欢吃腌制食物、吸烟、重度饮酒等。 此外,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经常熬夜、有负面情绪等人群也应该重视胃癌的筛查。 筛查方法: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检测、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和内镜筛查,最终确诊需要病理证实。专业医生会根据血清PG检测和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结果对胃癌患病风险进行分层,并决定进一步检查策略。 胃癌发生是一个多阶段过程,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完全性肠上皮化生以及粘膜不典型增生等胃黏膜病变被认为是引起胃恶性肿瘤的癌前疾病/病变。在疾病早期,如果我们能早期识别症状、及时就诊,就能减缓胃癌癌前疾病的进展,降低胃癌的发生率。那么,胃癌和癌前病变会有哪些症状呢? 图片来源:123RF 胃癌可能有什么感觉? 约80%的早期胃癌没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有消化不良症状。以下是可能会出现的症状,每一次症状的出现都应该引起重视。 食欲差,吃少量食物后感觉饱; 吃了一顿饭后上腹部有饱胀感; 腹部疼痛,通常在肚脐上方有模糊的不适感;也可能表现为餐后的隐痛或胀痛,大约1个小时后会慢慢缓解(进食后疼痛,空腹时缓解); 疲倦,没有原因的体重下降、消瘦; 严重、持续的胃灼热、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状; 持续性恶心,反复呕吐,呕吐时有血/无血; 腹部肿胀或积水; 便血、黑便; 红细胞计数低(贫血)。 当出现上述情况时,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确认这些症状或体征的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也有研究认为,饮食因素和生活习惯等因素与胃癌癌前疾病发病有关,若能消除或消弱这些危险因素,就可以降低胃癌癌前疾病的发生,从而减少人群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那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图片来源:123RF 胃不舒服,在家应该怎么办? 停止对胃黏膜的损伤:如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忌吃烧烤油炸的食物,忌酒等。研究发现,相比不喝酒的人,喝酒的人发生胃癌的风险增加3倍以上。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不吸烟、少吃腌制食品(咸鸭蛋、咸菜、腊肉等),以及经常吃新鲜水果和蔬菜、规律吃饭,尤其是遗传易感性人群(如ALDH2突变等)。研究表明,吸烟者胃癌风险增加2.7倍,而且烟龄越长、吸烟越多,就越容易得胃癌。 减少幽门螺杆菌(Hp)感染:使用公筷、公勺,提倡分餐制,避免食用受污染的食品和饮用受污染的水,能有效防止Hp在家庭成员之间传播,降低Hp感染和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此外,还需做好幽门螺杆菌检测,并及时治疗咨询。研究发现,对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人,非贲门胃癌的风险几乎是未感染者的6倍。 放松心情、控制肥胖的发生:因为超重或肥胖能够触发胃酸反流和胃灼热,这都可能导致癌症的产生。 在医生的指导下停用各种能够损伤胃黏膜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如果不能停药,可以在专业从业者的指导下服用胃粘膜保护剂等药物,如枸橼酸铋钾、硫糖铝、胶体酒石酸铋胶囊等。胃粘膜保护剂不仅能够治疗胃粘膜损伤,还能改善胃粘膜血流状况、预防疾病。  

半夏
NSCLC三线/后线用化疗or抗血管? 安罗替尼+S-1生存期翻倍!

NSCLC三线/后线用化疗or抗血管? 安罗替尼+S-1生存期翻倍!

肺癌,是我国及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飞速发展,已经改变了肺癌的治疗格局,靶向治疗已经成为驱动基因阳性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免疫治疗已经也大大改善了驱动基因阴性患者的生存预后。但对于多线耐药的患者,后线治疗方案相对较少且效果不佳。 近日,在《The Oncologist》上就发表了一篇旨在评估安罗替尼联合 S-1 作为 IV 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三线/后线治疗细胞肺癌(NSC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双药联合疗效翻倍,一起来看一下吧! Simon研究是一项 II 期、单臂、前瞻性临床试验,试验共纳入29名患者, 年龄 18-75 岁;病理诊断为IV期NSCLC;(三)东方肿瘤协作组业绩状况 得分 0-2 分;EGFR或ALK重排患者至少接受过一种TKI和化疗,驱动基因阴性患者至少接受过两种化疗。患者采用安罗替尼联合 S-1 进行治疗,21天为一个周期。 结果显示:安罗替尼与S-1治疗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1.1个月,25例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11人疗效为部分缓解(PR),7人表现为疾病稳定(SD),7人表现为疾病进展(PD),ORR为37.9%,DCR为53%。达到了的目标主要终点。中位总生存期(m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16.7和5.8个月。 最常见的等级3项不良事件(AE)是胃肠道反应,包括腹痛、呕吐、腹泻、疲劳和高血压。发生了4级治疗相关AE或治疗相关死亡事件。 关于安罗替尼   安罗替尼是一种新型的口服多靶点抗血管生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中国已被批准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三线和小细胞肺癌的三线治疗。除此,在肉瘤、甲状腺癌、肝癌、乳腺癌、妇瘤等多个癌种中都有数据。依靠抗血管和抑制肿瘤生长的多靶点治疗机制,成为了很多癌种后线的治疗选择。也是化疗、靶向以及免疫的好搭档。 ALTER-0303的试验研究发现,安罗替尼比安慰剂在三线/后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更有效,与安慰剂组相比,安罗替尼组患者的ORR和DCR得到显著改善(ORR分别为 9.18%与0.7%,P<0.0001;DCR分别为80.95%和37.06%,P<0.0001)。此外,安罗替尼组显著延长了中位PFS 和OS(PFS分别为5.37与 1.40个月,P<0.0001;OS分别为9.63与6.30个月,P<0.0001)。2018年,FDA就批准安罗替尼作为三线治疗NSCLC的药物,治疗难治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后基于ALTER-0303 研究,中国的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将安罗替尼作为晚期NSCLC的三线治疗标准。尽管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但这提示安罗替尼联合化疗可能是非小细胞肺癌IV期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策略。 关于S-1   非小细胞肺癌的常规化疗基本都是用静脉化疗,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把化疗药物进入到患者体内,通过血液流动到全身以达到治疗的效果。常用的化疗药包括阿霉素类,比如多柔比星,还有紫杉类比如紫杉醇与多西他赛,另外还可以有铂类,比如顺铂等等。但是都需要去医院注射,而且时间漫长。 S-1也称替吉奥,是一款新型口服氟嘧啶类化疗药物,早在2009年就被CDE批准用于晚期胃癌的治疗,已广泛应用于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中。由替加氟和两种生物调节剂(吉美嘧啶、奥替拉西)配比而成。替加氟是氟尿嘧啶(5-FU)前体药物,是广谱抗癌药,具有良好的生物利用度,能在体内逐步转化为5-FU,产生抗肿瘤作用;吉美嘧啶可帮助长时间维持体内5-FU有效浓度,提高其抗肿瘤作用;奥替拉西可在不影响5-FU的作用下有效减少胃肠毒性,一项关于S-1回顾性研究,表明当S-1用作非小细胞肺癌的三线治疗时,其PFS为3.3个月,OS为12.2个月,且在老年患者中也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1+1>2 老树开新花 玩转NSCLC后线   ALTER-0303的试验研究发现,安罗替尼三线/后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晚期ORR为 9.18%,mPFS 和OS为5.37个月,mOS分别为9.63个月,P<0.0001; S-1用作非小细胞肺癌的三线治疗时,其mPFS为3.3个月,mOS为12.2个月; 而安罗替尼+S-1 ORR为37.9%mOS16.7,mPFS为和5.8个月。 相较于安落替你单药,双药联合使得ORR翻了三倍不止,生存期翻倍,为NSCLC后线治疗提供了一个更具希望的方案。具有结论有待三期研究进一步验证,期待~ 参考来源: Xiang M, Yang X, Ren S, Du F, Geng L, […]

半夏
全球唯一!FDA批准,指南推荐,胆管癌首款IDH1抑制剂Ivosidenib名不虚传

全球唯一!FDA批准,指南推荐,胆管癌首款IDH1抑制剂Ivosidenib名不虚传

● 8月25日,施维雅(Servier Pharmaceuticals)宣布,FDA批准TIBSOVO®(ivosidenib)用于经治的IDH1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胆管癌患者。至此,Ivosidenib成为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被批准用于IDH1突变胆管癌患者的靶向药物。 在大约20%的肝内胆管癌病例中发现了IDH1突变。局部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放射治疗和/或其他消融治疗,在ivosidenib获批以前,尚无FDA批准的IDH1突变疾病患者的全身治疗方法,基于吉西他滨的治疗方案通常用于新诊断或晚期疾病的患者。 Ivosidenib (AG-120) 是一种具有口服活性的异柠檬酸脱氢酶(IDH1)抑制剂,具有潜在的抗肿瘤活性。此前,Ivosidenib已凭借其优异的成绩登顶柳叶刀杂志。FDA批准这一适应症是基于ClarIDHy研究数据的支持,该研究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针对IDH1突变胆管癌的随机III期试验。 首个获批胆管癌的IDH1抑制剂 Ivosidenib为患者带来新希望 研究将187例先前接受过治疗的IDH1突变胆管癌患者以2:1的比例随机分配,给予Ivosidenib每日500 mg(n = 126)或安慰剂(n = 61)治疗。影像学进展后,允许从安慰剂组到Ivosidenib的交叉使用。 ClarIDHy研究的结果表明,主要终点无进展生存期(PFS)的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HR 0.37;95%CI 0.25, 0.54,p<0.001),Ivosidenib降低了63%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ivosidenib和安慰剂的中位PFS (95% CI)分别为2.7个月和1.4个月。在随机接受ivosidenib治疗的6个月和12个月时,分别有32%和22%的患者没有出现疾病进展或死亡。 研究还显示,与随机接受安慰剂的患者相比,随机接受ivosidenib的患者总生存期(OS)的关键次要终点更有利。使用Ivosidenib患者的中位OS为10.8个月,而使用安慰剂患者的中位OS为9.7个月(HR,0.69;P = .06)。6个月OS率分别为67% vs 59%;1年OS率分别为48% vs 38%。 此次公布的OS改善数据虽然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研究方案明确规定,随机接受安慰剂组的患者可以在疾病进展时接受TIBSOVO治疗,而安慰剂组中有很高比例的患者(70.5%)过渡到ivosidenib组,而交叉治疗可能会影响OS终点。 该研究中观察到的安全性与之前发表的数据一致。胆管癌患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15%)包括疲劳、恶心、腹痛、腹泻、咳嗽、食欲下降、腹水、呕吐、贫血和皮疹。 通过EORTC QLQ-C30问卷对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QoL)进行评估时,发现Ivosidenib保留了患者的基线身体机能,而安慰剂组的患者在第2周期第1天和第3周期的第1天,身体机能较基线水平有所下降(P = .002)。此外,Ivosidenib与安慰剂相比在第2周期的第1天改善了患者的疼痛。 IDH1突变胆管癌患者,特别是那些在化疗后病情进展的患者,迫切需要新的治疗方案。除了可接受的安全性,ivosidenib在无进展生存方面也显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显著益处。目前Ivosidenib已作为IDH1突变型胆管癌二线治疗的一个选择被纳入NCCN指南,这也强调了它作为胆管癌患者新选择的重要性。 针对IDH突变肿瘤 两款新药临床研发中 1、多激酶抑制剂Dasatinib,II期临床开展中 鉴于IDH抑制剂的适度活性,针对IDH突变的新策略正在临床试验中探索。通过对包括17种胆道癌在内的多种癌细胞系的高通量药物筛选,我们发现IDH突变(IDHm)ICC细胞表现出对多激酶抑制剂Dasatinib的惊人反应。重要的是,达沙替尼治疗的IDHm异种移植物表现出明显的凋亡和肿瘤消退,表明Dasatinib可能对IDHm ICC具有治疗作用。目前,Dasatinib正在对含有IDH突变的晚期iCCA患者进行II期临床研究。 2、Vorasidenib I 期临床开展中 泛IDH1/2抑制剂(AG881)选择性地抑制突变型IDH蛋白,并在体内外模型中诱导细胞分化。AG-881抑制α-KG转变成癌代谢物2HG,抑制2HG介导的信号、并引起细胞分化、表达突变型IDH的肿瘤细胞增殖受到抑制。体内研究显示,AG-881可完全穿过血脑屏障。目前AG-881处于临床早期I期试验,评价其对具有IDH突变的恶性血液病、实体肿瘤、胶质瘤的效果。 2018年6月底,基石药业与Agios签署了独家合作与授权协议,获得了Tibsovo在大中华区的独家权利。今年8月3日,基石药业宣布旗下新药艾伏尼布(ivosidenib)在中国的相关研究达到预期终点,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已受理艾伏尼布的新药上市申请(NDA),用于治疗携带易感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突变的中国复发或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R/R AML)患者。此次FDA批准该药的胆管癌适应症,相信国内相应研究也将提上日程,期待其早日在国内上市,填补IDH1靶向治疗的空白,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参考来源: Servier Announces FDA Approval of TIBSOVO® (ivosidenib tablets) in IDH1-Mutated […]

半夏
乳腺癌死亡率下降40%,美国怎么做到的?

乳腺癌死亡率下降40%,美国怎么做到的?

这份全球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模式分析告诉了我们什么?                前段时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全球癌症报告》数据报告指出2020年乳腺癌已经超过肺癌,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   近日,一项2000-2020年基于人口的癌症登记数据分析研究发表在Cancer Communications上[1],研究对全球各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模式进行了分析和评估,并且反映了20年以来各国乳腺癌防控的时间变化趋势。   为什么中国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会呈现上升趋势?   美国乳腺癌死亡率下降幅度40%,5年生存率99%,他们做了什么?   一起来看看,这项全球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模式分析的数据给告诉了我们什么!    中国乳腺癌年龄标化发病率、 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 据估计,2020 年有230万女性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约占全球所有癌症病例数的24.5%。全球各国中,中国乳腺癌病例数最多(416,371),约占全球乳腺癌病例的18.4%,其次是美国,占11.8%。   从乳腺癌发病率的时间发展趋势来看,2000-2012年期间,中国[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2.1%,P<0.001)、韩国(AAPC 6.1%,P<0.001)和英国(AAPC 0.5%,P=0.001)的乳腺癌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美国(AAPC-0.9%,P<0.001)呈下降趋势。   乳腺癌死亡率方面,2000-2012年期间,中国(AAPC 1.0%,P=0.001)和韩国(AAPC 1.8%,P<0.001)年龄标准化死亡率上升,但在美国(AAPC-1.9%,P<0.001)、澳大利亚(AAPC-2.0%,P<0.001)和英国(AAPC-2.5%,P<0.001)有所下降。 这意味着2000-2012年期间,消除不同阶段的年龄影响后,中国整体人群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了2.1%和1%。    图1:美国、英国、韩国、中国和澳大利亚的女性乳腺癌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左)和死亡率(右)的趋势    乳腺癌防控, 可以从美国人民那学到什么? 对于乳腺癌的防控有二个大关,第一个大关是要控制乳腺癌未发生之前的风险因素;第二个大关是要降低乳腺癌已发生后的死亡率。   1   有意识地控制影响乳腺癌发病率的因素     例如,激素替代疗法 (HRT) 是公认的乳腺癌高危因素之一。为了降低女性乳腺癌发病风险,2002年一项名为“妇女健康倡议”的大型研究结果发表后,美国女性便减少了HRT的使用。因此,我们发现在2000-2012年期间,美国乳腺癌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而且下降主要集中在50-59岁的女性中。   再比如,低生育率、年龄增长会影响雌激素、孕激素水平,从而间接增加乳腺癌风险。而在2000-2012年期间,与美国相比,中国和韩国几乎所有年龄段女性的乳腺癌发病率都在快速上升,便与生育率持续下降有关。中国这个问题比较严峻,由于人口增长缓慢和老龄化,从2015年到2030年,乳腺癌病例预估会增加22.9%[2]。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肥胖、有害饮酒、乳腺癌家族史、辐射暴露史、生殖史(如月经初潮的年龄和首次怀孕的年龄)、吸烟和绝经后激素治疗都会增加患乳腺癌发病率的风险。因此,个人有针对性地降低患乳腺癌风险的行为选择和相关干预措施包括[3]: 长时间母乳喂养; 定期体育锻炼; 控制体重; 避免有害使用酒精; […]

半夏
胃癌术前新辅助化疗如何变得更安全和稳妥?

胃癌术前新辅助化疗如何变得更安全和稳妥?

为什么要写胃癌的新辅助化疗?因为对于很多胃癌患者,良好的新辅助化疗能够让治愈率更高、生存期更长。这一篇我写的理念是怎么让新辅助化疗比标准临床试验更好。在以前撰写的胃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文章中,已经介绍过目前新辅助化疗的标准方案,个人最推荐的方案及理念,以及为什么要先进行新辅助化疗,原因再重申一遍,因为临床试验证实合适的胃癌患者先行新辅助化疗生存率优于手术加术后化疗,并且从目前来看,新辅助化疗还能继续不断改善。 但是,很多患者和家属不敢进行术前新辅助化疗,因为他们非常担心万一新辅助化疗无效,胃癌继续增大,就可能失去了手术机会。这种情况是存在的,尽管风险很低,也就是说,在整体上胃癌的新辅助化疗可以获益,对于个别患者,新辅助化疗反而存在风险。那么,这时候要相信医学,我们还是需要选取最适合进行新辅助化疗的患者,掌握好指证,并让新辅助化疗执行的过程中更安全。(注意:这种情况需要比标准处理措施明显增加花费。) 01 哪类胃癌患者最适合进行新辅助化疗呢?     诊断胃癌时医生会给患者做胃镜,明确病理诊断,然后做腹部增强CT及胸部CT,进行肿瘤的临床分期(也就是肿瘤的严重程度判断)。如果CT发现已经合并肝、肺或腹膜转移,那这是晚期胃癌,一般内科治疗,不在讨论范围之内。如果不是晚期,我们需要评价CT影像显示的肿瘤局部侵犯深度T,和淋巴结是否转移N。T分为T1、T2、T3、T4,N分为N0或N+也就是N阳性,在RESOLVE研究中,T4的患者和T2-T3/N+的患者就建议行新辅助化疗,而最早期的胃癌比如T1-3N0或T1N+的患者不需要术前化疗,可以直接手术。 结合实际临床情况,什么样的胃癌患者是最适合做新辅助化疗?: 首先就是上述所说的T4的患者和T2-T3/N+的患者,其实也就是临床分期II-III期的胃癌患者,最好年龄低于70岁,体力状况良好,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无明显的合并症(比如同时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等),这样可以减少意外出现。 02 如何把新辅助化疗做到更安全稳妥? 前提:要做到最好,那么一定是更好的监测病情、选择最有效的治疗方案且相对副作用较轻,当然还要符合既往阐述的理念,在诊断胃癌之后要全力改善患者的体力状态。 (1) 通过PET-CT更好的监测病情 外科医生和患者最担心的就是新辅助化疗无效,非常害怕化疗无效肿瘤进展到不可切除,即使DOS方案发现只有2%的患者会进展,也有患者担心,那么做2个腹部的PET-CT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化疗前做一个PET-CT,然后1周期化疗结束,在第3周(2周期化疗前)再做一个,可以通过SUV值的变化来准确判断化疗的效果。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1周期化疗后胃癌SUV值明显下降,意味着新辅助化疗有效,放心的继续化疗。 第二种:1周期化疗后胃癌SUV值没有下降甚至升高,那么停止化疗,尽快手术,那么即使新辅助化疗无效,也只是延迟了3周的手术时间,问题通常不大。 这种方式就可以更好的打消患者和医生的顾虑。 (2)选择最有效的方案,意味着更安全 如能进行三药联合比如DOS,首选三药联合。但是还可以分门别类做的更好,在首次胃镜取病理后,至少需要做HER-2、MMR检测,最好再加上EBV和PDL1检测。 1、HER-2:如果HER-2免疫组化3+或FISH阳性,联合赫赛汀治疗或双药化疗+赫赛汀+PD-1抑制剂免疫治疗,已经证实可以达到100%的控制率,这就显著减少了医生和患者的顾虑。 2、MMR蛋白:如果检测为dMMR,已经证实只采用化疗效果不佳,不建议进行新辅助化疗。但该类患者PD-1抑制剂的效果要好的多。目前尚无推荐的标准方案,可以直接手术,或者考虑行术前的免疫治疗后手术,这需要MDT仔细评估。 3、EBV阳性或PDL-1的CPS评分显著升高的患者:通常免疫治疗效果好,化疗效果也不错。可以考虑采用化疗联合PD-1抑制剂,可能可以得到最好的疗效。 4、对于纯的胃印戒细胞癌的患者,极少是dMMR和HER-2阳性,新辅助化疗很难起效,能手术还是先手术为好。 (3)经济条件更好的(土豪)患者,可以考虑进行胃癌组织的NGS测序 很多经济条件更好的患者对于常规的标准治疗理念并不满足,希望寻找更好的术前治疗方式,增加术前治疗的疗效。那么除了标准的术前化疗方案之外,可以考虑采用最新的NGS测序,虽然只有很小的可能有所帮助。(注意,不能擅自更改术前标准方案,NGS测序在术前化疗的大多数患者未被证实有效,只是尝试,绝大部分患者做完NGS后无意义)。在这里,我们指的是万一做完NGS测序,有极小的机会找到了一个有效的靶点,那就可以考虑加用个体化治疗,可以经过专家讨论,在基于标准化疗的理念上进行一定的改良,争取更好一些的疗效。 注意的是,尽量选择最优秀和放心的大公司进行基因检测,而不首选小公司,优秀的测序公司并不少,比如华大、泛生子、燃石、思路迪等,尽可能寻找潜在靶点。即使找到了潜在靶点,也需要有多个专业的医生仔细充分的评估,反复审阅报告和既往相关的文献,评估改良治疗方案是否有可能增加疗效。一定要在有证据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进行探讨。 再重点说一次,完善术前的NGS测序也很有可能找不到靶点或靶向药物,不过对于经济条件很好的患者这并不算什么,当然可以考虑。理念就是充分的了解肿瘤的信息,为了追求哪怕是多一点的疗效。   总结:在胃癌的新辅助治疗中,我们有可以做的比临床试验甚至更好,可以选择更合适新辅助化疗的胃癌患者,可以通过PET-CT更好的监测疗效,早期判断和排除化疗失败患者,还有很小的可能可以通过患者胃癌病理的基因测序寻找罕见靶点,寻找进一步增加疗效的办法(治疗决策一定是要有证据,并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反复探讨后决定)。

半夏
PD-L1纳米抗体:小沃助力结直肠癌患者长期生存!

PD-L1纳米抗体:小沃助力结直肠癌患者长期生存!

PD-L1纳米抗体恩沃利单抗(小沃)为结直肠癌(CRC)患者带来更长生存。  

半夏
​T-DXd可与CYP3A抑制剂安全联用;母亲肥胖增加胎儿成年后患结直肠癌风险 丨 肿瘤情报

​T-DXd可与CYP3A抑制剂安全联用;母亲肥胖增加胎儿成年后患结直肠癌风险 丨 肿瘤情报

要点提示 GUT:母亲肥胖增加胎儿成年后患结直肠癌风险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T-DXd可与利托那韦或伊曲康唑安全联用 新药:TCR疗法获FDA优先审评资格 新药:抗CD47融合蛋白与伊尼妥单抗联合疗法获批临床 01 GUT:母亲肥胖增加胎儿成年后患结直肠癌风险 结直肠癌(CRC)是全球发病和死亡率都在首列的癌症,且肥胖是CRC公认的危险因素。近日,一项探究了母亲肥胖、妊娠体重增加、胎儿出生体重与胎儿成年后患CRC的相关性,其结果在GUT发表。 期刊官网截图   儿童健康和发育研究(The Child Health and Development Studies)是1959年至1966年在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接受产前检查的妇女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其最终在2019年调查了受试妇女成年后代的CRC患病情况。   在738,048人年(person-years)的随访后,68例后代被诊断为CRC,其中半数患者(48.5%)确诊年龄小于50岁。研究发现,母亲肥胖[身体质量指数(BMI)≥30 kg/m2)增加了后代患CRC的风险(aHR,2.51;95%CI,1.05-6.02);母亲妊娠期增重过多与巨大儿(≥4000 g)相关,且与胎儿成人后CRC风险增加相关(aHR 1.95,95%CI 0.8-4.38)。 02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T-DXd可与利托那韦或伊曲康唑安全联用 近日,一项评价HER2靶向抗体药物偶联物Trastuzumab Deruxtecan(T-DXd;DS-8201a)与OATP1B/CYP3A抑制剂利托那韦或强效CYP3A抑制剂伊曲康唑之间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公布。结果显示,T-DXd与利托那韦或伊曲康唑联用安全,且联用对T-DXd或DXd的药代动力学无具有临床意义的影响。 期刊官网截图   在此I期、开放标签、单序列交叉研究(NCT03383692)中,40例HER2阳性的晚期实体瘤患者首先接受T-DXd 5.4 mg/kg静脉给药,每3周一次(每3周为1周期,共3周期),从周期2的第17天至周期3结束接受利托那韦(队列1,n=17)或伊曲康唑(队列2,n=23)治疗。   结果显示,就T-DXd 的周期3/周期2 Cmax比值而言,联合利托那韦(队列1)或伊曲康唑(队列2)的T-DXd Cmax相似,分别为1.05(90%CI,0.98-1.13)和1.03(90%CI,0.96-1.09)。从周期2至周期3,T-DXd第17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17d)增加,但两个队列的周期3/周期2比值的置信区间(CI)上限仍小于等于1.25。   就T-DXd的周期3/周期2 Cmax比值而言,联合利托那韦(队列1)或伊曲康唑(队列2)时的周期3/周期2 Cmax比值分别为0.99(90%CI,0.85-1.14)和1.04(90%CI,0.92-1.18);AUC17d比值分别为1.22(90%CI,1.08-1.37)和1.18(90%CI,1.11-1.25)。   总体而言,T-DXd联合利托那韦或伊曲康唑的安全性特征与既往T-DXd单药治疗研究结果一致,且T-DXd在表达HER2的实体瘤类型中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03 新药:TCR疗法获FDA优先审评资格 目前转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mUM)患者治疗选择非常有限,迫切需要获批疗法。近日,Immunocore公司宣布,美国和欧盟的监管机构已经接受该公司为在研疗法Tebentafusp(IMCgp100)递交的监管申请,用于治疗mUM成人患者。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Tebentafusp生物制品许可申请优先审评资格。同时,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将通过加速评估程序对Tebentafusp的申请进行评估。 Tebentafusp是一款双特异性分子,它创新地将靶向肿瘤抗原的TCR与能够和CD3受体结合的免疫效应结构域联合到一起,从而引导和激活T细胞识别和杀死癌细胞。Tebentafusp特异性靶向在黑色素细胞和黑色素瘤中表达的抗原gp100。 04 新药:抗CD47融合蛋白与伊尼妥单抗联合疗法获批临床 三生国健与宜明昂科宣布,双方合作共同推进的抗HER2单克隆抗体伊尼妥单抗与抗CD47融合蛋白IMM01组合疗法近日在中国获批临床,即将在HER2阳性实体瘤患者中开展一项Ib/II期临床研究。 IMM01是宜明昂科开发的一款新一代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针对免疫调节靶点CD47,通过激活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吞噬作用,并将吞噬处理的肿瘤抗原递呈给T细胞,从而发挥肿瘤免疫治疗效应。   […]

半夏
治疗6周,病灶缩小46.5%!感觉靶向治疗没效果?那可能是没选对方案!

治疗6周,病灶缩小46.5%!感觉靶向治疗没效果?那可能是没选对方案!

尽管接近65%的EGFR突变型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能够受益于EGFR抑制剂的治疗,但缓解的程度,以及持续的时间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 有些患者疗效良好而持久,能够获得5年甚至更长的稳定生存期;有些患者对药物治疗从开始就毫无响应、原发耐药;也有些患者原本疗效很好,但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不再响应,出现了获得性耐药。 我们一起来看一位73岁的肺腺癌患者的病例。 曾经获益超过57个月,因这个基因发生异常,疾病迅速进展 患者为女性,73岁,无吸烟史,通过支气管镜检查确诊,接受了肺左上叶切除术及淋巴结清扫术,经活检确认为Ⅱb期低分化型腺癌。 经检测,患者存在EGFR L858R突变,因此在术后接受了厄洛替尼辅助治疗(100 mg/d)。在24.7个月的厄洛替尼辅助治疗后患者仍未复发,因此停药进行观察。 在20.5个月后的一次复查中,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双肺出现了新的结节,右侧气管旁淋巴结肿大、硬化,经右上叶活检确认,病灶为原肺腺癌复发病灶。 随后患者完善了基因检测,发现仍然为EGFR L858R突变,且不存在T790M耐药突变,因此继续使用厄洛替尼治疗(100 mg/d)。这一次临床缓解持续了12.5个月,复查CT显示主要病灶右上叶肿块体积增大,疾病复发。 综合活检的结果以及基因检测的结果确认,患者存在MET扩增与MET 14外显子跳跃突变,仍然不存在EGFR T790M耐药突变、且L858R突变仍为阳性。也就是说,这一次导致了患者耐药且疾病进展的“元凶”,是MET的异常。 对于这种获得性耐药的情况,医生为这位患者选择了奥希替尼联合沃利替尼(Savolitinib)的临床试验(NCT02143466)。用药1.4个月后,患者因无法耐受副作用而停用沃利替尼,继续使用奥希替尼单药进行治疗(80 mg,qd)。 奥希替尼治疗2.4个月后,患者病情进展,改为克唑替尼方案(250 mg,bid),用药仅持续了1.9个月,疾病再次进展。 这一次,医生将方案更改为奥希替尼(80 mg,qd)与克唑替尼(250 mg,bid)的组合方案。患者耐受性良好,没有出现严重的副作用,随访2.3个月、4.6个月及7.7个月的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疾病控制比较稳定。 图示A为患者主要疾病进展时间线,图示B为患者历次检测结果,图示C为患者使用奥希替尼+克唑替尼方案后随访2.3个月、4.6个月及7.7个月影像学检查图像,疾病控制效果较好。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我们都知道克唑替尼是一款非常经典的ROS1/ALK抑制剂,在ROS1或ALK阳性患者的治疗中,有着“摧枯拉朽”般的出色疗效,缓解率高、持续时间长。但事实上,克唑替尼是一款多靶点抑制剂,其作用效果覆盖了ALK/ROS1/c-MET/MST1R多个靶标,在MET异常的患者的治疗、尤其是与奥希替尼的联合用药治疗中,仍具有一定的潜力。          MET异常与EGFR抑制剂耐药真的有关          吗? MET异常与EGFR抑制剂耐药真的有关吗?尽管从许多病例以及统计学分析当中都可以观察到这一点,但是真正明确的作用机理才是能够令人信服的关键。 为了证明,研究者们进行了一些以细胞为基础的研究。 奥希替尼通过抑制EGFR及其下游效应子AKT及ERK的磷酸化来发挥作用,但发生了MET 14外显子跳跃突变的细胞,下游效应子的磷酸化并不受奥希替尼的影响。 检测结果显示,存在MET 14外显子跳跃突变的细胞,对于奥希替尼的敏感性降低了大约20倍,反馈于治疗当中,疗效自然显著降低,甚至导致耐药。 图片来源为参考文献[1]。 这个发生了异常,让患者对原本疗效非常好、先后获益超过57个月(24.7个月+20.5个月+12.5个月)的厄洛替尼方案发生了耐药,最终不得不连续更换方案且反复进展的基因,就是EGFR抑制剂重要的耐药基因、以及非小细胞肺癌重要的原发致病基因之一,也是我们本篇文章中主要探讨的基因,MET。 在第二个案例中,另一名Ⅳ期的肺腺癌患者,在对奥希替尼耐药之后,同样通过联合方案的治疗,获得了非常理想的疗效。 奥希替尼耐药,改用联合方案,病灶缩小46.5% 患者为男性,51岁,确诊为Ⅳ期肺腺癌。在接受奥希替尼治疗耐药后,基因检测结果显示为EGFR外显子19缺失突变、T790M突变,伴随MET扩增。 由于患者T790M突变和MET扩增共存,因此医生考虑为患者选择联合用药的方案,参与到了临床试验当中。使用克唑替尼(250 mg,bid)以及奥希替尼(80 mg,qd)的方案治疗,患者在42天复查时实现了部分缓解,肺部病灶缩小了46.5%,咳嗽、咳痰等症状明显改善。 图左为治疗前图像,图右为治疗42天复查图像。图片来源参考文献[2]。 在这位Ⅳ期肺腺癌患者的治疗中,克唑替尼与奥希替尼联手,取得了非常出色的疗效。截至研究报告发布时,患者仍在接受治疗。           […]

半夏
速读社丨多家药企披露半年报 默克终止M7824一线治疗胆道癌II期研究

速读社丨多家药企披露半年报 默克终止M7824一线治疗胆道癌II期研究

政策简报 甘陕联盟集采报价解密 25家企业28个药品进入二次议价 24日,甘肃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关于甘陕联盟2021年度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二次报价的通知》,对甘陕联盟集采报价进行报价解密,共有180家企业的368个品规完成报价解密。经企业网上报价和专家评审确认,共有25家企业28个药品,因同竞价组价差超1.8倍综合得分前两名进入议价,不同规格不符合差比价规则、拟中选价格明显异常、以及按降幅计算基准价未达30%经专家确认的药品进入谈判议价程序。(甘肃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CDE公开征求3个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意见 24日-25日,CDE官网发布3则通知,公开征求相关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意见。分别为《改良型新药调释制剂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新药研发过程中食物影响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创新药人体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CDE) NMPA:贝克曼库尔特、理邦精密仪器一批次医疗器械正在召回 23日,NMPA发布公告,通报贝克曼库尔特生物、理邦精密仪器对其部分违规产品进行主动召回情况,其中包括流式细胞仪配套试剂和中央监护系统。(NMPA) 新疆第五批国采9月15日起开始执行 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保局发布《关于做好第五批国家组织和重庆十省联盟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结果落地实施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新疆第五批国采从2021年9月15日起开始执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保局) 安徽省药监局公开征求规范产地趁鲜切制中药材管理工作意见 23日,为规范安徽省用于中药饮片生产的产地趁鲜切制中药材管理工作,安徽省药监局发布公开征求《规范产地趁鲜切制中药材管理工作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安徽省药监局) 河南省药监局征求以委托生产方式核发药品生产许可证等事项意见 23日,为推进河南省医药产业品种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营造良好的医药营商环境,促进医药产业发展,河南省药监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河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以委托生产方式核发〈药品生产许可证〉等有关事项的通知》意见建议的通知。(河南省药监局) 产经观察 Vertex达成12亿美元合作 24日,Vertex Pharmaceuticals与Arbor Biotechnologies宣布,双方将开展一项新的合作,利用Arbor专有的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增强治疗严重疾病的创新细胞疗法的开发。根据协议条款,Arbor将获得预付款,并有资格获得最高达12亿美元的潜在里程碑付款。(即刻药闻) 三友医疗核心技术人员乐鑫离职 25日,三友医疗发布公告称,公司核心技术人员乐鑫因个人家庭原因申请辞去相关职务并办理完成离职手续,离职后乐鑫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乐鑫与公司签有保密协议,包含保密、竞业禁止等条款。(企业公告) 信立泰半年报公布 上半年营收下滑10.38% 24日,信立泰发布上半年业绩,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3.76亿元,同比下降10.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7亿元,同比增加20.5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2.19亿元,同比增加31.63%。上半年研发投入3.31亿元,占营收比重24.05%,同比增长39.56%,销售费用4.13亿元,占营收比重30.01%,同比下降22.60%。(企业公告) 泽璟制药上半年净利亏损1.77亿元 25日,泽璟制药公布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4240.95万元,同比增长30.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7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为-0.74元/股。(企业公告)   同仁堂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9.91% 25日,同仁堂发布半年报,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24亿元,同比增长29.91%;营业收入73.59亿元,同比增长22.58%;基本每股收益0.455元,同比增长30.0%。(企业公告) 迈瑞医疗上半年净利同比增26% 25日,迈瑞医疗发布半年报称,上半年营业收入127.78亿元,同比增长20.96%;净利润43.44亿元,同比增长25.79%。同日发布公告称,拟10亿元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400.00元/股,回购股份将全部用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企业公告) 浙江医药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长19%  25日,浙江医药发布半年报,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08亿元,同比增长18.87%;营业收入46.18亿元,同比增长30.86%;基本每股收益0.53元,同比增长17.78%。(企业公告) 老百姓14.28亿元收购华佗药房51%股权 25日,老百姓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自有资金14.28亿元(含贷款)收购华佗药房51%的股权。华佗药房2020年含税销售额约17.41亿元,现拥有门店715家,整体估值28亿元,按照其2020年全年净利润1.25亿元计算,交易市盈率为22.42倍。(企业公告)   药闻医讯 诺华CAR-T疗法二线NHL抛锚 25日,诺华公布了其CAR-T疗法Kymriah在一个二线B细胞NHL三期临床的试验结果。这个名叫BELINDA的试验预计招募318为18岁以上对一线疗法无应答或一线疗法12个月内进展的B细胞NHL患者,比较Kymriah与高剂量化疗加干细胞移植标准疗法对无事件生存期的影响,结果CAR-T被SOC逼平。Kymriah已经批准用于三线NHL和25岁以下r/rALL的治疗。(美中药源) 默克终止M7824一线治疗胆道癌II期研究 23日,默克宣布,基于独立数据监测委员会审查意见,因不太可能达到总体生存期的主要终点,公司决定终止II期INTR@PID BTC 055研究。该项研究旨在评估默克TGF-β/PD-L1双功能融合蛋白bintrafusp alfa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胆道癌的疗效和安全性,但没有发现新的安全信号。(医药魔方) 强生/Theravance溃疡性结肠炎药物izencitinib二期临床试验失败 溃疡性结肠炎药物izencitinib是Theravance与强生子公司西安杨森达成合作的主要项目。日前,该药物在溃疡性结肠炎的2期剂量探索研究未能达到主要终点。(新浪医药新闻) 腾盛博药新冠中和抗体联合疗法三期试验获得积极数据 25日,腾盛博药宣布其新型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病毒2单克隆中和抗体BRII-196/BRII-198联合疗法在837例疾病进展高风险的新冠肺炎门诊患者中,与安慰剂相比,住院及死亡的复合终点降低78%,具有统计学显著性,相对危险度: 0.22,P值<0.00001。在基于837名受试者部分随访的中期分析中,观察到住院及死亡人数均有下降。(美通社) CAR-T疗法治疗自身免疫疾病 早期临床试验获得积极结果 24日,Cartesian Therapeutics宣布,其在研疗法Descartes-08在治疗全身性重症肌无力患者的1b/2a期临床试验中获得积极结果。Descartes-08是一款使用mRNA改造T细胞制成的自体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在三例患者构成的患者队列中,所有患者均表现出症状显著改善,且该药显示出良好耐受性。(药明康德) 恒瑞JAK1抑制剂II期临床达到主要终点 24日,恒瑞宣布,其子公司瑞石生物研发的SHR0302片治疗斑秃的II期临床研究RSJ10521达到主要研究终点。结果显示,接受口服一天一次8mg或4mg的SHR0302片单一疗法的患者达到秃发严重度评分工具评分较基线变化的百分比显著高于安慰剂组。(药明康德) […]

半夏
多纳非尼一线治疗长生存近40个月,长生存还得看这些指标

多纳非尼一线治疗长生存近40个月,长生存还得看这些指标

多纳非尼作为首个在总生存方面优于索拉非尼的靶向药物,已于2021年6月9日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既往未接受过全身系统性治疗的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在ZGDH3研究中,多纳非尼组24周的疾病控制率DCR要明显优于索拉非尼组,分别为20.7%和15.7%,这也为患者长生存创造了先决条件。来自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的温晓玉教授为我们提供了在该临床中心接受治疗的一例肝癌患者,在接受多纳非尼一线治疗后保持了长时间的疾病稳定,截至末次随访,整体生存时间近40个月。 患者整体情况 患者男性,62岁,既往有慢性乙肝病史、糖尿病史、白内障史,有白内障手术史。 2016年4月13日,经病理诊断为肝细胞癌。入组时BCLC分期为C期,无门静脉侵犯和/或肝外转移;ECOG评分为1;基线Child-Pugh评分为5;基线AFP水平为4.97μg/L。 抗肿瘤治疗经过 2016年4月13日,接受原发肝癌切除术,术程顺利。术后复查确认复发。2016年12月30日,首次服用多纳非尼(0.2g,每日两次)治疗,8周后经疗效评估为疾病稳定(SD)。随后继续使用,靶病灶持续稳定。经独立评审委员会(IRC)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PFS)为7.5个月,而由研究者评估的PFS为11.2个月。 肝左叶靶病灶影像学改变:8-48W被评为SD 肝左叶非靶病灶影像学改变:8-24周为SD;32-48周为PD 肝右叶非靶病灶影像学改变:8-48w为SD 2017年12月12日~2018年01月16日患者接受后线其他分子靶向治疗。截至2020年3月31日末次随访时,患者仍然存活,从随机入多纳非尼组开始计,OS达到39.1个月。 在安全性方面,患者出现3级高血压,坚持服用降压药物,监测血压。除此之外,其他不良反应均为1~2级,经过相应的对症处理后已恢复。值得注意的是,本例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均未导致多纳非尼的剂量调整。 病例讨论 此次,针对这一超3年长生存的病例,我们邀请到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的温晓玉教授我们进行了深度的解读。 在ZGDH3研究中,多纳非尼在总生存方面显示出了优于索拉非尼的疗效(12.1 vs 10.3个月,p = 0.0363)。本例患者接受多纳非尼治疗后,达到了近40个月的长期生存。值得注意的是,ZGDH3研究的入组患者中61.3%为ECOG评分1分,87.2%为BCLC分期C期,基线特征较差。本例患者也属于BCLC C期患者,但如此长时间的总生存期仍然振奋人心, 分析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 1、可能与本例患者无门静脉侵犯和/或肝外转移有关,肝细胞癌(HCC)合并门静脉肿瘤血栓(PVTT)的病程进展迅速,肝功能储备恶化,复发率高,是肝癌预后的不良因素。此外,ZGDH3研究的亚组分析显示,在无门静脉侵犯/肝外转移患者中,多纳非尼创造出了21.7个月的最长mOS,这也合理解释了本例患者近40个月的长生存。 2、虽然对于患者来说,肿瘤的缩小是所重视的一方面,但是治疗的终极目标还是长生存。本例患者根据研究者评估的最佳疗效是疾病稳定(SD),且保持这一状态近1年。这种长期的疾病稳定为患者带来持久的病情控制,减少换药,并最终转化为了OS的直接优势。 3、多纳非尼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可控,患者对治疗耐受,≥3级不良反应仅出现了高血压,并在坚持服用降压药物,监测血压的情况下已经恢复。除此之外,均为1~2级不良反应,且不良反应的发生未导致暂停用药及剂量调整,这些也助力了患者的长生存。  

半夏
55%的乳腺癌患者存在HER2低表达!这类患者也有救了!

55%的乳腺癌患者存在HER2低表达!这类患者也有救了!

抗HER2抗体-药物偶联物的开发为乳腺癌患者(包括 HER2 低表达患者)开辟了新的治疗选择。传统的抗HER2治疗的适应证人群是HER2阳性即HER2免疫组化(IHC3+)或IHC2+/原位杂交(ISH)阳性的患者。HER2低、中表达且无HER2扩增的乳腺癌是被排除在抗HER2治疗之外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药物)如DS-8201和SYD985的出现为HER2低表达在内的乳腺癌患者开辟了新的治疗选择,让更多的乳腺癌患者有靶向药可用。 近日,《柳叶刀》杂志上刊登了一项研究显示:通过免疫组织化学 (IHC) 检测,HER2 低阳性的肿瘤可以鉴定为不同于 HER2 零表达肿瘤的新的乳腺癌亚组,以改进对治疗耐药、激素受体阴性(HR-)肿瘤患者的治疗选择。 HER2低表达患者, 使用靶向药同样有效! 在这项对个体患者数据的汇总分析中,我们评估了 2310 名在4 项试验包括 GeparSepto、GeparOcto、GeparX和GAIN-2。2012 年 7 月 30 日至 2019 年 3 月 20 日之间,在所有试验中随机分配参与者之前,前瞻性地进行了集中 HER2 检测。根据美国临床肿瘤学会/美国病理学家学院指南,HER2 低阳性状态定义为免疫组织化学 (IHC) 1+ 或 IHC2+/原位杂交阴性,HER2-0 定义为 IHC0。 2310 名参与者中共有 1098 个 (47·5%) 为 HER2 低阳性,1212 个 (52·5%) 为 HER2 零。1098 名 HER2 低阳性肿瘤患者中有 703 名 (64·0%) […]

半夏
局部晚期胃癌需要术前新辅助化疗,介绍最有效的三药联合方案之一:DOS

局部晚期胃癌需要术前新辅助化疗,介绍最有效的三药联合方案之一:DOS

针对局部晚期胃癌(非dmmr胃癌),先选择术前化疗很重要,经证实合适的术前化疗可以增加手术的根治切除率,并减少转移复发;同时,糟糕的术前化疗方案反而导致无效甚至患者死亡率升高。合适的方案一般来说是双药及三药联合方案,基本都至少包含有铂类及5-Fu类,才能达到最好的疗效。 今天介绍的是韩国的一项III期临床研究:PRODIGY,研究发现:针对局部晚期胃癌先给予三药联合DOS(多西紫杉醇+奥沙利铂+替吉奥)术前化疗,然后再进行根治性手术,比直接手术+术后化疗效果更好。 对应的文献标题如下:                                             为增加可读性,重要的数据资料以图片形式附在文末,以下只写这个研究的简单结论: 1.  一共有484例局部晚期患者(T2、3/N+或是T4/N(任何情况))按照1:1的比例入组,CSC组(术前化疗组)先接受DOS方案化疗后手术:方案为多西紫杉醇(多西他赛)50mg/m2 d1、奥沙利铂100mg/m2 d1,替吉奥80mg/m2 d-14, 3周重复,共3周期。SC组(术后化疗组)先进行手术,后续再替吉奥化疗。 2. 从远期生存看,CSC组的3年无病生存率是66.3%,而手术组为60.2%。说明术前DOS化疗组的患者治愈机会更大。 3. CSC组一共有90%的患者的患者完成了3周期术前化疗,233例(97.9%)的患者没有进展,2.1%的患者出现了进展。(点评:这说明该方案的可靠性很高,至少绝大部分患者化疗后不会出现肿瘤恶化而导致无法手术切除)。 4.  治疗最严重的的3级以上的不良反应是中性粒细胞减少(12.6%),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9.2%),腹泻(5%)。2例患者出现治疗相关性死亡(0.8%)。点评:如果能避免2例治疗相关性死亡,那么CSC组的生存数据会更好。 5.  在CSC组,胃癌手术的根治切除率(R0)达到96.4%,而先手术组的R0切除率仅仅只有85.8%.。点评:说明先进行DOS新辅助化疗,再进行手术,能够切干净的把握显著增加,减少了无效的手术比例。 6.  CSC组患者手术中平均清扫的淋巴结为44.2枚,SC组平均清扫的淋巴结更多,达到50.8枚。 (点评说明:胃癌目前的标准手术为D2术式,要求的最低淋巴结清扫个数是最少16枚,推荐的是清扫30枚以上。而在这个试验可以看出,直接进行胃癌手术清扫的淋巴结要达到50枚以上,才能达到平均值。所以,希望外科手术做的越来越好,D2术式越来越标准和清扫淋巴结越来越多,胃癌患者才更有生存的希望。另外,之前提到过的一个理念,手术的水平相对越差的区域的患者术前新辅助化疗越能获益。所以,在我国其实绝大部分的局部晚期胃癌可以先考虑术前新辅助化疗,因为获益更多,治愈的把握更大,当然前提是选择合适的方案。) 7、 10.4%的进行DOS术前新辅助化疗的患者达到了病理CR(完全缓解),意思是切完后手术标本没有任何胃癌细胞残留,这类病人通常预后良好,显著从新辅助化疗获益。 最后,在此基础上补充一些我个人观点: 1.  该三药联合方案的疾病控制率非常高,但仍存在风险,主要是严重的中性粒细胞下降合并发热,有很小的概率导致死亡。年龄越大、体力状态越差,死亡风险越高。如果筛选年龄65岁及以下,体力状况评分不错的患者,那么死亡的风险会降到最低。 2.  在以前的文献可以得出,MSI-H胃癌的术前新辅助化疗患者的有效率很低,先化疗反而生存期受损,因此不建议进行。同时胃的印戒细胞癌化疗有效率也不高,推测很难从术前新辅助化疗获益。因此如果在诊断局部晚期胃癌之后,排除了MSI-H胃癌和印戒细胞癌,那么使用DOS化疗方案的把握要更大。 3. 该方案中多西紫杉醇和替吉奥可以报销,奥沙利铂自费,但国产奥沙利铂估计也就花费600元人民币,比以前下降很多,因此,患者的经济负担也相对较小。 结论:如果一位65岁以下的体力状况不错的患者,诊断为局部晚期胃癌,同时排除了MSI-H和印戒细胞癌,那么采用DOS方案化疗是非常好的选择之一,能够达到治愈的可能性最高。此外,如果要了解一位胃癌外科医生的水平,既往每次手术清扫的淋巴结数目是重要的参考标准之一。 附图:韩国的一项III期临床研究—PRODIGY相关的重要数据资料  

半夏
国产PD-L1/CTLA-4双抗获优先审评资格;ASCO指南推荐纳武利尤单抗辅助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丨 肿瘤情报

国产PD-L1/CTLA-4双抗获优先审评资格;ASCO指南推荐纳武利尤单抗辅助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丨 肿瘤情报

要点提示 JCO:纳武利尤单抗辅助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获ASCO指南推荐 新药:FDA批准纳武利尤单抗辅助治疗尿路上皮癌适应证 新药:国产PD-1/CTLA-4双抗获优先审评资格 新药:国产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获批肝细胞癌适应 肿瘤药械:检测NTRK1/2/3基因变异,国内首款拉罗替尼伴随诊断试剂盒通过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 01 JCO:纳武利尤单抗辅助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获ASCO指南推荐 期刊官网截图   ASCO指南推荐更新:   新辅助放化疗及手术后,应向ECOG评分0-1且未出现病理学完全缓解(即切除标本中残留病变至少为ypT1或ypN1)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提供纳武利尤单抗辅助治疗。证据质量:中等;推荐强度:强。   本次指南推荐更新是基于双盲、对照、III期随机对照试验CheckMate-577。该研究结果显示,纳武利尤单抗辅助治疗显著改患者无疾病生存期(DFS),纳武利尤单抗组和安慰剂组患者的中位DFS分别为22.4个月和11.0个月。此外,纳武利尤单抗组降低疾病复发或死亡风险31%(HR=0.69)。 02 新药:FDA批准纳武利尤单抗辅助治疗尿路上皮癌适应证 近日,百时美施贵宝(BMS)宣布纳武利尤单抗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根治性切除术后高复发风险的尿路上皮癌患者的辅助治疗(任何淋巴结浸润情况、PD-L1表达情况;无论之前是否接受过新辅助化疗)。   新闻截图   本次批准是基于III期CheckMate-274试验(NCT02632409)的结果。该研究结果表明,接受纳武利尤单抗治疗的患者DFS为20.8个月,而安慰剂组为10.8个月。与安慰剂相比,纳武利尤单抗降低30%疾病复发或死亡风险。   03 新药:国产PD-1/CTLA-4双抗获优先审评资格 近日,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中心(CDE)授予康方生物自主研发的免疫治疗新药Cadonilimab(PD-1/CTLA -4双特异性抗体,研发代号:AK104)新药上市申请优先审评资格,用于治疗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有望成为第一个获得批准上市的双特异性抗体药物。     本次研究基于一项PD-1/CTLA-4双抗治疗晚期实体瘤的多中心、开放性、Ib/II期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对于经标准治疗后复发性/转移性宫颈鳞癌患者,AK104治疗的客观缓解率(ORR)为47.6%,疾病控制率(DCR)可达66.7%。与抗PD-1加抗CTLA-4联合治疗相比,疗效有显著提升。三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与抗PD-1抗体或抗PD-L1抗体相当。 04 新药:国产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获批肝细胞癌适应证 近日,绿叶制药宣布,其控股子公司博安生物开发的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获得NMPA批准,用于治疗肝细胞癌。这是该药在中国获批的第四个适应证,此前已获批用于治疗晚期、转移性或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转移性结直肠癌和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 05 肿瘤药械:检测NTRK1/2/3基因变异,国内首款拉罗替尼伴随诊断试剂盒通过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 近日,至本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宣布,其与拜耳合作开发的伴随诊断(CDx)试剂人类NTRK1/2/3基因变异检测试剂盒(利用二代测序技术,可逆末端终止测序法)已通过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用于实体肿瘤中NTRK基因融合变异的检测。   参考文献: [1]Shah MA, Hofstetter WL, Kennedy EB; Locally Advanced Esophageal Carcinoma Guideline Expert Panel. Immun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

半夏
乳腺癌全套康复攻略:术后康复很重要,术前预康复同样有必要!

乳腺癌全套康复攻略:术后康复很重要,术前预康复同样有必要!

乳腺癌的治疗目前大都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许多患者因为不了解手术知识,在术前对手术非常恐惧,术后也缺乏相关的康复知识,术后恢复效果往往不尽人意! 本篇我们向大家介绍了乳腺癌手术前后要做的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使患者和家属能做好相应的身体和心理准备,能够更顺利地接受手术和更快地度过康复期! 手术前的预康复策略 手术前预康复是手术非常重要的环节,许多研究和报道表明充分的术前准备可以降低患者的焦虑,提高患者对麻醉和手术的生理和心理承受力,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心理调节 乳腺癌术前,患者对肿瘤和手术的恐惧、对术后康复的顾虑、对自身形体缺陷的痛苦、对家庭关系的担忧、对人际交往的自卑严重影响了术前患者的心理状况,产生不良情绪、不良性格,甚至忽视和逃避。 术前心理预康复已被证实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抑郁有积极疗效,患者可采用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冥想、渐进性肌肉放松等方法进行自我调节,也可以和已经做完手术的病友进行交流,减轻顾虑。 营养支持 肿瘤患者常有营养不良、慢性失血所导致的贫血等,为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促进术后早日康复,手术前指导患者高蛋白、高热量、高纤维素、低脂肪饮食,多吃鸡蛋、牛奶、蔬菜、水果、鲜橘汁等食品,以改善营养状况,保证手术安全顺利进行。 运动训练 肿瘤患者在手术之前进行常规的体育锻炼,有助于维持和恢复机体、组织、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内稳态,有效缩短患者术后恢复及住院时间,系统的提高患者术前的心血管储备能力,从而提高全身应对系统性失调的耐受,促进更快地康复。 大家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如慢跑、游泳、散步、瑜伽、打太极拳等,每周运动2-3次,每次时间尽可能达到30分钟,外出运动时最好有家人陪同。 手术后的康复策略 功能锻炼保护患肢 术后 24小时:行患侧上肢功能锻炼,以减少疤痕挛缩、功能障碍等。 术后 1-4天:做握拳屈肘运动,主要活动指腕关节及前上臂肌肉,每日 2 次每次 50 回合。 术后 5-6天:做上肢被动前上举,活动肩关节、胸背部及上臂肌肉每日 2 次,每次 30 回合。 术后7-14天:做手指爬墙运动,初时用健侧手掌拖住患侧肘部,然后慢慢抬高直至与肩平。 术后14天:练习将患侧手掌置于颈后,开始时低头位逐渐抬高头胸部。 生活要规律 乳腺癌患者大多数性格均易紧张、好强、不愿意求助与人,工作生活安排的很满,强迫自己完成超负荷的工作量,这样长此以往极易造成内分泌的不平衡,大大削弱了肌体的抵抗力,降低了免疫力导致疾病产生,甚至受到癌症的侵蚀。 为此患者康复期必须减慢生活节奏,保证充足的睡眠,并学会放松做到生活规律化,如按时起床、吃 饭、活动、锻炼、参加文娱活动等,生活多样化培养良好的性格。如看看小说、听听音乐、绘画、书法、参加必要的社会活动,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时机参加工作。 定期复查 手术后 2 年内患者应该按照治疗计划复查,手术后 3 年可半年复查一次,5 年以后每年复查一次,15年后则 2 年复查一次,不适随时就诊。 写在最后 手术是治疗乳腺癌患者的有效手段之一,此种手术破坏性较大,术后不仅造成患者的体型改变,而且部分患者还会产生肢体淋巴水肿和肩部僵硬,引起上肢功能障碍等,给日后的工作、生活、社交等带来一定困难,并产生自卑、失望、意志消沉等心理上的不平衡。 因此,手术前后的康复策略十分必要,请广大患者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 宿金荣.乳腺癌手术前后的护理[J].中国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  

半夏
最新医生问答
最新抗癌笔记
top3

新年打卡

2024年02月17日
top4

好久没来

2024年02月17日
top5

CR

2024年02月01日
top6

七周年纪念!

2024年01月25日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 666 获取解锁验证码
步骤:[ 打开微信]->[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三阴姐妹互助圈"公众号输入 666 获取验证码],即可永久解锁本站全部文章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