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化疗

化疗

必须收藏!超实用的肿瘤病人化疗副作用护理宝典

必须收藏!超实用的肿瘤病人化疗副作用护理宝典

对于很多肿瘤病人来说,化疗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虽然,现今化疗的技术已经飞速进步,人们也不再“谈化疗而色变”,但化疗中出现的一些副作用确实会让患者感到不适。别怕,今天就为大家支支招,让您的治疗之路更顺畅! 1 化疗时,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怎么办? 首先,不必感到惊慌,恶心呕吐是化疗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以胃肠道肿瘤患者化疗为例,据统计,如果没有使用止吐药,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会在90%以上。 患者应该记录自己呕吐频率、持续时间、呕吐量、颜色。 治疗呕吐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药物疗法,中国最新《肿瘤治疗相关呕吐防治指南》(2014版)推荐把“三联方案”——5-HT3受体拮抗剂、阿瑞匹坦联用地塞米松,作为目前化疗止吐的一线治疗方案,当然,任何涉及到用药的事情都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此外,也可以尝试中医的方法、音乐治疗方法等。 患者出现呕吐时还应该注意,要及时漱口,清理口腔内的呕吐物,如果有假牙,请取下后再漱口;卧床要采取侧卧位,避免呕吐物进入气管。 其实,恶心呕吐的治疗还是要以预防为主。以下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患者缓解恶心呕吐的症状。比如。良好的生活方式——少吃多餐、控制食量、不吃冰冷或过热的食物、饮食清淡等;注意不食或者少食含有较多色氨酸的食物,食物中含有色氨酸较多的有:香蕉、核桃、南瓜子等;化疗前注意休息,放松心情,忧郁、焦虑、恐惧、失眠等都可能导致呕吐发生或加重。   2 化疗病人恶心想吐,但吐不出来怎么办? 首先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吐的药物进行治疗。 此外,还可以有一些辅助手段帮助缓解症状,比如喝有味道的水或者饮料,吃点水果;如果感到药物有异味,可以闻一闻有味道的水果,比如橙子、橘子等。还可以做一些轻微活动以分散注意力,如听音乐、看电视或与其他人交谈等;感到恶心时,让身体放松,并慢慢做深呼吸;要减少各种不良的刺激,如远离呕吐物、气味等。   3 化疗引起脱发该怎么办? 有些化疗药物在使用时的确会引起脱发,脱发是仅次于呕吐和恶心的化疗常见副作用之一。不过化疗导致的脱发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没有影响,只是会影响自身形象,脱发的程度与用药的种类、剂量有关。 一般来说,停药后的1-3个月会长出新的头发,而且重新长出的头发更柔顺,很漂亮,所以大家不用过多担心。 针对化疗期间的脱发给您一些建议:化疗前可以剪短头发,减少梳理的次数,以减缓脱发时间;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冰帽”;可以借助假发、帽子等物品度过脱发期。   4 肿瘤患者化疗后大便干燥怎么办? 化疗后便秘可能是因为化疗药等药物的影响,也可能是因为活动量少或者饮食中缺乏液体和纤维,建议记录患者的大便习惯,这样有助于医生判断大便干燥是否与疾病及治疗有关,比如肿瘤压迫、药物等。注意不要强行解大便,以免出现肛裂。 大便干燥的治疗,一方面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导泻或者软化大便的药物。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一些非药物性的干预缓解症状,建议: (1)多喝水,增加大便水分; (2)不久坐,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这也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3)多吃水果,特别是香蕉、西瓜等 ,蜂蜜也有润肠通便的作用; (4)多摄入纤维,比如,多吃一些玉米面、小米、芹菜、韭菜等; (5)给腹部进行从右向左顺时针的按摩,以增加肠道蠕动。   5  肿瘤病人化疗后拉肚子怎么办? 有些化疗的药物会有腹泻的副作用,首先,要明确是否是因为化疗而导致的腹泻。明确病因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要注意防止出现脱水,必要的情况是可以进行输液补充。要记录患者的腹泻的频率、程度等症状,如果出现发热或寒战、口渴、脉搏快、眩晕和严重腹痛,要及时与医生沟通。 此外,还要注意肛门护理,排便后用温水和软性肥皂清洗肛门,并保持肛门部干燥,表面可以涂氧化锌软膏,穿棉质内裤。 在饮食上也要进行调整,不宜吃粗粮、含油量高的坚果、含酒精或咖啡因饮料、牛奶及奶制品,应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少渣的食物;避免对胃肠道有刺激的食物;避免进食产气的的食物,比如糖类、豆类、碳酸饮料。少量多餐,忌生冷食品。 6 化疗后,患者出现手脚麻木怎么办? 化疗引起的手脚麻木是化疗药物导致的神经毒性的表现,临床上可能导致神经毒性的常见药物包括铂类、紫杉类、长春碱类等。 大部分患者手脚麻木的症状为轻中度,多数在停药后就会自行缓解,有些较为严重的需要医疗手段的介入。 手脚麻木的治疗,一般可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维生素B1、维生素B12、弥可保等,也可以使用中药进行调理;适当做一些手脚的按摩、针灸治疗也能够缓解症状。此外,还要在生活中多加注意,因为手脚麻木后反应变慢,所以要避免接触过热的物品、尖锐的物品等。   7 化疗患者出现口腔溃疡(口腔黏膜炎)怎么办? 有很多种化疗药物会因此口腔溃疡(口腔黏膜炎),如果能够进行有效的干预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们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药物进行治疗。 保持口腔清洁:口腔清洁能够减低口腔内的细菌数,降低疼痛和出血,防止感染。建议在饭后及睡前用软毛牙刷或海绵牙刷(去掉假牙),最好不使用含氟牙膏。 漱口液也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或碳酸氢钠水每日多次漱口,避免使用市场销售的漱口液,因为其酒精含量高,刺激口腔黏膜。 低温疗法:化疗期间使用冰块对口腔进行冷刺激,能够收缩口腔粘膜血管,降低药物毒性对口腔粘膜的损伤。 营养支持:患者应该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刺激性、粗糙、尖锐的食物。还可以通过静脉补充人血白蛋白、血浆,改善全身营养状况,进而改善口腔黏膜炎。 8 化疗导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怎么办?   为什么化疗会导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这是因为化疗会导致身体内所有的细胞分裂被抑制,包括骨髓造血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功能因此受损,我们称其为骨髓抑制。骨髓抑制最先表现为白细胞(主要成分为中性粒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出现较晚也较轻。 白细胞减少时,可以通过升白针、口服升白药物进行治疗,但一定要遵医嘱。此外人体的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感染,要注意房间内的通风、消毒,通常采用紫外线进行房间消毒,每天2次、每次30分钟,照射紫外线时病人可以离开房间。患者也可以通过饮食提高自身免疫力,可以通过水果蔬菜补充足够的维生素,也要多食用鱼等富有营养的食物。 […]

半夏
纠结该不该化疗?肿瘤专家这样建议

纠结该不该化疗?肿瘤专家这样建议

化疗是目前癌症治疗的“三驾马车”之一,然而关于化疗有太多可怕的传言; 比如“化疗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很大”、“化疗让病人死得更快”……这些都让病人及家属“谈化疗而色变”! 事实真的如此吗?得了肿瘤,要不要做化疗?听听专家怎么说。 术后不久,无转移灶需要化疗吗? 肿瘤的特点是生长快,转移早,发现晚。临床上没有转移是指没有发现远处淋巴结和器官的转移,但其实癌细胞已经早早经血液流至全身,能否在其它位置长成新的癌还得看具体情况。   一般来说,癌症是否需要化疗要看癌症的分期,例如:肺癌Ⅰ期患者是不需要化疗;肺癌Ⅱ期患者部分需要化疗;一部分特别早期乳腺癌患者、乳腺小叶原位癌患者或导管内癌患者也可以不行化疗。   此外,如果有化疗禁忌症的患者如有肝肾功能不全、心功能异常、年龄较大、体质很差的患者也不宜接受化疗。   术后延迟化疗有影响吗? 化疗是癌症患者术后降低复发风险、提高生存率的有效手段,临床上大多数需要化疗辅助治疗的患者会在手术后的30-40天内开始化疗;   但有些患者身体当前状况不允许化疗,或有患者内心惧怕化疗的情况不得不延迟化疗,该怎么办?   有确切可信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术后31-90天内开始化疗的患者的总生存率与术后30天内开始化疗的患者相比没有明显差异;   但是与术后30天内开始化疗的患者相比,术后90天后才开始化疗的患者总生存率有所降低,因此,延迟辅助化疗太久是可能会影响预后的。      肺癌术后化疗应用 肺癌术后根据患者的分期来决定是否化疗: ①1a期肺癌手术后是不建议化疗。1b期患者身体状况适合可以建议进行术后辅助化疗。   ②2期后,3a期的患者术后都建议患者化疗,因为通过化疗可以减少术后复发率,增加生存率。   ③3b期或4期患者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来决定。在患者的身体状况能够耐受的前提条件下,医生会主张晚期肺癌患者做化疗。 乳腺癌术后化疗应用 一般认为乳腺癌中的原位癌,例如导管内癌和小管原位癌,以及直径小于1cm的微小癌,在进行单纯手术之后,就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这种情况一般不需要化疗。 除此之外,对于雌激素、孕激素受体阳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原发肿瘤直径小于2cm,并且没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这种情况也考虑可以不进行化疗。 需要进行化疗的情况: 肿瘤最大径达到或超过5cm。 肿瘤侵犯皮肤,如浸润性乳腺癌或者炎性乳癌。 肿瘤侵犯到血管或者淋巴管。 乳腺切除的边缘能找到癌细胞。   肠癌术后化疗应用 ①直肠癌可切除的情况下,Ⅰ期病人根治性切除后基本上无需化疗,局部切除或一些保肛病人需要考虑辅助放疗、化疗; Ⅱ期、Ⅲ期直肠癌术前辅助化疗+手术+术后辅助化疗是标准治疗方案。 ②结肠癌Ⅰ期,肿瘤浸润深度在结肠肌层以内、没有淋巴结转移、也没有远处转移的情况下,根治性切除后进行术后观察,不需要加强治疗、巩固化疗; 结肠癌Ⅱ期术后化疗根据复发风险分为低危、普危、高危三种情况。 复发高风险的Ⅱ期结肠癌术后需要化疗,推荐双药联合化疗,特殊情况下也可以考虑单药化疗;低危Ⅱ期肠癌术后不需要化疗; Ⅲ期结肠癌术后推荐双药联合化疗,一般化疗6个月。T1-3N1M0复发风险比较低的Ⅲ期结肠癌,也可以考虑3个月的辅助化疗。 肝癌术后化疗应用   当存在以下情况,肝癌患者术后需要化疗。 ①肝脏肿瘤比较大的患者。 ②患者术后检查甲胎蛋白数值(AFP)很高。 ③病理结果显示肿瘤侵犯血管的患者,不论是二级门静脉右支、左支,还是肿瘤边缘的小血管,或者在小的脉管里面看到癌栓(显微镜下能看到),只要病理科在标本血管中发现癌栓,或者术前影像检查报告怀疑有血管侵犯的肝癌患者,都需要化疗。 ④年轻的患者,因为这类患者的新陈代谢比较快,所以肿瘤生长的速度也会很快,肿瘤恶性程度会相对较高,一般建议40岁以下患者要坚持化疗。 ⑤做完手术以后,复查发现肝里面有转移(手术切除后剩余的肝脏又长出肿瘤)的患者。 ⑥术后很快复发,不能马上开刀再切的患者,只能考虑其他治疗方法,如射频消融或者化疗。 ⑦病理报告显示切缘阳性,说明肿瘤没切干净,这种情况很少,但发现了也需要进行化疗。 ⑧病理报告显示肝癌出现了淋巴结转移的患者。 胃癌术后化疗应用 […]

半夏
不要过于担心化疗引起脱发,有办法!

不要过于担心化疗引起脱发,有办法!

很多接受化疗的女性患者很注重脱发的副反应,经常会询问化疗引起脱发出现的比例和严重程度。我作为医生却经常不太在意,原先的观念是脱发没什么关系,对身体没有危险,所以不需要担心,反正脱发之后绝大多数患者都会再长出头发,即使长不出也没关系,还有各种款式的假发,也挺漂亮的。 但事实证明我作为男人对脱发对女性患者带来的心理创伤预估不足。确实很多女性患者非常在意,无论是消化道、肺癌患者和乳腺癌患者。所以今天介绍一些相关的小知识和一种明确的可以减少脱发的方法,希望大家有所了解,不要过度担心化疗造成的脱发,甚至因此拒绝化疗。 为什么化疗会引起脱发 化疗后脱发常见,但严重脱发并不多见,一般都是淋巴瘤、白血病、乳腺癌、肉瘤患者出现严重脱发,你们在电视或媒体中见到的完全脱发的恶性肿瘤患者,想一想,是不是基本都是以上的几种类型。因为这些肿瘤的化疗方案强度高或者使用的紫杉类药物容易脱发。 绝大多数脱发患者脱发后,都会在化疗停止后顺利长出头发,甚至更好。我见过数位肿瘤患者原本白色或者灰白色的头发完全脱发后,新长出了黑色的不错的头发。患者很开心,但我目前无法解释原因。   化疗引起脱发的预防措施 脱发是有很好的预防措施的,如下图所示,这是一款冰帽(有多种款式,这是我觉得最好看的一款),顾名思义,就是用冰制作的帽子戴在头上。这是一种明确的可以减少脱发的方法,价格也很低廉。 简单的事实如下: 1. 2015年ASCO的文献报导,冰帽缓解脱发的有效率在60-80%以上。 2. 冰帽的原理是低温使得头皮血管收缩,减少头皮血流量,于是降低了到达头皮的化疗药物总量,并且低温使得头皮的毛囊细胞代谢水平减低,降低了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3. 使用很方便,化疗前20-30分钟佩戴,化疗期间全程,化疗后继续佩戴20分钟。当然如果中间有不舒服,可以随时摘下。 4. 价格不贵,几百元就行,且可以重复使用,不过有时需要准备两顶。但是可以用完转手给需要的病友,或者也可以多人共用。 最后,要注意使用奥沙利铂的患者不能使用冰帽,不过奥沙利铂引起脱发的风险很低,也不太需要。 此外,这个冰帽适用于化疗引起的脱发,日常脱发的治疗不适用。  

半夏
拒绝手术开刀!这些癌症不用“挨刀”也能实现治愈

拒绝手术开刀!这些癌症不用“挨刀”也能实现治愈

对绝大多数实体瘤而言,要实现彻底治愈,最大的机会就是早期发现,然后手术切除。早期的肺癌、乳腺癌、胃癌、肠癌、食管癌、肝癌、膀胱癌、肾癌、前列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甲状腺癌甚至胰腺癌,手术彻底切除以后,临床治愈率都可以达到50%-70%以上,甚至更高。 不过,手术毕竟是有创伤的,而且也有一定的并发症,比如术中出血、感染、麻醉意外等,同时一些重要脏器的手术也可能导致重要的生理功能的缺失,比如语言功能、排尿排便功能、消化吸收功能、味觉嗅觉等。 因此,对于早期实体瘤患者,在不降低治愈率的前提下,如何进一步保住重要的生理功能,大幅度改善生活质量,是医学研究的重点。 经过多年的改良和优化,以放疗为主的其他局部治疗手段,配合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其他药物治疗,目前已经越来越多地被证实,可以取得和手术切除类似的疗效。 上周,国际权威的《胃肠病学》杂志发布了一项前瞻性非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对于I期可手术切除的食管癌患者,放化疗的疗效不逊色于手术切除。 我们都知道食管一旦切除,会影响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同时食管癌根治术本身难度较大,短期内的并发症和死亡率其实并不算太低。同步放化疗虽然也有不良反应(主要是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但毕竟可以保住食管,等急性期不利反应度过以后,后续长期生存以后,生活质量有望提高。 这项临床试验一共有368名患者入组,一组209人接受手术切除,另一组159人接受放化疗,接受手术这一组年龄更轻一些(中位年龄62岁对比65岁),其它基线特征都是类似且均衡的。 结果显示:两组5年生存率分别是86.5%和85.5%,没有统计学差异;手术组有2人死于手术并发症,放化疗组没有病人死于放化疗的不良反应。 其实除了食管癌,其他癌种里也有大量类似的研究:比如I期的肺癌,手术和单纯的立体定向放疗,疗效和生存期也相差无几。这方面的数据,咚咚科普过不少了,欢迎复习:早期癌症不用开刀,也能治愈:方法还不少 当然上面提到的都是I期这种非常早期的癌症,对于II期、III期这种中期甚至中晚期的病人,是否也有类似的案例呢。当然是有的,尤其是低位直肠癌患者。 目前的研究显示,通过合理的放化疗,可以让大约20%-30%的中晚期直肠癌患者实现临床意义上的完全缓解,也就是通过各种影像学(CT、B超、PET-CT、MRI等)以及胃肠镜均无法发现明确的癌细胞存在。对于这些实现了临床完全缓解的病人,经过精心挑选,其中一部分病人是可以避免手术,保住肛门等重要器官,实现生理功能完好前提下的长期生存。 2021年年初,《柳叶刀.肿瘤学》杂志就公布过一项由欧洲多国科学家一起主导的国际多中心队列研究数据:15个国家47所顶尖癌症中心,一共汇总了739名放化疗后达到临床完全缓解的中晚期直肠癌患者,选择所谓的“观察等待”、不着急手术的战略之后的长期疗效数据。 中位随访55.2个月,结果发现:5年后依然有72.1%的患者保持无瘤生存,真正出现疾病反弹复发的病人不足30%;而那些出现疾病复发的病人,多数是局部复发,依然有手术机会。5年内出现远处转移,从而失去手术机会的病人,其实只有11.1%。此外: ○ 那些观察等待1年,还没有出现肿瘤反弹的病人,未来2年后依然会有88.1%的病人保持无瘤状态; ○ 那些观察等待3年,还没有出现肿瘤反弹的病人,未来2年后依然会有97.3%的病人保持无瘤状态; ○ 那些观察等待5年,还没有出现肿瘤反弹的病人,未来2年后依然会有98.6%的病人保持无瘤状态。 综上所述,近年来由于放疗、药物治疗等手段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早中期实体瘤患者,有机会在手术治疗之外,找到一种全新的治疗选择,从而保留重要器官功能,而且保持较高的临床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KenKato, Yoshinori Ito, Isao Nozaki , et al. Parallel-group controlled trial ofsurgery versus chemoradi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stage I esophageal squamouscell carcinoma.Gastroenterology. 2021 Aug 10;S0016-5085(21)03352-7. [2]. RobertD Timmerman, Rebecca Paulus, Harvey I Pass, […]

小D
抗癌百条冷知识(一):化疗早上做效果更好;免疫细胞也需要休息;肿瘤也能自我造血

抗癌百条冷知识(一):化疗早上做效果更好;免疫细胞也需要休息;肿瘤也能自我造血

1 化疗早上做效果好? 医生在给患者开药时,经常嘱咐患者这个药一天要吃几次,一次吃多少,但很少会叮嘱吃药的具体时间点。尤其是一天一次的药,我是该早上起来就吃呢,还是晚上临睡再吃?几点吃药会不会影响治疗的效果呢? 针对这个问题,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的John B. Hogenesch等人做过一个荟萃分析[1],在处方中最常见的50种药物里,只有4种给出了推荐的给药时间,但其中56%的药物其实都靶向的是具有明显昼夜节律的蛋白质。在分析了70种药物的106项临床试验后,研究人员还发现,75%的试验结果会随着一天中的给药时间而发生变化。 肿瘤的化疗中同样存在昼夜节律的问题。华盛顿大学的Erik D Herzog和Jian L Campian等人就发现,166位服用替莫唑胺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中,早上服药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1.43年,明显长于晚上服药的患者的1.13年[2]。在具有MGMT甲基化的患者中,这一差距更为显著,达到了6个月。 仅仅把吃药的时间从晚上改到早上,就能延长6个月的生命,确实够神的。看来有必要进行更为广泛的研究,看看使用不同疗法的不同肿瘤中,是否也会存在一个最佳的给药时间。 MGMT甲基化的患者中,早上吃替莫唑胺比晚上吃的中位总生存期长6个月 2 免疫细胞也要休息 CAR-T治疗中,CAR-T细胞的耗竭是制约疗效的一个重要因素。CAR-T为什么会耗竭?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认为,是CAR-T细胞累着了[3]。 他们的研究发现,CAR-T中识别癌细胞的嵌合抗元受体CAR,它的持续激活是导致CAR-T耗竭的主要原因。简单来说,就是要杀的癌细胞太多,杀不过来,反倒把自己累趴下了。 那该怎么办呢?累趴下了就要歇一歇。研究人员使用达沙替尼抑制了CAR-T中CAR分子的表达,诱导CAR-T进入记忆细胞表型,放个假好好休息一下。假期结束后,这些曾经累趴下的CAR-T的功能又恢复了。 耗竭的CAR-T在休息后恢复功能 3 肿瘤还会自己造血? 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的Igor Cima等人分析了217个胶质母细胞瘤样本,86个良性的星形细胞瘤样本和17个健康脑组织样本,发现所有的恶性肿瘤中都存在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而良性肿瘤和健康脑组织中没有这两类细胞[4]。 难道肿瘤还要自己造血?其实并不是这样,肿瘤是要利用造血干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我们体内的造血活动需要一个免疫抑制的造血微环境,造血干细胞本身也表达有大量的PD-L1等免疫抑制分子。如果缺少了免疫抑制环境的保护,造血干细胞会很快因为免疫损伤而失去造血功能。 而肿瘤也是利用了这点,让造血干细胞给自己打掩护,避免被免疫系统攻击。研究也发现,肿瘤组织中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的数量,与肿瘤中的免疫抑制和患者不良的预后相关。 肿瘤中的造血干细胞(红色) 4 癌细胞抗原来自肠道菌? 对肿瘤的免疫治疗,不管是PD-1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还是CAR-T等过继细胞疗法,都需要免疫细胞去识别癌细胞上的抗原。这些抗原是哪来的?最初人们认为主要是癌细胞中基因突变产生的新抗原,但以色列科学家Yardena Samuels等人的一项研究显示,一些癌细胞的抗原其实来自肠道菌[5]。 他们分析了来自9位患者的17份黑色素瘤样本,发现肿瘤细胞表面呈递出了来自41种不同细菌的300种抗原肽,其中一些来自已知的肠道微生物。这可能是肠道菌影响免疫治疗效果的原因之一。 更重要的是,其中一些细菌抗原肽,在不同的患者之间共享。或许能针对这些共享的细菌抗原肽,开发出通用于不同患者的免疫治疗方法。 黑色素瘤中鉴定出来的细菌肽抗原 5 肠道菌促进癌症转移 好的肠道菌可以改善免疫治疗效果,而坏的肠道菌却会帮着结直肠癌往肝脏转移。 肿瘤转移可不是说走就走的旅行,它需要在被转移的靶器官预先形成一个适合于癌细胞生长的转移前生态位。而这个生态位的形成,有时就跟肠道菌有关。 国际红十字会人道主义研究医院的Maria Rescigno等研究发现,结直肠癌肝转移中,肝脏里的转移前生态位是肠道菌形成的。肿瘤原发灶会让肠道中的大肠杆菌突破血管屏障进入血液,顺着门脉系统到达肝脏,让大肠杆菌在肝脏中帮助募集利于肿瘤转移的各种细胞。 结直肠癌让肠道菌去肝脏未自己开路 参考文献: [1]. Ruben M D, SmithD F, FitzGerald G A, et al. Dosing time matters[J]. […]

小D
紫杉醇化疗前,地塞米松到底用多少?

紫杉醇化疗前,地塞米松到底用多少?

可能只要10mg 这几天,乌龙茶在网上冲浪时,偶然看到这个提问—— 【请教】紫杉醇、多西他赛化疗前可以不用激素吗? 一位乳腺癌患者,原定今日第三周期紫杉醇+白蛋白化疗。地塞米松预处理时,患者表达对激素的抗拒。 前几次患者均未出现过敏反应,是否可以不用? 紫杉醇、多西他赛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化疗药物之一。但与此同时,紫杉烷类药物极易出现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荨麻疹、低血压、红斑疹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为预防过敏反应,常规推荐使用地塞米松进行预处理。 在临床实践中,说明书规定的地塞米松用法用量各有不同。 考虑到患者对激素类的副作用抗拒,后期是否可以使用其他药物替换? 近期不少研究称地塞米松促进肿瘤转移。 …… 这些都给医生使用地塞米松预处理带来了不少疑惑。 地塞米松用多少?JCO:只要10mg就够 2021年8月6日,JCO发表的研究对近10年来紫杉类化疗前类固醇用法用量与过敏反应进行了回顾分析,就地塞米松预处理的合理用量进行探讨[1]。 研究截图 研究纳入2010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斯坦福癌症研究所接受紫杉醇或多西他赛的3181位患者(其中乳腺癌1017例),总人群的过敏反应发生率为8.3%。 在探索具体影响因素时,研究人员针对患者使用地塞米松的用量和用法、紫杉类剂量和类型、癌种、性别和种族因素进行分析。 由于指南推荐在紫杉醇、多西他赛治疗前预处理时使用20mg的地塞米松,研究人员根据地塞米松用量将入组患者分为>20mg、10-20mg、0-10mg组。相比总体样本发生过敏反应的风险,3个分组均没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 此外,地塞米松的给药方式、紫杉醇药物的种类和剂量也不会对过敏反应造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见附录)。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结果还显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过敏发生率(HR=1.34,95%CI 1.01-1.79)、3-4级过敏反应发生率(HR=2.34,95%CI 1.14-4.79,P=0.0200)以及女性患者过敏反应发生率(HR=1.26,95%CI 1.09-1.46,P=0.0014)较高。而男性患者的过敏反应发生率较低(HR=0.59,95%CI 0.42-0.82)(见附录)。 通过该研究结果,我们发现预处理更高的地塞米松总剂量并不会导致更高的紫杉烷类药物过敏发生率。研究认为,考虑到激素类药物带来的副作用,只需要使用10mg的地塞米松进行预处理。 20mg还是10mg?或许改变药品说明书 在临床上,使用紫杉烷类之前会参照说明书进行预处理。以下为各紫杉烷类药物的说明书详情: 紫杉醇: 在给药12小时和6小时前服用地塞米松20mg,给药前30-60分钟给予苯海拉明50mg口服及西咪替丁300mg静脉注射。 脂质体紫杉醇: 使用本品前30分钟,请进行以下预处理: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10mg;肌肉注射苯海拉明50mg;静脉注射西米替丁300mg。 白蛋白紫杉醇: 使用本品不需要进行抗过敏处理。 多西他赛: 推荐在使用多西紫杉醇前每日开始口服地塞米松8mg,每12小时1次,连用3日。 综合以上用药方案,除白蛋白紫杉醇外,患者每个周期的地塞米松总摄入量均会大于20mg。对于使用周疗方案的患者,大剂量地塞米松给患者带来的严重影响是不能忽视的。 那么,前2次使用紫杉醇未出现过敏反应的患者,是否能够更换地塞米松呢? 根据Uptodate汇总的临床研究[2],对于最初2次给药后未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单剂量(8mg)使用地塞米松也不会出现过敏反应。这与推荐10mg剂量的研究结果相似。 地塞米松促进三阴性乳腺癌、结肠癌转移? 关于地塞米松预处理促进乳腺癌、结肠癌转移的研究引起了关注。 2021年7月16日,Nature子刊Oncogene刊登一篇地塞米松可通过PI3K-SGK1-CTGF通路促进乳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论文。结果发现,在小鼠实验中,地塞米松能够增加乳腺癌细胞的迁移能力、激活PI3K通路、上调SGK1的表达、增加CTGF的表达促进转移,且能够促使乳腺癌肺转移[3]。 研究截图 此外,2014年一个纳入43名I-III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研究认为,术前使用地塞米松与结直肠癌的远处复发风险相关[4]。 研究截图 这2项研究使临床医生对地塞米松预处理的风险和获益感到担忧。 “能否推动不需要地塞米松预处理的白蛋白紫杉醇或脂质体紫杉醇进入辅助治疗的临床研究?” “别的糖皮质激素药物也有这种问题吗?能换一种糖皮质激素吗?” 对于地塞米松预处理是否对肿瘤患者“不再安全”这个问题,目前已有的循证医学证据并不能充分说明其因果关系,还需要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进行探讨。 在确定的研究结果出来之前,大可不必过于恐慌。在使用适宜剂量的地塞米松,是在风险与获益中选择对患者最有利的方案。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1]Lansinger OM,Biedermann S,He […]

半夏
关于化疗,你真懂吗?

关于化疗,你真懂吗?

化疗是化学药物治疗的简称,通过使用化学治疗药物杀灭癌细胞达到治疗目的。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未出现前,化疗是治疗癌症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和手术、放疗一起并称癌症的三大治疗手段。 l手术放疗均属局部治疗,难以解决全身扩散问题,而化疗属全身治疗,可预防和消灭体内存在的微小转移性。 l对晚期病人难实行根治手术,化疗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 l化疗一般不需昂贵的设备和仪器,较易在基层医院开展,易推广 l本身有局限性,抗癌缺乏更高针对性,易产生抗药性,难以将癌细胞全部消灭 化疗的目的是治愈肿瘤、延缓肿瘤转移、缓解肿瘤症状并且尽量减少毒性反应。根据化疗的形式划分为根治性化疗、新辅助化疗、辅助化疗、姑息性化疗等类型。 按照传统分类化疗药通常被分为 6 大类,主要为:烷化剂、抗代谢药、抗生素、植物类、激素类和杂类。 其中烷化剂和抗代谢药是以作用机制进行划分,而植物类又以来源进行划分。 1. 铂类多为「 xx 铂」(英文为「-platin」),如顺铂、卡铂、奈达铂、奥沙利铂、洛铂等。 2. 亚硝脲类多为「 x 莫司汀」(英文为「-mustine」),如卡莫司汀、洛莫司汀、司莫司汀、尼莫司汀等。 3. 抗叶酸类除经典的甲氨蝶呤外,还包括「 xx 曲塞」(英文为「-trexed」),如培美曲塞、洛拉曲塞、雷替曲塞等。 4. 抗嘧啶类除经典的氟尿嘧啶外,还包括「 xx 他滨」(英文为「-tabine」),如卡培他滨、吉西他滨、安西他滨等(阿糖胞苷也可归为此类,因其英文后缀为「-rabine」);以及一些名称中含「氟」、「尿」、「定」的药物,如替加氟、氟尿苷、去氧氟尿苷、优福定等。 5. 长春碱类多为「长春 xx」(英文为「Vin-」),如长春碱、长春新碱、长春地辛、长春瑞滨等。 6. 紫衫类多为「 xx 紫杉醇」(英文为「-taxel」),如紫杉醇、多西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等。 7. 喜树碱类除经典的「 xx 喜树碱」外,还包括「xx 替康」(英文为「 -tecan」),如伊立替康、拓扑替康、卢比替康等。 8. 蒽环类多为「 xx 比星」(英文为「-rubicin」),如多柔比星、表柔比星、吡柔比星等。    

半夏
化疗前一定要看!get这些注意事项,少受点罪

化疗前一定要看!get这些注意事项,少受点罪

化疗,是利用药物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在化疗的过程中化学药物不单单会杀灭癌细胞,还会对正常的机体细胞造成伤害,也因此引发各种不良反应。 手脚麻木便是很多肿瘤患者化疗后都会出现一种不良反应,据统计化疗患者的发生率约为30%~40%[1]。轻则仅仅为感觉异常,重则可能影响手脚正常功能,着实困扰着大部分的肿瘤患者! 化疗导致的手脚麻木有何特点? 症状主要以手指、脚趾对称性的麻木感、 触觉异常、疼痛为主要症状,严重者可能延及四肢,伴有腱反射消失或运动失调。 化疗所致的手脚麻木的症状一般是可逆的,停药之后,会逐渐恢复。医生也会建议补充维生素B1、B12等保护神经的药物,以促进恢复。 哪些人化疗后更易出现手脚麻木? 神经毒性是化疗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之一,而手脚麻木属于外周神经毒性的表现,如果神经中枢受到影响的话,我们的记忆力会也受到损害。但不同人群化疗后出现神经毒性的程度不同,以下人群更容易在化疗后出现手脚麻木。 老年患者( ≥60 岁) :在化疗过程中神经毒性的发生率更高,可能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患者各组织器官机能逐渐衰退,肌体循环代谢较差,加之自身细胞修复能力下降、神经营养不够,导致老年人化疗后容易发生神经毒性,并且程度一般比较严重。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膜电位变化致神经 兴奋性增高使神经毒性易感。 肝功能损害者:肝肾功能的异常使化疗药物在体内潴留而产生较大的毒性。 化疗药物的应用: 氟尿嘧啶:任何常规剂量的氟尿嘧啶均可引起神经毒性,发生率在 5%以上。 铂类:顺铂总剂量超过 300-600 mg/m2时,常引起周围神经炎,发生率为 45%-100%。奥沙利铂所致的急性神经毒性在低累积量时即可发生,通常可恢复。 长春碱类:长春碱类抑制神经轴突的微管功能,产生神经毒性,周围神经损伤最常见。 紫杉醇类:紫杉醇类影响神经微管引起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是剂量依赖性的,累积剂量亦增加神经毒性的发生。 如何预防化疗所致的手脚麻木? 用药过程中忌食生冷食物、油腻、辛辣刺激食物,忌烟酒。 化疗期间多饮水,从而减少药物毒性作用,降低神经毒副反应。 避免皮肤受压和冷热刺激,防止烫伤和冻伤、避免皮肤受损,尤其是手指、脚趾。 对感觉异常的部位多按摩,在肢体允许范围内进行主动及被动活动,以保持和增加关节活动度,防止肌肉痉挛变形,并保持肌肉的生理功能。 若有明显步态不稳,上厕所或外出时须有家人陪同,以免发生意外。 如何缓解化疗所致的手脚麻木? 营养神经药 症状严重者可肌肉注射维生素 B1 100 mg 和维生素 B12 500μg,每天 1 次,10 天为 1 个疗程,每疗程间隔 3 天,连用 3 个疗程。也可口服维生素 E 和甲钴胺等抗氧化和营养神经的药物。 中医治疗 有研究显示,针对手脚麻木等化疗所致的外周神经毒性,如外敷中医贴剂、脊髓刺激、针灸治疗(血小板较低者需咨询主治医生是否可进行针灸治疗)等,都有一定的疗效。 写在最后 重要提醒:对肿瘤患者而言,手脚麻木除了化疗药导致的神经毒性之外,还有可能是肿瘤转移压迫骨骼、神经或肌肉等原因造成的,不可大意! 参考文献 [1] 王安镅 […]

半夏
化疗风险最大的两类患者

化疗风险最大的两类患者

以前就写过,化疗相关性死亡最常见的就是严重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下降,越低越容易引起感染并且是重症感染的风险,当中性粒细胞低于0.5,就叫做粒细胞缺乏,简称粒缺,当合并明显发热时,有专属的称呼,粒缺合并发热,属于肿瘤急症,有10%的可能性合并重症感染导致死亡,第2个死亡因素是化疗后引起的肝功能衰竭,但比例很低。 粒缺合并发热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多见于高龄和接受强烈化疗方案的患者,一旦出现,需要医生立刻收入院进行积极治疗。 临床上担心的是有些化疗风险很高的患者,或者明显是不适合化疗的患者,因为种种原因接受了化疗,那么化疗相关的死亡率会迅速升高。很多患者家属对化疗很抗拒的原因,不光是副反应,还有亲眼见过化疗后导致死亡的案例,那内心一定是拒绝的,甚至去到处宣扬化疗的危害,这都可以理解。不过仍然要说明,经过仔细的评价患者状态和剂量调整,规范的实施化疗并严密监测副反应,99%以上的患者不会有化疗相关性死亡。 最常见的情况是这样,体力偏差的患者化疗结束后出院,1-2周后自觉乏力明显,不想吃饭,并且逐渐出现低热,迅速出现高热,去医院一查血常规发现白细胞只有0.5,中性粒细胞只有0.2(重申,低于0.5就是粒缺),立刻开始积极的G-CSF升白细胞、高级抗生素防治感染和营养支持,大部分患者会好转出院,少部分患者就持续发热,粒细胞无法好转,合并严重感染比如肺部感染,最终导致感染性休克或其它严重合并症引起死亡。 这篇文章说的是,有两类患者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第一类:体力状态较差的患者 这类患者接受双药化疗甚至单药化疗就可能出现,状态越差副反应越大且风险越高,这是共识。所以化疗的时机很重要,生活都不能完全自理天天都得卧床休息并且一走路就喘的患者,尽量别强行化疗,先尽量支持治疗改善体力状态。(在临床上这方面的教训是很惨痛的,一定要重视)。 第二类:基因存在特殊突变的患者 这类患者对于不同的化疗药物可能出现严重副反应。哪怕这种患者年轻,身强力壮,接受常规剂量化疗都有有IV级副反应及死亡可能。 我们以消化道肿瘤患者举例:曾经见过一例术后的肠癌患者,一般状况挺好,仅仅口服希罗达就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口腔溃疡、腹泻及最严重的IV级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下降。这种情况是很罕见的,患者家属很纳闷,找我咨询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因为有类似的病例和经验,所以判断这患者大概率是因为存在DPD酶缺陷,因此导致这么不寻常的毒副反应。     相关知识点介绍 1、人体有很多代谢酶,DPD酶的功能是代谢氟尿嘧啶类药物,包括5-Fu、口服卡培他滨,替吉奥,这三种也是消化道肿瘤包括胃肠癌、胆管和胰腺癌最常用和最重要的化疗药物。编码DPD酶的基因叫做DPYD。一旦出现DPYD基因特定突变就会造成DPD酶功能部分或全部缺陷,那么就代谢不了氟尿嘧啶类的化疗药物,代谢不了就导致化疗药物蓄积,浓度显著升高,因此引起非常严重的副反应。 2、DPYD基因突变造成DPD酶缺陷的患者,接受比如Folfox或XELOX、SOX、口服卡培他滨等方案会造成严重副反应,甚至既往文献报道足量使用化疗后有10%的概率直接造成死亡。 3、在白种人,DPYD基因突变的人群概率大约在2%左右,因此国外常规是推荐检测DPYD基因,一旦存在特定突变,化疗药物需要显著减量,部分患者甚至需要减量70%以上。但这并不影响疗效,因为即使这些患者用量较小,体内的药物浓度甚至超过正常剂量水平。 4、中国人一般不检测,因为黄种人DPYD基因突变比例甚至低于0.5%,进行检测的阳性率太低。但是如果患者还是想减少风险,可以进行检测,比如我们医院就有能力,抽血就行,很多医院检测不了。 5、如果简单计算,一个消化道肿瘤患者进行上述标准化疗,0.5%的基因突变比例×10%的死亡风险,大概有万分之五的机会死亡,虽然极低,但是确实存在。我必须承认,一些医生胡乱大幅度减量的行为虽然不对,但如果碰见这种患者,实际是保证了安全,只是这叫瞎猫碰见死耗子,但更多的多的患者因随意减量增加转移复发风险,甚至丧失宝贵的生命。 6、有时候我提倡XELOX方案,不仅仅是因为XELOX只需要输液1天,简单易行,更是因为卡培他滨需要口服14天,有足够的时间供医生观察患者症状并调整方案,比如在口服第5天就出现严重副反应,医生就可以停止化疗,避免出现风险。 7、在一些文献中,出现严重毒副反应的患者,比如引起III级手足综合征的患者,发现化疗疗效升高,这也很可能与药物代谢相关。但是严重的手足综合征仍然应该停药或减量。 8、在肠癌的术后除非罕见情况,禁止使用雷替曲塞取代卡培他滨或5-FU,因为我已经列举了文献说明疗效会下降。 上述这个病例的处理也很简单,如果证实是DPYD基因的特殊突变,后续治疗大幅度将卡培他滨减量,甚至可以减少到70%以上,比如早晚各一粒卡培他滨,实在不行1天就吃1粒卡培他滨,既往有针对此类患者就采取这种减量策略,以前有类似案例减量90%,1天1粒卡培他滨都可以有不错的疗效。     最后,再说下卡培他滨比奥沙利铂更重要,减量时应当优先减少奥沙利铂,尤其是血小板减少时,这个副反应与奥沙利铂更相关。卡培他滨容易出现腹泻和手足综合征。 附图1中是一例使用卡培他滨后出现的III级严重手足综合征;附图2是I级和II级手足综合征,如果出现这些和卡培他滨明确相关的严重副反应,也应该进行减量。 附图3是一个文献报道,有位使用卡培他滨的患者出现严重副作用而死亡。所以哪怕单药口服化疗也要严密监测,别出现严重副反应还继续强行服用。                                                

半夏
化疗后出现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度区分和处理思路

化疗后出现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度区分和处理思路

文章来源:张煜医生   关于血常规,我已经撰写文章说明如何解读血常规的异常和判断严重程度,以及告知白细胞、中性粒下降以及贫血时该如何治疗。今天写的是四项指标中的最后一项——血小板。 血小板的明显升高可以引起血栓事件,化疗之后常出现的是血小板不同程度的减少,使得出血的风险增高。临床上常用的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化疗药物有很多种,其中奥沙利铂和吉西他滨是较容易引起,其中奥沙利铂比较特殊,除了直接损伤骨髓功能,还可以引起肝窦扩张→门脉高压→脾大→脾亢,脾功能亢进可以导致血小板下降。(我曾在知乎上撰写过罕见的化疗后血小板永久减少的病例,想了解的可以自行查阅。) 血小板下降的严重程度分级再写一遍,如下所示: IV级:血小板低于25×109/L III级:血小板25-50×109/L II级:血小板50-75×109/L I级:血小板75-正常值下限×109/L 首先要更正很多医生和患者的观念:即使出现血小板减少,出现严重出血的比例非常低,医生最担心的是致死性脑出血,即使血小板降为0,大多数情况下也不会出现脑出血。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基础疾病的出血风险,血小板下降大可不必过于慌张。我在临床上见到的血小板减少的案例非常多,即使是最严重的IV级血小板下降,有的患者已经出现皮肤黏膜、结膜、消化道出血和咯血,经过积极治疗都安然无恙,迄今为止没有一例出现严重问题。 一般情况下,I级和II级的血小板减少都问题不大,III级血小板减少需要注意,IV期血小板需要严密的关注,如果III、IV级血小板下降合并出血表现,必须高度关注。     接下来,简单罗列一下相关的知识点。 1、 国家所制定的输血指征,血小板<10×109/L,或者血小板在10-50×109/L但合并出血表现。这都属于应该住院输血小板的严重情况。除此之外,问题都不算大。 2、 血小板在75以上的可以放心地继续化疗,这属于I级下降,没有问题。见过一位患者化疗后血小板30多,没有出血表现,医生要求绝对卧床休息,这完全用不着,只要不去从事危险活动及避免摔倒风险,通常是没事的。 3、 化疗后血小板下降之后,即使不给任何升血小板的治疗,也会逐渐恢复正常。 4、 决定血小板下降幅度和持续时间的是患者的骨髓功能和化疗药物的强度,而不是升血小板药物。 5、 升血小板药物分口服和注射:注射药物有白介素11和特比澳,一般在血小板低于50×109/L时使用,效果尚可。口服药物的效果更差:比如氨肽素、升血小板胶囊等,目前花生衣泡水也有轻微的作用。最重要的是第4条。 6、 部分患者会出现血小板降低,注射特比澳或白介素11后,血小板会持续升高,有时升到500×109/L以上,增加血栓风险,必要时抗凝。 7、 注射特比澳和白介素11可能引起副作用,尤其是后者,可能诱发过敏、水肿和心律失常。如果是本身存在心脏病的老年人,需要慎重,或者采用每日1.5mg较为安全,尽量不要使用3mg剂量。 8、 从原则上,上述两种药物也应该和化疗间隔24小时以上。当然,口服升血小板药物可以和化疗一起使用。 9、 如果第一周期化疗后出现严重血小板下降,第2周期化疗后24-48小时可以每日注射白介素11或特比澳进行预防,但不适用于口服的XELOX或SOX方案,因为不建议在口服化疗药物期间进行注射。 10、如果XELOX或SOX化疗后,口服卡培他滨/替吉奥期间出现血小板75以上,可以继续口服,无需处理。如果50-75,按照原则应停口服化疗药,升血小板治疗直至75以上继续服用,特殊情况为了保证疗效可以继续口服化疗,但如果血小板低于50,一定需要停用。 总而言之,化疗引起血小板下降后不用太担心,风险极小,至少比化疗后粒缺合并发热的风险要低的多,按照血小板的下降程度对症处理,有出血征象及时住院治疗即可。   最后,简单做个总结: I级血小板减少:不影响化疗,无需担心。可以考虑加升血小板口服药,选择一种即可。 II级血小板减少:建议暂停化疗,直到恢复到I级后继续治疗。口服升血小板治疗,考虑注射特比澳或白介素-11。 III级血小板减少:必须停止化疗,直到恢复到I级后继续治疗。注射特比澳或白介素-11。 IV级血小板减少:必须停止化疗,直到恢复到I级后继续治疗。注射特比澳或白介素-11。同时,下一周期化疗建议减量10-20%进行。 END

半夏
复发死亡率高达90%,肿瘤患者复发的4大原因,10个预防技巧你知道几个!

复发死亡率高达90%,肿瘤患者复发的4大原因,10个预防技巧你知道几个!

文章来源:国际细胞临床与研究   癌症复发往往是患者和家属最关心的话题。临床上90% 的死亡是由肿瘤复发和转移引起的,原发性肿瘤不是主要威胁。对于肿瘤患者来说,复发就像是埋藏在身体里的不定时炸弹,实时摧残着人的心理,有研究统计约7%的肿瘤患者会出现严重的恐惧心理。那么癌症为什么会复发、复发的类型有哪些、各个癌种的复发率是多少,如何才能预防癌症复发呢? 01 为什么癌症会复发 癌症复发的癌症启动细胞中第一种处理没有完全去除或破坏。这并不意味着您接受的治疗是错误的。这只是意味着少数癌细胞在治疗中存活下来,并且太小而无法在后续测试中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细胞长成肿瘤或癌症,才被检测出来。 有时,有癌症病史的人会患上一种新型癌症。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新的癌症被称为第二原发癌症。第二原发癌不同于复发癌。 02 复发癌症的类型 医生通过它在哪里发展和它扩散的程度来描述复发性癌症。不同类型的复发是: 局部复发意味着癌症与原始癌症在同一位置或非常接近。 区域性复发指肿瘤已经成长为淋巴结或组织原癌附近。 远处复发意味着癌症已经扩散到远离原始癌症的器官或组织。当癌症扩散到身体的远处时,它被称为转移 或转移性癌症。当癌症扩散时,它仍然是同一种癌症。   03 癌症的复发率   癌症类型 复发率 膀胱 50% 膀胱切除术后 乳房 整体 30% 中位 10.6 年,来曲唑或安慰剂组为 5% 至 9% 结肠直肠 17% 在根治性手术切除后,边缘显微镜下清晰 胶质母细胞瘤 接近 100% 头颈部,IV 期 在强化、分程、超分割多药物放化疗后: 17%,本地区域 22%,遥远 霍奇金淋巴瘤 初级治疗后 10% 至 13% 二线治疗后20%~50% 肾脏 13% 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完全反应后 49% 白血病,儿童 ALL  […]

半夏
NCCN指南再更新,胆管癌靶向治疗步入正轨

NCCN指南再更新,胆管癌靶向治疗步入正轨

文章来源:国际肝胆资讯   胆管癌是一种罕见而致死高的癌种,以手术治疗为主但复发风险极高。对于晚期胆管癌患者,化疗手段也不甚理想,且暂无标准二线治疗方案。近年来,如FGFR、IDH1等靶点的出现给胆管癌患者带来一线生机。近日,2021年第三版NCCN指南再度更新,在胆管癌治疗方面,二线治疗新增Infigratinib方案。除此之外,多款新药也展现出良好的疗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胆管癌靶向治疗如何多点开花吧!   Infigratinib:FGFR2融合/重排患者新福音! 2021年05月29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加速批准Infigratinib用于已接受过治疗、携带FGFR2融合或重排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胆管癌CCA患者(二线治疗)。   Infigratinib的获批是基于一项单臂的Ⅱ期临床研究,所有患者的ORR为23.1%,包括1例CR和24例PRs;最佳客观反应(BOR)为34.3%,疾病控制率DCR达84.3%,中位DOR为5.0个月,在应答者中,8名(32.0%)患者的DOR为6个月。所有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7.3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12.2个月。此外,亚组分析发现,Infigratinib的临床活性可能取决于先前是否接受过治疗。接受过1线或以上治疗患者的ORR为34.0%,而接受过2线或以上治疗患者的ORR仅为13.8%。     胆管癌靶向治疗势头强劲,三款药物上市有望! 1.IDH1抑制剂Ivosidenib中位总生存期9.7个月 2021年5月5日,美国FDA已授予施维雅(ServierPharmaceuticals)的IDH1抑制剂Tibsovo(ivosidenib)优先审评资格,作为治疗携带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突变的经治胆管癌患者的潜在疗法,上市在即。此次优先审批是基于国际随机III期ClarIDHy研究结果,187例先前接受过治疗的IDH1突变胆管癌患者以2:1的比例随机分配,给予Ivosidenib每日500 mg(n = 126)或安慰剂(n = 61)治疗。   较安慰剂,Ivosidenib降低了63%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Ivosidenib和安慰剂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2.7个月和1.4个月( HR,0.37;P <.0001)。Ivosidenib的6个月和12个月PFS发生率分别为32%和22%,此外,两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53%和28%。使用Ivosidenib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为10.3个月,而使用安慰剂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为7.5个月;6个月OS率分别为69% vs 57%;1年OS率分别为43% vs 36%。     通过EORTC QLQ-C30问卷对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QoL)进行评估时,发现Ivosidenib保留了患者的基线身体机能,而安慰剂组的患者在第2周期第1天和第3周期的第1天,身体机能较基线水平有所下降(P = .002)。此外,Ivosidenib与安慰剂相比在第2周期的第1天改善了患者的疼痛。   目前Ivosidenib也已作为IDH1突变型胆管癌二线治疗的一个选择被纳入NCCN指南,而在2021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大会上,针对IDH1突变胆道肿瘤患者,Ivosidenib也获得了推荐(III级专家推荐,1A类证据)。我们也期待它能早日获批上市,造福更多患者。   2.FGFR抑制剂Futibatinib中位总生存期21.7个月 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在2021年会上公布了futibatinib(TAS-120)II期FOENIX-CCA2研究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共103例FGFR2基因重排(包括基因融合)肝内胆管癌患者接受了每天一次20mg剂量的futibatinib治疗。结果显示,该研究达到了独立中心审查评估确定的客观缓解率(ORR)>20%的主要终点:futibatinib治疗的ORR为41.7%。次要终点方面,缓解持久,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9.7个月,72%的缓解时间≥6个月,疾病控制率(DCR)为82.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9.0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21.7个月,72%的患者在12个月时存活。安全性方面,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为高磷血症、脱发和口干。最常见的3级TRAE是高磷血症,经适当的治疗后症状消失。报告了一例4级转氨酶升高,没有治疗相关死亡。     基于FOENIX-CCA2研究的数据,美国FDA已授予futibatinib突破性药物资格(BTD),用于治疗携带FGFR2基因重排(包括基因融合)、先前接受过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CCA)患者(二线治疗)。在2018年,FDA还授予了futibatinib治疗CCA的孤儿药资格(ODD)。   3.泛FGFR抑制剂Derazantinib中位无进展生存期7.8个月 II期FIDES-01研究队列1(FGFR2基因融合的肝内胆管癌)的最新分析显示客观缓解率ORR从20.4%上升到21.4%,疾病控制率DCR从72.8%上升到74.8%,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从6.6个月上升到7.8个月,进一步支持了该适应症中Derazantinib单药治疗的临床相关疗效。 队列2(FGFR2基因突变或扩增)中期分析结果中,疾病控制率(DCR)为79%,其中1例确诊完全缓解CR,1名患者部分缓解PR但未经确认,9名患者病情稳定SD并且获得最佳缓解BOR。在美国和欧盟,Derazantinib已被授予孤儿药资格,用于治疗iCCA。   相比其他FGFR抑制剂,针对FGFR2基因融合的胆管癌患者,Derazantinib不输Infigratinib与Futibatinib。另外,Derazantinib在FGFR2基因突变或扩增的群体中也展现出不错的疗效,期待Derazantinib未来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    国产二代FGFR抑制剂Gunagratinib初露锋芒,二线治疗DCR达91.7%! Gunagratinib是诺诚健华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型高选择性的泛FGF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可通过共价结合不可逆地抑制FGFR活性,也可以克服第一代可逆FGFR抑制剂的获得性耐药。已于2021年6月18日被FDA授予孤儿药称号,认可其为一种非常有潜力的胆管癌治疗方案。目前,该产品正处于临床1/2期阶段,并评估了该抑制剂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以及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K/PD)特性,并采用RECIST1.1标准评估FGF/FGFR基因突变患者中的初步疗效。此次在ASCO会议上也公布了更新数据。   ICP-CL-00301是一项首次在人体内进行的I/lla期剂量递增和剂量扩大研究,旨在评估Gunagratinib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共有30例患者接受了Gunagratinib治疗。在剂量递增阶段,对于有或没有FGF/FGFR改变的晚期实体瘤患者,每天一次使用不断增加的Gunagratinib剂量(2,4,8,10,12,14,16 mg等),21天为一个周期,直到疾病进展或不可接受的毒性;在剂量扩展阶段,患有FGFR2基因融合/易位的胆管癌患者接受了每天12 mg的Gunagratinib持续治疗。   在完成至少一次肿瘤评估的12例FGF/FGFR基因改变患者中,总缓解率(ORR)为33.3%,其中1例(8.3%)胆管癌完全缓解(CR), 3例(25%)胆管癌部分缓解(PR),疾病控制率(DCR)为91.7%。 […]

半夏
化疗后出现严重呕吐、不能进食、虚弱无力及体力状态变差怎么办?

化疗后出现严重呕吐、不能进食、虚弱无力及体力状态变差怎么办?

文章来源:张煜医生     在选择化疗之前,患者和家属会有很多担心,比如化疗的疗效会如何,经济花费又是怎么样(我在既往的文章已经解释过标准方案的花费其实不高),如何评价化疗疗效,诸如此类的问题。但大多数患者和家属最担心的,是化疗是否给身体造成明显的毒副作用,从而导致严重的痛苦。比如担心化疗后会不会出现严重恶心呕吐、不能进食、乏力、体力状态的快速下降,这可能会导致病人身体垮的更快;同时,这种情况下患者摄入能量不足,骨髓抑制风险也明显升高,合并感染的风险也增大。 那碰到这些情况,到底该怎么处理? 上述情况都是真实存在的风险,临床上间断能够见到。越强的化疗方案,化疗之前的预防措施越不充足、患者初始的体力状况越不佳,就越有可能出现上述的情况,甚至会有患者因进食差、体力弱,化疗后躺床上一个月都起不了床。 幸好,上述这种情况通常比较少见,越有经验的化疗科医生实施化疗时出现以上情况的可能性越低,哪怕第一次出现了,也可以通过积极的支持治疗快速缓解,第2周期化疗可以通过剂量调整明显减轻副反应,以减少和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本文重点说的就是两件事:一个是化疗前如何预防出现这些副反应;二是出现上述这些严重副反应后如何治疗。 01 化疗前预防的重点 1.预防恶心呕吐 这在既往的止吐的相关文章中已经写过,医生可以依据患者的情况以及化疗方案导致恶心呕吐的风险,采用二联、三联和四联止吐,通过加用足量的地塞米松、欧贝等5HT3拮抗剂、阿瑞匹坦和再普乐,绝大多数的患者接受化疗后的恶心呕吐都可以预防。   2.制定合适的方案和剂量 医生需要评估患者的年龄和体力状态。化疗一般分为单药化疗、双药化疗和三药化疗。医生可以评估后制定合适的化疗方案,如果患者高龄、合并症多或者体力状态差,可以在标准剂量的基础上下调10-30%。但如果患者状况良好,仍然建议标准剂量保证疗效。   3.营养支持和提高体力状态的理念要贯穿于整个阶段 如何改善体力状态我已经在既往文章撰写过,可以查看。 很多患者家属不知道在诊断恶性肿瘤后到底要做些什么,根据我多年的临床经验,我认为除了标准的规范化治疗,家属能做的就是帮助营养支持,尽可能改善体力状态,这样治疗的风险才会降低,存活的机会越大。 诊断恶性肿瘤后就像是经历一场战斗,家属作为后备军,就是鼓励和支持,想方设法的改善体力状态。切忌寻求不着调的治疗方式和食物。   4.改善睡眠,缓解焦虑心态 睡眠差和焦虑可能会加重化疗后的呕吐、食欲差等副反应。必要时可以请神经内科会诊,采用药物助睡眠和缓解焦虑,尽可能放松的接受治疗。   02 出现后治疗的重点 如果出现前述的副反应后,重要的就是要积极的对症处理和营养支持,具体处理如下:   1.刚出现轻度呕吐及食欲下降时 可以加用地塞米松联合5-HT3拮抗剂止吐处理。依据具体情况加用胃复安促进胃肠动力、消化酶助消化、米托索促进食欲(血栓病史禁用)。   2.出现不能进食,体力状态明显下降,甚至走路困难时 尽量不要在家里,而是应该住院治疗。因为人是铁饭是钢,不能进食短时间还可以承受,但当患者不能进食或进食量急剧下降,持续超过2天并开始出现精神差和疲乏的时候,一定要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可能存在不小的危险,不是在家撑着就可以好转,有可能还会继续恶化。所以,要尽快求助于医生,住院进行对症和静脉补液支持治疗,补充水分和营养会促进患者恢复,减少严重事件的发生。 补液有很多复杂的公式,为了读者方便理解,简单的把静脉补液分为4个模式,由简单到复杂: (1)普通的5%的GNS(也就是糖盐),每日至少1000ml以上。 (2)5%GNS+氨基酸及脂肪乳,每日至少1000ml以上。 (3)5%GNS+卡文,卡文还分为1440ml和1920ml、2400ml的规格。和具体情况和体重相关,酌情使用,大部分患者使用卡文可以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 (4)三升袋。(一般外科术后补液使用,普通情况极少用)。   及时的营养支持可以减少患者的乏力时间和并发症的风险。在不能进食时,哪怕只补充普通的糖盐也对患者明显有利。只要积极的营养支持和补液对症,患者的风险就明显下降,体力状态能够尽可能维持。   3.需要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电解质、预防感染 当不能进食,体力快速下降时,营养跟不上就出现造血原料缺乏,由此更容易出现血常规中白细胞及粒细胞下降,也更容易导致粒缺并合并感染。因此需要更频繁的监测血常规,如有异常及时纠正。 不能进食也可能会出现低钾和低钠血症,摄入液体不足可以导致血尿素氮升高甚至肌酐异常,因此需要抽血检测,如果异常可以及时纠正,避免更大的风险。 总结 即使出现了严重的化疗副反应,呕吐、不能进食及体力快速下降,也可以通过及时的对症处理、补液、营养支持纠正和改善,重点是第一要做好预防措施。第二是出现后要注意监测血常规和电解质等指标。另外,建议在临床实践中有必要时请营养科会诊协助改善患者营养状态,请睡眠专家会诊协助改善患者睡眠状态,这些也很重要。  

半夏
脱发、绝经、神经功能障碍,化疗引起的这些副作用你有么?

脱发、绝经、神经功能障碍,化疗引起的这些副作用你有么?

文章来源:国际细胞临床与研究   放化疗是癌症患者使用最多的治疗手段,每个人对化疗的副作用都不同,不同的化疗药物会引起不同的副作用。许多人在化疗后的最初几个小时感觉良好。通常,一些反应会在大约四到六个小时后发生。然而,有些人直到治疗后 12 小时甚至 24 至 48 小时才会出现反应。有些人几乎会遇到下面描述的所有副作用,而其他人几乎没有。 幸运的是,随着癌症治疗科学的进步,管理治疗副作用的科学也在进步。 发烧和感染 化疗会降低您身体产生的白细胞 (WBC) 数量。白细胞是在骨髓中制造的,有助于对抗感染。中性粒细胞是一种对抗感染的白细胞。通常,您的中性粒细胞计数将决定您是否会按时接受化疗。 当您的中性粒细胞计数低时,最有可能发生感染。化疗输注后大约 7 到 12 天,您最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大多数细菌感染是由于您的身体无法抵抗胃肠道或皮肤中存在的正常细菌。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化疗后骨髓抑制这么改善! 感冒和流感等病毒感染很常见,华氏 101 度(摄氏 38.3 度)或更高的发烧,或发烧或不发烧的寒战,都可能是感染的严重迹象。为了减少感染的机会,请经常洗手,避免跟病人接触。 流感样症状 化疗后第三天左右,有些人可能会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如肌肉酸痛。如果您遇到这些疼痛,请及时跟自己的主治医师反馈,获取及时的治疗。 恶心 称为止吐药或抗恶心药的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因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并非所有化疗药物都会引起恶心。 为了避免恶心,建议您在化疗预约前吃一顿清淡的小餐。一般来说,大米、面包、土豆、热麦片和布丁等淀粉类食物的耐受性良好。  尽量不要不吃饭。空腹会使所有症状恶化。 多喝水。与苏打水相比,更推荐使用凉茶、水、运动饮料和稀释果汁。 疲劳 化疗会让您感到疲倦。随着您接受更多周期的化疗,这种疲劳可能会也可能不会恶化。 大多数人不得不在工作和家庭责任上做出一些调整;变化的程度是非常个体化的。尝试平衡活动和休息。尽可能地保持您的日常活动。这对您的身体和情绪恢复都非常有益。从化疗中恢复后,疲劳会消失。 脱发 很多人觉得脱发是化疗最困难的环节之一。并非所有化疗药物都会导致脱发。 大多数情况下,开始化疗后大约两到三周开始脱发。有些人的头发会掉得比较少,而另一些人可能会掉头上的头发、睫毛和眉毛,以及其他体毛。 停止化疗后,您的头发会重新长出来。通常需要两到三个月的时间才能看到从没有头发到有头发的变化。您的新头发的颜色和质地可能与旧头发略有不同。通常,新头发会像婴儿一样柔软卷曲,但通常会在一段时间后恢复到原来的质地。 食欲和口味变化 在化疗期间,您可能会经历味觉和食欲的变化以及对气味的高度敏感。如果您在化疗后的前几天或一周内没有食欲,请不要担心;这并不罕见。当您感觉好些时,您的食欲就会改善。 反流——当食物回流到食道时——打嗝或烧灼感可能会加重恶心。请向您的医生或护士报告这些症状,以便他们得到治疗。您可能会发现您只能忍受某些食物。我们鼓励您在此期间吃对您有吸引力的食物,并喝足够的液体:每天 8 到 10 杯 ,如果您发烧或腹泻,则更多。 健康营养的建议包括低脂肪(低于 20% 的脂肪)和高全谷物、水果和蔬菜以及植物性蛋白质的饮食。有些人想在积极治疗期间开始改变饮食;其他人宁愿等到化疗完成。有些人喜欢小的、缓慢的变化,而其他人则从“大修”中受益。我们鼓励您了解并改变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 许多人在化疗期间体重增加,原因尚不清楚。同样,如果您对营养有疑问,可以通过在线留言或者直接400-666-7998咨询我们的专业营养师。 腹泻或便秘 一些化疗药物会引起腹泻。如果您在 24 小时内出现超过 3 […]

半夏
妙招!这些方法有效缓解化疗后口腔溃疡,值得收藏~

妙招!这些方法有效缓解化疗后口腔溃疡,值得收藏~

文章来源:美中嘉和肿瘤防治   近年来,肿瘤的发病率很高,而化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但化疗可带来一定的并发症,其中口腔溃疡(也叫口腔黏膜炎)是常见并发症。在接受放化疗的患者中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为 15%-40%[1]。 口腔溃疡后会导致患者进食困难,造成营养情况恶化、水电解质紊乱、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发生,最后导致肿瘤化疗时间的延长,使得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   因此,如何有效积极的预防和护理口腔溃疡也成为肿瘤患者重点关注的问题! 化疗引起得口腔黏膜炎有何特点? 化疗引起口腔黏膜炎的特点为开始黏膜苍白,出现齿痕,继而出现数个米粒大小的出血点及血疱、肿胀、黏膜破溃糜烂,形成一个或数个直径0.2-0.5厘米溃疡, 溃疡周围红肿、疼痛,严重时黏膜广泛糜烂,可达咽及食管,深部可达肌层,表面覆盖一层白色膜状物和坏死组织。   溃疡多发生在口唇、口角、舌面、颊部、龈颊沟、上腭等处。 哪些人更容易得化疗性口腔溃疡? 化疗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增殖旺盛的组织细胞亦产生毒性作用, 即阻断核糖核酸的形成和利用, 破坏黏膜上皮细胞的生长, 抑制唾液腺分泌, 导致口腔黏膜干燥、萎缩变薄、脆性增加, 抵御细菌、病毒、真菌的能力下降, 继而发生炎症溃疡[2]。   口腔黏膜炎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恶心呕吐、住院天数、药物的种类、发热、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既往有无牙齿疾患、吸烟史、接受放化疗的疗程和放疗的剂量等[3]。   氟尿嘧啶类化疗药物常引起胃肠道反应, 呕吐、腹泻等较常见,而严重腹泻可使机体缺水,使口腔黏膜干燥,而呕吐、味觉改变使患者进食、饮水减少,若未能及时补充液体,口腔唾液黏稠度增大,使发生口腔黏膜炎的危险性增大。 如何防治化疗相关的口腔溃疡? 0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平日里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避免辛辣刺激、坚硬、带骨刺食物; 积极治疗口腔疾患,戒烟、戒酒; 多食酸味食物以刺激唾液分泌,多饮水(每天大于2000毫升) ,保持口腔湿润; 早晚刷牙,使用软牙刷,刷牙速度避免过快,进食后漱口; 有义齿者注意义齿清洁,餐后清洗,晚间冷水浸泡。 02 加强口腔护理 口腔护理能保持口腔清洁,使寄居于口腔的微生物脱落,能预防口臭与感染。 患者最好进食后即刻漱口,因为此时会有效地把食物残渣从牙齿表面或牙缝里冲洗出来。 漱口时应将含漱液含在口内,闭上口,然后鼓动两腮与唇部,使漱口液在口腔内能充分与牙齿接触,利于冲洗口腔各个部位。 常用的漱口液包括生理盐水、复方氯已定含漱液、0.05% 醋酸氯己定溶液、聚维酮碘漱口液等,这些传统的漱口剂可改善口腔内环境和清洁口腔致病菌。 03 口腔冷疗法 如含服冰水或冰块可以降低口腔温度,使末梢血管收缩,血流速度减慢,从而减弱药物和放射线对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和损伤。   这种方法费用低廉,患者易于接受。另外,口腔降温法还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04 疼痛控制 患者在进食前 10分钟,用 0.5%-1% 的利多卡因含漱可以减轻患者进食时的疼痛。 维生素B12对口腔黏膜炎引起的疼痛止疼效果明显,并且能延缓口腔黏膜炎的发生。 05 […]

半夏
大于70岁的结肠癌术后III期患者应当以单药卡培他滨为首选方案,优于双药化疗

大于70岁的结肠癌术后III期患者应当以单药卡培他滨为首选方案,优于双药化疗

文章来源:张煜医生     NCCN指南认为,70岁以上结直肠癌患者术后一般不适合双药化疗,即使是III期也应该只用单药卡培他滨。但是,仍然有不少结直肠癌患者家属很迷惑,他们很希望患者再也不出现转移复发,觉得都III期肠癌了,术后单药强度肯定不够,为什么不能选择双药?本章就是解释为什么70岁以上患者优先选择的是单药卡培他滨。 从包括肠癌在内的多种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医生很容易发现患者年龄越大和体力状态越差,越强烈的化疗方案带来的风险就越高,所以并不是越强的化疗方案对患者就越好。打个比方,如果有一位70岁以上肠癌患者,如果接受XELOX出现严重的毒副反应导致治疗中断,甚至下一周期化疗都不能顺利进行,那么针对这个患者,显然是直接口服单药卡培他滨更好。 究竟在大于70岁的患者总体人群中,选择单药还是双药更好?首先看2020版NCCN指南,如下所示。注意看红色方框里的内容:A benefit for the addition of oxaliplatin to 5-FU/leucovorin in patients aged 70 years and older has not been proven. 意思是70岁以上的肠癌患者在5-FU单药基础上加用奥沙利铂未被证实能够带来生存获益,也就是双药等同于单药。                                             其证据来自于ACCENT研究,依据美国ACCENT于2013年发布的结果显示,汇集MOSAIC、NSABP-C07、16968研究的分析表明,奥沙利铂辅助化疗未能改善年龄>70岁结肠癌患者的DFS、TTR、OS,深入分析发现,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非肿瘤性因素对远期生存产生了一定影响。当然这个结论有争议,也有其它研究说明>70岁患者能从双药获益。但是总体来说,支持不获益的证据更为充足。意味着III期肠癌术后,70岁以上老年人按照标准应选择单药化疗就足够。氟尿嘧啶类单药可能是老年结肠癌患者辅助化疗更好的选择。原因很简单,双药化疗增加的损伤对于老年患者较大,抵消了杀伤肿瘤带来的获益。   但是,把年龄作为联合辅助化疗的禁忌证仍显过于绝对化,在临床实践面对患者个体时,还需结合年龄背后的种种具体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做出最佳决策。什么意思呢?就是可以有例外,比如那些声如洪钟、健步如飞的患者,即使70多岁,通常对化疗耐受性良好,很可能从双药化疗获益。而有些60多岁走几步就喘不上气要歇息的患者,很可能化疗耐受性差。 但是,下述两种情况我强烈建议单药:(1)比如80岁以上的患者,别用双药了,确实风险较大,有时难以预测。甚至仅仅口服卡培他滨就可能让80岁的老年人房颤,并继发心衰,使用双药的不可预测的风险显著增大。(2)70-80岁的患者,如果体力状态不太好,走个300-500米都气喘吁吁的,最好别双药化疗,很难获益甚至反而受害。 总结如下:70岁以上结直肠癌术后患者整体很难从双药化疗获益,通常应该首选单药。其中年龄不算太大、体力状况良好的患者也可以考虑进行双药化疗,反之,体力状态较差的患者完全不应该进行双药,因为很可能适得其反。 END  

半夏
42℃就能杀死癌细胞?热疗可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42℃就能杀死癌细胞?热疗可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文章来源:药物基因汇   相信对于很多人来说,“热疗”这个名词并不陌生。热疗在传统中医中的应用历史已有千年,而在现代医学当中,热疗用于治疗癌症的应用也已经有近百年之久。 1866年,来自德国的医生Bush发表了第一篇正式的、关于使用“热”来治疗癌症的文章。Bush描述了一名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案例,在感染了丹毒并发生高热之后,这位患者面部的肿瘤竟然奇迹般地消失了!根据患者的病情,Bush猜测,“热”可能有助于治疗癌症。 至20世纪60年代,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基因研究的发展,人们逐渐开始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角度分析热疗的机理。随着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的发展,热疗逐渐被人们视为一种癌症的“绿色疗法”,并应用于各类癌症的治疗当中。   什么是癌症的热疗? 热疗属于物理治疗手段,利用物理能量加热人体的全部或部分,使肿瘤病灶的温度上升到有效的治疗温度,并持续一段时间,以达到使癌细胞死亡或提升其它治疗方案的效果且不损伤正常组织的效果。 癌症的热疗又被称为一种“绿色疗法”,既可用于与放疗及化疗等方案联用,也可以作为不宜接受其它方案治疗的患者的姑息治疗手段,能够明显改善疗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一部分位于身体浅表部位的肿瘤,如乳腺癌、皮肤癌等也可以直接接受热疗。 热疗前 热疗中 按照治疗的部位,热疗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治疗时分别选择不同的温度范围。根据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肿瘤热疗专家委员会、中日医学科技交流协会热疗专家委员会及中华医学会放疗分会热疗学组最新发布的《肿瘤热疗中国专家共识》,热疗分为浅部热疗(39.5~43℃)、深部热疗(瘤内43~45℃)、全身热疗(≤41.5℃)及体腔灌注热疗(胸腔43~45℃、腹腔入体温度42.0~45.0℃、膀胱根据治疗方式不同温度在42~52℃左右)。   “热死癌细胞”?热疗的原理究竟是什么? 相信大家对于“发烧”的机理都多多少少有一些了解。发烧又叫发热,指身体制造过多的热能或身体的体温调节失衡,导致身体的温度超过温度设定值,或温度设定值本身过高。 发烧可能因为多种疾病导致,包括各类感染、炎症,以及非感染性的血管炎、血栓以及癌症等。通常情况下,体温升高时免疫细胞的功能同样也会提升,杀死细菌和病毒的能力增强;各类细菌和病毒在人体内的繁殖能力也会因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但健康的人体细胞并不会受到影响。 事实上,受到影响的并不只有细菌或病毒——癌细胞,以及癌细胞聚集而成的病灶,同样也会因温度升高而发生一些改变。而热疗这一技术的原理,正是基于此。   01 成也血流,败也血流 我们都知道,癌细胞具备远超过正常体细胞的增殖能力。而为这种强大的增殖能力提供“后勤保障”的,是大量因癌细胞而增生的血管。 正在迅速生长并扩增的肿瘤病灶,都具有非常丰富的血液供应。它们所依赖的血管,通常并不是人体内正常的血管,而是一些额外增生出来的血管(这也是抗血管生成类药物的理论依据之一,通过抑制额外血管的生成,限制肿瘤病灶的扩增)。 对正常的体细胞施加热量,体细胞会通过扩张毛细血管、增加血液流量来“带走”这些额外的热量,因此即使稍微加热了身体的一部分,体温也不会太严重的升高。 但是肿瘤病灶中血管并不完善,毛细血管平时即处于扩张状态,无法像正常组织一样控制血管内血液的流动量。因此施加于肿瘤病灶的热量会积累起来,迅速提升病灶内部的温度,通常情况下,肿瘤组织内部的温度会比周围正常组织高4~8℃;而肿瘤病灶内部的温度又能比周围的温度额外高2~3℃。这样异常的温度提升,从理论上来说,能够直接使一部分癌细胞死亡。   02 高温,癌细胞死亡的“推手” 高温能够损伤细胞膜,并使蛋白质变性。根据目前已有的研究数据,当温度达到42.5℃以上时,细胞的生存率会急剧下降。 当温度上升时,细胞的代谢速度加快,肿瘤病灶内部会逐渐进入缺氧状态。此时,细胞的无氧酵解增强,大量产生酸性的代谢产物(乳酸),病灶中的pH降低。而在这样的内环境之中,细胞更容易被高温灭杀。   热疗有哪些独特的优势? 热疗的主要优势表现于三个方面。   01 副作用小、易于耐受 接受热疗,患者需要承受的痛苦更小。热疗不会造成创伤或辐射等伤害与痛苦,因此不会为患者带来额外的负担,更加容易耐受。   02 与其它方案联用效果好 热疗是一种比较“百搭”的治疗手段,在与其它方案的联合应用中也能展现出良好的效果,将整体的疗效大幅度提升。 目前,比较明确适合成为热疗的“搭档”的疗法包括放疗和化疗,以及目前新兴的免疫治疗方案等。   放疗+热疗:完全缓解率最高提升3倍 根据临床研究,处于分裂期的癌细胞对于放射线更加敏感。而处于合成期的癌细胞对于放射线不敏感,对于高热更加敏感。 因此,放疗与热疗联合能够发挥协同的作用,疗效更好。一些临床研究也已经证实了这一点。在细胞试验中,仅采用4 Gy剂量的放射线对癌细胞进行照射,癌细胞的存活率为25.8%;而采用4 gy剂量放射线照射+热疗,癌细胞的存活率仅有1.5%~3%。使用热疗+放疗对癌细胞的杀伤效果提升了8.6~17.2倍。 在患者中的临床试验同样验证了这一点。一项针对829例患者的丹麦中心研究结果显示,仅采用单纯放疗,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大约为16%~38%;而采用放疗+热疗,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可以达到46%~48%。完全缓解率的提升幅度高达1.2~3倍。 一项来自杜克大学研究者2010年发布的研究结果显示,在乳腺癌的放疗中联合应用热疗,能够显著增加患者的整体缓解率。单用放疗的患者,整体缓解率为42%;而接受放疗+热疗的患者,整体缓解率为65%。   化疗+热疗:对于多种药物具有增敏效果 由于高温会破坏细胞膜的稳定性、导致膜的通透性增强,因此,各类细胞毒性药物的渗透也更容易进入癌细胞内,使得癌细胞内药物浓度增加。 目前,已经经过试验验证,与热疗联用可以获得更好疗效的化疗药物包括顺铂、卡铂、奥沙利铂等铂类药物,环磷酰胺、亚硝基脲等烃化剂,5-FU、吉西他滨等代谢拮抗剂,争光霉素、丝裂霉素C、阿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以及伊立替康、紫杉醇、多西他赛等植物生物碱,广泛覆盖各类常用化疗药。   03 […]

半夏
肥胖的这个好处你可能想不到:居然能让免疫药物疗效更好?

肥胖的这个好处你可能想不到:居然能让免疫药物疗效更好?

俗话说“一胖毁所有”,在注重颜值和形象的现今社会,肥胖是让很多人难以忍受却又无可奈何的事情。导致肥胖的原因有很多:遗传、好吃懒做,以及疾病等。肥胖也会导致更多的疾病,比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甚至癌症。目前已经有很多研究证明,肥胖容易引发炎症,进而增加罹患各种癌症的风险。 难道胖就真的一点好处也没有吗?当然是有的,比如,看起来更可爱、更有亲和力;还比如,脂肪厚,可能比瘦子更抗冻。不过这些都是人们的主观印象,其实胖真的有经过科学验证的客观好处。 在很多类型的癌症中,肥胖的患者使用PD-1免疫治疗药物的效果会更好一些。这一发现最近发布在著名学术期刊《Cell Reports》上。今天癌度就给大家分享关于这方面的研究。 肥胖增加患癌风险 虽然体重秤是我们用来检验胖了几斤的有效工具,但其实胖不仅仅是体重超重这么简单。过多的脂肪会引起严重的代谢紊乱,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慢性炎症的状态。肥胖导致的缺氧、细胞凋亡和慢性炎症,让细胞更容易出现癌变,逐渐发展成为恶性肿瘤。肥胖还会影响微生物、代谢物、生长因子和免疫细胞,进而影响肿瘤生长的微环境,从而帮助肿瘤细胞躲避免疫系统的识别和追杀。 图1.肥胖引起慢性炎症的主要机制 肥胖已经是公认的癌症风险因素之一。肥胖会增加不少癌症的风险,例如食管腺癌、胃癌、肝癌、胆囊癌、大肠癌、肾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胰腺癌等。 图2. 肥胖会增加多种癌症患癌风险 肥胖患者使用免疫治疗药物疗效更好 肥胖会增加罹患癌症的风险,但肥胖的患者使用免疫治疗效果更好。这是什么原因呢? 在肥胖的患者中,瘦素会与细胞的受体结合,激发一些反应,引发PD-1基因的转录,这会增加细胞表面的PD-1蛋白数量。更多的PD-1对免疫细胞有抑制作用。这时候如果使用抗PD-1的相关药物,则往往会有更好的疗效。 图3. 肥胖患者提高免疫检查点阻断功效示意图 肥胖会影响免疫治疗药物的效果,在很多临床试验中都得到了证实,如黑色素瘤、卵巢癌、一些肺癌亚型和肾癌等。肥胖患者在接受抗PD-1治疗或CTLA-4治疗的时候,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有显著改善。 图4.肥胖患者使用免疫治疗疗效的临床研究 有的研究发现,肥胖对免疫疗法有助益作用,对化疗等其他疗法则没有。比如,在PD-L1抑制剂阿替利珠单抗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研究里,体重指数BMI的增加与总生存率呈现线性相关。而使用化疗药物多西他赛的对照组里,没有发现BMI与生存期之间有这种关联。 动物试验证实 肥胖对乳腺癌使用免疫治疗的影响 对于长得胖的乳腺癌患者,通过以往的传统治疗手段往往预后不是很好。近期发布的研究中,研究者采用肥胖的老鼠乳腺癌模型,使用免疫治疗药物PD-1抑制剂,呈现出了更好的疗效。 图5.乳腺癌肥胖小鼠使用免疫治疗的相关示意图 如上图所示,在移植了乳腺癌的小鼠里,如果是一只肥胖的小鼠,肿瘤生长速度比较快。这可能是因为肥胖会导致生成一个利于肿瘤隐藏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会有比较多的免疫抑制细胞,从而导致传统治疗手段对乳腺癌无效。 加入PD-1抑制剂后,重新激活了抗肿瘤的免疫系统。PD-1抑制剂成功地阻止了肿瘤的进展,表现出很好的疗效,在肥胖小鼠里表现尤其明显。 研究者还发现,PD-1抑制剂治疗的疗效和Lamb2(层粘连蛋白亚基β-2)的表达有关。如果Lamb2上升,往往预后不好。如果Lamb2水平下降,则可能预示着使用PD-1抑制剂效果会更好。 肥胖虽然有点好处,但还是要控制体重 除了今天介绍的肥胖可能有助于免疫疗法疗效,以前也有研究显示,相对体重较轻的患者,那些体重超标甚至肥胖的患者在开始进行治疗后,平均存活时间更长。这可能是因为,体重较轻的患者没有更多的能量来对抗肿瘤,往往不能承受更多的治疗,导致预后不佳。 如此看来,胖点确实是有点好处的,虽然这样的好处人们唯恐避之不及,不过对于较胖的肿瘤患者而言,这也许是个更好的安慰吧。 但不管对“肥胖”怎么洗白,它能增加十几种癌症的风险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更别提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其他疾病了。所以,肥胖虽然有点好处,但还是别胖得太过夸张。癌度建议大家:管住嘴、迈开腿,为了自己的健康,不要太胖,也不要太瘦,正常范围的体重最好。 参考文献: 1、Pingili et al., Cell Reports 35, 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 reprograms systemic immune landscape and tumor microenvironment in obesity-associated breast cancer,June 22, 2021 2、Matthew J. Woodall,et al., The […]

半夏
化疗靶向免疫“三开花”,点燃小细胞肺癌精准医疗希望的火种!

化疗靶向免疫“三开花”,点燃小细胞肺癌精准医疗希望的火种!

文章来源:基因药物汇   小细胞肺癌是一种治疗相对困难的肺癌亚型。即使是当今医疗水平下进展如此迅速的新药研发,面对小细胞肺癌时都不得不“慢下脚步”。 总结这两年内被人们视为“新希望”、最后却遭遇了“滑铁卢”的新方案和新药,小细胞肺癌占了不小的比例。曾经得到FDA加速批准上市的方案,也有可能因为后期数据不具备显著优势而被召回,等待进一步的研究,争取正式批准的机会(比如派姆单抗)。 即使癌症精准治疗的发展如此的迅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手段,与十年、二十年前相比,也鲜见足以被成为“颠覆性”的突破。 有没有哪些治疗方案,能够为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点燃一朵“希望的火种”呢? 化疗:改写二线治疗标准方案,卢比卡丁写入NCCN指南! 长期以来,拓扑替康一直作为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推荐治疗方案受到各大指南推荐并应用于临床,但患者的应答率仅有约5%~24%。新药鲁比卡丁(Lurbinectin,Lurbinectedin,Zepzelca)的问世,终于为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鲁比卡丁于2020年6月获得了FDA的加速批准,并于2020年7月被写入NCCN指南推荐。这是一款RNA聚合酶Ⅱ的抑制剂,主要用于阻断细胞的转录过程,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发生畸变、凋亡,因此具备抗癌的效果。在Ⅱ期篮子试验(NCT2454972)中,所有患者均为一线铂类化疗后的患者,并在试验中接受鲁比卡丁单药治疗。 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整体缓解率达到35.2%,疾病控制率为68.6%。与既往拓扑替康二线治疗的历史数据相比,提升了两倍以上! 研究随访共17.1个月,患者中位缓解持续时间5.3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3.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9.3个月;6个月生存率67.1%,12个月生存率34.2%。 研究同时观察了患者化疗与复发并接受新疗法治疗之间的间隔时间对于患者缓解率的影响。间隔<90天的患者,整体缓解率22.2%,疾病控制率51.1%;间隔≥90天的患者,整体缓解率45%,疾病控制率81.7%。 这说明,对于那些复发更早的患者来说,鲁比卡丁二线治疗的疗效并不如一线治疗方案疗效维持更久的患者。这样的结果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初治疗效对于患者治疗全程及后续生存水平的重要意义。 鲁比卡丁还有哪些尚未被充分发掘的潜力?听听专家怎么说 从机制上来说,鲁比卡丁不仅能够影响癌细胞的转录,还会对人体正常的体细胞内的转录过程造成影响。比如,在肿瘤组织微环境中的巨噬细胞同样会受到这一影响。   现有的研究数据显示,受到鲁比卡丁影响的巨噬细胞,白细胞介素(IL)-6和IL-8的表达水平降低。IL-6和IL-8属于促炎性细胞因子,根据已有的临床研究证据[1],其表达水平上升会导致人体内的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功能受损。   NK细胞在人体的先天免疫阶段发挥免疫功能。其功能受损,可能导致人体抗癌能力下降。   因此,专家指出,鲁比卡丁的这一“额外影响”,让它成为了免疫治疗甚至细胞免疫治疗的一个有潜力的“搭档”。我们期待更多联合方案的研究结果,有力发掘鲁比卡丁这一方面的潜力。 免疫治疗在曲折中发展,两项方案脱颖而出! 免疫治疗一直被视作小细胞肺癌治疗最值得期待的方向,多款药物“进军”这一领域,分别取得了一些进展。 但小细胞肺癌也是免疫治疗发展最为“曲折”的适应症之一。几款药物虽有进展,但与现有方案相比,优势远不如其它癌种(比如非小细胞肺癌)那么明显。 话虽如此,对于几乎没有靶向方案可选的小细胞肺癌患者们来说,免疫治疗也仍然称得上是“救命”的手段,为治疗增添了一些希望。 01 得瓦鲁单抗:进军一线!获批中国上市! 2021年7月14日,得瓦鲁单抗正式获得中国药监局(NMPA)批准上市,联合依托泊苷及铂类化疗(卡铂或顺铂),作为小细胞肺癌一线新疗法! 该批准基于Ⅲ期CASPIAN试验的结果。该试验结果显示,接受得瓦鲁单抗+化疗方案治疗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为13.0个月,显著超过了仅接受化疗患者的10.3个月。 单看这一数据,差异可能不够明显。但如果我们将随访的时间线延长就会发现,接受得瓦鲁单抗+化疗的患者,12个月生存率为53.7%,18个月生存率为33.9%,显著超过了化疗的39.8%和24.9%。 在无进展生存方面,两种方案治疗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相似,但接受得瓦鲁单抗+化疗的患者12个月无进展生存率为17.5%,接受化疗的患者仅为4.7%。 在响应率方面,得瓦鲁单抗治疗同样展现出了优势。接受得瓦鲁单抗+化疗的患者,整体缓解率为68%,仅接受化疗的患者为58%。至接受治疗12个月时,得瓦鲁单抗治疗的患者中仍有22.7%保持响应,而仅接受化疗的患者为6.3%。 免疫+化疗,还是双免疫+化疗?看看这项研究的结果 随着免疫治疗的研究日渐深入、发展日趋完善,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将目光投向了“双免疫疗法”这种将两款免疫药物的“力量”联合起来的治疗手段。   得瓦鲁单抗也尝试过这条道路,它选择的“搭档”是一款全新的CTLA-4抑制剂Tremelimumab。追随着“O+Y”(纳武单抗+伊匹木单抗)的脚步,得瓦鲁单抗+Tremelimumab这对组合同样也尝试了包括小细胞肺癌在内的各类适应症。   从结果上来说[2],双免疫+化疗的效果并没有想象中出色。多加了一款免疫治疗药物,得到的疗效和单纯化疗方案的效果差不多。   接受双免疫+化疗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为10.4个月,仅接受化疗的患者为10.5个月,而接受得瓦鲁单抗+化疗的患者为12.9个月。   从安全性方面来说,多加一款药物还导致了不良事件的显著增加。双免疫+化疗方案治疗的患者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5%,明显超过了得瓦鲁单抗+化疗的32%和单纯化疗的36%。   显然,双免疫方案在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有些“用力过猛”,反而得不偿失。研究者们还需要再接再厉,继续寻找一些新的突破口。 02 阿特珠单抗:进军一线!长期疗效优势比较显著 另一款获得FDA批准用于小细胞肺癌治疗的免疫方案来自阿特珠单抗(Atezolizumab,Tecentriq)。2019年3月19日,FDA批准了阿特珠单抗与依托泊苷和卡铂的联合用药方案,用于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 该批准基于Ⅲ期IMpower133研究的结果。该研究结果显示,接受阿特珠单抗+化疗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为12.3个月,显著超过了仅接受化疗患者的10.3个月。 同样,阿特珠单抗方案在生存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优势。接受阿特珠单抗+化疗的患者,6个月无进展生存率为30.9%,12个月无进展生存率为12.6%,均显著超过了仅接受化疗患者的22.4%和5.4%。 两项成功的方案,有什么相同之处? 由于没有查到类似的权威分析和研究结果,因此小汇斗胆来自己归纳、总结和猜测一下。   ①PD-L1抑制剂和PD-1抑制剂,哪种更合适? 两款进军一线成功的免疫治疗药物均为PD-L1抑制剂,这让人不得不猜测,也许PD-L1抑制剂在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面,会多出那么一丝丝的优势。当然,没有临床试验就没有说服力,也许在找到更加合适的治疗方案之后,各大PD-1抑制剂也能展现出相似的、或者更显著的优势也说不定。   […]

半夏
ASCO深度丨早期乳腺癌去化疗真的可靠么?到底哪些患者更适合降阶梯治疗?

ASCO深度丨早期乳腺癌去化疗真的可靠么?到底哪些患者更适合降阶梯治疗?

文章来源:汝爱一生   “降阶梯治疗”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治疗策略,主要是通过去化疗来实现治疗优化,从而降低治疗强度,使治疗更安全。降阶梯治疗在HER2+早期乳腺癌领域开展的如火如荼,今年的2021 ASCO大会上公布了WSG-ADAPT-HER2+/HR-新的生物标志物和远期生存结果。HER2+治疗中是否可以只有双靶完全的去化疗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吧~ HER2+强表达/非基底样肿瘤患者 更适合降阶梯治疗? WSG-ADAPT研究中,134例患者按5:2随机分为帕妥珠单抗(P)+曲妥珠单抗(T)组(92例)和紫杉醇(Pac)+帕妥珠单抗(P)+曲妥珠单抗(T)组(42例)。有60%的患者的肿瘤为cT2-4, 42%为临床淋巴结阳性。 结果显示:12周双靶加单药化疗的标准治疗方案取得了非常优秀的pCR率,达到了90%;而去化疗单纯靶向治疗组(P+T)达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具有临床意义的pCR率34%。但是中位随访五年后,iDFS率、dDFS率和OS均没有看出显著的差异(趋势上有化疗组略好)。 研究者们发现无论是研究组还是对照组12周新辅助治疗后pCR(vs.非pCR)与iDFS的改善密切相关。达到 pCR 的患者的 5 年 iDFS 率为 98%(95% CI,90%-100%),而未达到 pCR 的患者的 5 年 iDFS 率为 82%(95% CI,69%-90%)(HR , 0.14; 95% CI, 0.03-0.64 ; P = .011)。 在69例pCR患者中,39例(56.5%)未接受术后化疗(P+T组:n=9, 29% vs P+T+Pac:n=30,79%);在这些患者中,仅观察到1例(1.4%)远处复发。无化疗的P+T组中,在低HER2表达(IHC 1+/2+和FISH阳性)和/或PAM50基底样亚型的患者中均未观察到pCR(n=17,19%)。在总研究人群中,低HER2表达和/或无早期反应与更差的dDFS(P=0.029)和iDFS(P=0.068)密切相关。 此研究首次发现去化疗的新辅助靶向治疗的患者有机会取得良好的生存率,而此生存获益并非由术后辅助阶段追加化疗带来。这意味着在未来HER2+强表达/非基底样肿瘤的患者或许最有机会可以通过单纯靶向治疗获得生存获益,但是从90%的pCR率上,小编认为去化疗对目前来说还为时尚早。  动静结合:HR+患者强调早期通过 Ki67反应来优化后续治疗 本次2021 ASCO大会上还公布了前瞻性Ⅲ期WSG-ADAPT HR+/HER2-研究的部分研究结果。又有哪些HR+患者更适合去化疗方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内分泌治疗两周后研究者们发现,Ki67的表达是影响后续治疗预后的强预测因子。中位随访4.9年后,基线和内分泌治疗后仍然较高的Ki-67水平与较差的iDFS密切相关(均P<0.001);在CT队列中(n=2331),较高的RS、淋巴结状态和肿瘤大小与较差的iDFS相关。 RS>25患者中(n=965),内分泌治疗后低ki67水平、N0状态和c/pT1状态与iDFS改善相关; 此研究证明动态观察内分泌治疗反应非常重要。通常患者较高的ki67水平会导致较差的治疗预后;反之,当患者基线RS评分较高时,如果内分泌治疗后可以获得较低的ki67水平同时伴有限的初始肿瘤负荷时,也可以通过去化疗方案来获得不错的生存获益。 无论是HR阳性,还是HER2阳性,都有一些有特殊特征的人群可以通过去化疗来获得长期的生存获益。相信在不久的未来,通过科学家们的不断努力和证实,一定可以实现去化疗的决策,造福更多患者。     参考资料 ASCO 2021 […]

半夏
乳腺癌治疗后,到底该怎么复查?还有哪些事要做?一文为您讲清

乳腺癌治疗后,到底该怎么复查?还有哪些事要做?一文为您讲清

  虽然2020年乳腺癌的发病人数(226万)高居恶性肿瘤人数榜首,但其导致的死亡人数(68万)相对较少。这也就意味着很多乳腺癌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生存下来。 与此同时,乳腺癌生存者不仅有着较高的复发风险,而且患第二原发癌的风险也会升高,尤其是在治疗后的5年内。此外,一些晚期乳腺癌患者,即使经过治疗,乳腺癌也并未完全清除,需要继续接受治疗,如化疗、激素治疗或其它治疗等,以控制乳腺癌的发展,缓解相关症状。   因此,乳腺癌患者在治疗后,做好复查、管理等,对于降低复发和死亡风险起着积极作用。那乳腺癌患者在治疗后,需要做好哪些检查,注意哪些事情呢?我们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乳腺癌患者在治疗后,更好地对抗癌症。   图片来源:123RF 随访和复查 定期复查可以更早发现乳腺癌复发、第二原发癌以及术后并发症,并及时干预处理,从而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乳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建议,乳腺癌患者在治疗后的随访内容和频率如下:   1.临床体检。最初2年每4-6个月1次,其后3年每6个月1次,5年后每年1次。   2.乳腺超声。每6个月1次。   3.乳腺X线检查。每年1次。   4.胸片或胸部CT。每年1次。   5.腹部超声。每6个月1次,3年后改为每年1次。   6.存在腋窝淋巴结转移4个以上等高危因素的患者,可进行骨显像检查,全身骨显像每年1次,5年后可改为每2年1次。   7.血常规、血液生化、乳腺癌标志物的检测,每6个月1次,3年后每年1次。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筛查频率和方式,可以听从医务人员安排接受过单侧乳房切除术(切除整个乳房)的患者,仍需要进行乳腺X线检查。   如果患者正在服用激素类药物,如他莫昔芬或托瑞米芬中等,且未切除子宫,更应进行盆腔检查,因为这些药物可能会增加子宫内膜癌风险,而且这种风险在绝经后的女性中最高。   图片来源:123RF 防范心血管疾病 多项研究发现,乳腺癌和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着潜在联系。相比于一般人群,乳腺癌生存者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更高。心血管疾病可能是导致乳腺癌生存者死亡的“第二大杀手”!   知名医学期刊《柳叶刀》曾发表重要报告,对一般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了总结,包括7项已明确的风险因素,如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不健康饮食、久坐不动、烟草制品使用;6项性别特异性风险因素,如绝经、更年期激素替代疗法、妊娠相关疾病、激素避孕药、多囊卵巢综合征、全身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5项认识不足的风险因素,如心理社会因素(抑郁和焦虑)虐待和暴力、健康素养、环境风险因素、社会经济文化因素。   而对于乳腺癌生存者来讲,在治疗过程中,某些药物或治疗方法很可能会对心脏产生毒性,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乳腺癌生存者更应针对上述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风险,延长生存期。   图片来源:123RF 遵循健康生活方式 多项研究发现,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助于预防癌症,也有助于预防癌症的复发和第二原发癌。   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规律运动,并将其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要多走路,减少坐着的时间;饮食富含全谷物、蔬菜、水果和豆类的饮食;限制食用红肉和加工肉类;限制含糖饮料的饮用,日常应饮用水和不加糖的饮料;限制“快餐”和其他脂肪、淀粉或糖含量高的加工食品;限制饮酒量,最好是戒酒以及戒烟等,将有助于防止再次患癌。   总而言之,与乳腺癌抗争,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期的坚持。正确认识乳腺癌,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做好定期复查,将有助于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半夏
“免疫”内卷,什么样的胆道肿瘤患者适合免疫联合化疗?

“免疫”内卷,什么样的胆道肿瘤患者适合免疫联合化疗?

文章来源:国际肝胆资讯   胆道癌(BTC)包括肝内胆管癌(iCCA)、肝外胆管癌(eCCA)和胆囊癌(GBC)。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和吉西他滨联合s-1 (GS)是晚期BTC的标准一线治疗。但是,化疗总的存活率仍然很低。因此,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是有必要的。   PD-1抑制剂在许多肿瘤类型中显示出了良好的结果。Keynote-028研究结果显示,帕博利珠单抗单药作为二线或后线治疗在PD-L1高表达的BTC中达到了17%的ORR。然而,后续研究的数据显示PD-1抑制剂单一治疗的疗效有限。因此,研究人员回顾性分析了接受单纯化疗或PD-1抑制剂联合化疗的晚期BTC患者,并比较了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   免疫联合席卷胆道肿瘤,联合化疗疗效显著优于单独化疗 本研究包括75例接受PD-1抑制剂(包括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信迪利单抗、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的患者和59例单独化疗的患者。抗PD-1+化疗组多器官转移(2处以上)患者多于化疗组(44.0% vs. 27.1%, P=0.045);抗PD-1+化疗组无肝转移患者多于化疗组(57.3% vs. 32.2%, P=0.004)。其他变量在基线时两组间没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   按照1:1的比例配对后,本研究共纳入46对患者。对关键特征的平衡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所有匹配特征在匹配组之间都达到了适当的平衡。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ECOG PS、原发肿瘤位置、化疗方案、转移器官数量、肝转移、组织学分化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研究结果显示,中位PFS在抗PD-1+化疗组为5.8个月,在化疗组为3.2个月 (HR: 0.47, 95% CI: 0.29 ~ 0.76, P=0.004)。     肿瘤消退方面,化疗组46例患者中,PR 7例,SD 25例,PD 14例。结果ORR为15.2%,DCR为69.6%。抗PD-1+化疗组46例患者中,PR 10例,SD 27例,PD 9例。ORR为21.7%,DCR为80.4%。 研究人员进一步评估原发肿瘤位置、肝转移、转移器官数量的差异是否会影响两组(化疗组和抗PD-1+化疗组)的PFS:在肝外肿瘤亚组中,两组PFS无差异(P=0.323),而在肝内肿瘤亚组中,抗PD-1+化疗组PFS明显长于化疗组(4.5m vs. 2.4m, P=0.005)。对于有肝转移的患者,与单独化疗相比,抗PD-1+化疗延长了PFS(8.8m vs. 3.2m,P=0.006)。抗PD-1+化疗治疗对少于两个转移器官的患者更有利(7.3m vs. 3.2m, P=0.008),但对转移器官较多的患者并未显示出统计学获益(4.9m vs. 2.4m, P=0.075)。   安全性方面,在抗PD-1+化疗组中,3~4级治疗相关的AEs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6.5%)、皮疹(4.3%)和肝炎(2.2%),而在化疗组中只有1例患者患有3-4级肝炎。两组患者的血液学AEs发生率相似,特别是1-2级骨髓抑制(分别为32.6%和41.3%)。未证实与急性呼吸道感染相关的死亡。   讨论 多项研究试图改善BTC患者低生存率。目前,化疗仍是晚期BTC患者的主要治疗策略。尽管GP/GC方案作为晚期胆道癌的一线治疗方案,其无生存期和总生存期较长,但其高毒性导致耐受性差。因此,需要新的策略来降低化疗的毒性,提高化疗的效益。   本回顾性研究证明抗PD-1联合化疗是晚期胆道癌的有效治疗方案。为了控制选择偏差和混淆因素,两组的关键变量采用倾向评分匹配。PD-1抑制剂联合化疗患者的中位PFS为5.8个月,长于单纯化疗患者(3.2个月)。与单纯化疗相比,PD-1抑制剂联合化疗患者的风险比降低了53%。 […]

半夏
新方案迭出:越来越多的癌友,可以豁免化疗

新方案迭出:越来越多的癌友,可以豁免化疗

化疗是中晚期实体瘤患者,最常用的传统治疗,对控制症状、延缓肿瘤进展、一定程度延长患者生存期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不过,化疗相关的不良反应,诸如恶心、呕吐、腹泻、乏力、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伤、掉头发、手脚麻木等,对大多数病友而言,是痛苦的体验。少数病友由于恐惧化疗导致的不良反应,拒绝接受化疗;或者由于第一次化疗导致的不良反应实在太大,无法按计划完成既定的疗程数。 那么,对于中晚期肿瘤病友而言,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在疗效不打折扣的前提下,豁免化疗呢?办法,自然是有的。 1 低频突变,新药辈出 特异性靶向药,高效、低毒 最近几年,一些阳性率较低的低频突变,陆陆续续迎来特异性的靶向药,给越来越多的病友提供了豁免化疗的新方案。 比如,2021年5月29日,美国FDA正式批准了KRASG12C突变的特异性靶向药AMG510(正式的名字:Sotorasib)上市,用于晚期KRASG12C突变的肺癌患者。关于AMG-510,咚咚此前已经做过多次的科普,欢迎大家复习:2019最火抗癌药: AMG 510, 打破KRAS无药可用魔咒, 控制率100% 其他的诸如NTRK、RET、NRG1、FGFR等诸多低频突变,也都上市了特异性的靶向药,而且近期纷纷更新了总生存数据。 比如,NTRK的靶向药Larotrectinib(拉罗替尼)治疗了20个NTRK突变肺癌患者,今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议(ASCO)会议上更新了生存数据,这20个病人都是其他治疗失败的晚期难治性肺癌患者,原本的预期生存期不足6个月。 入组临床试验,接受拉罗替尼治疗后,有效率为73%,12个月无疾病进展生存期65%,中位总生存期高达40.7个月。 而另一项荟萃分析显示:218名来自21种不同癌症的晚期NTRK融合突变的实体瘤患者,接受了拉罗替尼治疗,客观有效率为75%,控制率为91%,起效的患者,疗效维持的中位时间为49.3个月(超过4年),中位总生存时间尚未达到——原本无药可用、预期生存期只有不到半年的晚期难治性患者,基因检测发现少见的NTRK融合突变,化疗也不用打了,接受特异性的靶向药拉罗替尼治疗,生存期有望达到甚至突破4-5年,堪称靶向药研发领域的典范。 再如RET突变的实体瘤,LOXO-292(selpercatinib)和BLU-667(普拉替尼)已经上市,后者甚至在国内上市。这一次的ASCO大会上也公布了selpercatinib治疗RET融合突变的晚期难治性肺癌患者的长期生存数据: 218名其他治疗失败的和48名初治的RET突变的肺癌患者,接受了selpercatinib治疗,治疗的有效率分别是64%和85%,疗效维持的中位时间是17.5个月,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为19.3个月(超过1年半)。   2 MSI/高TMB/高PD-L1人群 免疫治疗,单药也有神效   靶向药,要取得高效、低毒、长生存,首先是要锁定针对性的驱动基因突变。与此相似的原理,符合一定条件的病人,对免疫治疗可能非常敏感,这类患者,可以豁免化疗,单药免疫治疗,疗效就很好。比如,PD-L1表达超过50%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比如MSI阳性(或者TMB高)的晚期肠癌患者。   这一次的ASCO大会上,就公布了国际多中心3期临床试验Keynote-177的总生存数据,再一次彰显了PD-1抗体K药治疗晚期MSI阳性肠癌患者的优越性。307名MSI阳性或者dMMR阳性的晚期肠癌患者,随机分组,一组接受单药K药治疗,一组接受传统化疗,结果显示:   免疫治疗不仅有效率更高(45.1%  vs 33.1%)、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更长(16.5个月vs 8.2个月),而且中位总生存期更长(远未达到 vs 36.7个月),免疫治疗的更早使用可以让患者的死亡风险下降26%。   3 精选敏感人群 头颈部肿瘤豁免化疗,减毒不减效   除了靶向药和免疫治疗,传统治疗模式下,其实也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从而让一部分幸运儿可以豁免化疗。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口咽癌患者中,超过一半的病人HPV感染阳性,这部分口咽癌患者,对放疗非常敏感。局部晚期口咽癌患者,传统的治疗模式是放化疗综合治疗;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其实单纯的放疗,就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   这不,2021年6月1日,放疗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红皮》杂志上,就公布了一项由日本国家癌症中心的Hidenori Inohara教授主持的前瞻性临床试验结果。   从2013年9月到2016年11月,39名局部晚期HPV阳性的口咽癌患者,接受了单纯的根治剂量的放疗,未接受化疗;37名患者按照计划顺利完成了根治剂量的放疗,其中35位患者肿瘤完全消失。中位随访51个月,只有4位患者出现局部复发或者远处转移;2年生存率高达100%,3年生存率高达97%,预估的5年生存率超过85%。   综上所述,通过基因检测、分子分型等手段,精选出对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或者传统治疗敏感的患者,这部分晚期肿瘤病友,可以在疗效不可折扣、甚至提高疗效的前提下,豁免化疗,减轻副作用,改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RadiationTherapy Alone for Human Papillomavirus-Related Squamous Cell […]

小D
卡瑞利珠单抗二线治疗进展后仍可继续使用,OS长达近17个月!

卡瑞利珠单抗二线治疗进展后仍可继续使用,OS长达近17个月!

文章来源:国际肝胆资讯   作为首个用于晚期肝癌二线的国产PD-1,卡瑞利珠单抗一经面世就吸引了医患的关注,尤其是在2020年底进入了国家医保目录,更是进一步减轻了中国肝癌患者的经济负担。近日,卡瑞利珠单抗II期随访数据公开,更新了最新的总生存(OS)数据,以及在疾病进展后继续使用的疗效和安全性。   2年随访数据更新,卡瑞利珠单抗二线治疗总生存期14.2个月 之前公布的II期研究数据显示,卡瑞利珠单抗无论在两周方案 (q2w) 组还是三周方案 (q3w) 组均体现了较高的有效率,能给患者带来长期生存获益:所有患者的ORR为14.7%;中位OS为13.8个月,所有患者的6个月和12个月OS率分别为74.4%和55.9%。   最新数据显示,在根据BICR评估的有客观缓解的32例患者中,14例(43.8%)仍在缓解,中位DoR未达到(2.5~30.5 +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和24个月的持续缓解率分别为75.9% 、68.3% 、59.8%和53.1%。 217例患者中146例(67.3%)死亡,中位OS为14.2个月(95% CI 11.5 16.3)。12个月、18个月和24个月的OS率分别为55.9% (95% CI 49.0 62.3)、41.3% (95% CI 34.6 47.9)和33.7% (95% CI 27.3 40.2)。 疾病进展后继续使用,总生存期长达16.9个月 在172例(79.3%)确定PD(RECIST标准)的患者中,102例(59.3%)继续接受卡瑞利珠单抗治疗(TBP组),而70例(40.7%)没有接受治疗(非TBP组)。与非TBP组相比,TBP组的ECOG评分为1 (77.5 vs. 70.0%)和肝外转移(81.4 vs. 77.1%)的患者比例略高,既往接受过化疗(27.5 vs. 35.7%)和既往接受过2种系统治疗(18.6 vs. 27.1%)的患者比例略低。   在TBP组中,首次PD后卡瑞利珠单抗暴露的中位持续时间为2.7个月(范围1.4~4.8),总暴露时间为6.2个月(范围2.0~32.2)。研究结果显示,TBP组的中位OS为16.9个月(95% CI 13.3-22.6),而非TBP组为9.4个月(95% CI 5.8-14.8)。两组患者的6个月、12个月、18个月和24个月的OS率分别为91.1% vs 61.4%、67.1% vs 43.7%、 47.5% vs 33.1%、38.8% vs […]

半夏
42℃就能杀死癌细胞?热疗可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42℃就能杀死癌细胞?热疗可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文章来源:基因药物汇   相信对于很多人来说,“热疗”这个名词并不陌生。热疗在传统中医中的应用历史已有千年,而在现代医学当中,热疗用于治疗癌症的应用也已经有近百年之久。   1866年,来自德国的医生Bush发表了第一篇正式的、关于使用“热”来治疗癌症的文章。Bush描述了一名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案例,在感染了丹毒并发生高热之后,这位患者面部的肿瘤竟然奇迹般地消失了!根据患者的病情,Bush猜测,“热”可能有助于治疗癌症。   至20世纪60年代,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基因研究的发展,人们逐渐开始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角度分析热疗的机理。随着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的发展,热疗逐渐被人们视为一种癌症的“绿色疗法”,并应用于各类癌症的治疗当中。   什么是癌症的热疗? 热疗属于物理治疗手段,利用物理能量加热人体的全部或部分,使肿瘤病灶的温度上升到有效的治疗温度,并持续一段时间,以达到使癌细胞死亡或提升其它治疗方案的效果且不损伤正常组织的效果。   癌症的热疗又被称为一种“绿色疗法”,既可用于与放疗及化疗等方案联用,也可以作为不宜接受其它方案治疗的患者的姑息治疗手段,能够明显改善疗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一部分位于身体浅表部位的肿瘤,如乳腺癌、皮肤癌等也可以直接接受热疗。   热疗前 热疗中 按照治疗的部位,热疗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治疗时分别选择不同的温度范围。根据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肿瘤热疗专家委员会、中日医学科技交流协会热疗专家委员会及中华医学会放疗分会热疗学组最新发布的《肿瘤热疗中国专家共识》,热疗分为浅部热疗(39.5~43℃)、深部热疗(瘤内43~45℃)、全身热疗(≤41.5℃)及体腔灌注热疗(胸腔43~45℃、腹腔入体温度42.0~45.0℃、膀胱根据治疗方式不同温度在42~52℃左右)。   “热死癌细胞”?热疗的原理究竟是什么? 相信大家对于“发烧”的机理都多多少少有一些了解。发烧又叫发热,指身体制造过多的热能或身体的体温调节失衡,导致身体的温度超过温度设定值,或温度设定值本身过高。   发烧可能因为多种疾病导致,包括各类感染、炎症,以及非感染性的血管炎、血栓以及癌症等。通常情况下,体温升高时免疫细胞的功能同样也会提升,杀死细菌和病毒的能力增强;各类细菌和病毒在人体内的繁殖能力也会因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但健康的人体细胞并不会受到影响。   事实上,受到影响的并不只有细菌或病毒——癌细胞,以及癌细胞聚集而成的病灶,同样也会因温度升高而发生一些改变。而热疗这一技术的原理,正是基于此。   01 成也血流,败也血流 我们都知道,癌细胞具备远超过正常体细胞的增殖能力。而为这种强大的增殖能力提供“后勤保障”的,是大量因癌细胞而增生的血管。   正在迅速生长并扩增的肿瘤病灶,都具有非常丰富的血液供应。它们所依赖的血管,通常并不是人体内正常的血管,而是一些额外增生出来的血管(这也是抗血管生成类药物的理论依据之一,通过抑制额外血管的生成,限制肿瘤病灶的扩增)。   对正常的体细胞施加热量,体细胞会通过扩张毛细血管、增加血液流量来“带走”这些额外的热量,因此即使稍微加热了身体的一部分,体温也不会太严重的升高。   但是肿瘤病灶中血管并不完善,毛细血管平时即处于扩张状态,无法像正常组织一样控制血管内血液的流动量。因此施加于肿瘤病灶的热量会积累起来,迅速提升病灶内部的温度,通常情况下,肿瘤组织内部的温度会比周围正常组织高4~8℃;而肿瘤病灶内部的温度又能比周围的温度额外高2~3℃。这样异常的温度提升,从理论上来说,能够直接使一部分癌细胞死亡。   02 高温,癌细胞死亡的“推手” 高温能够损伤细胞膜,并使蛋白质变性。根据目前已有的研究数据,当温度达到42.5℃以上时,细胞的生存率会急剧下降。 当温度上升时,细胞的代谢速度加快,肿瘤病灶内部会逐渐进入缺氧状态。此时,细胞的无氧酵解增强,大量产生酸性的代谢产物(乳酸),病灶中的pH降低。而在这样的内环境之中,细胞更容易被高温灭杀。   热疗有哪些独特的优势? 热疗的主要优势表现于三个方面。   01 副作用小、易于耐受 接受热疗,患者需要承受的痛苦更小。热疗不会造成创伤或辐射等伤害与痛苦,因此不会为患者带来额外的负担,更加容易耐受。   02 与其它方案联用效果好 热疗是一种比较“百搭”的治疗手段,在与其它方案的联合应用中也能展现出良好的效果,将整体的疗效大幅度提升。 目前,比较明确适合成为热疗的“搭档”的疗法包括放疗和化疗,以及目前新兴的免疫治疗方案等。   放疗+热疗:完全缓解率最高提升3倍 根据临床研究,处于分裂期的癌细胞对于放射线更加敏感。而处于合成期的癌细胞对于放射线不敏感,对于高热更加敏感。 因此,放疗与热疗联合能够发挥协同的作用,疗效更好。一些临床研究也已经证实了这一点。在细胞试验中,仅采用4 Gy剂量的放射线对癌细胞进行照射,癌细胞的存活率为25.8%;而采用4 […]

半夏
癌症试图“杀死”她!接受新型免疫疗法后,医生宣布她已无癌五年

癌症试图“杀死”她!接受新型免疫疗法后,医生宣布她已无癌五年

文章来源:环宇达康国际医讯   在过去的十年中,免疫疗法已经改变了人们对转移性癌症一定会死的看法,免疫疗法让医学家们第一次认为癌症是有可能治愈的疾病,或者将其转变为慢性疾病,这就是每个人都对免疫疗法感到非常振奋的原因。 2013年冬天,36岁的苏·斯科特(Sue Scott)经过多轮化疗,放疗和手术均失败了,她的晚期癌症正在迅速蔓延。她已经计划好了自己的葬礼。然而在放手一搏参加了一项新型免疫疗法临床试验后,只短短几个月的治疗,她的肿瘤就全部消失了!如今,她已经成功无癌跨过五年,医生宣布她已经被临床治愈了! 参加了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NIH)免疫疗法试验的Susan Scott和负责人Christian Hinrichs博士合影(图片来源:NIH)   癌症或许在十年前降临 2011年夏天,Scott开始注意到自己分泌物中出现了异常的血液斑点,11月份,她被确诊为晚期宫颈癌,肿瘤已经有2.5cm左右,所以医生说她的癌症可能已经发展了好几年,甚至可能十年或更长时间。 医生告诉她,她的癌症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这是最常见的性传播感染。 在完成了标准治疗后,医生说她的肿瘤缩小了,在影像学检查中它们已经消失了。Scott觉得这是不幸中的万幸,她终于可以摆脱癌症了。 癌症正在“杀死”她!她为自己准备葬礼 然而,刚刚3个月,她就出现了严重的腹痛。医生说,她的癌症复发了….而且这一次,医生红着眼睛告诉她,她的肿瘤转移到了肝脏和结肠,并挤压了输尿管,已经没有更好的治疗方式了。 Scott的母亲僵在那里,而Scott绝望的说一定还有办法。   “我还可以再次接受更高剂量的辐射么?” “不。你已经接受了任何人所能接受的最大辐射量。” “那么,化疗呢?”  “不。目前没有化学药可以战胜转移性宫颈癌。” 空气凝固,大家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她只能选择一种很危险的手术,切除阴道,膀胱,结肠和直肠以及生殖器官等所有有可能存在癌细胞的器官,即便如此,她的生存期也不足一年…. Scott拒绝了这种过于残忍的手术,因为这样的生存与死无异,她开始为自己准备葬礼。 奇迹出现!参加新型免疫疗法临床试验,肿瘤被全部清除 2012年6月,一位医生告诉Scott,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临床中心进行的一项免疫疗法试验,尽管希望渺小,但也有可能奏效。 最终Scott决定放手一搏,与现在相比,不会有更糟的结果了。 免疫疗法是利用患者的免疫系统攻击肿瘤,来解决迄今仍无法解决的医学难题:如何在癌症扩散后将其杀死。 而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的免疫界泰斗Rosenberg教授团队研发的TILs疗法攻破了这一难题! Rosenberg公布的一项93例接受TIL治疗的黑色素瘤患者的数据表明,有52例对该疗法有反应。52人中有20人看到他们的癌症消失了,尽管其中一个人在19个月后复发,其余的人五到九年都没有癌症。 Christian Hinrichs博士就是用这种试验性的新型TILs疗法治疗Scott。 参加临床试验是有风险的,大部分参加临床试验的晚期患者不会有效,奇迹总是发生在极少数人身上。 医生对Scott说,即使参加试验她可能也活不到一年,因为她全身至少有七个肿瘤在生长:一个在她的肝脏上,另一个像李子一样大小的肿瘤已经可以直接在肚子上看到,结肠附近有一个肿瘤,另一个已经开始阻塞她的一侧输尿管。 Scott却说,“即使对我不起作用,也许医生也会在我身上找到如何帮助下一位来到这里的妇女,也许这是我可以为世界提供的最后礼物!”在那年圣诞节的信中她告诉家人,她决定将她的身体捐献给科学! 2013年,她正式入组临床试验,Hinrichs博士首先切除肝脏肿瘤,从中分离出能破坏肿瘤的一些免疫细胞。(那些战斗细胞,称为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即TIL,在实验室中扩增数亿级别后被注入患者体内。) 3月,TILs细胞培养好了。它们在一个IV袋里,看起来像炼乳。实际上这里面是750亿个能够精准识别并杀伤肿瘤细胞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这些宝贵的免疫细胞浩浩荡荡进入Scott体内开始“追杀”癌细胞。 一个月后,她的复查结果显示:肿瘤明显缩小了。特别是腹部凸起的肿瘤已经不见了。Scott激动的哭了,因为她一直不敢触碰那个满是肿瘤的地方,现在它却奇迹般的消失了,就好像从来没出现过一样。 治疗两个月后,Scott的复查结果再次震惊了所有人,包括她自己,影像学检查显示,她的体内已经没有任何癌症的迹象。Scott开心的笑了,又哭了,她觉得这是几年来自己第一次畅快的呼吸。 2015年5月,Hinrichs博士第一次将他参与的这项临床试验的初期结果在肿瘤会议上公布,9名患者中的2名-Scott和Aricca Wallace女士的转移性肿瘤全部消失了,完全缓解时间已超过两年。 2018年3月,两位度过人生中最艰难时光的抗癌姐妹共同庆祝彼此战胜癌症五年,医生宣布他们已经被临床治愈! 两名晚期癌症患者Sue Scott和Aricca Wallace女士庆祝彼此在一项新型免疫疗法中成功“治愈” TILs疗法会成为攻克癌症的新希望吗? 故事远远没有结束。 2019年,Scott和Aricca Wallace参加的这项试验的二期数据也正式公布了,晚期宫颈癌患者的TIL治疗总体反应率(ORR)为高达44%。 基于这项惊艳的数据,2019年5月,FDA批准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治疗方法LN-145为突破性的治疗指定,用于治疗化疗期间或之后病情进展的复发、转移或持续性宫颈癌患者。 这是用于实体瘤的细胞免疫疗法首次获此殊荣,相信距离上市也仅是时间问题,LN-145疗法将在2021年递交上市申请,加快其上市的进程,一旦FDA批准,这将是首款用于实体瘤的细胞免疫疗法,将给癌症患者带来巨大的生存获益。 什么是TILs疗法? TIL,全称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是肿瘤间质中的异质性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及NK细胞等。 这些细胞虽然珍贵,但却是每个肿瘤患者体内都存在的,是我们的机体在发现体内的癌细胞后调动免疫大军中深入到肿瘤组织内部,对肿瘤有最强的识别、抵抗和攻击作用的一支“超能敢死队”。到达肿瘤内部后,通过释放细胞毒素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此外,TIL还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 […]

半夏
警惕靶向神药变毒药,别把药物诱发性肺炎不当回事

警惕靶向神药变毒药,别把药物诱发性肺炎不当回事

与化疗药物令人望而生畏的副作用相比,靶向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要缓和很多。因此不少患者在使用靶向药物期间遇到一些不适时,如呼吸困难、咳嗽等,有些患者为了减少麻烦会想着先忍一忍,捱到下次复查再说,殊不知有可能一开始能忍受的小症状捱到后面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案例,患者在使用奥希替尼一周之内就出现了严重的诱导性肺炎,非常庆幸的是,通过及早的诊断和治疗,最终缓解了症状,并再次从奥希替尼中获益。 分清药物诱发的肺病和 短暂性无症状肺部浑浊 临床影像学检查时,如果患者的肺部出现异常,呈现出白花花的一片,往往存在两种可能性。一是感染导致的肺部炎症,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二是药物诱导性肺炎,需要使用激素进行治疗。 另外,针对EGFR基因的第三代靶向药物奥希替尼(泰瑞沙)会导致一种“短暂性无症状肺部浑浊”,这种情况的发生概率是20%,一般而言这种良性的肺部浑浊会自动消失。有报道称,如果患者使用奥希替尼时出现了这种“短暂性无症状肺部浑浊”,会延长患者使用靶向药物的时间,更好地从治疗中获益。对于靶向药物耐药这一最大的缺点而言,这无益是好事情。 但是需要警惕的是,使用奥希替尼治疗时,有少数患者(1-3%)会发生药物诱发的间质性肺病,和短暂性无症状肺部浑浊很容易混淆。如果搞混两者,没有及时治疗药物诱发的肺病,造成的后果会相当严重。 靶向药物仅使用一周就出现了不明原因肺炎 一名71岁白人女性被确诊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进行的分子检测表明PD-L1表达为阴性,ALK和ROS1基因为阴性,EGFR基因的19号外显子缺失突变为阳性,存在骨转移。她开始每天服用80毫克的奥希替尼进行治疗。 治疗仅进行了一周,患者就出现了进行性呼吸急促,并因为急性缺氧性呼吸衰竭而入院。入院的检查发现呼吸急促、心动过速、双肺呼吸音减弱。白细胞轻度增多。胸部X光片显示右肺有斑片状浑浊,因此怀疑是脓毒症肺炎。 医生开始给患者使用万古霉素和头孢吡肟进行治疗,并暂时停用了奥希替尼靶向药物。 图1.影像学检查发现肺部斑片状浑浊 原来不是感染,而是药物诱发的肺炎 两种广谱抗生素治疗几天后,患者的不适症状没有得到任何改善。呼吸衰竭仍在继续恶化,胸部CT的检查显示有胸腔积液。因此医生推断为药物诱发的肺炎,并开始给予高剂量的皮质类固醇治疗。在使用类固醇治疗24小时后,患者的症状显著改善。随后停用了所有的抗生素,使用皮质类固醇继续治疗,在患者出院之后逐渐减量。 图2.患者治疗前后的胸部影像学检查 及时治疗肺炎后,再次从靶向药中获益 患者出院六周以后,CT影像学检查显示胸腔积液几乎完全消失。鉴于之前奥希替尼的疗效很好,目前的肺炎症状完全缓解,医生再次给患者启动了奥希替尼的靶向治疗。最开始使用的药物剂量为标准剂量的一半,也就是每天40毫克,然后逐渐增加到80毫克的全剂量。幸运的是,患者再次使用奥希替尼的耐受性良好,没有出现异常,受益明显。 警惕多一点,遗憾少一些 这名患者的经历可谓有惊无险。好在及早诊断和对症治疗,才有后期再次启用奥希替尼治疗的机会。如果被当成“感染性肺炎”或“短暂性无症状肺部浑浊”,那么很有可能会引发风险,耽误治疗从而影响患者的生存。 当然,我们也并不能因为出现了肺部浑浊,就立即使用抗生素,或者停止靶向药物,还是得结合影像学等检查和患者的反应进行综合判断,尽量保证诊断的准确性。 肿瘤治疗就是一部惊心动魄的历险记,任何时候不能掉以轻心。 参考文献:Turab Mohammed,et al.,Successful Rechallenge with Osimertinib after Very Acute Onset of Drug-Induced Pneumonitis, Case Rep Oncol 2021;14:733–738    

半夏
简单实用!乳腺癌患者必备的20条干货知识

简单实用!乳腺癌患者必备的20条干货知识

文章来源:美中嘉和肿瘤防治   生病之后,你是不是也关注了很多公众号,收藏了很多科普文章,用的时候却找不到?   别担心,这篇文章小编帮你总结了20条乳腺癌相关的干货知识,包括饮食、运动、用药、康复等,简单实用,收藏这一篇就够了! 01 什么能做? 1、乳腺癌患者常会因能不能吃发物而困扰,其实大可不必!目前,没有吃海鲜、牛羊肉引起乳腺癌转移和复发的例子。相反,海鲜、牛羊肉能为身体提供大量蛋白质,应适当摄入。   2、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喝豆浆是安全的,其中的大豆异黄酮不会增加复发和转移的风险。大豆是天然的优质蛋白质来源,也是很好的肉类替代品,放心喝!   3、“咖啡致癌”这个说法仍然在流传,事实并非如此!世界卫生组织(WHO)已经发文明确指出咖啡不存在致癌危险性。乳腺癌患者如果没有睡眠问题,也没有出现心慌、气虚等,可以适量饮用咖啡,不用太过担心。 4、放化疗期间记得多喝水!放疗患者建议每天饮水不少于2500ml,有利于代谢物尽快排出体外;化疗患者建议每天饮水不少于1500ml,在加快体内化疗毒性药物排出的同时,还有利于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5、乳腺癌患者要定期自查脖子、锁骨、腋窝、乳房等部位,如果发现体表下出现结节、凸起,触摸感觉有“砂粒样”或者腋窝或锁骨上窝“饱满”感,不论是否疼痛,都应该及时就诊,检查是否有存在肿瘤复发或转移。 6、乳腺癌患复查不可忽视!完成初始治疗后,在没有发现复发或转移的情况下,每3-6个月复查1次,3年后每6-12个月复查1次,5年以后每年复查1次。接受保乳术的患者,建议每6个月进行1次乳腺检查;原位癌患者无需频繁复查,一般治疗后前5年每年2次,之后每年1次。   7、性生活不会导致乳腺癌复发。相反,和谐正常的性生活可以稳固婚姻,还能增强身体免疫功能,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甚至能有效预防乳腺癌复发[1]。但要注意行房时,不要过于激动、剧烈,更不能多欲,特别是要做好避孕!   02 什么不能做? 8、西柚(也叫葡萄柚)、塞维利亚橙子、杨桃等含有呋喃香豆素,它会影响靶向药和内分泌药物的代谢,药物长期蓄积在体内,就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所以服用靶向药和内分泌药物时不要吃以上水果。   9、素食主义、生酮饮食均无证据证明能防止肿瘤复发。可以明确的是,长期素食的患者易出现蛋白摄入不足的情况,生酮饮食会导致维生素和某些微量元素的缺乏,使患者身体更差。再次强调:患者应饮食均衡、营养搭配。 10、建议乳腺癌患者戒掉添加糖,如可乐、甜品、糖果等。我们平时吃的天然食物中,如蔬菜、水果、谷物中都含有糖分,已经足够人体的正常运转所需,无需额外摄入添加糖。   11、压力会让癌症扩散的速度增加6倍[2],对肿瘤患者的康复极其不利。患者应该与家人、朋友、医生多沟通,将自己的压力说出来,共同解决;也可以根据身体情况,选择打太极、练瑜伽等活动来疏解压力。   12、喝酒不仅不能杀死癌细胞,还能加速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一项关于乳腺癌的相关研究显示,饮酒的肿瘤患者临床进展快,生存时间短;另外也有实验室研究发现,饮酒可以促进小鼠移植肿瘤的生长及转移[3]。   13、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可加速癌细胞的扩散。如动物内脏、肥肉、血制品等应少吃,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各类膳食摄入的平衡,不要为健康埋下隐患。 14、乳腺癌患者禁止食用蜂王浆、蜂胶,因为其含有动物性雌激素,但蜂蜜是可以食用的。   15、含有双酚A、氯酚、二苯甲酮、对羟基苯甲酸酯这4类内分泌干扰物混合物的化妆品,对乳腺癌患者有影响,患者在选择化妆品时应注意查看其成分,避免这4种物质。另外,一些含有紫河车、雪蛤等成分的护肤品也不建议乳腺癌患者使用。   16、服药期间禁止自行增量或减量。突然增量或减量会导致血药浓度产生波动,影响药效不说,还有可能影响耐药性,甚至产生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 03 以下情况需注意 17、化疗药物不会直接破坏毛囊,所以化疗导致的脱发是可逆的,停止化疗后,头发一般会重新长出来。最常引起脱发的化疗药物有:柔红霉素、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等。 18、中药可以用于肿瘤的辅助治疗,但不推荐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案。例如,化疗患者可以用中药减少化疗带来的副作用,手术后可以服用一些中药来调节免疫力。   19、中国乳腺癌患者生活方式指南推荐,18~64岁的成年乳腺癌患者,每周坚持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每周5次,每次30分钟)或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力量性训练每周至少2次。   20、很多乳腺癌患者为了方便避孕想安装曼月乐环(避孕环),曼月乐环是孕激素制剂,对于乳腺癌患者是有风险的。因为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很多都与孕激素水平有关,所以,通常不建议患者使用。     参考文献 1、 刘青,张传平,匡凌云,王茂桂.性生活康复指导在女性乳腺癌术后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8(20):91-92. 2、宋崇升. 一件事会让癌症扩散速度增加六倍[J]. 中华养生保健, 2018(10):44-45. 3、 卢艳敏. 饮酒对小鼠乳腺癌生长与转移的影响[D]. […]

半夏
“化疗神器”输液港VS“生命线”PICC,选哪个?

“化疗神器”输液港VS“生命线”PICC,选哪个?

肿瘤患者在进行化疗前,医生往往会建议留置输液港(PORT)或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但由于缺乏了解,患者往往很难快速地做出选择。 上周我们介绍了PICC的基本知识及维护,相比于PICC来说,有着“化疗神器”之称的输液港并发症更少,因此它也受到越来越多肿瘤患者的青睐。 输液港是什么?有什么优点?输液港和PICC到底该如何选择?这篇文章就来为你解答有关输液港的疑问。 输液港可用于输注各种药物、补液、营养支持、输血、采血等。 输液港包括一个导管和一个港座,外接一个蝶翼针。医生会通过一个小手术将港座和导管埋置在患者的左侧或右侧胸壁下,导管的一端连接患者的中心静脉,另一端连接于输液港,这样便可以将药物直接输注于中心静脉(见下图)。 图片来源:消化道肿瘤完全植入式给药装置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及操作指南 图示为蝶翼针 输液港有哪些优点? 减少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和难度,每次穿刺可用7天,不用每天忍受扎针的痛苦。 维护方便,一般每个月维护一次即可(耐高压的输液港可每3个月维护一次)。 提高生活质量,日常生活不受限制,可以洗澡、做家务、旅行,甚至可以游泳。 保护静脉,输液港直达中心静脉,可以有效防止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美观,输液港一般埋置在胸前,无外露,比较隐蔽,不易被发现,符合一部分人对美观的需求。 可长期、反复使用,使用期限最长可达20年。 以下情况不适合装静脉输液港 局部皮肤破损、感染 有出血倾向者 对材质过敏者 有高凝状态者慎用 有严重心肺疾病、体质太差者,不宜使用 输液港的维护及注意事项 在治疗的过程中,使用两种以上不同药物时,两种药物之间要用生理盐水冲管,防止导管堵塞。 每次使用输液港后,用25ml生理盐水冲管,用100U/ml的肝素液5ml封管,这也是预防导管堵塞的关键。 放置导管部位可能会出现紫斑,1-2 周后一般会自行消失。 出院时必须拔除蝶翼针,拔针后24小时内不能沾水,24小时后可以洗澡。 待伤口痊愈,患者可以洗澡,可以做家务和简单的运动,日常生活如常即可。 间隔4周到医院冲管一次,由持有置管资格证的护士进行维护。 建议每 3-6 个月复查胸片一次。 避免剧烈运动牵扯穿刺侧肢体,如提拉重物、举哑铃等;避免撞击穿刺部位。 穿柔软透气、好穿脱的宽松衣服,避免背包带、女性文胸肩带等摩擦港座附近的皮肤。 输液港处皮肤出现红、肿、热、痛则表明皮下有感染或渗漏,必须返院就诊,肩部、颈部及同侧上肢浮肿、疼痛及时检查。 禁止用强力冲洗导管,避免高压注射。 冲封管手法 冲管手法:冲管液一般为生理盐水。手法为脉冲式冲管,有节律的推动注射器活塞,推 – 停 – 推 – 停,使生理盐水在输液座内部产生涡流,使注射座内壁及导管壁能冲刷干净。 封管手法:手法为正压式封管,当注射器内封管液剩余 0.5毫升左右时,为维持系统内正压,应在推注的同时夹闭导管延长管或拔针。 异常情况及并发症如何预防与处理? 化疗间歇期,携带输液港回家之后,可能会发生一些异常情况或并发症,患者应在第一时间识别,并返回医院及时进行处理。 局部皮肤损伤 囊袋表浅或注射座较大,穿刺部位液体外渗或综合因素导致囊袋感染,均可能导致局部皮肤、组织损伤。早期从红肿开始,逐渐进展为皮肤破损。  感染 局部感染主要发生在穿刺部位、 隧道和囊袋, 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甚至皮下积脓等;全身感染主要表现为发热。 导管断裂或破裂 发生率为 […]

半夏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 666 获取解锁验证码
步骤:[ 打开微信]->[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三阴姐妹互助圈"公众号输入 666 获取验证码],即可永久解锁本站全部文章
验证码: